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能的开发与利用

合集下载

潮汐能原理及其开发利用

潮汐能原理及其开发利用

潮汐能原理及其开发利用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来源于地球上潮汐引起的水位变化。

它是一种相对稳定、源源不断的能源,对环境友好且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潮汐能的原理、开发利用以及当前的发展状况。

潮汐能的原理是基于月亮和太阳对地球潮汐的引力影响所产生的水位变化。

这种引力作用会使得海洋中水位上升和下降,形成潮汐现象。

利用潮汐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潮汐能发电,另一种是利用潮汐能供热和供冷。

潮汐能发电是指利用潮汐引力的变化来驱动涡轮发电机转动,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这种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在潮汐差异明显的海域建设潮汐发电厂。

潮汐能发电的优势在于潮汐能的稳定性,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同时,该方法无需使用燃烧燃料,因此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友好。

潮汐能供热和供冷是利用潮汐引力影响下的水体温度变化来进行供暖和供冷的过程。

在潮汐能利用的过程中,潮汐引力会带动海洋水体在深浅交替的过程中进行循环,从而形成冷热水循环。

可以通过这种循环将海水中的冷热能传递到供热和供冷系统中,实现能源的利用。

这种方法与传统的供热和供冷方式相比,不仅能节约能源,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潮汐能的开发利用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加。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建设潮汐发电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英国的布里斯托尔海峡和法国的圣玛洛湾就是潮汐能开发的热点地区。

同时,一些北欧国家如挪威、瑞典也在积极开发潮汐能资源。

这些地区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潮汐资源,可以充分发挥潮汐能的潜力。

然而,潮汐能的开发利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潮汐能的开发受限于地理条件和海洋环境。

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建设潮汐发电厂或进行供热和供冷。

其次,潮汐发电的设备和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与传统的火力发电厂或核电站相比,潮汐发电设备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大大增加。

因此,在潮汐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此外,潮汐能开发利用还需要解决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潮汐能的开发与利用

潮汐能的开发与利用

潮汐能的开发与利用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指利用潮汐运动产生的动能来发电的一种能源形式。

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潮汐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发展现状、优势与挑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潮汐能的概念与原理潮汐能是指利用潮汐运动产生的动能来发电的一种能源形式。

潮汐是由于地球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的海洋运动,潮汐能就是利用这种运动来产生能源。

潮汐能的原理是利用潮汐运动的动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

二、潮汐能的开发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对潮汐能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加拿大等都已经建立了潮汐能发电站,利用潮汐能来发电。

这些国家在潮汐能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潮汐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潮汐能的优势与传统能源相比,潮汐能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潮汐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没有污染。

其次,潮汐能具有稳定性强的特点,潮汐运动具有周期性,可以预测,因此潮汐能发电具有稳定的发电量。

此外,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会因为使用而耗尽,具有持续性。

四、潮汐能的挑战尽管潮汐能具有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潮汐能的开发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等方面。

其次,潮汐能的开发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解决涡轮发电机的设计、海洋工程的建设等技术难题。

此外,潮汐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和保护。

五、潮汐能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潮汐能的发展与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加大对潮汐能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潮汐能的转化效率和发电效率。

其次,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潮汐能的发展,共享技术和经验。

此外,加强对潮汐能的支持,制定潮汐能发展的相关和法规,为潮汐能的发展提供支持。

潮汐能的开发与利用

潮汐能的开发与利用

潮汐能的开发与利用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产生于海洋的潮汐运动之中。

随着全球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潮汐能作为一种潜在的能源替代方案,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潮汐能的开发与利用,从能源概念、发展历程、技术原理、优势与挑战、应用现状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概念与特点1. 潮汐能的定义潮汐能是指利用海洋潮汐运动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能源形式。

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与太阳能、风能等相类似,但其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

2. 潮汐能的特点潮汐能具有周期性、持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由于海洋潮汐的规律性运动,潮汐能的产生具有可预测性,这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发展历程与技术原理3. 潮汐能的发展历程潮汐能作为一种能源形式,其开发利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尝试利用潮汐能进行生产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潮汐能的开发利用逐渐得到重视,成为当今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热点话题。

4. 潮汐能的技术原理潮汐能的开发利用主要依靠潮汐能转换装置,通过海洋潮汐运动的力量驱动装置发电。

常见的潮汐能转换装置包括潮汐水轮机、潮汐涡轮机等,利用这些装置可以将海洋潮汐运动转化为电能。

三、优势与挑战5. 潮汐能的优势潮汐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潮汐能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相较于风能、太阳能等不稳定能源更具可靠性。

其次,潮汐能具有高能量密度,能够满足较大范围的用电需求。

此外,潮汐能对环境无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6. 潮汐能的挑战然而,潮汐能的开发利用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潮汐能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其次,潮汐能设备成本较高,需要大量投入才能实现商业化运营。

另外,潮汐能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与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等相关的挑战。

四、应用现状与展望7. 潮汐能的应用现状目前,全球各国对潮汐能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欧洲国家在潮汐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多个潮汐能电站投入商业运营。

潮汐能利用技术创新有效利用潮汐动能

潮汐能利用技术创新有效利用潮汐动能

潮汐能利用技术创新有效利用潮汐动能潮汐能利用技术创新:有效利用潮汐动能潮汐是海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被广泛认为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来源。

潮汐动能的有效利用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潮汐能利用技术正逐步成为可行的能源选择。

本文将探讨目前潮汐能利用技术的创新进展,并介绍其对能源产业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一、潮汐能利用技术创新的背景潮汐能,指的是利用潮汐运动中的动能来发电。

相比于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潮汐能具有更低的碳排放量以及更持久的供应。

然而,长期以来,潮汐能的开发利用因技术上的限制而相对较少。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潮汐能利用技术开始取得突破,逐步成为一种可行的能源解决方案。

二、潮汐能利用技术的创新进展1. 潮汐能发电技术潮汐能发电技术主要分为潮汐水位发电和潮汐动能发电两种。

潮汐水位发电利用潮汐水位差来发电,常见的技术包括潮汐纲、潮汐圈等。

潮汐动能发电则是通过潮汐引起的水流来旋转涡轮机以产生电能,技术更为先进,如海底涡轮机、水下涡轮机等。

2. 材料和装置创新为了提高潮汐能利用效率,科学家们在材料和装置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例如,研发新型的涡轮机材料,以提高转动效率和耐腐蚀性,同时减少维护成本。

此外,还有创新的装置设计,如具有较高容量的潮汐能转化器以及采用先进控制系统的设备,能够更好地适应潮汐能发电的需求。

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潮汐能利用技术的创新还包括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通过潮汐能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智能控制和数据传输,提高潮汐能发电的控制和管理效率。

智能传感器的使用可以实时监测水流、潮汐变化等参数,从而优化发电效果,减少能源损耗。

三、潮汐能利用技术的潜在影响1. 能源产业潮汐能利用技术的创新对能源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潮汐能作为一种可再生、可靠的能源,可以为能源供应带来可持续性。

其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能源缺口,还可以减轻为能源而进行的环境破坏。

潮汐能发电场潮汐能开发利用规划

潮汐能发电场潮汐能开发利用规划

潮汐能发电场潮汐能开发利用规划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潮汐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在潮汐能的开发利用中,潮汐能发电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

本文将从潮汐能开发利用规划方面进行探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潮汐能的可持续发展。

一、概述潮汐能发电是一种利用潮汐水流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技术方式。

潮汐能发电场必须建设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地理环境里,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潮汐相差大,潮汐时差小,海水流速度快,海底地形好。

在可行性研究方面,需要对地形、水流、潮汐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

二、规划思路1. 考虑当地环境在规划潮汐能发电场之前,必须深入了解当地的海洋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地形、水深、海底地形等因素,并进行详细的调查。

2. 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目前潮汐能发电技术主要分为“潮汐势能式”和“潮流动能式”两种。

前者是通过水面的升降高差,利用液位差产生压力,从而转化为电能;后者是通过利用潮汐海水的流动能量转化为电能。

在选择技术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设备选用、工程建设、经济性等因素。

3. 评估环境影响在规划潮汐能发电场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对区域内各项环境指标,如水体、土壤、植被、动物等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并评估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同时要确保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因潮汐能发电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影响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和减小。

4. 经济性评估潮汐能发电技术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建设成本较高。

在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同时评估潮汐能发电场的投资回报率和产出效率,以保证经济性。

三、潮汐能发展的前景目前,潮汐能发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但是,潮汐能发电具备着可再生、清洁、高效等优点,并已在多个国家得到应用与推广。

随着技术不断更新,潮汐能开发利用前景将变得十分广阔。

四、结论潮汐能发电是一种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特征、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评估环境影响及经济性等因素,为潮汐能发电开发利用规划提供有力支撑,既满足能源的需求,又保护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潮汐能的利用方式和海洋能源的开发

潮汐能的利用方式和海洋能源的开发

潮汐能的利用方式和海洋能源的开发潮汐能和海洋能源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分析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以及海洋能源的开发,并探讨其在可持续能源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潮汐能的利用方式潮汐能是指利用潮汐涨落变化来发电的一种能源形式。

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潮汐水电站潮汐水电站是利用潮汐动能发电的设施。

它通过建立大坝,将海水引入潮汐池,在潮汐池中建立涡轮机发电。

当潮汐涨潮时,海水通过涡轮机驱动发电机,生成电能;而在潮汐落潮时,海水则从潮汐池中流出。

潮汐水电站具有稳定的发电能力和较长的使用寿命,适用于能源丰富的潮汐区域。

2. 海底潮汐发电海底潮汐发电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潮汐能利用方式。

它利用将涡轮机安装在海床上,使得潮汐涨落时的海水经过涡轮机产生能量。

相较于潮汐水电站,海底潮汐发电的建设成本较低,同时也减少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潮汐动力发电船潮汐动力发电船是一种将潮汐能转换为电能的移动发电设备,广泛应用于潮间带和海岬潮流较强的地区。

该种方式通过利用潮流推动涡轮机来发电,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的特点。

二、海洋能源的开发海洋能源包括潮汐能、海浪能、海流能和海水温差能。

除了潮汐能外,海洋能源的开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海浪能海浪能是指利用海浪产生的机械能来发电。

海浪能的开发方式主要有浮标式发电、压缩空气式发电和液压式发电等。

这些技术形式通过捕捉和转化海浪的机械运动来产生电能,对于那些海浪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

2. 海流能海流能是指利用海洋中的洋流和潮汐流动来发电的一种能源形式。

通过利用涡轮机或潮流发电装置,将海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海流能的开发在环境影响较小的同时,可以提供稳定的发电能力,对于无法开发潮汐能的地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3. 海水温差能海水温差能是指利用海水的温度差异来发电的能源形式。

该技术利用海洋中冷热水之间的温差,通过热能交换和工质循环转化为电能。

潮汐能利用技术创新有效开发潮汐动能

潮汐能利用技术创新有效开发潮汐动能

潮汐能利用技术创新有效开发潮汐动能潮汐能是指利用潮汐运动所蕴含的能量进行发电或其他能源利用的技术。

随着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近年来潮汐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潮汐能的开发利用需要依靠技术创新,以提高效率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讨论当前潮汐能利用技术创新的情况,并探讨未来发展的前景。

一、潮汐发电技术创新1.1 潮汐发电的原理和方法潮汐发电是利用潮汐能将水流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常用的潮汐发电方法包括潮汐槽式发电、潮流涡轮发电和浮式潮汐发电等。

这些方法都需要借助创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高效的发电效果。

1.2 技术创新的例子为了提高潮汐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科研人员们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

例如,他们设计了可调节叶片角度的潮汐涡轮发电机组,以适应潮汐能量变化的需求。

此外,一些研究人员专注于开发新型的潮汐能捕捞设备,如浮式潮汐发电装置,以便更好地捕捉潮汐能量。

二、潮汐能利用技术的挑战2.1 资源依赖和环境风险潮汐能的开发需要依赖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海域条件。

这些资源限制了潮汐能的开发规模和地理范围。

此外,潮汐能的开发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寻求可持续的利用方式。

2.2 高成本和低能量密度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潮汐能的开发和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海洋环境的恶劣条件和设备的特殊要求导致潮汐能发电的投资成本较高。

此外,由于潮汐能能量密度较低,每个设备单元所能提供的电能有限。

因此,技术创新的重点之一是提高设备的能量转换效率,以降低成本。

三、未来发展前景潮汐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具有稳定可靠、预测性好和环境友好等优势,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推动,潮汐能利用技术将不断突破传统的限制。

为了推动潮汐能的可持续发展,科研人员应继续加强对潮汐能利用技术的研发,注重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潮汐能利用与海洋能资源开发

潮汐能利用与海洋能资源开发

潮汐能利用与海洋能资源开发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可再生能源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任务之一。

潮汐能作为一种独特的海洋能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和利用。

本文将探讨潮汐能的利用及海洋能资源开发的前景。

一、潮汐能的利用潮汐能是指利用海洋潮汐涨落来产生能源的一种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也不断发展。

目前,常见的潮汐能利用设施主要包括潮汐能发电站和潮汐能搏海道。

潮汐能发电站是利用潮汐力将水流转化为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这种设施通常分为潮汐抽水式发电站和潮汐潮汐涡轮机发电站两种。

潮汐抽水式发电站利用高潮时抽水到蓄能池中,低潮时再通过涡轮发电机发电。

而潮汐涡轮机发电站则直接利用水流转动涡轮发电机来发电。

潮汐能搏海道是利用潮汐水流的动力推动水轮机发电的一种设施。

这种设施主要通过搏动装置将海水引入搏海道,利用潮汐涨落的能量旋转涡轮发电。

二、海洋能资源开发的前景除了潮汐能外,海洋能资源还包括海浪能、海流能和海水温差能等。

这些能源以其巨大的储量和稳定的能源供应形式,成为未来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选择。

海浪能是利用海浪弓形运动产生的能量来发电。

相比其他能源,海浪能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且储量巨大。

海浪能发电的设施通常包括浮动式浮标和浪涌式发电机。

海流能是利用海洋中的洋流产生的动能来发电。

洋流具有延续性和较大的稳定能量供应,并且分布广泛。

利用洋流发电的方式一般有水下涡轮和海底电缆两种。

海水温差能是利用海洋中温度差异产生能量来发电。

海水温差能的发电方式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包括温差引起的外膜膨胀、气化驱动和热膨胀发电等。

海洋能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海洋能源开发能够为能源消费国提供可持续能源,并创造就业机会。

此外,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海洋能资源开发还可以保护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然而,海洋能资源开发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难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潮汐发电的发展
潮汐发电的几个世界之最
世界首座海底潮汐发电厂 挪威北部Kvalsund 总装机容量Pe=300KW 注:该潮汐发电厂无生态污染,无噪音、 不占地,投资1亿美元左右。
中国潮汐发电的发展
• 中国是世界上建造潮汐电站最多的国家。
• 1950s~1970s,先后建了约50座潮汐电站,但据 1980s初的统计,其中大多数已经不再使用。
潮流发电 潮汐发电 (广义) <利用动能> 置于水道,采用常规的水轮机 <利用势能> 潮位发电 = 潮汐发电 (狭义) 修建堤坝和水库,类似水电站
置于海底,采用类似风力机的水轮机
潮汐发电的原理
潮汐发电的过程
涨潮时海水涌入水库内;
退潮时海水涌出; 利用水的冲力带动发电机 发电;
潮汐电站的形式
3种不同形式的潮汐电站
单库单向型
1
2
单库双向型
双库连续发电型
3
潮汐电站的形式
(1) 单库单向型
特点 只有一个水库,且只在落潮时发电; 优点 设备机构简单,投资少; 缺点 潮汐能利用率低,发电不连续;
潮汐电站的形式
(2) 单库双向型
特点 只有一个水库,但在涨潮和落潮时均可 发电; 优点 适应天然潮汐过程,潮汐能利用率高; 缺点 投资较大;
潮汐电站的组成
(3)发电厂。
发电厂的设备主要包括水轮发电机组、输配电设备、 起吊设备、中央控制室和下层的水流通道及阀门等。 它是直接将潮汐能转变为电能的机构。其中最关键 的设备是水轮发电机组。它一般有3种基本结构型 式:①竖轴式机组;②卧轴式机组;③贯流式机组。
世界潮汐发电的发展
• 潮汐发电研究已有 100 多年历史,最早从欧洲 开始,德国和法国走在最前面。发电成为潮汐 能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 19 世纪末,法国人提出兴建潮汐能发电站的 设想。 – 1912 年世界上第一座潮汐能电站建成。 – 1913 年法国的潮汐电站成功的进行了发电试 验,接着又建了一座容量为1865kW 的潮汐 电站。
世界潮汐发电的发展
潮汐发电的几个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的潮汐发电厂
法国朗斯潮汐电站。朗斯潮汐电站是世界 上第一座大型潮 汐电站。该电站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投入商业运行,装机 24万kW,水轮机直径5.34m,额定水头5.6m,年发电 5.4亿kW· h。电站开发方式为单库双向发电,是当时世界 上最大的海洋能发电工程。与常规电站不同,该电站采用 了具有正反向发电功能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这一 技术创新不但提高了潮汐能的利用效率,同时降低了电站 的造价。该电站还对库区进行了综合开发,旅游业与坝上 高速公路的收入进一步降低了电站的运营成本。
缺乏对潮汐能 开发的激励政 潮 汐 电 站 规 模 策和优惠措施 小、投资高, 经济效益差
THANK S
背景介绍
潮汐能是海洋能的一种,海洋能还包括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 盐差能等各种不同形态的能源。 潮汐能是以位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波浪能和海流能都是以动能形态出现的 海洋能,温差能是以热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盐差能是是以化学能形态出现 的海洋能。
海洋温差 能
海流能
海浪能
潮汐能
潮汐的成因
潮汐现象是指地球上的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指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天 体引力和地球离心力的合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 直方向的涨落成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周期性流动成为潮流。
潮汐发电的原理
• 潮流发电:利用潮汐时流动的海水所具有的动能驱 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 潮位发电:在河口、海湾处修筑堤坝形成水库,利 用水库与海水之间的水位差所蓄积的势能来发电。
潮汐发电的优缺点
(1) 潮汐发电的优点
① 潮汐能源可循环再生。 ② 潮汐变化有规律,发电输出没有季节性。 ③ 靠近用电中心,不消耗燃料,运行费用低。 ④ 潮汐发电不排放有害物质,不会污染环境。
⑤ 潮汐电站建设不需淹地、移民,还可以综 合利用。
潮汐发电的优缺点
(2) 潮汐发电的不足
① 发电出力有间歇性。 ② 水头低,发电效率不高。
– 例如,1977年初广西曾在钦州果子山建成一座 小型的实验性潮汐电站……。 • 我国的潮差偏小,平均潮差都<5m,因而潮汐发 电的经济效益不会太高,电站设计须着眼于大坝 建造所带来的交通、围垦、滩涂等资源的综合利 用效益上。
中国潮汐发电的发展
• 目前,中国有7个潮汐电站仍正常运行发电,总装 机容量7245 千瓦,每年可发电1000 多万千瓦时。
站名 江厦 幸福洋 白沙口 浏河 海山 岳浦 沙山 位置 浙江温岭乐清湾 福建平潭县平潭岛 山东烟台乳山白沙 口海湾 江苏太仓浏河口 浙江温岭乐清湾 浙江象山县三门湾 浙江温岭乐清湾 潮差/m 5.1 4.5 2.4 2.1 4.9 3.6 5.1 容量/MW 开发方式 3.2 1.28 0.64 0.15 0.15 0.15 0.04 单库双向 单库单向 单库单向 单库双向 双库单向 单库单向 单库单向 投运时间 1980年 1989年 1978年 1976年 1975年 1971年 1961年
潮汐电站的组成
潮汐能发电站的组成:
(1)拦水堤坝:建于河口或港湾水域与外海隔开, 作用是利用堤坝构成水库内、外的水位差,可分 为土坝、石坝和钢筋混凝土坝等。 (2)水闸:用来调节水库的进出水量,在涨潮时 向水库进水,在落潮时从水库往外放水,以调节 水库的水位,加速涨、落潮时水库内、外水位差 的形成,从而缩短电站的停机时间,增加发电量。 同时满足防洪、排涝、挡潮、抗旱、航运等多方 面的水利要求。
潮汐能的开发与利用
XX XXXXX XXXXXXXXXX
背景介绍
地球表面积约为5.1×10^8 km2,其 中陆地面积为1.49 ×10^8 km2,占 29%;海洋面积达3.61 ×10^8 km2, 占71%。 全世界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约为 3×10^9 kW,我国海岸线全长约为 1.8×10^4km,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 约为1.1×10^8 kW,其中浙江、福建 两省蕴藏量最大,约占全国的80.9%。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多座潮汐电站 建成并且成功长期运行;其中,法 国朗斯潮汐电站规模最大,装机容 量达24万kW,我国最大的潮汐电站 是浙江江夏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 为3200kW,年发电量1070万kW ·h。
中国潮汐发电的发展
江夏潮汐试验电站
1980建成的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已建成的 最大的潮汐电站。双向贯流式机组6台,总装机容量 3900kW,发电量1070万kW。规模仅次于法国朗斯潮汐电 站,加拿大芬地湾安那波斯利斯潮汐电站,居世界第三。 到2006年12月31日,电站累计发电1.35亿千瓦时。
潮汐电站的形式
(3) 双库单向型
特点 两个相邻水库,高水库在涨潮时进水, 低水库在落潮时放水; 优点 可实现连续发电; 缺点 投资大且工作水头降低;
潮汐电站的组成
• 潮汐电站的结构: 电厂三部分组成。有通航要求的潮汐能发电 站还应设置船闸。
世界潮汐发电的发展
• 直到1960s,潮汐发电才在世界范围内有了较快发展。
– 1967 年世界上第一座具经济价值的生产性潮汐发 电站,标志着潮汐发电进入了实用阶段。
– 前苏联、英国、美国、加拿大、瑞典、丹麦、挪 威、印度等国,也都陆续研究,相继建成一批潮 汐发电站。
国家 法国 加拿大 中国 前苏联 站址 朗斯 安纳波利斯 江厦 基斯拉雅 库区面积 /km2 17 6 2 2 平均潮差 /m 8.5 7.1 5.1 3.9 装机容量 /MW 240 20 3.2 0.4 投运时间 1967年 1984年 1980年 1968年
③ 工程复杂,建设投资大。
④ 关于泥沙淤积问题的疑虑。
我国潮汐利用存在的问题
现象
我国在潮汐能开发方面,具 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 技术力量,并积累了一定的 管理和运行经验,但由于种 种原因,无法继续正常的运 行。截止2000年潮汐电站数 目未增反减。
我国潮汐利用存在的问题
原因
2
3
1
政府有关部门 缺乏
世界潮汐发电的发展
潮汐发电的几个世界之最
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潮汐发电厂
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1984年,加拿大在芬迪 湾建成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安装了1台容量为2万kW 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这是当时世界上单机容量最 大的潮汐发电机组,也是技术上最先进的全贯流式水 轮发电机组。水轮机直径7.6m,额定水头5.5m, 工作水头1.4~7.1m。电站采用单库单向发电方式, 每个潮期工作6~ 6.5h,年发电5000万kW·h。经过多 年运行证明这种全贯流水轮机运行正常、效果很好。 不过,该电站同时也暴露出较多的环境问题,成为各 界争论的焦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