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语文)上册全册知识要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语文)上册全册知识要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一、认识数字1. 学习认识0-5的数字及其数量。

2. 学习认识数字的书写和书写顺序。

二、认识点和线1. 学习认识点和线的基本概念。

2. 学习画点和线的基本方法。

三、认识图形1. 学习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2. 学习识别和画出各种基本图形。

四、认识长度1. 学习认识长度,并使用手指、手掌等进行长度比较。

2. 学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五、认识重量1. 学习认识重量,并使用手感、比较重量等方式进行重量的比较。

2. 学习使用秤称量物体的重量。

六、认识时间1. 学习认识时间的基本概念,如朝、午、晚等。

2. 学习使用钟面和指针读时间。

七、认识金钱1. 学习认识元、角的基本概念。

2. 学习使用零钱进行简单的购物和计算。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要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初步认识数字、图形、长度、重量、时间和金钱等基本数学概念,并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方法。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要点一、语音1. 学习认识声母、韵母及声调。

2. 学习正确书写和读音拼音、声调。

二、词语1. 学习认识一些生字词语。

2. 学习通过图画和注音学习一些简单词语。

三、语法1. 学习认识一些简单的语法规则,如主谓一致、时态等。

2. 学习通过简单句子的构成和变换学习一些语法知识。

四、文学1. 学习朗读一些简单的诗歌、儿歌和故事。

2. 学习画图、表演等形式学习背诵一些文学作品。

五、书写1. 学习正确握笔、书写汉字、标点符号等书写基本知识。

2. 学习通过练习提高书写技巧,书写规范。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语文的主要知识要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拼音、词语、语法、文学和书写等语文基础知识,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总结一年级上册数学和语文的知识要点包括了数字、图形、长度、重量、时间、金钱、声母、韵母、声调、词语、语法、文学、书写等内容。

这些知识内容涵盖了数学和语文这两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数字0-9的认识和书写
2. 数字0-9的大小比较
3. 数字0-9的数目意义和数位意义
4. 数字的顺序排列
5. 数字的加法运算(没有进位)
6. 数字的减法运算(没有退位)
7. 数数字,将数字与物体进行对应
8. 掌握基本的数学符号:加号、减号、等于号
9. 通过观察、绘制、数点等方式进行数数活动
10. 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如推理数的大小关系
11. 认识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12. 通过观察和画图研究二维图形的特点与性质
13. 进行简单的空间位置、方位的描述
14. 认识物体的形状特点,如圆的圆心、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等
15. 进行简单的图形模仿和延伸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材。

一年级上册数学八大专项考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八大专项考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八大专项考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的八大专项考点包括:
1.认识钟表:一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钟表的结构,包括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整点的概念。

2.20以内的加减法:这是一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认识图形: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图形的概念,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4.认识数位:学生需要了解数位的概念,如个位、十位、百位等,并能够进行数位的转换。

5.认识方位: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方位概念,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6.比较大小:学生需要了解如何比较不同数字的大小,并能够进行大小关系的排序。

7.单位换算: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单位换算,如厘米、米、千克等。

8.图形计数: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正确地计数不同形状的图形,并能够进行面积的计算。

这些考点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多练习、多思考,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重点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重点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重点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重点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重点知识点归纳一、数一数。

郑老师小提示:数数时应用笔尖或手指头对准所数的物体,边移动笔尖边数,最好数上两遍,确定无误后再把答案写在试卷上,注意要写端正、漂亮。

(书写要求:每个数字占一个日字格,书写时注意要写满格,8和9要留小开口,如:)1、看图写数。

2、小朋友,请你先数一数,再连线。

3、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相信你能行!4、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物体同样多。

二、比一比.郑老师小提示:①比多少时,要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可以采用一个对一个连线的方法或数一数做小记号的方法来判断。

如:②比长短很高矮时,有些能一眼看出的就可以直接判断,如果有格子的'可以采用“数格子”的方法来判断。

③一些题目容易混淆视觉,如下第5题和第8题,要注意“比高矮时必须站在同一个高度”。

在多的后面画√。

1、在少的后面画√。

2、多的画√,少的画○。

3、长的画√,短的画○。

4、高的画√,矮的画○。

5、在高的下面画√。

6、在最高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

7、哪根绳子最长?最长的画√。

8、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9、宽的画√,窄的画○。

10、厚的画√,薄的画○。

三、认识物体和图形。

小提示:①数图形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最好是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的顺序来数比较不容易出错。

而且要细心多数几遍,确定没有漏数或多数了才填上答案。

②图形与分类结合的题目,要注意如果都是平面图形或都是立体图形就可按照形状来选,如果大部分是平面图形,只有一个是立体图形,那么该立体图形就是不同类的(如第3题)。

③一些容易混淆的图形要注意正确区分,如圆和球,正方体和正方形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及例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及例题

第一单元 准备课一、数一数数数要点:①按一定的顺序数,一个物体对应一个数,从1开始,最后数到几,这个物体的数量就是几。

②数数时,可以一边数一边做记号,避免重复或遗漏。

例:数一数图中有( 5 )--------------------------------------------------------------------二、比一比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一一对应:一个物体和一个物体对起来比较的方法。

即两种物体一一对应,若都没有剩余,则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若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例:在少的后面画√。

将 与 进行一一对应,发现 有剩余,说明 多,而没有剩余,说明 少。

第二单元 位置一、“上”与“下”“上”和“下”是相对的,不会独立存在。

两个物体相比较,在高处的物体位置为“上”,在低处的物体位置为“下”。

同一物体与不同的物体相比较,上下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也不同。

例:下图有4个颜色不同的球。

--------------------------------------------------------------------二、“前”与“后”“前”与“后”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情况下,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前”与“后”的位置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物体而言,前后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下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上课。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云)在小明前面,(小华)在小明后面。

(小明)在小华前面,(小美)在小华后面。

(小华)在小美前面。

--------------------------------------------------------------------三、“左”与“右”一般以自己的左手、右手确定左边和右边。

左手边所在的方向为左边,右手边所在的方向为右边。

例:下图有4颗宝石。

在 的(左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儿,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一5的认识1、1一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儿个物体就用儿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V”表示,即3V4,读作3小于4。

2、填“>”或“V”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儿仁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儿,它的顺序就是“第儿”。

第儿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word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个“10”,一个“ 10”就是十个“ 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B :看数字卡片(11~20 ),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 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v 133、“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0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04、几和第几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课件(共24张PPT)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课件(共24张PPT)

知识运用
我认为答案不是这样的,我用圆 片代替摆一摆,看一看结果。
前面的9人
我 后面的5人
9+1=5=15(人)
(课本102页练一练第⑧题)
7 + 9 =16
9 + 3 =12
8 +3=11
5 + 8 =13
8 + 7 =15
1 +4=14 0
知识运用
思考题:
我前面有9人,后面有5 人。
(课本102页)
一共有多少人?
知识运用
解答:
我前面有9人,后面有5 人。
怎样计算?
我认为:前面的人数与后面人数合起 来就是总人数。即:9+5=14(人)
8+2 7+3 6+4 8+3 7+4 6+5 8+4 7+5 6+6 8+5 7+6 6+7 8+6 7+7 6+8 8+7 7+8 6+9 8+8 7+9 8+9
5+5 4+6 5+6 4+7 5+7 4+8 5+8 4+9 5+9
3+7 3+8 3+9
2+8 2+9
1+9
合作探究
(3)任意指一道算式,快速地说出得数。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
整理和复习
素养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 20 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 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通过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 数学应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要点
一、在家校复习顺序
认数——钟表、图形、统计——计算——解决问题——综合练习。

建议:
1、家校一致、同步复习,有计划,按课时复习,忌时松时紧。

2、可以根据孩子的补充习题、历次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查漏补缺,对于孩子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正对性复习和练习。

3、要引导孩子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

可采用的一些形式:一是让孩子自己出题目练习,孩子自己去收集学习中的问题,意在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二是同桌之间相互提问题练习并纠正;三是老师出题,学生合作或者独立思考并解答。

二、复习要点
(一)、认识20以内各数
1、应知应会:
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会读写0~20各数,
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

(比如: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能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第几要注意从左或右开始数的。

会使用“=、>、<”表示数的大小
会运用分与合
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多少。

2、基本形式
(1)数一数,写出相应的数字。

把相同数量的物体连一连,会涂色或者划掉减去的。

(2)位置与顺序
例:△△△△△△☆◇△△△△△
在上图中,从左往右数,◇排第()个;从右往左数,☆排第()个,☆左边有()个△,一共有()个△,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从右数第三个△涂上颜色。

(此种类型中往往操作内容较多,要提醒孩子边读边圈出关键词,分清左右、并防止漏题)(3)数位名称与数的组成
掌握个位、十位、一位数、两位数
例: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数位的顺序要牢牢
记住)
20是(两)位数,6是(一)位数。

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

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注意在括号中应填写阿拉伯数字)
(4)数序
例:8和10中间的一个数是()。

和15相邻的数是()和()。

(5)数的大小。

例:12○13 12○4+7 12-4○3+6
(有计算的要先计算并把得数写在算式的下面,再进行比较)
□>3 4+□<8
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 8 16 4 11 9 0 12 20
填一填(隐含从大到小的要求)
12 8 16 4 11 9 0 12 20
()>()>()>()>()>()>()>()>()
◆◆◆◆◆
▲▲▲▲▲▲▲▲
□>□□<□
19比()多1,比()少1。

3、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①20以内数序是重点,应在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习惯,如圈关键词、按顺序做记号数数等。

②数位概念比较抽象,数的组成是难点。

应明确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练习时要多进行对比性训练。

③培养学生独立做题的能力,认识常用字,能读懂题目要求。

(二)、认识时间
1、应知应会:
分清时针和分针
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
2、基本形式:
例:看钟面写时间
根据时间画时针或分针(要注意时针画得短一些,分针画得长一些,从中心点出发,不带小箭头,用直尺)尤其注意大约几时的时针和分针的变化。

3、综合与提高练习形式:
例:填空:___时,时针和分针重合;___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

在什么时间做什么,试着连一连
4、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①应细水长流的时常复习写法,孩子从会认时间到会写时间是一个过程,笔头和口头存在一定差距。

②部分孩子根据时间画表针的题目要进行个别指导。

③连线的题目要结合日常大众化生活实际。

(三)、分类与图形、统计
1、应知应会:
主要内容:了解分类的标准(颜色、形状、大小)标准不能交叉,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注意: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孩子很容易混淆)
2、练习形式:
①单一标准分类
②不同标准分类
③认识图形
3、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①对于惯于求异的孩子,完成不同标准分类题目时不鼓励标新立异。

②数图形题目注重两点:抓住图形特征、有序观察标注。

(和统计结合起来练习)
(四)、计算
1、应知应会:
10以内加减法;10加几和相应减法;20以内进位加;连加连减混合
2、基本形式:
口算和笔写
3、其他形式
基本:填+或-。

7○8=15 4○2=2
填未知数3+()=10 11-()=2
从2、3、9、12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接龙:7+4=()+2=6+()=3+()=()+0
3、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1)关于口算的建议:提高口算速度是复习的重点。

在复习时要训练学生读算式、审算式、确定算法的良好习惯。

把孩子的口算练习卷加以观察,把错误处提出来单独进行强化训练。

(2)关于填未知数的建议:要形成良好的检查习惯,遮住得数,计算并比较是否正确。

(五)、解决问题
1、应知应会:
本册的解决问题是部分、整体关系的实际问题。

(部分+部分=总数;总数—部分=部分)。

连加连减混合可能出现。

要求能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能根据括线图给出的信息,准确地找到要解决的问题,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2、解题要求:读明白题(至少读3遍)
确定正确的计算方法,保证抄数(数数)正确后再列式计算。

3、基本形式练习形式:
(1)纯图题
提示:一图四式确定部分与整体,切勿将左右两部分割裂看图,四个算式是一个角度。

提示:划去、箭头指向外面、用虚线围起来都表示去掉,竖虚线整体减左或右,必须用减法。

实线圈表示合起来,必须用加法解决。

(2)大括线图
提示:找到问号并弄清求部分还是求整体,再确定计算方法。

计算结束后,把得数写在问号的地方,看是否符合题意。

(3)图文结合
提示:对于文字中没有给出的信息,要学会到图中寻找,并把条件补充完成。

(4)表格
提示:表格题中要注意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

(5)综合
4、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①不能确定的题目及时与老师联系,避免误导学生。

②让孩子给您讲讲解决问题的想法,以了解孩子思路。

及时帮助孩子学习,给孩子出一些题当家庭作业,在家里完成,孩子遇到不会的要引导孩子做题。

④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监督孩子在家里按时完成,还要保证学习质量。

⑥当家长因为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惑,一定要及时联系老师,把情况说清楚,与老师一起解决存在孩子身上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