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课件
合集下载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ppt1

这些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年年如是……
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浙江 上虞人。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 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 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 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 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 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 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 的。
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的说明方法。请在文中找例句。
纬度 因素
经度 差异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高下 差异
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而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而不适宜。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第6-9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 什么说明方法?
分类别
4、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 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 麦插禾。”
引用
5、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 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 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 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 京早10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古今 差异
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乔 木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抢答题:
一、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 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就是物候学。
下定义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 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 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 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 天。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 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 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 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浙江 上虞人。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 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 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 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 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 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 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 的。
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的说明方法。请在文中找例句。
纬度 因素
经度 差异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高下 差异
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而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而不适宜。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第6-9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 什么说明方法?
分类别
4、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 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 麦插禾。”
引用
5、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 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 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 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 京早10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古今 差异
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乔 木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抢答题:
一、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 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就是物候学。
下定义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 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 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 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 天。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 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 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 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语言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解读大自然语言,了解生物多样 性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生物多样性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利用大自然语言指导生态系统恢复和 重建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持续性。
应对气候变化
大自然语言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应对 气候变化,制定适应性管理策略。
仿生建筑
仿生建筑是模仿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创 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实用性的建筑作品,如模仿蜂巢结构 的建筑可以具有良好的隔热和承重性能。
仿生材料
通过模仿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 的新型材料,如模仿贝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可以具有高强度 和轻量化的特点。
05 大自然的气味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种类
01
生物语言
动植物通过声音、行为、化学信号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和交流,如鸟鸣、虫鸣、动物求偶行为等。
03
02
非生物语言
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等现象,以及地震、火山喷 发等自然灾害,都是大自然通过非生物语言传递信息的 方式。
人为语言
人类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和传播自 然界的信息,成为大自然语言的一种扩展形式。
种子传播
吸引传粉昆虫
植物释放芳香气味吸引蜜蜂、蝴蝶等传粉昆 虫,促进繁殖。
某些植物的果实散发出诱人气味,吸引动物 食用并帮助传播种子。
02
01
植物间相互作用
植物通过地下根系释放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实现植物间的相互合作或竞争。
04
03
气味语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A
维持生态平衡
气味语言在食物链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捕食 者和猎物之间保持平衡。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保护色
动物通过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以 躲避天敌,如北极熊的白色毛发
。
警戒色
鲜艳的颜色警示其他动物不要靠 近,如毒箭蛙的鲜艳体色。
拟态
模仿其他有毒或无害动物的颜色 和形状,以躲避天敌或捕食猎物
,如竹节虫模仿树枝。
植物色彩语言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绿 色成为植物的主要颜色。
花朵颜色
3
岩石与土壤
岩石和土壤的形态、颜色等特征可以揭示地质历 史和自然环境变迁。
05
自然界中的行为语言
动物行为语言
体态语言
动物通过身体姿态、动作传达信息,如蜜蜂的舞蹈指示花蜜位置。
声音语言
鸟鸣、狼嚎等动物发出的声音,用于标记领地、吸引伴侣或警告同 伴。
化学语言
如蚂蚁通过释放信息素来指示食物来源或警告危险。
动物声音语言
昆虫鸣叫
如蝉鸣、蟋蟀叫等,通过 不同的音调和节奏进行信 息交流。
鸟类歌唱
鸟类通过歌唱吸引配偶、 标记领地、防御巢穴等。
哺乳动物呼唤
如狼嚎、狮吼等,用于标 记领地、吸引伴侣或驱赶 敌人。
植物声音语言
植物生长声音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发出微弱的声音,如细胞分裂、水分运输等 。
植物间信息交流
通过化学物质和电磁波等方式,植物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传递和协作 。
植物与动物互动声音
如蜜蜂采蜜时与花朵的振动交流,或者植物通过发出特定声音吸引 传粉昆虫。
自然界其他声音现象
风雨雷电声
如风吼、雨滴落地、雷鸣和闪电 划破天际的声音。
水流声
如溪水潺潺、海浪拍岸、雨滴打在 水面上的声音。
地壳运动声
如地震时地壳的破裂声、火山喷发 时的轰鸣声等。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考点:加点词语(一般为限定性词语)能否删去(能 否替换、有何作用等)
①不能删或不能替换。 ②解释词义。XX词表……,起限制作用。 如“约、左右”表示不确定;“仅、只”为副词,表示限 于某个范围或少数范围;“几乎”表示将近于、接近 于;“大概”表示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大体”表示多数情 形或主要方面;“可能、也许”表示猜测、推测、估计的 情记;“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等等。 ③将词语放在句中说明事物……的特点。 ④删去就不符合原文意思。(避免绝对化/若删去,不符 合实际) ⑤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使文章 内容具体准确,更有说服力
● 本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 通过……(说明方法的具体使用), ● ……(作用)地说明了……(说明内容), 使文章内容具体准确(生动形象),更有说 服力(趣味性)。
析说明方法
句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 本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 通过……(说明方法的具体使用), ● ……(作用)地说明了……(说明
文体知识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理说明顺序
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默读全文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明更加具体、深刻。 ④作引用:通过引用……资料,鲜明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道理),增强了
说明的权威性、趣味性。 ⑤举例子: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道理),使说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8张PPT)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 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 候学”。
草木萌发 孕育果实 果实成熟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 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 用在农业生产上。
重点词语
【次第】依次。 【翩然】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 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衰草连天】文中指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花香鸟语】花飘着清香,鸟唱着歌儿。形容大自然明媚 动人的美好风光。 【草长莺飞】绿草茂密,黄鹂飞舞。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
古今因素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 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 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 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 ·……
初读课文
通读课文,说说课文能分成几部分, 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3)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 (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 (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问题探究
精读课文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大自然的语言》优质PPT课件

1934年,他就曾对推动农作物的观测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并致力于观测冬小麦、棉花、水稻的物候现象。1961年,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
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了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竺
可桢带头撰写物候知识的科普文章《科学大众》,1963年
第1期发表了他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即本
言
古今差异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促加 进强 农物 业候 发研 展究
课堂检测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
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 季,这是植物yù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 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 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 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n( 孕 )育 簌簌( sù ) 衰草连天( shuāi)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消__声__匿__迹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销声匿迹 ”。
(3)“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四个意思,文中“风雪载途”的
“载”意思应为( C )
A.装载 B.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 C.充满(道路) D.又;且
同学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人类 用语言来进行交流,来表情达意,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也 有着自己的语言呢!
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蝉声聒噪,烈日炎炎,告诉我们夏天来了; 田野金黄,北雁南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的雪花告诉我们冬天来 了…… 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来去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同 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
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 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 业发展。
三、探究本文说明顺序。 1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
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 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 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文章四部分 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 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 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 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 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品味本文简洁、 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重点) 2.掌握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重 点) 3.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并体会说明的 条理性。(难点)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 情趣。
第1课时
走近作者
竺可桢(1890.3.7—1974.2.7),中国卓越 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 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 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一生在气 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 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 创始人。
2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 “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 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 3.研究物候学的五个意义又能否颠倒说明 的顺序?
▪ 明确:不能。“首先”“对于安排……,确 定……”“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 为了便利”五层意思,有重有轻,有主有次 。
读文,生字识记 萌发(méng) 次第 翩然( piān rán) 孕育( yùn yù) 农谚(yàn) 海棠 悬殊( xuán shū) 销声匿迹(nì) 周而复始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zhǎng)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
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 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 业发展。
三、探究本文说明顺序。 1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
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 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 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文章四部分 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 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 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 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 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品味本文简洁、 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重点) 2.掌握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重 点) 3.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并体会说明的 条理性。(难点)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 情趣。
第1课时
走近作者
竺可桢(1890.3.7—1974.2.7),中国卓越 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 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 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一生在气 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 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 创始人。
2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 “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 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 3.研究物候学的五个意义又能否颠倒说明 的顺序?
▪ 明确:不能。“首先”“对于安排……,确 定……”“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 为了便利”五层意思,有重有轻,有主有次 。
读文,生字识记 萌发(méng) 次第 翩然( piān rán) 孕育( yùn yù) 农谚(yàn) 海棠 悬殊( xuán shū) 销声匿迹(nì) 周而复始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zhǎng)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第1课时)

小 此外 古今
空间 时间
理清思路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先后顺序?
不能。①因为纬度、经度、高下、古今四个因素的影响程 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有条有理。 ②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则是 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逻辑。③对四个因素的解 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 “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
作者简介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 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 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 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 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 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 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 的一代宗师。
整体感知
学以致用
假若下面是几种需要解说的事物,请你判断一下它们分 别适宜安排怎样的顺序?
A.老师,家访请走这条路 B.路的变迁 C.预防近视 D.美丽的校园一角
谢谢
一(1—3段):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
四 个
二(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部
分
三(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四(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路
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的
说明(文体裁),文章首先介绍物
候学研究的
,然后对以象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大自然的语言
第1课时
序言
下载提示:该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课 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Download reminder: This courseware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shop.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courseware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空间 时间
理清思路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先后顺序?
不能。①因为纬度、经度、高下、古今四个因素的影响程 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有条有理。 ②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则是 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逻辑。③对四个因素的解 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 “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
作者简介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 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 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 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 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 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 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 的一代宗师。
整体感知
学以致用
假若下面是几种需要解说的事物,请你判断一下它们分 别适宜安排怎样的顺序?
A.老师,家访请走这条路 B.路的变迁 C.预防近视 D.美丽的校园一角
谢谢
一(1—3段):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
四 个
二(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部
分
三(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四(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路
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的
说明(文体裁),文章首先介绍物
候学研究的
,然后对以象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大自然的语言
第1课时
序言
下载提示:该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课 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Download reminder: This courseware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shop.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courseware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
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
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5.“高下的差异”这一自然段讲到“逆温层”。 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芽开花在春夏两季
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但在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 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
主要意义;其他意义从“对于”和“还可
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等词句可以
看出。
3.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 什么意义? 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 而农作物对山区的气候、土壤的适应情况,
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特别是目前党中
央提出了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因此,开展山 区物候观测是很有意义的。
春
冬
夏 秋
2.第一 自然段 哪些词 语体现 了时间 的推移?
用了“过后”“再过”“不
久”“于是转入”“到 了”“准备迎接”等词语,变
化灵活。
3.第二自然段举
了哪些例子说明 “劳动人民注意 了草木荣枯、候 鸟去来等自然现
举了三个例子: 杏花开了耕地, 桃花开了种谷子, 布谷鸟叫割麦插禾。
象同气候的关系,
说明物候对于
农业的重要性。
子说明了什么?
第三部分
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现代三月的长城
古代三月的长城
2.这四个因素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 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 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
新课导入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
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
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 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课 堂 小 结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但绚丽多 姿,丰富多彩,而且瞬息万变,奥妙无穷。我们只有 做个细心人,做个有心人,才能读懂它的语言,才会
听懂它的倾诉。这样,我们人类才能与大自然友好
相处,成为自然家族的合格成员。
布置作业
课后研讨
练习三。
板 书 设 计
大自然的语言
描述物候现象 现 象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第一部分
合作探究,研读内容
按照春、夏、秋、
冬的时间顺序。
1.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 的物候现象,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第二部分
1.文章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说物候应用于农
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从观测手段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 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 得多,灵敏得多。 从数据意义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 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
的影响。
2.文章第五自然段举 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
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第四部分
1.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第二,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
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第三,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
区。
第四,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2.文中写研究的物候学的意义是按什 么顺序安排的?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突出
作出科学解释
探究因果关系
逻 辑 顺 序
阐述研究意义
本 质
拓展延伸
(1)“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 的时间。
(3)“馒头云,天气晴”是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 草,寒潮到”“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 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 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 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
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 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3.“首先是纬度”这一自然段,举 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
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
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4.“经度的差异”这一自然段,举了 哪些例子?说明了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再读课文,划分层次
1.再读课文,梳理出这篇课文先后说明的 内容。 文章首先介绍了物候现象;然后引出什么
是物候和物候学;接着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的
重要意义;接下来又介绍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 的因素;最后说明了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依据上面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将本文划分为四部分。
据以安排农事”?
4.第二自然段举的三个例
子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耕地,
种谷子,
割麦插禾。
按时间先后顺序。
5.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
么是物候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
学叫作物候学。
6.第三自然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 知识到科学的顺序,言之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