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论文——(原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原理小论文

马克思原理小论文马克思主义原理小论文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和社会政治理论,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9世纪中期提出。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关于阶级斗争和历史发展的理论,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矛盾和冲突推动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必然会导致社会不平等、剥削和压迫。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产阶级需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还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意味着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等各个方面都受制于经济的条件和利益。
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并推动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而无产阶级革命则是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通过革命,无产阶级能够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一个以共同自治和经济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然而,马克思主义也经历了一些批判。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其理论体系的某些局限性上,以及实施共产主义社会的实践问题上。
在某些实际应用中,共产主义社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并且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集权主义和经济崩溃等。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批判,提出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阶级共产主义社会的解决方案。
虽然马克思主义也有一些局限性和实践问题,但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经济基础的概念与作用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方式、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要素。
它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是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法规、意识形态等。
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和变革。
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就要求建立相应的上层建筑来维护和保障公有制的实施。
其次,经济基础对社会意识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是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的。
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导致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变革。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交换与利润追逐的经济关系塑造了人们的个人主义观念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最后,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方向。
不同的经济基础会引导社会进一步发展,并推动社会制度的演变。
例如,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经济基础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层建筑不仅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也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上层建筑通过法律和法规对经济基础进行规范和约束。
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维护经济秩序和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例如,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其次,上层建筑通过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
意识形态包括宗教、哲学、文化等,通过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塑造和引导,影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变革的进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句话意味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文化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
本文旨在探讨这个理论,并举出实例来支持这样的观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经济基础如何影响政治体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是经济基础的核心。
资本家通过私有财产和市场竞争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就导致了资本家阶级的形成,并决定了资本家阶级的利益和目标。
政治体系则是为了维护并促进资本家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
政府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往往会采取一系列政策来保护私有财产权和市场自由。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律和司法系统也是服务于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需要,确保资本家阶级的利益得到保护。
因此,可以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体系。
其次,经济基础也对法律体系产生深刻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主要是为了维护私有财产权和市场秩序而制定的。
私有财产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法律通过保护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来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行。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市场竞争的规则和限制,确保市场的公平和透明,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可以说经济基础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体系。
此外,经济基础还对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至上、竞争导向是经济基础的核心特征之一。
这种经济结构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资本主义社会鼓励个体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人们重视金钱和物质追求。
这种价值观在文化中得到体现,比如追求消费主义和物质享受。
此外,意识形态也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往往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鼓励人们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因此,经济基础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
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产业的崛起给经济结构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论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论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者:————————————————————————————————日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系别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年级 2010级2班2012年 04 月 16 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有面包才会有稳固的爱情内容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这里,想谈谈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今社会的“经济爱情”,其实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很多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只注意到它对社会整体上的影响,却没有关注到具体的“抽象爱情”上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基础是爱情的前提与保障关键词: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物质;爱情;基础姓名:学号:102261010049 成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能对经济基础起到能动的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需要的时候,它就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需要的时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这来自马克思历史主义唯物观。
经济基础是指有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它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自原始社会解体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式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话题作文

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话题作文篇《钱能改变生活》经济基础就像房子的地基,没有一个稳固的地基,上层建筑就会摇摇欲坠。
这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得那叫一个清清楚楚。
就拿我邻居老王家来说吧。
老王以前就是个普通的工厂工人,每个月工资也就那么点,勉强够一家子糊口。
他们家住在那种老旧的筒子楼里,房子又小又破。
一家人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孩子写作业就在昏暗的灯泡下,而且桌子也晃晃悠悠的,因为没有多余的钱换个好的。
老王的老婆特别喜欢漂亮衣服,可每次去逛街,只能在一些廉价的批发市场里挑来挑去,那些衣服样式老土,质量也不咋好。
而且呢,因为经济条件有限,他们也很少出去下馆子吃饭,偶尔出门旅游更是一种奢望。
但是后来啊,老王所在的工厂效益特别好,他还因为技术出众得到了晋升,工资一下子翻了番。
这一下经济基础就稳当了很多。
他家首先就把那破旧的筒子楼房子给换了,搬到了一个带花园的小区里,房子宽敞明亮,孩子有了自己独立的书房,书桌又大又新,光线也好得很。
他老婆这下可以去商场里的专卖店挑衣服了,各种款式时尚质量还好的衣服随便选。
一家人时不时就出去下个馆子吃顿大餐,假期还能出去旅旅游,到处走走看看。
这生活品质吧,就随着收入的提高,也就是经济基础的变化,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
所以啊,没有经济基础,生活里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只能是想象,足以证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道理在生活里是特别实在的。
篇二《有钱才有底气》在生活里啊,大家都知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就体现在这儿了。
我有个朋友叫小赵。
小赵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没什么钱。
他住的是那种合租的房子,和好几个人共用一个卫生间和厨房。
那住的环境可以说是乱糟糟的,早上起来洗漱都得排队,有时候等不急了就得随便擦擦脸就出门上班了。
小赵在工作的时候可自卑了,公司有时候有一些集体活动,像什么聚餐啦或者部门之间的比赛啦,他总是犹犹豫豫的。
为啥呢?因为他的经济基础不允许他参加得那么自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探讨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其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之一。
它以经济基础为根本,上层建筑为表现形式,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和发展动力。
本文将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一、经济基础的内涵与作用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拥有方式、生产力水平和劳动者的劳动方式等要素。
经济基础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形成和变化。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上层建筑存在与变化的基础。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革,包括政权的更迭、法律的变化以及意识形态的转变等。
2.经济基础的发展不平衡性:马克思主义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不平衡性,强调经济基础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政治、法律、文化等上层建筑的调整。
二、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中的反作用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包括政治、法律、文化、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组织形式。
上层建筑通过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上层建筑虽然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但也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它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通过对经济基础的调控和影响,进一步影响经济基础的发展。
2.上层建筑的阻碍与促进:上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碍或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利用政治、法律制度限制劳动者的权益,从而维护自身的利益。
而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通过政治上的领导地位来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马哲___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 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 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任何 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 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经济基础的性 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 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 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有
机整体,认为经济基础有如社会的“骨
骼”,而上层建筑则有如包裹在“骨骼”
上面的“血肉”,“骨骼”和“血肉”不
可分割,形成了社会有机体。在社会形态
中,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着上层建筑乃至
整个社会形态的性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
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同时也决定着社会
.
上层 适合 建筑
经济 基础
适合
生产力
促进 作用
上层 不适合 经济 不适合
建筑
基础
生产力
阻碍 反作用 .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运动及其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
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 、没有反应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运动及其规律
.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辩证关系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矛盾运动及其矛盾运 动规律 3、学习掌握这一原理的 实践意义
.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辩证关系
回顾: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 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 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 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 度、组织和设施。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切思想文化都是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那么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呢?是不是十九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呢?还是超越于时代,地理的限制,是整个人类永恒的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流传万世而永存?
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应该没有任何真理是超越一切的。
除非是宗教教义,事实上,宗教教义也不是永恒的。
哪怕是同样的基督教,罗马帝国时代,欧洲中世纪,和现在的宗教教义,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
认为世界上存在绝对真理,那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
你说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物质是爱情的基础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经济决定了其上层资本主义为资本家们服务,而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一步跨越到共产主义。
这里,想谈谈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今社会的“经济爱情”,其实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很多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只注意到它对社会整体上的影响,却没有关注到具体的“抽象爱情”上来。
在父母庇佑的下象牙塔里的大学生爱情往往脱离了实际,没有物质做基础的爱情。
关键词: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物质;爱情;基础
Abstract: The economic base determines the superstructure, from the Marxist concep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economic base determines the superstructure,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decisions of its upper capitalism capitalists who service our country's economic base determines our country are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not in one step to communism. Her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modern society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economic love", in fact, for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ny philosophers and social scientists have only to note its impact on society as a whole, but not concerned about the specific
"abstract Love "up. In the ivory towe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under the blessing of the parents love is often divorced from reality, there was no material as a foundation of love.
Key words: economic base; superstructure; material; love; the basis of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
社会的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大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那部分内容,思想上层建筑是指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各种观点的观念体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经济决定了其上层资本主义为资本家们服务,而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一步跨越到共产主义。
这里,想谈谈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今社会的“经济爱情”,其实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很多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只注意到它对社会整体上的影响,却没有关注到具体的“抽象爱情”上来,爱情按其范畴来看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在父母庇佑下象牙塔里的的大学生爱情往往脱离了实际,没有物质做基础的爱情。
一、物质是爱情的基础,没有结实的物质基础,维持爱情
需要很大的努力。
现今的“经济爱情”确是主导着男人和女人们的爱情,由历史唯物主义下所讲的一切都是客观的、必然的、规律性的。
爱情也不能逃脱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道理,许多错误的感情故事里,男人或是女人过份的把“情”看得太重了,过份的强调“爱”与“不爱”。
“情”对于“时间”来说,却是显示的无能为力,都知道有句话“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殊不知这里的时间,只是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是经济在起着决定性因素。
经济基础的强有力的攻破性是谁也想象不到的,男人和女人毕竟是要活在物质社会里的,谁也摆脱不了,毕竟是要受到物质社会的约束的,不然何必去民政局办理所谓的“结婚证”或是“离婚证”。
而男人和女人却忘了是什么在决定物质社会,是生产力!生产力所创造的经济基础就是物质社会里的总体现!
二、爱情需要物质作为基础,同时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双
方的物质条件差不多时,基础才能更稳固。
谁也不相信一个“爱”字能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小康问题和共产社会发展的问题,懂得了这个道理却是不懂得情的轻易改变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门当户对”这一说法,老祖宗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能够流传甚久的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经济基础是个问题,经济平衡也是一个问题。
当经济状况不平衡的时候,也就是说两个人的收入不均衡,一个过多,一个过少或者没有。
危机:
1、收入多的一方容易有优越感,容易滋生颐指气使念头,容易产生对家庭决定权的独占感,容易限制对方自由,容易说:你吃我的喝我的,就要听我的!即便有的时候没有说,但无法控制自己有的时候这样做或者想这样做。
2、收入低或者没有收入的一方容易产生自卑感,容易产成压力,抑郁,容易在金钱使用的问题上思想负担过重,容易对对方一句普通的话产生猜疑,容易对对方本是合理的家庭收支计划产生反感,时间久了形成心结。
别说没钱一样幸福。
没钱或许可以幸福,但是,有钱无疑更容易幸福。
什么是浪漫啊?送你一份礼物啊,给你一束花,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啊,买哒!什么是温馨啊?我们一起买家具,选床上用品,设计和装修,这些都要怎么做啊,花钱哒!什么是体贴啊!你眉毛痛我也要请假做特级护理,你不舒服我立刻抱你上车去医院,这些都需要怎么做到的啊,花钱买车呗,花钱去医院……
一句话,经济基础薄弱就意味着没有钱也没有闲,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爱情?爱的再深也会有裂痕。
看破一切尘世间的离别或是相守,爱情属于政治或是经济的附庸品。
综上所述,经济基础真的会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程度的经济基础会让上层建筑更加豪华和稳定,更加长久和坚固。
三、大学生应认清爱情的性质,不能盲目的追求浪漫的爱情,
而荒废了学生的最根本任务——学习,而耽误了彼此。
靠父母提供经济基础的、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没有经历社会的风雨,安逸的生活往往让大学生们忽略了爱情的基础是物质。
有些大学生过分沉溺于追求浪漫的爱情,浪费父母辛劳赚取到的金钱,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无法正确认识爱情。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时刻认识到自身的任务,应清楚认识到作为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应高度认识作为社会主义二十一世界接班人的责任。
爱情是可以的,但必须是理性的、科学的、正确的,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有助于认识到物质是爱情的基础,从而更深层次的去学习、体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科学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