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安全健康环保)基础知识要点
EHS基础知识

第一章HSE管理体系概念第一节 HSE管理体系的概念HSE是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的缩写,其代表的意思是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简称为HSE管理体系,或简单地用HSE MS(Management System)表示。
健康(H)是指人身上没有疾病,心理上(精神上)保持完好的一种状态。
安全(S)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是企业一切经验活动的根本保证。
环境(E)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之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先进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方法,它是将健康(H)、安全(S)和环境(E)三种密切相关的管理体系科学地结合在一起,纳入到一个管理体系之中,为组织提供了一种不断改进的管理体系,是表现和实现既定目标的内部管理工具,是组织进行管理的模式,也是当前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通行证。
HSE管理体系是以体系标准为框架,以满足HSE目标为要求,在对组织现存的各种有效的管理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加以规范和补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建立的过程中同时还要考虑其有效性和经济性。
体系文件的详尽与复杂程度和支持体系的资源要求等,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内部条件及其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不必机械的采用统一的模式。
应结合本组织的具体情况和内外部条件,设计和建立具有本组织特点的HSE管理体系。
HSE目标是“追求最大限度的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他人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创国际一流的HSE业绩。
”第二节 HSE管理体系的特点管理体系的内容是由七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它又遵循: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的运行机制。
EHS(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基本知识培训

健康安全
环 保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Health andSafety
CONTENT
EHS含义 EHS体系推动背景 EHS体系建立(策划) EHS体系运行控制
EHS含义
1.什么是EHS? 英文﹕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Health andSafety 中文﹕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
EHS含义
1.ISO是什么?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2.OHSAS是什么? OHSAS﹕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ssessment series .职业健康安全职管理体 系系列
EHS体系推动背景
EHS体系推动背景
EHS体系推动背景
烤漆员工杨员欲从一桶70斤装磷酸太重杨员无力支持,而将桶跌放于地面上,磷酸外溅烧伤杨员 左手臂(浅II度烧伤).
EHS体系推动背景
我国安全及环保状况 1、2005年我国安全状况: 工矿企业12826起 死亡 15396人 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 死亡99088人 消防火灾242308起 死亡 2309人 水上交通520起 死亡 454人 2、我国职业危害状况: 全国有50多万个工矿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 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 上; 2000年全国共报告各类职业病11718例。
EHS体系建立(策划)
7.管理者代表职责 负责本单位内EHS体系有效运行﹔ 负责为本单位EHS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徥供必要的资 源﹔ 负责制定本单位EHS体系目标指标﹔ 负责参与公司EHS体系定期管理评审并报告本厂区/事 业单位内EHS体系运行情况。
EHS知识简介

培训内容:EHS法律法 规、标准、操作规程等
A
宣传方式:宣传栏、海 报、微信公众号等
C
B
培训方式:内部培训、 外部培训、网络培训等
D
宣传内容:EHS知识、 案例、安全提示等
4
EHS的案例分 析
成功案例
✓ 某公司通过EHS管理体
✓ 某工厂通过EHS管理体
系的实施,降低了安全
风险评估和管控:对企业的EHS风险进行评估和 管控,确保企业安全、环保、健康地运行
制定EHS政策与程序
1
制定EHS政策:明确EHS的目 标、原则和责任
2
制定EHS程序:明确EHS的具 体操作流程和标准
3
培训与宣传:对员工进行EHS 培训,提高员工的EHS意识和
技能
4
监督与检查:定期对EHS政策与 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提升企业形象:EHS可以提升企业在 员工、客户和社会中的形象,提高企 业的竞争力。
EHS的目标
保护员工健 康:预防和 控制职业病、 工伤事故的
发生
保护环境: 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和破
坏
提高企业效 益:降低生 产成本,提 高生产效率
促进可持续 发展:实现 经济、社会、 环境的协调
发展
2
EHS的主要内 容
EHS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员工、企业和环境的 利益。
EHS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工 程等。
EHS的重要性
保障员工健康:EHS可以预防和减少 员工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和疾病,保 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提高生产效率:EHS可以降低生产过 程中的事故和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企业成本:EHS可以减少企业因 事故和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企 业成本。
EHS基础知识要点

EHS基础知识要点2016-01-19一、基础安全1.EHS指环境、健康、安全;2.化学品使用现场最多只能堆放24小时的用量。
3.事故是一种不正常或人们不希望发生的能量释放。
4.能量屏蔽失效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种。
5.事故冰山理论和事故金字塔说明只有有效的控制了隐患才能更好的防止事故。
6.事故金字塔(海因里希原理)告诉我们重伤,轻伤和安全隐患的比例是1:29:300。
7.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消除任何一要素即可灭火。
8.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即称之为爆炸极限。
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将不会发生燃烧爆炸。
9.闪点是描述化学品易燃性的重要参数。
10.能够发生闪燃(一闪即逝的燃烧,不能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环境温度称为闪点。
11.四种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防爆区标志。
12.防爆区域严禁穿化纤等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上岗,静止在现场穿脱衣物。
13.动火、动土、限入空间、高处作业都属于危险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
14.除紧急情况外禁止在厂区内奔跑,与正在铲运的机动车辆保持1米以上距离。
15.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有目前使用的化学品MSDS资料。
二、基础工业卫生1.工业卫生是一门辨识,评估和控制工作场所内可能导致疾病、影响员工健康因素的科学。
2.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业卫生=职业病预防。
3.工作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4.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摄入、吸入和接触三种。
5.LD50和LC50是描述化学品急性毒性的参数,数值越小,毒性越大。
LD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剂量(mg/kg)LC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浓度(mg/M3)6.OEL(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工人每天(长期)暴露情况下,对自身和下一代的健康均不产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极限浓度。
7.OEL的三种表示方法: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或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或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接触浓度(MAC或Ceiling):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8.OEL值的查询:我国卫生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 9.不能使用气味来判定现场是否有危害,场职业危害只能通过评估来确定:现场监测,职业体检等。
EHS 培训基础(全)

紧急反应与紧急逃生
1. 什么是紧急情况:工作场所中的暴力行为;雇员对公 司人员或设备做出的严重威胁;对员工严重的,致命 的伤害;突发的设备失火,或任何形式的爆炸;地震 或其它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的化学品泄漏;各种原 因导致的重要财产损坏;恐吓威胁等。 2. 紧急逃生路线图:如上图。 3. 紧急逃生出口:只有在紧急逃生的情况下使用。 4. 紧急集合区域:在公司西面,大门旁的草地上。 5. 事故报告:任何发现紧急情况或事故的人员,均有义 务向你的主管或EHS部门直接报告,若发现严重的火 灾、爆炸等情况,打碎你最近的报警器玻璃报警。
听觉系统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生殖系统及其它
第三部分:噪音的危害
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听觉下降 妨碍语言交流 导致耳聋
第三部分:噪音的危害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导致大脑皮层兴奋或抑制功能的平衡失调 耳鸣、烦恼、影响睡眠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影响工作能力 和效率; 记忆力减退 情绪不稳定、易怒
6.脉冲信号在大脑 的听觉区被解码为 可以识别的信号, 这样我们就听到了 声音
第二部分:人耳的结构
听觉细胞的发展
出 生 时
成 年 时
五 十 岁
八 十 岁
第二部分:人耳的结构
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开始于人的青春期,但是直到当你发现听不到某些声音,如 钟表的滴答声时,才会被发觉。
第三部分:噪音的危害
机械安全、物理因素、JHA工作危险分析
机器防护、旋转设备、快速移动设备、小型手动工具、刀具
机械安全、物理因素、JHA工作危险分析
用电安全―危险的例子
Lockout/Tag out警示/锁闭程序:只有专业人员(如厂务维 修人员)可以操作
EHS专业知识要点

环境,健康和安全(EHS)的专业知识要点:一.环境与健康:(一).噪音:1.耳塞适用于120分贝以下的噪音区域;3.预防噪音的措施有:1).消除噪音;2).降低噪音:隔音,消音,减震等.(二).ESD:1. 消除静电的方法:1).工艺改善:( 设计阶段采取措施,考虑消除静电的积累或者对产品保护)2).自然释放:湿度越大,静电越低.3).接地释放:机器接地,运输车的链条接地,工作台接地等4).离子中和:如离子风扇(WM/TEST);2. 车间ESD的注意事项:1).如何控制人体的静电?◆使用防静电地板/ 防静电鞋/防静电工衣等◆当坐在工作台椅子上时,佩戴防静电腕带(接触皮肤),并接地以泄放人体的静电◆直接接触产品(wafer, unit ) 要戴手套(gloves)或手指套(cots)2).防止产品受静电威胁的有效规则:◆使用低表面电阻率的材料,工具,减少静电的产生,并安全的释放;◆机器和工作台接地使其与地面短路,从而防止有害静电积累;◆容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如塑料制品)要远离防静电区域;◆设定防静电区域;◆使用防静电警告标志;3).防静电方面的禁止规则:◆不可以用手直接接触产品(在没有使用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不可以把容易产生静电的绝缘性物品带进车间,或放在工作台上(30cm区域内)。
◆不可以穿着平常鞋子进到车间◆当所用防静电用具(如防护鞋)达不到标准时不可进到防静电区域(三).净化间:1.净化度的定义:一万级的定义:一般指尺寸≥0.5微米的颗粒在每分钟每立方英尺内不能超过10000个.(四).辐射:1.辐射的危害:1).辐射对人体的效应是从细胞开始的。
它会使细胞的衰亡加速,使新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或造成细胞畸形,或造成人体内生化反应的改变, 当辐射有效剂量达到100msv时,患癌症的机率增大.2).在辐射剂量较低时,人体本身对辐射损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可对上述反应进行修复,从而不表现出危害效应或症状, 一次应急事件中全身照射最高不得超过250mSv, 当辐射有效剂量达到2000msv时,.药物不可逆转3).但如果剂量过高,超出了人体内各器官或组织具有的修复能力,就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病变,影响造血功能,甚至死亡, 当辐射有效剂量达到4000msv时,体弱者死亡, 达到6000 mSv 时迅速死亡.2. 辐射有效剂量与危害程度参考对照表6.9~250.5~2.5msv3.辐射防护方法:1).时间防护;2).距离防护;3).屏蔽防护.(五).铅污染:1.血铅中毒的标准:国际血铅诊断标准:≥100微克/升,为铅中毒.正常的血铅水平:0-99微克/升.轻微的铅中毒:100-199微克/升.轻度的铅中毒:200-249微克/升.中度的铅中毒:250-449微克/升.重度的铅中毒:≥450微克/升.(六).粉尘1. 粉尘的定义: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2. 呼吸性粉尘的定义:是指直径小于5um的粉尘颗粒3.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1). 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等2). 物质加热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成小颗粒,或被氧化成颗粒物质等3). 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4). 生产中使用粉末状物质在进行混合,过筛,包装,搬运等操作时,也可产生大量的粉尘;5). 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4.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石英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矽肺职业病5.目前排在前三位的尘肺职业病是:矽肺(48%),煤工尘肺(39%)和铸工尘肺(4%);二.安全:(一). 安全管理:1.三全管理:全方位,全天侯和全员参与;2.三同时: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3.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 “三同时”制度;2). 定期巡视检查制度; 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 5).安全操作规程.4.三级教育:厂级,车间,班组;5.安全培训:1).新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2).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6.安全控制的工程技术措施:1).消除或替代危险源(如用无毒替代有毒的材料). 2).降低潜在的危险(如隔音降噪)3).冗余性原则(多重保护,如飞机的双引擎). 4).闭锁原则(运动部件停止前安全门打不开). 5).能量屏蔽原则 6).距离防护原则 7).时间防护原则8).薄弱环节原则(防爆膜,减压阀等) 9).坚固性原则(防爆安全壳) 10).个体保护原则11).替代作业人员的原则(自动化,机器人等). 12).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 (二).电1.用电的基本常识:1).安全电压一般指电压50伏以下的,并且分五个级别,分别是42,36,24,12,6伏,超过220V 的称为高压.◆ 一般有触电危险的环境,安全电压为36V 或24V; ◆ 潮湿或狭小空间,安全电压一般选12V; ◆ 水下作业, 安全电压一般选6V . 2.预防电击的直接措施有: 1).距离防护; 2).绝缘防护; 3).安全电压; 4).屏蔽防护.3.”(三).机械:1.设备使用守则﹕○三好: 管好,用好,养好○四会: 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润滑五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6.安全防护要求:1). 一般低于2米的运动部件,都必须加安全保护装置;2). 安全门不可以BY PASS;3).安全装置失效后,必须尽快修复,在修复前培训相关人员并在显眼处贴警示LABEL.4).紧急制动开关必须是红色的,安装在危险部位随手可及的地方,高度大约1.3~1.5m..(四).危险化学品:1.危险化学物品的8大类:1).爆炸品,2).压缩气体,3).液化气体,4).易燃液体,易燃固体,5).自然物品,6).遇湿易燃物品,7).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8).有毒品和腐蚀品等.2.远离热源的定义:从感官上判断,长时间感觉不热的距离;从温度测量值判断,应小于30度.3. 化学品或化学专有名词解释:1). 异丙醇:俗称工业酒精,含有0.1%甲醇(在体内易转换成有毒的甲醛和甲酸),不可饮用或对伤口消毒,过量摄入工业酒精可能导致失明,甚至死亡..2). MSDS:物料安全数据表,是一份关于危险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的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其包含16项内容, 有效期一般五年.3). 爆炸极限:是衡量可燃混合物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易燃易爆的气体都有爆炸极限,分为上限和下限,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如氢气,CO)、浓度高于上限或者低于下限,都不会直接爆炸4.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爆炸极限参考表:三.消防与急救 (一).消防:1.消防疏散全员培训,一般每年两次;2.消防灭火培训,如:灭火器的正确使用;1).注意与火源的距离,一般1~2米; 2).注意对准火苗根部;3).室外要站在风向顺(上风侧);4).手不可以握喷管的金属部位,谨防冻伤;5).在狭小空间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后,应迅速离开谨防窒息. 3.火灾类型与灭火器的选用:(二).急救:1.生命特征的指标: R(呼气)、P(脉搏)、BP(血压)、神志意识(瞳孔,瘫痪)、T(体温)等.2.急救的原则:先救命后治伤;先重后轻,先止血后包扎.3.现场急救的五项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4.工伤或大出血急救:1).有伤残的应保持支体完整;类火灾类火灾选用干粉、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选用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EHS基本知识

何謂E
? ISO14001EMS各要素之間的關係 環境方針應該是EMS的總綱 为组织的环境职责和环境表现(行为)水准设定了总体目标,并以
此作为评判一切后续活动的依据 --该组织的任务、前景、价值观和信念; --相关方的要求和与他们的信息交流; --持续改进; --污染预防; --指导原则; --与组织的其他方针(如质量、职业安全卫生)相协调; --当地或区域的特定条件; --相关的环境法规、法律和其他本组织应遵从的准则。
何謂E
? 對組織來講, 參與認證的也即ISO14001環境管理體 系. 目的是滿足社會日益強烈的環境保護要求, 有效 地控制環境影響.
? 环境影响则是指由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环境的变化。 环境影响的事例可包括:污染或自然资源枯竭 覆蓋組織的產品/活動/服務
1. 組織的產品---生命週期內是否考慮並採取措施去減 少產品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逐步採用對環境危害小 的物質)
何謂E
? ISO14001EMS各要素之間的關係
何謂H
? Health 健康的內容
? Health 通常也稱之為工業衛生(Industrial Hygiene), 也 叫做職業健康保護.
? 包括各種工業衛生因素, 工作環境的溫度/濕度/照明/ 空氣污染物/噪聲/振動/輻射/體力強度/人體功效學等
何謂EHS
? EHS分别是Environment、 Health 、Safety 单词的第一 个字母. E代表是环境(Environment)、 H代表是健康 (Health)、 S代表是安全(Safety).
何謂E
? Environment環境的內容 ? 環境的定義---組織的外部存在 ? 環境的組成 ? 覆蓋產品,活動,服務 ? 相關的國際標準ISO14000系列 ? 請大家列舉一些環境方面的問題!
EHS(安全健康环保)基础知识要点

基础安全1. EHS指环境、健康、安全;2. 化学品使用现场最多只能堆放24小时的用量。
3.事故是一种不正常或人们不希望发生的能量释放。
4.能量屏蔽失效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种。
5.事故冰山理论和事故金字塔说明只有有效的控制了隐患才能更好的防止事故。
6.事故金字塔(海因里希原理)告诉我们重伤,轻伤和安全隐患的比例是1:29:300。
7.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消除任何一要素即可灭火。
8.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即称之为爆炸极限。
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将不会发生燃烧爆炸。
9.闪点是描述化学品易燃性的重要参数。
10.能够发生闪燃(一闪即逝的燃烧,不能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环境温度称为闪点。
11.四种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防爆区标志。
12.防爆区域严禁穿化纤等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上岗,静止在现场穿脱衣物。
13.动火、动土、限入空间、高处作业都属于危险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
14.除紧急情况外禁止在厂区内奔跑,与正在铲运的机动车辆保持1米以上距离。
15.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有目前使用的化学品MSDS资料。
基础工业卫生1.工业卫生是一门辨识,评估和控制工作场所内可能导致疾病、影响员工健康因素的科学。
2.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业卫生=职业病预防。
3.工作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4.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摄入、吸入和接触三种。
5.LD50和LC50是描述化学品急性毒性的参数,数值越小,毒性越大。
LD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剂量(mg/kg)LC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浓度(mg/M3)6.OEL(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工人每天(长期)暴露情况下,对自身和下一代的健康均不产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极限浓度。
7.OEL的三种表示方法:※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或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或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接触浓度(MAC或Ceiling):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8.OEL值的查询:我国卫生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9.不能使用气味来判定现场是否有危害,场职业危害只能通过评估来确定:现场监测,职业体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安全1. EHS指环境、健康、安全;2. 化学品使用现场最多只能堆放24小时的用量。
3.事故是一种不正常或人们不希望发生的能量释放。
4.能量屏蔽失效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种。
5.事故冰山理论和事故金字塔说明只有有效的控制了隐患才能更好的防止事故。
6.事故金字塔(海因里希原理)告诉我们重伤,轻伤和安全隐患的比例是1:29:300。
7.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消除任何一要素即可灭火。
8.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即称之为爆炸极限。
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将不会发生燃烧爆炸。
9.闪点是描述化学品易燃性的重要参数。
10.能够发生闪燃(一闪即逝的燃烧,不能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环境温度称为闪点。
11.四种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防爆区标志。
12.防爆区域严禁穿化纤等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上岗,静止在现场穿脱衣物。
13.动火、动土、限入空间、高处作业都属于危险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
14.除紧急情况外禁止在厂区内奔跑,与正在铲运的机动车辆保持1米以上距离。
15.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有目前使用的化学品MSDS资料。
基础工业卫生1.工业卫生是一门辨识,评估和控制工作场所内可能导致疾病、影响员工健康因素的科学。
2.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业卫生=职业病预防。
3.工作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4.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摄入、吸入和接触三种。
5.LD50和LC50是描述化学品急性毒性的参数,数值越小,毒性越大。
LD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剂量(mg/kg)LC50——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浓度(mg/M3)6.OEL(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工人每天(长期)暴露情况下,对自身和下一代的健康均不产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极限浓度。
7.OEL的三种表示方法:※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或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或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接触浓度(MAC或Ceiling):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8.OEL值的查询:我国卫生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9.不能使用气味来判定现场是否有危害,场职业危害只能通过评估来确定:现场监测,职业体检等。
10. 职业暴露的控制优先级:排除、替代、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是最后一道屏障。
11.噪声的OEL-TWA是85分贝,工作现场8小时平均接触限值不得超过85分贝。
12.三氯甲烷的TWA值为20mg/m3,这意味着在8小时工作日内在8小时工作日内平均允许接触的浓度为20 mg/m3。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污水处理、废气排放、噪声处理、固废处理、雨水,地下水和土壤保护、节能减排,清洁生产。
2.车间废水必须经过预处理之后排放到污水处理站3.新工艺必须考虑到污水处理站的能力4.厂界噪声白天65分贝,晚上55分贝5.废弃物分类存放、危险废弃物必须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6.防止泄漏,避免地下水和土壤受污染7.化学品储存场所必须有围堰8.实验室化学品需要用二次容器9.防止雨水携带污染物染污自然水体,地下水和土壤"危害识别1.认识8种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国家标准的标志;2.认识欧盟化学品危害标志;3.认识GHS系统化学品分类标志;4.认识化学品标签。
5.安全钻石的四要素。
6.解读化学品现场安全标签(危害告知)。
7.低闪点、中闪点、高闪点物质的闪点范围。
8.急性毒性和OEL的理解。
9.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的16部分。
10.警示标志。
11.管道标签,标明介质和流向。
12.化学品兼容性列表。
13.化学品清单。
个人防护用品1.个人防护用品术语:GB/T 12903※PPE: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RPE:呼吸防护用品(Rispirator Protective Equipment)※面具:面罩+过滤元件(滤罐,滤盒)※SCBA: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elf-Contained Beathing Apparatus)※SAR:(供气式)长管呼吸器(Supplied Air Respirator)2.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隔绝式和过滤式3.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条件:氧气含量大于18%4.过滤无件的类别:防尘、防气体和蒸汽、组合式5.不同的过滤元件针对不对的危害场合6.防护因数:呼吸防护用品的最小防护倍数7.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7.1判断是否缺氧※7.2判断危害物质※7.3计算超标倍数:现场浓度÷职业接触限值(OEL)=超标倍数※7.4选择合适的呼吸防护用品,同时考虑个体差别等其他因素8.过滤元件有使用寿命,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9.过滤元件必须密封保存,敞开保存会很快失效10.眼部防护用具有:安全眼镜、眼罩、面屏等11.没有一种防护手套可以抵御所有的溶剂12.乳胶手套用于防酸碱,腈类手套用于防部分溶剂,氟手套用于防苯系物等溶剂13.任何手套都有渗透时间,一旦超过渗透时间,溶剂就会渗透入手套(无论手套是否破损)14.安全鞋:防静电安全鞋、耐油、耐酸碱、绝缘等15.滤盒、手套等使用过的PPE应按照危险废弃物处置应急响应1.应急物资※应急通讯设备※消防系统※化学品泄漏处理物资※第一急救物资※紧急疏散图※备用电源及照明2.我们可能面临的紧急情况※火灾爆炸※人员受伤(机械伤害、中毒、窒息……)※化学品泄漏(气体、液体、固体)"3.对事故发现者的要求第一反应即自救、发出警报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关闭设备和能源(电源、阀门"4.对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小组的要求※接到报警后尽快赶到现场※不要盲目进行救援,首先应弄清事故性质和规模※所有救援的前提是保证自身安全"5.对其他无关人员的要求※听到疏散通知后立即疏散,在疏散集合点集合※各区域负责人清点各自区域人数※访客和承包商由接待人清点"6.尽早扑灭初期火灾7.化学品入眼处理方法8.化学品灼伤处理方法9.化学品吸入处理方法10.化学品食入处理方法11.小量泄漏处理方法12.大量泄漏处理方法化学品储存1.新化学品引入前需要经过EHS批准;2.定义※"隔离贮存(segregated storage):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
※隔开贮存(cut-off storage):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贮存方式。
※分离贮存(detached storage):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内的贮存方式。
"3.化学品储存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GB17914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5603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剧毒品、易制毒品等相关法规※化学品安全管理规程和相关EHS制度"4.化学品储存现场必须有化学品兼容性列表5.化学品要有储存期限,如果化学品易形成不稳定化合物(如过氧化剂),限制最大储存时间为一年,开封后储存时间为半年。
如要沿长存放时间,必须加稳定剂(抑制剂)6.化学品储存现场必须整洁※保持储存场所清洁。
※储存场所不得堆放杂物。
※不能用于储存其他物品,如机械设备、工具等。
※保持过道和消防通道畅通。
7.气瓶的存放※氧化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必须分开存放(如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氯气)。
※保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
※远离热源火源(火花、明火、高温管道、太阳直射等),环境温度不得大于52度。
※所有气瓶必须竖直放置,并用锁链或其他装备固定。
※气瓶不使用时,必须关闭气阀、盖好瓶帽,必须保持一定的压力。
※空瓶必须贴上标签、关闭气阀,并与其他气瓶分开存放。
※定期检查试漏,如有泄漏应立即上报"8.实验室化学品的存放※化学品尽量储存在化学品库。
※每种化学品都张贴好标签(临时装试剂的瓶\罐)。
※不相容的化学品分开储存,若必须储存在相同的区域可用二级容器分开。
※尽量避免将化学品存放高度超过肩高,大容器(大于或等于1L)、液体和腐蚀性物质的存放高度应低于视平线。
※确保橱柜稳定,不要将货架塞得太满。
※易燃液体橱柜需保持良好的通风。
※不要将化学品和食品一起储存。
※冷藏易燃液体时,使用防爆冰箱,在冰箱上张贴标签以指示冰箱的作用。
9.剧毒化学品的存放※制度上墙。
储存场所的剧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必须上墙。
※专人管理。
入库前须经专人检验,逐项登记后,经两人签收,方可入库。
发放时须两人领用,逐项登记并签字,保管者两人签字核准后方可发放。
※专库/专柜储存。
储存场所必须贴有明显的“剧毒品”标志,采用双人双锁保管。
两锁不能共用一把钥匙。
性质相抵触的剧毒物品须分开存放。
储存点必须干燥、通风,符合防火、防毒、防盗的要求,设置有24小时报警系统(电话、自动报警系统等)。
※专用台账。
※若发现剧毒物品丢失,必须立即向EHS部门报告,EHS部门根据情况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并配合调查。
静电安全1.静电导休:小于106(1M)欧就能够导走静电,一般情况下108可接受。
2.各种放电※带电金属与金属之间会发生火花放电※带电金属与绝缘体之间会发生刷形放电※带电薄片之间会发生扩展形刷形放电※带电尖端会发生电晕放电※带电锥形会发生锥形放电3.各种放电能量的大小※火花放电、扩展形刷形放电、锥形放电>刷形放电>电晕放电※静电放电的能量足够点燃大多数易燃化学品4.静电预防※所有导体必须接地或跨接※绝缘体不能接地※人体接地(穿静电安全鞋或防静电脚腕带)※防静电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