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439年)。经过西晋短暂的统一后,中国又陷入纷乱的动荡中,南方仍是司马氏政权,历史称东晋,北方则较为混乱,政权分割交替,且多为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历史称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形式谱:内容包括国名,(皇帝),民族,(都城),统治地区,(公元年代),灭于何国。

1,汉、前赵(高祖刘渊-昭武帝刘聪-隐帝刘桀-刘曜)民族,匈奴族,((初)平阳(迁)长安),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304-329),灭于后赵

2,成汉(武帝李雄-哀帝李班-幽公李期-昭文帝李寿-末主李势)民族,巴氏族,成都四川东部、云南、贵州一部(304-347)灭于东晋

3,前凉(昭王张寔-成王张茂-文王张骏桓王张重华-威王张祚-冲王张玄靓-悼公张天锡)民族,汉族,姑藏甘肃西部、新疆东部、宁夏西部(317-376 )灭于前秦

4,后赵(明帝石勒-海阳王石弘-武帝石虎-谯王石世-彭城王石遵-义阳王石鉴-赵王石祗)民族,羯族,(初)襄国(迁)邺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西、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一部分(319-351)灭于冉魏

5,冉魏(悼武天王冉闵)民族,汉族,邺同上(350-352)灭于前燕

6,前燕(文明帝慕容煌-景昭帝慕容儁-幽帝慕容暐)民族,鲜卑族,(处)龙城(迁)邺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西、江苏、辽宁的一部分(337-370)灭于前秦

7,前秦(景明帝苻健-厉王苻生-宣昭帝苻坚-哀平帝苻丕-高帝苻登-苻崇)民族,氐族,长安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贵州、辽宁、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350-394)灭于后秦

8,后秦(武昭帝姚萇-文桓帝姚兴-姚泓)民族,羌族,长安陕西、甘肃、宁夏、山西一部分(384-417)灭于东晋

9,后燕(武成帝慕容垂-惠愍帝慕容宝-昭武帝慕容盛-昭文帝慕容熙)民族,鲜卑族,中山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的一部分(384-407)灭于北燕

10,西燕(济北王慕容泓-威帝冲-昌平王段随-建明王凯-建平帝瑶-建武帝忠-河东王永)民族,鲜卑族,(初)长安(迁)长子山西一带(384-394)灭于后燕

11,西秦(宣烈王乞伏国仁-武元王乞伏乾归-文昭王乞伏炽磐-乞伏暮末)民族,鲜卑族,菀川甘肃西南部(385-431)灭于夏12,后凉(懿武帝吕光-灵帝吕纂-建康公吕隆)民族,氐族,姑藏同前凉(386-403)灭于后秦

13,南凉(武王秃发乌孤-康王秃发利鹿孤-景王秃发辱檀)民族,鲜卑族,(初)西平(迁)乐都甘肃西部、青海一部(397-414)灭于西秦

14,南燕(献武帝慕容德-太上帝慕容超)民族,鲜卑族,广固山东、河南的一部分(398-410)灭于东晋

15,西凉(武昭王李嵩-后主李歆-永建王李恂)民族,汉族,(初)敦煌(迁)酒泉甘肃极西部(400-421)灭于北凉

16,夏(武烈帝赫连勃勃-昌秦王赫连昌-平原王赫连定)民族,匈奴族,统万陕西北部、内蒙古一部(407-431)灭于吐谷浑

17,北燕(冯跋)民族,汉族,龙城河北东北部、辽宁(407-436)灭于北魏

18,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哀王沮渠牧楗)民族,匈奴族,张椅甘肃西部(401-439)灭于北魏

19,代(拓跋倚卢)民族,鲜卑族,平城内蒙古及山西北端(315-376)灭于前秦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以及各朝皇帝的顺序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夏】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 年妣姓,共传十四世,十 七 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年 2、帝启9 年 3、太康29年 4、仲康l3 年 5、帝相40 年 6、少康22 年 7、帝抒17 年 8、帝槐26 年 9、帝芒l8 年 lO、帝泄l6 年 l1 、不降59年 l2 、帝扃2l 年 l3 、胤甲2l 年

l4 、帝孔甲 3l 年 l5 、帝皋 l1 年 l6 、帝发 l9 年 17、履癸 53 年 周】——西周、东周 西周:公元前 l122--770 共 353 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姬姓 l 、武王发 2、成王诵 3、康王钊 4、昭王瑖 5、穆王满 6、共王紧 扈 7、懿王囏 8、孝王辟 方 9、夷王变 l0 、厉王胡 ll 、宣王靖 12、幽王宫湼 7 年 37 年 26年 5l 年 55 年 l2 年 25 年 15 年 16 年 37 年 46 年 ll 年 东周:公元前 77O--225 共 545 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 、本王宜臼 5l 年 2、桓王林 3、庄王 23 年 15 年

4、厘王胡齐 5、惠王阆 6、襄王郑 7、顷王壬臣 8、匡王班 9、定王瑜 1O、简王夷 11、灵王泄心l2 、景王贵13、悼王猛l4 、敬王匈15、元王仁l6 、贞定王介 17、哀王去疾 18、思王叔 19、考王嵬 20、威烈王午2l 、安王骄 22、烈王喜 23、显王扁 24、慎靓王定 25、赧王延 26、东周君杰 【春秋战国】——秦、汉 春秋, 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 年。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 年,历 5 年 25 年 33 年 6 年 6年 2l 年14 年27 年 25 年 1 年44 年 7 年28 年 1 年 1 年15 年44 年 26 年 7 年 48年 6年59 年7年

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

1页 年号 庙号 姓名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 位 年数 死时年龄 世系 备注 汉(前赵)世系 永凤 高祖 刘渊 304 7 新兴县凶奴人,呼韩邪单之后,曹魏时改姓刘,祖父为南凶奴单于, 父刘豹为凶奴左部帅 西晋太康末为北部都尉,后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受晋封为汉光乡侯, 后起兵反晋,304年称汉王,308年十月称帝,迁都平阳 光兴、嘉平、建元、麟嘉 烈宗 刘聪 310 9 刘渊第四子 刘渊死,太子刘和即位,刘聪杀兄夺位,311年,派刘曜攻破洛阳,俘晋怀 帝,316年,派刘曜破长安,俘晋愍帝,灭西晋 汉昌 隐皇帝 刘粲 318 1 刘聪子 以皇太子总摄朝政,318年七月即帝位,九月,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所 杀。 光初 刘曜 318 12 刘渊侄,少孤,由刘渊收养 靳准杀刘粲夺帝位,曜率兵攻准,被太保呼延晏等拥立为帝,进军平阳,

尽杀靳氏,迁都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后被石靳所杀成汉世系 建兴、晏平、王衡太宗李雄304313161氏族人,李特子,巴西容渠 人 301年,其父李特在绵竹率流民起义反晋,李特战死,李雄继为帅,304年取成 都,城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成汉,或称前蜀 玉衡戾太 子 李班33447147李雄之兄,李荡子被李雄立为太子,334年六月即位,十月被李雄之子李越所杀,在位不及半年 玉衡、玉 恒幽公 哀皇 帝 李期33522425李雄第四子李越杀李班后,被拥立为帝,帝暴戾骄虐,大臣多不自安,338年四月,汉王李 寿拥兵矫太后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自立为帝 汉兴中宗李寿33839644李特弟李骧 汉兴、太 和、嘉宁 李势5李寿长子347年三月晋征西将军恒温攻成都,李势降,361年死于建康 前凉世系 2页

五胡十六国年代表

五胡十六国年代表 国名首都年代开国者末任君主灭亡者 前仇池王国后仇池王国仇池 陇右 296~371 385~443 杨茂搜 杨定 杨纂 杨保炽 前秦帝国 北魏帝国 丘汉帝国江夏303~304 丘沈丘沈晋帝国成汉帝国成都304~347 武帝李雄李势晋帝国 汉赵帝国离石-黎亭-蒲 子-平阳-长安 -上邽 304~329 光文帝刘渊 摄政太子刘 熙 后赵帝国 前燕帝国昌黎-棘城-龙 城-蓟城-邺城 308~370 武宣帝慕容 嵬 幽帝慕容暐前秦帝国 芒荡汉帝国马兰山309~309 刘芒荡刘芒荡晋帝国略阳公国略阳310~319 蒲洪蒲洪晋帝国胡楚公国竟陵312~319 胡亢杜曾晋帝国虚除秦王国陇右316~320 虚除权渠虚除权渠汉赵帝国辽西公国令支318~338 段末秠段辽前燕帝国后赵帝国襄国-邺城319~351 明帝石勒石祇冉魏帝国前凉王国姑臧320~376 成王张茂张天锡前秦帝国句渠秦王国阴密320~320 句渠知句渠知汉赵帝国陈凉王国上邽322~323 陈安陈安汉赵帝国后辽东公国平郭333~336 慕容仁慕容仁前燕帝国侯子光帝国杜南山337~337 侯子光侯子光后赵帝国范贲帝国成都347~349 范贲范贲晋帝国黄韬帝国豫章348~348 黄韬黄韬晋帝国冉魏帝国邺城350~352 平帝冉闵惠帝冉智前燕帝国段齐王国广固350~356 段龛段龛前燕帝国 前秦帝国枋头-长安-晋 阳-南安-湟中 350~394 惠武帝苻洪末主苻崇西秦王国 刘显帝国襄国351~352 刘显刘显冉魏帝国张秦王国宜秋352~352 张琚张琚前秦帝国段勤帝国绎幕352~352 段勤段勤前燕帝国安国王国鲁口352~354 王午吕护前燕帝国苏林帝国无极352~352 苏林苏林前燕帝国刘晋王国平阳353~353 刘康刘康前秦帝国北成都王国南郑365~366 司马勋司马勋晋帝国弘汉王国广汉370~370 李弘李弘晋帝国张蜀王国绵竹374~374 张育张育晋帝国后燕帝国中山384~409 成武帝慕容昭武帝慕容北燕帝国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赢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 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刘备的儿子阿斗、蜀后主刘禅(40年)。 在位超过30年的有19位,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439年)。经过西晋短暂的统一后,中国又陷入纷乱的动荡中,南方仍是司马氏政权,历史称东晋,北方则较为混乱,政权分割交替,且多为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历史称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形式谱:内容包括国名,(皇帝),民族,(都城),统治地区,(公元年代),灭于何国。 1,汉、前赵(高祖刘渊-昭武帝刘聪-隐帝刘桀-刘曜)民族,匈奴族,((初)平阳(迁)长安),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304-329),灭于后赵 2,成汉(武帝李雄-哀帝李班-幽公李期-昭文帝李寿-末主李势)民族,巴氏族,成都四川东部、云南、贵州一部(304-347)灭于东晋 3,前凉(昭王张寔-成王张茂-文王张骏桓王张重华-威王张祚-冲王张玄靓-悼公张天锡)民族,汉族,姑藏甘肃西部、新疆东部、宁夏西部(317-376 )灭于前秦 4,后赵(明帝石勒-海阳王石弘-武帝石虎-谯王石世-彭城王石遵-义阳王石鉴-赵王石祗)民族,羯族,(初)襄国(迁)邺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西、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一部分(319-351)灭于冉魏 5,冉魏(悼武天王冉闵)民族,汉族,邺同上(350-352)灭于前燕

6,前燕(文明帝慕容煌-景昭帝慕容儁-幽帝慕容暐)民族,鲜卑族,(处)龙城(迁)邺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西、江苏、辽宁的一部分(337-370)灭于前秦 7,前秦(景明帝苻健-厉王苻生-宣昭帝苻坚-哀平帝苻丕-高帝苻登-苻崇)民族,氐族,长安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贵州、辽宁、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350-394)灭于后秦 8,后秦(武昭帝姚萇-文桓帝姚兴-姚泓)民族,羌族,长安陕西、甘肃、宁夏、山西一部分(384-417)灭于东晋 9,后燕(武成帝慕容垂-惠愍帝慕容宝-昭武帝慕容盛-昭文帝慕容熙)民族,鲜卑族,中山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的一部分(384-407)灭于北燕 10,西燕(济北王慕容泓-威帝冲-昌平王段随-建明王凯-建平帝瑶-建武帝忠-河东王永)民族,鲜卑族,(初)长安(迁)长子山西一带(384-394)灭于后燕 11,西秦(宣烈王乞伏国仁-武元王乞伏乾归-文昭王乞伏炽磐-乞伏暮末)民族,鲜卑族,菀川甘肃西南部(385-431)灭于夏12,后凉(懿武帝吕光-灵帝吕纂-建康公吕隆)民族,氐族,姑藏同前凉(386-403)灭于后秦 13,南凉(武王秃发乌孤-康王秃发利鹿孤-景王秃发辱檀)民族,鲜卑族,(初)西平(迁)乐都甘肃西部、青海一部(397-414)灭于西秦

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

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 年号 庙号 姓名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 位 年数 死时年龄 世系 备注 汉(前赵)世系 永凤 高祖 刘渊 304 7 新兴县凶奴人,呼韩邪单之后,曹魏时改姓刘,祖父为南凶奴单于, 父刘豹为凶奴左部帅 西晋太康末为北部都尉,后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受晋封为汉光乡侯, 后起兵反晋,304年称汉王,308年十月称帝,迁都平阳 光兴、嘉平、建元、麟嘉 烈宗 刘聪 310 9 刘渊第四子 刘渊死,太子刘和即位,刘聪杀兄夺位,311年,派刘曜攻破洛阳,俘晋怀 帝,316年,派刘曜破长安,俘晋愍帝,灭西晋 汉昌 隐皇帝 刘粲 318 1 刘聪子 以皇太子总摄朝政,318年七月即帝位,九月,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所 杀。 光初 刘曜 318 12 刘渊侄,少孤,由刘渊收养 靳准杀刘粲夺帝位,曜率兵攻准,被太保呼延晏等拥立为帝,进军平阳, 尽杀靳氏,迁都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后被石靳所杀 成汉世系

建兴、晏平、王衡太宗李雄304313161氏族人,李特子,巴西容渠 人 301年,其父李特在绵竹率流民起义反晋,李特战死,李雄继为帅,304年取成 都,城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成汉,或称前蜀 玉衡戾太 子 李班33447147李雄之兄,李荡子被李雄立为太子,334年六月即位,十月被李雄之子李越所杀,在位不及半年 玉衡、玉 恒幽公 哀皇 帝 李期33522425李雄第四子李越杀李班后,被拥立为帝,帝暴戾骄虐,大臣多不自安,338年四月,汉王李 寿拥兵矫太后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自立为帝 汉兴中宗李寿33839644李特弟李骧 汉兴、太 和、嘉宁 李势5李寿长子347年三月晋征西将军恒温攻成都,李势降,361年死于建康 前凉世系 建兴高祖张实31444750张轨长子301年,西晋任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保据一方,314年轨病死,其子张实继之, 317年西晋灭亡,张氏以姑臧为中心世守凉州 建兴太宗张茂32044548张轨子320年六月,张实被部下杀害,实子骏年幼,茂袭平西将军行都督凉州诸军事,

十六国汉国刘渊传

十六国汉国刘渊传 西晋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急剧激化。在错综复杂的政局中,内徙中原的匈奴屠各种贵族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族政权——汉国。从此,中国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汉国的开创者就是刘渊。 ①本节材料依据《晋书·载纪·刘元海》,凡引此传者,不另作注。 两次仕进受阻 刘渊(?—310 年),字元海。远祖是汉初的冒顿单于。冒顿单于娶汉高祖刘邦的宗女为妻,并与刘邦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以刘氏为其汉姓。刘渊所属的屠各种,是东汉以来依附于中原王朝并建庭于山西离石的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北)的南匈奴的一支。刘渊祖父于扶罗,在黄巾起义时率兵助汉镇压黄巾。因单于庭内乱而不能被立为单于,遂留居中原。自立为单于,乘董卓之乱而攻掠太原、河东等郡,屯驻于河内郡。于扶罗死后,其弟呼厨泉立为单于。刘渊的父亲刘豹被任命为左贤王。曹操执政,分呼厨泉部为五部,刘豹又为左部帅。左部有众万余落,居故兹氏县(今山西临汾市南),是当时左右南北中五部最大的一部。五部共三万余落,分布于晋阳汾涧之滨(今山西汾水流域)。五部虽在形式上保留了匈奴的部族组织,但“单于恭顺,名王稽颡,部曲服事供职,同于编户”(《三国志·梁习传》),实际上却置于中原封建王朝的严密有效的控制之下。 刘渊的母亲也是匈奴人,姓呼延氏。大约在曹魏嘉平年间(249—254)生下刘渊。他自幼就十分聪慧伶俐。母亲去世时,他年仅七岁,就像大人一样号哭不绝,哀感四邻。宗族部落的人都为之赞叹。当时的司空王昶听到此事,也派人送来办丧事用的财物,以褒奖刘渊的孝道。刘渊所在的匈奴部落,因久在中原,汉化程度较高,故刘渊自幼就拜上党士人崔游为师,学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特别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和《孙子兵法》,并大体上可以将二书内容背诵出来,他勤勉好学,博览《史记》、《汉书》及诸子百家。他曾对同学朱纪、范隆说:“每当我读《汉书》列传时,常常鄙视随何、陆贾没有武功,周勃、灌婴缺乏文治。承上启下,开创大业,全在于人。做不到博学广识,是君子的耻辱。随何、陆贾在汉高祖开国之世而不能建军功封侯,周勃、灌婴辅佐汉文帝却不能设学立教,真是可惜啊!”于是刘渊又学习武事,并且武艺超众,擅长射箭,体力过人。成年后,身高八尺四寸,胡须三尺余长,体态魁伟,一表人才。屯留人崔懿之、襄陵人公师彧以善于相面著称,见到刘渊后,大惊失色说:“此人形貌非凡,平生头一次看见。”于是对刘渊非常崇敬,甘居其下与之交结。太原士族王浑也虚襟与刘渊交友,命其子王济拜见刘渊。 曹魏咸熙年间(264—265),刘渊作为任子居住在洛阳,当时输政的司马昭对他十分礼遇。西晋建立后,时为越骑校尉的王浑屡次向晋武帝谈起刘渊。晋武帝遂召见刘渊,与之交谈后,非常高兴,对王济说:“刘渊仪表堂堂,虽由余、金日 c 也无法与之相比!”王济回答说:“刘渊仪表,诚如圣旨,但他的文武才干却远在由余、金日c 之上。陛下如果用他负责对东吴征伐,平定江南,指日可待。”武帝深以为然。但孔恂、杨珧却进言道:“臣下观察刘渊的才能,感到当今之世恐怕无人与之匹敌。陛下如果让他掌握少量兵马,则平吴事难成;若授以威权,则平吴之后,恐怕他将据有江南,不复称臣。与我族类不同者,其心必然不同。以刘渊统帅其部族,臣下尚且为陛下担忧寒心。如果以有天险为凭依的江南资助刘渊,怎么可以呢!”晋武帝默然不语,任用刘渊事亦按下不提。 西晋咸宁年间(275—280),关陇地区氏族在树机能领导下起义,朝廷屡次镇压均告失败。晋武帝为一举扑灭起义烈火,决定选拔得力胜任的将帅出征。尚书仆射上党人李憙劝武帝说:“陛下如果能够征发匈奴五部的兵力,授刘渊以一将军名号,令其西征平叛,凉州指日可定。”孔恂说:“李公的话,还没有点破消除危患的道理。”李憙勃然大怒说:“以匈奴的强悍善战,刘渊的通晓用兵,再加上奉宣圣威,消除叛乱,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孔恂说:“刘渊如果能够平定凉州,斩树机能,恐怕凉州才真正有危难罢了。那时蛟龙如得云雨,将

中国历史上百大名将

中国历史上百大武将排名,实在太全了! 中国历史百大武将排名、文治大于武功者滚粗冷兵器时代优先,对外作战优先,屠城、虐待士兵者降低排名甚至不上榜。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名将众出,很多名字都是耳熟能详的。那么在排名上谁更胜一筹呢?我们在这里揭晓答案。好男儿谁没英雄梦呢?血战沙场,马革裹尸,为国为民,保家戍土!一起来看看,那些叱咤疆场的历代英雄吧! 100、李长庚 清朝中期将领,为数不多的海战将领,平定为祸二十余年的艇盗之乱,驱定海海盗,和许松年连败镇海王蔡牵,海贼中语“不畏千万兵,只畏李长庚”。在追捕蔡牵中阵亡。 99、张世杰 南宋末年将领,在崖山率北方军人和元大将张弘范在海中大战并且用火攻大胜之,但是寡不敌众加上遇到暴风,舟覆世杰遂溺宋灭,十万士大夫以身殉国。崖山之后…… 98、秦琼 隋末唐初著名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国传统两大门神之一,勇猛彪悍,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为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97、陈汤 西汉著名将领,结束匈奴南北分裂局面,稳定汉朝西北边疆,奔袭三千里灭北匈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他给汉元帝的奏章里的话。但个人问题很多,故排在97位。 96、杜预 西晋时期统帅,从西陵入手,大破吴军,最终灭掉了吴国。而在文学上亦有建树,有“杜武库”的美称。 95、张辽 三国时期魏国武将,五子良将之一,随曹操出生入死,解白马围,攻袁尚,平叛乱,守合肥。以八百军在逍遥津大败孙权,还差点活捉孙权,其大病时,孙权还不敢轻动。吴国夜儿啼哭,只要说一声“张文远来了”,就能止住哭泣。 94、郑吉 西汉著名将领,西域都护第一人,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破车师,拒匈奴。 93、邓羌 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将领,被称为能与张飞媲美的万人敌,但其有勇有谋善待士兵强于张飞,平定苻柳战乱,在石门大破十万燕军,之后再破慕容评,晚年平定蜀乱。 92、张须陀 隋末名将,隋朝最后一根稻草,多次击败杨谅、王薄等叛军,后与瓦岗军作战,遭遇埋伏,被翟让、李密、徐世绩、王伯当等包围,虽然其力战得脱,但见部下仍然被围,反身冲进包围圈救援,如此四次,部下都死亡了,遂下马战死。死后,隋军号哭数日不止。 91、扩廓贴木儿

五胡十六国概述

五胡十六国概述 【摘要】: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南下西迁,中原尤其是关中 世族、百姓避地河西,使历史上落后的河西地区人口陡增,而作为周秦汉代中原王朝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的关中一带,则是人口凋残,百不存一。这一局面直到隋朝统一南北后才出现了转机。 【关键词】:五胡十六国五胡华乱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和华夏的河西张氏除了建立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等十六国之外,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谯蜀和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其中谯蜀、前凉、西凉、北燕、冉魏等国均系华夏人所建) 五胡十六国兴替的历史相当繁乱,这里仅述其大势。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界,这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307-313)之乱后“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厉害。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历史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北方(有时包括蜀地)在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期间的时期,当时南方则为东晋时期。「五胡」为匈奴、鲜卑、羯(匈奴别支)、羌和氐(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巴氐、仇池氐),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等等)、高句丽族(北燕)、丁零族(翟魏)、北马兰羌、巴、卢水胡、杂胡、铁弗、乌桓、九大石胡、姜、扶余、坚昆等族。 「十六国」则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小的七十八个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这十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共有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及胡夏等国。 疆域范围 西晋末年,全国共有21州。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诸国的范围大约是华北地区及四川地区。疆域的变更可分成五期,分别是:前赵、后赵、成汉及东晋时期;前燕、前秦及

中国历史上百大武将排名,实在太全了!

中国历史上百大武将排名,实在太全了! 历史上的那些事微信号quanandyuan历史上的那些事,历史经典回放!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揭秘,历史上的那些事等你参与,点击标题下方“历史上的那些事”关注。中国历史百大武将排名、文治大于武功者滚粗冷兵器时代优先,对外作战优先,屠城、虐待士兵者降低排名甚至不上榜。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名将众出,很多名字都是耳熟能详的。那么在排名上谁更胜一筹呢?我们在这里揭晓答案。好男儿谁没英雄梦呢?血战沙场,马革裹尸,为国为民,保家戍土!一起来看看,那些叱咤疆场的历代英雄吧! 100、李长庚清朝中期将领,为数不多的海战将领,平定为祸二十余年的艇盗之乱,驱定海海盗,和许松年连败镇海王蔡牵,海贼中语“不畏千万兵,只畏李长庚”。在追捕蔡牵中阵亡。99、张世杰南宋末年将领,在崖山率北方军人和元大将张弘范在海中大战并且用火攻大胜之,但是寡不敌众加上遇到暴风,舟覆世杰遂溺宋灭,十万士大夫以身殉国。崖山之后……98、秦琼隋末唐初著名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国传统两大门神之一,勇猛彪悍,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为唐立下了汗马功劳。97、陈汤西汉著名将领,结束匈奴南北分裂局面,稳定汉朝西北边疆,奔袭三千里灭北匈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他给汉元帝的奏章里的话。但个

人问题很多,故排在97位。96、杜预西晋时期统帅,从西陵入手,大破吴军,最终灭掉了吴国。而在文学上亦有建树,有“杜武库”的美称。95、张辽三国时期魏国武将,五子良将之一,随曹操出生入死,解白马围,攻袁尚,平叛乱,守合肥。以八百军在逍遥津大败孙权,还差点活捉孙权,其大病时,孙权还不敢轻动。吴国夜儿啼哭,只要说一声“张文远来了”,就能止住哭泣。94、郑吉西汉著名将领,西域都护第一人,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破车师,拒匈奴。93、邓羌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将领,被称为能与张飞媲美的万人敌,但其有勇有谋善待士兵强于张飞,平定苻柳战乱,在石门大破十万燕军,之后再破慕容评,晚年平定蜀乱。92、张须陀隋末名将,隋朝最后一根稻草,多次击败杨谅、王薄等叛军,后与瓦岗军作战,遭遇埋伏,被翟让、李密、徐世绩、王伯当等包围,虽然其力战得脱,但见部下仍然被围,反身冲进包围圈救援,如此四次,部下都死亡了,遂下马战死。死后,隋军号哭数日不止。91、扩廓贴木儿即王保保,元朝末期将领,朱元璋夸其为奇男子,多次成功镇压农民起义,和明朝开国众多将领均有交手,各有胜负,徐达唯一的败绩就是第三次北伐被扩廓贴木儿所胜,阻止了明朝继续向北扩张。90、于谦明朝著名将领,西湖三杰之一,土木之变后沉着冷静,拥立景泰帝,集结北京周围附近的老弱残兵,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后来英宗复辟,

【十六国皇帝】西凉皇帝

西凉皇帝 李暠 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是其父李昶的遗腹子,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建立者。自称是西汉将领李广之后,李氏先祖自汉代移居狄道,世为西州大姓,唐朝李氏亦称李暠为其先祖。 第一章李暠的生平 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汉族,陇西成纪人,是其父李昶的遗腹子,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建立者。自称是西汉将领李广之后,李氏先祖自汉代移居狄道,世为西州大姓,东汉时有西凉军阀李傕,唐朝李氏亦称李暠为其先祖。北凉神玺元年(397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又升敦煌太守。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 李暠本人喜好读书,因此在位时注重文化教育,境内文风颇盛。建初十三年(417年),李暠过世,谥武昭王,庙号太祖。子李歆继位。 相关整本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2c1307790.html,/ebook/4d4536da172ded630b1cb6b1.html 第二章李暠的主要事迹 北凉神玺元年(397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又升敦煌太守。 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 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北凉晋昌(郡治冥安,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太守唐瑶向敦煌、酒泉、晋昌、凉兴、建康、祁连六郡发出倡议,推举北凉敦煌太守李暠任冠军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同年,李暠在敦煌建立西凉国,疆域东自建康,西至鄯善。 安帝隆安四年(400),晋昌太守唐瑶将六郡檄交给李暠,并推他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姜校尉。于是李暠的西凉政权建立了,年号为“庚子”。建国后,李暠以“诸事草创,仓帑未盈,故息兵按甲,务农养士”为指导思想;在政治上努力做到知人善任,积极纳谏,执法宽简,赏罚有信。他赦其境内,号召因战乱而背井离乡的百姓返回家园,重视农桑,并给这些重返家乡的百姓以优惠待遇和资助,很快就有逃民2.3万多户迁回

帝王顺序表

史前时代错误!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高等灵长类中华曙猿在4,50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江南一带。考古证据显示224万年至225万年前,中国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南京直立人、北京直立人等。这些都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 中国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是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以直立猿人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期(距今约50至40多万年前),接着进入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山顶洞人为代表,距今约在20至10余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性文化是裴李岗文化,这一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社会尚无明显分层。紧接着是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性质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逐渐加深,同时生产力水平有显著提高。而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出现在四千多年前。目前考古工作已经在长江、黄河流域发现数个属于这一时期的城址群,如中原城址群、江汉城址群、海岱城址群等。这或许表明在龙山时代,社会的组织形态发生较大的转变。 根据现在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呈现多元并立的情形:约7,000年到5,000年前在河南省、河北省南部、甘肃省南部和山西省南部出现的仰韶文化便具备使用红陶、彩陶以及食用粟米和畜养家畜的特质。而大约在同一时间,尚有在浙江省东边出现的河姆渡文化、浙江省北边出现的良渚文化、山东省的大汶口文化。 传说时代 华夏文明形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早期的历史,口口相传。神话中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説法。 三皇五帝传説中的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数千年杰出首领的代表,具体而言有不同的説法。三皇一般指燧人、伏羲、神农以及女娲、祝融中的三人。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自三皇至五帝,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 炎黄蚩尤据现今整理出来的传说,黄帝原系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的领袖,强大之后在阪泉之战中击败炎帝,成为新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又与东南方的蚩尤部落发生冲突,在涿鹿之战中彻底击败对手,树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后来黄帝的孙子颛顼和玄孙帝喾继续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帝喾的儿子尧继位,他是一名贤君,创立禅让制,传位给舜。在舜时期,洪水泛滥,鲧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洪水更厉害了,鲧被处决,他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洪水,因此被推举为首领。 历史朝代 排列: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末代皇帝— 一、上古【三皇五帝】,存在争议。 三皇五帝年表 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在位110年

五胡十六国诸帝世系

五胡十六国诸帝世系详 【五胡】即鲜卑族,匈奴族,羯族,氐族,羌族。若是【六夷】,那就还要加上賨人。 【十六国】成汉,汉赵(后称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 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但并不仅仅只有十六个国家 【汉】汉光文帝刘渊:304年登基于左国城,匈奴族 汉废帝刘和:310年7月18即位,不久被刘聪攻杀。 汉昭武帝刘聪:310即位,316年派刘曜攻陷长安,灭西晋 汉隐帝刘粲:318年,在位三个月,被大将军靳准所杀 汉和武帝靳准:318年8月--12月 【前赵】前赵秦王刘曜:刘渊堂侄,尽灭靳氏后即汉帝位,迁都长安,改国名 前赵,匈奴族 前赵摄政太子刘熙:329年亡国前夕登基。被后赵所灭。 【成汉】成汉武帝李雄:成汉景帝李特第三子,成汉秦文王李流侄。304年称王,306年称帝。建国成。定都成都。巴氐人(賨人) 成汉哀帝李班:334年6月到10月在位。 成汉幽公李期:在位4年,被堂兄李寿夺帝位,自缢而死 成汉昭文帝李寿:成汉景帝李特侄,李骧子。338年杀尽李雄诸子, 改国号为汉 成汉归义侯李势:347年投降东晋桓温 【前凉】前凉昭公张寔:前凉武穆王张轨子,314年继任凉州刺史,名义上仍属 东晋。汉族。 前凉成公张茂:修建国都姑臧城。324年投降前赵刘曜,接受前赵 官爵。 前凉文公张骏:仍然心向东晋,但前凉相对东晋已成飞地。335年 征服西域。

前凉桓公张重华:被晋朝封为西平公。349年抛弃祖训,称王。情绪化的帝王。 前凉哀公张曜灵:在位1个月,355年11月登基。 前凉威公张祚:张骏庶长子,哀公张曜灵伯父。废张曜灵后自立,后称帝。在位2年,355年在部众反抗中被厨子徐黑杀死。 前凉冲公张玄靓:张重华少子,在位8年,去凉王号,被张天锡派人杀死。 前凉归义侯张天锡:张骏少子,在位13年,376年归降前秦苻坚,后投奔东晋。 【后赵】后赵高祖石勒:奴隶皇帝,319在襄国建赵。329年灭前赵,330年称大赵天王,后称帝,次年迁都邺城。发展生产。333年病死。羯族。 后赵海阳王石弘:在位1年,被石虎废杀。 后赵太祖石虎:石勒侄,生性残暴。杀尽石勒诸子。348年称帝,349年病死。 后赵少帝石世:在位33天。349年4月被废。 后赵彭城王石遵:废石世后自立称帝,在位183天,被冉闵部下所杀。 后赵义阳王石鉴:杀死石遵后称帝,在位103天,350年被冉闵夺去帝位,被杀。 后赵新兴王石袛:在位2年,被大将军刘显所杀。刘显投降冉闵。【前燕】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前燕武宣帝慕容廆第三子,337年自称燕王,建立前燕,迁都龙城,击败后赵进攻,破高句丽,袭夫余,攻灭鲜卑宇文部。与民休息的政策。348年死。鲜卑族。 前燕景昭帝慕容儁:348年九月即位,352年灭冉魏,迁都蓟城,称帝,后迁都邺城,前燕进入鼎盛期。360年死。

请问诸位有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姓“付”(傅)的人做皇帝的吗请详细说

请问诸位有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姓“付”(傅)的人做皇帝的吗请详细说 应该没有的,以下几乎包含所有皇帝姓氏。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高祖刘邦 3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4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5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6.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7.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8.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9.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0.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1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12.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13.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相关信息涩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您有不想去的......涩叔跟谷岳刘畅熟吗嘻嘻,阿涩,能不能把你旅途中经历过的最感......我在曼谷生活了几年,想知道涩哥对曼谷的感......克罗米芬普罗米修斯下载普罗米修斯高清西安相声满腹经纶普罗米修斯盗火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 14.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15.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16.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 17.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

18.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 19.南北朝时代南朝陈国皇帝陈叔宝-隔江犹唱后庭花 20.南北朝时代南朝梁 ... 应该没有的,以下几乎包含所有皇帝姓氏。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高祖刘邦 3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4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5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6.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7.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8.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9.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0.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1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12.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13.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相关信息涩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您有不想去的......涩叔跟谷岳刘畅熟吗嘻嘻,阿涩,能不能把你旅途中经历过的最感......我在曼谷生活了几年,想知道涩哥对曼谷的感......克罗米芬普罗米修斯下载普罗米修斯高清西安相声满腹经纶普罗米修斯盗火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 14.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15.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五胡十六国记年表

五胡十六国记年表 304年,益州氐族难民领袖李雄,于成都称成都王,建立成汉帝国。匈奴左贤王刘渊于山西离石称大单于,后称汉王,建立汉赵王朝。 306年,成汉李雄自称皇帝,国号「成」。晋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司马衷,立怀帝司马炽。八王之乱结束。 307年,鲜卑慕容嵬自称大单于,石勒投效汉赵王朝 308年,汉赵刘渊正式称帝。 309年,汉赵帝刘渊迁都平阳,领有山西中部地区。八月,汉赵刘聪第一次进攻洛阳,战败。十月,汉赵刘聪第二次进攻洛阳,战败。 310年,汉赵帝刘渊死,子刘和继位,刘聪杀刘和,篡位。 311年六月,汉赵刘聪、刘曜等攻陷晋王朝首都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史称「永嘉之祸」。洛阳陷落后,晋帝国建立五个行台。 312年,石勒进军河南新蔡葛陂,准备攻击晋朝琅邪王司马睿,不利,率军北返,攻陷河北襄国、邺城,吞并冀州 313年,二月,汉赵刘聪杀晋怀帝司马炽,四月,晋朝秦王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祖逖击楫渡江北伐,收复河南地区。 314年,石勒攻杀晋幽州刺史王浚,吞并幽州。汉赵刘曜第一次进攻长安,失败。 315年,汉赵将领曹嶷占领青州 316年十一月,汉赵刘曜第二次进攻长安,攻陷。掳晋愍帝司马邺,吞并关中地区,西晋结束。十二月,石勒击败并州刺史刘琨,占领并州。刘琨投奔辽西鲜卑段氏,后被杀。

317年三月,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是为晋元帝,东晋开始。十二月,汉赵帝刘聪杀晋愍帝司马邺。 318年,晋王司马睿正式称帝。七月,汉赵刘聪死,子刘粲继位。大将军靳准发动政变,杀刘粲及所有匈奴刘姓皇族,自立为天王。大将刘曜、石勒攻陷平阳,杀靳准。 319年,刘曜称帝,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前赵)。石勒在襄国称赵王,原汉赵帝国分裂为二,两赵并立,后赵帝国建立。晋平州刺史崔毖攻鲜卑慕容嵬,失败。慕容嵬攻陷平州 320年,晋凉州刺史张寔被杀,弟张茂继位,前凉王国建立。东晋豫州刺史祖逖与后赵赵王石勒隔黄河对峙。 321年,后赵石虎击败辽西段氏,河北、山西尽入后赵版图。东晋北伐大将祖逖逝世。东晋封慕容嵬为辽东公。 322年,东晋大军王敦叛变,攻陷首都建康。七月,后赵石虎攻陷兖州。东晋元帝司马睿死,子明帝司马绍继位。 323年,成汉帝国完全控制四川地区。后赵石虎攻陷广固,杀曹嶷,吞并青州。 324年,后赵军攻汉赵洛阳,从此两赵相攻不绝。五月,前凉凉王张茂死,侄张骏继位。东晋王敦病死,苏峻等平定王敦之乱。 325年六月,汉赵刘曜攻击后赵洛阳,被石虎击败。晋帝国河南淮北地区落入后赵帝国之手。东晋明帝司马绍死,子成帝司马衍继位。 327年,汉赵帝国攻击前凉王国,取黄河以南地。东晋将领苏峻叛变,明年攻陷首都建康。 328年,东晋温峤、陶侃起兵勤王,攻击苏峻。后赵石虎攻河东,汉赵帝刘曜击败之。刘曜乘胜率军包围洛阳城。十二月,后赵石勒与汉赵刘曜决战于洛阳,汉赵军大败,刘曜被擒,后被杀。

【十六国皇帝】南燕慕容德

慕容德 慕容德(336年-405年),后改名慕容备德,字玄明,十六国时期南燕皇帝,鲜卑人,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幼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皆为其兄。《晋书》载其「年未弱冠,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雄伟」。又「博观群书,性清慎,多才艺」。 第一章慕容德的生平 前燕时期慕容儁在位时,慕容德被封为梁公。后来慕容儁之子慕容暐继帝位,再被改封为范阳王。369年,曾与慕容垂一同大败东晋桓温的进攻。370年,前燕为前秦所灭后,一度被前秦帝苻坚任命为张掖(今中国甘肃省张掖市)太守,数年后被免职。 后来苻坚欲南征东晋,慕容德被任命为奋威将军随军,留下金刀拜别母亲公孙氏及另一兄长慕容纳而去。383年,前秦于肥水之战败北,慕容垂趁机起兵建后燕,慕容德向应之,被命为车骑大将军,重新受封为范阳王,然其诸子皆因留在后方而被前秦所杀。 396年,慕容垂临终,遗命太子慕容宝将邺城(今中国河南省临漳县)委由慕容德镇守。慕容宝继位后,即以慕容德为使持节、都督冀、兖、青、徐、荆、豫六州诸军事、特进、车骑大将军、冀州牧,领南蛮校尉,镇守邺城。 397年,北魏攻后燕,后燕兵败如山倒,皇帝慕容宝向北方故地逃亡,后燕国土被截为南北二部,位在南方的慕容德被慕容宝任命为丞相,领冀州牧。不久,慕容垂另一子赵王慕容麟来逃至邺城,以邺城难守,建议慕容德南迁滑台(今中国河南省滑县)。398年,慕容德又受慕容麟建议先称燕王,称燕王元年,史称此一政权为南燕。次年(399年),再迁广固(今中国山东省青州市),以为都城。 400年,慕容德正式称帝,改元建平,并在此时把自己名字改为慕容备德,以便臣民避讳。慕容德有女儿无儿子,为继承人心焦,同胞哥哥慕容纳之子慕容超持当年慕容德拜别母亲的金刀来归,慕容德遂封这位侄子为太子。 建平六年(405年),慕容德去世,慕容超继位。去世当晚从四方城门抬出十余口棺木,秘密埋葬在山谷之中,因此实际上他并未葬于其陵寝「东阳陵」,后人遂不知其安葬之处。慕容德后来被谥为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相关整本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2c1307790.html,/ebook/d0bf7761ad02de80d5d84022.html 第二章慕容德的主要事迹 一、建国经历 慕容氏家族从来不缺少政治家和野心家。慕容垂的背信弃义,慕容暐的出尔反尔,他们凡事以政治为出发点,以最后的成败论英雄,从不在乎这个过程是否和人性伦理相悖逆。他们用实际行动,一次次证明了政治的无情和战争的残酷。但要说到这方面的佼佼者,在路卫兵看来,慕容德当之无愧。也正是他,让慕容氏家族上演了“帽子戏法”,完成了慕容氏的最后辉煌。 慕容德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的小儿子,“姿貌雄伟”,继承了游牧民族的体魄,却又博览

中国朝代编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简介 三皇约前?世纪- 约前30世纪 初 淮阳河南淮阳 燧人氏、伏羲 氏、神农氏 五帝 约前30世纪 初-前2029年有熊平阳蒲 阪 河南新郑山 西临汾山西 永济(一说在 河北逐鹿) 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 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 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 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 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 唐尧前2357~前2258 虞舜前2257~前2208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 夏朝约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县禹 商朝约前1675-1029年亳河南商丘 周 西周约前1029-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文王姬发 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476年 战国前475-221年 秦朝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 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 汉高祖 刘邦 新朝9-23年王莽 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 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西晋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十六国304-439 南朝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魏洛阳河南洛阳 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隋朝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唐朝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后晋936-947 汴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后汉947-950 汴河南开封汉高祖刘暠后周951-960 汴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 宋 北宋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1279 临安浙江临安宋高宗赵构辽国907-1125 皇都辽宁辽国耶律阿保机大理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 西夏1032-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 金1115-1234 会宁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中都北京 开封河南开封 元朝1206-1368 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1368-1644 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16-1911 北京北京皇太极 中华民国1912-1949 南京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注: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