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概述教学文案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概述教学文案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概述教学文案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概述

精品资料

第一、二讲社会救助概述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

(一)社会救助的含义

所谓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在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权要求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主体:政府或社会。

救助客体(社会救助的对象)包括三种:面向社会全体成员,但由于是以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及状况为出发点,因此并非所有的对象能够享受社会救助的标准。可按造成贫困的原因分,也可按救助对象的年龄分。

一是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儿、残疾人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且无子女的老人;

二是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标准的人;

三是有劳动能力、有收入来源,但由于意外的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而使生活一时无法维持的人。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社会保障网络体系中处于最初级、最基本的层次。

(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提供的援助;

社会救助所保障的对象,往往是处于生活底层的最困难群体;

社会救助的形式很多;

社会救助是公民应得的权利。这是《宪法》所赋予的权利;

社会救助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其财政来源主要是税收。

二、社会救助的特点

与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较,社会救助制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义务的单项性。社会救助只强调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成员享受社会救助是他的权利,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社会救助资金一般由政府财政拨付,社会成员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2)对象的限制性。即社会救助对象由法律加以规定,只有符合条件且真正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才有资格享受救助。

(3)社会救助目标的低层次性。即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应付灾害和克服贫困,而非改善或提高福利及生活质量,社会救助处于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或最基本层次。

(4)社会救助手段的多样性。社会救助既可采用实物救助也可采用现金救助;既有临时应急救助又有长期固定救助,既有官方救助又有民间救助,社会救助手段的多样性是使社会成员得到救助的关键。

案例分析:

媒题报道:

有一个山里孩子,8岁,小学二年级,因父亲去世,从此不愿与周围人说话,经常独自钻在角落发呆,年迈的爷爷,智障的妈妈,贫困的家庭,似乎注定他命运的坎坷。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贫困的类型 绝对贫困是指生活资料的数量不足以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特别是食物数量不足,不能提供人生存所必需的热量,人的生存受到威胁,即通常所说的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相对贫困(掌握)的贫困是相对而言的,在同一时期或同一国家内,由于某些人或者家庭的收入水平步入另外一些人或者家庭,低于一般人或者一般家庭的生活状态或者贫困状态就叫相对贫困。 关于社会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测定: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理解 将社会成员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列,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所呈现之间的函数构成了洛伦茨曲线。 家庭收入等级占家庭总数 的百分比 累计的家 庭百分比 占家庭总收 入的百分比 累计收入 百分比 1202066 220401218 320601735 420802459 52010041100 公平的衡量指标之一——基尼系数理解 ?先计算洛伦茨曲线与45度角直线围成的图形面积,然后除以45度角直线与正方形底边和右边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实际上为半个正方形面积),其商(A/A+B)即为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为0,表示社会收入分配状况达到了绝对平等化程度; ?基尼系数为1,表示社会收入分配处于绝对不平等状态,即最高收入的唯一家庭占有了全部的国民收入,而其余所有家庭不占有任何收入。 ?基尼系数低于0.2,为高度均等;0.2~0.3,相对均等;0.3~0.4,比较均等;高于0.4,不均等。 ?基尼系数0.4为国际警戒标准。 ?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掌握 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中国在08年的基尼系数为0.469,并且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 ?现在贫富悬殊的距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12.66:1。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城乡差距:

社会救助工作知识问答

社会救助基本知识 1、什么是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答: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贫困人群实施生活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即子女读书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等方面社会救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模式,是对贫困人群的一种综合性社会托底救助保障制度。 2、什么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答: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贫困人口进行救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济制度。 3、申请低保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其户籍所在县(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村)民,除有特别规定外,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是低保对象的法定权利。 4、哪些情况下,户口不在当地的困难群众也可在当地申请低保救助? 答: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户籍不在当地,也可在当地申请低保:⑴结婚后,在配偶所在居(村)委居住一年以上,户口尚未迁入的;⑵在外读书、户口已迁出的子女;⑶未报户口的子女。 5、哪些特殊情况,不予低保救助?

答: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予列入低保:⑴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部门及镇(乡)、街道、居委会提供的就业机会,不自食其力的;⑵家庭拥有现金、有价证券、银行存款,或拥有闲置的生产性设施及其他非基本生活必需的设施、物品(按变现后计算),人均值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六倍的;⑶法定赡(扶、抚)养人未按规定履行义务的;⑷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低保标准的;⑸城镇居民住房超过当地上年度人均住房面积一倍以上的家庭(单身家庭以2人计算),一般不予低保。 6、低保家庭收入如何核算? 答:低保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各类收入的总和。包括:⑴工资、劳务报酬(包括各种奖金),各类补贴、津贴,离(退)休费,遗属补助、精减下放职工补助,失业救济金、村养老金等工资福利性收入;⑵种植、养殖、农副业加工、买卖等生产经营性收入;⑶稿酬及版权、专利权转让等知识产权收入;⑷利息、股息、红利收入,财产租赁、转让收入等财产性收入;⑸继承、赠与,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等转移性收入; ⑹应计入的其他家庭收入;⑺家庭成员向非共同生活的亲属依法支出的赡(扶、抚)养费,支出部分在计算其家庭收入时相应减去。 申请低保救助的居(村)民,居民按其提出申请当月前6个月内家庭收入总和计算家庭收入;村民按其申请前12个月内家庭收入总和计算家庭收入。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复习材料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复习材料 第一章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发展 1、1942年英国发布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又被称为“贝弗里奇报告”。 2、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思想渊源包括:基督教教义、重商主义经济学。 3、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政策主要有:灾害救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贫困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特定人群救助、临时救助。 4、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从收容遣送变为救助管理,强化了自愿受助。 5、现行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免所得税,免征营业税,先征后返增值税。 第二章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的基本关系 1、在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上,有代表性的四大主义分别是: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2、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就要实行:社会职能社会化,社会事务社会办,社会福利社会化。 6、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主体多元化、福利设施向社会开放,服务对象公众化,社会福利社会办。 8、第三部门: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之外的“非营利部门”,它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其突出特点是志愿性、公益性和民间性。在国外,第三部门为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部门的总称,在国内主要指非营利的民间组织。12、对家庭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通过社区、社团、社工以及志愿者和社区成员去实施的。 15、市场经济学说中的公平包括:机会均等、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和结果公平。 18、社会救助主要是满足受助者的生存需要,社会福利则主要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社会救助的一般理论 1、社会救助:国家与社会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生活保障政策。社会救助时一种政府或社会行为;救助对象是容易遭遇生活困境的社会弱势群体;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 4、社会救助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乡村贫困救助、农村五保制度、灾害救助、特殊对象救助等。 12、依据救助手段,社会救助可分为: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以工代赈。 14、穷人与资产理论常识人迈克尔谢若登认为,资产积累和投资是脱离贫苦困难的关键,建议设立个人发展账户。 第四章社会福利的一般理论 1、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社会政策。其中:国家和社会是社会福利的责任主体,其本质主要体现在经济福利性上,是难以采取市场调节的社会公共领域;它穷掉社会化,福利的提供是开放式的;社会福利以提供服务为主;社会福利的目标不仅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还在于促使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5、按照社会福利资源的提供方式,可分为现金给付型、实物给付型和社会服务型社会福利。 8、福利经济学的思想渊源主要有: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霍布森的最大社会福利思想。 9、旧福利经济学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论述了福利的含义。 17、反对私营化社会服务的理论派别是:民主社会主义。 第五章贫困问题与社会发展 2、学者对贫困的界定包括:缺乏说、排斥说/剥夺说,地位说,能力说。 8、阶层贫困:亦称结构性贫困,是指因为各种原因造成部分社会成员收入过低或无收入而难以维持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的贫困现象。 11、确定贫困线的方法有:市场菜篮法(标准预算法),恩格尔系数法,生活形态法,国际

社会福利服务事业

儿童津贴 对抚养学龄前的儿童的养育者来说,如果上一年的年收未达到一定水平的话,可以申请领取“儿童津贴”。但,如果是外国人的话,除了必须提前办好外国人的登录手续以外,还要根据居留资格的种类及居留期间来定是否能领取该津贴。如希望领取该儿童津贴的话,请务必去办理外国人登录的所属市町村的担当课(系)办理申请。另外,儿童津贴是从办理申请的次月至孩子就学前之间支付的津贴。详细情况,可向下列所示的有关部门咨询。 ☆儿童津贴的咨询电话☆ 斐川町役场 健康福祉课 福祉系 (0853)73-9111 受理时间:星期一~五 8:30~17:00(除节日及年末年始休息日以外) 儿童抚养津贴 对由于父亲的死亡或双亲的离婚而又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未满18岁的孩子的养育者来说,如果上一年的年收未达到一定水平的话,可以申请领取“儿童抚养津贴”。但,如果是外国人的话,除了必须提前办好外国人的登录手续以外,还要根据居留资格的种类及居留期间来决定是否能领取该津贴。至于领取儿童抚养津贴额的多少,也将根据抚养人数来决定。如希望领取该儿童抚养津贴的话,请务必去办理外国人登录的所属市町村的担当课(系)办理申请。儿童抚养津贴的支付,是到孩子年满18岁以后初次的3月31日为止。但,如符合可以领取儿童抚养津贴的条件,而过了5年却还没有办理该申请的话,就不能再领取该津贴。 ☆儿童抚养津贴的咨询电话☆ 斐川町役场 健康福祉课 福祉系 (0853)73-9111 受理时间:星期一~五 8:30~17:00(除节日及年末年始休息日以外) 儿童相谈所 在育儿的最初,也许有许多有关孩子的问题想要进行相谈。那么,在如下所示的场所,也许能满足你的要求。在这些相谈所孩子的双亲、家属、保育所、学校的老师、邻居、以及孩子本人,都可以去相谈。费用是免费的。另外,关于相谈内容也有严格的保密规定,请放心地去相谈。相谈的方法有电话、面谈、访问等。 儿童教育相谈处的名称 所在地 电话/传真号码 管辖地区 中央儿童相谈所 〒690-0823 松江市西川津町309-1 TEL (0852)21-3168 FAX (0852)21-3163 松江市、安来市、八束郡、 能义郡、隐歧郡 出云儿童相谈所 〒693-0051 出云市小山町70 TEL (0853)21-0007 FAX (0853)21-0047 出云市、平田市、簸川郡、 大原郡、仁多郡、饭石郡 浜田儿童相谈所 〒697-0023 浜田市长泽町1428-6 TEL (0855)22-0178 FAX (0855)22-2319 浜田市、大田市、江津市、 迩摩郡、邑智郡、那贺郡 益田儿童相谈所 〒698-0041 益田市高津町イ2561-2 TEL (0856)22-0083 FAX (0856)22-0075 益田市、美浓郡、鹿足郡

福利思想概论

福利思想概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社会福利制度是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才正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和思潮, 其发生源头却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2、广义的社会福利覆盖的对象是全体国民。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变革的时代,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原典时代”。奠定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 本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 4、孔子提出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概念,并初步构建了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5、孔子社会福利主张的理论依据是其仁学思想体系。其思想体系主要是由“重礼”“贵仁”两个方面组成。 6、孔子所强调的“礼”,实际是要求人们从各方面恢复或遵循“周礼”。 7、韩非根据“贫富分化合理论”的论点直接导出“反足民论”的反社会福利主张。 8、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从“道论”出发,对现实社会的不平等进行了抨击,提出了“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主张。 9、放贷指政府贷给灾民种子、粮食、牲畜、农具生活和生产必需品以维持生产和生计。 10、徙流民指政府将因灾荒而外出求生的流民有组织的迁往某地就食以减缓灾区的压力。 11贾谊和晁错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提出了灾荒成因论。 12贾谊和晁错从社会治乱安危看待社会的储蓄问题,提出了“积粟备荒论”。13董仲舒生活在西汉中期,提出了使贫者“足以养生”的社会福利思想。14、董仲舒认为,百姓贫穷空虚的原因虽然非常复杂,但官僚地主依仗特权“与民争利”,是最主要的原因。 他提出了“限民名田”论。 15、王符把“天心”与“民心”统一起来,提出了“天以民为心”的思想。 16、董煟的代表作是《救荒活民书》。 17、董煟的救荒论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18、李贽的观点有“童心说”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19、唐甄认为统治者的掠夺是百信陷于贫困的重要原因。 20、龚自珍是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和近代时期第一位思想家。 21、洪仁玕积极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福利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社会 福利思想。 22、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最为系统和深刻。“民生论”是其社会福利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23、孙中山认为革命党人还应致力于以“平均地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革命”。 24、顾炎武设计的理想社会构图是:“寓封建于郡县之中”。 25、范蠡以农作物收获循环为依据,提出了谷物平粜思想,成为中国救荒史上平粜理论的鼻祖。 26在平粜救荒理论的发展史上范蠡是首倡者,李悝是发展者。 27、耿寿昌创立了“常平仓”。

关于积极探索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机制

关于积极探索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机制 在我国,社会福利务的供给、管理与促机制也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会的变迁而发生着刻的变革,其基本趋势是由原的政府包办+不干预模式逐步新的社会福利服务式转换。在迈向市经济的过程中,政府面临着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能,建立健全社会福利障体系,以有效克服市场失灵的课,又面临着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中,探索和建构新型的会福利服务供给模式的挑。 一、培育多元化的会福利服务供给主体 般说来,政府部门、公立社会服务构、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力量。性质上,他们三者有着明确界定,政府部门侧于根据社会福利的需求确定福利投入,分配福利资源制定相关的福利政策;而社福利组织,无论是公的,还是志愿的,更多的是直接向公众的服务。在承的社会福利服务的职责,前者的相当一部分职不断向后者转化,这不仅是更面满足社会福利需求的一种客观要,也是福利服务社会化发的进步趋势。社会福利社会化虽然意味着政可以在服务具体递送方面发挥间组织的积极作用,但这做并不是没有条件的,一是会上已经有相应的组织或构可以承接政府退后的社会功能,不至于政府退出了却没有相应的组织或机构可以承起政府原有的职责与功,导致社会不必要混乱与无序;二是政府对这些接政府功能的组织与机能够进行有效地监管和评估。 根据美著名社会学家詹姆斯·米基利对社会福主要制度安排的描述,民间组织与社会福利服务提供的路径选主要有:

第一,非正式的社福利服务提供。非正式的社福利制度,包括个人、庭、邻里和社区为增进社会福,履行文化和道德责任所担的各种活动,例如个帮助和照料家庭成员的活动,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的活动,社区这个方面的集体努力等等。它是一由家人、亲戚、朋友邻居、社区内志愿者社区领袖、社区积极分子等组成的正式网络提供。非正式的或者非专业的、民间的自我服务,旨在社区内有需要的人供福利服务的非正式制度,也称为“由社区照顾”的社区福利服务度。在非正式的社福利制度中,民间组织主要是起辅助和补充作用,如向社区参与自我服务的人员提供专业服务指导和培训,为非正社会福利服务提供部分资金物质帮助,鼓励生活在社区内本机构成员业余参与非正式社会利服务等。 第二,式的社会福利服务提供。在界各国,各种社会福利服务通常以社区为单元来组织,并最终落到生活在社区中有需要的人。因此,正式的社会利服务也就是正式的区福利服务。具体地,间组织介入正式的社福利服务提供的方式通过“区内照顾”来进行的。所谓“社区内照”,就是指为了避免去大型照顾机构那种冷漠、没有人味和与世隔绝的、程式化的机构化的专业照顾带来的负面应,由政府及非政府的服务机构在区里建立小型的、业的服务机构,发展以社区基础的治疗与服务设施、技术和计,使所提供的福利务更贴近人们的正生活和真实需求,如建立社区活动心、老人之家、青少年之家、日照顾中心等,为老、残疾人、不需住院治的精神病、慢性病患者、越轨行为的青少年及父母无照顾的儿童提供照顾、治疗和教等方面的服务。这是民间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概述 xiaowugui

第一节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概述 一、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基本概念 1、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福利设施及相关服务。(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全民福利三个领域的政策、制度和各种社会服务的措施与项目) 狭义的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社会救助) 2、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定义(课本P324) 所谓社会福利服务,是指直接面向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中的具有特殊需求的个人、家庭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 社会福利服务的内容? 3、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性 A、当代各国的福利性服务政策行动主要是基于商业化服务的不足而设立的,而商业化服务可能会使一些困难家庭难以获得最基本的服务。 B、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为人们共同需要的服务项目也不宜通过使用者个人付费的商业化方式来提供。 C、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服务活动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整合,这些服务不宜采用商业化服务。 综上所述: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维持社会生活的有序和促进社会整合、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尤其是低收入者)满足最基本的服务需求,就需要政府和其他

公共组织来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福利性服务。 二、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特征 1、社会福利服务的首要特征是其福利性 所谓“福利性”,是指按照非商业性的原则和方式来提供的服务,与“商业化”相对。 2、社会福利服务一般是指针对个人的社会服务 3、社会服务与社会救济是既相关又不同的服务 针对以上各点应作解释 三、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基本内容 1、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系 在当代各国,政府、企业和各类民间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居民或员工提供一些日常生活方面的服务,以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这方面的服务主要包括衣食住行方面的便民利民服务。 2、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在人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的服务需求,这些共同的服务需求可以以“公共产品”的方式来满足。 3、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在各个社会中政府或其他组织都有一些针对特殊困难者(主要包括贫困者、老年人、残疾人、残疾儿童以及其他一些在生活中具有特殊困难和特殊需求的个人和家庭)的福利性服务。 四、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异同(应该分析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救济的异

网格员社会救助知识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题) 1、社会救助 答: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依靠自身能力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公民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是保民生、托底线、救急难、促公平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2、最低生活保障 答: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3、特困供养人员 答: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4、临时救助 答:指政府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者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个人给予的应急性、临时性救助。 5、低收入困难家庭 答: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或者等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

准但低于城乡低保标准的2倍,且家庭财产现状符合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镇(农村)家庭。 6、家庭可支配收入 答:指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按照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后的收入。 7、重特大疾病 答:指经过住院治疗后自付合规费用达到大病保险(大额医疗)起付线或者被相关部门确认并公布的各类慢性重症疾病。 8、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答: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包括配偶、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等。 9、“三榜”公示 答: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通过后,一榜公示;区民政局审批通过后,二榜公示;享受低保对象三榜长期公示。 10、转移性收入 答: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 11、经营性收入 答:指从事生产经营及有偿服务活动获得的纯收入。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复习题 (1)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习题 一、填空 1.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 2.“三无”人员是指哪三无? 3.生活社会救助主要采取哪三种救助形式? 4.在社会福利制度中,可将公平分为哪三种? 5.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哪些福利制度构成? 6.生产社会救助主要采取哪四种扶持形式。 7.早期的社会救助思想主要表现哪些思想? 8.残疾人医疗康复包括哪两类康复? 9.公共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10.我国孤儿的家庭养育主要有那三种形式? 11.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主要表现在哪五个方面? 12.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3.生产社会救助具有哪些功能? 14.生活社会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二、名词解释: 1、社会救助: 2、社会福利: 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4、市场失灵理论: 5、政府宏观管理: 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7、社区社会福利: 8、市场微观管理: 9、灾害社会救助:

10、生产社会救助 11、公共社会福利 12、住房社会救助 13、生活社会救助 14、恩格尔系数 15、政府失灵理论 16、医疗社会救助 三、简答题 1、社会救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我国对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救助形式分别有哪些 3、生活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社会救助主要有哪些基本特征 5、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存在哪些问题 6、灾害社会救助有何特点 7、生活社会救助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功能有哪些 8、生产社会救助的实施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9、社会福利有哪些基本特性 10、我国老年社会福利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11、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实施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2、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社会救助的主要形式及基本原则有哪些 13、社会救助有哪些基本功能 14、生产社会救助的功能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5、简述我国廉租住房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16、医疗社会救助有哪些基本功能? 四、论述题 1、论述政府和市场在社会福利中的作用 2、联系实际,指出目前我国妇女儿童社会福利还存在哪些问题?并结合自己观

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社会救助对象的主要需求 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 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 社 会受灾人员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救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助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社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会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住房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工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作特困人员供养中的服务内容 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 社会为本的综合性救助方法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危机干预 评估 第一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知识点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重点) ①最低生活保障(收入补充型救助制度):城市(1993年、上海)、农村(2007年、全国) ②特困人员供养:农村五保户(基本生活条件、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疾病治疗、办理丧葬) ③受灾人员救助:一个月;一个月到半年;半年到三年 ④医疗救助: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城乡困难家庭医疗费用补助 ⑤教育救助: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员的教育救助。 ⑥住房救助:配组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 ⑦就业救助: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处于失业状态 ⑧临时救助: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救助金、发放实物或提供转介服务3种方式;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属于临时救助范畴。

知识点二、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 救急难、托底线、可持续 知识点三、社会救助的主要需求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知识点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主要特点 救助对象的多样性、救助类型的复杂性;工作过程的持续性;工作依据的政策性 知识点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协助服务对象申请适合的救助项目、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的能力、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疏导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第二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一、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 服务对象识别、帮助申请救助、提供心理支持、调节家庭关系、开展能力建设、促进社会融入 知识点二、特困人员供养中的服务内容 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 知识点三、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协助申请救助、改善救治环境、协调医疗资源、强化社会支持 知识点四、住房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协助申请住房救助、宣传讲解政策 知识点五、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提供教育机会、提供教育补助、心理能力建设 知识点六、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转变就业观念、自我认知调整、职业技能培训、连接就业资源 知识点七、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危机干预、外展服务、机构救助

英国的社会福利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社区照顾服务对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启示 班级: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姓名:卫欣然学号:0907111070 一、英国的社区照顾服务模式 英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发达的福利国家,同时也是人口高度老龄化的国家。而英国家庭的养老功能已明显衰退,法律不再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而老年人也普遍认为子女有自己的生活,在英国将近80%的老年人没有与子女同住。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解决老年人问题只能走社会养老的道路。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就推行“住院式照顾”模式,即政府兴办大型福利院舍,同时花钱雇用大批工作人员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实施住院式集中照顾。这种照顾方式虽然较好地解决了被照顾者的日常生活需要,但由于使他们脱离了长期生活的社区,精神生活难以得到满足,引起了某些人权主义者的批评。同时,政府的财政负担也越来越重。因此英国政府从5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改变这种住院式照顾的方式,推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 所谓社区照顾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社区内照顾,也就是不让被照顾者离开他(她)所熟悉的社区,而是在本社区内对其提供生活服务。二是由社区来照顾,也就是动员本社区的人力资源,运用社区支持体系开展对老年人的照顾服务。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他们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受到帮助。 社区照顾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生活照料(饮食起居的照顾,打扫卫生,代为购物等)。生活照料又分为: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托老所4种形式。 居家服务,是对居住在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服务。具体包括上门送饭、做饭、打扫居室衣物、洗澡、理发、购物、陪同上医院等项目。从事居家服务的工作人员有志愿服务者,也有政府雇员,这些服务或免费,或收费低廉,一般收费由地方政府决定,在老年人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内,不足部分由政府开支。 家庭照顾,是对生活不能自理、卧病在床的老年人,在家接受亲属全方位照顾的形式。政府发给老年人与住院同样的津贴,这样使家庭在照顾老年人时有了一定的经济保证。 老年人公寓,是对社区内有生活自理能力但身边无人照顾的老年夫妇或单身老年人提供的一种照顾方式。老年人公寓由二居室组成,生活设施齐全。公寓内还设有“生命线”,一旦老年人感到不适,只要拉动生命线就可获得救助。老年人公寓收费低廉,但数量有限。 托老所,包括暂托所和老年人院。因家人临时外出或度假,无人照料的老年人便可送到暂托所,由工作人员代为照顾,时间可以是几小时或几天,最长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而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又无人照顾的老年人则送入老年人院,即分散在各个社区中的小型院舍。 第二,物质支援(提供食物、安装设施、减免税收等)。如,地方政府或志愿者组织用专车供应热饭。为帮助老年人能在家独立生活,地方政府负责为他们安装楼梯、浴室、厕所等处的扶手,设置无台阶通道和电器、暖气设备等设施,改建厨房和房门等。政府对超过65岁以上的纳税人给予适当的纳税补贴,住房税也相应减少。 第三,心理支持(治病、护理、传授养生之道等)。如,保健医生上门为老年人看病,免处方费;保健访问者上门为老年人传授养生之道,如保暖、防止瘫痪、营养及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等。还有家庭护士上门为老年人护理、换药、洗澡等。另外政府还规定了为老年人提供视力、听力、牙齿、精神等方面的特殊服务。 第四,整体关怀(改善生活环境、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如,由英国政府出资兴办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娱乐、社交的场所。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社会救助知识要点

课程知识要点 第一章社会救助的理论基础 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广义贫困与狭义贫困的含义 2、人类早期社会救助思想的主要内容(慈善恩赐思想含古希腊幸福观、古罗马正 义观、欧洲中世纪公正观和基督教博爱观的基本思想) 3、福利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命题 4、贝弗里奇的社会救助思想 第二章社会救助概述 1、社会救助的基本内涵、特征(尤其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和保障水平的最低性) 和内容 2、社会救助产生的思想(社会救助思想,即人们普遍认为国家和社会应该承担应 付社会成员所面临各种经济风险的责任)、经济(生产力水平和完善的收入分 配制度)和社会条件(贫困问题危及社会稳定和安全) 3、社会救助制度的萌芽(历史前身是英国《济贫法》)及产生的标志(美国1935 《社会保障法》) 4、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及基本特征 5、我国传统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弊端(改革的原因) 第三章生活救助 1、生活救助制度的内涵(实质是衣食救助,保障温饱生活水平,解决生存危机问 题)与特征 2、我国生活救助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3、我国农村五保供养救助对象的资格条件(含“三无”人员的界定) 第四章医疗救助 1、医疗救助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 2、医疗救助的主要方式 3、我国医疗救助对象的资格条件、对象范围、常规方式、规范程序 第五章住房救助 1、住房救助的内涵、特征和实施方式 2、我国廉租房和公租房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教育救助 1、教育救助的基本内涵、特征与功能 2、教育救助的实施方式 第七章灾害救助 1、灾害救助的内涵、特征(尤其临时性非经常性,主要实施方式是实物非现金, 这与其他救助制度的重大区别)和功能 2、灾害救助的类型及救灾过程 第八章失业救助 1、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的内涵 2、失业救助与失业保险的异同 第九章司法救助 1、司法救助的客观原因(即意义) 2、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的内涵 3、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的异同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在社会保障学界,人们往往把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两个概念混同使用。在这里,我们将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之下五个项目中的一个项目来使用。 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险旨在为人们的例如生老病死这些一般生活风险提供保护;社会补偿旨在为人们在遭遇例如战争、暴力行为这些特殊的生活风险而受到损害时提供保护;社会救济旨为那些不能从社会保险或者社会补偿中获得待遇或者从社会保险或社会补偿中获得的待遇不能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人们提供的保护。而社会福利旨在为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人们的全面发展而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设施,例如住房津贴、教育津贴、青少年津贴、老年公寓、博物馆等。 (一)我国传统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内容 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1951年8月发布了《关于城市救济福利工作报告》,报告由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保障对象主要是无依无靠的城镇孤寡老人、孤儿或弃婴、残疾人等。民政部门通过设立福利机构为这些孤老残幼人员提供保障。福利机构分为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福利企业两类。福利事业机构包括各种收养性的福利院、精神病院等;福利企业主要是通过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解决残疾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民政部主管的这些福利只覆盖了城镇极少数特殊人群(占总人口1%不到)。1950年6月颁布的《工会法》、1953年劳动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对企业职工的生活困难补贴、探亲补贴、取暖补贴作了规定,还规定企业应设立食堂、托儿所,所需费用由企业行政或资方负责。1953年5月财政部、人事部发布《关于统一掌管多子女补助与家属福利等问题的联合通知》、1954年3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福利费掌管使用办法的通知》、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企业单位1956年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的通知》、1957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职工生活方面若干问题的指示》,这些法规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冬季取暖、生活困难补助、职工住宅、上下班交通、职工家属医疗补助、生活必需品供应等问题作了全面的规定。由此,绝大多数企业职工以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需求按规定由其所在单位提供,并且是我国社会福利的主体(占城市居民的95%以上,占总人口的25%以上)。企业职工的福利由劳动部负责和管理,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由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福利是由民政福利、企业职工福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三部分组成。 从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至90年代末期的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居民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在不断增加,从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冬季取暖补贴、探亲补贴、交通补贴、休假疗养,到为职工建立托儿所、幼儿园、食堂、洗澡堂、医务室、阅览室、体育场,再到为所有城镇居民提供粮油以及副食品价格补贴,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单位就是一个无所不管、无所不包的小社会。此外,教育和住房分配也是福利待遇。在教育方面,从小学到高中教育是免费的,高等教育不仅免交学费、住宿费等费用,而且学生还可以享受到能够解决吃饭问题的助学金;在福利分房方面,企业或者单位按照职工的工龄和年龄等条件以及家庭人口数目,为职工分配住房。总之,计划经济时代的50年,我国的社会福利是以职业为依托、以城镇职工为主体、关怀职工生活方方面面、所需经费几乎全部由国家财政提供的福利制度。我国的福利制度自建立以来,尤其是在建国后的十来年,在解决城乡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的生存问题上,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据民政部门的统计,1959年民政部门管理的福利院收养了64454位孤老、27964位孤儿和14627位“三无”精神病患者。[1]在农村,按照1960年4月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1956-197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30条确立的对农村中的孤老残幼实行“五保”的制度,许多地区建立了养老院,收养农村中的孤寡老人。到1994年,全国已有33584个乡镇统筹供养了273万“五保”人口,农村敬老院约4万所,收养56万老人。[2]民政福利制度的实施就使得那些社会上最脆弱群体的生存有了保障,由此极大地显示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障了社会稳定。

社会福利法

第十四章社会福利法 第一节社会福利法概述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 社会福利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社会福利是指为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及减少社会病态和预防社会问题恶化所采取和发展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事业。 社会保障是各种国民生活保障措施的最高级概念,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过去专指民政部门负责的各种福利事务和传统的由单位包办的职业福利以及价格补贴等。这已经成为约定成俗的概念。 社会福利的主要特征: 1、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社会福利是公民的一项法定权利,特别是以所有公民为对象的项目,公民无须履行任何义务,其他项目也只是法定范围上的限制。 2、社会福利的普惠性。有些项目以不特定所有公民为对象,有些内容以法定范围内的公民为对象。社会福利向低所得层倾斜。 3、社会福利待遇标准一致性。 二、社会福利法的种类 根据享有社会福利对象范围的大小,社会福利可以划分为下列类型:公共福利、职业福利、特殊人群福利等。 公共福利包括住房福利、卫生福利、教育福利、文化康乐福利等。 职业福利包括最低工资、职工福利、单位福利等。 特殊人群体福利主要包括未成年人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军人福利。 我国社会福利立法概况 1990年《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修订)

199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年修订) 1992年《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修订) 1994年《母婴保健法》 1996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2004年《军人抚恤优待条例》(2011年修订) 2007年《残疾人就业条例》 2012年《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二节公共福利法 ?公共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兴办的公益性设施和提供的相关服务。 ?(一)福利住房供给制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通知要求,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具体时间、步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原则上只售不租。职工购房资金来源主要有: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以及有的地方由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转化的住房补贴等。要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二、住房福利 住房问题的解决路径:自购和租赁;保障性住房;“自由放任”;“既不给自由又不给福利”。 住房福利的特性 (1)住房是一种复杂的商品 (2)住房的空间固定性 (3)住房价格昂贵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作业

《人口论》马尔萨斯 在《人口论》中,马尔萨斯对于社会救济的观点是:反对救济穷人,救济穷人即帮助穷人制造穷人。 对于当时的英吉利,已经制定了济贫法,规定了要为贫困的人征集救济的金额,而马尔萨斯却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这样年年为贫民征集一个这样大的金额,但贫民间的困苦依然不减。 富人的捐助,即会使贫民得到的救济金有所增加,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物价会随之上升,而且高于贫民救济金所能承受的能力。二是对有的劳动者来说,如果他们得到了过多的救济,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是比较富裕的了,已经能够拿许多时间来偷闲了,于是又阻碍了社会的生产。三是贫民有了救济,就会促成很多单身的人成家,于是就有了以供养贫民来创造贫民,这样人口增加了,国内的食品就不得不按较小的比例分配于各个人,最终又有更多的人陷于贫困,以至于被迫而请扶助。四是会减少普通人民的节俭能力与意志,被雇在制造业上的贫民,即因有教区津贴,费尽所得工资,能享乐时即享乐。 马尔萨斯认为,英吉利济贫法的制定,无疑是为了最仁慈的目的,但我们有大理由,设想它未曾成就它的目的。那种法律,却曾和缓非此即将极为严重的困苦;但受教区维持的贫民,如综合一切情况来考察,却亦似乎没有因此免去贫困。 为此,在采取措施上马尔萨斯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完全废止今日的教区法全部。二是凡开发新地的,给予奖励金,并使农业比制造业,耕地比牧地,更受奖励。第三是为极端贫困的人设立养育院。第四是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提倡晚婚和禁欲。 《贝弗利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贝弗利奇 早在1934年颁布的《失业保险法》引进了一项新的国民服务——失业救济,它结束了英国失业保险混乱的发展历史,为英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1942年,贝弗利奇发表了《贝弗利奇报告》,后来一经落实,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福利国家”的国家。 在《贝弗利奇报告》第五部分的社会保障计划里的国民救助里面详细的介绍救助的内容。国民救助用于满足未被社会保险覆盖的所有保障需要。国民救助必须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标准必须比社会保险低。发放救助时须经经济状况调查,且要有需要救助的证据。救助费用由国家财政直接负担,让国家至少承担起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义务。 社会保障计划分三个不同部分组成:社会保险满足基本需求,国民救助解决特殊情况的需求,资源保险用于满足超出基本需求的额外需求。 尽管国民救助和社会保险明显不同,但国民救助在管理和操作上要与社会保险相结合。国民救助是社会保障部在重要程度上仅次于社会保险的一项工作。社会救助的保障水平最低,但社会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概述教学文案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概述

精品资料 第一、二讲社会救助概述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 (一)社会救助的含义 所谓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在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权要求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主体:政府或社会。 救助客体(社会救助的对象)包括三种:面向社会全体成员,但由于是以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及状况为出发点,因此并非所有的对象能够享受社会救助的标准。可按造成贫困的原因分,也可按救助对象的年龄分。 一是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儿、残疾人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且无子女的老人; 二是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标准的人; 三是有劳动能力、有收入来源,但由于意外的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而使生活一时无法维持的人。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社会保障网络体系中处于最初级、最基本的层次。 (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提供的援助; 社会救助所保障的对象,往往是处于生活底层的最困难群体; 社会救助的形式很多; 社会救助是公民应得的权利。这是《宪法》所赋予的权利; 社会救助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其财政来源主要是税收。 二、社会救助的特点 与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较,社会救助制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义务的单项性。社会救助只强调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成员享受社会救助是他的权利,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社会救助资金一般由政府财政拨付,社会成员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2)对象的限制性。即社会救助对象由法律加以规定,只有符合条件且真正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才有资格享受救助。 (3)社会救助目标的低层次性。即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应付灾害和克服贫困,而非改善或提高福利及生活质量,社会救助处于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或最基本层次。 (4)社会救助手段的多样性。社会救助既可采用实物救助也可采用现金救助;既有临时应急救助又有长期固定救助,既有官方救助又有民间救助,社会救助手段的多样性是使社会成员得到救助的关键。 案例分析: 媒题报道: 有一个山里孩子,8岁,小学二年级,因父亲去世,从此不愿与周围人说话,经常独自钻在角落发呆,年迈的爷爷,智障的妈妈,贫困的家庭,似乎注定他命运的坎坷。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社会福利与保障概述

课程简介 社会保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是建立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学科。 社会保障的萌芽或开端——1601年英国颁布的《济贫法》(标志着国家干预和政府介入了对弱势人群的保护) 社会保险的起点——1883年德国颁布的《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这种保障活动变成了由政府强制实施的制度安排)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专业设置、学科研究、实践探索……(代表人物:我国著名学者、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功成教授) 课程性质: 《社会保障概论》是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可面向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开设。 第一章绪论 §1·1 社会保障的含义、特征与构成 一、概念————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功成教授:)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概念涵盖的层义:中心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对象: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障责任主体:主要政府(国家) 社会保障目的:稳定、发展 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企业、个人缴纳;社会成员捐助。 受保障者收益:有的取决于投保和缴费的多少;有的取决于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1)保障性:国家给予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经济制度。 (2)强制性:通过立法强制确立国家和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 (3)社会性:保障的覆盖围是全体社会成员。 (4)互济性:社会保障的统筹和管理,充分体现了人类互助互济的原则。 (5)公平性:社会保障的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公平分配。 (6)福利性:社会保障事业是社会福利事业,它不以盈利为目的。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容 1.层次划分法 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 2.容划分法 国际上: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我国: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 广义围:另有社会互助保险、个人储蓄积累保险、商业保险等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容——社会保险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