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8-02《运动的世界》2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附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附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附答案解析考试时间: 90 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 30 分)一、单选题(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30 分)1、中国高铁领跑世界,已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乘客坐在行驶的复兴号车厢里,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车厢座位 C.房屋 D.路边的树2、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0 ~ 2s 内,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B.0 ~ 5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C.2s ~ 5s 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5s ~ 7s 内,小车以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3、下图为广州市的地标工程——广州塔,你认为它的总高度(塔身+天线桅杆)是( )A.600km B.600m C.600cm D.600mm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乙 D.乙和丁5、小说《镜花缘》第七十九回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们家的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你认为,对“井在运动”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是( )A.墙 B.窗户 C.井 D.树6、在某次直线短跑训练中,小明和小华同时从起点向终点冲刺,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 2s 内,小明跑得较快C.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D.全程中,小华一直跑得比小明快7、如图是摄影师抓拍到的乌鸦骑在飞翔的老鹰背上“蹭飞”的情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 40 分)1.科学研究一般包含“ 提出问题”“猜想假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剖析论证”“评估沟通”等几个环节。

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 有的同学以为“铅球”应当是铅制作的 , 有的同学以为“铅球”可能是铁制作的, 于是同学们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 ,看能否相吸。

对于“吸一下”这一过程 , 属于科学研究中的 ()A. 猜想假定B. 设计实验C. 进行实验D. 剖析论证2.( 常州中考) 美国“猎鹰9 号”火箭把“龙” 号飞船送入太空, 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 “龙”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

空间站两名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龙”号飞船岿然不动而地球在慢慢转动, 如下图。

宇航员选用的参照物是()A. 舷窗B. 地球C.太阳D. “龙”号飞船3.拍照师抓拍到了一个风趣的场面 ( 如图) : 一只乌鸦站在翱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以乌鸦为参照物, 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 乌鸦是静止的C.乌鸦、老鹰翱翔的快慢相同 , 它们相对静止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4.如下图是小红同学精准丈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 下边读数正确的是()A. 20sB. 3. 2mi nC. 200sD. 180s5.小云同学在一次丈量木块长度时, 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丈量 , 如下图, 则以下丈量结果最靠近木块真切值的是()A. 3. 2cmB. 3. 30cmC. 3. 3cmD. 3. 5cm6.( 埠蚌二中中考 )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行程 s 与时间 t 的关系式为 s=5t +t 2( 各物理量均采纳国际单位制单位) , 则该物体()A. 第 1s 经过的行程是 5mB. 前 2s 的均匀速度是 7m/ sC. 做匀速直线运动 , 速度为 6m/ sD. 随意 1s 的均匀速度都是 2m/ s7.某同学用歌曲中的节拍来估测时间 , 测出中速歌曲的 10 个节拍用时为 8s, 他用相同的节拍估测一位同学跑完 60m所用的时间, 正好他打完 9 个节拍该同学抵达终点。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姓名______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案框中,每题3分,共36分)1.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A. 向西运动B. 向东运动C. 静止不动D. 无法确定2.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B.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C.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D.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3.以下是人类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物理学家是:()A.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B.用形态和色彩C.用旋律和节奏D.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4.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2-1所示,由图像可知()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M/秒,乙车的速度为2M/秒。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M。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5.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l:2 B.2:1 C.2:9 D.9:26.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①1.5m②23.0mm③4.8cm④0.72dm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7.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能见到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飘动的白云、以及下面的烟雾等—起摄入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在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A.飘动的白云 B.平台C.“孙悟空”D.烟雾8.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中学生身高约1.5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M 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5m/s9.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下图2-2中方法正确的是 ( )10.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图2-3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230AB321C14320D43201图2-2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12.下列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从楼上落下的物体B.随输送带运动的纸箱C.沿跑道滑行的飞机D.进站的火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3.这些题目难不倒你: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某学生的身高为1.6;(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3)公共汽车从临沂市里到罗庄区正常行驶约需0.5 ;(4)你的百M赛跑成绩约为14。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情况只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2. 商场内的营业员量服装时,最好应选用…………………………………………()A. 分度值为1cm的1m长的直尺B.分度值为1mm的1.5m长的直尺C. 分度值为1mm的1m长的直尺D.分度值为1cm的1.5 m长的直尺3.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B. 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C. 误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 (多选题) 乘客坐在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顺流行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A. 江岸的码头B. 游轮的船舱C. 迎面驶来的汽艇D. 奔流的江水﹡5. 工人师傅使用游标卡尺测得某零件长0.07530m,如果用你的三角板去测量,其结果应是…………………………………………………………………………………………()A. 0.07mB. 0.075 mC. 0.0753mD. 0.07540m6. 战斗机在空中加油,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80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应是()A. 0B. 800 km/hC.大于800 km/hD. 小于800 km/h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的飞行员在战斗中看到身旁似乎有一个“小虫”,用手抓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颗子弹是从对面的飞机上射来的B. 这颗子弹是从地面上射来的C. 这颗子弹相对于这架法国飞机是静止的D. 这颗子弹和这架法国飞机具有相同方向,相同大小的速度8. 某车站并列停放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从一侧的窗口看到田野上树木向北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得慢,则………………….()A. 甲、乙两车同时向北运动,乙车比甲机车快B. 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C. 甲、乙两车同时向南运动,但乙车比甲机车慢D. 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停留在站台上9. 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上升B. 一定下降C. 一定静止D. 无法判断10. 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A. 只有a车B. 只有bC. 只有cD. a车和c车11.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A.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C.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12. 小明和张伟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张伟提前5m到达终点,若让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张伟仍在原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A. 小明先到达终点B. 张伟先到达终点C. 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3. 在龟、兔赛跑的情景中。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做机械运动的物体是()A.铁锅生锈B.田里的玉米长高C.水蒸发D.地球绕太阳公转2 .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某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是以地面为参照物3 . 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的体温是22℃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D.家用灯泡工作电流约为2A4 . 一天中午,小华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华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对于“小华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A.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B.猜想与假设C.提出问题D.交流与合作5 . 某中学生步行通过5km的路程,所需的时间约为()A.60 min B.600 minC.20 min D.200 min6 . 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运动员“他们始终处在电视的屏幕内”.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①“运动员跑得很快”是以屏幕为参照物,“他们始终处在电视的屏幕内”是以跑道为参照物②运动员相对于屏幕是静止的,而跑道上静止的物体相对于屏幕是运动的③“运动员跑得很快”是以跑道为参照物,“他们始终处在电视的屏幕内”是以屏幕为参照物④运动员相对于屏幕是运动的,而跑道上静止的物体相对于屏幕是静止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 . 很多同学都有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我们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示数为10:00:01,隔了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的示数为11:01:02.则关于两次观察的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h 1 min 2 s B.1 min 1 sC.1 h 1 min 1 s D.11 h 1 min8 . 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秦骑行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50m/sB.小秦骑车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C.小秦下坡时不蹬车,单车越来越快是因为惯性增大D.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路旁的建筑物是运动的9 . 根据生活经验,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50℃B.拇指的宽度约为10cm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0m/sD.中学生的平均体重约为45kg10 . 新学期每逢周一上午,十堰外国语全体师生将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关于升国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国旗时校园环境温度为50℃B.国歌演奏时间大约为50sC.国旗杆的高度约为100mD.整个升旗仪式持续时间为20h11 .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细玻璃管紧密地插入橡皮塞,再将橡皮塞紧盖在装满水的椭圆形玻璃瓶上。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是176.4________;一本书的厚度大约为1________;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5__________;光年是__________的单位。

【答案】cm;cm;km/h;长度2.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对一木条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3.34 cm、3.23 cm、3.24 cm、3.25 cm,该木条的长度记为________cm。

【解析】4次测量中第1次测量的数据是错误的,把后三次的测量值相加求平均值可得3.24cm。

3.如图所示,我国先后发射的“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两个飞行器在太空中自行交会对接,之后,它们一起绕着地球高速飞行。

此时,它们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运动【解析】“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两个飞行器以地面为参照物来讲,它们和地球的方位在不断发生变化,故相对于地球,它们是运动的。

4.小黄测得自己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为70次,他用脉搏作为计时工具,测得从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脉搏跳动的次数是140次,则他用的时间约为________秒。

【答案】120【解析】小黄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为70次,当小黄脉搏跳动的次数为140次时,他用的时间约为t=n′n=×60 s=14070×60 s=120 s。

5.为了能较准确地测量出小球的直径,请用作辅助线的方式在图中画出测量方法,并读出小球的直径为________cm 。

【解析】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示刻度尺1 cm 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 mm ;末端刻度值为3.10 cm ,则小球的直径为3.10 cm 。

6.随着中国高铁铁路的飞速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和谐号”列车从合肥南站出发行驶到北京南站全程为980 km ,行驶时间只需约4 h ,则列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小红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祝融号模型,发现祝融号和一个初三的女学生一样高,请问这个祝融号有多高( )A .0.9mB .1.8mC .3.6mD .7.2m2.(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作为国际友好使者,在对外友好关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熊猫宝宝刚出生时体重仅有100g 左右。

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刚出生的熊猫的头部直径约为( )A .2.5mmB .2.5cmC .5cmD .10cm3.(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B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C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D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4.(2021·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1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枯叶飘落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XXX上学,途中妈妈提醒XXX“坐好,别动!”。

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3.如图2所示,共有160层,总高828m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于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

大厦内设有56部观光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7.4m。

在观光电梯从一楼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地面是静止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4.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5.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C.2.5cm6.在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20m/s的是()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3所示。

由图像可知:()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8.在学校运动会上,XXX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XXX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XXX的平均速度是8 m/s9.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

这是因为()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快。

10.XXX同学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5.91cm,宽度为18.35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新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2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叙述中哪些是不属于机械运动的例子()A.地面上滚动的球B.五四运动C.空中飞行的小鸟D.水中游动的鱼2.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

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垂直起飞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空中悬停3.小雨和叶子一起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小雨说:“我们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舱B.河岸的树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4.车站上有甲、乙两列火车,某同学坐在乙车上,感觉到火车开动了,可过了一会儿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离开火车站,该同学前后两次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甲车和乙车B.乙车和甲车C.甲车和车站D.乙车和车站5.小明记录了同学们在参加北京市中考体育测试中的一些成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A.1000m跑的成绩为88s B.引体向上1分钟13个C.仰卧起坐1分钟40次D.实心球投掷成绩12m6.我校运动会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枪声才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时,计时员秒表的读数为12.29秒,与运动员准确成绩最接近的是()A.12.29秒B.12.58秒C.12.00秒D.12.18秒7.同学们估测教室里讲台的高度,结果正确的是()A.80 mm B.80 cm C.80 dm D.80 m8.某同学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4 次测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 cm B.12.34 cm C.12.35 cm D.12.36 cm9.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B.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D.一定不能选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10.研究物体运动时常利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闪光灯每隔相等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此时物体运动的位置。

下图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甲、乙竖直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每隔0.02s闪亮一次),据此记录,两球均从a下落到b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匀速运动,受到阻力大B.乙球用时短,受到重力大C.甲球用时较长,为0.12sD.两球频闪时间相同,均匀速运动11.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小轿车和大货车,小轿车5min内行驶了9km,大货车0.5h内行了36000m.比较它们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以及速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乙是小轿车,速度为18km/h B.甲是小轿车;速度为108km/hC.乙是大货车;速度为72km/h D.甲是大货车;速度为72km/h12.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物体通过的路程,即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相同,物体通过的路程越短物体运动越快B.相同路程,物体所花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越快C.时间与路程之比越大,物体运动越快D.时间与路程之比越小,物体运动越快二.填空题(共6小题)13.国庆节期间,小明坐客车去旅游,当客车行驶到高速公路保持车距标识牌0m处时,恰好后面一辆小汽车行驶到客车旁,此时客车上速度计显示为80km/h.当客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100m处时,小汽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200m处,小汽车(选填“已经”或“没有”)超速;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是向(选填“前”或“后”)运动的。

(此高速路段限定小汽车最高速度为120km/h)14.一艘船在河中逆流行驶,在经过一座桥时掉落了一只空木箱,经过2min船上的人才发现,马上调头去寻找漂走的木箱。

此时空木箱相对于水是(选填“运动”或“静止”),如果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保持不变,从此处到追上木箱,船行驶的时间至少为min。

15.我国是掌控空中加油技术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只有当加油机与战斗机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才能加油,此时,加油机与战斗机的运动快慢是(填“相同”或“不同”)的;运动方向是(填“相同”或“相反”)的。

16.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70。

17.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2.914.313.71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小红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5km,她骑车上学所花的时间为30min,她骑自行车的速度是km/h。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19.如图为小亮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选填“A”或“B”)。

A. B.。

20.在探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实验小组在长约0.5 米的细玻璃管内注入水,管内留有一小气泡,他们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后,用橡皮筋在管上做出等距离(10cm)的记号。

在探究过程中,他们观察到如下现象:(1)小明把玻璃管倒过来左手拿着并尽量保持竖直,看到气泡在上升运动,这是以为参照物作出判断的。

(2)如图甲所示,当气泡开始运动后,小明右手迅速拿起秒表开始测量气泡经过每个橡皮筋的时间,并把路程和时间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如乙表所示,小气泡所做的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气泡在40cm 运动中的平均速度是m/s.请在乙坐标图中画出气泡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

路程s/cm010203040时间t/s0 2.3 4.2 6.18.0(3)小华看着小明,认为他的实验操作不规范,你认为他的操作有什么地方不规范。

(4)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雪认为在实验器材的选择上也有改进的地方,你认为哪些器材需要改进:。

(写出一条)2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据公安部门统计,车辆行驶过程中,停车距离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表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过程,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等部分数据。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实验序号速度/m/s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距离/m112.5914232257433021.679.4101(1)1、3两行数据可知:=+制动距离;并填写表中空缺的两个数据,完成表格。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汽车行驶速度越大,停车距离(填“越长”或“越短“),所以超速行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3)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变,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22.测定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平均速度,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处,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处。

(1)用测出AB的长s1=1.2m,又用测出小车从斜面A处滑下到达B处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5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v1=m/s;(2)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3)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陡”或“缓”)些。

四.计算题(共2小题)23.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门口出发,到达灵峰广场参加活动,途中一半路程骑得慢,另一半路程骑得快,路程与时间关系如图如图所示。

问:(1)小明骑得慢的是图中的哪一段?(2)小明骑得快的一半路程的速度是多少m/s?(3)小明从家门口到灵峰广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4.D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25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车次到、发站时北京济南南京苏州间D315到站时间﹣﹣﹣10:5414:3816:32发车时间08:2210:5614:14﹣﹣﹣(1)列车由济南到南京所用的时间为;(2)求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3)中途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求:①该大桥的长。

②火车全部在该高架桥上的时间。

③坐在车上的一名乘客通过大桥的时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

3.A。

4.C。

5.A。

6.B。

7.B。

8.C。

9.D。

10.A。

11.D。

12.D。

二.填空题13.已经;后。

14.静止;2。

15.相同;相同。

16.μm。

17.甲;路程。

18.相等;10。

三.实验探究题19.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圆的左侧与 1.00cm对齐,右侧与 2.55cm对齐,所以圆的直径为d=2.55cm﹣1.00cm=1.55cm;(2)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内径差的二分之一,即:(D2﹣D1),故B正确。

故答案为:(1)1.55;0.1;(2)B。

20.解:(1)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与橡皮筋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气泡运动是以橡皮筋记号为参照物的;(2)由题意知,每10s内,气泡运动的路程是不相等的,所以气泡是在做变速运动;从表格可以看出整个的过程中气泡通过的路程s=40cm=0.5m,时间t=8s.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气泡的速度:v===0.05m/s;利用描点连线的方法作图即可:(3)小明先观察到气泡开始运动后再计时时,气泡已经移动了一段距离,故做法是不规范的;(4)为了能精确测量时间,应增加气泡运动的距离,故应选用较长的玻璃管,并增加橡皮筋记号间的距离;故答案为:(1)橡皮筋记号;(2)变速;0.05;(3)观察到气泡开始运动后再计时;(4)应选用较长的玻璃管,并增加橡皮筋记号间的距离;21.解:(1)由表格中第一行的数据可知: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因为反应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已知:v1=12.5m/s,s1=9m,由速度公式得,反应时间:t===0.72s,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即反应时间t相等,所以,在第2行中,s2=v2t=25m/s×0.72s=18m;制动距离=停车距离﹣反应距离=74m﹣18m=56m。

(2)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行驶的速度越大,思考距离、制动距离也越长,导致停车距离也更长,当然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