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考试答案

运营管理考试答案
运营管理考试答案

一.请叙述产业链的微笑曲线理论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经验曲线是一种静态表示,透过微笑曲线,可以表现动态的一面,并能突破经验瓶颈,迅速化内隐知识为外显知识。如何将研发、生产、营销结合,一直是企业谈论的主题。透过微笑曲线的认知,可以很快达到需求的知识。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尽量让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微笑曲线”中占据有利位置。

操作方式如下:

1、产品升级或产品下移,产品升级指的是产品从原来低档往中档、中档往高档走的办法,而产品下移,追求的不是提高附加价值,而是创造不同的市场,让营销固定成本往下降,创造规模经济的概念;

2、垂直整合,包括向上游的整和和向下游的整和;

3、缩短销售渠道,建立直接供销关系,渠道缩得越短,附加价值就越高;

4、水平延伸,一种是产品的水平延伸,一种是产品线的水平延伸;

5、多元事业,一种是相关产业的多元化,一种是非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对于后者,风险较高,在实施时要具备充足的资金和现金流量,要做好亏几年的心理准备;

6、生产技术升级,通过研发和自主创新,增加企业生产技术的科技含量。

二.请叙述迈克波特的价值链模型。

价值链是波特为了弥补其以往的竞争战略分析中只考虑市场结构对企业盈利的影响,而忽视企业特点对企业盈利的影响而创立的。企业是由一系列的作业组成的,每一项作业都要消耗资源,但也要形成“价值”,因此作业链也就表现为“价值链”,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就表现为价值活动。企业价值活动包括基本活

动与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销售、售后服务。辅助活动包括企业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波特认为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要想方设法提高价值,降低成本,审视并调整价值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有重构企业价值链、重构上下游价值链、联盟、专一化、寻求战略协同等方法。其主要缺陷是面面俱到,没有轻重缓急。很难操作。

三. 精益生产的概念及其核心理念?我国企业应该如何推行精益生产?难点在哪里?

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

其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把目标确定在尽善尽美上,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精益生产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组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在企业中开展精益生产培训活动是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的工作的重点。

1、追求零库存

2、追求快速反应,即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

3、企业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

4、人本位主义

a、充分尊重员工;

b、重视培训;

c、共同协作。

5、库存是“祸根”

a库存提高了经营的成本;b库存掩盖了企业的问题。

企业必须有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如首席执行官和受上级管理者支持的部门领导,建立恰当的业绩评估体系,强化精益生产的针对性。

机器经常处于闲置状态、库存量不断上升、生产受到各种瓶颈制约、供应商的零部件经常延迟、缺陷率相当高……在中国,这样的情形无论是在跨国公司的工厂,还是在本土企业的工厂,都并不罕见。在过去劳动力成本优势巨大、市场竞争有限时,企业还能忍受这种无效率的现象。然而在如今劳动力成本上升、利润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企业被逼上了华山一条路——以精益生产来提升效率,改善质量。

遭遇哪些瓶颈

“pokayoka”是一个日语名词,指通过设计可避免残次品的生产流程缺陷。虽然丰田汽车以及包括德尔福和Lear公司内的一些大供应商正在把这些方法引入在中国的工厂,但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对这些精益生产方法还相当陌生。例如,中国工厂往往是在产品下线以后再对缺陷产品进行返修或者报废,而不是一开始就力争生产出合格产品。每个工序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依靠工人的个人经验,而不是依靠那些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的统计工具(如六西格玛),这导致产品的缺陷率很高。比如一家电信设备制造商近期生产的印刷电路板,只有68%通过了质量检验,远远低于其80%~90%的目标以及世界一流制造商90%的标准。普通中国工人在专门技能方面尚存在严重的欠缺。

此外,由于中国工厂经常大批量地生产,导致半成品的库存量非常高。由于存放时间较长,这些半成品易于受损,导致成本增加和交货迟延。而生产流程中

各工序之间缺乏协调,往往也会带来各种瓶颈。比如一家制造企业,由于上游工序的延误,工人有40%的工作时间是在等待中度过的。

遗憾的是,中国的企业文化常常阻碍了这些问题的解决。许多中国企业的管理者一看到任何改进的迹象就额手称庆,还不习惯于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来使精益生产真正产生成效。同时,中国企业的等级制度森严,这也阻碍了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通过相互协作和联合决策来解决问题。

如果企业能够成功地消除浪费,就将得到巨大的回报。比如,由于工作程序和设备维修效率低下,一家钢铁生产商的有效开工率只有60%。如果开工率能达到90%左右的行业标准,它每年的利润就可增加1亿美元。麦肯锡公司最近对中国30家电子工厂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与世界一流工厂相比,严重的浪费现象和居高不下的产品缺陷率,使这些厂家的利润流失了20%~40%。如果接受调查的中等企业(按产量排名)能够达到一流企业的水平,那么每年的利润就可以增加大约2500万美元。

精益生产能够降低库存、改善质量,所需投资有限,投资回收期较短,这些对于企业而言都颇有吸引力。然而要突破瓶颈,中国企业还必须确保具备某些关键要素。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需要有一种新的知识工具去解决复杂问题,并巧妙地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企业需要建立更好的体系来设定业绩目标,衡量工人达到目标的能力。另外,在一个以飞速变化为常规的国家,企业还必须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进行持续的长期改善的重要性。

如何突破瓶颈

在运用精益生产方法的过程中,中国工厂采用的方式与世界其他地方基本相同。首先,根据客户的要求制定具体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理想生产流程;然后,

选择和培训那些能够按要求在车间层面实现变革的管理人员;接下来开展试点工作,以证明精益生产的效能;最后,在整个工厂、业务单元或全公司推广。一些成功的企业甚至还把精益生产举措与企业总体业绩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填补专业知识的缺陷

只注重对生产体系进行完善的做法,尽管在斯图加特和底特律等地非常有效,但在深圳和上海则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在那里,生产流程中的各道工序都不够明确,了解和改善这些工序所需的技能也非常缺乏。

如何迅速弥补专业知识上的差距?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利用外来专家。中国大陆的企业可以到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通过当地的行业协会或其他行业和个人关系网招聘退休的工程师,这是一个具有很高价值的、潜在专门知识的来源。上海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的创始人张汝京,就主要通过在以前任职公司的个人关系来招聘工程师。

此外,还可以利用猎头公司或者广告方式从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及韩国等地招聘技术专家,那里的技术专家队伍日益壮大,其中不少人愿意来中国大陆工作。以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APP)为例,这家印尼的联合企业进入中国后,成为大陆最大的造纸企业,旗下造纸厂的经理多数是台湾人。另外,如果对于开发新流程或新产品有帮助的话,工厂的设备供应商有时也会愿意与制造商密切合作,供应商的技术人员可以经常去制造商的工厂里消除设备和生产流程中的缺陷,为制造商的员工提供宝贵的在职培训。欧洲的一些设备制造商,如达涅利钢铁设备制造集团(Danieli&C.OfficineMeccaniche)

和西马克?德马格公司(SMS Demag)通过与中国钢铁企业共同设计最新设备,将炼钢技术传授给后者的员工。

然而这并不能解决全部的专业知识问题,因为一线工人的知识基础经常接近于零,而且人员流失率很高。因此,与日本或意大利等地的工厂相比,中国工厂的培训课程必须大大简化,培训频率也要大大提高。如果说其他国家的培训通常在教室进行的话,中国工人则更容易从工作间的实际操作中学到东西,这就要求经验丰富的培训讲师卷起袖子亲历亲为。

在中国推行精益生产,另一个挑战是:怎样把不同部门召集在一起去共同解决问题?中国企业等级森严,跨职能部门的决策往往是由总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来制定,但这种决策方式在车间的日常运营中并不可行。以工厂中一个常见的情形为例:机械工程师、电气维修工和机器操作工必须一起了解如何拆卸某个设备,共同找到问题的根源。在中国的工厂里,精明的培训讲师可以借助中国人非常看重的“面子”,来打破这三个部门之间的隔阂——当受人尊敬的培训讲师开始拆卸机器时,在一旁观看的工人很快就会加入其中。即使这种参与和部门等级格格不入,但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并表示对培训讲的尊敬,他们还是会这样做的。

可喜之处在于,尽管中国工人的技能水平普遍较低,但他们的求知欲却非常强烈,因为他们知道,练好技能才能找到好的工作。在中国,每年新增或减少的制造业就业岗位超过40%以上,而在北美地区这一数字还不到20%,因此中国工人拥有强劲的学习动力。

建立业绩文化

中国企业的高管人员和班组领导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应急救火上,很少有时间去运用系统的管理工具。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业绩管理的缺失与文化有关。中国工厂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得工人不愿意对管理人员提出质疑,而管理人员也认为

解决车间里细枝末节的问题有损自己的尊严。而且,中国人一般不会与自己的同事去开诚布公地谈论个人业绩。然而精益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工人和管理人员通力协作,共同发现问题,采取规范的整改措施。显然,在中国的工厂里,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情形,企业必须有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并由下属承担个人责任来实现这种转变。这个角色通常是首席执行官,也可以是一位受上级管理者支持的部门领导,他必须建立业绩评估体系,强化精益生产的针对性。在日本和美国的工厂里,管理人员经常会选择一些业绩指标(如缺陷率),来定期检查每个工人是否达到了目标。然而在中国,工人更愿意接受一种针对群体而非个人的业绩评估体系。因此一种更为有效的评估模式应该是:将每个工人的薪酬与整个班组的业绩挂钩,比如薪酬总额的20%根据班组完成目标的情况浮动。一些企业在这方面采取了更大的力度,如宝钢集团将一般工人工资的40%、管理人员工资的70%与业绩挂钩。

但这种方式的缺陷是,如果企业选择的业绩目标不恰当,评估则可能会失败。这在中国非常普遍。比如一家跨国电缆制造商的中国工厂,车间工人奖金的50%与生产的产品件数挂钩,结果造成了生产过剩、各种成品的库存大量增加、库存时间长达20~70天等问题。针对这种现象,管理人员大胆地引入了新的激励措施——将奖金与一系列经过平衡的指标挂钩,包括产品质量、清洁度及日常生产目标等。尽管最初管理人员担心此举会压低产量,但实际上,该公司的产能增加了近1倍,成品库存也大大减少,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也更满意了。

取得可持续的收益

在成功引入精益生产方法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所遇到的一个最大挑战是:能

否为打破工厂的瓶颈而长期努力?在崇尚“群众运动”的中国,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想方设法使精益生产符合这样的“传统”。无论是为了解决浪费现象,还是为了改善产品质量,一旦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就必须轰轰烈烈地进行广泛宣传,以此来为进一步的变革大造声势。与西方国家的工厂相比,中国企业更应当把参与试点工作的员工训练成专家骨干,让他们带头把变革推广到整个工厂或整个公司。试点工作可以用一种实实在在的方式向工人展示精益生产的好处,这要比单谈理论更让人心悦诚服。

简单的改善并不需要多少新的技能,却能够向工人传递一条强有力的讯息:即使是从事基础性的工作,也很容易学到一些更加巧妙的方法来完成工作。例如在一家钢铁厂的轧钢车间,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变革,如加快故障零部件的更换速度、重新制定其他设备的大修时间以避免与轧辊更换发生冲突等方法,就将更换轧辊所需的时间减少了一半。

除了开展试点工作外,中国企业还必须更大规模地开展沟通和培训工作。在一家约有4000名员工的企业,短短3个月中就有近一半的工人接受了有关精益生产基础知识的培训,目的是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这种就某个方案而开展的广泛沟通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方案成功的预期,促进相应的变革。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教育培训,都需要把精益生产方法置于焦点的位置,这也十分符合中国工厂动辄就举办庆祝活动的做法。对于那些担心开展精益生产将影响其权力的高级经理,可以让他们到精益生产方面做得最好的企业去参观学习,以消除误解。

精益生产在中国企业面临的另一个复杂问题是:随着产能的增加和产品设计的演变,大多数中国工厂都在急剧地变化。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企业必须为精益

生产规划更短的时间,并以更快的速度推行。西方企业在规划方案和确定试点项目时,周期一般都在7~9年左右。而在中国,这些规划必须每两三年就更新一次。这意味着企业的精益生产过程在12~18个月内,就得从试点阶段过渡到全面推广阶段。

好在与欧洲、日本或北美地区的同行相比,中国工人受传统工作方式的束缚较少,对变化的适应也更强。然而,只有当有强有力的企业领导人确定精益生产的方向,向工人传授所需的专门知识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时,他们才能迅速而积极地投入其中。

20年多来,中国制造业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巨大活力和中国人的勤奋精神。单单是这种变化的速度就足以证明:当中国企业意识到精益生产将是未来竞争制胜的必经之路时,他们将很快转变思路,踏上新的征途。

四企业物流、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研究受重视的主要因素:

1、企业必须满足客户对服务不断提高的需求;

2、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3、给客户创造额外的价值;

4、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5、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6、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以网络为基础的物流业的迅速发展。

供应链是指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各相关者的连接或业务的衔接,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的经营理念是从消费者的角度,通过企业间的协作,谋求供应链整体最佳化。成功的供应链管理能够协调并整合供应链中所有的活动,最终成为无缝连接的一体化过程。

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生产概念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益协作方式中就将供应商的活动视为生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加以控制和协调。哈理森(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美国的史蒂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因此,供应链就是通过计划(Plan)、获得(Obtain)、存储(Store)、分销(Distribute)、服务(Serve)等这样一些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Interface),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

供应链管理是在横向一体化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出发点是摆脱纵向一体化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自我封闭式的金字塔等级制管理体制,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而企业自己只抓产品方向、市场及关键产品、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具有特定专长的企业,形成一条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的企业“链”,称之为供应链。

五.叙述MRP、MRPII、ERP与MES的区别

MRP是一种保证退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的计划方法,解决了制造业所关心的生产过程中物料的缺件与超储的矛盾。所以ERP软件把MRP作为其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MRP是ERP不可缺少的核心功能,如果把ERP软件比做一辆汽车,则MRP就是它的发动机。

MRP解决了企业物料供需信息集成,但是还没有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益。MRPII同MRP的主要区别就是运用了管理会计的概念,融入了财务管理体系,实现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的集成。MRPII同样是ERP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ERP这辆汽车的装有发动机(MRP)的底盘。

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它必然体现物流信息同资金流信息的集成。传统MRPII系统主要包括的制造、供销和财务三大部分依然是ERP不可跨越的重要部分。所以MRP、MRPII的信息集成内容既然已经包括在ERP之中,就没有必要再突出MRP、MRPII。

ERP同MRP、MRPII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 ERP是一个面向供需链管理的管理信息集成。ERP除了传统MRPII系统的制造、供销、财务功能外,在功能上还增加了客户关系管理、市场需求管理等。事实上,当前一些ERP软件的功能已成为一种适应性强、其有广泛应用意义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制作业仍然是ERP的基本应用对象。

2 ERP除了已经普遍采用的图形用户界面技术(GUI)、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面向对象技术(OOT)、第四代语言/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客户机/服务器和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等技术之外,还要实现更为开放的不同平台互相操作,采用适用于网络技术的编程软件,加强了用户自定义的

灵活性和可配置性功能,以适应不同行业用户的需要。

3 ERP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是密切相关的,为了提高企业供需链管理的竞争优势,必然要进行企业业务流程、信息流程和组织机构的改革。这个改革,已不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把供需链上的供需双方合作伙伴包罗进来,系统要考虑整个供需链的业务流程。ERP应用程序使用的技术和操作必须能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只有这磁,才能把传统MRP、MRPII系统对环境变化的“能动性(Proactive)”。ERP的概念和应用已经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与需求市场和供应市场整个供需链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重组。

MES.制造执行系统,英文意思是(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MES 是美国管理界199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MESA(MES国际联合会)对MES的定义是:MES能通过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当工厂发生实时事件时,MES能对此及时作出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数据对它们进行指导和处理。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MES是对ERP的计划的一种监控和反馈,MES 脱离了ERP管理的框价是没有价值的,所以,MES也是ERP的子集。

六. 某拖拉机制造厂2014年1-6月拖拉机预计的市场需求量分别为300辆、360辆、520辆、600辆、500辆、440辆,共计2720辆,一月份期初库存量为零。该厂在三种不同生产方式下的生产能力和相应的单位制造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产品每月的存储成本为200元,请确定该厂2014年1-6月的综合生产计划。

七.产品A是最终物料,它由2单位B和4单位C构成。B由3单位D和2单位E 构成。C由2单位F和1单位E构成。A的提前期是1周。B,C,E的提前期是2周。D,F的提前期是3周。要求:

(1)绘制物料清单(产品结构数)

(2)如果第十周A的需求量是100个单位,制定MRP计划时间表,说明何时下达订货及何时到货。目前没有库存

(1)答案

八. 一家工厂制造和销售P产品和Q产品。物料清单,生产过程、售价和需求如图。该工厂为理想状态下的工厂,没有废品,不需要生产准备时间。有四个工人,分别具备A、B、C、D四个工序的操作技能。每个工人不具备其他工序的操作技能。工人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时,即可用工时为2400分钟。该厂每周的运营费用是¥6000,包括工人工资,设备维护,水电等所有费用。请问:该工厂每周能赚取的利润是多少?

Q的有效产出=50件*(100-20-20) =3000 P的有效产出=100件*(90-5-20-20) =4500 总有效产出 7500

营运费用 6000

净利 1500

生产运营管理--课后题标准答案

生 产 运 作 管 理 人力1221班 201251211130

1. 需求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如何理解需求管理在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重要性? 答:需求管理的主要功能: 1)预测顾客需求、输入订单、进行产品决策; 2)与顾客协商交货期、确认订单状态、订单变更的沟通; 3)确定需求的各种来源:包括服务性零部件需求、内部 需求、促销库存和替他渠道库存需求。 需求管理在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重要性表现在: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2.什么是代表产品?什么是假定产品?如何进行生产能力和生产任务之间的平衡? 答:代表产品:在结构与工艺相似的多品种的系列产品中,寻则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作为代表产品。 假定产品: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产品,只是为了结构与工艺差

异的产品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而假定的。 进行生产能力和生产任务之间的平衡: 计算生产能力的目的是为了衡量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因此要进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如果生产能力满足不了计划任务的要求,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扩大生产能力,如果生产能力大于计划任务,则应设法利用生产能力,一面造成无端浪费。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凡是有产量平衡和时间平衡。对于能力不足时段,要提出相应的需求计划,落实生产单位所能提供的能力,对于能力有富余的时段,要尽可能加以利用。 3. 处理非均匀需求有几种策略? 答:如下图:

4.MTO企业和MTS企业如何确定产品品种和数量? 答:MTS企业产品品种的确定 对于大批量生产,品种数很少,而且所生产的产品品种是市场需求量很大的产品,一般没有品种选择问题。 对于多种中批量生产,则有品种选择问题,确定品种选择问题,确定生产什么品种的产品,对企业的利润水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决策。品种优选就是要确定出最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产品,优选可以采用收入利润顺序法。 MTS企业产品产量的确定 在品种一定的情况下,优化各种产品的计划生产数量,是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确定产量水平,涉及人力、设备、材料、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常用一些数学规划方法来优化产品产量。线性规划是用得较多的方法。 MTO企业产品品种的确定 单件小批量生产是典型的定货型生产,其特点是按用户的要求,生产规模、质量、价格、交货期不同的专用产品。大批量生产以其成本低、高效率与高质量取得的优势,使得一般中等批量生产难以与之竞争。但是,单件小批量生产却以其产品的创新性与独特性,在市场中牢牢地站稳脚跟。MTO企业产品数量的确定: 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由于订单到达具有随机性,产品

资源与运营管理考试试题

《资源与运营管理》考试试题 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请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恰当的答案,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到题目中的括号内,多选、漏选或误选均不得分) 1. 下面成本()是不随产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A.生产成本 B.原材料 C.直接成本 D.固定成本 2.下面()不属于工作描述中的内容。 A.工作的目的 B.工作的主要任务 C.工作的范围 D.工作所需要的人员的技能 3. 平衡记分卡能用来拓宽公司的前景,这样公司就能集中考虑公司未来结果的许多方面。 那么平衡记分卡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因素是()。 A.产品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市场的渗透,多样化发展 B.决策,员工,结构,系统 C.经济,社会,政治,技术 D.财务,内部流程,客户,学习和发展 4.周总以前对某大学的学生印象不好,所以在面试的时候,认为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这 样。周总面试的这种情况属于() A.客观评价 B.逻辑错误 C.首因效应 D.晕轮效应 5.为了完成生产目标而制定的原材料的时间安排是指下面()调度方式。 A.工作 B.存货 C.原材料 D.生产 6.资源是实现公司目标的()。 A.手段 B.方法 C.前提 D.核心

7.为了做出更加合理的资源计划,避免风险,那么计划前首先应该做的是()。 A.需求预测 B.资源调度 C.预算 D.采购分析 8.通常以需求因素为基础,与时间无相关性,用一个公式来预测未来需求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分析 B.趋势分析 C.前导指数分析 D.统计需求分析 9.在做出决策时,选择方案是一般依据()标准。 A.ISO标准 B.SMART标准 C.无正确答案 D.FSA标准 10.一种研究企业内部环境,说明企业内的主要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法,被称为()。 A.4Ps理论 B.平衡积分法 C.波特的5-Force模型 D.麦肯锡的7s模型 11.对于渐进式变革来说,影响变革的主要人员是()。 A.外部干系人 B.部门领导 C.消费者 D.内部干系人 12.()是变革计划解冻阶段不需要做的。 A.分析影响变革的力量 B.制定愿景 C.预想反应 D.标准化 13.不管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都要做出规划加以检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A.TQ B.Kaize C.鱼骨图 D.PDCA循环 14.公司在一年当中不断地对预算做出调整,这种预算可以称为() A.全年预算 B.期预算 C.不可控制预算 D.弹性预算 15.头脑风暴法有几条重要的原则,()不符合它的原则的。 A.暂不评价 B.自由发挥 C.无须评论 D.数量限制 16.健康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仅因为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 因是()。 A.人们的要求 B.生产的效率 C.保险的要求 D.法律的规定 17.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 )。 A.跟踪查访是否客户真的感到满意 B.建立共同开发与改进的联合行动 C.按照个人目标评价自己的工作 D.激发、鼓励和动员组织内员工 18.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可以采用客户关系管理技术,这是通过( )的应用满足客户需

运营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运营管理复习套题汇总(附答案) 选择: 1.人们习惯把提供有形产品的活动称为() A.制造型生产B.服务型运作C.转化过程D.输出产品 2.哪一项是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 A.产品销售过程B.产品设计过程C.物料运输过程D.基本工艺过程3.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 A.品种数量多B.资本密集C.设备柔性较低D.只能停产检修4.汽车制造是由多种零部件组装成一种产品的() A.连续型生产B.离散型生产C.项目式生产D.单件生产 5.通用性强、标准化程度高,有广泛用户的产品的生产往往是() A.备货型生产B.订货型生产C.流程式生产D.加工装配式生产6.专用性强、非标准的产品的生产往往是() A.备货型生产B.订货型生产C.流程式生产D.加工装配式生产7.生产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的生产是() A.精益生产B.大量生产C.成批生产D.单件生产 8.属于大量生产运作是() A.学校教育B.三峡大坝C.北京奥运会D.飞机制造 9.大量生产一般() A.生产重复性小B.柔性高C.生产品种单一D.管理工作复杂10.汽车冲模厂的模具生产是典型的() 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C.单件生产D.备货生产 11.科学管理原理的创始人是() A.泰勒B.福特C.甘特D.梅奥 12.属于生产运营系统的有() A.饭店B.汽车制造厂C.电影院D.车辆修理 13.科学管理原理产生于() A.20世纪初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70年代14.运作方式发展的主流是() A.单一品种大量生产B.单件小批量生产 C.多品种小批量生产D.自动化生产 15.资源集成的基础是() A.信息集成B.功能集成C.业务流程重组D.供应链 16.运营策略在整个企业战略中处于() A.公司战略层B.经营单位战略层C.职能战略层D.最高战略层17.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TQCF,其中的“F”是指() A.交货期B.质量C.成本D.制造柔性 18.在多数行业中,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TQCF,其中“T”是指()A.交货期B.质量C.成本D.制造柔性 19.受生产工人比重大小的影响,反映人员结构合理程度的是() A.全员劳动生产率B.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C.非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D.动态生产率 20.反映不同时期生产率变化的是()

(完整版)生产运作管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16-2017年第一学期 (适应班级物流1501、1502)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值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全面生产维修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下述哪一项?() A.日常点检 B.计划修理、改善性维修、故障修理三种机制相结合 C.维修记录分析 D.抽样检验分析 2. 关键路线是() A.活动最多的路线 B.节点最多的路线 C.时间最长的路线 D.将事件时差为零的节点连起来的路线 3.事件时差是() A.最悲观时间和最乐观时间之差 B.结束时间和开始时间之差 C.事件最迟时间和最早时间之差 D.以上都是 4.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 A.制造、生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 C.运作、人事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 5. 以下要求厂址应该接近消费市场的条件是?() A.原料易变质B.原料笨重 C.产品运输不便D.原料运输不便 6. 要求在城市设产的情况是() A.工厂规模大,占地多B.服务业 C.对环境污染大D.有保密要求 7.用于高度标准化产品的加工系统是() A.流水线式连续的B.间断的 C.项目式的D.批量的 8.用于生产复杂的、有特殊要求的一次性产品的加工系统是()A.流水线式连续的B.间断的 C.项目式的D.批量的 9.哪种加工类型更适合多品种生产?() A.装配线(assembly)B.单件小批生产(job-shop) C.批量生产(batch)D.连续生产(continuous) 10.在生产大纲确定后,一般来说,紧接着进行哪项活动?()A.流程设计B.制定战略性的能力计划 C.编制产品出产计划D.编制物料需求计划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1.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特点包括下述哪些项?()

《资源与运营管理》试题及答案

《资源与运营管理》试题及答案 资源与运营管理试题及答案(三)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重难点) 第一单元招募并留住伙伴 一、考核知识点:ZSK26工作描述 (一)教材索引 参见《资源与运营管理(上册)》(第二版)第11页。 (二)练习题 1.对于某个职位所从事工作的目的和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行详细总结的文件是( )。 A、工作描述 B、人员规范 C、任职资格 D、业绩标准 2.昌盛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要做一份公司某一岗位的工作描述,这份工作描述必须包括的是该项工作的( )。 A、主要目的、主要任务、工作范围 B、主要职能、主要任务、主要目的 C、主要职能、主要任务、工作范围 D、主要目的、工作模式、工作范围 3.小方是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职员。近日,部门经理要求他做一份公司某一岗位的工作描述,不是这份工作描述必须包括的是该项工作的( )。

A、主要目的 B、主要任务 C、主要范围 D、任职资格 4.在招聘中,为了保证工作描述是最新的,需要分析的方面不包括( )。 A、是否需要承担新责任 B、使用的技术是否有变化 C、工作模式是否发生了变化 D、是否具备与工作相关的个人品质 5.人力资源部门有各种关于职位的资料,( )是人力资源部门最重要的文件。 A、任职资格 B、人员规范 C、工作描述 D、招聘广告 6.工作的范围是工作描述书中必须包括的内容,工作的范围不包括( )。 A、所管理的人员数目 B、工作的任务 C、向谁汇报 D、所承担责任的级别 7.工作描述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文件,关于工作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作描述的主要元素有:工作目的、工作任务、工作范围 B、人员规范是进行工作描述的基础 C、工作描述对于招聘有重要意义 D、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变化要尽快在工作描述中体现出来 (三)练习题分析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考试参考题) 时间:2013年6月19日周三,16:10-18:10;地点:综C-305 附:企业管理概论时间:2013年6月20日周四,08:80-10:00;地点:综C-104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都要从事的活动。(Y) 2.不论规模大小,汽车制造厂的生产系统都是一样的。(N ) 3.服务业的兴起使得传统的生产概念得以扩展。(Y ) 4.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多数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N )5.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Y ) 6.大学本科教育是大量大批运作。(Y ) 7.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Y )8.备货型生产的产品个性化程度高。(N ) 9.当质量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降低成本就没有意义。(N ) 10.企业自行处理其产出是向后集成。(N ) 11.外包使得企业更注重核心竞争力。(Y ) 12.因为低成本和多样化不可兼得,所以大量定制是不可能的。(N )13.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与需求同步化。(Y ) 14.生产运作战略的核心是生产运作目标。(Y ) 15.库存是必要的恶魔。(Y ) 16.大量生产方式是一种“以质取胜”的生产方式。(N ) 17.生产运作战略属于职业能级战略。(Y ) 18.流程再造的对象首先是组织结构,然后是业务流程。(Y ) 19.服务业是以人为中心组织运作。(Y ) 20.生产运作管理就是对生产系统运行的管理。(N ) 2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N ) 22.服务业的兴起使得传统的生产概念得以扩展。(Y ) 23.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输入决定了输出。(Y )24.生产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Y )25.备货型生产的产品个性化程度高。(N ) 26.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Y ) 27.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N ) 28.按需生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Y ) 29.基于时间的竞争就是不计成本,最快地将产品提供给顾客。(N )30.政府部门是按对象专业化组织运行的。(Y ) 31.工作丰富化就是让工人做更繁重的工作。(N ) 32.生产系统的生产率是指输出与输入之比。(Y ) 33.流程重构强调持续和逐步改善流程。(N ) 34.我们通常的“某企业年产电视机多少台”是假定产品。(N ) 35.物料通过供应链的速度越快,库存成本越高。(N ) 36.供应链被被称为价值链,因为商品、服务的价值沿供应链实现增值。(Y ) 37.库存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掩盖了管理中的问题。(Y ) 38.学生体检属于大量生产运作。(Y )

《运营管理》2套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习题试卷模拟卷

《运营管理》样卷1 一、解释概念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运营管理 2、规模经济效应 3、质量管理 4、综合计划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 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代号填在括号内。) 1、一般来说,汽油的生产过程属于()。 A、流程式生产 B、装配式生产 C、单件生产 D、订货生产 2、关于工艺专业化原则,你认为()的说法正确。 A、生产设备可按加工对象的工艺过程布置 B、便于使用高效设备和工艺装备 C、对产品的品种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D、可以减少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停放、等候时间,缩短生产周期 3、生产过程的()是指各环节在生产速度上的稳定程度。 A、连续性 B、平行性 C、均衡性 D、比例性 4、产品的生产过程可按()的不同进一步分解为劳动过程、自然过程、等候过程。 A、人的劳动消耗 B、设备负荷 C、产品品种 D、产品数量 5、机床厂利用边角余料生产饭盒的过程一般属于() A、辅助生产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附属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6、设施布置时根据各单位关系密切程度来决定其相互位置的方法是() A、物料流向图法 B、作业活动相关图法 C、物料运量图法 D、模拟试验法 7、确定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出产数量和出产时间的计划是() A、主生产计划 B、生产能力计划 C、综合生产计划 D、物料需求计划 8、质量屋指() A、CAD B、RFID C、 TQM D、QFD 9、以下各项,具有最高柔性的系统() A、连续流车间 B、批量车间 C、工件车间 D、装配流水线 10、某跨国企业集团目前在中国大陆设有5个产品供应中心,有需求目的地10

马风才《运营管理》第2版题库与参考答案

《运营管理》题库 (难免有不妥及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选择题(不限于单选) 1、运营管理的目标可概括为: [ ] A、增加价值 B、顾客满意 C、经济效益 D、B与C 2、下列所述,属于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有: [ ] A、成本核算与分析 B、选址规划 C、绩效考核 D、运营能力的确定 3、下列所述,属于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是: [ ] A、交期控制 B、成本控制 C、人员控制 D、质量控制 4、运营管理先后经历了三个标志性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指: [ ] A、成本导向、质量导向、定制化导向 B、成本导向、定制化导向、质量导向 C、质量导向、成本导向、定制化导向 D、质量导向、定制化导向、成本导向 5、被人们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大师及其代表着作是指: [ ] A、泰勒/《管理科学原理》 B、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C、亚当?斯密/《国富论》 D、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6、称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的着作及其作者是指: [ ] A、《管理科学原理》/泰勒 B、《科学管理原理》/泰勒 C、《国富论》/亚当?斯密 D、《管理的实践》/德鲁克 7、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有: [ ] A、员工积极性 B、技术 C、管理 D、服务 8、QFD的核心是: [ ] A、充分倾听顾客心声 B、是一项集成的产品开发技术

C、基于10个步骤开发新产品 D、技术重要度的计算 9、关于效率与利用率的关系,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效率>利用率 B、效率=利用率 C、效率<利用率 D、ABC都不对 10、富有冒险精神的决策者一般采用: [ ] A、Maximin 准则 B、Maximax 准则 C、 Laplace 准则 D、Minimax regret 准则 11、持保守态度的决策者一般采用: [ ] A、Maximin 准则 B、Maximax 准则 C、Laplace 准则 D、Minimax regret 准则 12、关于重心法,正确的说法是: [ ] A、所用距离只能是欧几里德距离 B、无法求出总负荷最小的位置 C、重心位置的总负荷未必最小 D、只能用在物流中心的选址规划上 13、以下属于产品专业化布置的有: [ ] A、汽车装配线 B、学校的实习工厂 C、学校食堂 D、星级饭店的早餐 14、以下属于工艺专业化布置的有: [ ] A、汽车装配线 B、学校的实习工厂 C、学校食堂 D、星级饭店的早餐 15、就工作研究和方法研究,以下所述正确的有: [ ] A、工作研究是目的 B、时间研究是目的 C、工作研究是基础 D、时间研究是基础 16、制定MPS时的“报警信号”是指: [ ] A、MRP B、ATP C、 POH D、EPQ 17、MRP最核心的输出是: [ ] A、净需求 B、预期到货量

《资源与运营管理》考试试题

-------------- 《资源与运营管理》考试试题 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请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恰当的答案,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到题目中的括号内,多选、漏选或误选均不得分) 1. 下面成本()是不随产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A.生产成本 B.原材料 C.直接成本 D.固定成本 2.下面()不属于工作描述中的内容。 A.工作的目的 B.工作的主要任务 C.工作的范围 D.工作所需要的人员的技能 3. 平衡记分卡能用来拓宽公司的前景,这样公司就能集中考虑公司未来结果的许 多方面。那么平衡记分卡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因素是()。 A.产品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市场的渗透,多样化发展 B.决策,员工,结构,系统 C.经济,社会,政治,技术 D.财务,内部流程,客户,学习和发展 4.周总以前对某大学的学生印象不好,所以在面试的时候,认为这个学校的学生 都是这样。周总面试的这种情况属于() A.客观评价 ---------------------------------------------------------精品文档 ---------------------------------------------------------------------

-------------- B.逻辑错误 C.首因效应 D.晕轮效应 5.为了完成生产目标而制定的原材料的时间安排是指下面()调度方式。 A.工作 B.存货 C.原材料 D.生产 6.资源是实现公司目标的()。 A.手段 B.方法 C.前提 D.核心 7.为了做出更加合理的资源计划,避免风险,那么计划前首先应该做的是()。 A.需求预测 B.资源调度 C.预算 D.采购分析 8.通常以需求因素为基础,与时间无相关性,用一个公式来预测未来需求的方法 称为()。 A.时间序列分析 B.趋势分析 C.前导指数分析 D.统计需求分析 9.在做出决策时,选择方案是一般依据()标准。 A.ISO标准 B.SMART标准 C.无正确答案 D.FSA标准 10.一种研究企业内部环境,说明企业内的主要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法,被称 为()。 A.4Ps理论 B.平衡积分法 C.波特的5-Force模型 D.麦肯锡的7s模型 11.对于渐进式变革来说,影响变革的主要人员是()。 A.外部干系人 B.部门领导 C.消费者 D.内部干系人 12.()是变革计划解冻阶段不需要做的。 A.分析影响变革的力量 B.制定愿景 ---------------------------------------------------------精品文档 ---------------------------------------------------------------------

运营管理第一至十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 1. 以下哪个行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以无形产品为主?() A. 工业 B. 农业 C. 制造业 D. 服务业 D 2. 对由输入到产出间的这一中间转换过程进行设计、运行和改进的管理是()。 A. 运营管理 B. 财务管理 C. 营销管理 D. 人力资源管理 A 3. 运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A. 尽可能提高产品质量 B. 尽可能减少生产时间 C. 建立高效的产品和服务的制造系统 D. 尽可能降低产品成本 C 4. 在设计产品质量时要确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主要取决于()。 A. 产品的成本 B. 产品所面对的消费者需求 C. 生产过程的管理 D. 工人的技术水平 B 5. 企业如果能够迅速改变产品设计、产品组合以及产品批量,反映了企业的()。 A. 服务能力强 B. 设计能力强 C. 柔性程度高 D. 技术能力强 C 二、多项选择 1. 与制造业的产品相比,服务业的产品主要是()。 A.无形的 B. 不可见的 C. 难以形成库存 D. 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合二为一 E. 产品质量主要通过消费进行感知 ABCDE 2. 运营管理的输入的主要资源有()。 A. 人力资源 B. 设备和物料 C. 资金 D. 信息与技术 E.能源和土地 ABCDE 3. 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运营系统设计的管理 B. 销售渠道的管理 C. 运营系统运行过程的管理 D. 资金运用的管理 E. 运营过程改进的管理 ACE 4. 运营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 A.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 B. 流程的设计 C. 设施的选址 D. 设施的布置 E. 运营计划的制定 ABCD 5. 运营系统的运行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 A. 流程再造 B. 运营计划 C. 库存管理 D. 质量管理 E. 项目管理 BCDE 6. 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有()。 A. 成本 B. 质量 C. 柔性 D. 服务 E. 时间和环保 ABCDE 第二章产品与服务设计 一、单选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A

北京市商业学校2015至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适用班级:14交通(3)(4)班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列车回场应动车至()处,将车载电台转换至“车辆段”模式。 A 停车线 B 试车线 C 转换轨 D 正线 2.我国地铁线路目前采用的列车供电电压是()。 A 1500V B 1100V C 500V D 750V和1500v 3.发现列车晚点,行车调度员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 调整时刻表 B 缩短停站时间 C 通知列车加快速度 D 扣除驾驶员工资 4.当行车值班员(综控员)在值岗时突感身体不适,可由()代其值岗。 A 安全员 B 值班站长 C票务员 D 客运值班员(督导员) 5.以下属于电力调度员的工作的是()。 A 维修地铁供电 B监控SCADA系统 C 接触网去除异物 D 判断列车故障 6.我国轨道交通采用的电压形式是()。 A 直流电 B 交流电 C 交直混合电 D 变交电压 7.运营调度的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哪个()。 A 模拟屏 B 道岔摇把 C 车载电台 D 手信号旗 8.下列不属于车站站台形式的是()。 A 侧式站台 B 岛式站台 C 侧岛混合站台 D 曲式站台 9.哪个不属于站务员岗位()。 A 站台岗 B站厅岗 C 售票岗 D 综控岗 10.售票员在售票过程中需要()收()付。 A 边边 B 唱唱 C 少多 D 多少

11.作为地铁运营人员,为了交接班准备无误,应当提前()分钟到达并签到。 A 10 B 15 C 30 D 5 12.某车站发生地震、毒气事件,行车调度员应命令车站()。 A 向外疏散乘客 B 立即逃跑 C 拨打119报警 D 等待救援 13.以下属于站台职责的是()。 A 列车折返时的清人工作 B进行站厅客流组织 C 处理票务的重要岗位 D 车辆巡查工作 14.列车在正线停放时,司机动车前必须与()联系,得到允许后方可动车。 A 站长 B 经理 C 行车调度员 D 乘务督导员 15.电动列车司机班前()小时禁止饮酒。 A 5 B 12 C 24 D 8 16.当天运营结束,将出入口关闭后,夜间督导员的工作有()。 A 结算票款 B 为施工人员开端门 C睡觉 D 关闭车站照明 17.列车进站时,司机必须加强了望,以下不属于了望职责范畴的是()。 A 关注站台乘客状态 B 观察是否有异物侵入限界 C 发现异常,及时停车 D 观察是否有站务人员 18.列车库内的运行速度为()KM/H。 A 5 B 10 C 15 D 25 19.末班车到达车站前,站务工作人员应提前关闭()。 A 出入口 B 售票设备 C 出站闸机 D 广播 20.下面哪些处于站务部门岗位的是()。 A 行车调度员 B 行车值班员 C 电力调度员 D 乘务管理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操作三种正常控制模式。 2. 、、 3.环控调度员所监控的系统包括、、 、、、。 4.运营调度包括、、、

运营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学习-----好资料 Chapter 02 - Competitiveness, Strategy, and Productivity 3. (1) (2) (3) (4) (5) (6) (7) Overhead Material Total MFP Worker Cost Week Cost @1.5 Cost@ Output Cost@$6 (6) ?(2) $12x40 1 9,900 3.03 30,000 2,700 4,320 2,880 11,220 3,360 2 5,040 2.99 2,820 33,600 3,360 11,160 32,200 5,040 3 2.89 2,760 35,400 12,480 3,840 2,880 2.84 4 5,760 *refer to solved problem #2 Multifactor productivity dropped steadily from a high of 3.03 to about 2.84. 4. a. Before: 80 ? 5 = 16 carts per worker per hour. After: 84 ? 4 = 21 carts per worker per hour. b. Before: ($10 x 5 = $50) + $40 = $90; hence 80 ÷$90 = .89 carts/$1. After: ($10 x 4 = $40) + $50 = $90; hence 84 ÷$90 = .93 carts/$1. c. Labor productivity increased by 31.25% ((21-16)/16). Multifactor productivity increased by 4.5% ((.93-.89)/.89). *Machine Productivity Before: 80 ÷40 = 2 carts/$1. After: 84 ÷50 = 1.68 carts/$1. Productivity increased by -16% ((1.68-2)/2) Chapter 03 - Product and Service Design 6. Steps for Making Cash Withdrawal from an ATM 1. Insert Card: Magnetic Strip Should be Facing Down 2. Watch Screen for Instructions Select Transaction Options: 3.

资源与运营管理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资源与运营管理》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80题, 每题1分, 共80分。请从四个备选 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到题 目中的括号内, 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招聘规划及其步骤, 说法正确的是( ) 。 (A)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因此招聘无需规划 (B)招聘的渠道有很多, 如猎头公司、互联网、员工推荐等 (C)招聘规划的第一步是发布招聘信息 (D)招聘规划的最后一步是确定面试的时间 2.所有者权益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资产减去( ) 的余额。 (A)成本 (B)长期投资 (C)负债 (D)利润 3.小薛在一家制造厂做财务工作, 计算成本时她不该将( ) 算入公司的直接成本。 (A)水费 (B)研发费用 (C)直接人工费 (D)原材料、元件和耗材

4.小何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广告公司, 在进行成本计算时, 该公司适合使用( ) 成本模式。 (A)总体 (B)单位 (C)项目 (D)混合 5.关于财务预算这一概念, 说法正确的是( ) 。 (A)财务预算必须服从决策目标的要求 (B)财务预算就是指现金预算 (C)财务预算的先导是财务控制 (D)财务预测需要以财务预算的结果为依据 6.从危险性等级来看, 8月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属于( ) 。 (A)安全的 (B)临界的 (C)危险的 (D)灾难性的 7.对于一个蔬菜种植基地来说, ( ) 是它的主要资源。 (A)大棚 (B)塑料薄膜 (C)土地 (D)工具

8.某蛋糕制作店按照一名顾客的电话要求, 准备了一份生日蛋糕, 顾客2个小时后来取, 在顾客取走之前这份蛋糕属于( ) 。 (A)消耗品 (B)次品 (C)非有效库存 (D)有效库存 9.关于指导伙伴的特质和作用, 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选择指导伙伴时, 越年长、经验越丰富越好 (B)指导伙伴的选择很重要, 不当的选择可能会事倍功半 (C)绩效突出是指导伙伴必备的素质 (D)指导伙伴只要耐心就能够了 10.支出(成本)有三种形式, 其中价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体现的成本是( ) 。 (A)混合成本 (B)营业支出 (C)资本支出 (D)普通成本 11.计划和预算会计是四大会计种类之一, 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记录的是企业的”财务历史” (B)当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为管理会计所代替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范文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成组生产单元按零件组的( B )选择设置。 A 工艺路线 B 加工工艺 C 产品结构 D 车间大小 2.( C )是企业基础定额之一。 A产量定额B 工时定额C 劳动定额D 库存定额 3.直接完成生产任务而消耗的时间被称为(D ) A休息时间B 保管时间 C 培训时间D 作业时间 4.(B)是劳动定额的制订方法 A ABC方法 B 经验估工法 C 系统分析 D Johnson方法5.提出“消除一切浪费”的是( C)生产技术 A.CRM B. MRP C. JIT D. ERP 6.在结构调整中( A )是最基本的。 A.产品结构 B 资本结构 C 组织结构 D 经营结构 7.( B )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A.串行生产 B 并行工程 C 柔性生产 D 定制生产 8( C )生产类型的特点是品种少,产品高。 A单件小批量B 成批生产C 大量生产D 定制生产 9.成组技术中开创性编码系统被称为( A ) A Opitz分类法则 B 田口编码 C 二进制编码 D 以上三个都不是10.( B )是关于为一个组织结构设计岗位、配备人员的管理职能 A工艺设计 B 工作设计 C 设备采购D 系统设计 11.长期计划周期一般为(A )

A 两年以上 B 一年左右 C 半年 D 三个月 12.运营战略包括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和(C) A市场柔性B 工艺设计C制造柔性D 产品设计 13.企业系统的(B)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是为了实现整体目的。 A特殊性B整体性C盈利性D 工艺性 1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定额劳动时间的是(D) A照管工作地时间B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C准备与结束时间D非工人造成的损失时间 15.企业建厂时在基建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叫做(A) A设计能力B查定能力C计划能力D运行能力 16.经过科学分析和运算对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所规定的一组时间和数量标准叫做(B) A作业时间B期量标准C作业标准D工序 17.生产运营等经济活动中的项目是指(A) A周期性的活动B经常发生的活动C一次性的活动D不经常发生的活动 18.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中不包括(C) A控制目标B测量比较C控制决策D实施控制 19.周期性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主要包括生产间隔、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和(B) A产量B批量C销量D质量 20.进度控制的最终目标是(D) A销售进度B工序进度C投入进度D产出进度 21.美国数学家维纳发表划时代著作《控制论》的时间是(B)年。 A 1930 B 1940 C 1960 D 1950 22.完整描述大规模定制的是(A)。A托夫勒B欧文C派恩D安德森23.1913年, 23.(D)发明了流水生产线,拉开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序幕。 A派恩B泰勒C甘特D福特

运营管理参考答案 MBA

简答题: 运营系统: 运营系统是指利用运营资源把投入转换成产出的过程,它包括运营过程和运营资源两部分。其中,运营过程是指围绕着产品或者服务的一系列有组织的运营活动,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 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运营资源是指企业内部支持运营活动的资源条件,主要由人、财、物和技术等构成,是运营过程的支撑体系。 运营过程包括运营投入、转换过程及运营产出三部分,其中运营投入,又称为待转换资源,主要有原材料、信息和顾客等,运营产出则是企业满足顾客需要的产成品或者服务。一般来说,运营系统中发生的转换过程包括:物理过程、位置变化过程、交易过程、存储过程、生理过程和信息过程。 投入和产出的不同就是转换的结果,转换的本质要求是增加价值,即通过运营过程对运营的投入进行转换的过程必须为企业增加价值。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每一个企业都包括了人力资源、行政后勤、财务管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企业应该具有的所有部门,但是在这众多的部门中属于运营系统核心流程的是哪些呢?根据运营过程分析,企业中的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与“投入-转换-产出”过程一一对应,即投入系统主要是采购流程,转换系统主要 是生产流程,产出系统主要是销售流程和售后服务流程。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指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企业运营管理要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质量,成本,时间和柔性,它们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源泉。因此,运营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本身的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过程日趋复杂,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变化,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因素使运营管理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运营增添了新的有力手段,也使运营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使其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扩大,体系更加完整。 现代运营管理 现代运营管理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现代运营的范围已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扩大到非制造业。其研究内容也已不局限于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而是扩大到包括运营战略的制定、运营系统设计以及运营系统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把运营战略、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配送直至售后服务看作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对其进行集成管理。

资源与运营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资源与运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开放教育2010-04-01 17:24:34 阅读270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电大天堂【资源与运营管理】形考作业一答案: 指导: 你可以把在本单元内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思考与整个招聘和就职过程 相关的问题: (1)设想你的团队中有两名成员因为个人的原因要离职,那么,他们所承担的工作怎么办? 你是否需要马上向人事部f1报告你的招聘计划? (2)假设主管经理告诉你,她无法保证这两个离开的人都能由新员工来接替。园为公司当前 需要压缩人员编制,裁员是肯定的,要么在你的团队,要么是别的团队。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向她提供什么信息,以帮助她决定你的团队是否需要重新招聘人员? (3)你可以试着为空缺职位准备工作描述。.工作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 该项工作的主要目的: 该项工作的主要任务; 该项工作的范围。 (4)接下来,请准备人员规范。你既可以利用基于资格的方法制定人员规范,也可以列出基 本能力和优先能力。 (5)根据你制定的人员规范,列出在面试时要问的问题。记住,你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应聘 者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6)然后,为新团队成员工作第一周的就职过程作计划。计划中应包括他们要做什么、什么 时间做、谁要参与等。 (7)下一步,制定你的行动计划,该计划将监督新团队成员前3个月的工作情况,以确保他 们能尽快适应工作。记住,你需要定期进行回顾,以保证一切按计划进行。 (8)以3个月为期限,召开绩效管理会议。会议上你可以设定绩效目标,听取反馈意见,并讨 论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9)你需要准备一份备忘录,备忘录的内容可以有: 你多长时间与团队成员进行一次谈话; 你怎样核查培训效果:

运营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运营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15分二、多项选择题10分三、填空题10分四、名词解释15分五、简答题25分六、论述题20分七、计算题5分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形产品的变换过程通常也称为( B )P2 A.服务过程 B.生产过程 C.计划过程 D.管理过程 2、无形产品的变换过程有时称为( C ) P3 A.管理过程 B.计划过程 C.服务过程 D.生产过程 3、制造业企业与服务业企业最主要的一个区别是( A )P6 A.产出的物理性质 B.与顾客的接触程度 C.产出质量的度量 D.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 4、运营管理的基本问题不包括( D )P9-10 A.产出要素管理 B.资源要素管理 C.环境要素管理 D.信息要素管理 5、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最主要部分是( C )P13 A.产品研发 B.产品设计 C.生产运营活动 D.生产系统的选择 6、运营是企业哪项活动的主要环节( B )P15 A.增加产值 B.创造价值 C.提高竞争力 D.增加销售额 7、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 B )P17 A.产品的价格 B.运营过程的结果 C.资金实力 D.行业发展前景 二、多项选择题 1、服务运营管理的特殊性体现在(ACDE) P6-8 A.设施规模较小 B.质量易于度量 C.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短 D.产出不可储存 E.可服务于有限区域范围内 2、产出要素管理包括的内容有(ABCE ) P9-10 A.质量 B.时间 C.成本 D.包装 E.服务 3、资源要素的管理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BCD ) P10-11 A.环境要素管理 B.信息管理 C.人员管理 D.物料管理 E.成本管理 4、运营管理中的决策内容包括( ABD ) P13 A.运营战略决策 B.运营系统运行决策 C.运营组织决策 D.运营系统设计决策 E.营销决策 5、企业经营的基本职能有( ABCDE ) P16 A.财务管理 B.技术管理 C.运营管理 D.营销管理 E.人力资源管理 6、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作管理的绩效,即( ACDE ) P17 A.降低成本 B.品种齐全 C.控制质量 D.保证时间 E.服务周到 7、下列哪些因素使现代企业面临着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境地( ABCD ) P19 A.竞争 B.技术 C.市场需求 D.全球化 E.领导 三、填空题 1、运营活动是一个(“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P2 2、运营活动的产出包括两大类:(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P2 3、运营活动的中间变换过程也就是劳动过程、(价值增值)过程。P2 4、运营活动的中间变换过程既包括一个物质转换过程,也包括一个(管理过程)。P2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徐州师范大学试卷(A /B 卷) 1. 精细生产的内容不包括()?C A .产品精细 B .过程精细 C .管理复杂化 D .组织精细 2. 从概念上讲,JIT 可以做到()?D A .工件在加工中没有等待 B .仓库里没有存货 C .没有等待的机器 D .以上各项 3. MRP 与ERP 的主要不同点是()?D A .假设能力无限 B .固定提前期 C .按时段订货 D .自上而下处理 4. 固定量库存系统的基本模型不包括下述哪项假设()?C A .一次订货费或调整准备费是常量 B .根据平均库存计算维持库存费 C .库存回报是库存的减函数 D .提前期为常量 5.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 A .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 .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 .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 .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6. 哪一项不是准时组织生产的条件()?C A .减少调整准备时间 B .准时采购 C .建立推进式系统 D .从根源上保证质量 7. 流程重构的原则之一是()?B A .从根源上保证质量 B .由对流程结果负责的人负责实施 C .不要仅仅根据价格选择供应商 D .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 8. 某种零件的总需要量是由哪项决定的()?D A .净需要量 B .上层元件的总需要量 C .现有数 D .上层元件的计划发出订货量 二、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号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号后的括号内打“×”。(每小题 1分,共 10 分) 9.流程重构强调持续和逐步改善流程。( )× 10.最常用的排队模型假定服务率呈负指数分布。( )√ 11. MPG 法的实质是要在订货费与维持库存费之间取得平衡。( )√ 12.职能管理方式容易产生目标不一致、信息交流阻塞、职能重叠现象。(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分) 13.工作测量(时间研究):各种时间测定技术的总称,用以制定各项工作或作业的时间标准、确定劳动定额,并通过某种研究方法评价现实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及人员工作效率。 14.备货型生产: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即时满足用户的需要。 注意:装订线外,勿写答案; 装 订 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