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优秀教师成长个案
乡村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典型案例范文

As a rural teacher, my professional growth has been shaped by a series of exciting adventures! One such thrilling experience was when I got to be part of a teacher exchange program. I packed my bags and headed off to spend a semester teaching in a whole new ruralmunity. It was like embarking on a wild expedition into the unknown!Being in this new environment, surrounded by different students with unique learning styles, really got my adrenaline pumping. I had to adapt and think on my feet, which definitely gave mymunication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skills a real workout. But you know what? It was an absolute blast! Not only did Ie back with a fresh perspective on rural education, but I also returned armed with all sorts of cool insights to jazz up my own teaching practice. It was like going on a treasure hunt and discovering a whole new set of teaching gems!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的专业成长受到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冒险的塑造!这种令人兴奋的经历之一就是当我成为教师交流计划的一部分时我收拾好行李准备在全新农村里教书这就像开始野外探险进入未知的!在这种新的环境中,被不同的学生包围,有着独特的学习风格,真的很让我的肾上腺素泵。
教师成长典型案例【十一篇】

教师成长典型案例【十一篇】案例1:不断学习提升的老师某老师在刚开始教学工作时,对教育教学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法单一。
但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主动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决策,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他不断地听取同事的建议和经验分享,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通过不断学习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他的教学能力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案例2: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老师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有一位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困难,成绩不稳定。
他和学生进行了交流,了解到学生在其他学科上有比较好的表现,但在自己的学科上却感到压力较大。
老师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始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辅导。
他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材料和指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方法。
通过持续而耐心的关注,学生逐渐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取得了进步。
案例3:团队合作的老师某老师在一次教学中发现,他的教学内容和另一位老师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叠,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混乱。
面对这一情况,老师意识到需要与其他老师进行沟通和协作。
他主动找到另一位老师,分享彼此的教学计划,并商讨如何合理安排内容和时间。
他们携手合作,互相提供帮助和支持,最终解决了学生学习混乱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老师学会了与同事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案例4:关注班级氛围的老师某老师发现班级中存在着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紧张关系,导致学习氛围不佳。
他认识到班级氛围对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改善班级氛围,老师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并与班级开展了一系列团队合作和互动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们的友好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学习氛围逐渐变得积极向上。
案例5:善于自我反思的老师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自己有时候在授课中缺乏条理和重点,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他开始认真地进行自我反思,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制定了自我提升的计划。
他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向高年级教师请教经验,并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中。
农村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案例

农村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案例我叫[名字],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教师。
刚到我们村小任教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误闯进小池塘的小鱼,满肚子的教育理想却不知道该怎么施展。
一、起步:“菜鸟”的迷茫。
那时候的我,虽然怀揣着师范院校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但一走进农村的教室,就有点懵圈了。
学生们的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孩子甚至连拼音都还没掌握好,我按照书上教的那一套方法,感觉就像对牛弹琴。
而且,学校的教学资源也很有限,没有多媒体设备,连几本像样的课外辅导书都找不到。
我当时就想,这可咋整呢?难道我这个新老师就要这样在迷茫中“摸爬滚打”下去吗?有一次,我在讲数学的四则运算,我在黑板上写得密密麻麻,讲得口干舌燥,可下面的孩子们还是一脸茫然。
下课后,我找了一个平时比较调皮但很聪明的小男生聊天,我问他:“为啥上课听不懂呀?”他挠挠头说:“老师,你说得太快了,那些数字在黑板上就像一群小蚂蚁,我都分不清哪个是哪个了。
”我这才意识到,我的教学方法太不接地气了。
二、转机:老教师的“秘籍”就在我迷茫的时候,学校里的一位老教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
这位老教师在我们村小已经教了几十年书了,可谓是“桃李满村”。
他看我整天愁眉苦脸的,就把我拉到一边,给我传授他的“教学秘籍”。
他说:“年轻人啊,在农村教书,你得把那些大道理都化成孩子们能听懂的土话。
你看,四则运算就像咱们村分粮食一样,加法就是把大家的粮食都堆到一起,减法就是从一堆粮食里拿走一部分,乘法就是几个相同的粮食堆,除法就是把一堆粮食平均分。
”我一听,茅塞顿开啊!原来知识还可以这样教。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尝试用这种贴近农村生活的方式教学。
比如说教语文课文里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内容,我就带着孩子们到学校后面的田地里去,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是“风吹麦浪”,什么是“绿树成荫”。
孩子们可兴奋了,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三、成长:自我提升的努力。
我可不想仅仅依靠老教师的经验就满足了,我也想不断提升自己。
可是在农村,出去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
小学优秀教师专业成长个案研究

《小学优秀教师专业成长个案研究》2023-10-26CATALOGUE目录•教师专业成长概述•小学优秀教师个案介绍•小学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分析•小学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与建议•小学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案例研究价值•参考文献01教师专业成长概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和发展的过程,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管理能力。
它涵盖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教师专业成长的定义1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23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和竞争力,使学校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增强教育竞争力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提高学校的声望和地位。
促进学校发展持续学习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理念,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和文章、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进行学习。
合作交流教师需要与同事、学生和家长进行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解决问题。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开设公开课等方式进行合作交流。
课题研究教师可以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探究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他们可以参与国家级、省级或校级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并参加学术会议。
反思实践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发现问题并找出改进的方法。
他们可以通过写教学反思、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听取学生和同事的反馈等方式进行反思。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法02小学优秀教师个案介绍教师的基本情况性别:女教龄:15年教育背景:本科毕业于某师范大学中文系,拥有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教师姓名:张老师年龄:38岁所教科目:语文010203040506教学理念张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道德教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优秀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的个案

树立教育信仰
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通常具有坚定的 教育信仰,他们深信教育的力量,致 力于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 力。
强化师德意识
关注学生发展
优秀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尊重 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为每个学生提 供适合的教育。
他们注重师德修养,以身作则,成为 孩子们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 感染学生。
选择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 优秀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确保其 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良好的教 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经验。
资料收集
通过访谈、观察、文献等多种方 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个人信息、教 学资料、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资料 。
研究过程描述
01
02
03
04
研究准备阶段
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制 定研究计划,准备相关资料和
研究方法选择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小学语 文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及影
响因素。
访谈法
对小学语文优秀教师进行深度访谈 ,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教学经验 、教育理念等。
观察法
对小学语文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进 行观察,了解他们的教学方法、课 堂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的特点。
研究对象确定与资料收集
研究对象确定
小学语文优秀教师专业成长 路径的个案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8
目录
• 引言 • 小学语文优秀教师专业成长背
景 • 个案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个案分析:小学语文优秀教师
专业成长路径 • 个案总结与启示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等 综合素质的基础阶段。
小学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

2023-11-10CATALOGUE目录•引言•小学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段•小学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素•小学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案例分析•小学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与建议•研究结论与展望引言01研究背景和意义卓越教师是小学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专业成长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探讨小学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和方法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以期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某市一所知名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观察、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深入探究。
研究目的和方法小学卓越教师的专02业成长阶段总结词初识教育,自我探索,积累经验。
详细描述新任教师通常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但往往缺乏实践经验。
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与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沟通,以及如何掌握教学技巧。
此外,他们还需要探索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理念,为未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总结词掌握教学,发展特色,逐步成熟。
详细描述在这个阶段,教师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技巧,并开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他们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并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同时,他们也开始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逐步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教学骨干,专业引领,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在成熟期,教师已经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们不仅在教学方面表现出色,还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此外,他们还注重自身的持续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教育变革的需求。
总结词成熟期(骨干教师)VS小学卓越教师的专03业成长要素小学卓越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体系、学科前沿动态等。
农村小学优秀教师成长个案分析报告

我的教学之路——学习·实践·创新磐安县小学数学教坛新秀吴美琴一、在教学路上蹒跚起步10年前的一个夏天,从没有过任何心理准备的我来到了镇所属的一所完小里。
开学的第一天,完小校长就给我出了一个“难题”,让我负责全校学生的收费,我虽感到束手无策,却也只好硬着头皮,“经费问题”弄不好可要赔的,压力重啊。
忙碌了一天,还好,一分不差,正因为我对数字的准确无误吧,我就与数学学科结上了缘,从这一天开始,我就站在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面前初为人师,当时我才18岁,只比班上的学生大四、五岁,尽管我努力想摆出“师道尊严”的样子,但自己却老被家长误认为初二的学生(初中、小学合并),所以心里老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做个别人眼中像模像样的教师,于是我就先做好了“虚心求教”四个字。
由于是一所完小,年轻老师不多,多得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因此,我倒成了他们的“孩子”,倍受关注,倍受宠爱,正因为领导的鞭策和教师们的帮助,使我开始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开始在这数学教学的山道上蹒跚起步了,这是非常幸运的事儿。
就这样,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完小,我一呆就是两年。
“关”总是要过的。
一天,镇中心小学的领导捎来口信,让我到镇小上一堂数学公开课,说区教办的辅导员要听听我的课。
天哪!我坐立不安,我彻夜难眠。
说实话,习惯了在完小“一个人上课的场景”,有人要坐在后面听课,确实让我感到很紧张。
那是一个让我值得难忘的夜晚,我翻遍了所有的教学资料,一个人在教室里一次又一次地“彩排”,然后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执着与认真终于得到了教办辅导员与镇领导的认可,这一年,我就来到了尚湖镇中心小学,这是一所“省级农村示范小学”。
二、在教学路上勤于探索“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
然而,谁又知道,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的这首小诗可以说是我教育教学工作最精辟的注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地感觉到了教学上的压力,心想,在完小里比比,自己也算不错,若在这里不勤奋工作,不干出点成绩,就会让人瞧不起。
乡村骨干教师个人成长案例

乡村骨干教师个人成长案例乡村骨干教师个人成长案例:一、积极参与学科研究作为乡村骨干教师,我意识到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非常重要。
因此,我积极参与学科研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我参加了许多学科研讨会和培训班,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关注学生需求作为乡村骨干教师,我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
我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了解,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问题。
然后,我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成绩。
三、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作为乡村骨干教师,我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
我担任学校的班主任和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组织并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还参与学校的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四、注重个人成长作为乡村骨干教师,我注重个人成长。
我每年都参加一些与教育相关的培训和研修,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我还定期阅读教育类书籍和期刊,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五、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作为乡村骨干教师,我重视与家长的良好沟通。
我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我还通过微信群和电话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我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六、多元化教学方法作为乡村骨干教师,我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我不仅使用传统的讲授和练习方式,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PPT、互联网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我还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作为乡村骨干教师,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我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的情商和心理素质。
八、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作为乡村骨干教师,我积极参与社区服务。
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如扫街、义务劳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优秀教师成长个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农村小学优秀教师成长个案吕美燕:女,1982年出生在缙云壶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2000年7月毕业于浙江省松阳师范学校,同年8月分配到缙云壶镇小学(缙云第二实验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
工作期间参加浙江电大举办的函授学习,取得大专学历。
现今又参加了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函授。
2002年9月至2004年8月,参加了缙云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研习班学习,担任学习委员,成绩优秀。
2004年8月,参加缙云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联谊会,担任学习理事。
2005年1月,被评为缙云县第七届小学语文“教坛新秀”。
2005年,很荣幸地成为了缙云县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成员。
主要成绩与荣誉本人热爱教学,刻苦钻研,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从教以来,我潜心语文教学的研究,重视课堂教学生命的流动与情感的沟通,重视对话式的教学互动,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各级各类比赛和活动中成绩突出:2001年4月,参加镇师德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中的第一名2002年11月,参加县首届小学语文教学新苗评选荣获一等奖。
2002年12月,撰写的《挖掘智慧,创新人才》教学论文,在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多种风格展示会中,经专家组评审,荣获二等奖。
2003年,荣获全国少先队学会组织的“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知识竞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2003年10月,为全县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研讨课一节( 2004年6月,撰写的《放归林间自在啼——小学语文“讨论式”教学的研究》一文,荣获县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5年1月,被评为县第八届小学语文学科教坛新秀。
2005年5月,撰写的论文《办个“想象”公司,让学生走进想象世界》在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论文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2005年6月,撰写的论文《让“想像”植根“现实”》在县小学语文论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2005年9月,为全县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公开课一节(在研习班和联谊会的学习中,由于自己辛勤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多次被评为“优秀班干部”,《鼎湖语苑》“优秀作者”。
此外,我积极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在课件制作、教职工书画、目标与检测设计等活动评比中均有获奖。
辅导学生作品多次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其中有2位学生的作文被选送全国“华人杯”小学生作文评选。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教育叙事报告我把自己参加工作以来所经历的教学之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头2年,我称这个阶段为“萌芽期”。
在这个阶段里,我完成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而且有了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起跑。
第二阶段,我把它称为“探索期”。
在这个阶段里,我努力学习“新课标”,对其中的理念和精髓心领神会。
在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体会到简单的模仿和对课堂教学的一些皮毛的改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的发展,于是,我开始有了对自身教学理性的分析。
认识上的提高,带来了教学实践的革命。
上课,我有了“三境界”:第一境界是“形动”,即千方百计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第二境界是“心动”,即用我的真情打动学生,刻意创设特定的课堂情感氛围;第三境界是“神动”,既把我的观点变成学生的思想,进而导之以行。
我把第三个阶段称为“创造期”。
此时的我不仅把教师当成是我的一份职业,更把它当作是我终身的事业,为这份事业,我不断追求,不断打拼,努力打造自己的专业底气。
这个时期本人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对事业、对学生的挚爱,这是我逐渐走向成功的动力。
第二,走科研之路,积极参加学校的国家级课题“右脑开发”的研究,执笔撰写《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右脑开发子课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教师。
“我选择了语文,语文选择了我”从小,我就特别喜欢语文,喜欢我的语文老师(一个年轻的男教师,姓柳);喜欢我的语文课;喜欢大声地读课文;喜欢尽情地写文章(那时的文章,其时是不成形的,只是胡乱地记下孩时的喜怒哀乐);喜欢……所以,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师范,我一直热衷于语文。
幸运的是,当我光荣地成了一名人民教师后,我竟还是与语文为伴,与我的爱好为伴。
看来,不仅是我选择了语文,语文也选择了我。
高兴,真是太高兴了!从我教学语文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在心里暗暗地下定决心,我要让更多的孩子也慢慢地喜欢上你——语文!“缘于自信而美丽”记得那次,是刚开学不久,对,就是我当上教师后上第四篇课文《雨中》的时候。
有一天早上做早操时,学校的教导主任通知我,第一节语文课,县教研室的樊高贤老师要到我这里听课。
天啊,我该怎么办这下,我该成为倒霉蛋、臭鸡蛋了!(要想想,教书才不到两个星期,就有县里的教研员过来听课,这不是要吓死人,要我的“命”吗)没办法,“打肿脸也得充胖子”。
就这样,我的教室里第一次增加了一个人,而且是一个“份量”极重的人。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我根本记不清自己是如何熬过这四十分钟,如何走下讲台的只清楚地记得樊老师的几句话:“年纪轻轻的,人小小个的,课上得倒是挺不错嘛!好好学习,你是个人才!”多甜的话,多美的语言!不管樊老师当时是出于何种用意,反正他已经在我心里播下了萌动的种子。
带着一种希望,带着一种梦想,我不断地努力着,追求着。
在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时候,我幸运地参加了“县首届小学语文教学新苗”评选活动。
那时候的我正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无从谈起,我有的只是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幸运的是当时组内的几位教师(赵晓震、李艳)和学校的教研员郑梅竹老师,都是在缙云县小学教学领域颇有影响的教师。
在确定参选课文时,有人认为《万里长城》比较好上,而《鲸》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又是选学课文,相对而言,要取得教学成功的难度比较大。
那时的我,虽然缺少教学经验和技能,但骨子里还是拥有一股探究的意识,创新的意识。
再加上同年级各位“前辈”的提议,我决定以上《鲸》参赛。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教材。
我不知翻阅了多少书刊,不知请教了多少位老师,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日夜,终于把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无微不至。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求实、求活、求新、求效,力求在短短的40分钟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找找议议、读读品品、演演悟悟、写写画画,让学生在愉悦的精神环境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奏响一支课堂的交响曲。
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我牢牢地抓住教材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鲸是哺乳动物;通过换位体验,引导学生感受鲸的生活习性;通过课件展示,优化教学情境。
由于课前的精心准备,上课时的从容把握,比赛结束,我(参赛选手中最年轻的一位)居然战胜了所有的竞争对手,获得了一等奖。
这次成功给了我信心,使我感悟到:我行!我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与书相伴,促我成长为了让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长,我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学习,以便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潮流,课改的潮流。
多年来,我一直都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的最高领域的“研习班”和“联谊会”,在学习期间,严格要求我们的樊老师往往不会忘记引导我们去看看书,写写感受。
刚开始是处于被逼无奈,隔三差五都要去翻翻书,写写摘录。
可是慢慢地,每天看书(不管有多忙)成了我的必修课。
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我才发现这一片“大海”好宽阔,这一片“大海”好纯净,这一片“大海”好深好深。
向书本请教,我收获了很多。
从周一贯老师的《研究性阅读》,《语文教学优课论》中我感受到了名师因材施教、教学得法,“研究”与“阅读”相结合等特色;从围棋泰斗吴清源的《中的精神》里我悟出了教学得阴阳调和;从《请给孩子松绑——自主教育哈佛启示录》、《教育书——培养孩子不可不读的8种教育方法》里我体会到了才能不是天生的,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教育得法,只要经过不断努力都可以成才;从《口才、演讲》一书中,我更深深地领悟到了“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厚积薄发助成功。
我把书上的理念转化运用到自己平常的教学中,学以致用,收效颇佳。
2004年,县第八届小学语文学科教坛新秀评选时,要求现场写论文,才艺展示,即时备课(一个小时)上课,面对这重重关卡,我毫无畏惧,认真而沉着应对。
最终,不负众望,脱颖而出。
也许只有我自己才明白,我的课堂上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秀色洞天的情景,大多得益于书本。
书本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导师。
“持之以恒、奋发向上、超越自我”——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为了这个方向和目标,我会一如既往,带上持之以恒的精神,装上奋发向上的动力,载着超越自我的壮志向高处攀登,向未来起飞!我的教学感悟面对新课程的浪潮滚滚而来的今天,我——一个在小学语文教育界一线工作的教师,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心中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情想表,接下来就截取其中几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课改心得——浇注真爱,开拓时空,体验成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育要以人为本,着眼人的发展。
改变传统的观念,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被动式机械教学方式。
走进新课程,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间和谐、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创造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拓宽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快快乐乐地体验学习的过程,收获学习的成果。
在新的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各个方面对实施教学的不可取缔的作用!一、给予自然真切的爱心。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的、真切的喜爱之情。
这种爱又是理智的,它既具有父母对子女的爱心,但又不存在偏爱与溺爱;它既具有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但又不存在迁就和姑息。
当学生沐浴着爱的阳光下,师生关系更融洽,更和谐了,学生的兴趣更大地引发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平时,我注意挖掘学生一些不引人注目的“闪光点”,选择有利时机,适当给予表扬、鼓励;当他们犯了错误时,尽量用谈心、交换意见,鼓励改正的方式代替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观念,让每一位学生在与老师的交往中,感受到老师那份真诚而又温暖的爱。
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班的重量级人物——叶周荣,那年见到他时,他才10岁,却有110多斤的体重。
开学没几天,我就领教了他的厉害:撕书本,打同学,制造麻烦是他每天必备的功课,甚至还会攻击老师,因此大家都害怕他,讨厌他,对他避而远之。
出于责任,我开始了解他,这才知道原来他是个弱智儿童。
我的心不禁一颤,也许大家都认为他对每个人都心存恶意,可我却更愿意相信他的过激行为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仅此而已。
上天已经对他不公了,为什么还要让他承受来自世人的鄙视呢为了让他找回做人的尊严,为了让校园充满爱,我更加地关爱他,把他当做自己的弟弟般悉心教导,手把手地教他写字,每天不厌其烦对他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