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考试大纲.doc

合集下载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试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试重点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政治思想是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关于政治问题的观点和主张。

集中体现在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和管理国家的观点和主张。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思想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三、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西方政治文化丰富有关政治学方面的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认识政治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分析认识政治问题的能力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借鉴和参考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和特征希腊城邦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

城邦形成的三条道路和三种类型。

城邦制度的外部特征:小国寡民的规模和多元主义的政治格局。

城邦制度的内在特征:城邦是公民的自治组织。

城邦的基本社会结构,公民的地位和权利,发达的公共生活和政治辩论,政治体制的多样性,公民政治文化。

希腊城邦制度是产生政治思想的基础。

希腊政治思想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3.以政体研究为中心,以协调公民内部关系为主题。

4.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

早期自然哲学家的贡献:理性思考的开端及求知传统;宇宙秩序和人类社会;逻各斯和自然法;自然秩序和社会和谐、社会正义。

智者的活动和影响1.产生:智者是民主生活繁荣的产物。

2.基本政治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国家产生于人的约定;法律是人约定,自然高于法律。

3.重要贡献:由自然转向人,从一个新的起点研究政治现象;开阔了人的视野,影响和促进了城邦的政治生活。

*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制的批评;知识即美德;应由掌握知识的人管理图家*柏拉图生平和著作柏拉图(公元前427 一347 年)古希腊政治思想家,主要政治著作有《理想国》、《法律篇》。

二、国家的理念和正义国家理念论是柏拉图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理念是事物的本质,国家的本质是国家的理念。

人类天赋才能的单一性和社会需要的多面性导致社会分工与合作,国家生于社会分工和互助的需要。

人的不同天性产生不同的美德,形成不同的等级。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西方政治思想史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西方古代政治思想史约占30%,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约占70%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西方政治思想史,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生和发展,宏观上要求掌握每段历史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微观上要求掌握每个思想家的具体观点,要求学会运用政治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政治思想史、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一)古希腊政治思想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拍拉图的政治思想(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哲学家治国思想、政体思想、第二等好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政体分类及其变革、对理想城邦的设计、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

(二)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的世界主义思潮、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自然法思想、人的精神自由思想、人人平等思想)、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西塞罗的政治思想、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三)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5—10 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信仰和理性、教会和国家、国家的起源和目的、政体理论、法的性质和分类)、但丁的世界帝国论、马西略的政治思想。

(四)16 世纪西欧政治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权力政治观、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君主的统治方法)、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布丹的政治思想(国家理论、主权理论、政体理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西方思想史》课程复习大纲(2010年2009级) 第一章西方政治学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其重要思想家简介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杰出人物简介: 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安提丰、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芝诺、克吕西波、色诺芬、李维、塔西陀、希罗多德、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普壁鸠鲁鲁塔克、波利比乌斯,潘尼提乌、波塞东、卢克莱修、西塞罗、修昔底德、塞内卡、爱比克波利比乌斯西塞罗泰德、奥勒留、查士丁尼等等。

查士丁尼柏拉图: (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原名阿里斯托勒斯。

柏拉图之名据说是体育老师给他取的,意思是“宽阔”(指柏拉图强壮的体格)。

柏拉图一生著述很多,其最经典的作品是《理想国》、《政治家》和《法律篇》等。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

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他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米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阿卡德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

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

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很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

据说,柏拉图在学园门口立了块碑:“不懂几何者不准入内”。

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经院哲学的兴起:(名词解释,需略作加工改写) 中古时期,在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官方哲学是经院哲学,因其产生于天主教会办的学院(经院)里,故而得名。

经院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神学思想,基本任务是以形式逻辑来进一步论证基督教教义和信条使之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更好地为教会的神权政治服务。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考核内容和复习提纲徐文涛(一)绪论一、考核内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线索和学习方法。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

3.自由主义是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4.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辨,重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二)复习题1.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是什么3.西方权利政治观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思想一、考核内容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发展与特征;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派、西塞罗、奥古斯丁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

2.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

3.在古希腊城邦中,自由公民享有政治权利。

4.《荷马史诗》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5. 公元前509年,雅典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到伯里克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空前繁荣。

6.从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开始,古希腊学术研究的主题由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

7.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8. 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

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9. 斯多葛派是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它流传到罗马帝国时代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10. 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11.奥古斯丁的传世作《上帝之城》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大全五篇)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大全五篇)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大全五篇)第一篇: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参考题(一)绪论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对象:政治思想史是以理论的形态,展现历史发展不同阶段上各个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关于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学说和政治主张。

國家問題,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

包括认识国家(不同阶级的人们关于国家起源、基础、本质、性质等问题的学说)和组织国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组织原则)。

研究对象中讲的国家问题包括那几个方面答:西方政治思想史,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等方面的观念和理论;以及各种政治思想派别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过程;各种政治思想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及其在政治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和影响等等,从而探索和研究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

2、把握政治思想史应注意那几个方面.1、政治思想是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反映,并为政治实践服务;2.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政治实践都是和国家政权相联系的;3.人的政治实践、政治思想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4.政治思想具有相对的独立性;5.政治思想对社会政治实践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6.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道路。

注:政治实践1、社会变革时期:对旧的社会制度的批判,对新的理想制度的设想和论证2、社会相对和平发展时期:认证现实制度的合理性,探讨如何改善先是制度3、为什么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第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既是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指导思想,又是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科学方法。

第二:必须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起来,从当时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出发,研究个个政治思想家及其政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他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和对以后各派别政治思想的影响。

西北师范大学805西方政治思想史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805西方政治思想史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第六章 17 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第一节 17 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 第二节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弥尔顿和哈灵顿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洛克的政治思想
第七章 18 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第一节 18 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 第二节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卢梭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二章 希腊化与古罗马政治思想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特点 第二节 希腊化时期三大思想学派 第三节 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 第四节 罗马法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第五节 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
第三章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 5-10 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政治观念 第二节 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第四节 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
第十章 19 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第一节 19 世纪法国社会主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孔斯坦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社会主义各派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孔德的政治思想 第五节 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
第十一章 19 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第一节 19 世纪英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柏克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边沁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密尔的政治思想 第五节 斯宾塞的政治思想
二、考核评价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能够较好的掌握 西方政治思想发展中重要思想家的思想和学说和比较全面地把握一些重要概念。比较客观 地理解西方现代政治模式的历史演进,并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中国的渐进式的政治体制的 改革等问题。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 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第一节 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柏拉图以前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试大纲.doc

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试大纲.doc

2018年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国际关系硕士学位点“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本科目的考试要求考生能要求全面系统地阅读考试参考书,掌握精神实质,融会贯通,对于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要理论联系实际地运用理论知识回答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考试方式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试卷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政治思想史和西方政治思想史两大部分,二者分数比例大致为75:75。

4、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为简答题和论述题两种。

简答题占60%;论述题占40%。

三、考察范围中国政治思想史部分包括从先秦到五四时期的中国政治思想。

(一)商代、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1、商代的王权至上思想2、周公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二)儒家的政治思想1、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2、孔子3、孟子4、荀子(三)道家的政治思想1、老子2、庄子(四)墨家的政治思想1、兼爱主张2、尚贤主张3、尚同主张4、非攻主张5、节用主张(五)法家的政治思想1、慎到2、申不害3、商鞅4、韩非(六)秦汉隋唐著名帝王的政治思想1、秦始皇2、汉武帝3、唐太宗与贞观时期的统治集团(七)汉唐道家的政治思想1、汉初黄老2、《淮南子》3、鲍敬言4、葛洪5、《无能子》6、罗隐(八)汉唐儒家的政治思想1、贾谊2、董仲舒3、王符4、傅玄5、魏晋玄学6、王通7、韩愈8、柳宗元(九)宋代的功利政治思想1、李觏2、王安石3、陈亮4、叶适(十)宋明理学的政治思想1、张载2、二程3、朱熹4、王守仁(十一)明末清初的反专制政治思想1、黄宗羲2、顾炎武3、王夫之4、唐甄(十二)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1、林则徐2、龚自珍3、魏源(十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思想1、洪秀全2、洪仁玕(十四)洋务派的政治思想1、冯桂芬2、张之洞3、李鸿章(十五)戊戌维新时期的政治思想1、康有为2、梁启超3、谭嗣同4、严复(十六)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1、邹容2、章太炎3、孙中山西方政治思想史部分包括从古希腊罗马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要思想家提出的系统的、对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学说。

0302政治学:同等学力加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0302政治学:同等学力加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西方政治思想史一、考试内容及要点考试目标:西方政治思想史,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生和发展,宏观上要求掌握每段历史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微观上要求掌握每个思想家的具体观点,要求学会运用政治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政治思想史、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一)古希腊政治思想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拍拉图的政治思想(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哲学家治国思想、政体思想、第二等好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政体分类及其变革、对理想城邦的设计、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

(二)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的世界主义思潮、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自然法思想、人的精神自由思想、人人平等思想)、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西塞罗的政治思想、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三)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5—10 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信仰和理性、教会和国家、国家的起源和目的、政体理论、法的性质和分类)、但丁的世界帝国论、马西略的政治思想。

(四)16 世纪西欧政治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权力政治观、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君主的统治方法)、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布丹的政治思想(国家理论、主权理论、政体理论)。

(五)17 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格老秀斯的政治思想(自然法学说、国家和主权学说、国际法的原则)、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自然权利观、社会契约论、思想自由权)、普芬道夫的政治思想(自然法理论、国家理论)。

(六)17 世纪英国政治思想17 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特点、霍布斯的政治思想(国家的起源和本质、主权学说和政体理论、人民的自由和主权者的义务)、弥尔顿的政治思想、哈灵顿的政治思想、洛克的政治思想(自然权利理论、政府的起源和目的、法治和分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师范大学全日制攻读政治学硕士学位
初试大纲
(科目: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考查目标
西方政治思想史,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生和发展,宏观上要求掌握每段历史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微观上要求掌握每个思想家的具体观点,要求学会运用政治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政治思想史、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三、考试范围
(一)古希腊政治思想
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拍拉图的政治思想(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哲学家治国思想、政体思想、第二等好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政体分类及其变革、对理想城邦的设计、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

(二)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的世界主义思潮、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自然法思想、人的精神自由思想、人人平等思想)、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西塞罗的政治思想、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三)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信仰和理性、教会和国家、国家的起源和目的、政体理论、法的性质和分类)、但丁的世界帝国论、马西略的政治思想。

(四)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马基稚维利的政治思想(权力政治观、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君主的统治方法)、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布丹的政治思想(国家理论、主权理论、政体理论)。

(五)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
格老秀斯的政治思想(自然法学说、国家和主权学说、国际法的原则)、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自然权利观、社会契约论、思想自由权)、普芬道夫的政治思想(自然法理论、国家理论)。

(六)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特点、霍布斯的政治思想(国家的起源和本质、主权学说和政体理论、人民的自由和主权者的义务)、弥尔顿的政治思想、哈灵顿的政治思想、洛克的政治思想(自然权利理论、政府的起源和目的、法治和分权)。

(七)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政治思想的特点、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法的精神、政体和政治自由理论、分权学说)、卢梭的政治思想(平等理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学说)。

(八)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
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的特点、潘恩的政治思想(美国独立思想、代议制共和政体思想、人权理论)、杰斐逊的政治思想(自然权利理论、民主自治思想)、汉弥尔顿的政治思想(性恶论和精英论、分权和制衡思想)。

(九)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的特点、康德的政治思想(伦理学说、国家学说、永久和平思想)、洪堡的政治思想(自由和个性、国家作用的范围)、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市民社会和国家、君主立宪制主张、民族主义思想)。

(十)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的特点、孔斯坦的政治思想(权利和自由、分权思想)、空想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孔德的政治思想(实证主义体系、社会团结思想)、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主和平等、自由和平等、专制和革命)。

(十一)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特点、柏克的政治思想(保守主义的社会政治观、代议制思想)、边沁的政治思想(功利原则、政府理论、对现存制度的批判和改革主张)、密尔的政治思想(对边沁功利思想的发展、自由思想、代议制政府)、斯宾塞的政治思想(普遍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同等自由法则)。

(十二)二战前的新自由主义
二战前新自由主义的思想特征、格林的政治思想、博赞克特的政治思想、霍布豪斯的政治思想、布赖斯的政治思想、霍布森的政治思想、威尔逊的政治思想、杜威的政治思想。

(十三)二战前的社会民主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特点、伯恩施坦的政治思想(对资本主义的“新认识”、“新的”社会主义观、走向社会主义的民主道路)、拉斯基的政治思想(同意的革命、计划化民主)。

(十四)二战前的保守主义
“大众时代”保守主义的思想特点、尼采的政治思想(权力意志、“群畜”与“超人”、反民主的政治观)、莫斯卡的政治思想、帕雷托的政治思想、米切尔斯的政治思想、勒庞的政治思想、熊彼特的政治思想(程序民主、精英民主、民主条件)。

(十五)法西斯主义与纳粹主义
法西斯主义与纳粹主义的思想渊源和思想特征、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的生活理念、职团国家理论、帝国主义)、德国的纳粹主义(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种族国家、生存空间与扩张主义)、新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点和主张。

(十六)二战以后的新自由主义
波普的政治思想(乌托邦主义及其危害、开放社会与渐进的社会工程)、阿伦特的政治思想(极权主义及其起源、公共领域与积极生活、参与式民主与非暴力反抗)、达尔的政治思想(对“麦迪逊式民主”和“平民主义民主”的批评、多元民主及其社会条件、多元民主的困境及其补救方案)、罗尔斯的政治思想(新契约论与正义原则、政治自由主义、万民法)。

(十七)二战以后的保守自由主义
保守自由主义的理论特点、哈耶克的政治思想(自发秩序与人造秩序、自由与社会正义、宪政与无限民主)、伯林的政治思想、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政治思想、诺齐克的政治思想、萨托利的政治思想(民主观的混乱、自由与民主的张力和统一、自由民主的宪政工程)。

(十八)二战以后的保守主义
战后保守主义的特点、尼斯比特的政治思想(中间社群与极权国家、历史与传统、偏见与理性、权威与权力、自由与平等、财产与生命、宗教与道德)、贝尔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理论、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能者统治的社会)、麦金太尔的政治思想(自由主义与道德危机、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美德传统、美德伦理)。

(十九)二战以后的“民主社会主义”
北欧各国“民主社会主义”的特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伦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从“民主社会主义”回到社会民主主义、新东方政策)、英国工党的“第三条道路”(福利国家、所有制与市场、新工党与“第三条道路”理论)、法国社会党的“结构改革的社会主义”(国有化与民主的计划化、“人的解放”与阶级斗争)、北欧各国“民主社会主义”的特点。

(二十)新左派的政治思想
新左派思想的产生、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马尔库塞的政治思想、弗罗姆的政治思想、萨特的政治思想、列斐伏尔的政治思想、阿尔都塞的政治思想、普兰查斯的政治思想、哈贝马斯的政治思想(晚期资本主义及其危机、科学技术
与意识形态、交往理性与程序民主)。

(二十一)女权主义与绿色和平主义
自由女权主义、社会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心理分析女权主义、绿色和平主义的政治思想(政治生态学、绿色经济、绿色社会关系、绿色政治结构、绿色对外关系与和平主义)。

(二十二)现代基督教神学的政治思想
现代基督教神学政治理论的特征、马利坦的新托马斯主义政治思想(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工具主义国家观、多元主义、人权学说)、女权主义神学的政治思想。

(二十三)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
新政治经济学政治观的主要特征、布坎南的政治思想(政治人的经济人本性、政府的功能与政府失灵、民主的经济后果、新宪政论)、奥尔森的政治思想(集团理论的基本观点、集团行为的逻辑与分利化倾向、集团政治的非民主性、国家兴衰的集团原因)、新制度经济学的政治思想(制度与制度变迁、制度的国家理论、制度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十四)政治的社会学研究
马克斯·韦伯的政治思想(理性化与“世界祛魅”、合法性与政治统治的类型、科层制与民主理想)、李普塞特的政治思想(稳定民主的必要条件、冲突与一致的平衡)、达伦多夫的政治思想(阶级冲突与社会契约、权利与供应、公民权利与公民社会)、新合作主义的国家观。

(二十五)政治科学
行为主义革命、后行为主义、政治心理学、团体理论、决策理论、政治系统理论、伊斯顿的政治系统论、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系统论、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派伊的政治文化理论、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

四、样题
一、名词解释
1、行为主义革命
2、无政府主义
二、简答题
1、简述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

三、论述题
1、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及其政治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