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彩色数字电视基础12
第10章 传媒经济新观察

博
客
博客的经营模式
①通讯、博客、搜索、邮件相融合的门户模式,如MSN。 ②服务托管收费。委托第三方代管信息和服务,并收取一定 费用。 ③俱乐部模式。中国博客网VIP客户,推出情侣博客、团队 博客、博友会。
博客营销的本质
1、传播个人思想 2、表现个人体验
3、分享个人知识资源
4、赢取点击率
如何营销博客?
海都招聘网
海峡房网
方便看房购房
新媒体
网 络 媒 体 数 字 电 视
移 动 多 媒 体
手 机 媒 体
IPTV
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1)前者是公器,后者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 (2)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动画、互动、融合等。 (3)传播主体大众化。受众也是传者,自主选择话题并传 播信息。 (4)传播模式“多点对多点”,传统则是“一点到多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7 月发布。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 及,网络媒体正成为新闻传播的强势媒体。 网络媒体不仅在表达民意方面进一步 继续其“草根”媒体的角色,其强大传播 功能在重大事件和重大主题的新闻传播中 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网络媒 体新角色获得认同的基础。 2009年两会,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
网络架构层面三网融合最终状态
业务层面三网融合最终状态
4、IPTV
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作为主 要终端,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 通过互联网协议(IP),向家庭用户提供多种交 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新技术。 ①网络电视:宽带+计算机 ②IPTV:宽带+电视机 ③手机电视:无线通信网+手机。利用移动通 信技术向手机用户提供点对点多媒体服务。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利用宽带网的基
《现代电视原理》姜秀华 第10章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在T=N△t内
f0
f1
f2
┇
┇
fN-1
波形类似于白噪声 在T=N△t内
23
• 中国传媒大学 •
2、映射和星座图
以16QAM映射为例
均匀16QAM映射
Q
1000 1010 0010 0000
1001 1011 0011 0001
I
1101 1111 0111 0101
1100 1110 0111 0100
2
• 中国传媒大学 •
10.2 ATSC数字电视播送系统
• 采用单载波8电平残留边带调制传输; • 6MHz高频频带内传输的净菏; • 较高的频谱效率和抗高斯白噪声的干扰; • 抗宽带多径衰落和多普勒衰落较弱; • 支持移动接收和单频组网能力有待提高;
3
• 中国传媒大学 •
10.2.1 ATSC信道编码系统
– 分比特交织和符号交织两层,均基于块交织。
– 符号交织,将V比特字“随机地〞映射到OFDM符 号的1512〔2k〕获6048〔8k〕个有效载波上。作 用于1512获6048个数据符号块。
x0,x1, …
b0.0,b0.1, …
a0.0,a0.1, …
比特交织器I0
b1.0,b1.1, … 比特交织器I1 a1.0,a1.1, … 串并
2K和8K模式的OFDM参数
参数
8k模式
2k模式
载波数K
6817
1705
有效载波
6048
1512
导频
769
193
有效符号持续期Ts
896us
224us
载波间隔1/Ts
1116Hz
4464Hz
最低与最高载波间 隔
电视机原理

电视机原理联系地点: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联系人:冯启明老师转载时间:yekai:这是一本很不错的电视技术启蒙书。
我校正了文中的部分错别字和部份错误信息,增加了少部分信息。
绪论第一章黑白电视原理1.1 光和视觉特性1.2 黑白电视系统组成原理1.3 电视扫描与同步1.4 黑白全电视信号1.5 电视图象的基本参量第二章色度学与彩色电视2.1 光与颜色2.2 颜色的计量系统2.3 电视中彩色的分解与重现2.4 电视RGB计色制与彩色正确重现第三章彩色电视制式3.1 概述3.2 兼容制彩色电视基础3.3 NTSC制3.4 PAL制3.5 SECAM制简介第四章电视摄象与发送技术4.1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4.2 电视摄像机4.3 摄象器件4.4 电视图像信号的处理4.5 同步信号的形成4.6 PAL全电视信号的形成4.7 电视信号的发送第五章电视接收技术5.1 电视接收技术概论5.2 高频调谐器5.3 图象通道电路5.4 解码电路5.5 同步分离电路5.6 扫描电路5.7 显象管及其附属电路第六章电视新技术概论6.1 卫星电视广播6.2 数字电视6.3 高清晰度电视(HDTV)6.4 共用天线电视(CATV)系统6.5 电视多工广播6.6 立体电视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系统地讲述电视原理及其最新实用性技术的新作。
共分六章:前三章讲述黑白和彩色电视传象的基本原理与彩色电视制式,并包括与学习电视技术有关的视觉特性、光度学和色度学等知识;四、五两章以广播电视系统为例,系统地讲述电视图像信号的摄取、处理、发送、接收与图像重现的原理及其实用性电路;第六章介绍电视新技术,如卫星电视、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立体电视、电缆电视和电视多工广播等。
本书的特点是深入浅出,简明易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书中涉及的内容广泛、凝聚了现代电视技术的主要最新成就。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电子、通信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供从事电视科研、生产、运行、维修的人员阅读;也适宜于有一定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青年作为自学读物。
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基础知识培训大纲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大纲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组织编写专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目录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基础知识部分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电视机务员部分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数据机务员部分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线务员部分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基础知识部分根据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国家职业标准;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分为电视机务员、数据机务员和线务员三个工种;每个工种又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基础知识是各个工种不同等级的专业人员的公共课程;通过相应的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本大纲为基础知识培训大纲..大纲中对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了解”是指粗略知晓对应的知识;能够阐述基本的内容;“掌握”是指能够准确叙述相关内容;并且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岗前培训的基础课..主要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播电视基础知识两个方面..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职业通识、电工与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子线路基础、通信系统基础、调制技术基础、电磁兼容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基础八个部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模拟电视基础、数字电视基础和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础三个部分..二、课程内容和要求本课程培训教材采用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职业资格培训教程2016中的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基础知识;教材对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各个等级有不同的要求;依次递进;技师和高级技师应熟练掌握教材涵盖的所有内容..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关于实际操作和仪器、仪表使用方面的要求以及技师和高级技师关于技术培训方面的要求均依据相应的电视机务员、数据机务员和线务员培训大纲..各等级人员的要求如下:1.初级工上篇基础理论知识第1章职业通识掌握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掌握广播电视行业特性..了解广播电视技术系统..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总方针..了解职业的概念及职业资格..了解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及作用..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含义及五项基本规范..掌握有线广播电视行业的职业守则掌握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维护作风掌握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运行维护主要任务了解有线广播电视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第2章电工与电路基础了解分贝和电平的知识..掌握电路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电动势;电功;电功率的定义及量纲..掌握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关联方向的概念及设定方法;会计算简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功率..掌握欧姆定律;了解基尔霍夫定律..了解负载匹配、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了解正弦交流电三要素;掌握周期、频率、角频率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正弦交流电有效值;掌握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相位差的概念..了解磁场和电磁感应的基本知识..了解互感耦合电路与变压器..掌握理想变压器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变换关系..了解电阻、电感、电容的基本特性及其串、并联关系..了解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和特点..了解功率和功率因数..了解三相交流电的概念以及三相负载不同连接的特点..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掌握接地和接零..第3章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掌握半导体的基本知识..了解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结构、类型、特性及电路符号..了解放大电路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滤波器的概念及类型;了解LC滤波器电路和滤波特性..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性能指标..第4章数字电子线路基础掌握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概念及特点..掌握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了解集成电路的型号及命名方法..掌握三种基本逻辑运算的运算法则、逻辑符号..了解逻辑门电路的分类、功能以及门电路的性能指标..掌握触发器的特点及分类;了解触发器的性能指标..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第5章通信系统基础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分类和组成框图..了解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及特点..了解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光纤的基本特性及光通信的基本原理..了解光强度调制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基带传输和载波传输的概念..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第6章调制技术基础掌握调制和解调的概念;了解调制的目的..了解模拟调制的几种常用方式及应用场合..了解数字调制的几种常用方式及应用场合..第7章电磁兼容基础掌握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干扰的三要素..第8章计算机网络基础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主要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互连设备..下篇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第1章模拟电视基础了解彩色三要素、三基色原理、电视扫描方式、彩色图像的传送与还原过程..掌握视、音频基带信号..掌握我国PAL-D的规定参数..了解图像信号、伴音信号的调制方式..了解高频全电视信号的频谱;掌握电视频道的带宽..了解彩色电视制式;掌握PAL制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第2章数字电视基础掌握模拟电视系统和数字电视系统的概念..掌握数字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框图..了解数字电视系统各环节的作用..掌握PCM编码的基本步骤取样;量化;编码..了解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定义和任务..了解演播室分量编码标准的主要参数..了解数字电视机顶盒的主要功能..第3章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础掌握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掌握同轴电缆和光缆的结构;了解其常用参数..掌握频道的概念;了解有线电视系统的频率划分及频道配置..掌握有线电视业务种类..了解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指标..2.中级工上篇基础理论知识第2章电工与电路基础掌握分贝和电平的知识;会进行分贝和电平的计算..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的特性..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迭加原理;并会进行直流电路分析计算..掌握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并会计算负载获得的最大功率..掌握相位差的概念;明确相位间超前、滞后关系..掌握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及元件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量关系..掌握复数的四则运算..掌握电磁感应基本定律..掌握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关系..掌握阻抗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的计算..掌握LC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掌握三相交流电路中线电流与相电流、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第3章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掌握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工作特性;了解其特性曲线..掌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静态分析方法..了解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特点和组成;会计算振荡频率..了解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及石英晶体振荡器..掌握滤波器的特性;会分析简单滤波器电路掌握直流稳压管电路工作原理和线性集成稳压器..第4章数字电子线路基础掌握复合逻辑运算的运算法则、逻辑符号..掌握门电路的的分类和性能指标..掌握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性能指标..掌握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特点及电路组成..第5章通信系统基础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了解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掌握光纤的基本特性;了解光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光强度调制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框图..掌握数字基带传输和数字频带传输的概念..了解数字基带光纤传输系统、数字载波光纤传输系统的组成原理..掌握副载波复用光纤传输系统的组成框图和光链路性能..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了解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并行传输;串行传输;同步传输;异步传输..了解数据复用方式..第6章调制技术基础掌握调制的目的..掌握模拟调制的几种常用方式及其特点;了解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数字调制的几种常用方式及其基本工作原理..第7章电磁兼容基础掌握电磁干扰的种类..了解电磁兼容性的实施措施..第8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分层名称和功能..了解TCP、UDP和IP协议..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连设备..掌握因特网地址和域名系统..下篇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第1章模拟电视基础掌握电视图像基本参数..掌握图像信号、伴音信号的调制方式..掌握高频全电视信号的频谱结构..掌握PAL制亮度信号、色差信号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了解PAL制色度信号的形成..了解色同步信号..了解彩色显像管的基本原理..了解PAL制彩色电视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及各部分的功能..第2章数字电视基础了解高清电视基本要求和主要参数..了解复合编码和分量编码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视信号的数码率和存储量计算方法..了解演播室分量编码标准的主要参数..了解电视的信源编码必要性、可行性和主要标准..掌握信道编码的目的和分类..了解提高通信可靠性的途径..了解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第3章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础掌握同轴电缆、光缆的传输特性及其常用参数..掌握有线电视系统上行和下行频谱划分..掌握电平计算;会进行电平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换算..掌握有线电视系统典型结构..了解广电宽带城域网广播信道和交互信道的典型结构..3.高级工上篇基础理论知识第2章电工与电路基础掌握复杂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原理;会进行较复杂电路的分析计算..掌握电磁感应的的定则和定律..了解电路和磁路的对偶性..掌握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电路的分析计算..了解非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掌握非正弦交流电的振幅频谱和相位频谱..第3章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掌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方法;会分析放大电路的动态工作状态..掌握各类放大电路的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组成和用途..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掌握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特点..掌握串联型稳压电路和集成稳压电路;了解开关型稳压电路..第4章数字电子线路基础了解常用组合逻辑器件的分析和设计..了解常用时序逻辑器件的分析和设计..第5章通信系统基础掌握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了解SDHMSTP的基本构成..掌握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数据复用和多址方式..掌握EPONGPON基本构成..了解数据差错控制方式..了解数字光纤传输新技术..第6章调制技术基础掌握常用模拟调制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基本数字调制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组合数字调制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第7章电磁兼容基础掌握屏蔽技术、滤波技术、接地技术在电磁兼容中的应用..第8章计算机网络基础掌握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掌握TCP、UDP和IP协议..了解主要的网络路由协议..下篇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第1章模拟电视基础掌握行、场扫描的基本原理..掌握彩色图像的传送与还原原理..掌握PAL制彩电色度信号的形成、色同步信号及波形..了解LCD、PDP的基本原理..掌握PAL制彩色电视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及各部分的功能..掌握彩色电视信号的类型..第2章数字电视基础掌握压缩编码方式的种类及编解码过程..了解MPEG-2、MPEG-4、H.264、H.265和AVS标准..掌握误码产生的原因;了解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法..掌握DVB纠错编码的类型..了解DVB-C系统框图..了解有线数字电视的复用..了解有线数字电视的特定信息..了解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基本原理..第3章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础掌握有线电视系统常用指标及技术参数..掌握有线数字电视指标..掌握广电宽带城域网定义和五个要素..三、课时分配建议表1.初级工2.中级工3.高级工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电视机务员部分根据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国家职业标准;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电视机务员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各等级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一定学时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培训包括两个部分: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操作训练;其中理论知识又分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本大纲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大纲..大纲中对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了解”是指粗略知晓对应的知识;能够阐述基本的内容;“掌握”是指能够准确叙述相关内容;并且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大纲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大纲..大纲中对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了解”是指粗略知晓对应的知识;能够阐述基本的内容;“掌握”是指能够准确叙述相关内容;并且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电视机务员岗前培训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相关的技能训练;学员能够基本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设备安装与调测、技术维护、设备操作、基本测试仪器仪表使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培训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为从事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电视机务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内容和要求本培训大纲所依据的教材是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职业资格培训教程2016中的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电视机务员;教材对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各个等级有不同的要求;依次递进;技师和高级技师应熟练掌握教材涵盖的所有内容..各级别人员的要求如下:1.初级工第1章有线广播电视前端了解有线电视前端的基本组成..了解有线电视前端的任务..了解有线电视前端及分前端的基本功能..掌握有线电视前端设备接头的种类及制作..了解分前端的主要设备..了解卫星电视系统的相关知识..了解微波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地电视节目信号的知识..掌握本地电视节目信号与前端连接..了解常用开路电视接收天线的知识..了解有线调频广播的知识..了解有线电视模拟前端的概念..了解有线电视模拟前端的基本组成..了解有线电视模拟前端的主要设备..掌握卫星接收机及模拟调制器的使用操作..了解有线电视模拟前端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有线电视模拟前端设备的安装和连接..了解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的基本组成及功能..了解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有线数字前端设备的安装和连接..了解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的主要设备..掌握有线数字调制器的操作及使用..第2章互动电视系统掌握互动电视的概念..掌握互动电视与传统数字电视的差异..了解NGB视频点播系统规范的主要内容..掌握广电行业业务融合的特点..掌握互动电视的业务内容..掌握OTT的概念与特点..掌握直播电视、高清和极清4K电视、数字音频广播、视频点播、时移电视的概念..掌握流媒体技术和内容分发网络技术是互动电视系统的2个关键技术..掌握流媒体的概念..了解流媒体技术的原理..了解流媒体技术的传输模式..了解流媒体控制和传输协议..了解流媒体的三种常用文件格式RealMedia、WindowsMedia、QuickTime 的知识..了解流媒体与常规视频媒体的差异..了解内容分发网络的概念以及内容分发网络技术特点..了解内容分发网络技术在广电的应用..掌握互动电视系统内容的获取途径..掌握互动平台技术规范的概述内容..了解互动电视系统转码器、IPQAM、负载均衡器设备的技术..第3章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掌握解媒体、元数据、媒体资产、内容、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概念..掌握元数据的基本类型..了解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主要类型..了解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作用和必要性..了解媒体管理系统基本组成..了解媒体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关系..掌握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采集、技审、编目、检索、转码、归档、发布等功能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第5章机房运行维护掌握机房管理制度..掌握机房值班制度..掌握机房报告制度..掌握机房维护制度..掌握机房安全制度..了解机房监看监控的相关技术系统..掌握机房突发事件种类..了解机房巡查表、测量表的填写..了解突发事件的种类..了解机房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处置原则..掌握机房值班记录表的填写..了解机房运行记录表的填写..了解机房日常维护的目的..了解机房周期测试和周期维护了解机房技术资料的分类..了解机房技术资料的管理..第6章安全播出掌握安全播出的概念..了解国内安全播出的形势..了解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掌握工作方针、事故分类分级的定义、日常管理、重要保障期和应急管理要求..掌握安全播出事件事故管理实施细则;包括事件、事故的定义、分类分级、界定标准;掌握事件、事故的记录和报告流程..了解有线广播电视网实施细则;掌握有线广播电视网保障等级划分、播出节目分类..了解光缆传输干线网实施细则;掌握光缆干线网保障等级划分..了解机房外来人员管理..了解重要保障期管理..2.中级工第1章有线广播电视前端..掌握卫星电视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微波信号的接收..掌握微波天线的安装调试..掌握常用开路电视接收的知识..掌握SDHOTN信号的接收掌握有线电视模拟前端的结构..掌握电视频道调制器的技术参数和操作使用..掌握立体声调频器的技术参数和操作使用..掌握频道变换器的技术参数和操作使用..掌握信号处理器的技术参数和操作使用..掌握混合器的技术参数和操作使用..掌握前端放大器的技术参数和操作使用..掌握光发射机的技术参数和操作使用..掌握光放大器的技术参数和操作使用..掌握矩阵切换器的技术参数和操作使用..了解数字电视前端的典型结构..掌握数字电视前端设备的使用..第2章互动电视系统掌握NGB视频点播系统规范的主要内容掌握流媒体技术的原理..掌握流媒体技术的传输模式..掌握流媒体控制和传输协议..掌握流媒体的三种常用文件格式RealMedia、WindowsMedia、QuickTime 的知识..掌握流媒体与常规视频媒体的差异..了解流媒体技术的三个特点..掌握内容分发网络的概念以及内容分发网络技术的特点..了解内容分发网络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四大关键技术概念..掌握内容分发网络技术在广电的应用..了解NGB视频点播系统主要包括了哪些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的功能..了解国际主流互动电视的架构及优缺点..了解NGOD体系的架构与各功能模块..了解互动平台用户终端的开机流程以及中间件的作用..了解互动平台内容发布、时移、用户点播、业务包及同步的典型工作流程..掌握互动电视系统转码器、IPQAM、负载均衡器设备的使用..第3章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掌握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基本组成和各子系统的工作内容..掌握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的关系..掌握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系统管理的主要功能..了解视频编码的主要参数;包括码率、码率模式、档次/级别、帧率、GOP图像组、分辨率、画面比例等..掌握视频转码的作用..了解磁盘阵列存储技术原理..了解RAID0、RAID1、RAID5的存储可用容量的计算方法..了解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分级存储架构及各级特点..了解编目的基本作用和编目架构类型..了解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的层次结构和主要编目项..了解媒体资产检索的基本类型和基于内容检索系统的一般结构..了解数字版权管理的主要作用;了解数字加密技术和数字水印技术的特点..第4章机房工程建设掌握机房基础设施和前端主要设备的布局要求..了解机房建设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内容;包括机房建设前期规划、设计、施工、试运行和验收等..了解机房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施工的顺序以及要求..了解机房供配电、防雷与接地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系统、配电系统、UPS电源系统、防雷系统、接地系统等..了解机房空气调节系统、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了解机房消防系统的类型和组成..了解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包括供配电监控子系统、温湿度监控子系统、空气调节监控子系统、UPS电源监控子系统、门禁子系统等..了解线缆敷设相关基本要求等..了解机房施工前的一般要求和主要内容..了解机房施工前的设计审核工作内容;包括设计审核的流程、主要审核内容、参与单位等..了解机房施工前安全措施的制定方法和人员的组织等..了解机房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计划或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审核后的设计方案、应急预案等..了解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包括施工甘特图、材料设备的供应、各子项目之间的协调和计划变更等..了解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包括隐蔽工程质量控制、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安装调试工艺质量控制、技术资料质量控制等..了解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包括资金使用计划、成本测算、成本核算等..了解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包括人员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第5章机房运行维护掌握机房监看监控技术系统的使用..掌握机房的巡视和检测..掌握机房巡查表、测量表的填写..掌握突发事件的种类..掌握机房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处置原则..掌握机房运行记录表的填写..掌握机房周期测试..掌握机房周检、月检的内容..了解设备的核查和处理..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计量校准和日常维护..。
电视数字制作技术串讲重点

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单机拍摄多机拍摄视音频资料绝技拍摄外景地演播室编辑绝技字幕图表绘图动画配音配乐音效混音包装合成电视制作技术串讲重点第一章电视制作概述第一节电视系统构成一个电视系统包括节目制作系统、传播系统和承受系统。
节目制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制作阶段和后期制作阶段。
其次节电视制作手段电视节目制作有以下手段:实况直播、电视影片制作、录像制作、电子制作。
录像制作手段又可分为ENG〔电子闻采集〕、EFP〔电子现场制作〕、ESP〔电子演播室制作〕3 种方式。
ENG,即“电子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 g〕。
这种方式,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闻。
EFP,即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 n〕。
它应当是对一整套使用于“野外”〔电视台外〕作业的电视设备的统称。
这套系统包括3 台以上摄像机,一台视频信号〔图像〕切换台,一个音响操作台及其他关心设备〔灯光、话筒、录像机运载工具等〕。
ESP,亦即“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 n〕。
电子演播室制作主要是指演播室录像制作。
第四节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前期制作流程:第一阶段:构思创作;其次阶段:现场录制后期制作流程:第三阶段:编辑第四阶段:合成〔课后重点总结:通常的节目制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制作阶段和后期制作阶段。
前期工作包括构思创作、拍摄录制;后期工作包括编辑、合成。
〕其次章电视技术根本原理不再引起闪耀感觉的光源最低重复频率称为临界闪耀频率〔选择题〕其次节电视扫描原理进展扫描的时候,必需做到发送、接收两端的扫描规律严格全都,这称为同步。
所谓同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两端的扫描频率一样,这叫作同频;二是两端画面的每一行、每一幅的起始时刻一样这叫做同相。
既同频又同相,才能实现同步扫描。
实现了同步扫描,收端才可以重现发端图像。
当收端、发端的频率与相位不同时,图像将无法正确重现。
电视机课程标准

数字平板电视技术第一部课程总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名称和课程代码:电视机原理与技术,032612、学时:48学时3、学分:3学分4适应对象: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职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电工基础》、《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应设为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本课程是在电子电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训要密切结合。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介绍了彩色电视的基本原理、数字电视基础、液晶显示屏和等离子显示屏,平板电视的接口与格式变换、电视机驱动板电路、电视机软件、开关电源、逆变器和液晶电视的维修等内容。
《数字平板电视》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条主线设计教材的内容、结构和形式;合理安排基础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比例,基础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强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注重立体化教材建设,通过本教材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技能素质。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注重立体教材建设。
通过主教材、电子教案、配套素材光盘、实训指导和习题及解答等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服务水平,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课程考核方案:1、考核形式:分理论考核及实训考核。
以实训为主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
2、考核时间:期中、期末。
3、课程总成绩:理论考试,满分100分,其中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平时成绩占30%;实作考试,平时占50%,期末占50%。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九章的相关章节。
第一章电视基本原理一、教学要求1、了解色彩与视觉特性2、掌握电视图像信号的产生与发射3、理解彩色电视信号的制式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彩色与视觉特性1、可见光的特性2、人眼的视觉特性3、色度学概念第二节电视图像信号的产生与发射1、电视图像信号的产生2、图像的基本操作3、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4、模拟电视信号的发射第三节彩色电视信号的制式1、彩色电视信号的兼容问题2、彩色电视的色差处理方式3、彩色电视制式第四节习题三、重点、难点1、重点:电视图像信号的产生与发射2、难点:彩色电视信号的制式第二章电视基础一、教学要求1、了解电视图像信号数字化的方法和取样形式2、理解信号源压缩编码的原理和方法3、理解信道纠错编码的的原理和方法4、掌握中国数字电视的卫星、地面和有线广播3的标准的主要内容二、内容要点第一节数字电视组成及高清与标清电视的标准1、数字电视系统的组成2、模拟电视信号的数字化3、标清和高清数字标准第二节电视图像信号压缩编码原理及方法1、压缩编码的基础2、压缩编码的方法3、信号编码的国际标准第三节电视信号传输的信道编码1、信道编码基础2、能量扩散3、信道编码的方法第四节数字调制技术1、概述2、四相移相键控3、正交幅度调制4、残留边带调制5、正交频分复用调制6、字节到符号映射第五节数字电视标准1、数字电视标准概述2、数字有线电视标准3、地面数字电视标准4、直播卫星电视标准第六节数字音频压缩技术1、人耳的听觉特性2、MPEG的音频压缩技术3、MUSICAM的音频压缩技术4、AC-3的音频压缩技术第六节习题三、重点、难点1、重点:信道编码基础、能量扩散、信道编码的方法2、难点:MPEG的音频压缩技术、MUSICAM的音频压缩技术、AC-3的音频压缩技术第三章彩色电视机液晶显示屏一、教学要求1、了解液晶基础知识和彩色液晶屏频的结构2、掌握液晶屏内部电路组成3、熟练液晶电视的基本操作盒电路板的拆装二、内容要点第一节液晶基础知识和彩色液晶屏频的结构1、液晶的基本概念2、液晶显示屏模组结构3、液晶显示屏的光学系统第二节液晶屏内部电路组成及IC概述1、屏电路的组成2、逻辑板3、列驱动板及排线4、行驱动板及排线5、Υ校正原理及方法第三节液晶屏的驱动特性1、液晶屏的各种极性变换方式2、屏电容与驱动特性的关系第四节液晶屏的主要技术指标与新技术1、主要技术指标2、背光源的改进3、加快响应速度4、液晶电视机的其他性能改进第五节实验1液晶电视的基本操作盒电路板的拆装第六节习题三、重点、难点1、重点:液晶屏内部电路组成2、难点; 液晶电视的基本操作盒电路板的拆装第四章彩色电视等离子显示屏一、教学要求1、理解PDP屏的结构、灰度等级实现原理---子场驱动法、基本单元(像元)的工作过程、高压驱动电路了解输出参数品质、参数可靠性、电气参数2、了解输出参数、品质参数3、掌握显示电路的组成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等离子显示屏的基本原理1、PDP屏的结构2、灰度等级实现原理---子场驱动法3、基本单元(像元)的工作过程4、高压驱动电路5、子场驱动技术的改进第二节等离子显示器内部电路简介1、显示器电路的组成2、日立PDP屏简介第三节等离子显示屏的主要技术参数1输出参数3、品质参数4、可靠性5、电气参数第四节习题三、重点、难点1、重点:等离子显示屏的基本原理、子场驱动技术的改进2、难点:基本单元(像元)的工作过程、显示器电路的组成第五章平板电视机的接口与格式变换一、教学要求1、了解TTL接口、LVDS接口、RSDS接口2、理解平板电视驱动板的电路接口3、掌握I2C总线的工作原理及电视机中存储器的使用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平板电视驱动的输出接口1、TTL接口2、LVDS接口3、RSDS接口4、Mini-LVDS接口第二节平板电视驱动板的电路接口1、模拟信号接口2、数字信号接口第三节I2C总线的工作原理及电视机中存储器的使用1、I2C总线的工作原理2、平板电视内的I2C总线3、存储器的容量扩展4、平板电视极中的存储器第四节电视信号的格式变换1、图像格式2、格式变化3、彩色空间变化(CSC)4、缩放处理(Scale)5、电影模式处理第五节实验2 LVDS屏线制作第六节习题三、重点、难点1、重点:I2C总线的工作原理及电视机中存储器的使用、LVDS屏线制作2、难点:电视信号的格式变换、LVDS屏线制作第六章平板电视机驱动板电路一、教学要求1、了解液晶电视机电路2、理解驱动电路板原理3、掌握液晶电视电路图的读图训练、工厂菜单的调试、电视驱动板关键点电压值和波形的测量二、内容要点第一节驱动电路板原理1、电视接收系统2、模拟电视驱动板电路原理3、数字电路接收机原理第二节液晶电视机电路简介1、主要技术指标2、电视机试验箱简介3、鸿岚液晶电视机驱动板原理4、电源管理第三节调谐器和解码芯片及缩放处理芯片1、频率合成式高频调谐器ET-5C112、解码芯片LA768183、缩放处理芯片NT68565第四节微控器和电子切换开关及伴音功放芯片1、微控器(NT68F633)简介2、电子切换开关3、伴音功放芯片TDA7496第五节实验3液晶电视电路图的读图训练实验4工厂菜单的调试实验5电视驱动板关键点电压值和波形的测量第六节习题三、重点、难点1、重点:驱动电路板原理、实验2、难点:驱动电路板原理、驱动板关键点电压值和波形的测量第七章平板电视机软件一、教学要求1、了解电视机软件的主要架构2、理解NT68565液晶电视软件3、掌握电视机软件升级原理和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电视机软件概论1、电视机软件的主要架构2、电视机软件的系统模块第二节开发平台KeilC51简介1、开发平台KeilC51u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2、开发平台KeilC51流程和主要组建功能3、开发平台KeilC51软件的使用第三节NT68565液晶电视软件1、软件各模块的功能2、Main.c/main.h程序介绍3、Panel.c/Panel.h程序介绍4、电视机软件升级原理和方法第四节实验6用KeilC51改写和重新编译电视机软件实验7液晶电视机软件升级方法第五节习题二、重点、难点1、重点:视机软件升级原理和方法、液晶电视机软件升级方法2、难点:用KeilC51改写和重新编译电视机软件第八章液晶电视机的开关电源一、教学要求1、了解2、理解3、掌握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开关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1、开关电源工作原理概述2、开关电源基本组成3、PWM控制模式及其特点4、开关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第二节开关电源的主要元器件1、功率开关2、高频整流管3、开关电源中的其他元器件第三节进线滤波器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进线滤波器2、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3、实际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第四节液晶电视机的开关稳压电源1、主要技术指标2、稳压电源的组成3、集成芯片介绍4、200W液晶电视机的开关稳压电源电路原理5、开关电源的维修第五节液晶屏的背光灯电源1、CCFL背光灯的特性2、CCFL背光灯的DC/AC电路3、60W4灯CCFL逆变器4、EEFL背光灯简介5、LED灯背光灯简介。
彩色电视基础知识

全反射法是将三种基色光以不同百分比同 步投射到一块全反射平面上,由此构成了投影 彩电。
三基色原理及应用
相减混色
在彩色印刷、彩色胶片和绘画中旳混色采 用相减混色。
相减混色是利用颜料、染色旳吸色性质来 实现。混合颜料时,每增长一种颜料,都要从 白光中减去更多旳光谱成份,所以,颜料混合 旳过程称为相减混色。
1.1
光旳特征与光源
1.2
光旳度量
1.3
色度学概要
1.4
人眼旳视觉特征
1.5
电视图像旳传送及基本参量
1.6
准彩条信号
1.1光旳特征与光源
光是一种电磁波 。人眼能看见旳可见 光谱只集中在(3.85~7.89) 1014 Hz 频段内。
可见光谱
无线电波
频率/Hz
105
红外线 1010
紫外线 1015
X射线 1020
电视图像基本参量
图像清楚度
电视图像清楚度是人眼能觉察到旳电视 图像细节旳清楚程度。
详细说来,清楚度是指人眼宏观看到旳 图像旳清楚程度,是由系统和设备旳客观性 能旳综合成果造成旳人们对最终图像旳主观 感觉。
按图像和视觉旳特点,图像清楚度一般从水 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描述,有时还增长斜向清楚度 指标。
上转变为不同亮度、色度旳光点。
图像分解与顺序传送
电视扫描方式
在电视系统旳接受端,显像管外部都装 有水平和垂直两组偏转线圈。当水平和垂直 偏转线圈中同步加入锯齿波电流时,显像管 中电子束既作水平扫描又作垂直扫描,而在 荧光屏上形成直线扫描光栅,这称为直线扫 描。
电子扫描 = 水平扫描 + 垂直扫描
缺陷:明显旳闪烁感
逐行扫描方式
电视扫描方式
通信原理(第二版)第10章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
信息比特与冗余比特的映射
信道编码通过将信息比特映射到包含冗余比特的码字,使 得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时,能够被检测并纠正。
错误检测与纠正
信道编码利用各种算法和规则,对接收到的码字进行解码 和校验,检测并纠正其中的错误。
码字的选择与设计
信道编码中码字的选择与设计是关键,不同的码字具有不 同的纠错能力和性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码字,能 够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信道编码
目录
• 信道编码概述 • 常见信道编码方式 • 信道编码性能分析 • 信道编码的应用 • 信道编码的未来发展
01
信道编码概述
信道编码的定义
01
信道编码是一种通过在原始信息 中添加冗余以增加数据传输可靠 性的技术。
02
它通过对信息比特进行一系列的 数学变换,使得在传输过程中出 现错误时,能够被检测并纠正。
编码增益是指采用信道编码技术后相 对于未编码情况下的信噪比改善程度。
编码增益越大,说明信道编码技术的 性能越好,能够更好地提高通信系统 的可靠性。
编码增益计算
编码增益可以通过比较相同误码率下, 采用信道编码技术的系统所需的信噪 比与未采用信道编码的系统所需的信 噪比来计算。
编码效率
编码效率定义
编码效率是指信道编码过程中, 每传输一个比特所需的总的比特
循环码
定义 原理 优点 应用
循环码是一类特殊的线性分组码,其码字具有循环特性。
循环码的编码过程是将信息比特经过有限域运算映射到码字中 ,其中冗余比特由信息比特循环移位和模运算得到。
循环码具有高效的编码算法和良好的错误纠正能力,且易于实 现。
循环码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和数据存储领域,如移动通信、卫 星通信和磁存储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F
QCIF
SQCIF
行数/帧 像素/行 行数/帧 像素/行 行数/帧 像素/行
亮度(Y) 288 360(352 144 180(176 96
128
)
)
色度
144 180(176 72 90(88) 48
64
(Cb)
)
色度
144 180(176 72 90(88) 48
64
62020/10/9
• 10.2.1 复合电视信号
– 复合电视信号(composite video signal)
• 或者称为全电视信号,包含亮度信号、色差信号和 所有定时信号的单一信号。
52020/10/9
图10-04 一个行周期的黑白全电视信号
62020/10/9
图10-05 彩色电视系统的水平消隐间隔
72020/10/9
• 两个优点:
– (1) 减少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交叉干扰。 – (2) 不须要使用梳状滤波器来分离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
这样可提高亮度信号的带宽。
82020/10/9
图10-06 S-Video连接器
表10-03 S-Video工业标准4针连接器规格
插座号 1 2 3 4
信号 地(亮度) 地(色度) 亮度(包含同步信号)
72020/10/9
– 图像子采样压缩方法的基本根据:
• 一是人眼对色度信号的敏感程度比对亮度信号的敏 感程度低,利用这个特性可以把图像中表达颜色的 信号去掉一些而使人不察觉;
• 二是人眼对图像细节的分辨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利 用这个特性可以把图像中的高频信号去掉而使人不 易察觉。
– 目前使用的子采样格式有如下几种:
兼容性。
• 彩色电视系统应满足几方面的要求:
– (1) 必需采用与黑白电视相同的一些基本参数,如扫描方式、扫描 行频、场频、帧频、同步信号、图像载频、伴音载频等等。
– (2) 需要将摄像机输出的三基色信号转换成一个亮度信号,以及代 表色度的两个色差信号,并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彩色全电视信号进 行传送。在接收端,彩色电视机将彩色全电视信号重新转换成三 个基色信号,在显象管上重现发送端的彩色图像。
• 隔行扫描(优越性?)的一帧图像由两部分组成:
– 一部分是由奇数行组成,称奇数场; – 另一部分是由偶数行组成,称为偶数场; – 两场合起来组成一帧。因此在隔行扫描中,无论是摄象机
还是显示器,获取或显示一幅图像都要扫描两遍才能得到 一幅完整的图像。
• 扫描的行数必须是奇数。???
62020/10/9
– 3. SECAM
92020/10/9
表10-01 彩色电视的同步信号
水 平 定 时 (μs )
垂直 (场) 同步
TV制式 行周期(H) 消隐宽度 同步宽度
前肩 色同步起点 色同步宽度
均衡脉冲宽度 场同步脉冲宽度
消隐宽度 均衡脉冲数 场同步脉冲数
PAL 64.0 11.8 4.7 1.3 5.6 2.25
– 美国、加拿大等大部分西半球国家,以及日本、韩国、菲律宾等 国和中国的台湾采用这种制式。
– 存在相位敏感造成彩色失真的缺点。
• PAL(Phase-Alternative Line)制彩色电视广播标准
– 称为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 – 德国、英国等一些西欧国家,以及中国、朝鲜等国家采用这种制
式。 – 改进了NTSC在相位敏感造成彩色失真的缺点。
10.4 图像子采样
• 7.4.1 图像子采样概要
– 两种采样方法:
• 一种是使用相同的采样频率对图像的亮度信号和色差信 号进行采样;
• 另一种是对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分别采用不同的采样频 率进行采样。
– 图像子采样(subsampling):
• 对色差信号使用的采样频率比对亮度信号使用的采样频 率低。
02020/10/9
• 10.3.2 数字化标准
– 1. 彩色空间之间的转换
– 2. 采样频率
• 对PAL制、SECAM制,采样频率fs为
– fs=625×25×N=15625×N=13.5 MHz, N=864 其中,N为每一扫描行上的采样数目。
• 对NTSC制,采样频率fs为
– fs=525×29.97×N=15734×N=13.5 MHz, N=858 其中,N为每一扫描行上的采样数目。
行/秒 参考白光 声音载频(MHz)
γ 彩色副载频(Hz)
PAL GI D
625 25(50) 15 625
C白 5.5 6.0 6.5
2.8 4 433 618
NTSC M 525
30(60) 15734 D6500
4.5
2.2 3579545
彩色调制 亮度带宽(MHz) 色度带宽(MHz)
QAM 5.0 5.5
42020/10/9
• 10.1.2 电视扫描和同步
(a) 逐行扫描
b) 隔行扫描
52020/10/9
– 隔行扫描中
• 电子束扫完第1行后回到第3行开始的位置接着扫, 如图7-01(b)所示,然后在第5、7、……,行上扫, 直到最后一行。
• 奇数行扫完后接着扫偶数行,这样就完成了一帧 (frame)的扫描。
第10章彩色数字电视基础 12
22020/10/9
10.1 彩色电视制式
• 10.1.1 简介
– 现行的三种彩色电视制式:
• NTSC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 制
– 是1952年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定义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称 为正交平衡调幅制。
• 10.2.2 分量电视信号
– 分量电视信号(component video signal)
• 是指每个基色分量作为独立的电视信号
• 10.2.3 S-Video信号
– 分离电视信号S-Video(Separated videoVHS)
• 是亮度和色差分离的一种电视信号,是分量模拟电 视信号和复合模拟电视信号的一种折中方案。
– 行频、场频和帧频:
• 行频fH:每秒钟扫描多少行; • 场频ff:每秒钟扫描多少场; • 帧频fF:每秒扫描多少帧。
– 1. PAL制电视的扫描特性
• (1) 625行(扫描线)/帧,25帧/秒(40 ms/帧) • (2) 高宽比(aspect ratio):4:3 • (3) 隔行扫描,2场/帧,312.5行/场 • (4) 颜色模型:YUV • 一帧图像的总行数为625,分两场扫描。
在水平扫描方向上,每2个Y样本有1个Cb样本和一个Cr样本。
12020/10/9
• 7.4.4 4:1:1 YCbCr格式
在水平扫描方向上,每4个Y样本各有1个Cb样本和一个Cr样本
22020/10/9
• 7.4.5 4:2:0 YCbCr格式
– (1) H.261, H.263和MPEG-1
• 在水平方向的2个样本和垂直方向上的2个Y样本共4 个样本有1个Cb样本和一个Cr样本。
2.35 27.3 25H
5 5
NTSC 63.55 10.8
4.7 1.3 5.1 2.67
2.3 27.1 20H
6 6
SECAM 64.0 11.8 4.7 1.3 � �
2.35 27.3 25H
5 5
02020/10/9
表10-02 彩色电视国际标准
TV制式
行/帧 帧/秒(场/秒)
• (1) 4:4:4 • (2) 4:2:2 • (3) 4:1:1 • (4) 4:2:0
82020/10/9
图10-09 彩色图像YCbCr样本空间位置
92020/10/9
• 7.4.2 4:4:4 YCbCr格式
对每个采样点,Y, Cb和Cr各取一个样本
02020/10/9
• 7.4.3 4:2:2 YCbCr格式
4:4:4 Cr
13.5 858(720) 864(7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b
13.5 858(720) 864(720)
数字信号取值
范围(A/D) 220级(16 ~235) 225级(16 ~240)
(128 ± 112) 220级(16 ~235) 225级(16 ~240)
(128 ± 112)
42020/10/9
– 行扫描频率是15 625 Hz,周期为64μs; – 场扫描频率是50 Hz,周期为20 ms; – 帧频是25 Hz,是场频的一半,周期为40 ms。
72020/10/9
图10-02 一个行周期的电视信号(黑白电视系统 )
82020/10/9
– 2. NTSC制的扫描特性
• (1) 525行/帧, 30帧/秒(29.97 fps, 33.37 ms/frame) • (2) 高宽比:电视画面的长宽比(电视为4:3;电影为3:2
;高清晰度电视为16:9) ???? • (3) 隔行扫描,一帧分成2场(field),262.5线/场 • (4) 在每场的开始部分保留20扫描线作为控制信息,因
此只有485条线的可视数据。Laser disc约~420线,SVHS约~320线 ,HDTV:720,1080 • (5) 每行63.5微秒,水平回扫时间10微秒(包含5微秒的 水平同步脉冲),所以显示时间是53.5微秒。 • (6) 颜色模型:YIQ
• 乘上sinωsct •则
22020/10/9
∵ U的带宽在1.3MHz以内 副载波频率的二次谐波大于这个信号
∴ 通过低通滤波器可以得到 U 信号。
同理
可得到 V 信号。
32020/10/9
• 10.1.3 彩色电视
10-03 彩色图像重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