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政策法规

社会救助政策法规
社会救助政策法规

社会救助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老年、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获得救助是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活动,是实现这种公民权利的制度化途径。按照救助类型,社会救助政策法规可以划分为:一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政策法规;二是专项救助政策法规;三是临时救助政策法规。(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法规。主要依据1999年颁布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1、低保对象。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低保标准、家庭平均收入、非农业户口;四类人员。2、城市低保金的申请、审批与发放程序。来源:考试资料网(1)申请:由户主向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2)审批:所在地基层政府初审后上报县级政府民政部门审批。自申请人提出申请30日内办结审批手续。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3)发放:每月及时足额发放,货币为主,尽量通过金融系统社会化发放,必要时候也可以实物发放。(二)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法规。属于专项救助政策。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2003年提出《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和2005年《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的意见》。1、城乡医疗救助对象。(1)城市医疗救助对象:一是城市低保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二是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医疗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困难群众。(2)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一是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二是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2、城乡医疗救助的形式。(1)城市医疗救助的形式:对救助对象在扣除各项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以及社会互助帮困之后,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金额的医疗费用或特殊病种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量的补助。按照多方筹资、多种方式、量力而行的原则。有社会力量资助、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和医疗机构减免有关费用三种形式。(2)农村医疗救助的形式:PPkao 考试网资助参加合作医疗,合作医疗给个人负担过高者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在尚未开展合作医疗的地区,对大病困难户给予适当医疗救助。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法规2003年6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年7月《实施细则》。1、政策救助对象:生活无着、不得已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2、救助的形式和内容救助的形式:以救助站救助为主要形式;也是一种临时性救助。救助的内容:食物,住处,急症救治,联系亲属或所在单位,解决交通。男女分居,女性专管女性救助者;维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贫困的类型 绝对贫困是指生活资料的数量不足以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特别是食物数量不足,不能提供人生存所必需的热量,人的生存受到威胁,即通常所说的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相对贫困(掌握)的贫困是相对而言的,在同一时期或同一国家内,由于某些人或者家庭的收入水平步入另外一些人或者家庭,低于一般人或者一般家庭的生活状态或者贫困状态就叫相对贫困。 关于社会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测定: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理解 将社会成员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列,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所呈现之间的函数构成了洛伦茨曲线。 家庭收入等级占家庭总数 的百分比 累计的家 庭百分比 占家庭总收 入的百分比 累计收入 百分比 1202066 220401218 320601735 420802459 52010041100 公平的衡量指标之一——基尼系数理解 ?先计算洛伦茨曲线与45度角直线围成的图形面积,然后除以45度角直线与正方形底边和右边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实际上为半个正方形面积),其商(A/A+B)即为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为0,表示社会收入分配状况达到了绝对平等化程度; ?基尼系数为1,表示社会收入分配处于绝对不平等状态,即最高收入的唯一家庭占有了全部的国民收入,而其余所有家庭不占有任何收入。 ?基尼系数低于0.2,为高度均等;0.2~0.3,相对均等;0.3~0.4,比较均等;高于0.4,不均等。 ?基尼系数0.4为国际警戒标准。 ?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掌握 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中国在08年的基尼系数为0.469,并且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 ?现在贫富悬殊的距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12.66:1。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城乡差距: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习题电子教案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习题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习题 题型及分值: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每题5-9分,共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填空 1.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 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 2.“三无”人员是指哪三无? 3.生活社会救助主要采取哪三种救助形式? 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P45 4.在社会福利制度中,可将公平分为哪三种?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P200 5.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哪些福利制度构成? 老年社会福利、妇女儿童社会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公共社会福利。 6.生产社会救助主要采取哪四种扶持形式。 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科技扶持、信息扶持。P90 7.早期的社会救助思想主要表现哪些思想? 慈善和恩赐思想、人权思想、温情主义论。 P8 8.残疾人医疗康复包括哪两类康复? 全面康复、医学康复。P273 9.公共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免费性质、平等取向、全民性。P295 10.我国孤儿的家庭养育主要有那三种形式?

亲属抚养、家庭收养、家庭寄养。P267 11.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主要表现在哪五个方面? 经济需求、医疗保健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心理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P232 12.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居民之间。P306 13.生产社会救助具有哪些功能? 扶助功能、稳定功能、激励功能。P92 14.生活社会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救助对象的全民性、最低保障性、适时调整型、长期救助与临时救助结合、选择性。P45 名词解释(5题): 1、社会救助:p18是指通过立法由国家或者政府对由于失业、疾病、灾害等原 因所造成收入中断或者收入降低并陷入贫困的人员或者家庭实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福利:p214指的是政府或者社会通过专业的福利机构,为解决社会上 的特殊群体以及一般社会成员的实际困难,提高国民生活质量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和设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p10凯恩斯认为,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 是消费惟一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及收入增加多。凯恩斯认为,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增加,个人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4、市场失灵理论:p14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各种经济矛盾都可 以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来自动解决。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许多矛盾(如贫富悬殊)并非如此,即产生了市场失灵。此时,就需要政府出面干预社会和经济等领域(如通过再分配调控收入差距)。社会救助制度正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建立和发展的,用以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社会公平问题。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结课论文 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09-1班 姓名:杨先泽 学号:540909040148

国际社会救助的经验对中国社会救助的启示 摘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是解决贫困人口生活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团结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切入点。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和制度安排。本文在研究欧洲部分国家社会救助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探究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中国社会救助的原则、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模式应当具有公平性、效率性、流动性和发展性等功能特质。 关键词:社会救助,劳动力市场,社会政策,中国模式 从1990年代初,作为社会救助制度核心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在全国陆续建立以来,至今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缓解贫困、保障民生和实现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城市得到不断完善,正在向更加广大的农村地区扩展。这标志着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提高救助功效、完善现行制度和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因此,从国内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的视角出发,有益于进一步明晰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未来取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 一、社会救助的国际经验以及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特征 由于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救助制度在国际上被引进社会生活的时间以及在社会救助的立法、救助标准、社会救助实施等方面也多有不同。但是,社会救助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策和制度安排却具有某些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共有功能和目标,这就是,国家要帮助生活困难的人,为他们提供生存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陆续建立了社会救助制度,并且在反贫困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和实践经验。 1.社会救助历来是应对贫困和失业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和社会政策 从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历史视野看,社会救助历来是反贫困的重要社会政策。特别是在早期工业化国家,社会救助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和制度很早就得以建立。从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发展看,贫困和失业问题的存在是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两个重要催生力量,社会救助都是由于贫困问题催生并且伴随消除贫困的努力而逐步完善的,其目标就在于为遇到各种自然和社会打击而陷人生存危机的人们提供救助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条件。 2.采取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不同的社会救助管理模式 社会救助的分配绩效和社会救助模式所采取的中央集权化程度存在显著的 关系,但是由于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国际上采取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不同的社会救助管理模式。 3.注重社会救助的实施与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相结合 实现社会救助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有机结合是保证社会救助制度效率的关键,也是保持社会救助对象流动性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救助的救助功能的重要方面,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概述教学文案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概述

精品资料 第一、二讲社会救助概述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 (一)社会救助的含义 所谓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在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权要求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主体:政府或社会。 救助客体(社会救助的对象)包括三种:面向社会全体成员,但由于是以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及状况为出发点,因此并非所有的对象能够享受社会救助的标准。可按造成贫困的原因分,也可按救助对象的年龄分。 一是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儿、残疾人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且无子女的老人; 二是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标准的人; 三是有劳动能力、有收入来源,但由于意外的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而使生活一时无法维持的人。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社会保障网络体系中处于最初级、最基本的层次。 (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提供的援助; 社会救助所保障的对象,往往是处于生活底层的最困难群体; 社会救助的形式很多; 社会救助是公民应得的权利。这是《宪法》所赋予的权利; 社会救助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其财政来源主要是税收。 二、社会救助的特点 与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较,社会救助制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义务的单项性。社会救助只强调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成员享受社会救助是他的权利,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社会救助资金一般由政府财政拨付,社会成员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2)对象的限制性。即社会救助对象由法律加以规定,只有符合条件且真正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才有资格享受救助。 (3)社会救助目标的低层次性。即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应付灾害和克服贫困,而非改善或提高福利及生活质量,社会救助处于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或最基本层次。 (4)社会救助手段的多样性。社会救助既可采用实物救助也可采用现金救助;既有临时应急救助又有长期固定救助,既有官方救助又有民间救助,社会救助手段的多样性是使社会成员得到救助的关键。 案例分析: 媒题报道: 有一个山里孩子,8岁,小学二年级,因父亲去世,从此不愿与周围人说话,经常独自钻在角落发呆,年迈的爷爷,智障的妈妈,贫困的家庭,似乎注定他命运的坎坷。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习题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习题 题型及分值: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每题5-9分,共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填空 1.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 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 2.“三无”人员是指哪三无?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 3.生活社会救助主要采取哪三种救助形式? 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P45 4.在社会福利制度中,可将公平分为哪三种?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P200 5.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哪些福利制度构成? 老年社会福利、妇女儿童社会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公共社会福利。 6.生产社会救助主要采取哪四种扶持形式。 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科技扶持、信息扶持。P90 7.早期的社会救助思想主要表现哪些思想? 慈善和恩赐思想、人权思想、温情主义论。 P8 8.残疾人医疗康复包括哪两类康复? 全面康复、医学康复。P273 9.公共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免费性质、平等取向、全民性。P295 10.我国孤儿的家庭养育主要有那三种形式? 亲属抚养、家庭收养、家庭寄养。P267 11.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主要表现在哪五个方面? 经济需求、医疗保健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心理需求、自我实现需求。P232 12.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居民之间。P306 13.生产社会救助具有哪些功能? 扶助功能、稳定功能、激励功能。P92 14.生活社会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救助对象的全民性、最低保障性、适时调整型、长期救助与临时救助结合、选择性。P45 名词解释(5题): 1、社会救助:p18是指通过立法由国家或者政府对由于失业、疾病、灾害等原 因所造成收入中断或者收入降低并陷入贫困的人员或者家庭实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福利:p214指的是政府或者社会通过专业的福利机构,为解决社会上的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关于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收容遣送站改变为救助管理站,流动人口中的街头流浪者被当作需要救助的群体,对这一群体的社会控制转向了社会治理。这充分体现了社会救助“以人为本”的思想。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需要我们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思考与努力来解决。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创新 一、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取得的进展 各级政府部门逐步重视。2003年9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贯彻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工作。作为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民政部主动履行职责,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增设了救助站管理处。《救助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在实践中,各区市都设立了救助站,部分交通要道、铁路沿线的县(市)也设立了救助站。而不设站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则由相关机构和人员管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配套政策开始完善。民政部于7月21日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同一天,财政部、民政部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保证了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基本到位。民政部与财政部在2004年5月下发

了《关于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特殊困难对象跨省返乡工作的通知》。 工作协作机制初步形成。各地都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救助管理工作。在各地出台的一些救助管理工作具体意见中,则明确了财政、编制、公安、城管、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各地建立的专项制度,进一步确保了各相关部门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协调和合作。 二、救助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例如,北京市共有19个救助管理机构,但已经得到机构编制部门正式批复的只有8个站,并且多的为8人,少的只有2人。部分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偏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救助工作量参差不齐,救助量大,而救助资金相对缺乏。经济发展水品不一,流浪乞讨人员数量也有很大的差异,使得各地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数量悬殊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经费缺口大。救助管理站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所需救助管理经费由同级地方财政部门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但实际执行中,仍有不小的缺口。例如,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每年的财政拨款是380万元,实际缺口为100万元左右。 政策规定仍较粗放。首先,《救助管理办法》对救助对象的规定实际上使得各地都将救助对象甄别列为一大难题。其次,有关职业化乞讨人员的规定相对空白,使得各地在是否应对职业化乞讨人员予以

社会福利与保障形考答案

任务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以下哪项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济 C. 社会福利 D. 优抚安置 满分:3 分 2. 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 A. 动态性 B. 弹性特征 C. 刚性特征 D. 适度性 满分:3 分 3. 依照社会保障基金来源来分类,以下哪项不属于此类() A. 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 B. 社会保险基金 C. 机构基金 D. 社会福利基金 满分:3 分 4. 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保障管理应该坚持的原则() A. 非属地化管理原则 B. 集中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C. 依法管理的原则 D. 社会化管理原则 满分:3 分 5. 儒家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有()

A. 无为而治 B. 重视“礼”的稳定和“三纲五常”的思想 C. 兼相爱,交相利 D. 重视出世的思想 满分:3 分 6. 亚当·斯密主张国家应该实行()。 A. 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 B. 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 C. 政府干预的计划经济 D. 适度自由的市场经济 满分:3 分 7. 德国新历史学派主张应以()来应对阶级矛盾。 A. 激进的革命主义 B. 渐进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C. 通过法律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 D. 激进的共产主义 满分:3 分 8. 以下哪位是福利经济学之父()。 A. 帕累托 B. 凯恩斯 C. 庇古 D. 弗里德曼 满分:3 分 9.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作者是谁() A. 凯恩斯 B. 詹姆斯·托宾

C. 保罗·萨缪尔森 D. 罗伯特·卢卡斯 满分:3 分 10. 以下哪位是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 A. 凯恩斯 B.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C. 哈耶克 D. 罗伯特·卢卡斯 满分:3 分 11. 以下哪位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A.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B. 哈耶克 C. 保罗·萨缪尔森 D. 詹姆士·布坎南 满分:3 分 12. 边沁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有() A. 鼓吹经济干预主义 B. 贫困问题 C. 劳动价值论 D. 最大幸福主义 满分:3 分 13. 马尔萨斯的社会福利思想包括()。 A. 主张建立劳动保险制度 B. 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幸福 C. 国家和政府只能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D. 贫困能起到抑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word版本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贫困的类型 绝对贫困是指生活资料的数量不足以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特别是食物数量不足,不能提供人生存所必需的热量,人的生存受到威胁,即通常所说的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相对贫困(掌握)的贫困是相对而言的,在同一时期或同一国家内,由于某些人或者家庭的收入水平步入另外一些人或者家庭,低于一般人或者一般家庭的生活状态或者贫困状态就叫相对贫困。 关于社会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测定: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理解 将社会成员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列,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所呈现之间的函数构成了洛伦茨曲线。 家庭收入等级占家庭总数 的百分比 累计的家 庭百分比 占家庭总收 入的百分比 累计收入 百分比 1202066 220401218 320601735 420802459 52010041100 公平的衡量指标之一——基尼系数理解 ?先计算洛伦茨曲线与45度角直线围成的图形面积,然后除以45度角直线与正方形底边和右边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实际上为半个正方形面积),其商(A/A+B)即为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为0,表示社会收入分配状况达到了绝对平等化程度; ?基尼系数为1,表示社会收入分配处于绝对不平等状态,即最高收入的唯一家庭占有了全部的国民收入,而其余所有家庭不占有任何收入。 ?基尼系数低于0.2,为高度均等;0.2~0.3,相对均等;0.3~0.4,比较均等;高于0.4,不均等。 ?基尼系数0.4为国际警戒标准。 ?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掌握 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中国在08年的基尼系数为0.469,并且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 ?现在贫富悬殊的距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12.66:1。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题目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题目 一.概念题 贫困发生率:贫困发生率又称绝对贫困指标,是指贫困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H 贫困发生率,N全部人口,Q贫困人口,那么: H=Q/N。 它的基本特点是不考虑贫困线以下人口的收入变化和收入的分布,重在测定贫困人口比重。 生活社会救助标准的确定方法: (一)市场菜篮子法:又称标准预测法,首先按照营养学标准确定一张能够使人维持体力恢复的生活必需品清单,然后按照市场价格来计算拥有这些生活必需品需要多少现金,以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就是贫困线。 1、生活必须品种选择的准确性 2、生活必需品价格指数的可靠性 3、贫困家庭及其消费特征选择的可代表性 优点:①.直观明了,通俗易懂,便于公众参与;②.保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 ③.可用以比较。 不足:①.由专家来决定菜篮子的内容是不妥的;②.虽然市场菜篮法标榜“纯客观”,但事实并非如此;③.菜篮子的分量容易偏低,流于不足;④.限制受助者的生活方式。 (二)恩格尔系数法:又称“最低饮食费用测算法”,一个家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越大,表明这个家庭生活水平越低;反之,则表明该家庭收入水平越高。 (三)收入比例法:从城市贫困居民的收入低于其他大多数居民收入这个相对

概念出发,把一定比例的最低收入居民定义为需要救济的贫困居民,并把他们的收入水平定为贫困标准。 (四)生活形态法:又称“指标剥离法”,提出一系列有关贫困家庭生活形态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然后选择出若干剥离指标,再根据这些剥离指标和被调查者的实际生活情况来确定哪些人属于贫困者,然后分析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收入,求出贫困线。 灾害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向因遭受自然灾害袭击而造成生活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的物资帮助,以保证其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帮助灾民确立自行生存能力的社会救助项目。 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含义 是指国家或社会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等权益保障,以改善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二、简答题 1、社会救助主要有哪些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1生活社会救助,解决贫困人员吃穿等温饱问题的一项社会救助项目。 2医疗社会救助,对低收入患者给予一定的医疗费补助的社会保障项目。 3生产社会救助,政府给予低收入者提供生产上帮助的社会救助项目。 4住房社会救助,有三种形式:(1)提供住房给低收入这和家庭,收取低于市场的房租。 (2)给予住房补贴。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 一、绝对贫困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 相对贫困--收入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到一定程度。 二、贫困发生率: 又称绝对贫困指标,是指贫困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H贫困发生率,N全部人口,Q贫困人口,那么H=Q/N。它的基本特点是不考虑贫困线以下人口的收入变化和收入的分布,重在测定贫困人口比重。 贫困缺口率又称相对贫困指标,是每个贫困人口的平均纯收入与贫困线收入的差距除以贫困线收入所得出的比率。贫困缺口率为I,平均收入为U,贫困线收入为L,那么:I=1-(U /L )。 主要用来说明贫困人口的实际收入与贫困线之间的差距及贫困状况的变化情况。I的数值高—贫困程度高,I=0,说明贫困已消除。 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困状况必须同时使用贫困发生率与贫困缺口率两个指标。 三、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 主要观点:(1)资本形成不足是贫困恶性循环的中心环节,其根本原因又在于 人均收入水平过低; (2)贫困恶性循环,由供给循环和需求循环两个序列共同构成,二者相互影响和制约。供给方面:“低收入-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收入”。 需求方面:“低收入-低资本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收入”。 贫困产生于贫困,贫困又带来了贫困。这样就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3)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形成各 行业的相互需求,使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供给创造需求”。 四、社会救助 指:通过立法由国家或者政府对由于失业、疾病、灾害等原因造成收入中断或者收入降低并陷入贫困的人员或者家庭实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与社会救济的区别:1、社会救助的覆盖面比社会救济更广泛,不仅包括政府的救济,也包括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不仅包括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还包括其他有效的针对社会救助对象的扶助措施。 2、救济一词渊源流畅,历史上曾经包含这慈悲、怜悯等不平等的色彩在内;而现代社会救助不是对贫穷者的恩赐、施舍,而是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接受救助是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体现。救助一词从词性角度看为中性,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理念。 3、现代社会救助由专的政府机构实行,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按照法律规定标准实施,摆脱了传统社会救济的随意性和临时性。 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一)按救助项目划分:1.生活社会救助2.医疗社会救助3.生产社会救助4.住房社会救助 5.教育社会救助6.灾害社会救助 (二)按照救助手段划分:1.资金救助 2.实物救助3.服务救助4.以工代赈 (三)按照救助时间的长短划分:1.定期救助2.临时救助 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 1.选择性原则2.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原则3.无差别待遇原则 社会救助基本特性:(一)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 (二)资金来源的单一性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习题

社会救助篇 一、简答题 1、社会救助主要有哪些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1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国家为公民提供救助是无条件的。 2 资金来源的单一性,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 3享受对象有限性。 4保障水平的最低性,保障国民最低生活水平。 5 资格审核的严格性,。 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1 生活社会救助,解决贫困人员吃穿等温饱问题的一项社会救助项目。 2 医疗社会救助,对低收入患者给予一定的医疗费补助的社会保障项目。 3生产社会救助,政府给予低收入者提供生产上帮助的社会救助项目。 4住房社会救助,有三种形式:(1)提供住房给低收入这和家庭,收取低于市场的房租。 (2)给予住房补贴。 (3)以较低的价格卖给低收入者。 5 教育生活救助,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社会救助。 6 灾害社会救助,政府对受灾家庭提供物质上帮助的社会救助。 7护理社会救助,政府对需要护理的的人员提供现金和实物帮助的社会救助。 8 法律社会救助,法律援助。 2、我国农村医疗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目标。《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全面推行农村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同时,可选择二到3个县(市)作为示范点,通过示范指导推进农村医疗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 力争到2005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规范完善的农村医疗社会救助制度。 2,救助对象。农村医疗社会救助的救助对象为农村的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 3,救助方法。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资助医疗社会救助对象缴纳个人应付分担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 4,申请,审批程序。农村医疗社会救助的程序是:申请人(户主)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请表,如实提供医疗诊断书,医疗费用收据,必要的病史资料,已参加合作医疗按规定领取的合作医疗补助证明,社会户主帮困其功能块证明等,经村民代表评议同意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任命祝福对上报的申请表和有关材料进行逐项审核。对符合医疗社会救助条件的上报县(市,区)民政局审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乡镇上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复审核实,并及时签署审批意见。 5,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农村医疗社会救助基金主要通过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来源主要有:地方各级财政每年在年初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的资金;地方各级民政部门面年从留归民政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或一定数额的资金;社会各界自愿捐赠资金;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按规定可用于的其他资金。同时,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给予适当支持。

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B卷答案

泰山医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2008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试卷(B) 答案要点 一、简述题(每题 10分,共30分) 1. 简述社会救助的基本特性。 (1)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 (2)资金来源的单一性; (3)享受对象的有限性; (4)保障水平的最低性; (5)资格审查的严格性。 2.简述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的主要特征。 (1)模式是贫穷农民的股份制银行; (2)只向贫困户贷款,尤其是贫穷妇女,贷款无需抵押担保; (3)提供小额度、短期贷款,贷款回收实行分期偿还; (4)提供连续贷款服务; (5)联户贷款,联户担保; (6)每周中心会议制度; (7)建立必要的小组储蓄基金; (8)利率市场化。 3. 简述经济适用房与商品房的区别。 (1)供应对象:经适房是城市低收入家庭;商品房是社会上所有的人;(2)土地的取得:前者是行政划拨,免交土地出让金;后者是出让方式须交纳土地出让金;

(3)政府扶持政策:前者是享受优惠和支持政策后者是按照国家住房交易政策的规定; (4)价格政策:前者是政府指导价,后者是市场定价; (5)产权:前者是有限产权,后者是完全产权。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1)变化的原因: 1)按生命周期理论,8岁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28位同学家长的共同努力,使其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故孩子有了笑容、变的自信; 2)从孩子生活环境的角度不仅满足了孩子本身的需要。还对其产生影响的家庭提供帮助,解决了孩子后顾之忧,并与学校进行沟通,让小孩入学,为其成长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环境。 (2)反映出来的特点: 1)社会救助的间接性; 2)社会救助的连续性; 3)社会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2. 答案要点: 第一,豪华养老院折射福利不公:养老院的豪华不是错,错在福利不公;政府兴建豪华养老院有违政治伦理;豪华养老机构是权力和资本的游戏第二,我们应该建什么样的养老院:公办养老机构应远离豪华;养老:“温饱”比“豪华”更重要;大众化应是公办养老院的底线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学生自由发挥,根据回答,酌情给分。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复习资料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复习资料 二、名词解释 1.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 2.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 3.社区服务:即由社区组织或其他公共组织举办的,在社区中开展的面向社区内居民群众和各类组织和群体的公益性服务体系。 4.贫困救助:是针对社会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救助,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救助,目的是解除贫困者生存危机,确保其维持起码的生活条件。 5.社区:主要是指以地域为单位的、具有共同利益、共同意识和较密切交往的人群共同体。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救助的概念(功能,概念阐述,基本特征) (1)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目的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2)功能:a.最基本最直接的功能是缓解贫困 b.缩减贫富差距 c.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 d.有利于社会控制 (3)特征:最低保障性:面对的是陷入生存困境并迫切需要国家或社会援助的社会成员;按需分配:有别于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渠道;权利义务单向性:只要符合社会救助的条件,就有权享受救助,享受的是单纯的法定权利;全民性 2.如何理解社会福利的概念(功能,概念阐述,基本特征) (1)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 (2)功能:a.补救性功能:缓解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生活的更有质量;b.维持性功能:维持当前的这种现有的局面,以不至于造成不必要的内乱,从而影响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功能的体现 c.发展性功能:为整个社会和人类福祉的发展提供一些资源和做出一些探索,使社会福利能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3)特征:普遍性: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任何人都有权享受。公平性:社会福利是一种典型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是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必要补充。资金来源单向性:资金来源于国家和社会,公民享受社会福利无需缴纳任何费用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区别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都是社会保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 1.对象不同 社会保险的对象主要是指过去和现在是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者,旨在保证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时获得的基本劳动生活需要的一种制度,因此,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劳动者;而社会救济的对象通常是指那些没有固定收入,或失去生活来源或无法维持最低生活的老弱病残孤儿鳏寡孤独者;社会福利则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其中包括对鳏寡孤独、盲聋哑残、精神病人以及其他需要帮助和保护的公民提供物质帮助和福利服务。 2.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同 社会保险强调受保的劳动者个人缴纳部分保险费,并以此作为其享受待遇的前提条件,即受保者履行缴费义务与享受社会待遇的权利是相辅相成的,其体现的是部分义务对应全部权利的关系;而社会救助却不需要受保障者履行缴纳义务,是政府与社会的一种净投入,实现的是收益者单方面的权利;在社会福利中,各种福利设施是部分免费,部分实行低收费,福利生产则需要收益者付出劳动代价,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减免税待遇。 3.保障水平不同 由于劳动者是城乡居民家庭中支撑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保障水平就不能仅仅是对劳动者本人基本生活的保障问题,而是往往要考虑到其家庭成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及劳动者本人的生活水平。因此社会保险的待遇与军人保障的待遇是一样的。是正噶保障体系中较高而社会救助的水平则是最低的,社会福利往往只能照顾到受益者本人,,目的是减轻受益者的家庭负担,c 4管理与实施方式不同, 社会保险制度是为了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满足市场经济对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的余姚,因此年社会保险必须是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必须亚欧政府统一管理并按照统一标准加以实施,以统一强制性为基本特征,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虽然也是由政府统一管理,单更多的是采取官民结合的方式加以实施。 5.保障的目标和手段不同。 社会救助的目标是保障最低生活,其采取的是选择性的须经家庭经济调差的手段,社会保险的目标是保障基本生活,其采取的是投入----返还式的与就业关联的手段,社会福利的目标则是提高生活质量,其采用的是普遍性的按人头发放的手段。

(员工福利待遇)社会福利与保障完整版

课程简介 社会保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是建立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学科。 社会保障的萌芽或开端——1601年英国颁布的《济贫法》(标志着国家干预和政府介入了对弱势人群的保护) 社会保险的起点——1883年德国颁布的《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这种保障活动变成了由政府强制实施的制度安排)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专业设置、学科研究、实践探索……(代表人物:我国著名学者、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 课程性质: 《社会保障概论》是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可面向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开设。 第一章绪论 §1·1 社会保障的含义、特征与构成 一、概念————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郑功成教授:)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概念涵盖的层义:中心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对象: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障责任主体:主要政府(国家) 社会保障目的:稳定、发展 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企业、个人缴纳;社会成员捐助。 受保障者收益:有的取决于投保和缴费的多少;有的取决于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1)保障性:国家给予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经济制度。 (2)强制性:通过立法强制确立国家和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 (3)社会性:保障的覆盖范围是全体社会成员。 (4)互济性:社会保障的统筹和管理,充分体现了人类互助互济的原则。 (5)公平性:社会保障的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公平分配。 (6)福利性:社会保障事业是社会福利事业,它不以盈利为目的。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1.层次划分法 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 2.内容划分法 国际上: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我国: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 广义范围:另有社会互助保险、个人储蓄积累保险、商业保险等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险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