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15篇)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15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15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1略读教学一直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的盲区。
不知道和精读课文的教学有何区别。
通过教学和查找资料,觉得略读教学可以这样来教。
因此,教这课时,我这样设计:一读:统揽全篇,整体感知。
弄清楚课文主要写的一件什么事?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
二读:抓词理句。
分步探究。
放手让学生去学,当然老师可以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个题目去圈点。
去划出有关语句,或者有关句子写出体会。
一定要动手动笔动脑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感悟。
三读:入情入境,边读边体会。
边交流各自的观点感想。
老师做听众,先不作评价,只作比较。
让学生去评价正确与否。
从文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四读:全面欣赏体会。
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
明白写一个人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来描写。
通过教学,我觉得略读课文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精耕细作,不分轻重主次的教学就失去了编者设计略读课文的意图。
但也绝对不能只是泛泛而谈,不求甚解,简单马虎走过场。
要注意阅读方法的训练,阅读技能的指导。
学习形式可以编排课本剧。
当导游解说,辩论会,填写表格,阅读推荐等。
《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困难,但是我们要逐渐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一位同学站起来把课文的内容叙述了一遍,虽然语言比较罗嗦,但是把课文的意思说了出来。
我对他说:“你用心去读了,说出了课文的内容。
如果语言能更简练些,那就更好多了。
谁能试着用几句话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位同学回答的时候,语言简练了许多,基本上概括出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有个别句子说的不是很通顺。
“谁能完整而又简练的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可以自己先试着说一说,也可以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15篇)《我不能失信》篇1[教材研读]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
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设计理念]1、略中有精,粗中有细。
略读课文教学中要整体把握“略”处理,重点感悟“精”处理,略与精相辅。
因此在与学生的感悟和交流中寻找“精”的落脚点,力求做到“教”略而“学”不略。
2、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略读课文教学,要充分发挥阅读提示的作用,给足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这也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1.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是本文的重点内容。
2.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2、质疑课题同学们,对于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预设:“我”指的是谁呢?我为什么不能失信呢?失信是什么意思呢?)读课后的资料袋认识宋庆龄。
生读,说了解3、宋庆龄可真是不平凡,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走进课本,去看看发生在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件非常平凡的事情。
二、初读课文1、自己读一读课文,争取把课文中的字词读正确,句子读通顺2、提示导学3、说故事内容提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自读自悟(一)从哪里看出守信?1、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表现宋庆龄守信的句子,并好好读一读画出来的句子。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1 我不能失信》教案_4

三年级下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使学生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搜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本单元主题是童年,童年是纯真的,童年是难忘的,童年是七彩的,在每个孩子心里闪耀着光芒,令我也陷入了童年的回忆。
这首歌曲大家是否会唱,我们一起来欣赏。
《采蘑菇的小姑娘》2.亲爱的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
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4.检查预习情况,出示课件,认读词语。
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课件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⑵文中讲了哪几个人?⑶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串起来概括大意)2.庆龄想不想去呢?从哪可以看出?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分析重点词语。
3.可她为什么又不去了呢?如果是你,怎么办?4.父母是如何劝说她的?她又是如何说的?(分组读,抽读,分角色读)5.讨论: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是如何解决的?三、情感升华1.庆龄年龄不大,但她心中信用第一,所以她说不能失信。
当你焦急地等待一个人时,会怎样?庆龄做了什么?2.妈妈回来说她一个人在家多没意思,她怎么说?四、小结。
五、本文表现人物品质时运用了什么描写?(语言、动作、神态)今后运用在你的习作当中。
六、我们读了庆龄童年的故事,心灵上有了很大的震撼,咱一起看看从小诚实守信的她长大后为国家做了哪些贡献?(出示资料袋)七、布置作业:搜集其他名人的资料,下节口语交际课上交流。
板书设计:我不能失信爸爸改天再教妈妈回来解释宋庆龄留了下来诚实守信(语言、动作、神态)。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我不能失信》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我不能失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信、诱”等5个生字,会写“爸、妈”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决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语句,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诚实守信是人的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想听吗?(播放课件)请同学们认真听故事,想一想故事中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
1.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1.细读课文:(1)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加深对人物思想品质的理解。
1.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你有什么感受?请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总结:诚实守信是人的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我不能失信》大单元教案

《我不能失信》大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失信”“诚信”“遵守诺言”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诚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为人做事要讲究诚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诚信意识,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2)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学会与人为善。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体会诚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为人做事要讲究诚信。
4. 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5.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诚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为人做事要讲究诚信。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我不能失信》优质教案+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优质教案+教学反思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 失信(守信)高兴(烦恼)耐心(急躁)后悔(无悔)
2.盼望约定道歉心疼
3.庆(庆祝)床(木床)盼(盼望)扮(打扮)
第二课时
1.(1)老师说:“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
(2)“假期是你们巩固所学、拓展知识的最好时机,我希望你们珍惜时间,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
(3)“真好吃!”我一边吃着妈妈做的饭一边说,“我还要吃一碗。
”
2. (1)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
——林达生
(2)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莎士比亚
(3)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瑞士阿米尔
(4)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
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何智勇。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诚信和信任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和情节。
2.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诚信和信任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关诚信的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感受,进而引入课文《我不能失信》。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a. 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述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的词语和句子,并通过讨论理解“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总是尽力做到”等词语的意思。
b. 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让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述宋庆龄守信用的具体表现的词语和句子,并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打电话、解释、道歉”等词语的意思。
c. 学习第七至第九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宋庆龄的诚信品质对周围人的影响和信任的价值观的体现,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4. 回顾全文,总结要点: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总结出课文中描述的宋庆龄小时候守信用的故事及对周围人的影响和信任的价值观的体现。
5. 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守信用、讲信任,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下)《我不能失信》教案优秀版

《我不能失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人物品质。
3.运用默读、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一、依案自学,互动交流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板书课题)2.课题质疑:“我”指的是谁呢?(宋庆龄)3.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出示资料袋,自由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4.小组探讨交流: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 填空概括故事内容。
(课件出示)课文讲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到一位()家去,二女儿宋庆龄()。
她突然想起(),爸爸妈妈都劝她(),但她为了()还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二、聚焦重点,品读提升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划出相关语句,在旁边简单作批注。
2.集体交流。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他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宋庆龄说。
(2)正当爸爸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的时候,庆龄又一次想到了小珍,连忙说——“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3)正当爸爸和庆龄在一旁迟疑的时候,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一旁说——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
”当爸爸妈妈回来后,妈妈心疼宋庆龄一人在家时,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3.生活中,你遇到类似的事应该怎么处理?三、类文整合,迁移运用1.俗话说“一诺千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我不能失信》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lesson plan of "I Can't Lose Credi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我不能失信》教案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我不能失信
教学内容: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宋庆龄怎样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透过对话和动作领会小宋庆龄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过程: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言,但有人说到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
3.板书课题,解释题意。
“信”指什么?“失信”又是什么意思?
二、合作交流
1.默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2.交流:整合资料袋里的内容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向大家简单介绍你所知道的宋庆龄
三、品读体验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生字。
教师点击
3.教师播放课文范读,学生听读思考: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文中讲到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3)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4)爸爸妈妈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样回答的?
(5)请一位同学完整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3.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几个诚实守信的故事。
五、分角色朗读
1.以4人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小组内安排角色练习,教师巡视。
六、课堂作业
教师点击练习,随堂解决。
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一、预习探究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
板书并读读课题,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
课文在写谁呢?说他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合作交流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通课文。
(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
2)指名朗读课文。
纠正字音“宋耀如、宋庆龄、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解释”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交流。
三、品读感悟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宋庆龄小时侯一件什么事,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生交流。
3、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四、课外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3、课堂练习、把句子写完整
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
小()飞上了()的天空。
马儿()奔驰在()的草原上。
五、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讲信用
教学反思: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要遵守自己的诺言,做个守信用的孩子。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汇报自己的感受,回答提问,并结合身边谈谈感受。
教学中,我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守信用的人,从而调动了孩子们说的积极性,课堂上学习气氛浓厚,教学目标完成。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