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6章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06
总结与展望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现状与挑战
现状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在产品制造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弯曲工艺与模具设 计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能够满足多种复杂形状的加工需求。
挑战
然而,在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如高精度控制、复杂曲面加工、高效自动化 等方面的问题。
未来发展方向与技术前沿
柔性制造技术
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柔性制造技术将成为未 来发展的重点。通过柔性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快 速、高效、个性化的产品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 降低成本。
增材制造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快速成型技 术,能够实现复杂形状的高精度加工。未来,增 材制造技术有望在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中发挥更 大的作用。
模具材料的选择蚀性等。
常用材料
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铸铁等。
材料处理
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模具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设计流程
明确设计任务→收集设计资料→设计 出图→审查→修改。
设计方法
经验设计法、解析设计法、计算机辅 助设计法等。
04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关系
THANK YOU
模具设计对弯曲工艺的影响
模具结构
模具的结构对弯曲工艺的实施具 有重要影响,合理的模具结构可 以提高弯曲效率并降低不良品率。
模具材料
模具材料的选取直接影响弯曲工艺 的效果,选用高强度、耐磨和耐热 的材料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 弯曲质量。
冷却系统
模具中的冷却系统对于控制弯曲过 程中的温度至关重要,合理的冷却 系统设计可以减少热应力,提高产 品质量。
02
弯曲工艺的基本原理
弯曲变形的过程与特点
弯曲模模具设计

弯曲模模具设计弯曲模是模具设计领域内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模具,它的作用是将金属或非金属等材料按照一定形状进行弯曲变形。
弯曲模的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材料的选择、模具的结构、工艺流程等多个因素,下面就从这些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材料的选择弯曲模的材料应该是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能的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弯曲过程中所需承受的压力,同时还要考虑工艺条件、成本和其他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
传统上,常采用的材料是合金钢、高速钢、钴基合金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度强化的不锈钢和硬质合金等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弯曲模的生产制造。
二、模具的结构弯曲模的结构通常分为上下模和导向装置。
上下模是模具设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应该具有高强度、高度一致性的特点,以保证在弯曲时模具的形状能够始终保持不变,从而满足精度要求。
导向装置的作用是保证模具定位准确,避免在弯曲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导致失误。
三、工艺流程弯曲模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整个工艺流程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如预处理、弯曲、压力调节、折弯等。
因此,模具的设计应进行一系列的工艺分析和试验,以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最佳的模具设计。
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各种弯曲材料的物理特性,以及各种工艺时所需的压力、温度等参数,以确保模具能够正常运行并产生符合要求的产品。
弯曲模具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模具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等优点,在建筑、汽车、机械和电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模具设计师应该洞察客户的需求,精细研究各组件的结构、相互协作关系、材料选择等因素,打造新一代弯曲模具,适应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市场的变化需求,实现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建设经济可持续性的理念。
第3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3.2.2、影响回弹的因素 材料的机械性能 相对弯曲半径 弯曲中心角 模具间隙 弯曲件的形状 弯曲力
3.2.3、回弹值的确定 目的:作为修正模具工作部分参数的 依据。 经验公式: 1.小半径弯曲的回弹( r / t 5 ~ 8 )
0 t
rt r 1 3
90
90
6)弹性材料的准确回弹值需要通过试模对凸、 凹模进行修正确定,因此模具结构设计要便于拆 卸。 7)由于U形弯曲件校正力大时会贴附凸模,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弯曲模需设计卸料装置。 8)结构设计应考虑当压力机滑块到达下极点时, 使工件弯曲部分在与模具相接触的工作部分间得 到校正。 9)设计制造弯曲模具时,可以先将凸模圆角半 径做成最小允许尺寸,以便试模后根据需要修整 放大。
当工件局部边缘部分需弯曲时,为防 止弯曲部分受力不均而产生变形和裂纹, 应预先切槽或冲工艺孔(如图所示) 5.弯曲件的几何形状 如果弯曲件的形状不对称或者左右弯 曲半径不一致,弯曲时板料将会因摩擦阻 力不均匀而产生滑动偏移(如图所示),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应在模具上设 置压料装置,或利用弯曲件上的工艺孔采用 定位销定位(如图所示)
第 3 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3.1
3.2
弯曲的基本原理 应变中性层位置、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及回弹现象 弯曲力和弯曲件的毛坯尺寸计算 弯曲件的工艺性 弯曲模具的设计
3.3 3.4
3.5
3.1 弯曲的基本原理
弯曲是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形成一 定曲率和角度零件的冲压工序(如图所示) 弯曲材料:板料、棒料、型材、管材 弯曲方法:压弯、折弯、拉弯、滚弯、 辊弯
3.1.1 弯曲变形过程 (图3.1.1) 1、变形毛坯的受力情况 从力学角度,弯曲分为: 弹性弯曲 弹塑性弯曲 纯塑性弯曲 无硬化弯曲
3弯曲模具设计实例(PPT)

第二页,共四十六页。
2.1.1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 1. 弯曲变形过程:弯曲变形的含义、变形过程三阶段
、弯曲回弹、自由弯曲、矫正(jiǎozhèng)弯曲。 2. 弯曲变性特点:网格法、中性层 2.1.2 弯曲件质量分析
弯裂、回弹、偏移等
第三页,共四十六页。
2.1.3 弯曲件的工艺性:指弯曲件的结构形状、尺寸 、精度、材料及技术要求(yāoqiú)是否符合弯曲加工的工 艺要求(yāoqiú)。
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
2.2.1 弯曲模典型结构 模具设计本卷须知:a. 准确、可靠的定位,防止弯
曲中偏移;b. 弯曲结束(jiéshù)时能得到校正力;c. 成形后能方便、平安地取出;d. 考虑磨损,模具 留有修模余量。 弯曲模具分类:单工序模、连续弯曲模、复合弯曲模 和通用弯曲模。
第二十页,共四十六页。
第十页,共四十六页。
5. 增加工艺缺口、槽和工艺孔 a. 为提高精度,对于弯曲时圆角变形区侧面可以
产生畸变(jībiàn)的弯曲件,可以预先在折弯线的两端切 出工艺缺口或槽,以防止畸变(jībiàn)对弯曲件宽度尺寸 的影响。
第十一页,共四十六页。
b. 当工件局部边缘局部弯曲时,为防止弯曲局部受力 不均匀而产生变形和裂纹(liè wén),应于线切槽或冲工艺孔 。
弯曲半径较小、材料强度较大的弯曲件时,必须对
弯曲力进行计算。
a. 自由弯曲时的弯曲力
V形弯曲件 F自=0.6Kbt²σb/(r+t)
U形弯曲件 F自=0.7Kbt²σb/(r+t)
其中:b-弯曲件宽度;t-弯曲件厚度;r-内圆
角弯曲半径;
σb-弯曲材第十七料页,共四的十六页抗。 拉强度〔Mpa〕;K-
第3节冲压模具设计——弯曲模方案

本节主要内容: 一.弯曲加工原理 二.弯曲模具设计程序
一.弯曲加工原理
弯曲:在冲压力的作用下,把平板坯料弯折成一 定角度和形状的一种塑性成型工艺。 ? 分类:压弯、折弯、扭弯、滚弯和拉弯。
? 弯曲模:弯曲工艺使用的冲模。
压弯的典型形状: 典型压弯工件:
弯曲过程及工作原理
件宜采用工序分散的工艺; (5)精度要求高的部位的弯曲宜采用单独工序
弯曲,以便模具的调整与修正。
2.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1)简单弯曲件可一次弯曲成形,如 V形件、U形件、 Z形件;复杂弯曲件需二次或多次弯曲成形,但尺寸 小、材料薄、形状较复杂的弹性接触件最好一次复 合弯曲成形。
(2)非对称弯曲件应尽可能采用成对弯曲;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Z形件复合弯曲模
8.5 圆筒形件弯曲 一般分两次成形 第一次成形
第二次成形
大圆形件弯曲模 适用于圆筒直径 d≥20mm的大圆
一次成形
转动凹模弯曲模
小圆形件弯曲模 适合d≤5mm 的小圆形件
8.6 铰链件弯曲 一般分两次成形
9 弯曲件成形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9.1 排样与材料纹向 实例分析:弹簧接触片
L ? ? L直 ? ? S弧
2.无圆角弯曲或弯曲半径 r<0.5t的弯曲件 毛坯尺寸可用下表所列经验公式。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校正弯曲时,回弹角修正量: K90
不是90°的角按下式修正: x ( / 90)90
➢ 当r/t < 8~10时,要分别计算弯曲半径和弯曲角的回弹值,再修正。
弯曲板料时
凸模的圆角半径: rp 1/(1/ r) (3 s / Et)
凸模圆弧所对中心角: p
(r
/ rp )
弯曲件的滑移
6. 最小弯曲半径 rmin
❖ r/t 小 —— 变形程度大 —— 弯曲破坏。 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
❖ 材料的机械性能:好塑性(塑稳)、退火处理、热弯、开槽减薄 ❖ 方向性:折弯线垂直纤维方向:伸长变形能力强
❖ 板宽:B/t 小(< 3) ❖ 弯曲角:小, 直边有切向形变。 ❖ 板料表面质量和断面质量:差处易应力集中发生破坏。 ❖ 板料厚度:t小 —— 切向应变小 —— 开裂小。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1. 工序安排的一般原则 ➢ 先弯外角后弯内角,后次弯曲不能影响前一次弯曲变形,前次弯曲应考 虑后次弯曲有合适的定位基准。 ➢ 当有多种方案时,要进行比较,进行优化。
2. 工序安排的一般方法 ➢ 形状简单的弯曲件可一次弯曲成形。如V形、U形、Z形。 ➢ 形状复杂的弯曲件可用两次或多次压弯成形。
➢ r/t值
小r/t: 加厚筋边或 减小 r; 其值大时拉弯
(在同条件下,r/t越小,则总变形量就越大,回弹就越小。) 工艺处理
➢ 弯曲中心角
(α越大,变形区长度越长,参与变形的区域越大,回弹越多。)
小
➢ 弯曲方式与校正力大小
(自由弯曲回弹大,校正弯曲回弹小,校正力越大回弹越小。)
➢ 工件形状
(工件形状越复杂,回弹就越少。)
弹-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
L1-L2 ,r1-r2 超过屈服极限,
V形弯曲件模具设计

V形弯曲件模具设计(一)零件工艺分析工件图为图1所示V形件,材料为Q235,料厚1.5mm。
大批量生产其工艺分析如下:图1弯曲工件图1.材料分析Q235为普通钢,属于软钢,具有良好的弯曲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弯曲成90度,对弯曲成形较为有利,可查得此材料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rmin =0.5t=0.75mm,而零件弯曲半径r=1mm>0.75mm,故不会弯裂。
另外零件上的孔位于弯曲变形之外,所以弯曲时孔不会变形,可以先冲孔后弯曲。
计算零件相对弯曲半径r/t=0.67<5,卸载后弯曲件圆角半径的变化可以不予考虑,而弯曲中心角发生了变化,采用校正弯曲来控制角度回弹。
3.精度分析零件上尺寸无公差要求,从公差表选取IT14,可满足普通弯曲和冲裁。
4.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冲压工艺良好,可以冲裁和弯曲。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V形弯曲件,该零件的生产包括落料、冲孔和弯曲。
三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四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再弯曲。
采用三套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再弯曲。
采用复合模和单工序弯曲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再弯曲。
采用连续模和单工序弯曲模生产。
方案四:冲孔落料弯曲,采用多工位级进模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三道工序三副模具,生产效率较低。
方案二需两副模具,且用复合模生产的冲压件行位精度和尺寸精度保证,生产效率较高。
方案三也需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稍差。
方案四需一副模具,可以冲裁和弯曲,同时采用了自动送料、自动检测、自动出件等自动化装置,操作安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通过对上述四种方案的综合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四为佳。
图2坯料展开图1.弯曲工艺计算(1)毛坯尺寸计算,对于r>0.5t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由于变薄不严重,按中性层展开的原理,坯料总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可查得中性层位移系数x=0.28,所以坯料展开长度为Lz=48×2+270π(1+0.28)÷180=102.288≈102mm 由于零件宽度尺寸为40mm,故毛坯尺寸应为102mm×40mm。
弯曲模具设计

弯曲模具的结构设计是在弯曲工序确定后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时应考虑弯曲件的形状、精度要求、材料性能以及生产批量等因素,下面分析常见各类型弯曲模的结构和特点。
一. V 形件弯曲模V 形件即为单角弯曲件,形状简单,能够一次弯曲成形。
这类形状的弯曲件可以用两种方法弯曲:一种是沿着工件弯曲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弯曲,称为V 形弯曲;另一种是垂直于工件一条边的方向弯曲,称为 L 形弯曲。
1-顶杆;2定位钉;3-模柄; 4-凸模;5-凹模;6-下模座;3.4.1 有压料装置的V形件弯曲模V 形件弯曲模的基本结构如图 3.4.1 所示,图中弹簧顶杆 1 是为了防止压弯时板料偏移而采用的压料装置。
除了压料作用以外,它还起到了弯曲后顶出工件的作用。
这种模具结构简单,对材料厚度公差的要求不高,在压力机上安装调试也较方便。
而且工件在弯曲冲程终端得到校正,因此回弹较小,工件的平面度较好。
如果弯曲件精度要求不高,为简化模具结构,压料装置也可以省略不用。
图 3.4.2 所示为无压料装置的 V 形件弯曲模。
1-模柄;2-上模座;3-导柱、导套;4、7-定位板;5-下模座;6-凹模;7-凸模3.4.2 无压料装置的V形件弯曲模当弯曲相对宽度很大的细长 V 形件时,会产生明显的翘曲现象,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带侧板结构的弯曲模,以阻碍材料沿弯曲线方向的流动(见图3.4.3a );也可以改变弯曲凸、凹模形状,将翘曲量设计在与翘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见图 3.4.3b )。
图3.4.3 减少弯曲件翘曲的模具结构L 形弯曲模常用于两直边相差较大的单角弯曲件,如图 3.4.4a 所示。
弯曲件的长边被夹紧在压料板和凸模之间,弯曲件过程中另一边竖立向上弯曲。
由于采用了定位销定位和压料装置,压弯过程中工件不易偏移。
但是,由于弯曲件竖边无法受到校正,因此工件存在回弹现象。
a〕1-凸模;2-凹模;3-定位销;4-压料板;5-挡块 b〕1-凸模;2-压料板 3-凹模;4-定位板;5-挡块图3.4.4 L形弯曲模图 3.4.4b 为带有校正作用的 L 形弯曲模,由于压弯时工件倾斜了一定的角度,下压的校正力可以作用于原先的竖边,从而减少了回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模上行,弹簧将摆动凹模顶至原位,同时带出制件。
应用科学学院
6.2.1 C形件弯曲模
弹顶器
应用科学学院
6.2.1 C形件弯曲模
凸模 导正销 定位销 顶件器 顶杆 芯轴 模柄 摆动凹模 模框 顶销 弹簧 下模座
应用科学学院
6.2.1 C形件弯曲模
C形弯曲模压制过程
应用科学学院
6.2.2 O形件滑板式一次弯曲模
长 边 侧 端 距孔 中 心线 之 距 : L3 L2 / 2 L5 (42 9.73 22)mm 73.73mm
2) 弯曲力的计算和设备的选择 为减少回弹,常采用校正弯曲:由公式(5.9)可知: 校正弯曲力F qA
制件图
其中:由表 5-9 查得单位校正力q 50~70MPa ,取 q 60MPa ; 水平投影面积 A 100(60 2t ) 5400mm2 所以: F qA 60 5400N 324000N 324kN
顶件板除了具有顶件作用,还有压料作用。
压料力是利用弹顶器通过两个顶杆来实现的。
由于生产批量大,为了调整模具方便,也可采用具有导柱导 套导向装置的标准模架。
工作零件弯曲凸模零件图如图 6.21 所示,材质 T10A,热处 理硬度 58HRC~60HRC。 图6.21
弯曲凹模零件图如图 6.22 所示,材质 T10A,热处理硬度 58HRC~60HRC。
应用科学学院
应用科学学院
6.1.5 通用弯曲模
凸模 弯曲件 压板螺钉 紧固螺钉 压板 组合凹模 固定框
应用科学学院
相同两个凹模被紧固在凹模座中,可冲制一种工件。 凹模能组合成4种形状。 调整凹模块不同方位,可压制圆弧形、U形、V形和梯形4种制件
6.1.5 通用弯曲模
应用科学学院
多次V形弯曲制造复杂零件举例 小批生产或试制生产的零件,生产量少、品种多且形状尺寸 经常改变
应用科学学院
6.2 复杂弯曲模
• 复杂弯曲模通常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可将多个弯曲变形 一次完成。 • 结构较复杂,如多角弯曲件一次压弯模、圆形件一次压弯模等。
应用科学学院
6.2.1 C形件弯曲模
凸模 顶件器 摆动凹模
顶杆
顶销
芯轴
凸模与顶件器将毛坯向下压压弯成 U形。 凸模继续下降,使其绕芯轴向中间摆动。 完成另外两角的弯曲。
应用科学学院
图6.21 U形件弯曲模
3. 模具结构设计 毛坯由顶件板上 的两个定位钉定位, 以保证弯曲时不发生 偏移。 顶件板除了具有 顶件作用,还有压料 作用。 压料力是利用弹 顶器通过两个顶杆来 实现的。
应用科学学院
图6.22零件图
图6.21 凸模零件图
弯曲凸模零件采用T10A,热处理硬 度58HRC~60HRC。 弯曲凹模采用T10A,热处理硬 度58HRC~60HRC。
应用科学学院
应用科学学院
补充:复合模
• 对于尺寸不大的弯曲件,还可以采用复合模,即在压力机一次行 程内,在模具同一位置上完成落料、弯曲、冲孔等几种不同工序。
应用科学学院
6.3 L形弯曲件冲压实例
弯曲成形如图所示的制件,材料为35钢板(退火),板厚3mm, 大批量生产,要求对此零件进行工艺设计和模具结构设计。
应用科学学院
应用科学学院
补充:其它形状弯曲件的弯曲模
带摆动凹模的弯曲模
凸模
定位板
摆动凹模
应用科学学院
应用科学学院
补充:其它形状弯曲件的弯曲模
带摆动凸模弯曲模
摆动凸模 压料装置 凹模
应用科学学院
应用科学学院
应用科学学院
补充:级进模
• 对于批量大、尺寸较小的弯曲件,为了提高生产率,操作安全, 保证产品质量等,可以采用级进弯曲模进行多工位的冲裁、压弯、 切断连续工艺成形。
上模座
垫板 固定板 凸模 定位板
顶杆 凹模 下模座 压料板
应用科学学院
6.1.2 U形件弯曲模
凸模 凹模 弹簧 凸模活动镶块
凹模活动镶块
凹模活动镶块 定位销 转轴
U 形 件 弯 曲 模
顶板
应用科学学院
6.1.2 U形件弯曲模
弯曲角小于90°的U形弯曲模 1-凸模 2-转动凹模 3-弹簧
应用科学学院
应用科学学院
1.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零件形状简单,批量生产,精度无特殊要求,但结构不 对称,注意弯曲中的偏移。 该件弯曲半径R=5mm,查表5-2可知rmin=0.8t=2.4mm,有
R>rmin,故此不会弯裂。
表5-2 由图5.21(a)可知:当t≥2mm时,a≥2t,此件最小孔边距是 图5.21 图5.20
应用科学学院
3-活动凸模
4-顶杆
应用科学学院
6.1.3 ∏形件弯曲模
带 摆 块 的 形 件 弯 曲 模
∏
1-凹模 2-活动凸模 3-摆块 4-垫板 5-推板
应用科学学院
应用科学学院
6.1.4 Z形件弯曲模
1-顶板 2-定位销 3-反侧压块 4-凸模 5-凹模 6-上模座 7-压块 8-橡皮 9-凸模托板 10-活动凸模 11-下模座
应用科学学院
6.1.1 V形件弯曲模
2. 复杂V形件弯曲模
模柄 凸模 靠板 工件 铰链
定位板 支架
下模座
应用科学学院
6.1.1 V形件弯曲模
V形精弯模
1-凸模 2-支架 3-定位板(或定位销)4- 活动凹模 5-转轴 6- 支承板 7-顶杆
应用科学学院
应用科学学院
6.1.2 U形件弯曲模
U形件的弯曲模。 毛坯用定位板定位, 压料板与凸模将毛 坯夹紧。 即可防止毛坯偏移, 又可使弯曲件底部 平整。 弯曲后通过压料板 与顶杆将工件顶出。
0.74mm ,凹模制造公差推荐用 IT9 级: 凹 0.074mm 。
查表 5-11: L凹 ( L 0.75 )
凹
(60 0.75 0.74) 0.074
59.450.074 mm
表5-11
(2) 间隙大小计算。间隙大小: C t kt ,其中,板厚正 偏差 0.2mm , 查表 5-10 可知: 间隙系数k 0.05 (按长边选取), 表5-10 则单边间隙 C 3.35mm 。
模柄 凸模支架 顶杆 销轴 定位销 导柱 垫板 成形滑块 凹模支座 摆动块 拉簧 芯轴凸模
限位螺钉
弹簧
限位块
下模座
应用科学学院
6.2.2 O形件滑板式一次弯曲模
工件 成形滑块
毛坯 凹模支座
弹顶器
应用科学学院
6.2.2 O形件滑板式一次弯曲模
芯轴凸模 成形滑块
凹模支座 顶杆
毛坯放置在成形 滑块的凹槽内定 位。 上模下行,芯 轴凸模与顶杆将 毛坯压紧 应用科学学院
之后上模下降 至凹模支座, 将板料毛坯压 弯成U形
上模继续下行, 带动成形滑块 向内移动, 将板料压成圆 形件
6.2.2 O形件滑板式一次弯曲模
滑板式弯曲模结构
应用科学学院
6.2.2 O形件滑板式一次弯曲模
滑板式弯曲模压拆开图
应用科学学院
6.2.2 O形件滑板式一次弯曲模
应用科学学院
6.2.2 O形件滑板式一次弯曲模
r 5 由 =1.57,查表 5-6 可知:层位移系数 0.4 ,所以, t 3 表5-6 π π 90 L4 L5 (r t ) (5 0.4 3) mm= 9.73mm 180 180
应用科学学院
则短边侧端距孔中心线之距: L1 L2 / 2 L4 (12 9.73 22)mm 43.73mm
1-凸模 2-压板 3-芯棒 4-坯料 5-凹模 6-滑块 7-楔模 8-活动凹模
小 圆 弯 曲 模
应用科学学院
应用科学学院
应用科学学院
应用科学学院
补充:直径d≥20mm的大圆形件
三道工序弯曲大圆
应用科学学院
补充:直径d≥20mm的大圆形件
两道工序弯曲大圆
应用科学学院
补充:直径d≥20mm的大圆形件
应用科学学院
2. 工艺计算
1) 毛坯展开长度计算 图6.19 弯曲件由直边和圆弧组成(见图6.19) 。 根据弯曲前后中性层长度不变的原则,毛坯展开长 度为:L=L1+L2+L3+L4+L5。
其中: L1 20 R t 12mm ;
L2 60 2R 2t 44mm ; L3 50 R t 42mm ;
凸模工作部分尺寸 L凸 按凹模实际尺寸制作, 保证双边间隙为 2C 。
(3) 凹模圆角半径等。查表 5-12 知:r凹 8mm ,凹模深度为25mm 。
应用科学学院
表5-12
3. 模具结构设计
弯曲模结构简图如图 6.20 所示。
图6.20
毛坯由顶件板上的两个定位钉定位,以保证弯曲时不发生偏移。
应用科学学院
6.1.1 V形件弯曲模
• 对于两直边不等长的V形件,可采用压料板的结构形式。
• 压料板与凸模或凹模夹紧坯料,防止弯曲时坯料偏移和上翘,回 程时又起顶件作用
凸模 凹模 压料板 止推块 定位销 止推块 凸模 压料板 定位销 凹模
应用科学学院
6.1.1 V形件弯曲模
V形弯曲模的一般结构形式 1-凸模 2-定位板 3-凹模 4-定位尖 5-顶杆 6-V形顶板 7-顶板 8-定料销 9-反侧压块
6.1.5 通用弯曲模
折弯机用弯曲模的端面形状 a)通用凹模 b)直臂式凸模 c)曲臂式凸模
应用科学学院
6.1.5 通用弯曲模
应用科学学院
通用V形弯曲模
6.1.5 通用弯曲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