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中各种类型的支架及安装方式分析

合集下载

光伏支架的不同结构

光伏支架的不同结构

光伏支架的不同结构
光伏支架的结构有多种,以下介绍三种主要类型:
1. 单立柱式支架:也称为“L”型支架,由一个垂直于地面的立柱固定光伏组件。

这种支架适用于较小的光伏电站系统,其简单的结构和易于安装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一种常见的支架类型。

2. 双立柱式支架:也称为“T”型支架,由两个垂直于地面的立柱和一个横杆组成。

双立柱式支架适用于较大的光伏电站系统,其结构更加稳定,能承受更大的风力和重量。

3. 框架式支架:由多个支撑杆和横杆组成的框架结构。

它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大小和数量进行灵活调整,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光伏电站系统。

此外,根据安装位置和用途的不同,光伏支架还有斜屋顶支架、屋顶倾角支架、屋顶压载支架和地面支架等类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文献。

光伏支架的主要形式

光伏支架的主要形式

光伏支架的主要形式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并将其安装在合适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最大的太阳能辐射。

它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护,确保太阳能电池板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光伏支架的形式有多种,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形式。

1.地面支架地面支架是光伏支架的一种常见形式,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大规模安装。

地面支架通常由钢材制成,结构坚固稳定,能够承受太阳能电池板的重量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地面支架可以采用不同的角度和倾斜度安装,以优化太阳能电池板的接受太阳辐射能力。

2.屋顶支架屋顶支架是一种安装在屋顶上的光伏支架形式,适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

屋顶支架通常由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具有轻量化和防腐蚀的特点。

它可以直接安装在屋顶结构上,不会对建筑物造成损害。

屋顶支架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斜坡支架、平面支架和斜坡墙面支架等,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屋顶。

3.墙面支架墙面支架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墙面上的光伏支架形式,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建筑结构。

墙面支架通常由不锈钢制成,结构简单并且稳定。

它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墙面上,不占用其他空间,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小。

墙面支架可以根据墙面的倾斜度调整安装角度,以获得适当的太阳能辐射。

4.悬挂支架悬挂支架是一种将太阳能电池板悬挂在结构上的光伏支架形式,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安装。

悬挂支架通常由钢材制成,结构坚固,并且能够承受太阳能电池板的重量。

它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悬挂在建筑物的窗户、阳台或墙面上,以获得最大的太阳能辐射。

悬挂支架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5.跟踪支架跟踪支架是一种可以追踪太阳位置的光伏支架形式,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辐射。

跟踪支架通常由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自动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和位置。

跟踪支架可以分为单轴跟踪支架和双轴跟踪支架两种形式,分别能够实现单轴或双轴的运动。

跟踪支架能够使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保持垂直于太阳,从而实现更高的能源产出。

光伏支架分类

光伏支架分类

光伏支架分类光伏支架作为光伏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光伏电站的发电主体。

支架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光伏组件的运行安全、破损率及建设投资,选择合适的光伏支架不但能降低工程造价,也会减少后期养护成本。

一、光伏支架类型1、根据材料分类根据光伏支架主要受力杆件所采用材料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铝合金支架、钢支架以及非金属支架,其中非金属支架使用较少,而铝合金支架和钢支架各有特点。

2、根据安装方式分类二、固定式光伏支架介绍光伏阵列不随太阳入射角变化而转动,以固定的方式接收太阳辐射。

根据倾角设定情况可以分为:最佳倾角固定式、斜屋面固定式和倾角可调固定式。

1、最佳倾角固定式先计算出当地最佳安装倾角,而后全部阵列采用该倾角固定安装,目前在平顶屋面电站和地面电站广泛使用。

1)平顶屋面-混凝土基础支架平顶屋面混凝土基础支架是目前平屋面电站中最常用的安装形式,根据基础的形式可以分为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支架支撑柱与基础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地脚螺栓连接或者直接将支撑柱嵌入混凝土基础。

优点:抗风能力好,可靠性强,不破坏屋面防水结构。

缺点:需要先制作好混凝土基础,并养护到足够强度才能进行后续支架安装,施工周期较长。

2)平顶屋面-混凝土压载支架优点:混凝土压载支架施工方式简单,可在制作配重块时同时进行支架安装,节省施工时间。

缺点:混凝土压载支架抗风能力相对较差,设计配重块重量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最大风力。

3)地面电站-混凝土基础支架地面电站混凝土基础支架多种多样,根据不用的项目地质情况,可选择对应的安装方式,以下主要介绍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独立及条形混凝土基础、预制混凝土空心柱基础等几种最常见的混凝土基础安装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根据基础形式不同,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可分为现浇混凝土桩和浇注锚杆。

优点: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开挖土方量少,混凝土钢筋用量小,造价较低、施工速度快。

缺点: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易受季节和天气等环境因素限制,施工要求高,一旦做好后无法再调节。

彩钢瓦光伏电站支架安装形式

彩钢瓦光伏电站支架安装形式

彩钢瓦屋面光伏支架安装形式彩钢瓦是采用彩色涂层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各种波型的压型板,彩钢屋面大多将彩钢瓦进行连接后直接支承于檀条上,常见的彩钢瓦屋面主要形式有:直立锁边型、角驰型、卡口型、明钉型,目前彩钢屋面为了方便排水多为坡屋面。

对于彩钢瓦屋面,光伏组件支架通过连接件与屋面进行连接,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屋顶面积,对于坡面屋顶采用平铺的方式,不考虑最佳倾角,朝向和倾角随屋面情况决定。

目前彩钢瓦屋面光伏支架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类。

1.夹具型光伏支架是根据彩钢瓦的型号结构配套特定的金属夹具,通过夹具上的紧固螺栓将夹具紧固在瓦楞上,在夹具的上面有冲孔的转接平台,用于连接导轨支架,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支架类型。

优点:不会破坏原有的结构,不易导致屋顶漏水或整体结构破坏。

缺点:长时间的风负荷、雪负荷的作用下,夹具容易松动甚至脱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后期维护。

2.明钉型主要针对的是梯形瓦屋面,夹具难以在彩钢瓦楞上夹紧固定,所以夹具固定座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彩钢瓦上,在夹具与彩钢瓦楞之间放置防水胶条或涂刷防水胶。

优点:解决了梯型等彩钢瓦屋面没有锁边结构,无法使用夹具型支架的问题。

缺点:彩钢瓦屋面打孔会破坏原有屋面防水效果,因为彩钢瓦厚度仅为0.3-0.8毫米,夹具通过螺栓与彩钢瓦连接,螺栓受力很薄,连接强度不易满足。

3.胶粘型主要针对梯形瓦屋面,无法安装夹具型支架时,将夹具全部采用强力胶水同屋面粘连的连接方式。

优点:安装简易快速,不破坏原有屋面结构,不易导致漏水。

缺点:在长时间室外环境下,会面临强力胶老化变形,黏性不足导致连接强度不够,支架脱落的风险。

4.冷焊型采用专用焊接设备,在彩钢瓦屋面上焊接螺栓,在焊接好的螺栓上安装光伏支架。

优点:不破化原有屋面结构,不易导致漏水,适用性广,承载能力及耐久型较好。

缺点:需要专业的焊接设备,对施工人员水平要求高,彩钢瓦厚度不小于0.5毫米。

光伏支架分类及特点

光伏支架分类及特点

光伏支架分类及特点
一、光伏支架的分类
1、陆地光伏支架:陆地光伏支架是最常见的一种光伏支架,它将光
伏组件安装在垂直于地面的支架上,有中型钢结构支架、大型钢结构支架、轻型支架、小型支架等。

其安装方式包括螺栓安装、脚手架安装和直接安
装等。

2、水电站光伏支架:水电站光伏支架是在水电站的管道上安装的光
伏组件安装支架,有坐式悬架型、悬架式支架、悬臂架等。

3、低夹角屋顶光伏支架:低夹角屋顶光伏支架是在低夹角或平面屋
顶上安装支架,它有螺栓安装支架和浮动安装支架等。

4、深浅度不同的光伏支架:深浅度不同的光伏支架适用于在各种类
型的地形条件下安装,可实现光伏组件的深浅度调整,有常规钢结构深浅
度支架、现场焊接钢结构深浅度支架、轻型支架等。

二、光伏支架的特点
1、耐腐蚀性好:大多数光伏支架采用钢材进行生产,耐腐蚀性好,
特别是防腐产品,更能抵抗外界的腐蚀作用,可以长期稳定性的安装使用。

2、轻巧:使用轻型支架可以减轻支架的重量,实现易于安装和运输
的特点,极大地减少了安装和运输中因重量过重而出现的问题,是高效率
安装的保证。

光伏发电支架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光伏发电支架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光伏发电支架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一、引言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广泛应用。

而光伏发电支架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固定光伏组件并使其正确朝向太阳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光伏发电支架的安装结构和施工方法,希望能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提供实用的参考。

二、光伏发电支架的安装结构光伏发电支架的安装结构主要包括支架框架、地基和固定装置三个部分。

1. 支架框架支架框架是光伏发电支架的主体结构,通常由支撑柱、横梁和斜撑组成。

支撑柱负责支撑整个支架框架,横梁用于连接支撑柱,增加支架的稳定性,而斜撑则起到加固支架的作用。

支架框架的结构应该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适应各种气象条件下的使用。

2. 地基地基是支撑整个光伏发电支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固性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地基的选址应考虑土壤的承载力和抗风能力,以及施工方便性等因素。

常见的地基类型包括混凝土基础、桩基和地脚螺栓等。

3. 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将光伏组件固定在支架框架上,保证光伏组件正确朝向太阳。

常见的固定装置有倾斜固定装置和转动固定装置。

倾斜固定装置通过调整安装角度来确保光伏组件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而转动固定装置可实现光伏组件的跟踪太阳运动,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

三、光伏发电支架的施工方法光伏发电支架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安装位置根据项目设计和现场条件,确定光伏发电支架的安装位置。

在选择安装位置时,要考虑地形地貌、太阳辐射状况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以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2. 打地基根据设计要求,在安装位置上进行地基的施工。

首先清理地面,然后根据地基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桩基的打桩等。

3. 安装支架框架根据支架框架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安装支架框架。

首先进行支撑柱的固定,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横梁和斜撑,确保整个支架框架的稳定性。

4. 安装固定装置根据光伏组件的类型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固定装置,并按照安装说明进行安装。

光伏支架基础类型汇总

光伏支架基础类型汇总

光伏支架基础类型汇总光伏支架作为太阳能发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太阳能电池板,固定、支撑和保护太阳能电池板。

根据支架的使用场景和安装方式,光伏支架基础通常可以分为地面支架基础和屋顶支架基础两种类型。

一、地面支架基础类型:1.桩基基础:桩基基础是在地面上打入深层的钢筋混凝土桩作为支架基础。

桩基基础能够提供良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但施工成本较高。

2.地脚螺栓基础:地脚螺栓基础是通过在地面上安装钢制地脚螺栓来连接光伏支架和地面。

地脚螺栓基础适用于土质较好、承载能力不是特别大的场地,施工简便,成本相对较低。

3.基础扩展片:基础扩展片是将光伏支架的支撑脚底部连接到扩展板,然后将扩展板埋入地下。

基础扩展片可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适用于土质较差、需要提高承载能力的场地。

4.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是将光伏支架直接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

这种基础结构牢固,适用于光伏电站项目和大型国家级项目。

5.悬吊式基础:悬吊式基础是将支撑架悬挂在特殊的支撑结构上,可以适应不同的地形和地貌。

二、屋顶支架基础类型:1.钢结构基础:钢结构基础是将光伏支架固定在建筑物的钢结构上,适用于工业大厦、商业综合体等场所。

钢结构基础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但要确保建筑物钢结构的承载能力。

2.平衡式基础:平衡式基础是将光伏支架的重量通过计算和设计,使其与屋顶之间达到平衡,不需要通过其他固定物来支撑。

平衡式基础适用于屋顶承载能力较低的场所。

3.张拉支撑基础:张拉支撑基础是将光伏支架通过张拉支撑固定在建筑物的顶部,通过张力来对抗重力。

张拉支撑基础可以减少建筑物的承载压力,适用于较大型的屋顶光伏电站。

总结起来,光伏支架基础类型多种多样,适用于不同的场地和建筑物。

选择适合的支架基础是确保光伏发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建筑物承载能力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光伏支架分类

光伏支架分类

光伏支架分类光伏支架作为光伏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光伏电站的发电主体。

支架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光伏组件的运行安全、破损率及建设投资,选择合适的光伏支架不但能降低工程造价,也会减少后期养护成本。

一、光伏支架类型1、根据材料分类根据光伏支架主要受力杆件所采用材料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铝合金支架、钢支架以及非金属支架,其中非金属支架使用较少,而铝合金支架和钢支架各有特点。

2、根据安装方式分类二、固定式光伏支架介绍光伏阵列不随太阳入射角变化而转动,以固定的方式接收太阳辐射。

根据倾角设定情况可以分为:最佳倾角固定式、斜屋面固定式和倾角可调固定式。

门舄的益最大価角匿定不变1、最佳倾角固定式先计算出当地最佳安装倾角, 而后全部阵列采用该倾角固定安装, 目前在平顶屋面电站和地面电站广泛使用。

1)平顶屋面-混凝土基础支架平顶屋面混凝土基础支架是目前平屋面电站中最常用的安装形式, 根据基础的形式可以 分为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支架支撑柱与基础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地脚螺栓连接或者直接将支撑柱嵌入混凝土基础。

a.地脚超逹接b.直接嵌A 基础平顶屋面独立混擬土基础支辈 平顶星面电站 地面电站混凝土基砒支架混凝土压载支架導旋桩支架冲击桩支架 工顶旦固条形:讓土基越黑优点:抗风能力好,可靠性强,不破坏屋面防水结构。

缺点:需要先制作好混凝土基础,并养护到足够强度才能进行后续支架安装,施工周期较长。

2)平顶屋面-混凝土压载支架平顶屋面混凝土压载支架优点:混凝土压载支架施工方式简单,可在制作配重块时同时进行支架安装,节省施工时间。

缺点:混凝土压载支架抗风能力相对较差,设计配重块重量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最大风力。

3)地面电站-混凝土基础支架地面电站混凝土基础支架多种多样,根据不用的项目地质情况,可选择对应的安装方式,以下主要介绍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独立及条形混凝土基础、预制混凝土空心柱基础等几种最常见的混凝土基础安装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根据基础形式不同,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可分为现浇混凝土桩和浇注锚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电站中各种类型的支架及安装方式分析
光伏零部件来源:王淑娟作者:王淑娟2014/8/28 13:46:28 我要投稿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光伏电站的运行方式大致有五种:
最佳倾角固定式(目前应用最广泛);
平单轴跟踪式;
斜单轴跟踪式;
双轴跟踪式;
固定可调式。

不同的运行方式,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发电量差异。

当然,初始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也会有差别。

一、不同运行方式的发电量提高
2010年的时候,我开始关注不同运行方式的比较,从某个支架厂家那里获得了一些实测的数据,完成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与最佳倾角的固定式安装相比,水平单轴跟踪的发电量提升了17%~30%,倾斜5°单轴跟踪的发电量提升了21%~35%,双轴跟踪的发电量提升了35%~43%。

但不同纬度下,各种运行方式的发电量提高率显然是不一样的。

大致有几个规律:
1)最佳倾角固定式(以下简称“方式一”)
在低纬度地区,由于最佳倾角较小,所以发电量提高很少(如在8°时,几乎是不变的);在高纬度地区,最佳倾角大,发电量提高明显(如在50°时,提高了约25%)。

2)平单轴跟踪式(以下简称“方式二”)
这种运行方式跟踪了太阳一天之内入射角的变化,其对发电量的提高率,在低纬度地区要明显优于高纬度地区。

一般认为,这种运行方式更适合在纬度低于30°的地区使用,相对于“方式一”,可以提高20%-30%的发电。

当然在高纬度地区,相对“方式一”也能提高接近20%。

3)斜单轴跟踪式(以下简称“方式三”)
这种运行方式显然是结合了“方式一”和“方式二”的优点。

如同“方式一”不适合低纬度地区一样,这种运行方式在低纬度地区的表现并不比“方式二”好多少。

因此,更适合高纬度地区。

这种方式下,阵列两侧的支撑结构(支架、转动轴)受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由于高纬度地区的最佳
倾角较大,如果采用“最佳倾角斜单轴”,则两侧受力不均衡就会很大。

因此,工程中一般会采用一个较
小的倾角。

4)双轴跟踪式(以下简称“方式四”)
由于跟踪了太阳一天之内、一年之内的入射角的变化,这种方式对发电量的提高显然是最高的。

5)固定可调式(以下简称“方式五”)
这种运行方式是根据太阳一年之内入射角的变化调整支架倾角,从而实现发电量的提高。

从去年开
始比较流行,下文会着重说明。

那不同运行方式是如何提高发电量的呢?来两个实际数据做的图(说明:图片来自于王斯成老师ppt)。

各种运行方式一年之内各月发电量差异
从上图可见,相对于水平面辐射:
固定式提高了春、秋、冬三季的发电量,而牺牲了夏季的发电量;
单轴跟踪的曲线与水平面曲线几乎是完全平行的;
双轴跟踪相对与单轴跟踪,提高了春、秋、冬三季的发电量。

各种运行方式一天之内各时刻发电量差异(武威、5月中旬)从上图可以看出:
跟踪式(单轴、双轴)相对与固定式,提高了早晚的发电量;
由于是春季的数据,所以中午的发电量,双轴与固定式相当,高于单轴。

二、不同运行方式的应用
从前文来看,无论怎么比,跟踪式的都比固定式的发电量好,那为什么固定式仍是大家最喜欢的运行方式呢?
其一,初始投资、占地、运维成本
无论是支架投资还是相同装机容量的占地,还是运行维护成本,都遵循如下规律:
双轴跟踪式>斜单轴跟踪式>平单轴跟踪式>固定可调式>最佳倾角固定式
如一个10MW的项目,按25年平均满发小时数1300h来考虑,投资增加0.1元/W,则需要增加净收益(年发电量提高增加的收入-运维成本)约10万元才划算(按0.95元/kWh的电价,发电量大约提高0.81%可获得10万元收入)。

如,平单轴跟踪投资大约增加1元/W,需要未来每年净收入增加100万可以持平;而发电量大约提高20%,大约能提高240万的收入!就算考虑一年多几十万的运维费用,也是划算的。

那为什么大家不用呢?
其二,故障率与跟踪精度
跟踪式故障率高是大家普遍反馈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光伏电站主要在西北,风沙大,对跟踪轴的损害特别大。

一旦出现鼓掌,别说发电量提高了,就连基本的发电量都保障不了!我并没有拿到具体的统计数字,但了解的几个电站,大家都觉得跟踪式的容易坏。

除了故障率,跟踪精度也达不到理想值,尤其是双轴跟踪。

因此,发电量的提高也就会低于当初的预期。

三、固定可调式
之所以把“固定可调式”单拎出来说,纯粹因为去年以来,这种方式比较火。

下图是青海某地一年采用3种角度和2种倾角的发电量情况。

采用三种不同角度时,各月发电量
不同角度调节方案时,拟合值后各月发电量
相对于最佳倾角:
Ø三种角度(每年调节3次),可提高发电量6.2%,前后间距要增加,占地面积会增大;Ø15°和36°(每年调节1次),可提高发电量2.9%,前后间距不变,占地面积不变;
Ø55°和36°(每年调节1次),可提高发电量1.6%,前后间距要增加,占地面积会增大。

因此,采用固定式最佳倾角和一个较小的角度是比较合适的。

前一段时间,跟无锡昊阳的张总做了个技术交流,我们一起比较了四种固定可调式的支架。

千斤顶式
液压杆式
推杆式
圆弧式
根据电站运维人员反馈:倾角调节是件非常累人的事情,大家都不愿意去调,导致发电量低于预期值。

个人感觉,昊阳的千斤顶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没有想做广告啊!)。

而且,据我们公司的现场施工人员反映,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施工时的安装难度。

不知道固定可调式的故障率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