第二章木材细胞

合集下载

22木材细胞壁的超微构造

22木材细胞壁的超微构造
第二章 木材宏观构造 与微观构造
2.2 木材细胞壁的超微构造
本节重点:木材细胞壁的超微结构及细胞 壁上的主要结构特征;
本节难点:细胞壁微纤丝的超微结构及其 在细胞壁各层的排列;
1
2.2.1 微纤丝及其构成 1.微纤丝的定义
指构成木材细胞 壁的最小形态结 构为纤丝状单元。
右图:陆均松纹孔膜的微 纤丝
右图:红松、柏木管胞中的径 列条
18
3.分隔
指木纤维或薄壁细 胞胞腔中的横向隔 膜。
右图: 见血封喉的分隔木纤 维
图3—15
19
4.雕纹
指细胞内壁呈 雕花状的加厚薄 层。
右图: 西南猫尾树具雕 纹状穿孔
20
5.眉条--指横跨在具缘纹 孔腔上下边缘,呈半月 状的一种特殊加厚条纹。
右图: 金钱松、黄枝油杉管胞壁 的眉条
S3层 2~8% 瘤状层(W) ≤1%
1~2
漫无规则
4~6
规则网状 50°~70°
30~40早材 近平行排列 10°~30°
≥150晚材
1~6
平坦螺旋状 60°~90°
高度≦1微米 直径≤1微米
7
2.马尾松管胞次生壁各层微纤丝排列
8
2.2.4 细胞壁特征
2.2.4 1 纹孔:
1.纹孔的定义:指木材细胞壁在次生加厚时, 其初生壁未被增厚的区域,而在细胞壁上形成 一个孔道。犹如房屋墙壁上的窗户。
5
2.2.2 细胞壁结构的成层倾向
在电子显微 镜下观察,细胞 壁中的微纤丝和 木素之间的排列, 存在更微细的成 层倾向。
右图:细胞壁成层倾向模式
6
2.2.3 细胞壁层次结构
1.细胞壁各层微纤丝状况
壁 层 占胞壁厚 纤丝层数 纤丝排列 纤丝角

木材干燥学 第二章 与木材干燥有关的木材性质解读

木材干燥学 第二章 与木材干燥有关的木材性质解读

(3)木材含水率的测定
木材含水率的测定方法很多,但在木材工 业中较常用的方法是称重法和电测法。
① 称重法 (烘干法) 先称出湿材质量和全干材质量,再用上述 公式计算木材含水率。 求全干材质量方法是从湿木材上截取一小 试片,去毛刺后立即称重并作记录,然后放入干燥箱,在103士 2℃的温度下干燥。在试片干燥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称重并作记 录。到最后连续两次称出的质量相等或相差极小时,表明试片中 的水分已全部排出,此时的试片质量就是全干重。 优点:数值较可靠; 缺点:要从整块木材上截取试片,试片烘干要较长时间。另 外,如木材中含有较多的松节油或其他挥发性物质,这些挥发物 的质量都算到水分当中,会引起一定的误差。 这种方法基本上能正确测定木材含水率,但对较大测定对象, 只能采用小的试验片来代替,或破坏测定对象。生产现场几乎不 被采用。
2.2 木材与水分
2.2.1 木材中的水分由来
2.2.2 木材的含水率及测定
(1)木材的含水率
木材中的水分含量多少通常用含水率或含 水量 (Moisture content,简称MC)来表示, 即用木材中水分的质量与木材质量之比的百分 数的方式表示。根据计算基准的不同分为绝对 含水率和相对含水率两种。 木材干燥生产中一般采用绝对含水率 (MC),即木材中水分的质量占木材绝干质 量的百分率。
2.2.5 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1)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薄小木料在一定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 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平衡含水率(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简称EMC)。 木材平衡含水率随着周围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的改变而变化。 一定的空气压力下,温度升高,水分子的势能增 加,容易脱离木材分子的束缚而蒸发,平衡含水率降 低,但变化不大;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平衡含水率随 空气相对湿度升高显著增大。当相对湿度升高到100% 时,平衡含水率达到最大值,此时的平衡含水率也叫 纤维饱和点。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空气的温、湿 度(p14的表2-4)来查出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木材细胞壁力学概述

木材细胞壁力学概述

得分:_______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号:43311课程名称:高级木材学(含竹材)论文题目:木材细胞壁力学概述学科专业:木材科学与技术学号:3140285姓名:霍子微任课教师:张耀丽二〇一四年十二月木材细胞壁力学概述霍子微(南京林业大学材料院,江苏南京 210037)摘要:对测试木材细胞壁的单纤维拉伸技术和纳米压痕技术进行了概述。

从纤维分离方法、纤维夹紧和定向、单根纤维细胞壁横截面面积测量评述单根纤维拉伸技术,并从探针选择,样品表面粗糙度,与其他技术连用等方面分析了纳米压痕技术。

关键词:细胞壁力学;单纤维拉伸技术;纳米压痕技术Overview in cell wall mechanics of woodHUO Ziwei(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Abstract:Advances in the researche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d cell were reviewed from the tensile of single fiber and nanoindentation respectively. Fiber separation,fiber clamping and orientation and measurements of single fiber crosssectional area were reviewed from tensile of single fiber. And select from the probe, the sample surface roughness,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techniqu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nanoindentation.Keywords:mechanical property of wood cell wall;tensile of single fiber;nanoindentation引言细胞壁是木材的实际承载结构,对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把木材力学研究从宏观引向微观尺度的最佳桥梁。

2第二章---木材宏观构造幻灯片1:三切面到早晚材解析

2第二章---木材宏观构造幻灯片1:三切面到早晚材解析


心材树种 (heartwood tree) :心材和边材 区别明显的树种,如:红松、落叶松、 黄波罗、核桃(楸)、水曲柳、紫檀等等;
边材树种(sapwood tree):树干的中心和 外围既无材色差别,含水量又相等,这 样的树种称为边材树种,如桦木、白杨、 椴木等。

边材到心材的转变:
(1)心材是由边材转变而来的,是树木生长过程中的
木射线:相互平行的短线,可观察高 度与宽度。
图 2 - 5 木 材 的 弦 切 面

四、 径切板和弦切板
径切板
弦切板
2-6 木材的三切面和径切板,弦切板(自国标锯材检验)
第二节
木材的主要宏观特征
木 材 的 心 材 和 边 材
一、边材、心材和熟材
图 2 7
(Photo by Randy O’Rourke)
指顺着树干轴向,通过髓与木射线平行或 与生长轮垂直的切面。 特征:生长轮:平行带状;
木射线:呈宽带状。
图2-4木材的径切面 (Photo by Randy O’Rourke)
三、弦切面(tangential section)

没有通过髓心的纵切面, 顺着木材纹理。 特征: 生长轮:“V”字形或抛物线状;
图2-14 早材和晚材
急变和渐变?

急变 :在一个年轮内,早材和晚材之间界限很明确,
晚材带鲜明,这样早材到晚材为急变。见针叶树材的 硬松类 (如马尾松、油松 ) ,阔叶树材的环孔材 (如水曲 柳、榆木);

渐变:在一个年轮内,早材和晚材之间界限不很明
确,早材到晚材缓慢过渡,这样早材到晚材为渐变(缓 变)。见针叶树材的软松类(如红松、华山松),阔叶树 材的散孔材和部分半环孔材(如白杨)。

木材细胞壁上的结构特征

木材细胞壁上的结构特征

木材细胞壁上的结构特征
木材是由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的纤维素素材料的一种。

木材的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上。

首先,木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

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组成的聚糖,占木材细胞壁的40%~50%。

纤维素使得木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拉性能。

而木质素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主要由苯酚和芳香族羟基化合物组成,也被称为木质素素材料的基质。

木质素占据细胞壁的大部分空间,使得木材细胞壁具有较低的导热性和较好的绝缘性能。

其次,木材细胞壁的层次结构包括原位基质、中间层和次级壁。

原位基质是细胞壁中最外层的一层,主要由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中间层是原位基质和次级壁之间的一层,主要由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组成。

次级壁是细胞壁最内层的一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且纤维素的排列方式呈网状结构。

次级壁中的纤维素纤维具有较高的晶度和较长的纤维长度,使得木材细胞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最后,木材细胞壁的细胞间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靠木质素之间的共聚结合力,即靠共同连接剂维持细胞壁的相对稳定;另一种是通过胶原蛋白,胶原蛋白作为一种连接材料,具有高强度和粘合能力,可以有效地连接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

总的来说,木材细胞壁的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成分的构成、层次结构和细胞间连接方式上。

这些特征使得木材细胞壁具有较高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压性能。

同时,木材细胞壁的结构特征也为木材的加工利用和性能改良提供了基础。

木材学(4.2.1)--木材细胞(2)

木材学(4.2.1)--木材细胞(2)
① G 层附着在次生壁的 S3 层上。 ② G 层代替了 S3 层,而 S1 、 S2 层没有变化。 ③ G 层附着在次生壁 S1 层上,不具有 S2 、 S3 层。 G 层的出现,不论哪一种类型,其胞壁都比正常材的纤维胞壁要厚,且几
乎由结晶状态的纤维素构成,少量木质素,缺少木质素。

G
S3
G
S2
S2
形成初期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随着细胞增大速度的减慢,逐
渐沉积其它物质,所以木质化后
的细胞,初生壁木质素的浓度就 特别高。初生壁一般较薄,只有
P
细胞壁厚度的 1% 或略多一点。
其实,初生壁也是会出现分层 现象的,这是由于壁层生长时沉 积了不同物质的结果。
图 7 细胞壁的壁层结构 A. 细胞腔; P. 初生壁; S. 次生壁; ML. 胞间层; S1. 次生壁外层; S2. 次生壁中层; S3. 次生壁内层
ML
下呈各向同性。
通常将相邻细胞间的胞间层和 其两侧的初生壁合在一起称为复合 胞间层。
图 7 细胞壁的壁层结构 A. 细胞腔; P. 初生壁; S. 次生壁; ML. 胞间层; S1. 次生壁外层; S2. 次生壁中层; S3. 次生壁内层
初生壁——是细胞分裂后
,在胞间层两侧最早沉积、并随 细胞继续增大时所形成的壁层。
层:次生壁外层、中层和内层。
图 7 细胞壁的壁层结构 A. 细胞腔; P. 初生壁; S. 次生壁; ML. 胞间层; S1. 次生壁外层; S2. 次生壁中层; S3. 次生壁内层
图 8 典型的木材细胞壁壁层结构及实例
在某些阔叶材(如速生杨、橡树、栗树、桉树等)应拉木纤维细胞中
,纤维胞壁内层为胶质层( Gelatinous layer ,简称 G 层),胶质纤维的胞壁 结构有三种类型:

第二章木材的宏观构造2节第二部分

第二章木材的宏观构造2节第二部分
管孔个周或围两完个全以被上其管孔相 它 细连胞成(径轴向向排薄列壁,除了 细胞在形或两外木端,纤的在维管中孔间) 所仍 部为分圆的 包围管,孔各则个为管扁孔平单状,如 独存枫在杨,、和毛其白它杨管、红楠、 孔互椴不树连、接柠,檬如树黄等。
檀、石楠等。
图2-24 管孔的组合方式 (崔勇志 ,2003)
(一)显明度
根据薄壁组织的发达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 三类: 1.不发达:在放大镜下看不见或不明显,如木 荷、枫香、母生、冬青等。 2.发达:在放大镜下可见或明显,如香樟、黄 桐、枫杨、柿树等。 3.很发达:在肉眼下可见或明显,如麻栎、泡 桐、梧桐、铁刀木等。
(二)轴向薄壁组织的排列
( 1 ) 傍管型薄壁组织:稀疏环管状、单侧傍管状 (帽状)、环管束状、翼状、聚翼状、傍管带状等;
径列状(辐射状):蒙古栎、栓皮栎等。 斜列状( “人”字形或“《”字形):黄连木、刺楸、
梓木等。 火焰状:板栗、麻栎、栲属等。 波浪状(榆木状) :如榆木、榉树等。
eabcd.榆.水 黄槲板木曲 连栎 栗(柳 木(波(辐 火浪星 “射 焰状散 人状)状 ”)) 字形)
5.管孔大小与数目
导管的大小是阔叶树材的重要特征,是阔叶树材宏 观识别的特征之一。管孔大小是以弦向直径为准, 分为以下五级:
管孔的组合
管管孔孔链团::指指一多串数相管
邻孔的聚单集管在孔一,起呈,径组向合 排不列规,则管,孔在仍晚保材持内原呈 来团的状形,状如,榆如木冬属青、、臭 椿等。 油桐等。
图2-24 管孔的组合方式 (崔勇志 ,2003)
3.管孔分布(管孔式)
环孔材
半环孔材
散孔材
图2-17 三类阔叶树材管孔的分布
环孔材(ring-porous wood):指木材中早材管孔明显比晚

家具材料之——木材细胞

家具材料之——木材细胞

家具材料之——木材细胞1. 简介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家具材料,其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具有独特的纹理和美观的外观,因此广受欢迎。

而木材的细胞结构是决定其性质和用途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木材细胞的结构、类型以及其在家具制作中的应用。

2. 木材细胞的结构2.1 细胞壁细胞壁是木材细胞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质构成的。

细胞壁分为原木质部和次生质部两部分,原木质部主要由纤维素组成,而次生质部则含有较多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细胞壁的结构决定了木材的硬度和强度。

细胞间隙是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它填充着水分和空气。

这些间隙决定了木材的导热性和导湿性。

不同的木材细胞间隙大小和分布会影响木材的质量和用途。

2.3 纹孔纹孔是木材细胞中的开放腔室,它们在细胞壁上形成了通道,用于输送水分和养分。

纹孔的大小和形状因不同的木材种类而异,这也是木材纹理的来源。

3. 木材细胞的类型3.1 硬细胞硬细胞是一种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的细胞,它们通常比较长且质地坚硬。

硬细胞使得木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用性,适用于制作家具的结构框架和承重部位。

薄壁细胞是一种壁厚较薄的细胞,其主要作用是输送水分和养分。

这种类型的细胞在木材的导湿性和柔韧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适用于制作木质地板和装饰材料。

3.3 引导细胞引导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类型,它们分布在木材细胞中间,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了通道。

引导细胞负责输送有机物质,例如木质素和半纤维素。

在家具制作中,这些细胞可以影响木材的颜色和质地。

4. 木材细胞在家具制作中的应用4.1 结构材料由于木材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常用于制作家具的结构框架和承重部位。

例如,硬细胞木材可用于制作家具的腿部和横梁,以确保家具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4.2 表面装饰木材的纹理和色彩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巧妙利用木材细胞的纹理和色彩可以为家具增添美观的外观。

例如,将具有引导细胞的木材制作成家具的表面装饰板,可以展现出独特的纹理和质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层有两种原 始细胞: 始细胞:纺锤形原始细胞 和射线原始细胞。 和射线原始细胞。纺锤形 原始细胞的长轴沿树高方 两端尖削,呈纺锤形, 向,两端尖削,呈纺锤形, 为木质部中纵行 纵行排列细胞 为木质部中纵行排列细胞 的来源( 的来源(图3-1) ;射线 原始细胞形小、 原始细胞形小、聚集成射 线状,为木质部中横行 横行细 线状,为木质部中横行细 图2-1 胞的来源。 胞的来源。
第二章 木材细胞
目录
2.1 木材细胞的生成 2.2 木材细胞结构 2.3 细胞壁上的结构特征
2.1 木材细胞的生成
(细胞的分裂、形体扩大、胞壁增厚) 细胞的分裂、形体扩大、胞壁增厚) 2.1.1 形成层原始细胞的分裂 形成层原始细胞的分裂
树木的生长包括高生长和 树木的生长包括高生长和直径 高生长 生长。树木中木质部的绝大部分是 生长。 直径生长形成 它是形成层原始 形成, 由直径生长形成,它是形成层原始 细胞分生的结果 的结果。 细胞分生的结果。
2.2.2.3 次生壁
次生壁——是细胞停止增大以后,在初生壁上继续形成的 次生壁 是细胞停止增大以后, 是细胞停止增大以后 壁层。 壁层。 在细胞壁中, 在细胞壁中 , 次生壁最 有的占细胞壁厚度的95 95% 厚,有的占细胞壁厚度的95%以 上 , 次生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 素和半纤维素的混合物, 后期 素和半纤维素的混合物 , 也常含有大量木质素和其它物 但因次生壁厚, 质 , 但因次生壁厚 , 所以木质 素浓度比初生壁低。 素浓度比初生壁低 。 次生壁的 成熟细胞种类很多, 成熟细胞种类很多 , 而且形态 上有多种多样的变化, 上有多种多样的变化 , 因此次 生壁的结构变化也较复杂。 生壁的结构变化也较复杂。 S
图2-3 微纤丝 A. 微纤丝 B. 结晶区 C. 非结晶区
2.2.1.2 结晶区和非结晶区
结晶区——沿基本纤丝的长度方向,纤维素大分 沿基本纤丝的长度方向, 结晶区 沿基本纤丝的长度方向 子链的排列状态并不都相同。 子链的排列状态并不都相同。在大分子链排列最 致密的地方,分子链规则平行排列,定向良好, 致密的地方,分子链规则平行排列,定向良好, 反映出一些晶体的特征, 反映出一些晶体的特征,所以被称为纤维素的结 晶区。 晶区。 在纤维素结晶区内,纤维素分子链平行排列, 在纤维素结晶区内,纤维素分子链平行排列, 射线衍射图反映是高度结晶的, 在x射线衍射图反映是高度结晶的,分子链与分子 链间的结合力随着分子链间距离的缩小而增大。 链间的结合力随着分子链间距离的缩小而增大。
2.2.1 木材细胞壁的超微构造
木材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 、 半纤维素和 木质素三 木材的细胞壁主要是由 纤维素、 半纤维素 和 木质素 三 纤维素 种成分构成的,它们对细胞壁的物理作用分工有所区别。 种成分构成的,它们对细胞壁的物理作用分工有所区别。 纤维素是以分子链聚集成排列有序的微纤丝束状态存在于细胞 纤维素是以分子链聚集成排列有序的微纤丝束状态存在于细胞 壁中,赋予木材抗拉强度,起着骨架作用, 壁中,赋予木材抗拉强度,起着骨架作用,故被称为细胞壁的 骨架物质; 骨架物质; 半纤维素以无定形状态渗透在骨架物质之中 以无定形状态渗透在骨架物质之中, 半纤维素以无定形状态渗透在骨架物质之中,借以增加细胞壁 的刚性,故被称为基体物质; 的刚性,故被称为基体物质; 基体物质 木质素是在细胞分化的最后阶段才形成的 是在细胞分化的最后阶段才形成的, 木质素是在细胞分化的最后阶段才形成的,它渗透在细胞壁的 骨架物质之中,可使细胞壁坚硬,所以被称为结壳物质 结壳物质或 骨架物质之中,可使细胞壁坚硬,所以被称为结壳物质或硬固 物质。 物质。 因此,根据木材细胞壁这三种成分的物理作用特征, 因此,根据木材细胞壁这三种成分的物理作用特征,人们 形象地将木材的细胞壁称为钢筋-混凝土建筑。 形象地将木材的细胞壁称为钢筋-混凝土建筑。
P
图2-4 细胞壁的壁层结构 A.细胞腔 细胞腔; P.初生壁 初生壁; S.次生壁 次生壁; A.细胞腔; P.初生壁; S.次生壁; ML.胞间层 胞间层; ML.胞间层; S1.次生壁外层 次生壁外层; S2.次生壁中层 次生壁中层; S1.次生壁外层; S2.次生壁中层; S3.次生壁内层 S3.次生壁内层
10∼30nm 微 纤 丝 大 约 宽 10∼30nm , 微纤丝之间存在着约l 微纤丝之间存在着约 l0nm 的空隙, 的空隙 , 木素及半纤维素 等物质聚集于此空隙中。 等物质聚集于此空隙中。 由微纤丝的集合可以组成 纤丝; 纤丝; 纤丝再聚集形成粗纤丝 μm) (宽0.4∼1.0μm); 粗纤丝相互接合形成薄层 薄层; 粗纤丝相互接合形成 薄层; 最后许多薄层聚集形成了 细胞壁各层。 细胞壁各层。
非结晶区——当纤维素分子链排列的致密程度减小、分 当纤维素分子链排列的致密程度减小、 非结晶区 当纤维素分子链排列的致密程度减小 子链间形成较大的间隙时, 子链间形成较大的间隙时,分子链与分子链彼此之间的结 合力下降,纤维素分子链间排列的平行度下降, 合力下降,纤维素分子链间排列的平行度下降,此类纤维 素大分子链排列特征被称为纤维素非结晶区( 素大分子链排列特征被称为纤维素非结晶区(有时也称作 无定形区)。 无定形区)。 结晶区与非结晶区之间无明显的绝对界限,而是在纤 结晶区与非结晶区之间无明显的绝对界限, 维素分子链长度方向上呈连续的排列结构。 维素分子链长度方向上呈连续的排列结构。 因此,一个纤维素分子链, 因此 ,一个纤维素分子链, 其一部分可能位于纤维素 的结晶区, 而另—部分可能位于非结晶区 , 并延伸进入另 的结晶区, 而另 部分可能位于非结晶区, 部分可能位于非结晶区 一结晶区。也就是说, 一结晶区。也就是说,在一个基本纤丝的长度方向上可能 包括几个结晶区和非结晶区。 包括几个结晶区和非结晶区。
ML
图2-4 细胞壁的壁层结构 A.细胞腔 细胞腔; P.初生壁 初生壁; S.次生壁 A.细胞腔; P.初生壁; S.次生壁 ML.胞间层 胞间层; ; ML.胞间层; S1.次生壁外层 次生壁外层; S2.次生壁中层 次生壁中层; S1.次生壁外层; S2.次生壁中层; S3.次生壁内层 S3.次生壁内层
2.2.3 木材细胞壁各层的微纤丝排列 2.2.3.1 初生壁的微纤丝排列
初生壁基本上由纤维 素微纤丝组成, 当细胞生 素微纤丝组成 , 长时, 长时 , 微纤丝不断沉积在 伸展的细胞壁内壁, 伸展的细胞壁内壁 , 随着 细胞壁的伸展而改变其排 列方向。 列方向 。 初生壁整个壁层 上的微纤丝排列都很松散 很松散, 上的微纤丝排列都 很松散 , 这种结构和微纤丝的排列 状态, 有利于细胞的长大。 状态 , 有利于细胞的长大 。
2.2.2 木材细胞壁的壁层结构
在光学显微镜下,通常可将细胞壁分为初生壁 在光学显微镜下,通常可将细胞壁分为初生壁 )、次生壁 次生壁( )、以及两细胞间存在的胞间层(ML)。 以及两细胞间存在的胞间层 (P)、次生壁(S)、以及两细胞间存在的胞间层(ML)。
2.2.2.1 胞间层
胞间层——是细胞分裂以后, 是细胞分裂以后, 胞间层 是细胞分裂以后 最早形成的分隔部分, 最早形成的分隔部分,后来就在 此层的两侧沉积形成初生壁。 此层的两侧沉积形成初生壁。 胞间层主要由一种无定形、 胞间层主要由一种无定形、胶体 状的果胶物质所组成, 状的果胶物质所组成,在偏光显 微镜下呈各向同性。 微镜下呈各向同性。 通常将相邻细胞间的胞间层 和其两侧的初生壁合在一起称为 复合胞间层。例如, 复合胞间层。例如,在松杉类木 材的管胞或被子植物的纤维和导 管上,一般只能看到复合胞间层。 管上,一般只能看到复合胞间层。
韧皮部
木质部
垂周分裂
平周分裂
图2-2 形成层原始细胞的分 裂方向
2.2 木材细胞壁结构
木材中的厚壁细胞在胞壁加厚以后变成围 绕空腔的外壳,木材主要是由这类细胞构成, 绕空腔的外壳 , 木材主要是由这类细胞构成 , 这 是木材构成上的一个重要性状。 是木材构成上的一个重要性状。 木材细胞壁的结构,往往决定了木材及其制 木材细胞壁的结构 , 品的性质和品质。因此, 品的性质和品质 。 因此 , 对木材在细胞水平上的 研究,也可以说主要是对细胞壁的研究。 研究,也可以说主要是对细胞壁的研究。 超微构造、壁层结构、 超微构造、壁层结构、细胞壁各层的微纤丝 排列、细胞壁的各级构造。 排列、细胞壁的各级构造。
纺锤形原始细胞和射线原 始细胞 ---非叠生形成层 A---非叠生形成层 ---叠生形成层 B---叠生形成层
形成层原始细胞的分 有两种类型: 裂有两种类型: 在弦向纵面的平周分裂 平周分裂, 在弦向纵面的 平周分裂 , 即 原细胞一分为二 , 所形成的 两个子细胞和原细胞等长, 两个子细胞和原细胞等长 , 其中的一个仍留在形成层内 生长成纺锤形原始细胞, 生长成纺锤形原始细胞 , 另 一个向外则生成为韧皮部细 胞 , 向内则生成为木质部细 胞 。 平周分裂使 树干的直径 增加; 增加; 垂周分裂在径向两侧产生新 垂周分裂 在径向两侧产生新 的形成层原始细胞 , 以适应 树干直径加大中 形成层周长 增加的需要 的需要。 增加的需要。
2.2.1.1 基本纤丝、微纤丝和纤丝 基本纤丝、 木材细胞壁的组织结构,是以纤维素作为 木材细胞壁的组织结构,是以纤维素作为 纤维素 骨架” “骨架”的。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些长短不等 的链状纤维素分子,这些纤维素分子链平行排列, 的链状纤维素分子,这些纤维素分子链平行排列, 有规则地聚集在一起称为基本纤丝(又称微团)。 有规则地聚集在一起称为基本纤丝(又称微团)。 基本纤丝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认为组成细胞壁的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认为组成细胞壁的 最小单位是基本纤丝。基本纤丝宽约3.5 5.0nm, 3.5最小单位是基本纤丝。基本纤丝宽约3.5-5.0nm, 断面大约包括40 40( 37-42)根纤维素分子链, 断面大约包括40(或37-42)根纤维素分子链,在 基本纤丝内纤维素分子链排列成结晶结构。 基本纤丝内纤维素分子链排列成结晶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