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复习题
实用卫生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实用卫生统计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同质与变异2.总体和样本3.参数和统计量4.抽样误差5.概率6.计量资料7.计数资料8.等级资料二、是非题:1.用定性的方法得到的资料称作数值变量资料,亦称作计数资料。
()2.观察某人群的血型,以人为观察单位,结果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是有序分类资料。
() 3.分类变量或称定量变量,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亦称计量资料。
()4.调查某地10岁女孩的身体发育状况,以人为观察单位,测得每个人的身高(cm)、体重(kg)、血压(mmHg),此资料称为多项分类变量资料。
()5.用定量的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量的大小的资料,称数值变量资料。
()7.等级分组资料兼有计数与计量资料的性质。
()8.将观察单位按某一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计数,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称为计数资料。
()三、单选题:1.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分组资料的关系有A.计量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等级分组资料的一些性质B.计数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等级分组资料的一些性质C.等级分组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D.计数资料有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E.等级分组资料又可叫半计数资料2.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A.总体中任意一部分B.总体中的典型部分C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D.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E.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3.统计学上所说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三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有A.三种误差都不可避免B.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C.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D.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E.三种误差都可避免4.抽样误差指的是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D. 总体参数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5.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调查资料﹑校对资料﹑整理资料 B.调查资料﹑归纳资料﹑整理资料 C.收集资料﹑校对资料﹑整理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收集资料﹑校对资料﹑归纳资料6.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答案名词解释:(1)同质与变异:同质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变异指在同质的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卫生统计学考试复习题库大全附答案

卫生统计学考试复习题库大全附答案1 、统计推断的两个方面为A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B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正确答案 )C 、统计图表与假设检验D 、统计图表与参数估计E 、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2. 总体的定义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地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
A 、所有样本的全体B 、观察单位的全体C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 正确答案 )D 、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E 、样本中同质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3. 计量资料的正确定义是指计量资料又称数值变量,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
A 、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绝对数的资料B 、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相对数的资料C 、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平均数的资料D 、每个观察单位都有 1 个数值,无论该观测值是绝对数、相对数还是平均数的资料 ( 正确答案 )E 、将每个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的观测单位数得到的资料4. 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说法正确的是总体:根据研究的目的所划定范围内的同质的个体构成的全体,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
样本: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观察单位的观测值的集合。
A 、总体的指标称为参数,用拉丁字母表示B 、样本的指标称为统计量,用希腊字母表示C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组成了样本D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 ( 正确答案 )E 、总体中随意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5. 欲测量某地 2002 年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糖值,其总体为A 、该地所有成年男子B 、该地所有成年男子血糖值C 、 2002 年该地所有正常成年男子血糖值 ( 正确答案 )D 、 2002 年所有成年男子E 、 2002 年所有成年男子的血糖值答案解析:欲测量某地 2002 年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糖值,其总体为 2002 年该地所有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糖值,所以答案选 C 。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库(含答案)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库(含答案)1.根据某地6至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
适用的图形种类是直方图,因为6至16岁是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适用的图形种类是复式直条图,因为有一个检测指标和两个分组变量。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适用的图形种类是复式直条图,因为有一个检测指标和两个分组变量。
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因为这是研究的总体。
5.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该是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6.关于均数,正确的说法是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适用的描述平均水平的指标是几何均数。
The geometric mean is used to reflect the average level of a set of variable values that are XXX or a log-normal n (skewed n)。
such as antibody titers。
XXX us diseases。
XXX.According to the n d data of 164 cases of Salmonella food poisoning patients。
the one-sided 95% upper limit of the n d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percentile method as 57.8 hours。
This means that approximately 5% of the patients have an n d greater than 57.8 hours.A is incorrect: Approximately 5 people have an n d greater than 57.8 hours。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专试3C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计量资料3.等级资料5.样本7.频数表9.中位数11.方差13.变异系数15.标准正态分布17.抽样误差19.可信区间21.假设检验中P的含义23.检验效能25.方差分析27.相对数29.构成比31.非参数统计33.相关系数35.回归系数卫生统计学2.计数资料4.总体6.变异8.算术均数10.极差12.标准差14.正态分布16.统计推断18.标准误20.参数估计22.1型和II型错误24.检验水准26.随机区组设计28.标准化法30.Y ates 校正32.直线回归34.统计图二、单项选择题: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A.样本B.全部对象2 .总体是由A.个体组成B.研究对象组成3.抽样的目的是A.研究样本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4.参数是指A.参与个体数C.样本的统计指标C.影响因素D.个体C.同质个体组成D.研究指标组成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D.研究总体统计量B.总体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儿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9.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儿何均数D.平均数10.两样木均数的比较,可用B.距宜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B.随机化、重复、设置对照D.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16. 非参数统计应用条件是 A. 总体是正态分布 C. 不依赖于总体分布 17. 下述哪些不是非参数统计的特点? A.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C. 适用于等级资料B. 若两组比较,耍求两组的总体方差相等 D. 要求样本例数很大B. 多数非参数统计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D.检验效能总是低于参数检验22. 两个小样本比较的假设检验,应首先考虑A. t 检验B.秩和检验C. 任选一种检验方法D.资料符合哪种检验的条件 23. 对于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假设为A. 样本的差数应来自均数为0的正态总体B. 样本的差数应来自均数为0的非正态总体C. 样本的差数来自中位数为0的总体D. 样本的差数来自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的总体24. 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口【归方程的原则是各观察点A.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 C.与直线的我直距离相等25.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受试对象、实验效应、观察指标 C.齐同对比、均衡性、随机化26.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A.方差分析B. t 检验C.两者均可11. 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U 配伍等于A. V &-V 误差B. V 总一 1/处理C. V 总-V 处理+ V 误巷D. V 处理一 V 误差 12. 在均数为耳,标准差为b 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兄一//|2()的概率为5%。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库(含答案)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库(含答案)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材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差异的多组材料时接纳,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开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整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整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整体中随机抽取的一局部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谜底】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均匀值【谜底】D7.某地易感儿童打针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均匀水平,宜接纳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谜底】B多少均数(geometric mean)是用于反映一组经对数转换后呈对称分布的变量值在数量上的均匀水平,在医学研究中常适用于免疫学的目标。
卫生统计学试题汇总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总体2、样本3、随机抽样4、变异5、概率6、随机误差(偶然误差)7、参数8、统计量9、算术均数10、中位数11、百分位数12、频数分布表13、几何均数14、四分位数间距15、方差16、标准差17、变异系数18、标准正态分布19、医学参考值范围20、可信区间21、统计推断22、参数估计23、标准误及24、检验水准25、检验效能26、率27、直线相关28、直线回归29、实验研究30、回归系数二、单项选择1。
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
A。
样本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D。
个体 E.观察指标2.总体是由( )组成.A.部分个体B.全部对象 C。
全部个体 D。
同质个体的所有观察值 E.相同的观察指标3。
抽样的目的是().A。
研究样本统计量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总体统计量E。
研究特殊个体的特征4。
参数是指( )。
A。
参与个体数 B。
总体中研究对象的总和 C。
样本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 E。
总体的统计指标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
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
随机抽样即随机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E。
选择符合研究者意愿的样本6。
反映计量资料平均的指标是().A。
频数 B。
参数 C。
百分位数 D。
平均数 E.统计量7.表示总体均数的符号是( ) 。
A。
σ B。
μ C。
X D. S E。
M8.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集中趋势指标的是( )。
A。
均数 B。
中位数 C.百分位数 D.几何均数 E.众数9. (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
对称分布 B。
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对数正态分布 E.正态分布10.一组某病患者的潜伏期(天)分别是:2、5、4、6、9、7、10和18,其平均水平的指标该选()。
A。
卫生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库

1.在Meta分析的异质性检验中,若P<0.05,则合并效应量的计算应选择A、固定效应模型B、随机效应模型C、定量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D、分类指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E、两种模型都适用正确答案:B2.Meta分析中,合并效应尺度是A、指独立研究的结局指标B、反映合并统计量与真值距离的指标C、反映多个独立研究综合效应的合并统计量D、反映多个独立研究结局指标的方差大小的指标E、反映多个独立研究结局指标的平均值大小的指标正确答案:C3.在以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数之差作为合并效应量的Meta分析中,合并效应量的95%置信区间下限如果大于零,则可认为A、试验组效应高于对照组B、对照组效应高于试验组C、两组效应相同D、只能认为两组效应不同E、无法确定正确答案:D4.在以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比值比(OR)作为合并效应量的Meta分析中,合并效应量的95%置信区间包含1,则可认为A、试验组暴露程度高于对照组B、对照组暴露程度高于试验组C、尚不能认为两组暴露程度不同D、两组暴露程度不同E、无法确定正确答案:C5.下列不属于生存资料特点的是A、包括结局和时间两个方面的信息B、结局为两分类互斥事件C、常存在截尾数据D、生存时间多数情况下呈正态分布E、生存时间的分布类型复杂正确答案:D6.下列不属于产生截尾数据原因的是A、死于非处理因素B、失访C、发生死亡事件D、中途退出E、死于非处理因素引起的意外事正确答案:C7.下列关于“死亡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特指引起生物体死亡的事件B、反映处理措施失败或失效的特征事件C、一般是研究者在资料分析阶段确定的D、导致观察对象中途退出的事件E、导致观察对象意外死亡的事件正确答案:B8.生存分析中的生存时间是指A、手术至死亡的时间B、观察开始至研究结束的时间C、观察到的存活时间D、发病到痊愈的时间E、出生到死亡的时间正确答案:C9.关于“生存率”的叙述,下列正确的A、指观察对象活过某时刻的概率B、指观察对象在时段内存活的概率C、指生存概率,等于1-死亡概率D、复发率和缓解率不可能是生存率E、若资料存在截尾值,则无法计算生存率正确答案:A10.Kaplan-Meier法属于A、参数法B、非参数法C、半参数法D、logistic回归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11.生存分析中,描述生存时间的集中趋势宜用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百分位数E、众数正确答案:C12.下列不属于非参数统计方法的是A、乘积极限法B、寿命表法C、log-rank检验D、Kaplan-Meier法E、方差分析正确答案:E13.直线相关分析要求()A、两变量为定性资料B、两变量呈线性关系C、两变量呈非线性关系D、两变量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E、两变量分别服从正态分布正确答案: BD14.下列关于直线相关系数说法正确的是()A、大小表示密切程度B、绝对值大小表示密切程度C、符号表示相关方向A、又称Pearson积矩相关系E、样本相关系数用ρ表示正确答案: BCD15、下列关于等级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数据不需要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B、资料可以总体分布未知C、只能用于等级资料D、属于参数统计分析方法B、本质是两组数据秩的相关系数正确答案: ABE16、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A、各观测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B、各观测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C、各观测点距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D、各观测点距直线的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E、各观测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最小正确答案: B17、以下属于直线回归分析应用条件的是A、线性,自变量x与应变量y呈线性关系B、独立性,个体间相互独立C、正态性,自变量x取不同值时,应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D、方差齐性,自变量x取不同的xi值,应变量y的条件方差相等E、x也必须服从正态分布正确答案: ABCD18、下列关于直线回归分析假设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方差分析是对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B、t 检验是对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C、方差分析与t 检验的结果一致D、F=t2E、含有常数项的直线回归系数假设检验(t检验)的自由度为n-1正确答案: E18、对直线回归方程进行假设检验的目的是对_________作出统计推断。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选择题一、A1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1、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设计、调查、审核、整理资料B.收集、审核、整理、分析资料C.设计、收集、整理、分析资料D.调查、审核、整理、分析资料E.以上都不对2、统计学中所说的样本是指A.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一部分B.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选取有意义的一部分C.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E.以上都不对3、统计学上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抽样误差在实际工作中:A.均不可避免B.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E.只有抽样误差不可避免4、µ确定后,δ越大,则正态曲线:A.越陡峭B.形状不变C.越平缓D.向左移动E.向右移动5、抽样误差指的是: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D.不同的总体参数之差E.以上都不是6、治疗效果判定资料属于:A.计量资料B.技术资料C.等级资料D.无序分类资料E.以上都不是7、平均数可用于分析下列哪种资料:A.统计资料B.等级资料C.计数资料D.计量资料E.调查资料8、一组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用: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平均数E.以上均是9、对于同一份正偏峰的资料,求得的几何均数与算术均数:A.几何均数大于算数均数B. 几何均数小于算数均数C. 几何均数等于算数均数D. 几何均数可以大于算数均数,也可以小于算数均数E. 以上说法都不对10、原始数据加上一个不为0的常数后:A.x不变,CV变B. x变或CV变C. x不变,CV不变D. x变,CV不变E. x、CV均改变11、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计算______以表示其平均水平A.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全距E.标准差12、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指标最常用的是:A.四分位数间距B.全距C.标准差D.变异系数E.方差13、变异系数CV的数值A.一定小于1B.一定大于1C.可大于1;也可小于1D.一定不会等于零E.一定比S小14、若成年人血铅含量近似对数正态分布,拟用300名正常成人血铅确定99%正常值范围,最好采用下列哪个公式:A. x+2.58SB.lg-1(x lgx+2.58S lgx)C. x±2.58SD.P99=L+i/f99(300*99/100-f L)E. lg-1(x lgx+2.33S lgx)15、_______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卫生统计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 )愈大,s愈大愈大,s愈小愈大,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愈小,与总体均数的距离愈大愈小,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2.对于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95%的变量值分布范围为( )A.μ-σ~μ+σB.μσ~μ+σC.μσ~μ+σ ∞~μ+σ ~μ+σ3.设x符合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作u=(x-μ)/σ的变量变换,则 ( )符合正态分布,且均数不变符合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不变符合正态分布,且均数和标准差都不变符合正态分布,但均数和标准差都改变不符合正态分布4.在比较两个独立样本资料的总体均数时,进行t检验的前提条件是( )A.两总体方差相等B.两总体方差不等C.两总体均数相等D.两总体均数不等E.以上都不对5.在同一总体中作样本含量相等的随机抽样,有99%的样本均数在下列哪项范围内 ( )A.±B.±C.μ±D.μ±E.μ±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 ( )A.均数要小B.均数要大C.标准差要小D.标准差要大 E .均数和标准差都不相同7.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其中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D.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E.以上都不是8.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女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用该市8岁女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价D.不能作评价E.以上都不是9.若正常人尿铅值的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现测定了300例正常人的尿铅值,以尿铅过高者为异常,则其95%参考值范围为( )A. lg -1(x x lg ± S lg x )B.lg -1(x x lg ± S lg x ) C.<lg -1(x x lg + S lg x ) D.<lg -1(x x lg + S lg x ) E. >lg -1(x x lg - S lg x ) 10.某市250名8岁男孩体重有95%的人在18~30kg 范围内,由此可推知此250名男孩体重的标准差大约为( )kg11.单因素方差分析中,造成各组均数不等的原因是( )A.个体差异B.测量误差C.个体差异和测量误差D.各处理组可能存在的差异E.以上都有12.已知2006年某医院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该指标为A.发病率B.构成比C.标化发病率D.相对比E.以上都不是13.某地男性肺癌发病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构成比B.相对比C.定基比D.流行率E.以上都不对14.下列指标中,哪个是相对比指标A.中位数B.均数C.变异系数D.标准差E.几何均数15.分别采用Z 检验和χ2检验,对两个率的差别进行假设检验,则求出的Z 值和χ2值的关系是A.χ2检验比Z 检验准确 检验比χ2检验准确=χ2 =2 E.χ2=Z16.某医师采用两种不同的药物治疗甲.乙两组相同疾病的患者,其中甲组的患者数是乙组的10倍,假设两组治愈率相等,比较两总体治愈率的95%置信区间,则有A.甲组的较乙组的精密B.甲组的较乙组的准确C.乙组的较甲组的精密D.乙组的较甲组的准确E.以上都不对17.某研究人员为比较甲.乙两县的胃癌死亡率,现以甲.乙两县合计的人口为标准计算标化死亡率。
假设对甲县而言,以各年龄组人口数为标准算得的标化率为p1,以各年龄组人口构成为标准算得的标化率为p2,则>p1 =p1 <p1比p1要准确比p2要合理18.检验主要是检验A.两个观察的实际数间的吻合程度B.观察的实际数与假设的理论数吻合程度C.两个计算的理论数间的吻合程度D.两样本率间的吻合程度E.样本率与总体率间的吻合程度19.某医师进行了四组人群的血型情况研究,每组人群有A、B、AB 和O型四种血型的人数各若干,要比较四组人群血型分布的差别,则要进行检验 B. 2检验检验 D.秩和检验 E.回归分析20.四个样本率的比较,进行χ2检验,其自由度为21.关于行×列表资料的2检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任何一格1≤A< 5,则要进行合理合并B.任何一格1≤T < 5,则要进行合理合并C.若有1/5格子以上1≤T < 5,则要进行合理合并D.若有1/5格子以上1≤A < 5,则要进行合理合并E.以上都不对22.对于某四格表资料,用?2检验的基本公式算得?2值为2χ,用专用1公式算得为2χ,则两者的关系是2A.21χ>22χB.21χ=22χC.21χ<22χD.21χ比22χ准确E.22χ比21χ准确23.若仅已知样本率,估计率的抽样误差,应用下列哪个指标表示A.pσB.x s E.?24.某人从甲.乙两文中查到同类研究,均采用四格表资料?2检验对两个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甲文?2>2χ,乙文?2>21,05.0χ,可认为.0011,A.乙文结果更为可信B.两文结果有矛盾C.甲文结果更为可信D.两文结果基本一致E.甲文说明总体的差异较大参考答案一、单选题二.简答题(一)1.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它们的意义和计算上有何不同2.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3.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4.率的抽样分布有何规律和特征5.率的标准误的意义和用途。
6.率的Z检验的应用条件是什么7.χ2检验的基本思想如何8.χ2检验的主要用途有哪些9.四格表资料使用χ2检验有何规定10.四格表资料确切概率法如何进行双侧、单侧检验11.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应注意哪些事项简答题(二)1.假设检验.区间估计之间的联系在检验两均数差别上两者有何区别2.何为标准化法直接标准化法与间接标准化法的区别分布的特点4.交互作用与混杂的区别5.非参数检验的优点和不足。
简答题(一)参考答案1.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率.构成比.相对比。
率是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其计算公式,式中K为比例基数,主要依习惯而定或使计算结果能保留1~2位整数。
构成比指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总和之比,用以说明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通常以100%为比例基数,故又称百分比。
计算公式相对比指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两个指标的比例关系。
若比值大于1,用倍数表示,比值小于1,用百分数表示。
通常两个指标互不包含。
计算公式(或×100%)2.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1)计算率或构成比时分母不宜过小(2)正确区分构成比和率构成比说明事物内部某组成部分占其全部的比重或分布,分子是分母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率是说明某现象出现的频率,分子是分母发生某现象的例数。
(3)正确计算平均率(合计率)对分组资料计算平均率(合计率)时,不是由几组率简单相加或平均求得,而是由各组实际发生总数与各组可能发生总数之比得到。
(4)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在率或构成比进行比较时,除了要比较的因素外,其他影响的因素应基本一致。
在比较内部构成不同的两个合计率时,通常还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
(5)样本率或构成比进行比较时要作假设检验3.在两个合计率作比较时,当其资料内部构成不同,并且对结果有影响,此时需采用率的标准化方法,对内部构成进行齐同,以使其具有可比性。
4.样本率的抽样分布规律为服从二项分布,即样本中阳性数或样本阳性率的分布概率等于二项式展开后各项。
率的抽样分布具有如下特征①为离散型分布;②当π=时,呈对称分布;③当n增大时,只要π不太接近0或1,二项分布逐渐逼近正态分布。
一般认为,当nπ和n(1-π)≥5时, 可看作近似正态分布。
5.率的标准误是反映率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它可用于率的置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6.当样本含量n足够大,样本率p或1-p均不太小时(如np和n(1-p)均大于5),此时样本率的抽样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可按正态分布的理论来进行率的Z检验。
7.用χ2检验基本公式来说明χ2检验的基本思想,χ2值反映的是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的吻合程度,在检验假设H0成立的情况下,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差别仅由随机误差所致,其χ2值会比较小;反之,其χ2值会比较大,χ2值越大,就越有理由认为检验假设H0不成立。
此外,自由度一定时,χ2值概率分布是确定的。
8.χ2检验的主要用途有(1)两个或多个样本率的比较;(2)两个或多个样本构成比的比较;(3)其它,如频数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等。
9.四格表资料使用χ2检验有关规定为(1)N≥40,且T≥5时,直接计算χ2值,不用校正;(2)N≥40,且1≤T<5时,用连续性校正χ2检验;(3)N<40或T<1,不能用χ2检验,用直接计算概率的方法。
10.列出周边合计数不变的各四格表组合,双侧检验时,选择大于等于实际四格表的组合,计算其Pi之和。
单侧检验时,若设H1:1>χ22,求大于等于实际四格表值的各组合Pi之和;当设H1:1<χ2时,则求小于等于实际四格表值的各组合Pi之和。
得到的P值与检验水准比较后对检验假设作出判断。
11.行×列表资料χ2检验的注意事项有(1)作行×列表资料χ2检验时,要求不能有1/5以上的格子理论频数小于5,或者不能有任意一个格子的理论频数小于1,否则易导致分析的偏性。
出现这些情况时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在可能的情况下再增加样本含量;②若专业上允许,可将过小的理论频数所在的行或列的实际数与相邻的行或列中的实际频数合并;③删去理论频数过小的行和列;④行×列表资料确切概率法。
(2)如假设检验的结果是拒绝无效假设,只能认为各总体率或构成比之间总的来说有差别,但并不是说它们彼此之间都有差别,若要进一步分析彼此之间的差别,可将行列表分割,再进行2检验。
(3)单向有序的行×列表资料,即等级资料,不宜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效应,若作χ2检验只能说明各处理组的效应在构成比上有无差异。
简答题(二)参考答案1.假设检验.区间估计之间的联系在检验两均数差别上两者有何区别(1)假设检验用于推断质的不同,即判断两个或多个总体参数是否不等,而可信区间用于说明量的大小,即推断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范围。
(2)联系在于,可信区间亦可回答假设检验的问题,在判断两个总体参数是否不等时,两者是完全等价的。
(3)另一方面,可信区间不但能回答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还能比假设检验提供更多的信息,即提示差别有无实际的专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