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结构式家庭疗法

结构式家庭疗法结构式家庭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的心理辅导方法,旨在通过重新定义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和关系,促进家庭系统的平衡和和谐。
本文将介绍结构式家庭疗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并探讨其在促进家庭健康和个人心理成长方面的作用。
一、概念和原理结构式家庭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家庭治疗先驱Salvador Minuchin 提出的。
它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结构式家庭疗法通过调整家庭中的行为模式和沟通方式,帮助家庭成员建立积极的亲密关系,解决家庭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二、应用方法结构式家庭疗法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观察:治疗师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模式,了解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2. 家庭重构:治疗师根据观察结果,帮助家庭成员重新定义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以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模式。
3. 家庭调整:治疗师引导家庭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决策,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4. 家庭纠正:治疗师通过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家庭成员改变不良的行为和思维习惯。
三、应用领域结构式家庭疗法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1. 家庭冲突解决:结构式家庭疗法可以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各种冲突和矛盾,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2. 离婚和重组家庭:结构式家庭疗法可以帮助离婚或重组家庭中的家庭成员适应新的家庭环境,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3. 子女教育问题:结构式家庭疗法可以帮助家长改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积极行为和健康心理。
4. 心理疾病治疗:结构式家庭疗法可以作为心理疾病治疗的辅助方法,帮助患者理解并解决疾病产生的家庭因素。
四、效果评估结构式家庭疗法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研究表明,结构式家庭疗法可以显著减少家庭冲突和亲子关系问题,并提高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结构式家庭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家庭和个体。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家庭关系中那一道道或深或浅的锁。
咱们先来说说“重演”这个技巧。
这就好比是让家庭重新演一出戏,戏里的情节就是他们日常相处中的那些事儿。
比如说,一个家庭里老是因为孩子写作业的事儿吵架。
那在治疗的时候呢,就让他们像平常一样演一遍这个场景。
爸爸妈妈开始唠叨孩子不认真,孩子在那顶嘴。
这一演啊,就像把家里的问题放在了放大镜下面,治疗师就能清楚地看到,哦,原来爸爸说话的时候老是带着那种不耐烦的语气,妈妈呢,总是在旁边火上浇油,孩子呢,其实心里特别委屈,他也想好好写,但是被父母这么一弄,就逆反了。
这就像在舞台上,每个演员的表情、动作、台词,都暴露了问题的所在。
你说,要是不这么演一下,光靠嘴上说,能这么清楚吗?再讲讲“集中焦点”。
这就像是拍照的时候对焦,要把镜头对准家庭里最关键的问题。
比如说,一个家庭来治疗,说家里矛盾重重,什么婆媳关系不好啦,孩子不听话啦,夫妻感情也有问题啦。
这时候治疗师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得像个侦探一样,找到那个核心的问题。
可能经过一番了解,发现其实是夫妻之间沟通不畅,导致家庭气氛紧张,然后影响到了婆媳关系和孩子的状态。
那这个夫妻沟通的问题就是焦点。
就好比一个机器,好多零件看起来都有点毛病,但其实是发动机这个核心部件出了问题,只要把发动机修好了,其他的小毛病可能就跟着好了。
还有“感觉震撼”这个技巧呢。
这就像是给平静的湖面丢一颗大石头,引起家庭的强烈反应。
有时候家庭里有些问题,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觉得就应该是这样。
治疗师就得做点啥,让他们突然意识到,这不对啊。
比如一个家庭里,父母总是替孩子做决定,孩子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
治疗师可能会很严肃地跟父母说,你们这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就像把一只小鸟一直关在笼子里,它永远学不会飞。
这时候父母可能就会特别震惊,原来他们一直以为是爱孩子的行为,其实是害了孩子。
“划清界限”也很重要。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一)代表人物萨尔瓦多·米纽秦1974出版《家庭与家庭治疗》《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出生在以色列受训于美国发展于二战服务于儿童李维榕《家庭故事—心理随笔》(上、中、下),199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婚姻:多人之舞》,2004,李维榕,北京出版社《婚姻:无形之塔》,2004,李维榕,北京出版社(二)主要观点(1)关注家庭的结构,包括家庭规则、权力分配、界线;(2)家庭功能模式的灵活性与改变的可能性;(3)家庭的生活环境,包括扩展家庭、邻居、单位和学校等(4)家庭所处的发展阶段;(5)家庭成员围绕症状的交往模式;(6)家庭功能的三个特征:A家庭功能的丰富或者缺乏程度;B家庭功能的灵活性或僵硬程度;C家庭功能发挥的连贯性。
(三)Minuchin的比喻结构派治疗师像一位使用可调焦镜头的技术师一样,可以使用较远的焦距来观察,在他想要分析内在精神层面时,可以调整焦距,来一个特写镜头。
(四)主要内容(1)核心概念结构亚系统界限(2)行为障碍的发展僵硬界限-脱离模糊界限-缠结(五)核心概念-结构结构(structure):人际交往的循环模式,用来界定和稳定人际关系的形态。
(1)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家庭的功能组织,它决定家庭成员怎样进行交互作用(2)等级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家庭的功能组织,建立在清晰的代际界线基础之上,父母保持控制和权威的地位(3)家庭成员互动的组织模式1在家庭成员之间反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2常见的家庭互动方式妻子罗嗦→丈夫逃避→妻子更罗嗦→丈夫更逃避……母亲严格,子女松散;母亲干净,子女邋遢;母亲紧张,孩子放松3一旦形成,反过来影响互动互动模式→规则→强化结构(4)如何发现家庭的结构?(5)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结构才会凸现出来(6)不断变化:随家庭的发展,也需要形成新的结构如,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六)核心概念-亚系统亚系统(subsystem):靠辈分、性别或功能等划分而成的家庭中的一些小单元,由辈分、性别、兴趣或功能组成。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家庭治疗是一种针对家庭系统的心理疗法,旨在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解决家庭内部存在的问题。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理论并探讨其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家庭治疗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家庭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家庭系统的运作。
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家庭治疗师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并试图重构这些模式以改善家庭功能。
治疗方法包括家庭会谈、观察家庭互动、引导家庭成员互动改变等。
二、结构理论结构理论认为,家庭结构对家庭成员的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家庭治疗师根据家庭结构的特点,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规则和界限,并通过调整家庭结构来促进健康的家庭互动。
治疗方法包括重构家庭结构、重新分配家庭成员的角色、引导家庭成员建立健康的界限等。
三、沟通理论沟通理论认为,有效的沟通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家庭治疗师通过教授沟通技巧和改善沟通模式,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并增进相互理解。
治疗方法包括改善非言语沟通、提供积极反馈、教授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等。
四、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认为,思维和行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家庭治疗师通过帮助家庭成员发现并改变负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
治疗方法包括认知重构、行为技能训练、情绪调节等。
五、故事理论故事理论强调个人和家庭通过故事来建构和理解自己的经历和意义。
家庭治疗师通过倾听家庭成员的故事,帮助他们发现新的故事线索,并引导他们重新解释和重塑自己的故事。
治疗方法包括故事收集、故事解构、故事改写等。
综上所述,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有多种,每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治疗方法。
在实践中,治疗师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和方法,以实现家庭成员的改善和发展。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为更多家庭带来治疗的希望和改变的机会。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技巧与运用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 技巧与运用
家庭治疗,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着 重的焦点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的 问题,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的一种方法。
一、 家庭治疗概述家庭冲突、行为 模式和人格特征的局限,把个人放在家庭系统中 去了解并进行治疗。因而,家庭治疗其实是一种 系统治疗。
手足子系统
家庭里的界限,是指个体、子系统或系统同外部环境分 开的无形的边界线,是一种情感的屏障和距离。界限应为清晰的、半渗透式的、松紧适度的家庭关系介于“疏离性”与“黏密性”中摆荡,清晰的 界限给了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既有“我”的独立感,同 时又有“我们”的归属感,过度偏颇都不好。
家庭界限
僵化的界限则使家庭成员彼此间的人际距离很大,关系 显得较为疏离。在僵化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世界是 明显地相互独立的,两个子系统的成员都不愿意或都不 能进入彼此的世界。由于父母与孩子在需要时不能改变 或越过子系统的界限,虽然成员的独立性保持了,但彼 此的感情交流通常很缺乏。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可能比 较独立,但代价是孤独,缺乏忠诚和归属感。
亲子子系统
当家庭中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孩子们的第一个同辈团体 就形成了,他们组成了家庭中的手足子系统。兄弟姐妹 关系是人际间存在最为持久的关系,甚至可延续到整个 一生。对孩子来讲,加入到手足子系统中,可以使他们获得与 同辈交往的经验,发展出妥协、合作、竞争与相互支持 的模式。他们会学习怎样去交朋友,怎样去建立联盟, 怎样在屈服时保全脸面,以及怎样让自己被认可。
家庭结构
是由家庭中的个 人、两人或更多一些人组成的家庭中的小团体。
家庭系统借由亚系统来分化与执行功能由辈分、性别、兴趣或功能组成夫妻亚系统:亲子亚系统:父子亚系统、母子亚系统兄妹亚系统个体本身也是一个亚系统
第三章 结构式家庭治疗

就本质上而言,结构取向是基于家庭是 凌驾于个别成员之生理心理动力。家庭 成员的关系是根据支配其互动的特定规 则所建立。这些规则虽然通常不会被明 白陈述或辨认,但却形成一个整体—— 即家庭结构。结构的现实不等于个别成 员的现实。 ——MINUCHIN,1974
家庭互动模式调节家庭成员的行为,由两组相抗衡 的张力维持:一般性规则-特殊性规则 家庭功能/角色的互补性使得家庭在维持平衡时完 成其任务 家庭会尽可能尝试维持其偏好的模式——即目前的 结构 家庭结构要有足够的弹性以应对家庭内外的压力
第三章 结构式家庭治疗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念 二、结构家庭理论 三、结构式家庭治疗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念
家庭结构及其弹性决定家庭能否发挥其功 能、决定家庭能否适应外部的改变和其自 身的发展和转折(家庭生活周期)。 个人症状必须在家庭互动模式的脉络中才 能充分了解,要消除症状必须先改变家庭 组织或结构。
观察与倾听:谁听谁,谁先说,谁后说,谁帮谁,谁
提议,谁打断,谁离谁近…...
家谱图
帮助了解复杂的家庭互动模式
(五)结构式家庭治疗师的作用
促使家庭结构的改变 三大任务
创造推动家庭结构改变的情境
如何学习和操作家庭治疗
3.探讨在什么情况下有关,父母过去的经验 (大时代、大背景)对现在互动关系的影 响 4.找出新的可能性——改变结构
(四)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技术与工具
参与(Joining)
进入家庭系统 模仿 治疗师调适自己,适应家庭风格
活现(enactment)
将家庭冲突带进治疗会谈中; 使家庭成员展示出平时的互动模式 便于治疗师观察冲突及冲突处理过程,探讨症状与家庭 结构之间的关系。
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模式

家庭治疗将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动家庭治疗在全球范围内的普 及和发展,为更多家庭提供有效的心 理支持和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创新理论发展
家庭治疗理论将不断发展和创新 ,针对不同的家庭问题和需求, 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和 技巧。
实践应用拓展
家庭治疗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 展,不仅限于传统的婚姻和家庭 问题,还将涉及儿童青少年心理 问题、精神疾病康复等领域。
家庭治疗的跨文化研究与发展
文化敏感性
家庭治疗将更加注重跨文化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提 高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结构和功 能的理解,发展出更具文化敏感性的 治疗方法。
家庭治疗在儿童心理问题中应用广泛,如行为问题、学习困难、情绪障 碍等。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儿童心理问 题。
家庭环境改善
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治疗通过改善家庭环境, 如提高亲子沟通质量、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等,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03
父母养育方式
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庭治疗通过指导父母采
04
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 的互动模式,可以改善 家庭功能,促进个体心 理健康。
结构家庭治疗理论
01
02
03
04
强调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包括 角色分配、权力分配和沟通方
式。
家庭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个体 心理问题。
治疗目标是调整家庭结构,改 善家庭功能,促进个体心理健
康。
治疗师通过指导家庭成员重新 分配角色、调整权力分配和改 善沟通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
行为模式
总结词
关注家庭成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目录
•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 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 家庭治疗的主要方法 • 家庭治疗的实施过程 • 家庭治疗的评估与效果 • 家庭治疗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家庭治疗的定义
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治 疗方法,它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 系、家庭结构和家庭环境对个体心理健
康的影响。
家庭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 间的沟通和互动模式,调整家庭结构, 优化家庭环境,从而解决个体和家庭成 员的心理问题,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
康和幸福感。
家庭治疗的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发展 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等。
家庭治疗的目标
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和互动模式
通过家庭治疗,帮助家庭成员 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解决沟 通障碍,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 理解和支持。
பைடு நூலகம்
调整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影响家庭成员心理 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治疗的 目标之一是通过调整家庭结构 ,优化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成 员的心理健康。
解决个体和家庭成员的心 理问题
通过家庭治疗,解决个体和家 庭成员的心理问题,如焦虑、 抑郁、自卑等,提高他们的心 理健康水平。
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和幸福感
家庭治疗的目标是促进家庭成 员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帮助 家庭成员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 量和幸福感。
家庭治疗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家庭是一个系统,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系统性原则要求在治疗中全面考虑家庭成 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以及家庭环境对个体 心理健康的影响。
生态性原则
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生态 性原则要求在治疗中关注家庭成员与外部环境的 互动关系,以及外部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1. 代表人物萨尔瓦多·米纽秦(Salvadar Minuchin )1974出版《家庭与家庭治疗》《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出生在以色列受训于美国发展于二战服务于儿童李维榕《家庭故事—心理随笔》(上、中、下),199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婚姻:多人之舞》,2004,李维榕,北京出版社《婚姻:无形之塔》,2004,李维榕,北京出版社2. 主要观点(1)关注家庭的结构,包括家庭规则、权力分配、界线;(2)家庭功能模式的灵活性与改变的可能性;(3)家庭的生活环境,包括扩展家庭、邻居、单位和学校等(4)家庭所处的发展阶段;(5)家庭成员围绕症状的交往模式;(6)家庭功能的三个特征:A家庭功能的丰富或者缺乏程度;B家庭功能的灵活性或僵硬程度;C家庭功能发挥的连贯性。
3. Minuchin的比喻结构派治疗师像一位使用可调焦镜头的技术师一样,可以使用较远的焦距来观察,在他想要分析内在精神层面时,可以调整焦距,来一个特写镜头。
案例一:洗手的康康十六岁,男,每天洗手三四十次,双手发白,皮肤浮肿。
被诊断为强迫症。
急坏了父母。
尤其是母亲,整个心都在儿子身上。
每次洗手必向母亲报告。
母子之间的对话全围绕洗手或不洗手的话题。
太空人家庭一家三口来到咨询室4.主要内容核心概念结构亚系统界限行为障碍的发展僵硬界限-脱离模糊界限-缠结5.核心概念-结构结构(structure):人际交往的循环模式,用来界定和稳定人际关系的形态。
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家庭的功能组织,它决定家庭成员怎样进行交互作用等级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家庭的功能组织,建立在清晰的代际界线基础之上,父母保持控制和权威的地位家庭成员互动的组织模式在家庭成员之间反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常见的家庭互动方式妻子罗嗦→丈夫逃避→妻子更罗嗦→丈夫更逃避……母亲严格,子女松散;母亲干净,子女邋遢;母亲紧张,孩子放松一旦形成,反过来影响互动互动模式→规则→强化结构如何发现家庭的结构?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结构才会凸现出来不断变化:随家庭的发展,也需要形成新的结构如,第一个孩子出生后6.核心概念-亚系统亚系统(subsystem)靠辈分、性别或功能等划分而成的家庭中的一些小单元由辈分、性别、兴趣或功能组成夫妻亚系统:亲子亚系统:父子亚系统、母子亚系统兄弟姐妹亚系统个体本身也是一个亚系统家庭系统借由亚系统来分化与执行功能保证亚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孩子的需求常常让父母忘记了夫妻亚系统亚系统的功能保证个体自我分化,练习不同层次的人际技巧每一个人隶属于不同的亚系统有不同的角色学习不同的技能拥有不同的权力7.核心概念-界线界线(boundary)结构家庭治疗中用于描述情感屏障的概念,情感屏障保护和加强个体、亚系统和家庭的完整性就像细胞膜定义谁能加入以及如何加入的规则。
功能:保护系统的分化。
————····僵化界限清晰界限模糊界限疏离正常范围缠结界限的清晰程度比亚系统的人员组成更为重要所有的家庭界限都落在连续体上,大部分家庭都在正常范围内 疏离或者缠结并不是功能好与不好之间的量化差异大多数家庭中同时具有僵化与松散的亚系统如形成亲子联盟的家庭清楚的界限――――――――僵硬的界限模糊的界限· · · · · · · · · ·联盟矛盾冲突没有直接表露的矛盾冲突冲突转移卷入过度卷入僵硬的界限模糊的界限· · · · · · · · · ·▪稳定性与灵活性▪家庭功能不良是应激以及未能重新组合自己以应对应激两者的结果(Colapinto,1991)9.心理访谈分析与讨论观看心理访谈分析画出家庭结构图?家庭的互动方式(结构、亚系统、界限)是怎样的?家庭中的每个人存在什么问题?家庭问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10. 提示成长的痛苦并不是病态的:发展阶段性问题正常的家庭在适应成长和变化的时候,也会经历到焦虑和混乱很多家庭在转变阶段寻求帮助,这些家庭也许不过是处在调整其结构,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之中而已新婚夫妇的适应问题新生儿父母的结构调整问题11.结构性家庭治疗的过程Minuchin(1974)家庭治疗过程1.以领导者身份进入家庭2.勾画出他们潜在的结构3.采取干预措施改变这一结构看似简单,但又极端复杂,因为家庭的模式变化无穷12.治疗的策略与技术加入与顺应(joining and accommodating)引起并处理互动(working with interaction)勾画结构(structural mapping)强调和修饰互动(highlighting and modifying interactions)明晰界限(boundary making)去平衡(unbalancing)挑战无效的假设(challenging unproductive assumptions)13.(一)加入和顺应加入和顺应的必要性:家庭存在固有模式和个体治疗相比,治疗师是不受欢迎的外人家庭是一个整体,治疗师是外人就像一对好朋友在一起聊天,突然来了一个不太熟悉人想加入加入强调治疗师的行动目标在于直接和家庭成员或家庭系统建立关系。
与家庭成员打招呼,了解每个人的名字询问澄清问题,给予赞许的意见,或扩大某一要点允许保持沉默顺应则指治疗师为了达到加入的目标所做的自我调适工作。
接纳和尊重他们的做事方式尊重个体,也尊重家庭等级结构和组织消除防御,缓解焦虑,和每个成员建立理解的联盟仔细倾听家庭成员对问题的看法,回应认可每个人的观点案例一——康康洗手(续)Minuchin(对康康):我叫Minuchin,你叫什么?康康:我叫康康。
M(对母亲):康康洗手的时候,作为妈妈,您怎么做?Mother:我就陪着他,劝他忍着不要洗手。
14.(二)引起并处理互动引起家庭成员内部的沟通和互动采用表演技术在结构家庭治疗中激发一个交互作用,以来观察和改变构成家庭结构的事务。
如让一对夫妻就某件事情展开讨论如让父母把自己吵闹的孩子控制下来适当的干预哭闹的孩子-坚持住,不要投向案例一——康康洗手(续)Minuchin:你何时最想洗手?康康:每当我觉得最愤怒的时候。
M:原来洗手具有如此功效,我希望我自己也可以照办。
…………康康:“我妈很关心我,什么都照顾我,她不知道,其实她自己更需要被照顾,有时连过马路都会闯红灯……”案例一——康康洗手(续)Minuchin(对康康):你把洗手的情景再现一下,包括你洗手前后的各种行为?这是洗手池。
互动的陷阱陷井1——经不起家庭的压力,以一种补充和维系家庭系统的方式加入家庭,治疗师丧失自由。
帮助父母控制孩子的治疗师陷井2——被过度视为核心地位。
会谈的方向会按照治疗师的假设或者直觉,或者是按照某个积极(主导)的家庭成员所设定的路线进行,这与家庭真实互动的内容会很不同。
陷井3——整个会谈只局限在家庭对自己的描述,与真实的家庭互动相差甚远。
治疗师要想获得真实的资料,必须超越家庭成员只使用语言的描述方式,注意资料的多样性。
史密斯一家的例子:太太抱怨先生个性沉默寡言,不过当他开始谈话时,她又不停的打断他要他闭嘴。
14.(三)画出家庭结构图案例一——康康洗手(续)处于两个极端型的家庭其功能的运作就会出现问题了。
(四)突出和修正交互作用治疗师为了迫使家庭产生治疗性的改变,向家庭挑战及面质的干预方法。
治疗目标改变导致家庭功能失调的互动模式——即结构。
操纵情感能力塑造指定作业支持、教育或指导15.(五)设定界线目的:保证家庭功能良好,即维护整个系统的完整性(相互依赖)以及系统内部各部分的良好自主能力。
设定个人界线的性质,亚系统的界线设定个人界线目的——保护和促进个人自主方法——制定治疗系统中的规则,例如:治疗师和家庭必须聆听某位家庭成员的谈话,并感谢他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家庭成员必须互相交谈,而不是谈论对方;家庭成员不应该替别人说话;当事人在场时,不谈论他们的事情;要求某位家庭成员成为记忆家中所有事情的资料库。
如何保证规则的顺利实施?利用手势,直接打断案例一——康康洗手(续)M:你有秘密吗?你是否什么都得让母亲知道?康康(摇摇头):我什么事都会告诉妈妈。
M:你已经十六岁,你喜欢洗手,洗多少次都成,只要你洗得痛快。
但是你能否不让母亲知道?设定亚系统的界限目的:保护和促进亚系统的自主家庭中的亚系统有:➢夫妻亚系统——通常造成功能不良的互动模式的原因是,夫妻亚系统的界线被孩子或者大家庭中的成员所干扰。
➢执行(亲子)亚系统——一般由父母亲来建立这个亚系统。
➢同胞亚系统——以使孩子们有机会学习合作、竞争、逃避或者屈服的方式,如何获得同伴及失去同伴,以及获得与同伴相处的各种技巧。
父母亲必须要尊重这个成长的机会,而不给予协助或者干扰。
康康双眼焦急地往向母亲,母子二人都大吃一惊。
…………M问父亲:再这样下去,你怕不怕会失掉儿子父亲惘然点头。
对于僵化的家庭——弱化界线。
戈登的家庭:他要母亲单独处理被视为替罪羊的女儿,强化二人薄弱的界限,他要被亲职化的孩子负责照顾其他小孩,削弱把替罪羊小孩排除在外的亲子系统界限。
对于缠结的家庭——强调界线。
始终开着房门的父母。
16.(六)打破平衡阻断互动模式阻断康康与母亲的互动凸现隐藏的冲突凸显夫妻之间的疏远加入某个家庭成员或者联盟:形成偏袒假相治疗师可以和孩子组成联盟,偏袒孩子17.(七)挑战来访者的错误假定家是一个奇怪的“多体动物”,如果把它搁下一段时期,它就会自生枝节。
幸好康康在危急时,神推鬼拥地洗起手来,就是因为他的怪异行为,为一家人制造一个重新调整的机会。
18.案例二:史密斯一家问题表现者:史密斯先生问题:有十年精神科病史,曾经因为激动性忧郁症住院两次。
最近症状再次出现:坐立不安,不能集中注意力。
加入和顺应家庭加入与顺应:我就像你们一样M:你有亲戚住以色列吗?我在以色列认识姓史密斯的一个家庭。
片断一谁愿意先开始?你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谁会让你心烦?重构问题史密斯太太:强调问题是先生自己的问题。
为了防止家庭又要进入史密斯先生生病这一连串思考过程中,把话题转到其他方面。
询问先生的工作,强调正常性。
片断二:与家中别的成员联系探索激怒史密斯先生的人际互动因素。
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利用的联结来重新架构介入方法,但是儿子马修却模仿母亲。
与外公接触,和气地与之联合。
但感觉到外公在家中没有地位。
全家都同意这种功能不良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让家庭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