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新建教学楼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教学楼的施工设计方案

教学楼的施工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教学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

本项目旨在为某中学新建一座教学楼,以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

教学楼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设计容纳学生1500人。

二、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教学楼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

2. 经济合理: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3. 环境友好:注重环保,采用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4. 功能完善:满足教学、办公、会议等多种功能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设计方案1. 建筑布局教学楼采用框架结构,平面布局分为教学区、办公区、辅助设施区等。

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办公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教师休息室等;辅助设施区包括卫生间、储藏室、开水间等。

2. 结构设计教学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7度,基础采用桩基础,柱、梁、板均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

屋面采用轻钢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3. 建筑外观教学楼外观设计简洁大方,采用现代风格,立面采用白色涂料,搭配红色玻璃幕墙,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

4. 建筑材料(1)主体结构:采用C30混凝土、HRB400钢筋、天然花岗岩、烧结砖等。

(2)装饰材料:采用白色涂料、瓷砖、铝合金门窗、不锈钢栏杆等。

5. 室内设计(1)教室:采用矩形平面,保证教室采光、通风良好,教室内部采用悬浮地板,方便清洁。

(2)实验室:根据实验课程需求,合理设置实验台、实验器材存放柜等。

(3)办公室:采用矩形平面,保证办公空间宽敞、明亮。

(4)卫生间: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保证卫生、舒适。

四、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1)成立项目部,明确各部门职责。

(2)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文明。

2. 施工工艺(1)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严格控制混凝土强度、密实度。

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某个中学12班中学教学楼说明
该教学楼为一幢3层教学与办公共用教学楼,每层高度为3.6m。

总建筑面积为2699.35平方米,其中一楼建筑面积1248.78平方米,二楼建筑面积946.08平方米,三楼建筑面积543.35平方米。

本教学楼为“7”型布置,两边为阶梯上升每层都有观景平台,方便学生下课以后休息和活动。

其中一楼分别是8间教学用普通教室,体育器材室,活动科技室,电教器材储存兼修理,音乐教室,乐器室,语言准备室,语言室,和多功能大教室。

二楼有4间教学用普通教室,阅览室,书库,2间办公室和物理化学实验室及其准备室。

三楼主要是10间办公室,医务室,会议室,总仓物室,广播室,传达室,储藏室。

3层楼共高10.8m,.加上屋顶共18.1m。

这就是每层房间的功能及其分布情况。

教学班有12个每班50人设计,所有教学用普通教室都为6.6m*9m建筑面积59.4m,平均每个学生占1.118平方米。

教室里面用水磨石面层,办公室用大理石贴地面。

教学楼外墙采用防水涂料加漆料处理!
在总平面图中包括教学主楼(按设计要求设计),运动场采用的是250m的环形跑道(附100m的直跑道),田径场1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

在柱平面图中包括5层每层4套每套使用面积70平方米的单身教工宿舍,80平米的教职工食堂,杂物储藏,开水房及浴室,和木工修理。

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XX一中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区位条件:XX一中位于XX市XX区XX路,整个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基地现状较为平整的地块,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78904.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13568.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35万元,总投资额:万元。

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 );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一)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

(二)合理原则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

(三)以人为本原则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

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

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 两中心一轴线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2、线形布局、点状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栋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教学楼位置处于学校中心线上,因此在总平面设计上把教学楼与前面广场充分结合,形成一中清新淡雅的感觉。

某中学教学楼建筑项目设计方案

某中学教学楼建筑项目设计方案

某中学教学楼建筑项目设计方案方案目标与范围为了提升学校的教育环境,某中学决定建设一栋现代化的教学楼。

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教学空间,更是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和交流的环境。

方案的目标是设计一栋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楼,满足未来十年的教育需求。

教学楼的面积预计在5000平方米,容纳20个班级,设有实验室、图书馆和多功能活动室等。

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现有的教学楼因建筑年代较久,空间布局不合理,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

学校目前有800名学生,预计未来五年内会增加至1000名。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现有的教室数量和设施都显得捉襟见肘。

教室的自然采光不足,通风条件差,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学校缺乏足够的实验室和活动空间,限制了课外活动和实践课程的开展。

通过对师生的调查,发现大家普遍希望拥有更为宽敞明亮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希望增加自习室和小组讨论室。

此外,学校的绿化和休闲空间也亟待改善,以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氛围。

详细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设计理念:教学楼的设计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开放性和灵活性。

教室之间的隔断可以采用可移动墙体,便于根据需要调整空间布局。

2. 空间布局设计:针对教学需求,设计20个标准教室,每个教室面积约为60平方米,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实验室、图书馆及多功能室的设计要考虑到空间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 设施规划:在教学楼内设置学生自习区、教师办公区及休息室。

自习区应配备充足的插座和网络接口,以便学生在课外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学习。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将分为准备、实施和验收三个环节:- 准备工作:包括征地、审批设计方案、施工招标等。

预计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完成。

- 实施施工:选择有经验的施工单位,确保施工质量。

项目预计耗时12个月,期间要定期进行进度和质量的检查。

- 验收与调整:施工完成后,进行全面验收,确保符合设计标准。

根据实际使用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word格式整理版XX一中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区位条件:XX一中位于XX市XX区XX路,整个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基地现状较为平整的地块,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78904.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13568.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35万元,总投资额:2000万元。

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一)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

(二)合理原则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

(三)以人为本原则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

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

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 两中心一轴线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2、线形布局、点状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栋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教学楼位置处于学校中心线上,所以在总平面设计上把教学楼与前面广场充分结合,形成一中清新淡雅的感觉。

中学建筑方案说明

中学建筑方案说明

中学建筑方案说明中学建筑方案说明一、引言中学建筑方案是为了满足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具有时代气息的学习环境。

本方案旨在对中学建筑进行规划和设计,以便实现这一目标。

二、设计原则1.充分利用空间:在中学建筑方案中,我们会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确保每个功能区均能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2.注重功能性:我们将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包括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功能区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善。

3.强调安全性:中学建筑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我们将设计出安全通道、防火设施等,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4.考虑可持续性:本方案将考虑可持续性设计的原则,包括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的设计,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建筑布局中学建筑将根据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及办公楼组成。

教学楼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布局,每个班级拥有自己的教室、办公室和实验室。

图书馆和办公楼将作为中心区域布局,以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使用。

四、教室设计1.教室布局:教室将采取坐席式布局,每个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学习。

教室内将设有电子教学设备,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室设施:教室将配备液晶显示屏、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同时,教室内将设置空调和自然通风设施,以确保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五、实验室设计实验室将根据各个学科的需求进行设计。

实验室内将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仪器,以满足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需求。

六、图书馆设计图书馆将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阅览区、借阅区和自习区。

图书馆将配备现代化的图书馆设备和大量丰富的图书资料,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阅读需求。

七、办公室设计办公室将设置在校园中心区域,以方便教职员工的工作和交流。

办公室将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软件,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八、校园环境设计本方案将注重校园环境的设计,包括景观绿化、庭院设计等。

校园内将设有休闲设施,以提供学生休憩和活动的场所。

九、安全措施设计中学建筑方案将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设施、安全通道等。

中学学校教学楼设计方案

中学学校教学楼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座现代化、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中学教学楼。

二、设计理念1. 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师生的使用需求,营造舒适、便捷的教学环境。

2. 环保节能:采用绿色建筑技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创新发展:融入现代教育理念,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4. 空间布局合理: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使用效率。

三、教学楼设计概述1. 建筑规模:本项目设计为一栋六层教学楼,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2. 功能分区:教学楼主要分为教学区、办公区、辅助区、设备区四个部分。

3. 建筑风格:采用现代简约风格,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

四、具体设计方案1. 教学区(1)教室设计:教室采用标准教室设计,面积约为60平方米,可容纳40名学生。

教室内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空调、照明等设施。

(2)实验室:设置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面积约为100平方米。

实验室内部配备实验设备、通风系统、消防设施等。

(3)图书馆:设置开放式图书馆,面积约为500平方米。

图书馆内部配备阅览区、自习区、图书检索系统等。

2. 办公区(1)教师办公室:设置教师办公室,面积约为20平方米。

办公室内部配备办公桌、椅子、电脑、空调等设施。

(2)校长办公室:设置校长办公室,面积约为40平方米。

办公室内部配备办公桌、椅子、电脑、空调等设施。

3. 辅助区(1)学生休息室:设置学生休息室,面积约为100平方米。

休息室内配备桌椅、饮水机、空调等设施。

(2)会议室:设置会议室,面积约为100平方米。

会议室内部配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空调等设施。

4. 设备区(1)配电室:设置配电室,面积约为20平方米。

配电室内部配备高低压配电柜、电力保护装置等。

(2)电梯:设置电梯,数量为2部,满足师生上下楼需求。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___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区位条件:___位于XX市XX区XX路,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基地现状较为平整,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为35万元,总投资额为2000万元。

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1.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

2.合理原则: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

3.以人为本原则: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

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

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2.线形布局、点状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使每栋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教学楼位置处于学校中心线上,所以在总平面设计上把教学楼与前面广场充分结合,形成一中清新淡雅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新建教学楼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方案设计一.设计依据1.1 甲方提供的《保山一中高中初中教学楼建设意图》1.2 甲方提供的纸质地形图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1.4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1.5 《民用建筑防火规范》1.6 国家及地方其他现行规范二.设计理念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太保山下,始建于1913年,当时占地仅为15亩。

开始为省立第五师范,1917年改名“云南省立第三中学”。

继后校名几经更改。

建国初期,学校规模扩大,校园增至117亩。

2003年6月,保山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将原保山师范学校与保山一中合并,组成新的保山一中。

目前,保山一中拥有东(初中部)西(高中部)两校区,总占地188亩,校舍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藏书达25万余册,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得到了极大加强,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得到了全面提高。

为了适应新形式下教育发展的需求,现学校准备分别在初高中部校址nei 建设新的初高中教学楼各一栋。

2.1规划思想(1)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与周围环境协调,注意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

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

优美协调的外部环境设计,建筑形态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

造型力求美观、庄重、大方,具有独特的设计品质和理念,并充分考虑提高建筑使用率。

(2)合理的场地设计,方案涉及到安全消防、环保、园林绿化、人防、抗震、防洪排涝、电力、交通等问题,应符合各专项规范要求。

(3)充分满足教学楼各方面职能的要求,考虑建筑与周边场地的良好关系处理好场地内的人车分流。

2.2规划目标(1)规划应体现新时代的功能要求和建筑风貌,无论是在空间布局和建筑体量上,还是在建筑功能、设施上都应追求新世纪新形势的要求。

(2)规划布局和建筑群体应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整体形象。

(3)倡导“生态建筑”的设计观念,21世纪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在建设新建筑的同时,更应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2.3规划设计原则依据以上指导思想,确立如下规划原则:(1)整体综合性的原则:建筑从功能安排和视觉空间形象上应协调共生,独具特色,使城市空间形象既统一又丰富多彩。

(2)特殊性的原则: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别具一格。

(3)超前性的原则:规划设计应有一定的超前性,符合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可操作性的原则:以现实条件为基础,做到规划设计在建设实施阶段现实可行。

三.规划设计3.1基地现状高中部教学楼位于保山一种高中部教学区内,在原高中部老教学楼和学校游泳池位置修建新的高中教学楼。

场地用地方整,地势西高东低,在用地范围内大约有3米左右的高差。

初中部教学楼位于保山一种初中部教学区内,在原红砖楼和附近的场地中建设初中教学楼。

场地用地方整,高差不大,在用地南边是现有的音乐楼。

3.2规划设计高中部教学楼采用院落式布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室基本上全部是外廊式布局,保证了所有教室都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高中教学楼东翼基本位于原来高中教学楼位置,结合地形高差设置了一个负一层,主要是做自习教师,方便住校学生在周末使用,同时可以用于选修课或者讲座使用。

初中部教学楼在场地内呈L型布局,与建筑南边的音乐楼共同围合成一个院落,今后根据发展的需要可以将教学楼建设成对称的U形,这样又可以多出10多间教室,新旧建筑共同围合成一个内向的院落。

3.3环境要素设计本规划设计由于其功能的复杂性,为了创造良好的环境,利用中心绿化、行道绿化等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线、面接合的绿化系统格局。

线状绿化——主要包含道路人行道绿化及步道绿化。

面状绿化——主要包含教学楼前广场绿化。

广场绿化中心部分以开阔硬质铺地和草坪为主。

同时停车场地面使用植草砖,并在教学楼前广场和停车场的绿化隔离带种植树木,形成面状绿化。

四. 建筑设计各建筑单体之间、单体绿地、绿带与中心绿地之间采用自由式和轴线式结合布置的方式使绿化对景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清晰的建筑群体布局结构。

这种布局可以充分满足日照、通风、采光及景观要求,提供了宜人而便利的户外空间场所,为行政教学事务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并利于每个组群或层面相对独立的使用和管理。

大面积的中心绿地和教学楼前广场为提升整个区域的环境品质、突出建筑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持。

高中初中教学楼方案特的风格与特点,分别简述如下:高中教学楼:建筑造型力求体现现代教育建筑的特点,结合学校现有建筑相互呼应,简洁富有特色。

采用纯粹的几何形体,创造丰富的造型,方案造型具有多义性和多种理解和阐释的可能性,启发人们无尽的联想。

入口大厅圆满的空间形态使人们神情气爽。

光线从中庭上方玻璃屋顶洒下,可解决建筑内部采光问题,又给人非同一般、心灵震撼的空间体验。

建筑内部多处引入绿化、庭院,来自于从人的心理和生理上进行分析,意在减轻大型建筑室内空间消极化发展的趋势,体现大楼的人性化设计,积极尝试创造出宜人的使用环境。

在建筑形象设计上,简洁的几何体量形成兼有有动感与力度的立面造型,具有力度的线条,简洁的外观,充分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特色。

初中教学楼:建筑造型采用端庄、厚重的教学建筑风格,在建筑形象设计上,采用简洁的几何形体与精致但不繁杂的外立面装饰。

入口门厅大气的点式玻璃幕,细致的凹凸带来的丰富光影,透明和镀膜玻璃幕墙的通透质感,挺拔的竖向铝合金线条,使建筑肌理极具时代感。

立面设计简洁大方,着重细部,突显建筑品质。

矩形正交实体与玻璃的强烈对比加强了建筑坚毅的品质。

五.当代建筑观的引入1、因地制宜的绿色景观——绿色建筑理念本方案对生态建筑学的观念作了探索。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将建筑设计从以往的以“功能——空间”为单一目标转变为以“功能——空间”和“环境——资源”并重的双重目标。

以现代建筑技术为依托,创造“高技术”、“高情感”的当代教学建筑特征,营造出多层次的空间绿化体系。

在具体设计中,采用底层局部退让、出挑等方式,将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将绿化巧妙地引人建筑内部,扩大了活动休闲空间。

同时在建筑热工方面也适应西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为夏日遮阳和雨季避雨提供场所。

在建筑内部,作局部掏空处理,形成空中花园和屋顶花园,为教学人员提供活动休息场地,并能够享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饱览场地景观。

2、总体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中,引入总体设计思想,力求最大限度地对现有场地进行优化和组织。

因此,本设计将建筑空间与场地空间作为连续统(Continuum)来考虑。

新楼平面紧密结合周边环境,从场地轴线关系中发展而来。

从形态上讲,使建筑本身挺拔向上,造型洗练,;从场地来讲,加强了建筑的场所感,与周边环境有严整的对位关系,并使建筑有良好的景观朝向,同时使建筑处于整个场地的视觉焦点。

3、建筑相关的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中完美结合了建筑与其楼前环境,形成独有的环境单元,为加强绿化的层次性,突出该区域的生态概念,做出有益的补充。

建筑环境设计不仅考虑利用建筑本身的层次丰富的绿化基地条件,还充分注重了绿色景观的少人工管理化。

通过平台,退台,庭院绿化等多种方式,来形成多种多样的“庭院空间”,既能达到让尽量多的人员亲近自然,怡情乐景的意图,又使建筑表现效果层次丰富,绿意盎然。

4、建筑相关的交通设计总体交通设计以人车分流,不同使用功能的人群实现分流,方便快捷为主要原则。

在各个建筑流线处理中,考虑了无障碍设计。

高中教学楼在东侧和南边设置教学楼主入口,方便学生的使用,在西侧大楼正中也设置了一个出入口,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开启。

整个教学大楼在放假的时候可以完全封闭,便于管理,同时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在高中教学楼的东南西三面设置了消防车道,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

初中教学楼主入口朝向校园内的主要道路,便于学生的到达与使用。

在教学楼东侧设置消防车道到达场地内部,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

在教学楼附近设置生态草砖停车场,方便车辆临时停车使用。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高中部教学楼初中部教学楼第二章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1.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1.2《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50068-84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2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94-941.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二.荷载:2.1本工程所在地的基本风压为0.3kN/m2,2.2使用荷载(活荷载)标准值:教室 3.0KN/m2档案室、器材室、设备室 5.0KN/m2走廊 2.5KN/m2楼梯间 2.5KN/m2卫生间 2.0KN/m2上人屋面 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三.抗震设计3.1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颁发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以及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了修订后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保山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该工程建、构筑物均按8度设防。

3.2结构设计:3.2.1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3.2.2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年。

3.2.3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四.基础设计: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或桩基(根据实际地质勘察报告确定)。

第三章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34-2004);1.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1.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1.6《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二. 强电系统2.1负荷及电源:本工程用电量估算如下:主电源电源进线自周边道路上的市政引入一路10KV电源。

同时自市政引入一路满足二级负荷要求的10kV电源作为备用电源2.2变配电系统:本工程总用电负荷为500KW,在一层设变配电所,内装设二台500KVA变压器。

为保证市电停电时满足应急照明等重要负荷及工艺用电要求,同时自市政引入一路满足二级负荷要求的10kV电源作为备用电源2.3主要电气设备选择:1.高压开关柜选用KYN型10KV真空断路器;2.低压配电选用国产GCS型低压配电屏;3.变压器选用国产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

2.4防雷,接地:本工程按第三类民用建筑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设施;采用TN-C-S接地系统;采用共同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欧姆。

三. 弱电系统3.1设计内容:3.1.1电话系统;3.1.2宽带网络系统;3.1.3电视系统;3.1.4闭路电视监控系统3.1.5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3.2电话系统:本工程电话容量根据建筑面积进行估算,共有电话主线86对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