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3章_消费者行为理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理论

注意:
该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P1/P2
X2
I/P2
I/P1
X1
预算线的变动
A、收入的变动:
X2
收入增加右移, 收入减少左移。
X1
B、价格的变动
a)价格同比例下降,右移; b)价格同比例上升,左移;
c)P2不变,P1下降:
QX2
与QX1轴的交点右移;
P2不变,P1上升:
X2
ΔX2
ΔX1
X1
商品边际替代率公式
以MRS 代表商 品的边际替代率, 则商品1对商品2 X 2 MRS12 的边际替代率的 X 1 公式为:
MRS12 X 2 X 1
X 2 dX 2 MRS12 lim X10 X1 dX1
所以,某点的边际替代率也是无差异曲线上 该点的斜率。 可以证明: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效用水平 越小,离远点越远,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大。
3.4.3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商品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商品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 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 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 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在消费者收入水 平和商品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 费者如何决策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程 度。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价格之比
P 1 MRS P2
12
消费者均衡的几何表示
X2 A C
P
E I3
I1 B

西方经济学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收入与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行为的综合影响
收入增加且价格上涨
消费者可能会寻找替 代品,减少对价格上 涨的商品的消费。
消费者可能会增加购 买正常商品和高档商 品。
收入与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行为的综合影响
消费者可能会增加储蓄,以备未来购买。 收入减少且价格下降 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正常商品和高档商品。
收入与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行为的综合影响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方法
80%
实证分析
通过收集数据和调查问卷等方式 ,分析消费者的实际行为和偏好 ,以检验和发展消费者行为理论 。
100%
规范分析
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对消 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以 指导政策制定和商业实践。

80%
数学建模
运用数学工具和模型,对消费者 的行为进行定量描述和预测,以 揭示消费者行为的内在规律和动 态变化。
无差异曲线是平面上的一条连续曲线,曲线上任意 一点代表的商品组合都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 水平。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即 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
无差异曲线的特性
同一性
同一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点代表 的商品组合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
的效用水平。
互斥性
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的商品组 合互斥,即不能同时拥有两种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原因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的生理和 心理逐渐适应,导致每增加一单位商 品或服务的效用逐渐减少。
实例
一个人吃第一个苹果时感觉最甜,吃 第二个苹果时甜度递减,吃更多苹果 时甜度逐渐消失。
消费者均衡
定义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消费者通 过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使得
总效用达到最大化的状态。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关键概念消费者偏好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二、单项选择I. 兰德只买激光唱片和棒棒糖,它有固定收入,不能借钱,当他沿着预算约束线移动时:A 激光唱片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和棒棒糖的价格不变B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和激光唱片的价格不变C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不变D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也在改变E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及其收入都不变2•个人的消费机会集由—决定。

A生产可能性曲线B需求曲线C 供给曲线D无差异曲线E预算约束线3.下面哪个不是家庭四个基本决策之一:A如何配置收入B储蓄多少C交税多少D如何用储蓄做投资E如何工作4•下面除去哪个全是度量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表示方法:A 相对价格B预算约束线的斜率C个人面对的权衡与替代 D 一种商品以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为单位的价格表示E需求曲线的斜率5•收入效应指商品消费随—的变化而变化。

A 其相对价格B购买力C消费者收入D需求弹性E价格水平6•伊丽莎白只消费衣服和食物,当衣服的价格上升时,意味着她能在衣服和食物上花的钱少了,这种在衣服上购买力损失的影响叫做:A替代效应B需求法则C收入效应D价格效应E需求弹性7•当商品的消费与收入同向变化时,这种商品叫做:A低档商品B正常商品C替代品D互补品8•当商品的消费与收入反向变化时,这种商品叫做:A低档商品B正常商品C替代品D互补品9•消费者的根本问题是:A 在预算约束内实现效用最大化 B 在一定的效用水平内实现预算约束最大化C在预算约束内实现效用最小化D在一定的效用水平内实现预算约束最小化10. 替代效应是指由一种商品—的变化引起的对其消费的变化。

A相对价格B购买力C消费者收入D价格水平II. 替代效应是指由的变化引起的对一种商品消费的变化。

A 购买力B消费者收入C需求弹性D消费者面临的权衡和替换12. 价格上涨的替代效应之所以会引起个人消费较少的该种商品,是因为:A 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力下降B商品相对其它商品价格下降C现在消费者可能花的钱少了D商品相对其它商品价格上升13. 预算线的斜率与位置取决于:A消费者收入B消费者偏好C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D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14. 总效用达到最大时:A边际效用为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为正三、分析讨论1-5 CEEEB 6-10 CBAAA 11-14 DDDB1.试解释水和金刚钻的价值悖论。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第2编消费者需求理论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3.1 复习笔记1.效用、总效用及边际效用(1)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物品中所感到的满足。

(2)总效用是指某一消费者在特定期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取效用的总和。

(3)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每增加(或减少)1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用来解释需求规律的一种理论观点。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规律,它断言消费者消费的某种物品的数量的变化与相应的消费者主观心理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这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稳定的(而不是偶然的)数量关系。

它是在考察总结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出的一个理论命题。

当然,它的有效性要以假定人们消费行为的决策是符合理性为其必要前提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为: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用数学语言可以表示为:0dX dTU MU >=,和22dMU d dTU d TU ()0dX dX dX dX ==<。

对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一是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生理上得到的满足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应就递减了。

另一种解释是设想每种物品都有几种用途,再假定消费者把用途按重要性分成几个等级,当他只有一个单位的物品时,作为有理性的人之理性的行为,他一定会将该物品用于满足其最重要的需要,而不会用于次要的用途上,当他可以支配使用的物品共有两个单位时,其中之一会用在次要的用途上;有3个单位时,将以其中之一用在第三级用途上,如此等等。

所以某种消费品之一定数量中的最后一个单位给消费提供的效用,一定小于前一单位提供的效用。

3.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决定如何将货币分配于各种消费品上,即决定买进哪些消费品,每种消费品的数量各多少,以使得花费一定量货币所获得的总效用达到极大值。

3消费者行为理论

3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与效用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第三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第四节 价格和收入的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第五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与效用一、效用效用[Utility]——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是心理感受而不是客观用途。

同一商品效用的大小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Theory of Cardinal Utility]——效用的大小可以计量,因而可以用基数表示;序数效用论[Theory of Ordinal Utility]——效用的大小不能计量,因而只能用序数表示。

三、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的选择由两个因素决定: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所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水平。

效用最大化[Utility Maximization]——运用有限的货币收入,通过有选择的购买行为以取得最大的效用。

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一、边际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yi]——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或拥有量所得到的追加的满足。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Ut=f(Q)Ut-总效用[Total Utiliyi] Um-边际效用Q-消费量例题:ÌTU(Q)ÌQd TU(Q)d Q L imÌQÆ0M U=ÌTU(Q)ÌQM U==Ut=14Q-QUm = dUt /dQ=14-2Q若 Um >0, 则 Ut递增;若 Um <0, 则 Ut递减;若 Um =0, 则 Ut达到最大值。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对于同一种商品来说,消费者所消费或拥有的数量越多,他对于该商品的欲望的迫切程度就越低。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F IC2
c
IC1
O 总效应
B
G
B′
收入效应
X1
替代效应
总结2:低档物品 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大) 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小)
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小) 低档品
P
需求曲线向右下 方倾斜(较陡)
D
O
Q
3、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分X析2 工具---补偿预算线
Ab
例子:1845年 爱尔兰发生灾荒,
F
IC2
a
土豆价格上升但 是需求量却增加 了。需求与价格
c
同方向变动的特 殊商品成为吉芬
物品。
IC1
O 总效应
B G B′
收入效应
X1
替代效应
总结3:吉芬物品 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小) 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大)
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吉芬物品
P D
需求曲线向 右上方倾斜
O
Q
二、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
2 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下 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可记为 X = f(I)
(恩格尔是德国统计学
3 家,他是研究家庭预 算的先驱。)
由消费者的收入—消
4 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 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见下页)
y IC1 IC2 IC3
A″
A′
A
E3 E2
E1
收入—消费曲线
O
B B′ B″ x
I
恩格尔曲线
I3 I2 I1
P′
P″
D
O
x
三、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1、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
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习题参考答案(微观部分) - 副本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习题参考答案(微观部分) - 副本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欲望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可能线补偿预算线消费者剩余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不确定性期望效用二、简答题1.根据基数效用理论,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是怎样的?2.用实例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基数效用论如何论证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的实现?基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4.序数效用论如何论证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的实现?序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5.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P1/P2)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6.序数效用论是如何说明价格---消费曲线的?7.什么是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为什么呈现递减趋势?8.用已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投资谚语:“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三、计算题1.已知某消费者每月收入为1200元,花费用于X和Y两种商品,他的效用函数为U=XY,X的价格P X=20,Y的价格P Y=30,求:(1)为使他获得的效用最大,他所购买的X和Y商品的数量各应该是多少?(2)假设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为保持他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多少?(3)假设该消费者的消费组合正好代表全社会的平均数,因而他原有的购买量可以作为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加权数,当X的价格提高44%时,消费品价格指数提高多少?2.某人的效用总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个单位的X产品与14个单位的Y产品,试求:①消费者的总效用。

②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的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多少个单位的Y产品?3.某消费者的月收入为500元,可购买两种商品X和Y其价格分别为P X=20元,P Y=50元,决定预算线方程式和斜率分别是多少?如果月收入从500元增加到700元,会不会改变预算线的方程式和斜率?4.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X和商品Y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X=20元和P Y=30,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Y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5.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21所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31
• 价格下降的总效应
– 正常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劣等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吉芬商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32
2 序 数 效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 用y 论
正常品的收入效应
y
O X1X2
x
O
其他支出占比上升。 27
2

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数y

ICC


O I
X1X2 X3
x
EC
I3 I2 I1
O
X1 X2 X3
x
28
七、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 – 价格—消费线
• 商品X的价格变动,引起预算线转动,与无 差异曲线簇相切,切点的轨迹形成价格—消 费线。
– 需求曲线
• 描述消费者需求量和所消费的商品的价格之 间的关系。
Y
用 论 A Y价格下降
4
3 2 Y价格上升
1
B
O1 2
4
X
21
2


效 X、Y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动后的预算线 Y

论6
5A
4
X、Y价格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外移
3
2
1
B
O1 2 3 4
X
22
2


效 收入变化后的预算线 用Y
论 6A
5
4
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外平移
3 收入减少,预算线向内平移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u
Q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对于同一种商品来说,消费者 所消费或拥有的数量越多,他对于 该商品的欲望的迫切程度就越低。 即每增加一单位同种商品给消费者 带来的效用是递减的。
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Consumer Equilibrium] ——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 格既定的前提下,所购买的商品 组合使消费者能获得最大效用的 状态。
(3.4)
●[均衡条件]
MU1 P1
MU2 = P2
=…=
MUn Pn
=
——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3.5)
●当消费者用于购买每一种商品的最后一元 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时,所获得的效用 最大。
消费者均衡条件的说明 [以购买两种商品为例]
P1X1 + P2 X2 = I (3.6)
MUX1 PX1
=
P1X1 +P2 X2=12+ 16 = 8 MUX1/P1 =MUX2/P2 =10/1= TU =107
四、需求曲线的推导
●需求价格[Demand Price] ——购买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愿意 支付的价格。
●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 用。
●边际效用随购买量的增加而递减; ●需求价格随购买量的增加而递减。
20 10
0
图3-4
组合方式 X1
X2
A
A 40 40
B 60 30
B
C 100 20
D 200 10
C
D
40 60 100
200 X1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
X2
同一座标平面上
边际效用递减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P
7
图3-2
6
dd
5
4
Qd f (p)
3
2
1
0
1
2
3
4
5
6
7 Qd
五、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消费者为消费某一商品而愿意支付的 总价值与实际支出的差额。
P A
图3-3
OQ0BP0
OABQ 0
购买 O Q 数量的商 0
品实际支出的总费用
B(X2),那么A>B。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用于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 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 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两种商品的效用无差异组合 (表3-3)
组合方式 X1
X2
A
40 40
B
60 30
C 100 20
D 200 10
X2
无 40 差 异 30 曲 线
消费者愿意支出 的最高费用
B ABP0
消费者剩余
P0
Q
O
Q0
第三节 序数效用理论 ——无差异曲线的分析
一、消费者的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偏好的含义 [Preference] ——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或劳
务的喜爱或不喜爱的程度。 与物品或劳务的价格及消费
者的收入无关。
关于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
• 同样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方式: • A(X1,X2),B(X1,X2), C(X1,X2)等 • 1、偏好的完全性(可比较性) • 要么A>B,要么A<B,要么A=B。 • 2、偏好的可传递性 • 如果A>B,且B>C,那么A>C。 • 3、偏好的非饱和性 • 如果A(X1)=B(X1),且A(X2)>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
——需求曲线的背后 • 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与效用 • 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 • 第三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 第四节 价格和收入的变化对消费
者均衡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理论概述
●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说明形成需 求曲线特征的原因
• ①消费者的偏好; • 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所购买商品
或劳务的价格水平。
●效用最大化[Utility Maximization]
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
一、边际效用概念
●总效用(total utility) ●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商品的消费量或拥有量所得到 的效用量的增量。
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
• 消费者的偏好不变; • 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 物品和劳务的价格既定; • 理智的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效用最大化条件]
● [约束条件]: P1X1 +P2 X2 +… +Pn Xn = I
P1,P2,…,Pn——商品X1 ,X2 …,Xn的价
格 I——消费者的货币收入
MUX2 PX2
=
(3.7)
MUX1 PX1
<
MUX2 PX2
MUX1 PX1
>
MUX2 PX2
例: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表3-2)
Q1 2 3 4 5 6 7 8 MU1 11 10 9 8 7 6 5 4 MU2 19 17 15 13 12 10 8 6
• I=8; P1=1, P2=1。 • 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
TU=f(Q)
(3.1)
TU-总效用[Total Utility]
MU-边际效用 Q-消费量
MU=
TU(Q) Q
(3.2)
MU=
LQim0TUQ(Q)=
dTU(Q) dQ
(3.3)
例:
MU >0, TU递增; Q 消费量
MU <0, TU递减;( 1 ) 0
MU =0, TU达到
●消费者行为最基本的假定,是消费者 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戈森——边际革命的先驱者 • 两个定律 • 思想来源: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
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与效用
一、效用概念
●效用[Utility] ——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 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取决于两个因素: 1. 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 2. 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的欲望
的能力。 ●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主观心理评价
二、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计量, 因而可以用基数表示;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效用的大小不能计量, 因而只能用序数表示。
三、消费者的选择
●消费者的选择由两个因素决定:
1 2
最大值。
3
4
5
6
7
1
货 币 的 边 际 效 用 =2
TU
总效用 ( 2)
0
10 18 24 28 30 30 28
MU
边际效用 价格 ( 3) ( 4)
0
10
5
8
4
6
3
4
2
2
1
0
0
-2
表3-1
u
图3-1
50
40
30
20
10
Mu0 15 10 5 0
123
45
MAX[Tu]
Tu
6 7 8 9 10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