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归纳概要(五).doc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概要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一、概论1、质量管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操作者质量管理、工长质量管理、检验员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随着生产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边缘学科。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深化将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永恒主题。
3、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化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一个包含ISO9000和ISO14000标准的全面质量一体化管理体系(TQIMS),把全面质量管理推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新阶段。
4、ISO8402术语标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5、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是基于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即质量环的控制,并通过有效的质量体系或系统工程为基础来实施和体现。
质量环和系统工程可以用过程来体现,过程的不稳定性,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控制目标。
6、不同的行业和产品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质量环的划分应该随行业和产品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无论质量环如何不同,其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都应包括在内并进行有效控制。
7、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全员、全过程、全范围及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8、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差异:强调系统管理、强调预防为主、强调不断改进、强调满足顾客需要。
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1、全面质量管理的构成要素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体系、质量策划、质量成本、质量改进和质量文化及质量审核。
2、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3、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三、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点1、过程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和基础,质量控制点是过程控制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联的资源和活动。
资源可包括人员、资金、装置、设备,以及技术和方法等。
3、工序是制造控制的主要环节。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11、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因此,文学常常苏辛并称。
但二人在相同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苏轼词多表现出旷达飘逸的风格,辛弃疾词的爱国词作则多带有悲壮沉郁的色调。
2、陆游的诗歌艺术陆游诗歌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有宋代成就,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
李白的飘逸自然、杜甫的悲壮沉郁他兼而有之。
3、欧阳修为的文章家和文坛领袖,倡导了影响深远的北宋诗新运动。
欧阳修的散文成就高于其诗歌,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4、王安石散文创作王安石对文学的看法,特别强调其实用功能。
和其文学主张相符,王安石的散文也以政论性的为多。
这些作品,大都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明力量。
5、“元曲四大家”指在元杂剧创作中享有盛名的四位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则根据四大家的活动年代和他们的创作成就,定四大家为“关白马郑”,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白朴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6、关汉卿:以《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调风月》、《单刀会》、《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2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
史记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共130篇: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李将军列传》是一部人物传记。
主旨本文通过记述西汉名将李广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逼自杀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揭露了西汉朝廷赏罚不公,刻薄寡恩与黑暗无道的社会现实。
疑难词句1、广家世世受射。
受:传授。
2、用善射杀首虏多。
用:因为;首:首级;虏:俘获。
3、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陈:阵地;所:大约。
4、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
正:整齐,严加约束。
5、吏当广所失亡多。
当:判决;失亡:损失,死亡。
初中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基础知识概要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概要课程标准要求: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能正确的配平及书写化学方程式3.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4.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学习方法指导:1.用原子、分子的观点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将质量守恒定律与一些现象和变化联系起来,更好的掌握它3.分析问题时要纵观全体,全面考虑,注意从整体分析问题,从宏观上理解和认识问题的实质4.结合化学与生产、生活、重大事件及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运用综合、对比、迁移等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5.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把守恒的思想引入其中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分析】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点燃化学反应原理:4P + 5O2 2P2O5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实验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分析】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原理:Fe + CuSO4Cu + FeSO4铁硫酸铜(蓝色)铜硫酸亚铁(浅绿色)二、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参加反应”指没参与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③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
④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练1:现有一反应A+B C ,有10g A 和5g B 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 A ,B 无剩余,则生成C 的质量为多少g ?解:m(C)=10g+5g -3g=12g2.100g 水和100g 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答:不符合。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讲解概要(可编辑修改word版)

现代汉语知识概要(一)音素、音位及音节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其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典范。
语音,语言的声音,我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标是记录语音音素的符号,所以现在一般把音标叫音素。
每一种语言中的音素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种语言中,方言的音素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英语音素、汉语音素、粤语音素。
英语辅音和元音在语言中的作用,就相当于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
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
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英语音素。
英语国际音标共有 48 个音素,其中元音音素 20 个、辅音音素 28 个。
英语字母共有 26 个,其中有元音字母 5 个、辅音字母 20 个、半元音字母 1 个。
)汉语音素音节只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而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包括 10 个元音,22 个辅音,总共有 32 个。
一个音节,至少有一个音素,至多有五个音素。
如“普通话”,由三个音节组成,可以分析成“p,u,t,o,ng,h,u,a”八个音素。
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在一种语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
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 1888 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很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
汉语一个音节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组成部分。
普通话里有:(1)10 个元音音位:a、o、e、ê、i、u、ü、-i、-i、er(2)22 个辅音音位:b、p、m、f、d、t、n、l、g、k、h、ng、j、q、x、zh、ch、sh、r、z、c、s(3)有 4 个声调音位:55、35、214、51音素和音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音素是从物理和生理角度看不同的音,音位是从社会角度看能区别意义的音。
中国象棋入门基础知识三篇

中国象棋入门基础知识三篇篇一:中国象棋初级入门教学篇歌诀篇一、摆棋:五个小兵前排站,两门大炮两边放;元帅将军坐中间,车马相士挨着站。
二、车:咚、咚、咚,我是红车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里,刀山火海也敢冲。
三、车,马,炮:车走直线威力大,就像一个巨无霸;马走日字真威风,就像少年黄飞鸿;炮打隔子一声响,就像降龙十八掌。
四、走子儿歌:老将活动九宫间,将帅遥望不见面;士斜行、滑石梯,兵卒过河横向前;马走日、相走田,车炮走遍每个点。
五、下棋礼貌歌:大家要知道,相逢要问好,长辈要尊敬,礼貌不可少。
识大体、多读书、明礼仪、懂世故,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手不悔大丈夫!六、一些口诀:1、马走日,象走田,车走横直线。
2、要想开局好,先出车、马、炮。
3、出动车、马、炮,不要睡懒觉。
4、当头炮,马来跳。
入门班教学基本纲要教学篇1、将、兵的走法和吃法;2、车、炮的走法和吃法;3、士、象的走法和吃法;4、塞象眼与马的走法和吃法5、绊马脚及简单开局原理;6、将军和应将的4种办法(吃子解将、垫将、逃跑、拆炮台);7、飞宫和对面笑;8、怎样走第一步棋;9、棋子价值;10、基本杀法:重炮、闷宫、霸王车、双车错、卧槽马、挂角马、钓鱼马等。
中国象棋入门班教学概要◆教学目标:熟练七个兵种的棋子走法和吃法,学会简单的开局原理,会初步把主力走到要道上(理解不深);学会一些简单的基本杀法,会初步应用到实战中;基本能独立下完一盘完整的棋。
除了培养学员的学棋的兴趣外,还会教给孩子基本的下棋礼仪,表现为:摆棋端正,下棋时不说话,吃完的棋子放到棋盒里,下完棋后规范收拾好棋,具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做到摸子走子、不悔棋。
◆知识点归纳:1、基础:认识棋盘和棋子;规范摆棋和收棋;了解象棋的起源、棋子的来历;将/帅、兵/卒、车、炮、士、象(塞象眼)、马(蹩马腿)的走法和吃法。
2、重要内容:将军及应将的四种方法(吃子应将、垫将[挡住]、避将[逃跑]、拆炮台)。
3、基本杀法:重炮将、闷宫杀、对面笑、霸王车、双车错、卧槽马、挂角马、钓鱼马。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知识归纳(一)基础知识概要:1.二元一次方程:像x+y=2这样的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是方程;(2)有且只有两个未知数;(3)方程是整式方程,即各项都是整式;(4)各项的最高次数为1.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3.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方程x+y=3和2x+3y=10合写在一起为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方程组中每一个方程都是一次方程;二是整个方程组中含有两个且只含有两个未知数.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概念:将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 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2)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选取一个系数较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②将变形后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在代入时,要注意不能代入原方程,只能代入另一个没有变形的方程中,以达到消元的目的. );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①中变形后的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组的解; ⑥最后检验求得的结果是否正确(代入原方程组中进行检验,方程是否满足左边=右边). 加减消元法2概念:当方程中两个方程的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来消去这个未知数,从而将二元一次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2)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①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原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的系数化成相等或相反数的形式; ②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变形后的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一定要将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切忌只乘以一边,然后若未知数系数相等则用减法,若未知数系数互为相反数,则用加法); 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组的解; ⑥最后检验求得的结果是否正确(代入原方程组中进行检验,方程是否满足左边=右边).【小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用代入法,也可以用加减法.一般地说,当方程组中有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是1或有一个方程的常数项是0时,用代入法比较方便;当两个方程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法比较方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思想;2、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①代入法;例1:⎪⎩⎪⎨⎧-=+=+)2(1574)1(304y x y x 2514372x y x y +=+=⎧⎨⎩()()例2:例3: 说明:要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应像解一元一次方程那样进行检验,检验时,注意要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能使每一个方程都成立的一对数才是方程组的解。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核心讲义概要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1.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组成一、嵌入式系统的定义1.IEEE定义2.国内定义二、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概述1.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2.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3.知识产权核三、嵌入式系统的组成1.概述2.硬件层3.中间层4.系统软件层5.应用软件层四、实时系统1.实时系统定义2.实时系统特点3.实时系统调度4.实时系统分类5.实时任务分类1.2 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一、冯诺依曼与哈佛结构1.冯诺依曼结构2.哈佛结构二、CISC与RISC1.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2.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三、流水线技术1.流水线的基本概念2.流水线技术的特点3.流水线结构的分类4.流水线处理机的主要指标四、信息存储的字节顺序1.大端和小端存储法2.可移植性问题3.通信中的存储顺序问题4.数据格式的存储顺序1.3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一、组合逻辑电路基础1.组合逻辑电路概述2.真值表3.布尔代数4.门电路5.译码器6.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二、时序逻辑电路1.时钟信号2.触发器3.寄存器与移位器4.计数器三、总线电路及信号驱动1.总线2.三态门3.总线的负载能力4.单向和双向总线驱动器5.总线复用6.总线通信协议7.总线仲裁四、电平转换电路1.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2.常用数字集成电路逻辑电平接口技术五、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1.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概述2.PLD的电路表示法3.可编程阵列逻辑器件PAL和可编程逻辑阵列PLA4.可编程通用阵列逻辑器件GAL5.门阵列GA6.可编程程序门阵列PGA1.4嵌入式系统中信息表示和运算基础一、进位计数制与转换1.二进制2.十六进制3.数制表示4.数制转换二、计算机中数的表示1.基本概念2.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三、非数值数据编码1.非数值数据定义2.字符和字符串的表示方法3.汉字的表示方法4.统一代码5.语音编码四、差错控制编码1.引入2.基本原理3.差错控制码分类4.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1.5嵌入式系统的性能评价一、质量项目1.性能指标2.可靠性与安全性3.可维护性4.可用性5.功耗6.环境适应性7.通用性8.安全性9.保密性10.可扩展性11.其他指标二、评价方法1.测量法2.模型法三、评估嵌入式系统处理器的主要指标1.MIPS测试基准2.Dhrystone3.EEMBC嵌入式微处理器与接口知识2.1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结构和类型一、嵌入式微处理器1.定义2.组成3.分类二、典型8位微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8位微处理器2.8051微处理器三、典型16位微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16位微处理器2.16位微处理器MC68HC912DG128A四、典型32位微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ARM处理器2.MIPS系列3.PowerPC五、DSP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特点2.典型的数字信号处理器3.DSP的发展方向六、多核处理器的结构和特点1.多核处理器概述2.典型多核处理器介绍2.2嵌入式系统的存储体系一、存储器系统概述1.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2.高速缓存(cache)3.存储管理单元MMU二、嵌入式系统存储设备分类1.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2.存储器部件的分类3.存储器的组织和结构的描述三、ROM的种类和选型1.常见ROM的种类2.PROM、EPROM、E2PROM型ROM的各自典型特征和不同点四、Flash Memory的种类和选型1.Flash Memory的种类(NOR和NAND型)2.NOR和NAND型Flash Memory各自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五、RAM的种类和选型1.常见RAM的种类(SRAM、DRAM、DDRAM)2.SRAM、DRAM、DDRAM各自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六、外部存储器的种类和选型1.外存概述2.硬盘存储器的基本结构与分类3.光盘存储器4.标准存储卡(CF卡)5.安全数据卡(SD卡)2.3嵌入式系统输入输出设备一、嵌入式系统常用输入输出设备1.概述2.键盘、鼠标3.触摸屏4.显示器5.打印机6.图形图像摄影输入设备二、GPIO原理与结构1.原理2.结构三、AD接口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概述2.AD转换方法3.AD转换的重要指标四、DA接口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DA转换的工作原理2.DA转换的主要指标五、键盘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键盘的分类2.用ARM芯片实现键盘接口六、显示接口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液晶显示器LCD显示接口原理与结构2.电致发光3.LCD种类4.LCD的设计方法5.其他显示接口原理与结构七、显示接口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触摸屏原理2.电阻触摸屏的有关技术3.触摸屏的控制4.触摸屏与显示屏的配合八、音频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音频数据类型2.IIS音频接口总线2.4嵌入式系统总线接口一、串行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串行通信的概念2.串行数据传送模式3.RS232串行接口4.RS422串行接口5.RS485串行总线接口二、并行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并行接口的分类2.并行总线三、PCI总线1.概述2.特点3.32位PCI系统的引脚分类4.PCI总线进行读操作四、USB通用串行总线1.概念2.主要性能特点B系统描述4.物理接口B电压规范6.总线协议7.健壮性B接口工作原理五、SPI串行外围设备接口1.概念2.使用信号3.同外设进行连接以及原理4.工作模式六、IIC总线1.概念2.特点3.操作模式4.通用传输过程及格式5.工作原理七、PCMCIA接口1.内存卡的种类2.16位PCMCIA接口的规范与结构2.5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口一、以太网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以太网基础知识2.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实现方法3.在嵌入式系统中主要处理的以太网协议4.网络编程接口二、CAN总线1.概念2.特点3.位时间的组成4.CAN总线的帧数据格式5.在嵌入式处理器上扩展CAN总线接口三、XDSL接口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概念2.XDSL技术的分析3.各类XDSL的特点四、无线以太网基本原理与结构1.概念2.标准3.网络结构4.接口设计和调试五、蓝牙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蓝牙技术2.蓝牙技术的特点3.蓝牙接口的组成4.链路管理与控制5.蓝牙接口的主要应用六、1394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发展过程2.应用领域3.IEEE 1394的特点4.IEEE 1394的协议结构2.6嵌入式系统电源一、电源接口技术1.AC电源2.电池3.稳压器二、电源管理技术1.电源管理技术2.降低功耗的设计技术2.7电子电路设计基础一、电路设计1.电路设计原理2.电路设计方法(有效步骤)二、PCB电路设计1.PCB设计原理2.PCB设计方法(有效步骤)3.多层PCB设计的注意事项(布线的原则)4.PCB螯合剂中的可靠性知识三、电子设计1.电子设计原理四、电子电路测试1.电子电路测试原理与方法2.硬件抗干扰测试嵌入式系统软件及操作系统知识3.1嵌入式软件基础一、嵌入式软件概述1.嵌入式软件的定义2.嵌入式软件的特点二、嵌入式软件分类1.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3.支撑软件三、嵌入式软件的体系结构1.无操作系统的情形2.有操作系统的情形四、设备驱动层1.板级支持包2.引导加载程序3.设备驱动程序五、嵌入式中间件1.定义2.基本思想3.分类3.2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一、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1.概述2.功能3.特点4.组件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1.按系统的类型分类2.按响应时间分类3.按软件结构分类三、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1.Vxworks2.嵌入式linux3.Windows CE4.Uc/os-II5.Palm OS3.3任务管理一、单道程序技术和多道程序技术1.定义2.实例二、进程、线程和任务1.进程2.线程3.任务三、任务的实现1.任务的层次结构2.任务的创建与终止3.任务的状态4.任务控制块TCB5.任务切换6.任务队列四、任务调度1.任务调度概述2.先来先服务算法3.短作业优先算法4.时间片轮转算法5.优先级算法五、实时系统调度1.任务模型2.RMS算法(单调速率调度算法)3.EDF算法(最早期限优先调度算法)六、任务间的同步与互斥1.任务之间的关系2.任务互斥3.任务互斥的解决方案4.信号量5.任务同步6.死锁7.信号七、任务间通信1.概念2.分类3.共享内存4.消息传递5.管道3.4存储管理一、存储管理概述1.存储管理方式2.内存保护3.实时性要求二、存储管理方案的种类1.实模式方案2.保护模式方案三、分区存储管理1.概念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3.可变分区存储管理4.分区存储管理实例四、地址映射1.地址映射概述2.静态地址映射3.动态地址映射五、页式存储管理1.基本原理2.数据结构3.内存的分配与回收4.地址映射5.页式存储管理方案的特点六、虚拟存储管理1.程序局部性原理2.虚拟页式存储管理3.页面置换算法4.工作集模型3.5设备管理一、设备管理基础1.概述2.访问硬件寄存器的方法二、IO控制方式1.程序循环检测方式2.中断驱动方式3.直接内存访问方式(DMA)三、IO软件1.中断处理程序2.设备驱动程序3.设备独立的IO软件4.用户空间的IO软件3.6文件系统一、嵌入式文件系统概述1.基本概念2.嵌入式文件系统同桌面文件系统的区别3.常见的嵌入式文件系统二、文件和目录1.文件的基本概念2.文件的使用3.目录三、文件系统的实现1.数据块2.文件的实现3.目录的实现4.空闲空间管理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4.1嵌入式软件开发概述一、嵌入式应用开发过程1.步骤2.与桌面系统开发的区别3.示例二、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特点1.需要交叉编译工具2.通过仿真手段调试3.开发板是中间目标机4.可利用的资源有限5.需要与硬件打交道三、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挑战1.软硬件协同设计2.嵌入式操作系统3.代码优化4.有限的IO功能4.2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一、概述二、程序设计语言概述1.低级语言与高级语言2.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3.程序设计语言的定义4.程序语言的发展概述5.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三、汇编语言1.基本原理2.ARM汇编语言四、面向过程的语言1.基本概念2.数据成分3.运算成分程序语言的运算成分4.控制成分五、面向对象的语言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2.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六、汇编、编译与解释程序的基本原理1.汇编程序基本原理2.编译程序基本原理3.解释程序基本原理4.3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一、要求二、宿主机、目标机1.宿主机2.目标机3.宿主机与目标机的连接三、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1.软件开发阶段2.编辑器3.编译器4.调试及调试工具5.软件工程工具四、集成开发环境1.IDE的发展2.Tornado3.WindowsCE应用程序开发工具4.Linux环境下的集成开发环境4.4嵌入式软件开发一、嵌入式平台选型1.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阶段2.软硬件平台的选择二、软件设计1.软件设计的任务2.模块结构设计3.结构化软件设计方法4.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方法三、嵌入式程序设计1.BootLoader设计2.设备驱动程序设计3.网络应用程序设计四、编码1.编码过程2.编码准则3.编码技术五、测试1.软件测试2.测试的任务3.测试的方法和分类4.嵌入式软件测试的步骤5.覆盖测试六、下载和运行1.TFTP2.编程器的固化4.5嵌入式软件移植一、概述1.嵌入式软件的特点2.可移植性和可重用性的考虑3.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4.嵌入式软件的移植二、无操作系统的软件移植1.概述2.基于层次化的嵌入式应用软件的设计三、有操作系统的软件移植1.概述2.示例四、应用软件的移植1.应用软件实现涉及的两方面2.移植应用软件是需考虑的因素3.软件开发时需遵守的原则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5.1系统开发过程及其项目管理一、概述二、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的划分方法1.常用开发模型1.1边做边修改模型1.2瀑布模型1.3快速原型模型1.4增量模型1.5螺旋模型1.6演化模型2.需求分析3.设计3.1系统架构设计3.2硬件子系统设计3.3软件子系统设计4.系统集成与测试三、系统开发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及常用的管理工具1.项目管理概述2.项目范围管理3.项目成本管理4.项目时间管理5.软件配置管理6.软件配置管理的解决方案四、系统开发工具与环境知识1.建模工具2.编程工具3.测试工具5.2系统分析基础知识一、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任务1.需求工程的概念2.相关术语二、用户需求1.概念2.关于Ada编程环境的需求示例3.编辑软件设计模型的CASE需求文档的示例4.特别的用户需求示例三、系统需求1.概念2.替代自然语言描述的系统分析方法四、系统规格说明书的编写方法1.系统规格说明书2.书写用户需求应遵循的简单原则3.需求文档的可能用户以及使用文档的方式4.Heninger(1980)对软件需求文档提出的要求5.IEEE标准为需求文档提出的结构6.编写系统规格说明书应重点注意的内容5.3系统设计知识一、传统的设计方法1.瀑布模型的组成部分2.瀑布模型法的优缺点3.传统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4.软硬件协同设计二、实时系统分析与设计1.实时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2.实时系统的开发方法三、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1.软硬件协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2.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流程3.软硬件协同设计的优点4.系统涉及到组成部分5.4系统实施基础一、系统架构设计1.系统架构设计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2.系统架构设计原则和概念二、系统详细设计1.系统详细设计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2.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用到的设计方法概述三、系统测试1.系统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2.系统测试类型3.系统测试的策略5.5系统维护知识一、系统运行管理1.运行管理制度2.日常运行管理内容3.系统软件及文档管理二、系统维护知识1.系统可维护性概念2.系统维护的内容及类型3.系统维护的管理和步骤三、系统评价知识1.系统评价的目的和任务2.系统评价的指标嵌入式系统设计6.1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特点一、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三、嵌入式系统的特点1.软硬件协调并行开发2.嵌入式系统通常是面向特定应用的系统3.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多样性RTOS4.与台式机相比,可利用资源很少5.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交叉开发环境6.嵌入式系统的程序需要固化7.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难度较大8.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需要强大的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的支持9.其他方面6.2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一、概述1.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要求2.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流程的阶段二、产品定义1.产品功能与产品性能2.产品定义三、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划分1.性能原则2.性价比原则3.资源利用率原则四、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1.概述2.嵌入式系统硬件的选择3.硬件功能模块划分4.硬件的可靠性五、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1.嵌入式开发过程中的角色2.进行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方面六、系统集成和测试1.系统集成过程中,可以分阶段运行测试程序2.嵌入式系统集成过程中的调试工具3.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测试的方法6.3设计示例:嵌入式数控系统一、嵌入式系统采用的设计方法1.传统设计方法2.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二、数控系统简介1.概述C系统构成三、需求分析1.功能要求2.非功能要求四、系统体系结构设计1.系统软硬件划分2.硬件系统划分3.系统软件功能划分五、硬件设计1.板级设计2.芯片级硬件设计六、软件设计1.软件接口设计2.系统软件模块划分七、系统集成与测试1.功能干涉测试2.压力测试3.容量测试4.性能测试5.安全测试6.容错测试。
(完整版)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点概要(仅供参考)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点概要请同学们注意:复习时不需要做很多题,但是在做题时,一定要把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整理复习,参看以下内容:1、书上的例题2、课件上的例题3、各章布置的作业题4、测试题第1、2、3章电阻电路分析1、功率P的计算、功率守恒:一个完整电路,电源提供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相等关联参考方向:ui=P-P=;非关联参考方向:ui<P吸收功率0P提供(产生)功率>注意:若计算出功率P=-20W,则可以说,吸收-20W功率,或提供20W功率2、网孔分析法的应用:理论依据---KVL和支路的VCR关系1)标出网孔电流的变量符号和参考方向,且参考方向一致;2)按标准形式列写方程:自电阻为正,互电阻为负;等式右边是顺着网孔方向电压(包括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提供的电压)升的代数和。
3)特殊情况:①有电流源支路:电流源处于网孔边界:设网孔电流=±电流源值电流源处于网孔之间:增设电流源的端电压u并增补方程②有受控源支路:受控源暂时当独立电源对待,要添加控制量的辅助方程3、节点分析法的应用:理论依据---KCL和支路的伏安关系1)选择参考节点,对其余的独立节点编号;2)按标准形式列写方程:自电导为正,互电导为负;等式右边是流入节点的电流(包括电流源、电压源、受控源提供的电流)的代数和。
3)特殊情况:①与电流源串联的电阻不参与电导的组成;②有电压源支路:位于独立节点与参考节点之间:设节点电压=±电压源值位于两个独立节点之间:增设流过电压源的电流i 并增补方程③有受控源支路:受控源暂时当独立电源对待,要添加控制量的辅助方程4、求取无源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i R (注:含受控源,外施电源法,端口处电压与电流关联参考方向时,iu R i =) 5、叠加原理的应用当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的独立电源应置零,即:独立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独立电流源用开路代替;但受控源要保留。
注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要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计算功率时用叠加后的电压或电流变量求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课程ID《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精要(五)使用说明:1.本基础知识概要是按照2012年高考考试说明的考查内容为依据并据09年杭州资料整理而成。
2.加▲为高频考点,加“法”的为编者提供不同角度的问题。
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共有38个知识点。
(一)国家和国际组织※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国家本质就是指某一国家在其统治形态或治理形态上属于哪种类型。
国家本质也称为国体。
1.国家的构成要素?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2.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体与政体?国体:即国家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
国体是国家的性质,政体是国家的管理形式。
⑵联系: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体现出来;②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③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用不同政体。
(为什么?国体不是决定政体的唯一因素。
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历史渊源,人口素质,发展程度都可以成为影响政体的因素)▲ 4.代议制?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代议制本质上是一种间接民主)※代议制实行原因(意义):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代议制作用(地位):代议制充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5.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
6.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是同君主专制相对立的政体,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
(其主要表现是,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
)君主立宪制: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划分标准: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比较:7.议会制和总统制?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
议会制特征:%1政府由议会选举产生,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1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政府首脑往往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
政府接受议会监督,定期向议会才艮告工作。
%1当议会对政府不信任时,政府必须全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才耕居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
总统制特征:%1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一般有任期限制,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1政府与议会完全分离。
%1政府不向议会负连带责任。
议会不能对总统投不信任票,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分为四种形式,即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委员会制国家。
※议会制和总统制比较※典型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形式※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委员会制比较8.单一制和联邦制?单一制:单一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
在单一制国家中,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单一制国家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
联邦制: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在联邦制国家中,国家整体与兼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各自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各组成部分的权力并非由整体所投予,而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联邦制中,联邦与州都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体系。
单一制、联邦制及邦联制比较9.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归根到底是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10.国际组织的类型?国际组织的含义:在当代(时间)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和地区或民间团体(跨国性)出于各种特定的目的(目的性),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组织姓)的团体。
国际组织的类型:%1按照成员的性质,国际组织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主要是团体或公民等。
)%1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1按照职能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11.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及局限性?作用: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
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商、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局限性:国际组织内部力量对比错综复杂,各成员的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
当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的能力就受到影响。
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12.中国与国际组织?⑴中国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⑵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⑶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
(4)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法国的民主共和制13.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结构、特点和实质?结构: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主要机构有英王、议会和内阁。
特点: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
其中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立法者和监督者。
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内阁必须从议会中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英王按内阁的意志行使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职能。
它们三者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制约,体现了英国政体运行的特点。
实质:英国的国王、议会以及内阁都是由资产阶级代表组成的,他们实施的政箓也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明显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它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
14.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的职能或职权?%1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作为国家元首,体现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延续性,承担国家元首礼仪性的职责。
,维持英联邦的团结,在政治生活中行使三项重要的权力:磋商权、鼓励权和警告权。
磋商权一一是指首相就某些事务应征询国王的意见,国王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供首相和内阁参考,但最后决定权仍在首相和内阁。
鼓励权一一是指国王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被授予各种奖励人士的名单由内阁拟定,国王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警告权一一是指如果国王认为政府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
但是,这种情况在政治生活中很少发生。
%1英国议会议会是英国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有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英国议会下院历来有“至尊议会” 之称,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立法权、一定的财政权和司法权、对政府的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上院在议会体系中只起辅助作用,表现在监督下院工作、协助下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或否决议案等方面。
它也是英国最高司法机关。
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
%1内阁内阁权力主要有:制定内外政策;向议会提交议案以及需要议会审议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门职权;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采取紧急行动;必要时宣布提前大选。
15.法国的国家机构?(1 )法国国家机构由总统、政府和议会组成(2)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
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任期五年.总理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
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组成。
各自行使不同的职权。
国民议会的主要职权: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
在行使立法权方面,参议院和国民议会有同等的权力。
16.法国政体的运行?%1.法国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总统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力,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主要作用。
(总统通过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主持内阁会议,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力的实施,尤其是在国防和外交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总统可以通过解散国民议会、举行公民投票、宣布紧急状态等,控制国家局势,决定国家命运。
)%1.总理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由于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人们把法国行政领导体制称为“行政双头制”。
一般来说,总统和总理有基本分工: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1.议会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权,在国家政治体制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议会时政府的监督和制约表现在多方面:政府施政纲领及各项改革方案、立法修正案和提案,必须经过两院议会通过才能生效;年度财政预算须经议会通过;议会可以通过“政府对议会负责”的规定制约政府活动,可以通过质询、投不信任票甚至弹劾等方式,追究政府的政治责任。
)A 17.法国政体的特点?%1.半总统制半议会制:在法国政体中,总统处于很高的地位,权力很大,但不能说法国是“总统制国家”,因为总统权力受到一些结构性制约。
(国管总统任命总理并主持内阁会议,但宪法规定政府应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限制政府的行为或追究政府的政治责任,从而使总统权力大打折扣。
议会对总统有直接和间接的监督权。
总统的重要文件、命令要有总理副署。
这些限制使总统的实际权力受到很大制约,因此人们把法国称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
)%1.行政双头制:法国的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人们把法国行政领导体制称为“行政双头制”。
一般来说,总统和总理有基本分工: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1多党制:多党制也是法国政体的一个特点。
(这种多党制的主要表现是:始终未能形成两个左右政治局势的大党;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派林立;随着中间阶层壮大,左右翼政党都出现向中间靠拢的趋势。
)A 18.英法两国政体的差异?⑴英法两国政体的不同点: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是民主共和制中的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