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收入与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行为的综合影响
收入增加且价格上涨
消费者可能会寻找替 代品,减少对价格上 涨的商品的消费。
消费者可能会增加购 买正常商品和高档商 品。
收入与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行为的综合影响
消费者可能会增加储蓄,以备未来购买。 收入减少且价格下降 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正常商品和高档商品。
收入与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行为的综合影响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方法
80%
实证分析
通过收集数据和调查问卷等方式 ,分析消费者的实际行为和偏好 ,以检验和发展消费者行为理论 。
100%
规范分析
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对消 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以 指导政策制定和商业实践。

80%
数学建模
运用数学工具和模型,对消费者 的行为进行定量描述和预测,以 揭示消费者行为的内在规律和动 态变化。
无差异曲线是平面上的一条连续曲线,曲线上任意 一点代表的商品组合都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 水平。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即 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
无差异曲线的特性
同一性
同一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点代表 的商品组合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
的效用水平。
互斥性
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的商品组 合互斥,即不能同时拥有两种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原因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的生理和 心理逐渐适应,导致每增加一单位商 品或服务的效用逐渐减少。
实例
一个人吃第一个苹果时感觉最甜,吃 第二个苹果时甜度递减,吃更多苹果 时甜度逐渐消失。
消费者均衡
定义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消费者通 过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使得
总效用达到最大化的状态。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第2编消费者需求理论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3.1 复习笔记1.效用、总效用及边际效用(1)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物品中所感到的满足。

(2)总效用是指某一消费者在特定期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取效用的总和。

(3)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每增加(或减少)1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用来解释需求规律的一种理论观点。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规律,它断言消费者消费的某种物品的数量的变化与相应的消费者主观心理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这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稳定的(而不是偶然的)数量关系。

它是在考察总结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出的一个理论命题。

当然,它的有效性要以假定人们消费行为的决策是符合理性为其必要前提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为: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用数学语言可以表示为:0dX dTU MU >=,和22dMU d dTU d TU ()0dX dX dX dX ==<。

对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一是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生理上得到的满足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应就递减了。

另一种解释是设想每种物品都有几种用途,再假定消费者把用途按重要性分成几个等级,当他只有一个单位的物品时,作为有理性的人之理性的行为,他一定会将该物品用于满足其最重要的需要,而不会用于次要的用途上,当他可以支配使用的物品共有两个单位时,其中之一会用在次要的用途上;有3个单位时,将以其中之一用在第三级用途上,如此等等。

所以某种消费品之一定数量中的最后一个单位给消费提供的效用,一定小于前一单位提供的效用。

3.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决定如何将货币分配于各种消费品上,即决定买进哪些消费品,每种消费品的数量各多少,以使得花费一定量货币所获得的总效用达到极大值。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提高对需求理论的认识。

教学要求:阐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内容和分析工具、方法,主要掌握序数效用论者如何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来说明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序数效用论教学难点:需求曲线形状和需求规律的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 计划课时:8课时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一、效用与边际效用 1、效用的概念与特点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特点:(1)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

效用本身并不包括是非的价值判断。

(2)效用的大小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2、基数效用论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设想用数字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这就是基数效用论的由来。

基数效用是指可用基数1、2、3、4···等具体数字来衡量的效用。

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TU )——表述为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的总量。

边际效用(MU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假设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Q TU f =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Q Q TU MU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ΔQ →0时有:dQ Q dTU MU )(3、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述: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边际效应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2、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1)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

随着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的不断越多,消费者接受的重复刺激程度越来越弱。

使人生理上的满足程度或心理反应程度减少,而导致满足程度下降。

(2)从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来看,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而后用于次要的用途。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005]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005]
26
七、价格消费曲线 假设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当商品价格发 生变化时,消费者预算线在斜率上发生变 化,消费者在每个价格水平的预算线上, 都可以找到消费者的均衡点,连接所有均 衡点形成的曲线。
27
Q2 价格消费曲线
0
Q1
P
0 Q2 Q2 Q2
Q1
28
八、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假定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仅 仅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 化。
3,分析黄牛党存在的合理性 要求:
3—4人一组,课后分组讨论,下次课派组员上台解读(使 用PPT方式),最后打印并统一上交。
33
2024/10/15
34
7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 消费者消费某种特定商品或劳务,随着商 品或劳务数量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 满足程度不断减少。
原因: 来自人们欲望本身 来自商品本身用途
8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联系: 1,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不断增加 2,边际效用递减 3,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达到最高点 4,边际效用小于0时,总效用曲线下降
关系转换
21
四、预算线 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消费者一
定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也称“消费可能线”。
Q2
0
Q1
22

五、消费者均衡
Q2
0
Q1
23
六、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1,收入消费曲线
是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
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变化的轨
迹。
Q2
收入消费曲线
收入效应:由于商品价格变化而影响消费 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商品需求 量的变化。

[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ppt课件全文

[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ppt课件全文
又称之为恩格尔曲线〔Engel curve〕。
图3- 9 恩格尔曲线〔二〕
关于劣等品的恩格尔曲线,可以由图 3-9来说明。
图中的恩格尔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它 反映:在较低的收入程度上,商品1的 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因此, 它是正常品。但在较高的收入程度上, 商品1的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因此,它是劣等品。
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得出:MU越大,那么Q越小, 反之,那么大。
所以,P与Q呈反方向变化。
三、 1、消费者剩余的定义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置一定数量的商品所 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总额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总
2、消费者剩余产生的源泉 消费者购置一定量的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总
额取决于这些商品所带来的总效用 ,而实际支 付的价格总额等于实际购置价格与所购置的商品 数量的乘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前者往往大于 后者,从而产生了消费者剩余。
➢ 第三,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 不会相交。
➢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图3-3 无差异曲线组
图3-4 违背偏好假定的无差异曲线
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概念 我们以MRS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那么商
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为: MRS12=- X 2
63
60
50
70
44
图 3-2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1、无差异曲线的定义 无差异曲线是指在偏好既定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
同等效用程度的两种商品组合的轨迹或图形。
2.无差异曲线特点
➢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的。
➢ 第二,根据消费者不同的消费组合,在同一坐标 平面上可以做出不同的无差异曲线。

第三章_消费者行为(2)序数效用论及无差异曲线

第三章_消费者行为(2)序数效用论及无差异曲线

第三章_消费者行为(2)序数效用论及无差异曲线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关于偏好的假定消费者偏好:–偏好–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

假定一–偏好的完整性。

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而且也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对A的偏好;对A和B的偏好相同。

即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不同商品的组合。

假定二–偏好的可传递性。

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大于对C的偏好,那么,在A,C这两个组合中,必有对A的偏好大于C。

假定三–偏好的非饱和性。

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数量不相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含有这种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商品组合。

例(5支钢笔,6支铅笔)>(4支钢笔,6支铅笔)二、无差异曲线1.2.3.4.无差异曲线的定义无差异曲线的特点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一)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curve)–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或是说在这条曲线上,无论两种商品的数量怎样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是相同的。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点特点1–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特点2–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可能相交特点3–无差异曲线想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

商品之间的替代边际替代率递减(三)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ubtitution,MRS–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某2d某2MRS12lim某10某1d某1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选择题1.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选择题1.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选择题1.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偏好 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3.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可以替代的 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 D.互补相关的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5.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零 B.边际效用最大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为正7.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

A.边际替代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C.边际转换率 D.边际效用8.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实际所得 B.主观感受C.变相所得 D.实际损失9.某些人在收入较低时购买黑白电视机,在收入提高时,则去购买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对这些人来说是()。

A.生活必需品 B.奢侈品C.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10.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11.恩格尔曲线可以从()导出。

A.价格-消费线 B.收入-消费线C.需求曲线 D.无差异曲线12.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A.低档商品 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D.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13.若消费者甲的MU x/MU y小于消费者乙的MU x/MU y,甲可以()来增加效用。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二节 序数效用与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
B
均衡点
A
U3 U2 U1
第二节 序数效用与消费者需求
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所代表的组合为最
优。
Px MRS Py MUx MRS MU y MU y MUx Px Py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的结论是一致的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购买决策分析)
需求曲线背后:购买决策
消费者为什么会对各种商品产生需求? 如何界定“效用”这种主观的感觉?

同种商品,不同消费者之间:不可比
同一消费者,不同商品之间:可比
效用utility
消费者从各种商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或者各种商品具有的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第一节 基数效用与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剩余
货币单位衡量
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
价格总额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的差额。 或 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额 与其实际支付货币的效用总额之间的差额。
效用单位衡量
第一节 基数效用与消费AP1的面积代表消费者剩余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曲线

收入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一般,收入增加买更多x和y;反之,相反。
收入消费线
U2 U1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线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在不同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对某一商 品的最佳数量选择。 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 物方面的开支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金额/家庭可支配收入:衡量 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志
O
U3 U2 U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5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一个论述是错误的
A. 当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等于0
B. 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凸性
C. 如果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00(,),,U X Y X Y αβαβ=<<,则对该消
费者而言,商品X 和商品Y 是完全互补关系
D. 对于消费者而言黄金很贵,水很便宜是因为水的边际效用较黄金的边际
效用更小。

2. 如果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min{bY aX U =,则对该消费者而言( )
A. 商品X 和Y 可以完全替代;
B. 商品X 和Y 可以完全互补;
C.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
D. 消费者要保持效用不变,则减少一个单位的X 就必须增加一个单位的Y 。

3. 以下有关边际替代率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B.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C. 如果X 商品和Y 商品是完全替代的关系,则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
于1
D. 无差异曲线如果凹向原点,则意味者边际替代率是递增的
4. 以下关于消费者预算线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费者预算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B. 消费者预算线的斜率总是与边际替代率相等
C. 如果消费者意愿接受的两种商品相交换的比率恰好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
格之比,则意味着对于消费者而言,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
的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D. 以上论述都不对
5.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形成的切点被称为消费者均衡点。

以下对消费者均衡点
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消费者在均衡点上达到总效用最大化;
B. 均衡点意味着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
C. 均衡点意味着消费者用最后一单位货币去消费两种商品所产生的效用相
等;
D. 均衡点意味着消费者在两种商品消费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6. 如果一份肯德鸡的边际效用为2,一件金利来衬衫的边际效用为15,当二者
的价格分别为10元和150元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应该是( )
A .增加衬衫的消费,减少肯德鸡的消费;
B . 同时增加或减少二者的消费
C . 增加肯德鸡的消费,减少衬衫的消费;
D .对二者的消费量不变
7. 当X Y X Y
MU MU P P >时,消费者应该( ) A .增加对商品Y 的消费量,减少X 的消费量
B . 增加对商品X 的消费量,减少Y 的消费量
C . 同时增加两种商品的消费量
D .同时减少两种商品的消费量
8. 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0505..(,)U X Y X Y =,商品Y 的价格为2元,消费者
花费在这两种商品上的预算为120元,则可知( )
A .如果商品X 的价格为10元,则消费者对X 商品的需求量为6单位
B . 对该消费者而言,X 商品的需求函数为:60X X P =
C . 如果该消费者对商品X 的需求量为10单位,则商品X 价格为12元
D .以上论述均不正确
9. 假设某消费者必须在购买袜子和领带之间做出选择,在假设该消费者计划花
费在袜子和皮带上的预算为100美金, 假设如果一条领带的价格是10美金,袜子的价格为5美元,则对该消费者而言,领带和袜子消费量最优组合为()
图2
A .5条领带,10双袜子
B . 5条领带,25双袜子
3 / 5
C . 3条领带,18双袜子
D .3条领带,10双袜子
10. 根据下图可知()
A . 商品X 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是3
B . 商品X 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是2
C . 商品X 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是5
D . 商品X 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是3
11. 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2U X Y =+,商品X 的价格为2元,商品Y 的
价格也为2元,消费者花费在这两种商品上的预算为60元,则可知( )
A . 消费者对X 的需求量为30个单位,对Y 的需求量为0个单位
B . 消费者对X 的需求量为0个单位,对Y 的需求量为30个单位
C . 消费者对X 的需求量为15个单位,对Y 的需求量也为15个单位
D . 消费者对X 的需求量为10个单位,对Y 的需求量为15个单位
12. 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2min ,U X Y =,商品X 的价格为2元,商品Y
的价格也为2元,消费者花费在这两种商品上的预算为60元,则可知( )
A . 消费者对X 的需求量为15个单位,对Y 的需求量为15个单位
B . 消费者对X 的需求量为20个单位,对Y 的需求量为10个单位
C . 消费者对X 的需求量为10个单位,对Y 的需求量为20个单位
D . 消费者对X 的需求量为30个单位,对Y 的需求量为0个单位
13.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小于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则该商品
是吉芬商品。

B .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大于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则该商品
是低档商品。

C .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小于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则该商品
可能是低档商品,也可能是吉芬商品。

D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小于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则该商品
可能是正常商品,也可能是吉芬商品。

14. 如果某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函数为:10021+=/W U (W 代表其财富值),则
该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是( )
A .风险爱好者
B . 风险规避者
C . 风险中立者
D .以上选项都有可能
15. 有一种彩票,如果赢,获10000元,其概率为0.2;如输,只获100元。


果某人的效用函数形式为12/U W =,则()
A .该张彩票的风险升水为100元
B . 该人愿意花1296元去购买这种彩票
C . 这张彩票的确定性等值为2080元
D .以上论述均正确
三、作图分析题
下图给出了某消费者效用极大化的初始均衡状态(即E 1点),其中X 是吉芬商品,Y 是正常商品。

现在假设商品X 的价格下降,Y 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M 不变,请在图1中表示X 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SE )和收入效应(IE ),并绘出PCC 曲线
Y
A X
5 / 5
四、计算题
1. 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XY =,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42,X Y P P ==,
消费者花费在这两种商品上的预算为M=80,现假设商品X 的价格下降为2X P =。

求:
1) 由商品X 的价格X P 下降所导致的总效应使得该消费者对商品1购买量发
生多少变化?
2) 由商品X 的价格X P 下降所导致的替代效应使得该消费者对商品1购买量
发生多少变化?
3) 由商品X 的价格X P 下降所导致的收入效应使得该消费者对商品1购买量
发生多少变化?
2. 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X Y αβ=,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X Y P P 和,
消费者计划在这种商品上所花费的预算为M ,求:
1) 商品X 的需求函数
2) 划出商品X 的需求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