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先进事迹感悟心得
2021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先进事迹感悟心得(精选)

2021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事迹心得范文1刘秀祥是贵州省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的副校长,但他更为人熟知的一个身份,则是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
1986年3月,刘秀祥出生于望谟县弄林村,幼年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乐无忧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
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姐姐外出谋生,母亲病情加重,家庭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刘秀详稚嫩的双肩上。
刘秀祥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我是‘秀’字辈,我希望我和母亲能够平平安安,便给自己取名‘秀祥’”。
年纪轻、体格小,种不了地,刘秀祥便将自家的土地转租给他人,租金为每年500斤稻谷,加上村里发的救济粮,他和母亲的口粮有了保障。
1995年,刘秀祥走进学堂,尚且年幼的他笃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2001年小学毕业考试,刘秀祥排名全县第三,但由于经济原因未能入读当时望谟县最好的中学,而是免费入读了县城的一所民办学校,并且带着母亲。
初到县城时没钱租房,他用稻草在学校旁的山坡上搭了间棚子,屋前空地上挖个坑,架上铁锅,便是厨房。
初中三年,刘秀祥放学后就去拾荒,周末则四处打零工,这样每周能挣20多元,勉强维持母子俩的生活。
初中毕业后,刘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他带着母亲离开望谟,继续求学之路。
虽自诩为“打不死的小强”,他仍第一次感到了恐惧和害怕,“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有认识的人,也不熟悉环境”。
初到安龙,刘秀祥身上只有600多元钱,那是他和老乡去遵义修水电站挣的,但这并不足以让他租下一间房屋居住。
无奈之下,他以每年200元的价格,租下了农户家闲置的猪圈。
猪圈四面通透,他找来编织袋遮挡起来——就是家了。
和初中时一样,刘秀祥依旧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赚钱维持生计,他累并憧憬着。
但命运却再次“捉弄”了他,高考前一周,刘秀祥病倒,最终以6分之差落榜了。
高考的失利让刘秀祥内心满是绝望,甚至想过轻生。
然而翻看从前日记本里的一句话让他又看到了希望:“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2021刘秀祥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

2021刘秀祥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 32岁的刘秀祥,是曾经千里背母上高校感动了很多人的中国孝子。
他在高校毕业后毅然回乡任教,如今是贵州省黔东南州望谟县试验高中副校长。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2021刘秀祥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欢迎阅读,盼望对大家有关心!刘秀祥先进事迹观后感1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说吧,天道酬勤,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毕竟是什么?估计几乎没有人知道。
很多人会在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想到自己当时要是努力的话,或许现在的状况不会是这样,但很圆满,没有假如,也没有当时。
老天爷是公正的,他给每一个人同样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有些人能在24小时里脱颖而出,而有些人却只能碌碌无能。
或许有人会说,上天的确是公正的,每一个人都有24小时被安排,但上天给每一个人的天分是不同的,假如天分都一样,那世界就不会如此绚丽多彩。
当我们看不到的时候,有很多人正在为生活而奋斗,我们甚至无法想象他们的家庭环境有多糟糕和落后。
十多年前,有一次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男孩的故事,他是个山村的孩子,名叫刘秀祥。
当他年幼时,父亲去世了,没有人能关心他,因此,年轻的他独自一人独自担当起一个家,由他独自照看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
刘秀祥,这名字是他自己给自己起的,中间的字是他的辈分,而祥则是他的幻想,盼望能和母亲过上平安的生活。
由于家里没有劳动力,也没有方法种地,刘秀祥就靠出租土地和邻里帮忙度日。
刘秀祥于1995年上学校,接触到了学问,开头认识到世界的不同,学校升学校考试,他考了全县第三名,但没钱读学校,就去了一所私立中学,由于在该校摸底考试中名列前茅,获得免试资格。
#新来的刘秀祥,在生疏的环境里,和母亲一起住在这里。
读书、工作时,他天天忙劳碌碌,孩子们对青春期很敏感,但刘秀祥却没有时间想别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占据了刘秀祥的全部时间。
刘秀祥就是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
之后就换了环境,换了地方看书,刘秀祥由于学习,换了许多家,甚至还由于廉价,住过猪圈。
2023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感悟5篇

2023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感悟5篇刘秀祥先进事迹1谈到同学的转变时,刘秀祥快乐得“手舞足蹈” 唐瑞清摄“我们处在一个很好的时候。
”刘秀祥说,在8年“助学走乡村”的经受中,他发觉随着脱贫攻坚,〔教育〕扶贫的大力开展,“真正由于贫困读不起书的孩子很少了,”他坦言,“更多是思想上的问题,有的父母会觉得读书没有用,特殊是对女孩来说。
”刘秀祥深刻地意识到,扶贫亟需扶智,思想的转变是关键,这正是刘秀祥把工作重心放到德育上的缘由。
刘秀祥的公益〔励志演讲〕开展了1000多场,有上百万听众。
他的能量也通过这一场场演讲传递给了很多的孩子,在他们心间撒下了点点星火。
刘文星的转变就始于刘秀祥2023年的一场演讲。
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学的〔故事〕,努力转变命运的自强不息精神深深打动了当时在读学校的刘文星。
“从那以后刘老师就成了刘文星最尊敬的人,他转学去了刘老师的班上。
”母亲罗儒红说。
她感叹道:“孩子改变太大了。
”在刘秀祥的影响下,本来不爱学习,有些让人“不省心”的儿子慢慢变得自觉懂事,变得会关怀父母,变得富有怜悯心。
刘文星的父亲刘春旺告知记者,儿子在北京〔学画画〕时,刘秀祥常常通过微信关怀他的心情和学习。
刘秀祥去北京时,刘文星特殊兴奋,要去探望老师,刘秀祥请他吃了饭,又由于担忧他晚上回去的平安问题,掏出200块让刘文星打车回住处。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刘老师的细心让我们非常感动,他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时时为同学考虑。
”刘春旺动容地说。
在北京学画画半年没上〔文化〕课,刘文星在2023年返校时的成果并不抱负。
刘秀祥帮他制定〔学习打算〕,激励他不要放弃。
2023年高考,经过努力,刘文星以超过艺考线50多分的成果被上海师范高校天华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录用。
“祥哥你放心,我在高校也会像在高中一样努力的!”刘文星说。
刘文星唐瑞清摄在孩子们的心里,刘秀祥不是严厉的副校长,他更像一位亲切的哥哥、才智的伴侣,孩子们亲切地唤他“祥哥”。
“祥哥是个很暖和的人,他常常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们买水果,(买)香蕉、芒果给我们解馋。
2021刘秀祥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篇

2021刘秀祥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篇从教至今,刘秀祥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走遍村庄,只为通过教育改变更多大山孩子的命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家乡的孩子们奋斗的力量。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2021刘秀祥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刘秀祥先进事迹112年前,一位刚刚考入大学的学生,为了读大学,而又不得不同时要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所以只能背着自己的疯娘一起上大学。
他的故事当年感动了很多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那么12年过去了,这位不惜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刘秀祥如今怎么样了呢?他叫刘秀祥,1988年出生在一个贵州偏远的普通农村家庭,如果生活是顺其自然的,那么也许大家也就都不会认识他了。
但是他正因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而收获了成千上万人的眼泪和感动。
他在家里他排行老三,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本来最小的他应该是得到哥哥姐姐们的照顾,和父母的宠爱的。
生活即使过得有点艰难,但是一家五口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然而上天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他四岁开始就要承担起所有家庭的责任。
在刘秀祥四岁那年,命运的魔爪便毫无声息地扼着了他的咽喉,让他本来幸福的家庭偏离了轨道。
这一年,刘秀祥的父亲突然发病,被紧急送往医院后不久便去世了。
这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也许还不知道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永别了。
刘秀祥的父亲走得很急,家人甚至都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更别说他怎么托付别人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了。
在失去了丈夫的巨大悲痛中,紧接着他的母亲也因为承受不住这天大的打击,患上了间接性精神失常。
屋漏偏逢连夜雨,全家人的生活全部落在了这三个未成年人身上。
在经受了这样的打击,4岁的刘秀祥本来还可以依靠一下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生活,可没想到7年后自己的哥哥姐姐因为忍受不了这样不堪的生活离家出走,再无音讯传回。
刘秀祥从此过上了更加艰难的生活,只能依靠村里的一些邻居帮衬过日子,好在哥哥姐姐这些年教会了他如何种地,才让这11岁的孩子可以维持生存下去。
2023致敬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2023致敬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12年前,刘秀祥为了读大学,而又不得不同时要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所以只能背着自己的疯娘一起上大学。
他的故事当年感动了很多人,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2023致敬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刘秀祥先进事迹112年前一则“儿子不惜千里背着精神病母亲上大学”的消息引发全国的关注,很多人被这个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很多父母幻想自己有个这样听话懂事的孩子该多好。
这个孩子叫刘秀祥,出生于1988年,是贵州偏远山区一个普通农家的孩子。
家里兄妹三人,他最小,有个哥哥和姐姐。
本来一家人过着清贫又幸福的生活,可惜天有不测风云,1992年,当时的刘秀祥只有四岁,父亲在干活的时候突然发病,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带着对家人的无限眷恋溘然离世。
父亲的突然辞世,让一家人措手不及,母亲经受不住打击精神失常。
一个原本贫寒的家庭坠入深渊,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刘秀祥家里发生变故的时候只有四岁,哥哥和姐姐也才十岁出头,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三个年幼的孩子身上,他们过着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日子。
半大的哥哥姐姐一边学习种地,一边照顾年幼的弟弟和生病的妈妈,靠着村里好心人的帮助艰难地维持着生存。
这样的苦日子过了整整七年,不堪忍受生活重压的哥哥姐姐相继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这么多年也苦了这两个孩子了,也不知道现在他们过得好不好。
哥哥姐姐走后,家里只剩下十岁出头的刘秀祥和生病的母亲相依为命,这一年刘秀祥正在读小学三年级,和当初的法子英一样面临命运的抉择。
但是刘秀祥挺住了,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孩子挑起了家里的重担,承受了连三四十岁的成年人都很难面对的艰辛。
每天早上天还不亮,刘秀祥就去砍柴种菜,然后走两个小时的路程去上学,放学后回家干农活做饭照顾母亲。
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这个坚强的孩子,他凭着顽强的毅力考上重点中学,但是高额的学费却让他望而却步,还又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该怎么办呢?这时刘秀祥做了一个大胆又明智的决定,放弃重点中学去免费的民办中学读书,带着母亲一起去县城上学。
刘秀祥事迹心得体会精选7篇

刘秀祥事迹心得体会精选7篇刘秀祥事迹心得体会(篇1)“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穿,但是有的人连脚都没有”。
这句话是来自贵州省望谟县刘秀祥老师的一句话。
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与努力的结果带领着实验高中的同学们冲向前方的终点。
他用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让同学们真正了解与相信“奋斗的力量”。
在刘秀祥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伤心过度,也患上了间歇性神经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连梳头穿衣服都不能自己干,在他十岁那年,哥哥和姐姐相继离家出走。
当时的刘秀祥家里很贫穷,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一边照顾母亲一边读书。
因为生活与学业的压力,导致刘秀祥的状态不佳,在求学路上,经历了许多困难。
在上中学时,他们在离学校很近的一个小山坡上搭建了一个茅草屋和母亲生活着,他干过服务员,搬过砖,一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
他在上高中时赚得了两千多的学费。
背着母亲去外地上学,他住的房子是牲口以前的住处,那样的环境生存下来真的是不可思议。
第一次高考的时候刘秀祥没有考中大学,他认为老天对自己很不公平,为什么这样的贫苦,因此有了自杀的想法。
他已经彻底绝望了,这时他想起那句话,彻底的唤醒了原本生活在绝望中的他。
然后,他通过努力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看完这个纪录片后我特别感动,敬佩刘秀祥的坚持与动力,敬佩他从容面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他带着母亲跪在父亲的坟前立下誓言,我带母亲走了,保证出人头地,要是混不好,坚决不回来。
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就是对艰难生活的宣战。
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我也相信奋斗的力量,将以他为榜样,努力学习,不轻言放弃。
刘秀祥事迹心得体会(篇2)刘秀祥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苦,叫做难。
他的演讲让我知道“相信奋斗的力量”。
他的经历让人感到无比痛心,我看到他带着母亲去求学,为了凑学费,只能去打工,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才挣得十几块钱,而且他没有放弃学业,还在努力的学习。
他曾在父亲的坟前立下誓言说:我一定会治好母亲的病,给她一个温暖的家。
他上了高中带着母亲来到县城,租了一个房子,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到高考,因为平时工作劳累在考前病倒了,高考落榜,于是他有了自杀的想法,觉得对不起母亲。
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先进事迹观后感5篇

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先进事迹观后感5篇刘秀祥先进事迹12020年9月10日,第36个教师节到来,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闪亮的名字2020寻找最美教师”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公布了10位最美教师、1个最美教师团队的先进事迹。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教师刘秀祥就是其中一位“最美教师”。
今年32岁的刘秀祥,是曾经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了无数人的中国孝子。
他在大学毕业后毅然回乡任教,如今是贵州省黔东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从2012年从教至今,刘秀祥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学生,他牵线“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开展公益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达上百万人。
刘秀祥老师邓小艺摄 9月7日,记者一行赴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采访刘秀祥老师的事迹。
采访结束,我们和刘秀祥在校门口告别时,一名女孩挽着父亲,拿着录取通知书来找刘秀祥报喜。
女孩叫姚恩全,前一天刚收到大连财经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父母都在望谟县实验高中食堂工作。
刘秀祥拿着录取通知书看了又看,高兴地说:“恭喜呀!你们在学校为学生们服务,自己的孩子又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真是太好了,太好了!”从刘秀祥爽朗的笑声中,我感受到了采访中人们的说法:“刘老师,他是光……”“他是光……”王代分深情地说起刘秀祥老师。
王代分和妹妹王代美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的父亲身有残疾,精神也需要长期靠药物稳定,只靠母亲一人支撑一家5口人的生活。
2012年,在望谟县民中高一的一次历史课上,刘秀祥注意到了这对眼神中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却有些怯怯的双胞胎姐妹。
在了解到了姐妹俩的家庭情况后,刘秀祥像哥哥一样,在生活和学习上都尽力帮助她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她们。
“刘老师的经历和我们有些相似,我们会觉得很有共鸣。
当时刘老师特意为我们俩姐妹写了一篇文章《同样的命运,同样的坚强》,鼓励我们。
他是我们奋发读书,改变命运的精神动力!”说到这里,王代分有些激动。
现在,王代分和王代美已经分别从贵州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姐妹俩都选择回到望谟建设家乡。
最美教师刘秀祥观后感

最美教师刘秀祥观后感第一篇:嘿,朋友们!最近我看了关于最美教师刘秀祥的事迹,真的是被深深感动到啦!刘秀祥老师的故事,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坚韧不拔。
他自己从小就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却始终没有放弃读书的梦想。
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早逝,母亲生病,生活的压力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他小小的肩膀上。
但是他咬着牙,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努力学习,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呀!而且他不仅自己努力走出困境,还想着要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孩子。
他回到家乡教书,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那些迷茫的学生。
他告诉他们,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这让我觉得他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那些孩子前行的路。
想想我们自己,有时候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就想打退堂鼓。
和刘秀祥老师比起来,真的是太惭愧啦!他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决心,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篇:亲人们,我来和你们聊聊我看了最美教师刘秀祥的感受哈!刘秀祥老师,那可真是太了不起啦!他的童年过得那么苦,可他愣是不服输。
照顾生病的妈妈,还得兼顾学业,这得多难啊!但他就是不放弃,一直坚持着。
他回到家乡教学,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他知道那些孩子需要什么,因为他自己就是从那样的困境中走出来的。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别害怕困难,只要肯努力,就能改变命运。
我就想啊,要是我遇到他那样的情况,说不定早就崩溃了。
可他却那么坚强,不仅自己成功了,还带着一群孩子一起走向光明。
刘秀祥老师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哥哥,用他的爱和鼓励,让那些孩子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我真希望能有更多像他这样的好老师,那咱们的世界得多美好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先进事迹感悟心得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事迹心得有哪些?32岁的刘秀祥,是曾经千里背母上大学感动了无数人的中国孝子。
他在大学毕业后毅然回乡任教,如今是贵州省黔东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2021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先进事迹感悟心得体会,欢迎大家查阅! 2021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事迹心得范文1刘秀祥是贵州省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的副校长,但他更为人熟知的一个身份,则是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
1986年3月,刘秀祥出生于望谟县弄林村,幼年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乐无忧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
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姐姐外出谋生,母亲病情加重,家庭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刘秀详稚嫩的双肩上。
刘秀祥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我是‘秀’字辈,我希望我和母亲能够平平安安,便给自己取名‘秀祥’”。
年纪轻、体格小,种不了地,刘秀祥便将自家的土地转租给他人,租金为每年500斤稻谷,加上村里发的救济粮,他和母亲的口粮有了保障。
1995年,刘秀祥走进学堂,尚且年幼的他笃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2021年小学毕业考试,刘秀祥排名全县第三,但由于经济原因未能入读当时望谟县最好的中学,而是免费入读了县城的一所民办学校,并且带着母亲。
初到县城时没钱租房,他用稻草在学校旁的山坡上搭了间棚子,屋前空地上挖个坑,架上铁锅,便是厨房。
初中三年,刘秀祥放学后就去拾荒,周末则四处打零工,这样每周能挣20多元,勉强维持母子俩的生活。
初中毕业后,刘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他带着母亲离开望谟,继续求学之路。
虽自诩为“打不死的小强”,他仍第一次感到了恐惧和害怕,“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有认识的人,也不熟悉环境”。
初到安龙,刘秀祥身上只有600多元钱,那是他和老乡去遵义修水电站挣的,但这并不足以让他租下一间房屋居住。
无奈之下,他以每年200元的价格,租下了农户家闲置的猪圈。
猪圈四面通透,他找来编织袋遮挡起来——就是家了。
和初中时一样,刘秀祥依旧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赚钱维持生计,他累并憧憬着。
但命运却再次“捉弄”了他,高考前一周,刘秀祥病倒,最终以6分之差落榜了。
高考的失利让刘秀祥内心满是绝望,甚至想过轻生。
然而翻看从前日记本里的一句话让他又看到了希望:“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跟那些孤儿相比,我至少还有母亲,只要她在,我就有家。
”刘秀祥说,回家后能叫一声“妈”,他就觉得很幸福。
他决定再战高考,并说服一家私立学校的校长接收他入校复读。
2021年,刘秀祥考入临沂大学,拿到通知书后,他抱着母亲大哭一场。
当年9月,他再次带着母亲北上山东求学。
2021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事迹心得范文2在望谟县的这三年,刘秀祥经常去各个村里开会、家访,一遍又一遍地给家长和孩子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让孩子学习。
三年,刘秀祥跑遍了每一个村子,跑坏了几辆摩托车,在这样的努力下,当地的风气逐渐被改变,家长们非常赞成让孩子努力学习,而孩子们的成绩也一步步高升,望谟县的干部说:“刘秀祥把自己的故事传递给人们,让无数人感到励志,因为这是活生生存在的例子,不是虚假的。
”三年的时间一下子就到了,可是刘秀祥知道自己走不了,望谟县还需要他,学生们还需要他,深思之后,刘秀祥没有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渐渐的,刘秀祥的名声传了出来,很多人都找他去做演讲,对于这样的要求,刘秀祥从不拒绝,但也不要钱,他说要自己去演讲可以,必须资助我们这边的两个孩子上学。
8年过去了,刘秀祥帮助的学生达到了1900人,这些孩子都一一上了大学,走出贫困山区。
2021年,刘秀祥被调任为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他开始帮助更多的学生。
刘秀祥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洒在望谟县的大地上,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生机。
2021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事迹心得范文3寒门家孩子的命运总比同龄人来得更为艰苦,2021年,家住云贵高原的刘秀祥收到一封录取通知书,他被山东临沂大学录取了。
看着这封录取通知书,刘秀祥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背精神失常的母亲一起上大学。
他说只要学校答应他和母亲一起上大学,什么条件他都答应。
后来,刘秀祥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出来,人们才知道原来在贫困大山深处,还有着这么一个顽强的少年。
谈起刘秀祥的童年,只能用一声叹息来形容,命运早早就对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4岁丧父,10岁哥哥姐姐也相继离开,在这样的打击下,母亲精神失常,迫不得已的他,从10岁就开始肩负起家庭的责任。
为了养活自己和母亲,刘秀祥挖过药材,捡过废品,打零工,工地抬钢筋,睡猪圈,那些我们不敢去想的心酸,他都经历过,在命运对其百般折磨的时候,刘秀祥还是没有选择放弃读书,相反,他深知知识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道路。
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之后,他成功考上大学。
在事情被报道之后,刘秀祥成了名人,无数人愿意资助他上学,而学校也同意让他带着母亲一起上大学。
刘秀祥的性格天生就很难开朗坚强,乐于助人,在上初中的时候,他意外认识了三个和他相似命运的孩子,对于这三个人,刘秀祥主动承担了哥哥的责任,在上了大学之后,他还资助这三人读书,遗憾的是最小的妹妹最后还是放弃了学业。
这件事给了刘秀祥很大的触动,他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但直接给他们钱,资助他们上学,这些都没用,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毕业之后,刘秀祥参加了为期三年的特岗教师,成为望谟中学的一名老师,他说自己原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城市工作,但喝水不忘挖井人,他还是想回到西部帮助更多孩子。
刘秀祥在教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只是把读书当成一种消遣方式,抽烟、喝酒、早恋,各种情况出现在孩子身上,这些孩子仿佛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为了激励这些孩子,刘秀祥一遍又一遍拿着自己的故事当例子,讲给孩子听。
那个自尊心极强,曾经不愿提及自己的过去,甚至掏钱把学校内报道自己的报纸全部买下来的男孩,如今把自己的伤疤撕开,只为让孩子们醒悟。
2021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事迹心得范文41988年3月,刘秀祥出生在贵州望谟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他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中条件不太好,勉强有口饭吃。
不幸的是,在刘秀祥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天塌了。
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出现问题,一家人眼看就要没饭吃了,刘秀祥的姐姐和哥哥决定辍学回来干活,只让弟弟一个人坚持上学。
姐姐后来对刘秀祥说:“无论生活再苦,都要坚持读书,并且要出人头地。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好好学习。
对于我们这个家庭背景来说,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
”刘秀祥将这一句话铭记在心,开始努力学习,可现实并不会因为你不认输就轻易放过你,等待刘秀祥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刘秀祥11岁那年,突来的大冰雹把田里的庄稼全毁了,一家四口顿时陷入绝境.年仅17岁的姐姐最终决定嫁人来逃离这样的苦难生活,而哥哥把家里唯一值钱的耕牛给卖了,然后拿着钱远走高飞……一连串的打击让刘秀祥母亲的病情更加严重,已经到了生活无法自理的程度,而此时,小小的刘秀祥也没有能力撑起这个家,怎么办?命运虽然残忍,但刘秀祥不肯低头,他把家里的田地全租出去,换来每年500斤的粮食,勉强够自己和母亲吃。
每逢周末,他还跟着村里人上山挖药材卖,用赚来的钱买油盐,还有母亲要吃的药,就这样过了两年,小学毕业的时候,刘秀祥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成绩足够优异,考虑到刘秀祥家的困难,学校决定让他免费入学。
为了照顾母亲,刘秀祥把她一起带到学校所在的县城,因为身上没钱,租不起房子,他就在附近的山坡上搭了个草棚,便成了母子俩临时的家。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刘秀祥一下课就去捡废品,每个月能挣20块钱,这一点钱根本不够用,他们能活下来的惟一法宝就是省。
刘秀祥和母亲每天吃的都是白开水泡饭,有时候他会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丢掉的烂菜叶,这就算是“加餐”,猪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刘秀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当地最好的高中,还攒了600块钱。
去高中学校报到时,刘秀祥依旧带着母亲,此时学校附近没有了供他搭草棚的山坡,他就花200块一年的价钱,租了一个农户家里不用的猪圈,这就成他与母亲的住所。
刘秀祥的日子依旧过得很苦,他学习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成绩依旧名列前茅,按照他的成绩,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因为压力过大,考前一周他生病了。
刘秀祥想过放弃,但他无意中看到自己在日记中曾写过的一段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是啊,刘秀祥起码还有个妈妈,他还有家,于是他重整旗鼓,准备再考一次,再难再苦都不能将他打倒。
苍天不负有心人,2021年,刘秀祥如愿以偿考上了山东临沂大学,他依旧带着自己的母亲去上学。
而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及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感动了无数人。
2021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事迹心得范文5刘秀祥回到了家乡贵州省望谟县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他言传身教,以真诚善良的心灵,刚毅顽强的品格获得了学生们拥护和爱戴。
“祥哥来了,赶快奋斗!”这句话,表达孩子们对他的肯定和信任。
在教坛默默耕耘的7年里,一组组的数字串起了刘秀祥的累累的工作硕果:刘秀祥担任了5个教学班的工作和3个班的班主任,并且兼顾学校的德育、团委、教研组和年级部的工作。
刘秀祥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望谟县的各个乡镇到学生家中家访,摩托车骑坏了8辆,先后把40多个孩子从打工工地拉回了校园。
教学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牵线企业和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
刘秀祥曾经在一个差生班担任班主任,毕业时全班47名学生全部都考上了大学。
刘秀祥说:“在我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告诉自己,一个都不能放弃,一直都不能放弃,要让大家相信奋斗的力量。
”经过刘秀祥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多年来辛勤的劳动,终于使全县的教育工作全面改观,教育水平直线上升,高考上线率翻倍提高。
在望谟县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望谟教育成效显著。
把教育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穷根的根本举措……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本科录取人数从2021年以前的全州挂末提高到2021年的全州第四位。
2021年本科上线学生达946人,上线率增加值在全州排第3位,上线人数实现逐年大幅增长,较2021年增长了477%。
”望谟县的教育工作得以蓬勃发展,可知道这个成绩的背后凝聚了刘秀祥等教育工作者多少辛劳的汗水和呕心沥血的付出啊!刘秀祥2021年被任命为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同年被评为“中国好教师”,得到了社会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赞扬。
如今的刘秀祥也成立了美满的家庭,他的贤内助帮他一起照顾母亲,不但使母亲过上了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也替刘秀祥分担了后顾之忧,使他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服务社会,回报大众!提到过去的艰难生活时,刘秀祥感到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