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

合集下载

大医精诚 止于至善的意思

大医精诚 止于至善的意思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意思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是出自《素问·方剂论》的一句话,意思是伟大的医学精神在于追求至善。

这句话强调了医者应该以至诚至精的态度对待患者,尽最大努力去治疗疾病,追求医学的至善境界。

从医学伦理角度来看,这句话告诉医护人员要怀着真诚和专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不断追求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完善,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这种医学精神是对患者的尊重和责任,也是医务工作者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从治疗角度来看,这句话强调了医者应该不断追求医疗技术的精湛和治疗方法的完善,以期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医者应该怀着对患者的慈爱之心,尽最大努力去治疗疾病,力求做到最好。

从医学教育角度来看,这句话也提醒着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要怀着对医学的热爱和对患者的责任感,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以期将这种大医精神传承下去,造福更多的患者。

总之,“大医精诚,止于至善”是一种崇高的医学精神,提醒着医务工作者要以至诚至精的态度对待患者,不断追求医学的至善境界,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医精诚主要阐述的内容

大医精诚主要阐述的内容

大医精诚主要阐述的内容大医精诚是中医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强调医生应该以真诚、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患者,尽力治疗疾病。

这个原则的核心是医生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同时也需要拥有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详细阐述大医精诚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大医精诚大医精诚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源于《黄帝内经》和《难经》等古代著作,被认为是中医学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则之一。

大医指高明的医生,精诚指真诚、负责任、专注治疗。

具体来说,大医精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真正关心患者:大医应该把患者看作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关心他们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

2.严格按照职业道德:大医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利用自己的地位谋取私利,不隐瞒病情,不误导患者。

3.精通医学知识:大医应该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包括中西医结合、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4.治疗患者的责任感:大医应该尽最大努力治疗患者,不放弃任何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二、大医精诚的实践意义1.提高医生职业素质:大医精诚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强调了医生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在实践中,这个原则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增强患者信任感: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医生能够真正关心患者、尽力治疗,并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那么就会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

这样可以建立良好的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3.促进医患和谐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医患关系非常紧张。

如果医生能够秉持大医精诚的原则,真正关心患者、尽力治疗,那么就可以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建立良好的和谐氛围。

4.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大医精诚强调了精通医学知识这一点。

在实践中,这个原则可以帮助中西医结合发展。

因为只有具备丰富的中西医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三、大医精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1.倾听患者需求:当患者来到门诊或住院时,首先要做的是倾听他们的需求。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注释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注释

原文《大医精诚》孙思邈〔唐代〕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

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

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出自唐代孙思邈著作《备急千金要方》的第一卷。

这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它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我们非常推崇《大医精诚》中表述的“精诚”理念,故将其放在A+医学百科网的最重要位置,以此勉己励人。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大医精诚》原文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已,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大医精诚什么意思

大医精诚什么意思

大医精诚什么意思
大医精诚是具体的意思,是说优秀的行医者要做到既有精湛的医术,又有高尚的品德修养。

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即要求行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大医精诚” 一词是唐代名义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中的一篇文章题目,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医者所必读。

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大医精诚原文及翻译

大医精诚原文及翻译

大医精诚原文及翻译大医精诚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成语,源自尤为重要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

这句话传递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理念:作为医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真心待人,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在《黄帝内经》中,“大医精诚”是一个核心原则,是医学职业的基石。

无论一个医生的学术造诣多高,技术多么精湛,如果不能以真诚和诚实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病人,那么即便是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大医,指的是治病救人的医生。

大医并不仅仅指医生的医术高超,更强调医者的医德和职业精神。

医者应该正直、慈悲、无私,以身作则,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大医是有追求的医者,他们为了博大的医学事业而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并不断完善医学体系。

精诚,就是专心致志,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

精指的是医生应具备娴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对病症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治疗;诚则强调医生应该以真诚待人,严谨负责地对待病人的病情,积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只有精湛的医术和真诚的态度相结合,才能给予患者最好的医疗服务,提高治疗效果。

大医精诚原文:"大医精诚,为国家之大道也,人伦之大道也"大医精诚翻译:"Being a great doctor with profound knowledge and wholehearted devotion is not only the essence of the medical profession, butalso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serving the nation and fulfilling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大医精诚这一概念对于医学实践至关重要。

一位优秀的医生必须具备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品质,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

他们应该始终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解决病情和病人所面临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 校训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 校训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医学之道的追求与践行一、引言“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是医学院校的校训,也是医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了医学的双重使命:一是精于医术,以技术服务病人;二是怀有仁心,以大爱精神抚慰病患。

作为医学学子,我们应以此为准则,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同时培养一颗仁爱之心。

二、大医精诚:卓越医术的追求“大医精诚”强调了医术的精进与医德的修炼。

在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并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为患者服务。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践行“大医精诚”的理念:勤奋学习: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学术会议、进行临床实践等方式,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的医学知识。

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医术。

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同时,关注最新的医学动态和技术进展,保持对医学的敏锐性和洞察力。

诚信服务: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对患者诚实守信,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

三、仁心仁术:医学人文精神的传承“仁心仁术”体现了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作为医生,我们需要具备一颗仁爱之心,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仁术,即运用医学技术和知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践行“仁心仁术”的理念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个性和需求,倾听患者的声音,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关爱患者: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关爱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在患者需要时,给予温暖的拥抱和关怀。

敬业精神:以高度的敬业精神投入医学事业,时刻保持对医疗工作的热情和专注。

无私奉献:在面对生死和困难时,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

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健康教育: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意思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意思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意思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医务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

它的意思是指医生要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具备高超的医术和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真诚的关怀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者仁心强调医生要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不论社会地位、贫富贵贱,都要给予他们平等的关注和尊重。

医生应该坚守职业道德,尽心尽力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并尽可能减轻他们的痛苦和病痛。

医生应该始终保持同情心和善良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回馈社会,帮助更多的人重获健康和幸福。

大医精诚则强调医生要具备高超的医术和专业知识。

医生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医生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诊断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采取有效的医疗手段进行治疗。

医生还应该关注医学科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为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是医生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标准,它体现了医务工作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

只有拥有仁心和医术精湛的医生,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缓解病痛,恢复健康。

这种精神也是社会对医生的期待和赞美,同时也是医生自身追求的目标和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思邈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
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 ‚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体力 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 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 ‚医学论之父‛,与希波克拉底齐名的世界三大医德 名人之一,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 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却做官召请,周宣帝时, 征召他为国子博士,唐太宗欲授于爵位,唐高宗欲拜 谏议大夫,却固辞不受,一心致力于医学。孙思邈一 生勤于著书,晚年还隐居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 专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一生著书八十 多种,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 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 床实用百科全书。
重点内容
字:荣营、麤粗。 词:尚、今(病)、今(以)、了 句: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 之思,其不殆哉?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 神授,何以得其幽微?
大 慈 恻 隐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慈 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
《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 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朱 熹注‚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 也。‛
於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 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蜺此天地之常数也人 有四支五藏一觉一寝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 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 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 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燋枯 诊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故五纬盈 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孛彗飞流此天地之危诊也寒 暑不时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天地之瘤赘也山崩 土陷天地之痈疽也奔风暴雨天地之喘乏也川渎竭 涸天地之燋枯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鍼剂圣人 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 可消之災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诗
文意理解 ①本文所论‚大医精诚‛的‚精‛指什么? ‚诚‛指什么? ②本文从哪些方面论述‚诚‛? ③首段所说‚至精至微之事‛指什么?‚至粗 至浅之思‛指什么? ④作者孙思邈思想体系复杂,本文有哪些具体 反映?
课外阅读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馀言 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 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难为用也周 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 政乃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 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召诣 京师嗟其容色甚少谓曰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 门广成岂虚言哉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 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当时知名之士 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照邻有 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思 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於人善言人者亦本之
药王孙思邈对我国医药学贡献的“二十四个第 一”
1、 医学巨著《千金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 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 2、 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 3、 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 4、 中外医结合第一人; 5、 第一个麻风病专家; 6、 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 7、 第一个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 8、 第一个将美容药推向民间; 9、 第一个创立“阿是穴”; 10、 第一个扩大奇穴,选编针灸验方; 11、 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 12、 第一个提出多样化用药外治牙病;
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 俟终日智之圆也(节选自《旧唐书· 孙思邈传》)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 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 兼好释典。 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 其器大,难为用也。‛周宣帝 时,思邈以王室 多故,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 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 曰:‚过五十年,当 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 召诣京师,嗟其容色 甚少,谓曰:‚故知有道 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将授 以爵位,固辞不 受。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 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 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思邈尝 从幸九成宫,照邻留在其宅。时庭前有病 梨树, 照邻为之赋,其序曰:‚癸酉之岁,余卧疾
孙 思 邈 坐 虎 针 龙 图

孙 思 邈 药王山
• 孙 思 邈 药王山 洗药池
孙 思 邈 手 迹

大 医 精 诚
博及医源 精勤不倦
心 普救含灵之苦 体 俨然大医至意勿失 法 不可炫己毁人,经略财物

多音字:shà ng,chá ng (一)shà ng (1)增加。(2)添饰。(3)超过;高出。 (4)尊崇;崇尚。(5)荐举;选拔。(6)喜欢; 爱好。(7)奉。(8)娶帝王之女为妻。(9)佐助。 (10)志向;愿望。(11)久远。(12)副词,庶 几、希冀、尚且。(13)同‚傥‛。倘若。(14) 通‚上‛。(15)通‚掌(zhǎng)”。主持;掌管。 (16)通‚当(dāng)”。相当;匹配。(17)姓。 (二)chá ng (1)〖尚羊〗同‚徜徉‛。徘徊,彷徨。 (2)通‚常‛。(3)通‚尝‛。副词。曾经。
俞——腧shù
悽——凄 蔕——蒂 譁——哗
(二)实词活用 1、寒而冷之 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冷 2、热而温之 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热 3、得其幽微 幽微:形容词用如名词。玄妙的道理 4、道听途说 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途:名词作状语。在途中 5、济危急 危急:形容词用如名词。危急的病人 6、贱畜贵人 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低贱 贵: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高贵 7、损彼益己 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益 8、市而用之 市:名词用如动词。购买 9、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耻辱 (三)特殊句法 1、何以 介宾前置 3、艺能之难精者 定语后置
通‚毋‛,不 可,不要。
同‚工夫‛, 指时间。
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世故,客气。白居易寄 杨六诗:‚亦有新往还, 相见多形迹。‛
认为……低贱
虽曰贱畜贵人
认为……高贵
名词,市场
动词,购买
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
重点内容
字:蚩同媸、 同凄、 同虻、 同惭。 同险、
词:大慈、恻隐、疾厄、妍蚩、善 友、华夷、形迹、患、市、大 段、隐忍、蒂芥。
幼聪明过人,日诵千言,西魏大将独孤信赞其为‚圣 童‛。他通晓诸子百家,博涉经史学术,兼通佛典。 由于幼年多病,十八岁立志学医,二十岁即为乡邻治 病。他对故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 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 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我 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妇 科、儿科、针灸穴位等都是先人未有。一生致力于药 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终南山、下江州,隐居太白山 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他是继张 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 为祖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孙思邈是中华医学发展先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
明星,在中外医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 唐太宗李世民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 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 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敕封 为‚妙应真人‛,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现今我国各地都有祠堂纪念。陕西耀县药王 故里孙原村现存有药王孙思邈诞生遗址、幼 读遗址、药王墓及孙氏茔园,药王碑苑和宏 伟壮观的药王纪念中心药王祠堂,每年农历 二月二开展规模宏大的药王孙思邈文化节纪 念活动。平时有来自日本、台湾、香港和全 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重点内容
字: 绮、 欢。
词:体、内视、俨然、宽裕、汪汪、 皎、昧、参差、审谛、覃思、率 尔、俊、邀射、顾眄、凑、珍羞、 迭荐、向隅。 句:所以尔者,夫壹人向隅,满堂不 乐。

(一)qí 矛或戈戟的柄,也指作兵器的杖。 n (二)jīn (1)怜悯;同情。(2)惜;惋惜。(3)劳苦。(4)凶险; (5)戒惧;谨慎。(6)端庄;严肃。(7)敬重;崇尚。 (8)骄傲;自负。(9)夸大。(10)文饰;美化。 (11)急遽;急躁。(12)奋力振动。(13)竦。 (14)禽。(15)通‚贤(xiá n)”。(16)通‚慬(jǐn)”。勇。 (三)guān (1)同‚鳏‛。无妻的老人。也泛指无妻的人。 (2)同‚瘝‛。病。
大 医 精 诚
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 原(今陕西省耀 县)人,约生于 隋开皇元年(公 元581年),卒于 唐永淳元年(公 元682年),活了 一百零二岁。他 十八岁开始,就 ‚志于学医‛, 所谓‚青衿之岁, 高尚兹典。白首 之年,未尝释 卷‛ 。著有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各 三十卷。
• 孙思邈幼年体弱多病,汤药之资而罄尽家产。他自
13、 第一个提出用草药喂牛,而使用其牛奶治病的人;
14、 第一个提出“针灸会用,针药兼用”和预防“保健灸法”;
15、 系统、全面、具体论述药物种植、采集、收藏的第一人; 16、 第一个提出并试验成功野生药物变家种; 17、 首创地黄炮制和巴豆去毒炮制方法; 18、 首用胎盘粉治病; 19、 最早使用动物肝治眼病,现在证明富含维生素甲 20、 第一个治疗脚气病并最早用彀树皮煎汤煮粥食用预防脚气病 和脚气病的复发,比欧洲人早一千年,现在证明富含维生素乙; 21、 首创以坤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 孚勒氏早一千年; 22、 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医疗思想; 23、首用羊餍(羊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 24、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深入民间,向群众和同行虚心学习、收集 校验秘方的医生。
意动,认为……耻辱
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边邑曰鄙 国之下邑曰俚
重点内容
字: 同喧、 同哗、 同耀。
词:谈谑、矜、戴面、许、膏肓、 寻、诬、经略、谅、救济、曲 碎、鄙俚。 句:志存救济,故亦曲一)重点词: 1、古今字: 羞——饈 差——瘥 2、通假字: 蚩——媸 荣——营 其(其不殆哉)——岂 3、异体字: 絃——弦 麤——粗 蝱——虻 慙——惭 懽——欢 諠——喧 燿——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