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章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 《地方政府与政治》 马工程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 (《地方政府与政治》PPT课件)

第二章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  (《地方政府与政治》PPT课件)
◆横向结构指同级人民政府之间和每级政府各组成部门之间 所构成的合作协调的平行关系。
◆立体结构,则指地方人民政府按行政区域分布而形成的, 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的三维结构。
3 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
二、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内容结构
1. 行政立法与行政命令制定权
2. 行政执行权
从结构的角 度来考察
3. 行政领导权 4. 行政管理权
三、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运行结构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运行结构,是地方人民政 府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在运行过程中所形 成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模式。
◆决策权是地方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公共 事务,达成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的前提;
◆执行权是对宪法、法律法规、决定、命令和公 共政策的贯彻落实,是地方人民政府的核心工作;
◆再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强化对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规范。
◆最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 作用,必须强化对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规范。
4 第四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规范
二、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内容
(一)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体制
(二)规范地方人民政府职能


(三)规范地方人民政府决策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政府权力结构变动处于一个双向 过程,一方面是权力高度集中,一方面是权力下放。改革开放前30 年主要是集中,后30多年主要是下放。与此同时,在集中过程中有 下放,在下放过程中有集中。
1. 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到改 革开放前的地方 人民政府权力结 构的变动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基本上是 围绕政府权力结构展开的,主 要是调整中央与地方人民政府 关系以及调整政府规模,改革 的主要内容是下放权力以及政 府机构和人员的精简。

马工程《宪法学》重点整理(修订)

马工程《宪法学》重点整理(修订)

《宪法学》重点整理马工程2011年11月第1版目录《宪法学》重点整理 (1)导论 (2)第一节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第二节 宪法学的历史发展 (3)第三节 宪法学的分类和特征 (4)第四节 学习宪法学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6)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 (6)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6)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和渊源 (7)第三节 宪法的制定、解释与修改 (8)第四节 宪法的效力和作用 (10)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 (11)第一节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1)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宪法 (12)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4)第三章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7)第一节 宪法指导思想 (17)第二节 宪法基本原则 (18)第四章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 (19)第一节 国家性质 (19)第二节 国家形式 (20)第三节 国家标志 (22)第五章国家基本制度 (23)第一节 经济制度 (24)第二节 政治制度 (26)第三节 文化制度 (31)第四节 社会制度 (33)第六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34)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 (34)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 (38)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43)第七章国家机构 (45)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一般原理 (45)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47)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9)第四节 国务院 (50)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51)第六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53)第七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55)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56)第九节 特别行政区政权机关 (59)第八章宪法实施的监督 (60)第一节 宪法实施 (60)第二节 宪法监督 (61)第三节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62)导论1.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

第一节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宪法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1.一般认为,所谓宪法学,是指以宪法及宪法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科学。

马工程《政治学概论》02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马工程《政治学概论》02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重 点 编写 教 材
政治学概论
第二章 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 国家权力 第二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 第四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形式
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涵义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 三、国家权力的结构
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 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 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 实施的权力
国家权力的涵义
在西方政治文明史上,国家权力现象早就引 起思想家的关注(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
近代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对于“权力”的涵 义展开探讨(马克斯·韦伯、罗伯特·达尔等)
西方学者对于权力的解释,尽管角度 上有差别,强调的重点不同,但都着力于 论述权力的形式和外部特征,并没有揭示 国家权力的阶级本质
国家权力的结构
2. 国家权力的横向结构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原则 资本主义国家通常以“三权分立”作
为政权组织原则,其主要做法是按照不同 功能将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 并由三个相应的机构来掌管
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 政治发展的产物
国家权力的结构
2. 国家权力的横向结构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原则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4. 政体的分类 最早划分政体类型的是希罗多德,他
根据执政者人数把不同政体划分为君主政 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 政体问题,并提出了政体划分标准
统治者是为城邦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利益; 统治者人数的多寡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4. 政体的分类 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批判封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完整版)第二章《世界古代史》马工程

(完整版)第二章《世界古代史》马工程

米底国家与波斯帝国的 兴起
波斯帝国的军事征服
波斯帝国的政治和社会 结构
琐罗亚斯德教与波斯帝 国的统治
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遗址
一、文字与文学 二、科学 三、宗教 四、艺术与建筑
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绘制的世界地图 以巴比伦为中心
文字 楔形文字
表达多种语言:苏美尔语、阿 卡德语、赫梯语、乌加里特语、 埃兰语、胡里语、古波斯语、 阿拉米亚语
乌尔第三王朝的兴起
乌尔那玛(前2117—约前2095 年在位) 舒尔吉(前2094—前2047 年在位)
乌尔第三王朝的特点
君权神授观念
京畿区、边境区和附属国的中央与地方的三级管理机 构
税收制度改革
乌尔第三王朝的灭亡
伊比辛(前2026—约前2004 年在位)
一、公元前2 千纪初期的人口流动浪潮 二、古巴比伦王国(约前1894—约前1595 年) 三、亚述的兴起(古亚述、中亚述时期) 四、中巴比伦王国(约前1595—前1155 年)
阿淑尔乌巴里特(前1365—前1330 年或前1353—前1318 年在位) 沙尔马内塞尔一世(前1274—前1245年或前1263—前1234年在位) 图库尔提尼努尔塔一世(前1244—前1208年或前1233—前1197年
在位)
提格拉特皮莱塞尔一世(前1114—前1076 年在位)
尚武的亚述国王
亚述帝国的兴起 亚述帝国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前934—前745年 第二阶段:前745—前610年
领土范围北起安纳托利亚东南 部,南至波斯湾沿岸,西达尼 罗河下游,东到伊朗高原西南 部
主要国王
阿淑尔丹二世(前934—前912年在 位)

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政治学概论马工程第二版课后题答案名词解释1、福利国家:福利国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形态,它保留了资本主义早期的政宪体制,但是其国家形态己经发生了根本转型。

福利国家的根本特征是国家政权全面干预市场社会,目的是为了弥补自由市场制度下所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2、威权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亚非拉地区兴起的一些新的民族国家,建立了一种威权主义的国家形态。

这些民族国家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刚刚摆脱宗主国的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政权掌握在少数以革命发家的武装领袖手中。

由于他们是新国家的缔造者,也是国家独立的象征,他们的权威不容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形成了少数人的权威主义统治。

3、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一词具有古典含义和近代意义。

古典含义的“市民社会”主要是指建立了国家的“文明社会”,相对于野蛮部落而言:近代含义则是指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经济生活,相对于国家而言)政治学中的“市民社会”概念主要是指以市场经济为依托的、独立于国家权力控制的自主社会领域。

4、中间阶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阶层”人数已经超过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阶层”。

他们既受到资本家的雇用,以脑力劳动换取管理报酬,在本质上接近于无产阶级,但是他们的生活状况与价值认同又明显区别于一般工人,因此人们往往把这一介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与两者存在相对独立性的待殊阶层称为“中产阶级”,即中间阶级。

思考题1、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美国政治学者查尔斯·蒂利总结了国家的几个基本特征:(1)控制大片连续的领土。

多家都有领土、领土与土地不一样,前者有着明佛的边界;国家的领土是连续的,成块状分布。

(2)中央集权。

国家将民间的许多权力都统统“收归国有”,由国家来统一安排。

由于权力的集中,国家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人口也就负有全面的责任(3)垄断强制手段。

国家垄断了对暴力的合法使用,只有国家可以行使生杀予夺大权。

地方政府与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地方政府与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方政府与政治的总体原则。

正确答案:其一,坚持党的领导;其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其三,坚持依法治国。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地位。

其一,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助于国家对所管辖的领土及其事务进行有效治理;其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保持和充满活力;其三,促进民生改善和落实基层民主,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基础。

名词解释1.地方政府(法定概念)正确答案: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法定概念,主要指中央政府之下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并接受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领导的地域性政府。

2 地方政府与政治正确答案:地方政府与政治,是指地方政府的设立及在治理地方事务中受特定的政治关系影响、制约并形成相应的规范,从而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并涉及相应政治关系的政治过程。

1 简述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性质。

人民性;管理型;服务性。

2 简述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特点。

正确答案:执行性;区域性;法定性;单方性;优益性;不可随意处分性。

3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包括几方面?在每种结构下,各自包括哪些权力?正确答案:(1)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内容结构和运行结构。

(2)按主体结构分为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和立体结构;按内容结构分为地方行政立法与行政命令制定权、行政执行权、行政领导权、行政管理权、人事行政权、行政保护权;按运行结构分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

4 简述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内容。

正确答案:(1)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体制;(2)规范地方人民政府职能;(3)规范地方人民政府决策行为;(4)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执法体制和执法方式;(5)规范对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5 地方人们政府获得权力的方式有哪些?国家权力机关授权,通过宪法和法律设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某类食物所拥有的管理范围;通过法律、法规设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某一行政事项依法所拥有的专有管理范围;通过法律、法规、规章等具体的法设定地方人民政府作出某种行政行为的权力;(2)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府际授权中央政府通过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命令、指示等,或通过中央政府行政首长的批示、指示、重要讲话等方式授权;上级政府通过地方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命令、决定等方式,对下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政府部门进行自上而下的层级间授权。

地方政府与政治第二章地方人民政府权力 ppt课件

地方政府与政治第二章地方人民政府权力 ppt课件
第二章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
1 第一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概述
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界定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人民政府通过一定程
序,依法授予地方人民政府在地方性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执行法律、 履行政府职能,对自然目标的强制性力量。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主体结构,是各权力主体相互关系及其运行 原则的结构性构成,反映的是各种权力主体在权力格局中的地位, 它集中体现地方人民政府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对权力主体结构 的分析一般从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和立体结构三个方面来进行。
◆纵向结构指通过层级划分而形成的层级节制关系,反映的 是地方人民政府内部上下层级之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
◆横向结构指同级人民政府之间和每级政府各组成部门之间 所构成的合作协调的平行关系。
◆立体结构,则指地方人民政府按行政区域分布而形成的, 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的三维结构。
3 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
二、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内容结构
1. 地方行政立法与行政命令制定权
的角度来考察
2. 行政执行权 3. 行政领导权
◆第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来源是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政府。
◆第二,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地方性公共事务。
◆第三,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管理地方性公共事务, 执行法律、履行政府职能,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第五,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客体是所辖区域内的所有自然人、法人 和非法人组织。
◆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行使的基本保证。决策权、 执行权和监督权必须相互制约和协调,地方人民 政府职能才能切实履行。
3 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

马工程《政治学概论》03国家机构

马工程《政治学概论》03国家机构
就其国家机构运行的主导价值来看,实际 否定和破坏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宣称的民意至 上原则
就其政治决策的主体来看,实际导致了政 治决策主体的变异
西方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2. 对分权制衡原则的评析
就其政治决策的过程来看,政治决策成为 彼此分立、相互制衡的权力之间讨价还价和政 治交易的游戏
就其政治决策的结果来看,常常严重歪曲 社会公共意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扭曲政治 决策的公共合理性
从纵向层级结构来看,各国法院体 系呈金字塔结构,分别设有初级法院、 上诉法院、最高法院等
西方国家主要国家机关及其相互关系
3. 司法机关
(2)司法机关的职权
第一,处理民事非诉讼性事务
第二,审理诉讼案件
第三,违宪审查
违宪审查是指司法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对 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令、政府行政法规、行政命 令以及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合乎宪法而进行的具有法 律效力的审查和判决
(1)在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 系上,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其他国 家机关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接受其监督
(2)在最高行政机关与最高司法机关之间 的关系方面,两者是不同权力职能的分工关系
(3)在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 系方面,既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要充分发挥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西方国家主要国家机关及其相互关系
2. 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指执行立法机关制定和通 过的法律法案、推行国家政策的机关 (1)行政机关的类型 西方国家行政机关的类型主要有议 会制行政机关、总统制行政机关、半总 统制行政机关和委员会制行政机关
西方国家主要国家机关及其相互关系
2. 行政机关
(2)行政机关的组织机构
中国的主要国家机关及其相互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授 予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 人民政府,依照宪法、法律 规定或实际需要,通过一定 程序将权力赋予或委托给地 方人民政府的过程。政治实 践中的授权反映了权力的合 法转移关系,形式上可分为 政治授权和行政授权。
2 第二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来源
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获得与授予
(三)权力获得与权力授予的关系
三、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运行结构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运行结构,是地方人民政 府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在运行过程中所形 成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模式。
◆决策权是地方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公共 事务,达成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的前提;
◆执行权是对宪法、法律法规、决定、命令和公 共政策的贯彻落实,是地方人民政府的核心工作;
配置各层级机构及其职能 。
(1)确保集中统一领导。
(2)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 自主权。
(3)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 体制。
(4)规范垂直管理体制和地方 分级管理体制。
4 第四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规范
一、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意义
◆首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强化对地方人民政府权 力的规范。
◆其次,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对地方 人民政府权力的规范。
4.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确认权
5. 行政给付权
6. 行政奖励权
7. 行政征收、 征用权
8. 行政检查权
9. 行政强制权
10. 行政制裁权
11. 行政合同权
12. 行政司法权
2 第二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来源
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获得与授予
(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获得 (二)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授予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获得, 是指地方人民政府基于历史、 宪法、法律、政体形式、国 家结构形式以及现实的依据, 为履行对地方公共事务的管 理服务职能,从权力机关、 上级政府那里,通过一定的 方式和途径取得权力的活动。
1. 科学有效原则 2. 系统性原则
思考题
1.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内涵、性质与特征是什么? 2.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来源是什么? 3.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获得的方式有哪些? 4. 影响地方人民政府权力获得的因素有哪些? 5. 论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结构的特点、存在问题与完善路径。 6. 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意义、内容及原则是什么?
◆内容包括中央与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调整、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之间权力的调整,以及同一政府内各个部 门之间的权力调整等,其基本目标是建立权责一致、 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
3 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
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主体结构
(二)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结构变动的演进
3 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
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主体结构
(二)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结构变动的演进
2.2018年 新一轮党 和国家机 构改革方 案对地方 人民政府 权力结构 调整的制 度设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 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 定》,此轮改革对地方人 民政府机构改革的考虑是: 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 职能配置,构建从中央到 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 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科 学设置中央和地方事权, 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 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 积极性,中央加强宏观事 务管理,地方在保证党中 央令行禁止前提下管理好 本地区事务,合理设置和
3 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
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主体结构
(二)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结构变动的演进
2.改革开 放以来至 2018 年 新一轮机 构改革前 的地方人 民政府权 力结构的 变动
◆第一,简政放权。
一是政府向企业分权。 二是国家向社会分权。
◆第二,调整结构。
(1)纵向结构。 (2)横向结构。 (3)条块结构。 (4)内容结构。 (5)运行结构。
(四)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执法体制和执法方式
(五)规范对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4 第四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规范
三、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原则
(一)依法行政是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
——合法行政。 ——合理行政。 ——程序正当 ——高效便民。 ——诚实守信。 ——权责统一。
(二)科学有效原则、系统性原则是规范地 方人民政府权力的重要原则
重点、难点在这里
三、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运行结构
四、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动
第四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规范
一、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意义
二、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内容
三、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原则
1 第一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概述
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界定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人民政府通过一定程
◆再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强化对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规范。
◆最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 作用,必须强化对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规范。
4 第四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规范
二、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内容
(一)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体制
(二)规范地方人民政府职能


(三)规范地方人民政府决策行为
◆总体上看,地方人民政府获得权力有两种基本方式,
分别为国家权力机关授权和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府际授 权:
(一)国家权力机关授权
(二)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府际授权
2 第二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来源
三、影响地方人民政府权力获得的因素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 活动的结果,也是人类活动的条件。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概述
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界定 二、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性质和特点
三、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内容 第二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来源
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获得与授予 二、地方人民政府获得权力的方式 三、影响地方人民政府权力获得的因素
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
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主体结构 二、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内容结构
◆横向结构指同级人民政府之间和每级政府各组成部门之间 所构成的合作协调的平行关系。
◆立体结构,则指地方人民政府按行政区域分布而形成的, 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的三维结构。
3 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
二、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内容结构
1. 行政立法与行政命令制定权
2. 行政执行权
从结构的角 度来考察
3. 行政领导权 4. 行政管理权
1 第一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概述
三、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内容
◆在坚持国家权力统一、不可分割的前提下,中国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 权、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等。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是地方国家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内容:
1. 行政立法 权
2. 行政命令权
3. 行政许可权
5. 人事行政权 6. 行政保护权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分析适用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权力配 置在内容结构上则有所不同,主要有行政执行权、行政管理权和行政保护权。
◆还需要指出的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人民政府除享有上述地方人民政府 相应的权限外,还享有民族自治权。
3 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
2 第二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来源
三、影响地方人民政府权力获得的因素
(一)影响地方人民政府 权力获得的外部环境
(二)影响地方人民政府 权力获得的内部环境
1. 政治环境 2. 经济环境 3. 社会环境 4. 文化环境 5. 生态环境
1. 地方人民政府职能 2. 地方人民政府能力
3 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
序,依法授予地方人民政府在地方性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执行法律、 履行政府职能,对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直接施加强制性、支配 性的影响,以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强制性力量。
◆第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来源是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政府。
◆第二,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地方性公共事务。
◆第三,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管理地方性公共事务, 执行法律、履行政府职能,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主体结构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主体结构,是各权力主体相互关系及其运行 原则的结构性构成,反映的是各种权力主体在权力格局中的地位, 它集中体现地方人民政府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对权力主体结构 的分析一般从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和立体结构三个方面来进行。
◆纵向结构指通过层级划分而形成的层级节制关系,反映的 是地方人民政府内部上下层级之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
◆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行使的基本保证。决策权、 执行权和监督权必须相互制约和协调,地方人民 政府职能才能切实履行。
3 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
四、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动
(一)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结构变动的内容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动是指地方人民 政府权力组织体系、权力配置状况、权力关系 随着地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不同阶段的发 展而变化,呈现出权力格局变化与调整状态。
◆第四,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作用方式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第五,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客体是所辖区域内的所有自然人、法人 和非法人组织。
1 第一节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概述
二、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性质和特点
1.人民性 2.管理性 3.服务性
(一) 地方人民政府
权力的性质
(二) 地方人民政府
权力的特点
1.执行性 2.区域性 3.法定性 4.单方性 5.优益性 6.不可随意处分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政府权力结构变动处于一个双向 过程,一方面是权力高度集中,一方面是权力下放。改革开放前30 年主要是集中,后30多年主要是下放。与此同时,在集中过程中有 下放,在下放过程中有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