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分析
可口可乐营销策略分析

可口可乐营销策略分析
可口可乐是全球知名的饮料品牌,自1886年创立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广告策略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从品牌形象、广告和促销策略三个方面对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
首先,可口可乐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非常成功。
可口可乐的标志性红色和白色配色方案以及瓶装饮料的独特形状等,都成为了其品牌的代表元素,使得消费者一眼就能够辨认出可口可乐的产品。
此外,可口可乐还注重与大众文化的结合,在重要的活动和节日推出特别的限定版包装,并与音乐、体育等领域进行合作,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其次,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可口可乐一直以来都注重情感营销,通过打动人心的广告故事,营造出积极、快乐和自由的品牌形象。
例如,早期的“分享快乐”的广告强调了可口可乐与欢乐和友情的紧密联系,激发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共鸣和好感。
同时,可口可乐还善于利用明星代言人,与流行艺人和体育明星合作,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将品牌形象和产品推广给更多的人。
最后,可口可乐的促销策略也非常出色。
除了与合作伙伴举办各种促销活动,如联名合作、限时折扣等,可口可乐还推出了多种不同包装规格和口味的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可口可乐还通过广告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产品推广,与消费者建立更直接、更深入的沟通和互动。
综上所述,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包括品牌形象的塑造、广告的打造和促销的实施。
通过独特的品牌形象、打动人心的广告故事和多样化的促销手段,可口可乐成功地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保持了其在全球饮料市场的领先地位。
关于可口可乐品牌的广告创意策略

关于可口可乐品牌的广告创意策略专业:师范英语班级1212 姓名:李艳梅学号201221151059前言选择缘由:Coca-Cola商标100多年来一直未有改动。
其中文名字“可口可乐”一向被认为是翻译的极品。
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发音,还比英文更有意义。
它出自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一位旅英学者之手。
品牌背景:可口可乐诞生于1886年,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碳酸饮料,也是全球最著名的产品之一,以其酷爽怡神的口味和自由活力的品牌形象备受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如今可口可乐不仅是一种怡神的饮料,更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一百多年来,百事可乐在喧嚣、纷乱、竞争的氛围中,在经历了无数次与命运、病痛、磨难、灾难的抗争,甚至跌倒在死亡线上的挣扎之后,终于与先于其12年问世的可口可乐并驾齐驱、鼎分天下2012年7月,第三十届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召开。
为助威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队,可口可乐特推出"节拍的力量"Campaign,通过刘翔、何姿、陈一冰、张继科等中国队新生力量的倾情阐释,邀请消费者一起为他们"加入中国节拍",助威鼓励。
此次广告投放主要配合"节拍的力量"Campaign发起,广告紧密切合奥运热点事件,通过制造悬疑感,吸引目标消费者带着好奇到达Campaign主页面,探索更多内容。
一、产品分析:1.品牌类别:商业类利益:可口可乐公司-向注重与社区的共同发展。
从重返中国起,可口可乐公司在华就开展了多项促进社区发展的活动,从建立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到资助第一代大学生入学:从选派奥运火炬接力者参与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再到全面支持中国政府开展中小学信息化工程活动。
可口可乐公司不仅亲自参与促进社区发展的活动,而且还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了各级政府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NGO)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与此同时,各参与方也成为了可口可乐公司的忠实客户。
可口可乐公司返华20多年的时间里,品牌知名度以及销售量均有大幅增加,并多次成为"最受欢迎的外资企业"。
可口可乐 广告创意分析

可口可乐边界创意广告------边界篇赏析董于然200901002669短短一分钟的广告,让你目不转睛,过后独自琢磨。
可口可乐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这则广告无疑不是创意广告的经典案例。
以下分三个部分进行赏析。
一.目标性原则、人性化原则的体现任何广告创意的营造都是为了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行为。
可口可乐与竞争对手百事可乐这些年是在广告战中走过来的,在“渴望”上做文章来争取顾客已不是什么新鲜提议,怎样独具创新来巩固地位维持目标人群的忠诚度?这则广告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感兴趣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营造电影氛围,很好的抓住了目标顾客的神经。
既保证了广告的目标性原则又传达了人类期待和平理念,将目标性与人性化自然融合,不失为一则大气的创意广告。
二.UPS和Positioning创意广告——新、奇、特。
独特的主张就是一个基于产品及文化的卖点,也是差异化在广告上的体现。
①“边界”将观众的眼球聚焦在一点,突出表现可口可乐“OpenHappiness”这一主张是怎样得以实现的。
抛去了温和的场景设置,刚中带柔更能唤起观众对和平、共享的人性渴望。
这是USP理论中强调的只说一个主张,从而打动消费者在这则广告上的体现。
②Positioning理论提出使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找到或确定某个位置。
可口可乐做为美国文化的一个标志,历史即从独立战争开始,爱国和祖国归属感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这一独特资源怎能置之不理?世界品牌的可口可乐力求面面俱到,美国民众的心理与其他国的目标人群的心理如此巧妙的唤起与和谐的表现出来,这一点这则广告做的很好——倡导历史的归属感与当今世界主题的前提下,“Open Happiness”这一定位水到渠成的印在了人们的心里。
三.特殊创意技法①主体化创意技法。
开篇提到这侧广告让人目不转睛,怎样做到这一点?恰当运用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是其成功的关键点。
“边界篇”以历史文化为背景,两个国家各自的守卫者因“可口可乐”而产生了违背军令的“分享”,幽默但又值得观众回味,突出了可口可乐公司打造“OpenHappiness”的产品定位。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广告竞争策略分析

定位策略(百事可乐)
◆1.市场定位 :产品定位为中高档产品。以低热量、 好味道为产品的特性。 ◆2.广告定位 :广告以情感诉求为主,主要表现百事 可乐是健康的,运动的,自信的,有魅力的,好交际的, 有活力的…… ◆3.广告对象定位:追求时尚、新潮前卫的青少年 及运动员 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 1. 形象描述:很有竞争力、市场定位比较适合年轻人、 是唯一能与可口可乐竞争的品牌 2. 产品评价:青少年口味、没有激素、和可口可乐差 不多、价格合理„ 3. 相关识别:百事可乐标志、祝你百事可乐 4. 个性感受:欢快、青春、活泼、时尚、新鲜、活力、 经久不衰、活跃„ 5. 自由联想:蓝色、祝愿、百事流行鞋、体育„
定位策略(可口可乐)
“3A”策略:买得到/Availability;买得起/Affordability; 乐得买/Acceptability 广告对象定位:可口可乐积极选择新生代偶像做形象 代言人。可口可乐一贯采用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目 标客户显得比较广泛。近来,可口可乐广告策略把受 众集中到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身上,广告画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青 年形象为主体。 形象策略:可口可乐拥有各种各样的广告宣传,但也 是主要指对有活力的青年人,形象主要表现为年轻活 力,舞动,时尚、新鲜、体育、感人…….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广告策略竞分析
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老板伍德拉夫有一句 名言:“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 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还有谁会喝它呢?”
视 频
视 频
可口可乐背景资料
可口可乐”是一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世界著名品牌。可口可乐是在1886 年由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发明的。1891年,可口可乐公司正式成立,并且在 三年内推销到整个美国。可口可乐(Coca-Cola,也称Coke),是由美国可口 可乐公司出品的一种含有咖啡因的碳酸饮料。可口可乐早期在中国的译名作 “蝌蝌啃蜡”,但因销路不佳,后改名为“可口可乐”。目前可口可乐在世 界各地市场皆处领导地位,其销量远远超越其主要竞争对手百事可乐,被列 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可口可乐不仅是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的碳酸饮料,而且也 是全球最著名的软饮料品牌,在全球拥有48%的极高市场占有率。 可口可乐最早与中国结缘于1927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天津和上海设立 瓶装厂。从那是起,可口可乐这个名字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知、接受 直到喜欢。到1933年,上海可口可乐厂成为除美国之外最大的瓶装厂。那时 的可口可乐实际上已经成为被中国人所熟知的几个为数不多的世界名牌之一 了。1978年,在中美两国宣布建交的当天,可口可乐宣布为首家重返中国的 国际消费品公司。到目前为止,可口可乐在中国合资建立了20多个瓶装厂, 全年销售量超过3.2亿箱。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每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 头,中国也成为可口可乐的全球第四大市场。可口可乐已经成为在中国最具 知名度的国际品牌。占饮料市场1/4的份额,占碳酸饮料市场1/3。
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

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消费者需求的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因此在制定跨
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时,需要研究不同文化下的消费者需求和用户
心理,以此来确保广告能够达到其预期的宣传效果。
举例来说,在中东地区的文化传统中,人们通常会更加看重家
庭和社区的团结,而欧美国家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和消费体验。
可口
可乐公司便根据这些消费者需求和文化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广告宣
传策略以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2. 文化特色的体现
在跨文化广告中,突出文化特色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吸引
和留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和知名度。
可口可乐公
司的跨文化广告中,常常会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具体场景,从而
让消费者更容易将广告与自身的文化身份产生共鸣。
例如在中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宣传通常会将当地的庆祝活动、传统文化、熟悉的地域特色等元素纳入其中,让广告更加亲民
和贴近本土文化。
3. 良好的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广告传播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区域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因此需要在广告创意、语言翻译、传媒渠道等多方面做好跨文化沟通。
可口可乐公司通过优选具有本土文化底蕴,拥有本地市场经验
的广告代理商,并严格筛选资深的翻译团队作为合作伙伴,确保广告信息能够准确、流畅地传达到不同区域的消费者。
此外,可口可乐公司还会通过与本地媒体渠道的合作、参与当地的赛事或文化活动等方式,扩大对目标受众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广告传播效果。
【可口可乐广告营销策略】可口可乐广告营销策划书

【可口可乐广告营销策略】可口可乐广告营销策划书可口可乐广告营销策划书可口可乐广告营销策划方案互联网应用学院13工商管理2班杨思慧131121210前言 (3)一、概要: (4)二、策划目的 (5)三、环境分析 (5)(1)市场需求状况 (5)(2)竞争状况 (5)四、SwoT分析 (7)五、具体目标 (8)市场目标 (8)六、营销战略(具体行销方案) (9)(1)市场细分 (9)(2)目标市场 (9)(3)市场定位 (9)七.营销组合策略 (10)1.广告策略 (10)2.营销推广策略 (11)八、具体行动方案 (12)广告介绍: (12)人员安排: (12)九、财务分析 (13)十、策划控制方案 (14)十一、结束语.................................. .. (14)前言近年来,饮料行业整体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年产量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率递增,达到1300多万吨。
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品种也日趋多样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在这样成熟期的市场格局下,如何营销策划自己的产品,使产品能够脱颖而出,在整体的饮料行业实现长足的发展,是所有饮料企业需要探讨和思索的问题。
因此,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的多样化转型发展。
一、概要:可口可乐公司简介永远的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图标可口可乐公司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雪碧则是成长最快的饮料,其它品牌包括伯克的rootbeer,水果国度以及大浪。
二、策划目的1、宣传可口可乐公司的企业文化,通过此次广告拍摄提升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引言博弈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绝大部分领域共同的核心分析工具,它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
随着社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通讯信息现代化,企业流通、宣传、销售等是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新特点,使得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情况常常表现在企业之间广告的角逐,近年来的广告形式趋向多元化,对于同类产品的广告宣传更是日益激烈,此类问题可以应用博弈论进行分析。
一、博弈论概述博弈论(Game Theory)可以被定义为是对智能的理性决策者之间冲突,与合作的数字模型的研究。
博弈论也称对策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时候所进行决策的均衡问题。
博弈论为分析那些涉及两个或更多参与者和其决策会影响相互间福利的局势提供了一般的数字方法。
就此而论,博弈论便为社会科学各分支的学者和实际的决策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视角。
近年来,有效地证明博弈论威力的是其重要应用的多方面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领域。
本文中涉及的博弈论主要是一种策略型共赢博弈,也就是双方在相同的经济环境中如何以广告策略的制定,实施来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一个不管形式有多么复杂的博弈,一般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参加博弈的成员,即当局人或参与者,至少有两个,也可以是多个。
博弈论假定当局人都是智能与理性的,即当局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任何博弈存在的前提必须有个科学、严谨的游戏规则,以保障当局人的合理利益。
当局人必须严格遵守这个游戏规则;三是奖金,即所有当局人竭力追求的利益。
博弈中必须有奖金才具有吸引力,才能衡量当局人决策水平的高低。
纳什证明出,在有限局中人参加的有限行为对策中,至少存在一个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的组合,这就叫“纳什均衡”。
处于纳什均衡的状态下,每个人都不能通过改变策略来得到更大的收益。
二、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研究(一)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广告策略模型分析我们以一个策略型博弈模型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进行分析,之所以在众多的博弈模型中选择策略型博弈是因为策略型博弈具有非劣性,每个策略的选择与之行都是理性的,并且是对另一个局中人策略的最佳反应。
可口可乐广告策略

4、可口可乐与网络游戏携手
可口可乐公司先后与《魔兽世界》、《街头篮球》 与《跑跑卡丁车》合作。
5、可口可乐的公益营销策略
可口可乐以创造一 个和谐、美好世界的公 益形象,深入消费者的 印象,而达到销售的目 的。 比如1989年可口可 乐向台湾消费大众的广 告语是“让我们一起创 造更好的世界,共享和 平、欢乐、洁净的家 园”。
3、可口可乐广告的体育营销策略
(1)可口可乐与中国足球联 系密切。 2001年1月22日, 中国足协和可口可乐公司在北 京联合宣布,在2002、03两年 中,"可口可乐"全面赞助中国 所有级别的国家足球队。"可口 可乐"和中国足协的这次合作, 标志着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 第一次由一家全球性企业全面 支持各级国家队的建设,使各 级国家队有了统一的形象标识, 而可口可乐此举使自己的Logo 一次次出现在球迷眼中,更为 自身赢得亲和力。 (2)、可口可乐还就北京 申奥成功广告宣传,俨然 成了中国本地产品,而这 种乡土形象,确实达到了 与中国消费者沟通的效果。
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
李金阳 41003245
1、可口可乐广告本土化策略
广告与中国文 化相结合,在 春节等中国的 传统节日,选 择喜庆的红 色, 通过春联、烟 花炮竹、吉祥 物等民俗活动, 来表现中国浓 厚的乡土味。
2、华人明星代言
20世纪末的时候,可口可乐意识 到,要当中国饮料市场的领导者, 品牌融合中国文化才是长久之路, 于是在1997年,可口可乐的广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销策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 在中国推出的电视广告,第一次 选择在中国拍摄,第一次请中国 广告公司设计,邀请中国演员拍 广告。可口可乐广告策略集中到 年轻人身上,广告画面以活力充 沛的健康青年形象为主体。起用 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宣传之后,可 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增长了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分析
可口可乐
对于可口可乐,实在是一言难尽,它太富有传奇色彩了。
2001年《商业周刊》公布的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名单中,可口可乐以高达725亿美元高居榜首。
二十世纪调查显示,全球最流行的三个词分别是上帝(God),她(her)和可口可乐(Coca Cola)。
可口可乐还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外企,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做广告的。
1984年英女王访华,英国电视台BBC拍了一个纪录片给中国中央电视台放。
作为外交礼节,中央电视台必须播放,但苦于没钱给BBC,于是找到可口可乐要赞助。
可口可乐提出了一个赞助条件:在纪录片播放之前加播一个可口可乐的广告片。
这成了新中国电视广告历史上的开篇之笔。
此后很多企业写报告问“可口可乐可以做电视广告,我们行不行?”于是做电视广告的口子打开了。
撇开可口可乐荣耀不论,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
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老板伍德拉夫有一句名言:“可口可乐9 9.61%是碳酸、糖浆和水。
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还有谁会喝它呢?”从历史上看,可口可乐公司机以广告投入巨大而取胜的。
如今可口可乐在全球每年广告费超过6亿美元。
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可口可乐在中国每年广告投入高达几千万元。
起初,可口可乐是以国际化形象出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的,凭最典型化的美国风格和美国个性来
打动消费者,所用广告也是美国亚特兰大版本。
临近20世纪末时,可口可乐意识到,要当中国饮料市场的领导者,品牌融合中国文化才是长久之路。
于是在1997年,可口可乐的广告营销策略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其在中国推出的电视广告,第一次选择在中国拍摄,第一次请中国广告公司设计,第一次邀请中国演员拍广告。
可口可乐开始大踏步实施广告本土化的策略。
可口可乐广告本土化策略,首先体现在其广告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中国人喜欢热闹,尤其是春节这个合家团聚的日子,而可口可乐广告引人注目的手笔就是1997—2002一系列的春节贺岁片了。
可口可乐贺岁片选择了典型的中国情境拍摄,运用对联、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通过贴春联、放烟花等民俗活动,来表现中国浓厚的乡土味。
可口可乐还就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大打广告宣传,现在它又大力赞助中国足球队,声称喝可口可乐,“分享世界杯精彩”。
可口可乐俨然成了中国本地产品,而这种乡土形象,确实达到了与中国消费者沟通的效果。
其次,可口可乐积极选择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形象代言人。
可口可乐一贯采用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目标客户显得比较广泛。
近来,可口可乐广告策略把受众集中到年轻人身上,广告画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青年形象为主体。
1999年,先是起用张惠妹,这个女歌手泼辣、野性、“妹”力四射,赢得了一大批青少年的喜爱,然后由新生代偶像谢霆锋出任可口可乐数码精英总动员。
2001年又推出当红偶像张
柏芝,作为可口可乐夏季市场推广活动的形象代言人,紧接着就是跳水明星、三届奥运冠军得主、中国跳水皇后伏明霞与可口可乐签约,成为新世纪“雪碧”品牌在中国的第一位广告代言人。
电视广告中伏明霞从千米高空的飞机上腾空跃起,落在晶莹剔透的冰雪中,暗示了雪碧的清新直爽。
据称,起用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宣传之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增长了24%。
可口可乐不愧为世界第一品牌,具有长期的战略眼光。
为了长期保持在中国软饮料市场的霸主地位,它的广告策略可以放弃美国思维,而主动融合中国本土观念。
这种本土化策略,受到了每一位中国民众的欢迎。
据中央电视台调查咨询中心数据,可口可乐已连续7
年在市场占有率、最佳品牌认同比例和品牌知名度上名列第一,中国现在有90%的消费者认识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的广告本土化策略值得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品牌借鉴,比如联合利华的力士香皂的广告代言人常是国际女明星,如今坚持聘请中国女明星如李嘉欣、张曼玉、舒淇。
作为本土化策略的榜样,可口可乐列为十佳广告策略排行榜第二名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