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8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8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完整版)2018年考研心理学312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神经冲动的传导形式有()A化学传导和声传导B电传导和光传导C化学传导和电传导D光传导和热传导2、根据鲁利亚的观点,由边缘系统与脑干网状结构等组成的机能系统是()A平衡系统B调节系统C动力系统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3、人们在加工和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会更高,该现象被称为A自我图式B自我意识C自我确认D自我参照效应4、当个体在弱光条件下直接观察物体时,往往看不清楚,但稍微移动一下物体,使其成像在视网膜边缘,则会看得清楚些。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视网膜边缘棒体细胞更多B视网膜边缘椎体细胞更多C视网膜中央窝对弱光最敏感D视网膜边缘对强光最敏感5、在阳光照射下,个体对波长为560nm的黄绿色光最敏感,而在黄昏时,对波长为505nm的蓝绿色光最敏感,这种现象被称为()A.马赫带现象B.普肯耶现象C.闪光融合现象D.视觉掩蔽现象6、下列关于感觉和知觉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知觉以感觉为基础B.知觉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累加C.知觉与感觉都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反映D.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7、学生很容易在作业本上看到教师用红笔写的评语,这体现的知觉特性是()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随意前注意8、一个学生在解题时,被其他同学谈论的奇闻轶事所吸引,这种注意是()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随意前注意9、在睡眠的第二阶段中间或出现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是()B.β波C.Δ波D.纺锤波10、根据系列位置效应,个体按顺序学习一个由30个词组成的词表后,回忆正确率较低的部分是()A开始B结尾C中间D开始和结尾11、一位老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当他走到村头时,触景生情,想起了童年往事,这个例子主要说明了()A痕迹衰退对于回忆的影响B倒摄抑制对于回忆的影响C提取线索对于回忆的影响D动机性遗忘对于回忆的影响12、在布鲁纳的概念形成研究中,个体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每次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属性,检验该属性与未知概念的关系,进而形成概念,这种概念形成的策略是()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13、儿童观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动画片后,头脑中浮现的“灰太狼”形象是()B表象C图式D创造想象14、有两所幼儿园可供家长选择,一所幼儿园离家远,但设施条件好,另一所幼儿园离家近,但设施条件一般,家长在做决定时由于不决,这种冲突时()A双趋冲突B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15、动机的本能理论和驱动理论共同强调的是()A环境因素B社会因素C生物因素D认知因素16、在情节反应中,与愤怒情绪产生关系最密切的神经中枢是A杏仁核B小脑C桥脑D延脑17、通常右图所表示的情绪理论是()A桑代克B詹姆斯C布鲁纳D奥苏伯尔27、在某强化程序中,得到强化之前的反应数量是变化的、不可预期的。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doc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双眼视差会导致哪种知觉误差()(分数:1.00)A.大小知觉B.时间知觉C.距离知觉D.方位知觉2.“两害取其轻”是下面哪种冲突()(分数:1.00)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3.打篮球技能属于()(分数:1.00)A.封闭性技能B.开放性技能C.非连续性技能D.精细技能4.那些与生俱来的,受遗传和生理因素影响的心理特性()(分数:1.00)A.特征B.气质C.性格D.品格5.皮亚杰研究幼儿思维自我中心性采用了()(分数:1.00)A.三座山实验B.守恒实验C.类包含任务D.陌生情境任务6.班杜拉关于儿童行为获得的主要机制()(分数:1.00)A.经典条件反射B.有意义的学习C.操作性条件反射D.观察学习7.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效度是()(分数:1.00)A.内部效度B.外部效度C.构思效度D.校标效度8.研究对象取样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分数:1.00)A.客观性B.伦理性C.代表性D.目的性9.A B两个因素,A因素两个水平,被试间设计,B三个水平,被试内设计,问一共有几个实验处理()(分数:1.00)A.2B.3C.5D.610.对收集数据进行初步整理时,被视为异常数据舍弃的()(分数:1.00)A.B.C.D.11.有一组数据,3, 5, 8, 8, 10,15,将他们从小到大排出等级,便于统计分析,它们排出的等级顺序是()(分数:1.00)A.B.C.D.12.检验三个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用()(分数:1.00)A.Z检验B.t检验C.卡方检验D.方差检验13.选取60名学生参加情绪对记忆效果的研究,分成控制组、积极情绪组、消极情绪组三组,每组20人。
实验中的组内自由度为()(分数:1.00)A.2B.57C.58D.5914.测量的两要素()(分数:1.00)A.区分度和难度B.信度和效度C.参照点和单位D.题目和准确答案15.发明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的心理学家()(分数:1.00)A.卡特尔B.比纳C.高尔顿D.艾宾浩斯16.用来表示测验题目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的是()(分数:1.00)A.内容效度B.构想效度C.校标效度D.区分效度17.强调主体、情境协作和资源作为促进教学条件的学习理论派别是()(分数:1.00)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18.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这属于总体印象形成中的()(分数:1.00)A.加法模式B.乘法模式C.平均模式D.加权平均模式19.在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决策小组中,容易出现为保持意见一致,使不同意见和评论受到压制的现象,这被称作()(分数:1.00)A.群体决策B.服从C.群体思维D.从众20.斯金纳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条件是()(分数:1.00)A.强化B.联结形成C.同化D.信息加工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24.00)21.顺应。
同等学力申硕国考心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申硕国考心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同等学力申硕国考心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一、考试总体情况本次心理学考试总体上注重考查考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强调对于实际应用的理解。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为10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和论述题。
二、各题分析1、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概念、理论和实验方法等。
以下是一道例题:“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人格结构?” A. 自我 B. 超我 C. 意识 D. 本我【参考答案】C. 意识。
2、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某些心理学理论或现象的理解和应用,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简洁明了的解释。
以下是一道例题:“请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说明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管理实践中,该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3、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一些具体心理学案例的分析能力,需要考生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以下是一道例题:“请分析以下案例中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参考答案】……(此处省略具体案例)【参考答案】根据案例描述,该患者可能患有焦虑症,成因可能包括……(此处省略成因分析)4、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心理学某一领域的综合理解和研究能力,需要考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和阐述。
以下是一道例题:“请阐述当代心理学的五大流派及其主要观点,并评价其优缺点。
”【参考答案】当代心理学的五大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心理生理学和神经心理学。
行为主义流派注重对于外部行为的观察和实验,优点是具有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缺点是忽视内部心理过程。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按照美国布鲁姆等人的观点,教学目标可分为认知、情感和_____三个领域。
2、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过度学习量比刚能达到背诵的学习量增加_____时,学习效果最佳。
3、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_____内驱力、_____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
4、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四个阶段:认知阶段、_____阶段、联系定位阶段和_____阶段。
5、“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_提出的。
6、马斯洛将人类的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统称为_____。
7、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_____。
8、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9、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道德意志、_____四个因素。
10、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_____向_____过渡的过程。
11、教学目标陈述方法有马杰的_____和格伦兰的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斯陶布C.章志光D.柯尔伯格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需要。
()A.归属B.自我实现C.尊重D.生理3、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4、.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5、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6、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A.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7、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A.命题B.命题网络C.图式D.产生式8、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9、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10、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A.运用B.分析C.综合D.评价1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彪勒B.马斯洛C.华生D.皮亚杰12、消极强化的实例是:()A.老板为出色雇员增加薪水B.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C.学生上课扮怪相而无人理睬D.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13、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A.布鲁纳B.奥苏贝尔C.斯金纳D.加涅14、元认知的概念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最早在1976年提出来的。
同等学力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真题

同等学力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D 1.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_________。
A 感觉对比B 错觉C 感觉阈限D 感觉适应A 2. 不属于独立心理过程的心理现象是___________。
(感知为感觉和知觉)A 感知B 注意C 记忆D 思维A 3. 懂英语的人,在读到字母“WOR……”后,会预期出现D、K、M等字母,因为他知道,只有这些字母才能与“WOR”组成一个英语单词。
这种知觉特性是__________。
A 理解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选择性A 4. 人脑存储知识有两种最重要的形式,一种是概念,另一种是___________。
A 表象B 知觉C 思维D 记忆C 5.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语句的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___________。
A 语境B 生成C 意义D 表征A 6. 进行方差分析时,对所用数据的非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
A 组内平均数相等B 总体呈正态分布C 变异可加D 各组方差齐性D 7. 控制末知偏差源的适当方法是_____________。
A 区组技术B 匹配C 平衡D 随机化B 8. 一列等距正态变量的测量数据,另一列二分名义变量的资料,若两列变量线性相关,应使用______计算其相关系数。
A 积差相关B 点二列相关C 二列相关D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A 9. 下列检验方法中属非参数检验法的是___________。
A 中数检验法B Z检验C t检验D F检验C 10. 因素分析中,坐标轴旋转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A 减少因素的个数B 增加每个因素的共同性C 更清楚地解释因素的意义D 增加每个因素的负荷C 11. 抑郁量表的有效性常用抑郁症患者的测验结果与精神科医生诊断的符合程度来说明,这种方法是______。
A 内容效度B 构想效度C 效标效度D 评分者效度A 12. 下列各项方法中,不能用来计算项目间一致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
2018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7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A、格式塔B、人本主义C、构造主义D、行为主义2、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A、调查法B、个案法C、测验法D、观察法3、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A、杏仁核B、边缘系统C、大脑左半球D、大脑右半球4、根据拉什利的脑功能“整体说”,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及部位之间的关系是:A、与面积大小成反比,与部位无关B、与面积大小成正比,与部位无关C、与面积大小成反比,与部位有关D、与面积大小成正比,与部位有关5、电风扇高速转动时,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扇一扇的叶片,而是一个整体的圆盘在旋转,这种现象反映的是A、视觉掩蔽B、视觉适应C、运动后效D、闪光融合6、在汤里放1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尝起来刚好有差异,需要增加2克盐。
根据韦伯定律,如果最初放2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刚好有变化,则需要加盐A、2克B、4克C、6克D、8克7、“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8、把下图知觉为圆形时,遵循的知觉组织原则是A、闭合原则B、连续原则C、相似原则D、视轴辐合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深度知觉单眼线索的是A、空气透视B、结构梯度C、运动视差D、视轴辐合10、注视下图时,出现的小正方形时而凸起时而凹陷的现象称为A、注意起伏B、注意转移C、注意分配D、注意分散11、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来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前注意D、随意后注意12、在人工概念形成过程中,有人每次采用一种假设,逐次进行检验,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假设,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根据布鲁纳的研究,这个人使用的策略是A、保守性聚集B、冒险性聚集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13、小张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孙悟空形象,这是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14、演讲采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A、书面言语B、内部言语C、对话言语D、独白言语15、某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出现“电报式”言语,其病变可能发生在:A、威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潘菲尔德区D、角回16、引发动机的外在条件是A、诱因B、需要C、兴趣D、信念17、“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A、整体性B、选择性C、层次性D、动力性18、小徐骑车经过路口,突然窜出一个小孩,他急忙刹车。
历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历年同等学⼒申硕⼼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历年同等学⼒申硕⼼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同等学⼒申硕是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具有研究⽣毕业同等学⼒的⼈员,都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毕业同等学⼒⼈员硕⼠、博⼠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历年同等学⼒申硕⼼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供您查阅。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B )A.⽐较与分类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听觉理论的是( C )A.电话说B.神经齐射说C.拮抗过程说D.⾏波理论3.鲁利亚认为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机能属于( B )A.⾏为调节系统B.动⼒系统C.信息接受系统D.信息存储系统4.镶嵌图形的特点可以⽤于测量的认知风格是( D )A.⾃动化加⼯与意识控制加⼯B.冲动与沉思C.同时性与继时性加⼯D.场独⽴性与场依存性5.幼⼉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C )A.可逆性B.抽象性C.具体形象性D.去⾃我中⼼性6.在新⽣⼉阶段通常不具备的是( D )A.吸吮反射B.巴宾斯基反射C.抓握反射D.初级循环反应7.在被试内实验设计中,控制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的常⽤⽅法是( B )A.恒定法B.平衡法C.双盲设计D.纳⼊处理8.⼀定属于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是( A )A.混合设计B.被试内设计C.随机区组设计D.被试间设计9.下列实验中不能⽤来论证社会学习理论的是( B )A.抗拒诱惑实验B.⽔下击靶实验C.攻击反应的学习实验D.⾔⾏⼀致实验10.建⽴在“官能⼼理学”基础上的迁移理论是( A )A.形式训练说B.概括原理说C.共同因素说D.关系转换说11.定量地揭⽰整个群体的⼈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际关系状况的⽅法是(A )A.社交测量法B.罗夏墨迹测验C.⾓⾊扮演法D.主题统觉测验12.为了保持认知的协调,外在理由越缺乏,越需要内在理由的补充,这种⼼理反应被称作( B )A.催眠者效应B.不充分理由效应C.睡眠者效应D.过度理由效应13.⼀个研究者报告独⽴样本的t检验的结果t(24)=2.53,根据这个结果可以推知研究被试总⼈数为( D )A.23B.24C.25D.2614.⼀项调查表明抽烟量较⼤的⼈群⽐抽烟较少或不抽烟的⼈群患肺癌的⽐率更⾼,据此我们可以说,抽烟量与患肺癌⽐率这两个变量间存在着( A )A.相关关系B.因果关系C.函数关系D.包含关系15.⼀项研究涉及到职业,我们⽤1表⽰“农民”,2表⽰“教师”,3表⽰“公务员”,这⾥的数据123属于( C )A.等级数据B.⽐率数据C.称名数据D.等距数据16.已知某校男、⼥学⽣对某项教育措施各⾃持“同意”和“反对”态度的⼈数,若要了解性别与变量是否有关,则应该计算( C )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 相关D.⼆列相关17.以下各项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D )A.韦⽒量表B.个性偏好测验C.⽐纳量表D.主题统觉测验18.可以作为同质性信度指标的是( C )A.肯德尔和谐系数B.差异系数C.克伦巴赫系数D.确定系数19.最早采⽤智⼒年龄概念的是( A )A.⽐纳量表B.瑞雯推理测验C.韦⽒量表D.斯坦福⽐纳量表20.⼀项研究假设为:经过知觉运动学习的左利⼿⼉童⽐未经过这种学习的⼉童在眼⼿协调的作业上做得更出⾊,然⽽这种差别不出现在右利⼿⼉童中,这项实验中“是否经过学习”是( C )A.中介变量B.因变量C.调节变量D.⾃变量⼆、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效果律2.鉴别指数3.晕轮效应4.成熟势⼒说5.社会惰化6.概念形成7.暗适应8.抽样分布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1.简述兴趣及其类型.2.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3.简述⼼理测量的特质.4.简述实验法的显著特点.5.简述社会测量法及其具体形式.6.简述利⽤⼀组原始数据编制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结合⽂学著作⼈物形象,论述奥尔波特的⼈格特质理论.2.阐述不同理论对⼉童性别⾓⾊发展的看法.。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试历年真题及详解

输入答案内容... 【答案】
(4)正态分布是一簇分布。它随随机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的大小与单位 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布形态。如果平均数相同,标准差不同,这时标准差大的正态 分布曲线形式低阔;如果标准差小,则正态曲线的形式高狭。所有正态分布都可 以通过 Z 分数公式非常容易地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
(5)在正态分布曲线下,标准差与概率(面积)有一定的数量关系。正负 1 个标准差之间,包括总面积的 68.26%;正负 1.96 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 的 95%;正负 2.58 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的 99%;正负 3 个标准差之间,包 含总面积的 99.73%。 4. 情绪和情感对人类生活的功能。
B. 57 C. 58 D. 59 【答案】 B 【解析】 实验被试分成三组,即 p 等于 3。每组 20 人,n=20。所以 df=p(n-1)=57。 14. 测量的两个要素是( )。 A. 区分度和难度 B. 信度和效度 C. 参照点和单位 D. 题目和准确答案 【答案】 C 【解析】 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在测量工作 中,必须有一个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作测量的参照点。要使两个测量结果能 够相互比较,必须使这两个测量建立在同一个参照点上。不同测量所用的单位是 不同的。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 位,所有的人的理解都是相同的,不允许作出不同的解释。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 即第一个单位与第二个单位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个单位与第三个单位之间的距 离。 15. 发明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的心理学家是( )。 A. 卡特尔 B. 比纳 C. 高尔顿 D. 艾宾浩斯 【答案】 【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双眼视差会导致哪种知觉误差?()
A.大小知觉
B.时间知觉
C.距离知觉
D.方位知觉
【答案】C
【解析】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重要线索,指两眼注视外物时两个视网膜像之间的差异。
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
2.“两害取其轻”是下面哪种冲突?()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B
【解析】A项,双趋冲突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
B项,双避冲突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
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
双避冲突常常由人们接受了其中一种目标而得到解决。
C项,趋避冲突是指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
D项,多重趋避冲突是指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
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
3.打篮球技能属于()。
A.封闭性技能
B.开放性技能
C.非连续性技能
D.精细技能
【答案】B
【解析】AB两项,封闭技能是指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受器输入的反馈信息来调节的一种技能,例如体操、游泳、掷铁饼等。
这种技能一般具有相当固定的动作模式,因此,掌握这种技能就要通过练习,使自己的动作达到某种理想的模式。
开放技能是指主要依赖于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而调节运动的一种技能,如打篮球、排球、棒球等。
开放性技能要求个体具有处理外界信息变化的能力,要对事件发生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
C项,非连续技能与连续技能相对,是指具有可以直接感知的开端和终点的技能,完成这种技能的时间相对较短(少于5秒),如投掷标枪、伸手推门、挪动棋子的位置等。
非连续技能通常都是由一些突然爆发的动作做成的。
D项,精细技能与粗大技能相对,是指局限在较狭窄的空间、要求较精巧协调动作、一般由小肌肉的运动来实现的一种技能,如打字、弹钢琴、写字、雕刻等。
4.哪些与生俱来的,受遗传和生理因素影响的心理特性?()
A.特质
B.气质
C.性格
D.品格
【答案】B
【解析】A项,特质是持久的品质或特征,这些品质或特征使得个体在各种情境下的行为具有一致性。
B项,气质是指在人的活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它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条件的影响形成的。
C项,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在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
D项,品质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决定了一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
5.皮亚杰研究幼儿思维自我中心性采用的实验是()。
A.三山实验
B.守恒实验
C.视觉悬崖实验
D.延迟满足实验
【答案】A
【解析】皮亚杰认为,前运算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即只能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
皮亚杰设计了“三座山实验”,用来测查儿童是否能了解别人的视角。
6.班杜拉关于儿童行为模式,提出了()的主要机制。
A.经典条件反射
B.有意义的学习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观察学习
【答案】D
【解析】AC两项,经典条件反射是由巴普洛夫发现的,是指在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后,该刺激单独呈现时也能引发类似于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操作条件反射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发现的,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条件反射与自愿行为有关,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关。
B项,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认知接受学习理论,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D项,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所谓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7.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效度是()。
A.内部
B.外部
C.构思
D.校标
【答案】A
【解析】A项,内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明确程度。
B项,外部效度
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适用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到其他的总体中的程度。
C项,构思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构想和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
D项,校标效度是指测验测查或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
8.研究对象取样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A.客观性
B.伦理性
C.代表性
D.目的性
【答案】C
【解析】取样应遵循两个原则:随机性原则和代表性原则。
随机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使总体中每一个体被抽选的概率是完全均等的原则。
代表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有效的代表总体的一种原则。
9.AB两个因素,A因素两个水平,被试间设计,B三个水平,被试间设计,问一共有几个实验水平?()
A.2
B.3
C.5
D.6
【答案】D
【解析】共有两因素,一因素两水平,一因素三水平,共2×3=6水平。
10.对收集数据进行初步整理时,被视为异常数据舍弃的()。
A.X_±1S之外
B.X_±1.96S之外
C.X_±2S之外
D.X_±3S之外
【答案】D
【解析】在一个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上下一定的标准差处包含有确定百分数的数据个数。
根据这个原理,在整理数据时,常采用三个标准差法则取舍数据,即如果数据值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之外,则在整理数据时,可将此数据作为异常值舍弃。
11.有一组数据:3,5,8,8,10,15,将他们从小到大排出等级,便于统计分析,它们排出的等级顺序是()。
A.1 2 3 3 4 5
B.1 2 3 3 5 6
C.1 2 3.5 3.5 5 6
D.1 2 3 4 5 6
【答案】B
【解析】相等数据属于同一等级,后面的数据顺延。
12.检验三个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