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第一周布置作业习题解答
《食品工程原理》习题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第一部分 动量传递(流动、输送、非均相物系)一.名词解释1.过程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物质的量或能量。
2.雷诺准数:雷诺将u 、d 、μ、ρ组合成一个复合数群。
Re 值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流动类型。
3.扬程(压头):是指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后所获得的能量。
4.分离因数:同一颗粒在同种介质中的离心沉降速度与重力沉降速度的比值。
二.填空题1.理想流体是指 的流体。
(黏度为零)2.对于任何一种流体,其密度是 和 的函数。
(压力,温度)3.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200mmHg ,则它的绝对压强为 mmHg 。
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103 Pa 。
(560mmHg )4.在静止的同—种连续流体的内部,各截面上 与 之和为常数。
(位能,静压能)5.转子流量计读取方便,精确,流体阻力 ,不易发生故障;需 安装。
(小,垂直)6.米糠油在管中作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不变,管长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倍。
(2)7.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管长不变,油温升高,粘度为原来的1/2 ,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倍。
(1/2)8.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长不变, 管径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倍。
(1/16)9.实际流体在直管内流过时,各截面上的总机械能 守恒,因实际流体流动时有 。
(不,摩擦阻力)10.任何的过程速率均与该过程的推动力成 比,而与其阻力成 比。
(正,反)11.在离心泵吸入管底部安装带吸滤网的底阀,底阀为 。
(逆止阀)12. 是为了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的叶片或妨碍泵的正常操作。
(滤网)13.离心泵工作时流体流速与压力的变化为:高压流体泵壳通道逐渐扩大的的离心力机械旋转所造成的气压流体被甩出后常压流体)()((低速流体、高速流体)14.泵的稳定工作点应是 特性曲线与 特性曲线式M 的交点。
(管路,泵或H-q v )15.产品样本上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是在一定的 下,输送 时的性能曲线。
食品工程原理课后题答案

序论1. 解:从附录查出:1kcal=1.1622×10-3KW·h=1.1622W·h所以:K=42.99Kcal/(m2·h·℃)=42.99Kcal/(m2·h·℃)×(1.1622W·h/1kcal)=50w/(m2·℃)。
2.解:从附录查出:1kgf=9.80665kg·m/s2,所以1000kg/m3=1000kg/m3×[1kgf/(9.80665kg·m/s2)]=101.9kgf·s2/m4.3. 从附录查出:1mmHg=133.32Pa,1℃=K-273.3。
则新旧单位的关系为:P=P’/133.32; t =T-273.3。
代入原式得:lg(P’/133.32)=6.421-352/(T-273.3+261);化简得lgP=8.546-3.52/(T-12.3).4.解:塔顶产品的流量W塔顶=W DA+W DB+W DC=1000(0.25+0.25×96%+0.25×4%)=500Kmol/h。
所以,其组成为:X DA=0.25×1000/500=0.5;X DB=W DB/D=100×0.25×0.96/500=0.48;X DC=1-X DA-X DB=1-0.5-0.48=0.02。
塔底产品的流量:W塔底=W总-W塔顶=1000-500=500 Kmol/h。
所以,塔底组成为:X WB=W WB/W=1000×0.25×4%/500=0.02;X WC=W WC/W=1000×0.25×96%/500=0.48;X WD=1-0.48-0.02=0.55. 解:设混合后总质量为M,油的质量分数为X,则根据体积衡算V总=V油+V水得:MX/ρ油+ M(1-X)/ρ水=M/ρ平均,代入数据得:1000×950X+810×950×(1-X)=810×1000 所以,X=0.22446. 解:根据热量守恒:△H NH3=△H HCL得:M NH3(H NH395℃-H NH330℃)=M HCL(H HCL10℃-H HCL2℃) 代入数据得:M HCL=9735kg/h。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 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食品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食品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藏和保鲜等方面的原理和技术。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通常会布置一些课后习题,以检验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食品工程原理课后习题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
1. 什么是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程原理是指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和贮藏等过程中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对食品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食品的成分、结构和性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热传导、传质、传热和流变学等基本原理,以及食品贮藏和保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 食品工程原理的研究对象有哪些?食品工程原理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食品的成分、结构和性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热传导、传质、传热和流变学等基本原理,以及食品贮藏和保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食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3. 食品工程原理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食品工程原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两种。
实验研究是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和探索食品工程原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理论分析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方程,运用物理、化学、数学等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食品工程原理进行推导和分析。
4. 食品工程原理中的热传导是指什么?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或不同物质之间热量传递的过程。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热传导是指通过热量的传递,使食品内部温度均匀分布的过程。
它是食品加热、冷却和保温等过程中的基本原理。
5. 食品中的水分是如何传质的?食品中的水分传质主要通过扩散过程实现。
扩散是指物质在浓度梯度作用下的自发性传递过程。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水分的传质是指水分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自发性传递过程,以达到水分均匀分布的目的。
6. 食品工程原理中的传热是指什么?传热是指热量在物质之间传递的过程。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传热是指通过热量的传递,使食品内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过程。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食品工程原理》习题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第一部分 动量传递(流动、输送、非均相物系)一.名词解释1.过程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物质的量或能量。
2.雷诺准数:雷诺将u 、d 、μ、ρ组合成一个复合数群。
Re 值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流动类型。
3.扬程(压头):是指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后所获得的能量。
4.分离因数:同一颗粒在同种介质中的离心沉降速度与重力沉降速度的比值。
二.填空题1.理想流体是指 的流体。
(黏度为零)2.对于任何一种流体,其密度是 和 的函数。
(压力,温度)3.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200mmHg ,则它的绝对压强为 mmHg 。
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103Pa 。
(560mmHg ) 4.在静止的同—种连续流体的内部,各截面上 与 之和为常数。
(位能,静压能) 5.转子流量计读取方便,精确,流体阻力 ,不易发生故障;需 安装。
(小,垂直)6.米糠油在管中作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不变,管长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倍。
(2)7.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管长不变,油温升高,粘度为原来的1/2 ,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倍。
(1/2)8.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长不变, 管径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倍。
(1/16)9.实际流体在直管内流过时,各截面上的总机械能 守恒,因实际流体流动时有 。
(不,摩擦阻力)10.任何的过程速率均与该过程的推动力成 比,而与其阻力成 比。
(正,反) 11.在离心泵吸入管底部安装带吸滤网的底阀,底阀为 。
(逆止阀)12. 是为了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的叶片或妨碍泵的正常操作。
(滤网) 13.离心泵工作时流体流速与压力的变化为:高压流体泵壳通道逐渐扩大的的离心力机械旋转所造成的气压流体被甩出后常压流体)()((低速流体、高速流体)14.泵的稳定工作点应是 特性曲线与 特性曲线式M 的交点。
食品工程原理思考题与习题 (1)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
求蒸气消耗量。
5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 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第一次练习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练习题一、选择、填空1.流体在圆管内层流流动时,最大速度是平均速度的( )。
CA 四分之一;B 一半;C 二倍;D 四倍。
2.层流和湍流时的速度分布曲线均为(抛物线)形状,且(湍流)比(层流)的曲线顶部区域更广阔平坦。
3.层流时的e R 和λ的关系(Re /64=λ),湍流时管路为光滑管时e R 和λ的关系(25.0Re 3164.0=λ)。
4.离心泵启动前灌泵,是为了防止(气缚)现象发生。
3.离心泵的(压头)又称扬程。
4.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小于允许安装高度,就可防止(气缚现象)发生。
5.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B )。
A 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B 改变排出管路中阀门开度;C 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D 车削离心泵的叶轮。
6.离心泵停车时要( )。
AA 先关出口阀后断电;B 先断电后关出口阀;C 先关出口阀或先断电均可;D 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
7.泵的工作点( )。
DA 由泵铭牌上的流量和扬程所决定;B 即泵的最大效率所对应的点;C 由泵的特性曲线所决定;D 是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
8.当离心泵内充满空气时,将发生气缚现象,这是因为( )。
BA 气体的粘度太小;B 气体的密度太小;C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其漩涡;D 气体破坏了液体的连续性。
9. 往复泵在压头不高时,其(流量 )保持不变,而与压头无关。
流量调节时需安装(回流支路)。
10.理想的压缩循环包括四个过程:( 吸气 ) (压缩) (排气) (膨胀)。
11.真空泵分为(容积式)真空泵、(射流真空泵)、(其他类型的真空泵)。
12.物料粉碎时受哪几个力的作用(挤压力) (冲击力 ) (剪力(磨擦力))。
13.泰勒筛制是以(每英寸丝长上的网眼数)表示筛目的,德国筛制是以(每厘米筛丝上的网眼数)表示的。
14.表示混合均匀度的两个特征数是( 分离尺度)和(分离强度)混合过程的机理有( 对流混合) (扩散混合)和(剪力混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解答
食品1301班及食品质安1301、1302班食品工程原理作业(共96题)
0-1 根据水的比热容在两种单位制度中的定义,推导英热单位Btu 换算为J 的换算因数。
(1055)(参见教材p6提示)
0-2 变换例0-2中的经验公式,使K 以Btu/(ft 2·h·F ︒)为单位,由变换后的公式再变换
为SI 制单位表示的公式。
(30.8
1 3.731100.00040K u -⨯=+,4
50.81 2.54107.0510()K u --⨯=⨯+'') 类似教材p7【例0-2】解法。
第一次变换等同于以下题目:
在冷凝器中蒸汽在管外与管内冷却水经管壁换热,管子洁净时计算总传热系数K 的经验式为:0.811934.33207.36K u =+,K 的单位为Btu/(in 2·s·F ︒),水流速u 的单位为ft/s 。
试将公式换成K 用Btu/(ft 2·h·F ︒)为单位、u 用ft/s 为单位的公式。
(结果为:3
0.81 3.731100.00040K u
-⨯=+,K 用Btu/(ft 2·h·F ︒)为单位、u 用ft/s 为单位) 第二次变换等同于以下题目:
在冷凝器中蒸汽在管外与管内冷却水经管壁换热,管子洁净时计算总传热系数K 的经验式为:3
0.81 3.731100.00040K u
-⨯=+,K 的单位为Btu/(ft 2·h·F ︒),水流速u 的单位为ft/s 。
试将公式换成SI 制单位表示的公式,即K 用W/(m 2·K)、u 用m/s 为单位的公式。
(结果为:450.81 2.54107.0510()
K u --⨯=⨯+,K 用W/(m 2·K)、u 用m/s 为单位)
总之:以还原为原则,原来的公式中的变量的单位一定要满足。
新单位制度下的变量需要变换到公式所要求的单位,才能将变换后的数字乘新单位制度下的变量整体代入原来的公式中。
1-1 蒸汽锅炉上装有一复式U 形水银测压计,如附图所示,截面2、4间充满水,已知对某基准面而言各点的标高为z 0=2.1m ,z 2=0.9m ,z 4=2.0m ,z 6=0.7m ,z 7=2.8m ,试求锅炉内水面上的蒸汽压强。
(p 表=3.02×105
Pa )
(用等高面压强相等计算。
或采用和压强相等递推)
1-2 用附图所示的装置在远处测量深埋地下贮罐内的液位高度,自管口通入压缩空气, 用调节阀1调节其流量,控制管内空气流速很小,
仅使鼓泡观察器内的气泡缓慢溢出,U 管读数R = 300mmHg ,罐内液
体的密度为ρ = 780kg/m 3,贮罐上方与大气相通,求贮罐中液面离吹气
管出口的距离h 。
(5.22m )
(把握住流动是静止的极限过程,故按静止流体求解)
1-3为在远处测量控制分相槽内的油和水的相界面位置,采用本题
附图所示的装置。
已知两吹气管出口的距离H =1m ,U 管压差计的指示
剂为水银,油的密度为820kg/m 3,试求当压差计读数R =72mm 时,相
界面与油层的吹气管出口距离h 。
(0.267m ) 解:ρ水g (1-h )+ρ油gh=ρ水银gR,解出h=0.116m
(如果R=70mm ,则h=0.267m )
1-4 采用毕托管测量一种喷动床干燥器热气体输送管路轴心的流速,毕托管输出的压差一开始使用垂直放置的U 形压差计测量,指示剂为水,当管中心气体的流速为10m/s 时,U
形压差计多次测量的平均读 习题1-3附图
数为20mm 。
由于风机在送风过程中造成指示剂液面波动,读数误差比较大,绝对误差可达10mm ,相对误差为50%。
现拟将U 形压差计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调整为一个小于90o 的角度α,以放大R ,增加读数精度,问α为多少度,可使读数R 放大5倍,此时如果绝对误差还是10mm ,相对误
差为多少;若绝对误差还是10mm ,要求相对误差小于5%,α为多少度;U 管压差
计需要读两根管中的读数,有何办法只需读单根管中的读数就能获得压差数据,如何
减小此种测量的误差?(11.5o ,10%,5.7o ,采用斜管压差计,将左边U 管变成大截
面的扩大室,右管可倾斜,可以证明只要扩大室直径合适,其液面微量变化引起的误
差很小,可忽略。
)
注意在实践中减小相对误差。
1-5 题1-4的U 形压差计如果仍需垂直放置,但又要放大R ,解决的方案是使用
与被测流体密度相近的指示剂或采用微差压差计。
测气体压差采用U 形压差计显然不
易实现,可采用微差压差计,其结构是在U 形管两根管的上方各连通一个直径比U 管
直径大很多的圆柱形扩大室,俗称“水库”,U 管内灌注一种指示剂A ,两水库内灌注等高的另一种密度与A 相近且不互溶的指示剂C ,如附图所示。
因水库的直径很大,库内液面高度
的微小变化可导致较大的R 值,并可认为两水库的液面高度近似等高。
证明
两水库液面上方的压差Δp +=(ρA -ρB )gR 。
题1-4和1-5对你未来做实验或
研究方案有什么启发?
(在经济合理便利的情况下,尽量改变实验或研究方案,减小数据的误
差,增加结论的可靠性)
1-6 真空蒸发室内蒸发出的水蒸汽需要送入混合冷凝器中与水直接接触
而冷凝,混合冷凝器中的水需要连续流进和流出,水流出时要保证空气不能
进入,故水排出管要用一定高度的水液封,排出管俗称“大气腿”。
当真空表
的读数为-0.085MPa 时,求混合冷凝器的安装高度及大气腿的长度。
(9m 以上高度,8.66m )
略
1-7 测量液位较高设备中的液位,可用玻璃管液位计,但此计易破损且因读数时不方便,可采用本题附图的办法测量液位,小室中的液位为罐中最高液位,液体为罐中液体,求h 与R 的关系, 并说明方便读数的设计方法。
答:()/A h R ρρρ=-,将压差计安装到方便读数的位置,且选择A ,使得R 的变化范围在0.1m ~1m 左右
1-10 三种油的密度分别为700kg/m 3、760 kg/m 3和900 kg/m 3,能混溶,若三种油的质量百分数分别
为22%、28%和50%,求混合液体的密度;若三种油的体积百分数分别是32%、26%和42%,再求混合
液体的密度。
(807.6 kg/m 3,799.6 kg/m 3)
用混合体积或混合质量衡算。
1
0.220.280.5807.6700760900
10.327000.267600.42900799.6
m m m m ρρρρ=++⇒=⨯=⨯+⨯+⨯⇒=
1-11 某烟道气的组成为CO 213%、H 2O11%和N 276%,温度为400o C ,压强为100kPa ,以上百分数
若分别为体积和质量百分数,求混合气体的密度。
(0.518 kg/m 3,0.494 kg/m 3)
采用平均摩尔质量(分子量)计算 440.13180.11280.7628.98
100100028.980.0010.5188.314(400273.12)
M pM RT ρ=⨯+⨯+⨯=⨯⨯⨯=
==⨯+
习题1-5附图
习题1-7附图
0.130.110.761/()27.62441828100100027.620.0010.4948.314(400273.12)
M pM RT ρ=++=⨯⨯⨯===⨯+ 或采用1kg 混合气除以平均密度=各组成气体体积之和,由质量分率除以分子量得摩尔数,由气体状态方程得到体积。
1-12以Φ60×3.5的水煤气钢管满流输送15℃的清水,在工业上常用的流速范围内选一流速,求水的质量流量、质量流速和体积流量。
(例如选2.0m/s ,V =4.412×10-3,W s =4.408kg/s ,G =1998kg/(m 2·s ))
s
Kg s
m uA V m Kg m A mm /306.3999102076.25.1UA W /10309.310206.25.1/99910206.2)0035.02060.0()4/(,6033333
232=⨯⨯⨯==⨯=⨯⨯===⨯=⨯-⨯=----ρρπ质量流量体积流量水的密度壁厚横截面积解:管子,查得外径)/(14999995.12m s kg u G ⋅=⨯==ρ质量流速
1-13 某空气压缩机的吸入管路直径为200mm ,压出管路直径为80mm ,吸入管内气体的压强为97.3kPa ,温度为30o C ,压出管路气体的压强为588.6kPa (表压),温度为80 o C ,已经测得吸入管内气体的平均流速为20m/s ,试求压出管的流速、质量流速和压缩机的排气量(以质量流量表示)。
(24.1m/s ,140.0 kg/(m 2·s ),0.7 kg/s )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