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核桃油的制作方法

核桃油的制作方法
核桃油由核桃仁制成,下面是核桃油的制作方法:
1. 准备核桃仁:选取新鲜的核桃仁,尽量选择未经烘焙和加工的原味核桃仁。
2. 研磨核桃仁:将核桃仁放入食品研磨机或榨汁机中,使用低速将核桃仁搅拌至变成细腻的糊状。
也可以使用石磨磨碎核桃仁,以保持传统的制作方式。
3. 加热核桃酱:将搅拌好的核桃仁糊放入平底锅中,用中小火加热。
搅拌核桃仁糊以使热量均匀分布,避免糊底糊焦。
4. 榨取核桃油:将加热好的核桃酱放入油榨机中,用天然压榨法或冷榨法榨取核桃油。
冷榨法较为保持核桃油的营养成分,但需要更高的成本。
5. 过滤核桃油:榨取好的核桃油存在着颗粒杂质,使用纱布或滤纸过滤掉颗粒杂质,使核桃油变得清澈透明。
6. 储存核桃油:将过滤好的核桃油倒入干净、密封的玻璃容器中,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核桃油的过程中要避免过高温度的加热,以保留核桃油的营养成分和天然风味。
水酶法提取核桃油工艺研究——酶解和离心参数确定

20中国油脂2007年第32卷第4期文章编号:1003—7969(2007)04—0020—03中图分类号:TQ224文献标识码:A水酶法提取核桃油工艺研究—二酶解和离心参数确定易建华,朱振宝,訾荣禄(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712081陕西省成阳市)摘要:主要研究了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的酶解和离心工艺。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酶解温度、pH、酶的配比、料液比对清油提取率的影响。
此外,还研究了离心机的转速和离心时间对清油提取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最适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蛋白酶/淀粉酶为1:1,酶解pH6,料液比1:5;在最适酶解条件下,离心条件为8000r/min离心50rain时,核桃油的清油提取率可达到50%;最佳离心参数为离心时间50min,离心转速14000r/min,在此条件下,清油提取率可达到80%。
关键词:核桃油;水酶法提取;清油提取率;酶解;离心Aqueousenzymaticextractionofwalnutoil:enzymatichydrolysisandcentrifugationYIJian—hua,ZHUZhen—bao,ZIRong—lu(CollegeofBioscienceandBioengineering,Shaan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712081ShaanxiXianyang,China)Abstract:Theprocessofenzymatichydrolysisandcentrifugationinthepreparationofwalnutoilbyaqueousenzymewereresearched.Theinfluencesoftemperature,pH,enzymesandtheratioofsolidtoliq-uidonthefreeoilyieldwereinvestigated.Furthermore,theeffectsofcentfifugationspeedandtimeonthefreeoilyieldwerestudied.Theoptimumhydrolysisconditionswereasfollows:enzymatichydrolysistem-perature60oC,theratioofneutralproteasetoot—amylase1:1,pH6andratioofsolidtoliquid1:5.Un—dertheseconditionsthefreeoilyieldwas50%withcentrifugationspeed8000r/minandtime50min。
不同方法对西藏林芝野生核桃油的提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不同方法对西藏林芝野生核桃油的提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熊伟;郑岚;刘涛;郑玉辉【摘要】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oxhlet extraction,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extract oil from wild walnut in Linzhi area of Tibe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atty acids of the extracted wild walnut oil wa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three methods can be used to extract oil from the wild walnut at a rate of over 57 %; and the contents of main fatty acids in the walnut oil are linoleic acid 62.54%, oleic acid18.93%, linolenic acid 7.27%, cetytic acid 5.36%, arachidonic acid 4.11%, and stearic acid 1.78%.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wild walnut oil has a high content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particular, linoleic acid, which is very beneficial to human health.%分别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索氏抽提法、超声波提取法从西藏林芝地区野生核桃中提取核桃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核桃油得率均在57%以上,核桃油主要脂肪酸含量为亚油酸62.54%、油酸18.93%、亚麻酸7.27%、棕榈酸5.36%、花生四烯酸4.11%、硬脂酸1.78%.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尤其是亚油酸含量最高,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利.【期刊名称】《化学研究》【年(卷),期】2011(022)001【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西藏林芝;野生核桃油;脂肪酸;提取;成分分析【作者】熊伟;郑岚;刘涛;郑玉辉【作者单位】西藏农牧学院,公共教学部,西藏,林芝860000;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藏农牧学院,公共教学部,西藏,林芝860000;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5;TQ646.4Abstract: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oxhlet extraction,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extract oil from wild walnut in Linzhi area of Tibet.The composition of the fatty acids of the extracted wild walnut oil wa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three methods can be used to extract oil from the wild walnut at a rate of over 57%;and the contents of main fatty acids in the walnut oil are linoleic acid 62.54%,oleic acid18.93%,linolenic acid 7.27%,cetytic acid 5.36%,arachidonic acid 4.11%,and stearic acid 1.78%.This indicates that the wild walnut oil has a high content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in particular,linoleic acid,which is very beneficial to human health.Keywords:Linzhi area of Tibet;wild walnut oil;fattyacid;extraction;composition analysis核桃又名胡桃、羌桃、万岁子,系胡桃科核桃属植物,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核桃仁脂肪酸含量在50%~70%,居所有木本油料之首,有树上油库之美称.在我国,核桃被当作保健食品食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记载核桃具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之功效.地处西藏藏东南的林芝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气候与地理环境,不但盛产核桃,而且其果实大、皮薄、肉厚、含油量高、出仁率高(正常出仁率达45%~48%),可以说是核桃中的极品.核桃中含有丰富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维生素和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随着西藏自治区政府大力发展经济的政策引导,广大农牧民加大了核桃的种植面积,使得西藏核桃再利用的价值更高.作者通过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西藏林芝野生核桃油进行了提取,并对核桃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1.1 实验材料与仪器野生核桃,西藏林芝地区产;CO2(纯度为99.19%,陕西兴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醚、石油醚(30~60℃),苯、无水乙醇、氢氧化钾、正己烷均为分析纯;无水甲醇,色谱纯. HA120-50-01型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江苏南通华安超临界萃取有限公司,1个萃取釜,2个分离釜);岛津QP2010 GC-MS仪.气相色谱条件:Phenyl Methyl Siloxane(30.0 m ×320μm ×0.25μm)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70℃;柱温100℃,以10℃/min升到170℃,保持1 min后以3℃/min升到250℃,保持4 min;载气氦气;流速为恒流模式2.4 mL/min,分流进样分流比为50∶1,进样量为1μL.质谱条件:EI 源,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250℃;溶剂切除时间1.5 min,检测器电压1.14 kV.检索谱库:NIST05.1.2 核桃油的提取将去壳后的核桃仁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40℃烘6 h,控制含水率在5%以下,干燥后放入干燥器中.超临界流体萃取[1-2]:将预处理后的核桃仁放入粉碎机粉碎,准确称取300.00 g放入萃取釜,在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分离釜 I的压力为6 MPa、温度40℃,分离釜Ⅱ的压力为4 MPa、温度45 ℃,CO2流量是30 L/h的条件下,萃取3.5 h,得萃取油样.索氏提取[3-4]:准确称取经粉碎机粉碎后的核桃仁10.00 g,用滤纸包好,放入索氏提取器中,用乙醚作溶剂,抽提8~9 h,回收溶剂后,得索氏抽提油样.超声波提取:准确称取经粉碎机粉碎后的核桃仁100.00 g,分别倒入2个500 mL具塞三角瓶中,再加入适量正己烷,使之浸过样品,浸泡2 h,再继续用超声波超声提取30 min,过滤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超声波提取油样.核桃油得率按下式计算.1.3 分析方法1.3.1 常规指标分析[5]相对密度参照 GB/T 5526-1985,折光指数参照 GB/T 5527-1985,酸值参照GB/T5530-2005,过氧化值参照 GB/T5538-2005,碘值参照 GB/T5532-1995,皂化值参照 GB/T5534-1995.1.3.2 脂肪酸组成分析[6-8]取核桃油100 mg左右(约5~6滴)加入10 mL容量瓶中,加入2 mL体积比为1∶1的石油醚和苯的混合溶剂,轻轻振摇2 min,使油样溶解.再加入2 mL 0.4mol/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在室温下静置5~10 min,加蒸馏水定容.旋转容量瓶,使全部石油醚-苯-甲醇溶液悬浮至容量瓶颈上部.再在上清液中加几滴无水乙醇使上清液迅速澄清.取上清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2.1 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超临界萃取、超声波提取和索氏提取的得油率分别为59.60%、60.08%和57.09%. 超临界萃取油在色、香、味等感官品质方面优于其他两种油.超临界萃取油呈金黄色、清澈透明,有核桃油的清香味,符合人们对植物油口感的要求,而且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该法有利于油脂中有效成分的保留,适合萃取优质核桃油,是提取核桃油的首选技术,但该法的提取成本较高.超声波提取法的得率相对较高,这可能是由于超声波的强烈振动及搅拌使溶剂浸入到细胞内部,使浸提较为完全所致.索氏提取法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提取的核桃油色泽透明,但该法提取时间较长,且会存在一定的溶剂残留,使提取的油品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2.2 3种方法提取的核桃油理化指标表1为3种方法提取的核桃油理化指标.由表1可以看出,3种方法提取的核桃油相对密度、折光指数差异不大,但酸值、过氧化值等指标有一定差异.这可能与提取过程中有无加热、加热温度的高低及提取时间的长短有关.2.3 核桃油脂肪酸组成3种方法提取的核桃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核桃油中主要含有6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平均值为62.61%,其他依次为油酸19.38%、亚麻酸7.44%、棕榈酸5.45%、花生四烯酸4.11%、硬脂酸1.78%.3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基本无影响.1)3种方法提取的核桃油得率有一定差异,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较索氏抽提法得率稍高.但3种提取方法的得率均较高,都在57%以上.2)3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核桃油的理化性质有一定影响,但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影响不大.3)核桃油品质好,呈淡黄色并无异味,油香纯正,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90%以上.【相关文献】[1]刘涛,熊伟.野生核桃油的超临界萃取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1):96-98.[2]刘慎,邓煜.提取方法对核桃油提取效果及品质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6):49-52.[3]麻成金,吴竹青.超临界CO2和微波萃取核桃油的比较研究[J].中国油脂,2006,31(6):72-75.[4]岳琳,赵婷.新疆和田地区薄皮核桃油脂肪酸成分分析[J].中国油脂,2009,34(8):75-77.[5]柳仁民,张昆.核桃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 GC/MS分析[J].中国油脂,2003,28(7):51-53.[6]绍荣,钱仁渊.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油脂和脂肪酸分离中的应用[J].中国油脂,2001,26(5):9-12.[7]王予沁,李桂华.河南省核桃仁及核桃油组成成分分析的研究[J].粮油加工,2009,8:47-50.[8]宁正祥.食品成分分析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34-136.。
两种工艺提取核桃油理化指标及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29(10):21-24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两种工艺提取核桃油理化指标及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修雪燕1,严欢1,2,张倩2,韩加1(1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分析测试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摘要:目的:不同方法制取的油脂品质略有不同。
传统冷榨工艺成本低,且可以避免高温对油脂营养成分的破坏或溶剂萃取带来的有机溶剂残留等问题,但缺点是出油率低,如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油粕,可提高油脂提取率。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冷榨核桃油及核桃油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后两种油脂的理化指标和主要营养成分。
方法:核桃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先采用冷压榨方法提取油脂,然后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对油粕进行萃取,提取出剩余油脂,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对两种核桃油的理化指标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分析。
结果:两种方法提取的核桃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酸价和过氧化值较低;两种油脂中脂肪酸组成相同,含量差异不大,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油酸、α-亚麻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均超过62%,不饱和脂肪酸(UFA)总量高达90%以上,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超过75%;两种方法提取的核桃油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少,常量元素中,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核桃油中钾含量高于冷榨法,分别为6.83 mg/100 g、2.87 mg/100 g,微量元素分析,冷榨法提取的核桃油中铁含量高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分别为0.71 mg/100 g、<0.10 mg/100 g;其他维生素及植物化学物分析,冷榨法提取的核桃油中维生素E含量高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核桃油中β-谷甾醇和角鲨烯含量低于冷榨法。
结论:两种方法提取的核桃油理化性质良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不大,富含PUFA和维生素E,营养价值高,两种方法优势互补。
提取方法对核桃油提取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
[14] Oikawa T, Ohtori T, Ameyama M.Production of cellulose from D -
[16] Embuscado M E, Marks J.Miller J, Bacterial cellulose I factors af-
提取方法 Extraction methods
超临界萃取法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机械压榨法 Mechanical expression
手工压榨法 Manual expression
手工压榨法 Manual expression
索氏抽提法 Soxhlet extraction
2 结果与分析
计算公式如下:
2.1 核 桃 仁 处 理 方 式 及 提 取 方 法 对 核 桃 油 得 率 的 影
核桃油得率
=
提油前核桃仁质量 - 提油后残渣质量 提油前核桃仁质量
×100
%
响( 见表 1) 从表 1 中可看出, 未去仁衣、切片核桃仁索氏抽提
表 1 核桃油得率比较 Table 1 Compar ison of walnut oil yield
科学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Vol.28.NO.06 49
提取方法对核桃油提取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刘慎 1, 邓煜 2, 旷春桃 1 (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2.甘肃陇南林科所, 甘肃 陇南 746000)
摘 要 : 研 究 了 三 种 提 取 方 法 对 核 桃 油 得 率 、理 化 性 能 、总 黄 酮 含 量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含 量 的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索 氏 抽 提 核 桃 油 得 率 高( 66.46 %) ; 超 临 界 CO2 萃 取 核 桃 油 酸 值( 0.962 mg/g) 、过 氧 化 值( 0.912 mmol/kg) 低 , 总 黄 酮 含 量 ( 35.63 mg/100 g)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含 量 高( 95.13 %) , 油 脂 色 泽 浅 , 符 合 人 们 对 植 物 油 口 感 的 要 求 。 关键词: 核桃油; 得率; 理化性能; 总黄酮; 不饱和脂肪酸
水酶法和溶剂法提取核桃油理化性质比较

143※工艺技术食品科学2007, Vol. 28, No. 12收稿日期:2006-10-13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5JK157);陕西科技大学B类科研团队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易建华(1971-),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蛋白与油脂工程。
水酶法和溶剂法提取核桃油理化性质比较易建华,朱振宝(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1)摘 要:本实验进行了水酶法和溶剂法提取核桃油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水酶法、溶剂法)对核桃油的理化特性有一定的影响。
水酶法提取的核桃油透明度高,色值低,且风味好;水酶法提取所得核桃油的酸值、未皂化值及磷脂含量均低于溶剂法,有利于油脂的后续精炼;水酶法与溶剂法对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不显著;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低于溶剂法。
关键词:核桃油;水酶法;溶剂法;理化性质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Walnut Oil Extracted with Solvent and Aqueous Enzymatic MethodsYI Jian-hua,ZHU Zhen-bao(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yang 712081, China)Abstract :The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walnut oil extracted with solvent and aqueous enzymatic methods weredetermined and compared in this paper. It showed that the extraction methods affected walnut oil properties to some degree.Compared with the solvent method, the aqueous enzymatic method yields walnut oil with the following quality attributes:higher transparency, lighter color, better taste, lower free fatty acid value, lower unsaponifiable matter contents and fewerphosphatides, but poorer oxidative s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atty acidcompositions of either the solvent or the enzyme extracted walnut oil.Key words:walnut oil;aqueous enzymatic method;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中图分类号:TS22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7)12-0143-03核桃与扁桃(美国加州杏仁)、腰果、榛子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1]。
提取方法对核桃油提取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科研 学究
食品 究与秀发
2 /. . 0 .~ D 0 2 o6 8
9 = 一 =
提取方法对核桃油提取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刘慎 ’ , 邓煜 旷春桃 ’ ,
(.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 学与工程学 院 , 湖南 长沙 4 0 0 ;. 10 4 2甘肃陇南林科所 , 甘肃 陇南 7 60 ) 4 0 0
te i e e (64 %)te I f C 0 a t w r cd a e(.6 # )n eoi a e0 1 h g r id 6 . hh yl 6 , 1 S FC 2 sh l e ai vl 092m g adprx e l (. 2 h 0 o h eo u dvu 9
mm l g, e i e netfo l aoe (5 3 g10g a d na r e t i (51 %)te i t o k )t g ro t tt vn 3 . /0 ) n st a d ay cd 9 . / h h h c n o af l 6m u u t f ta 3 , g e h lh r
Ab ta t sr c :W an t i o tie y tr e e ta t n meh d s r s a c e n t e il ,p y io h m ia lu ol ba n d b h e xr ci t o s wa e e rh d o h yed h sc c e c l o p o ete ,c n e to oa a o e a d u s t ae at cd. e r s l h we h tt e olo o h e a r p ris o tn fttlf v n n n aurtd fty a i Th e u t s o d t a h i fs x lth s l s
核桃油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核桃油提取方法;2. 探究核桃油的主要成分及性质;3. 分析核桃油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原理核桃油是从核桃仁中提取的一种油脂,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核桃油提取方法主要有压榨法和溶剂萃取法。
本实验采用压榨法提取核桃油,并对提取出的核桃油进行性质分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与试剂:核桃仁、蒸馏水、无水硫酸钠、石油醚、NaOH、无水乙醇、硫酸铜等;2. 仪器:榨油机、旋转蒸发仪、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核桃仁预处理:将核桃仁洗净,去壳,去杂质,晾干,备用;2. 核桃油提取:将预处理好的核桃仁放入榨油机中,加入适量的石油醚,进行压榨提取,收集核桃油;3. 核桃油纯化:将收集到的核桃油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搅拌均匀,加入无水硫酸钠,静置,过滤,收集滤液;4. 核桃油性质分析:(1)色泽:观察核桃油的色泽;(2)气味:闻取核桃油的气味;(3)酸价:按照GB/T 5530-2005标准测定核桃油的酸价;(4)皂化值:按照GB/T 5536-2005标准测定核桃油的皂化值;(5)碘值:按照GB/T 5532-2005标准测定核桃油的碘值;(6)不皂化物:按照GB/T 5531-2005标准测定核桃油的不皂化物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核桃油色泽:呈淡黄色,具有核桃特有的香气;2. 核桃油气味:具有浓郁的核桃香气;3. 核桃油酸价:3.2mg KOH/g;4. 核桃油皂化值:190.5mg KOH/g;5. 核桃油碘值:111.3g I2/100g;6. 核桃油不皂化物含量:2.5%。
根据实验结果,本实验提取的核桃油色泽、气味、酸价、皂化值、碘值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表明提取的核桃油质量较好。
六、结论1. 本实验采用压榨法提取核桃油,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2. 提取的核桃油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色泽、气味、酸价、皂化值、碘值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3. 核桃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食用油、化妆品、保健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5 3 种不同提取方法核桃油主要理化性质
指标 色泽 酸值 [(KOH)/(mg/g)] 碘值 (gI/100g) 过氧化值 (meq/kg) 皂化值 [(KOH)/(mg/g)]
压榨法 较深 0.524 161.9 2.95 193.8
溶剂浸出法 深
0.379 158.4 0.85 195.81
超 临 界 CO2 萃 取 技 术 作 为 一 种 新 兴 分 离 技 术 , 具 有无溶剂残留, 高效率, 耗能低, 选择性强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 提取和提纯, 尤其适合 于弱极性、 热敏性, 易氧化的生理活性物质的提取。 核桃油属于弱极性物质, 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易 氧 化 , 富 含 多 种 生 理 活 性 物 质 , 因 此 , 超 临 界 CO2 提 取核桃油是一种有效的高新分离技术。 试验结果证明, 超 临 界 CO2 法 提 取 核 桃 油 具 有 提 取 率 高 , 提 取 后 核 桃 渣无溶剂残留, 蛋白没有变性等优点。 2.2 不同提取法核桃油理化性质比较
(1) 压榨法: 核桃→清理、 破碎→核桃仁加温→轧 坯→蒸炒→毛油沉淀→成品油
(2) 溶剂浸出法: 核桃仁粉碎至 40 目→混合溶剂浸 提 6h (固 液 比 1∶3, 正 己 烷/异 丙 醇=3/2) →真 空 抽 滤→ 旋转蒸发仪挥发溶剂→冷冻保存
(3) 超临界 CO2 萃取法: 核桃仁粉碎至 30 目→超临
酸分离中的应用 [J] . 中国油脂, 2001, 26 (2): 9~12.
收稿日期: 2010-01-18 作者简介: 张郁松 (1974—), 男 , 陕 西 户 县 人 , 讲 师 , 硕 士 , 研 究 方向天然物质中活性成分的提取。 通信地址: (710086) 陕西西安市
7
溶剂浸出法由于具有产率高, 适合大规模生产等 优点, 已成为现代油脂工业的主要制油方法。 随着油 脂制取工艺与技术的发展, 浸出工艺有新的进展, 其
6
<<< 油脂工程·技术
CEREALS AND OILS PROCESSING
中一个主要方向就是混合溶剂和低毒、 低残留的新型
溶剂的开发与利用。 本试验采用正已烷和异丙醇, 对
1 试验材料、 仪器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核桃, 市场采购。
1.2 试验试剂 无水乙醇、 异丙醇、 正己烷均为分析纯, 西安化
学试剂厂; CO2: 食品级, 陕西兴化股份公司。 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200A -3 螺 旋 榨 油 机 、 RE -52AA 旋 转 蒸 发 仪 、 SHB-3 循环水多用真空泵、 索氏提取器、 HA-120-4001 超临界萃取装置。 1.4 试验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 应根据最终生产目标确定油脂的 提取方法, 若考虑油脂品质以及后续的残渣的加工利 用 , 则 以 超 临 界 CO2 法 为 最 佳 萃 取 方 法 , 若 仅 考 虑 出 油率以及节约成本, 则以溶剂法为较好的提取方法。
参考文献
[1] G.P. Savage, P.C. Dutta, D.L. Mcneil, Fatty acid and tocopherol cotents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of walnut oils, 1999, J. Am Oil Chem Soc, 76 (9): 1059~1063
技术·油脂工程 >>>
CEREALS AND OILS PROCESSING
核桃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张郁松 陈俊真 (西安武警工程学院)
【摘要】 研究了核桃油压榨法提取、 溶剂浸出法提取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法 3 种提取方法。 从 油脂提取率、 油脂的品质及理化性质几个因素综合考虑,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是比较理想的 提取方法。
界动态萃取→分离油脂→冷冻保存 1.5 核桃油含量测定
核 桃 油 脂 含 量 =索 氏 法 提 取 油 脂 质 量 /样 品 质 量 ×100% 核桃油提取率=溶剂浸出法油脂质量/索氏提取油脂质 量×100%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提取法核桃油提取率的比较
2.1.1 压榨法对核桃油的提取效果
表 1 压榨法核桃仁油含量
【关键词】 核桃油; 提取方法; 比较 中图分类号: TS 2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199(2010)06-0006-02
传统油脂提取主要采用压榨法, 现代油脂工业主 要采用溶剂浸出工艺, 但作为功能性油脂的提取, 这 两 种 提 取 方 法 都 有 些 缺 陷 , 近 年 来 , 超 临 界 CO2 萃 取 法在油脂的提取方面有很多应用。 本文采用压榨法、 溶 剂 浸 出 法 和 超 临 界 CO2 萃 取 法 提 取 核 桃 油 , 并 对 所 得油脂理化指标进行了研究和对比, 以期为核桃油提 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由表 5 可知: 溶剂法生产的油脂, 由于脂溶性色 素较多, 油脂色泽深, 压榨法生产的油脂含色素较少, 油 脂 色 泽 浅 一 些 , 超 临 界 法 采 取 CO2 流 体 萃 取 , 因 此 色泽最浅。 同时与其他两种方法比较, 超临界法所得 油脂还具有皂化值低、 酸值低、 过氧化值低的特点, 这可能与 SCF-CO2 提取工艺无 加 热 处 理 , 提 取 时 间 短
本试验选用乙醇作为夹带剂, 用量为核桃仁质量
分数的 10%。 一般随 着 萃 取 压 力 的 升 高 , 油 脂 提 取 率
也在升高, 据文献报道, 植物油脂的转变压在 30MPa,
鉴于压力越高会对设备的要求越高, 选取萃取压力为
30MPa, CO2 的流速和萃取时间将通过工艺优化试验来 确定。 萃取温度对油脂的提取率影响不大, 考虑核桃
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萃取温度选择 35℃。
表 4 超临界 CO2 法萃取核桃油得率
萃取时间 (h) 出油率 (%)
3 53.28
3.5 56.34
4 57.12
由表 4 可知: 随着萃取时间的延长, 油脂出油率 也在提高, 当时间达到 3.5h 时, 核桃油 已 接 近 最 大 出 油率, 提取率达 95% (索氏提取法测定核桃油为 59.86 %)。 考虑到萃取的经济性, 选择时间为 3.5h。
超临界法 较浅 0.310 154 0.64 181.4
有关。 压榨法油脂过氧化值较高, 可能与其加工过程 中有热处理, 毛油经过较长时间沉淀, 提取工艺路线 和时间较长等有关。 其酸值也相对较高, 说明压榨油 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 需要后续工艺精炼。
3 结论
3 种提取方法中, 核桃油的提取率依次为: 溶剂法 浸出法﹥超临界法﹥压榨法; 压榨法无溶剂残留, 油 脂品质较好, 但产率低, 压榨饼中残留油脂含量较高 且蛋白部分变性, 不利于综合利用; 浸出法出油率高, 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但存在油脂色泽深及溶剂残留等 问 题 ; 超 临 界 CO2 法 具 有 高 提 取 效 率 、 高 不 饱 和 脂 肪 酸且没有溶剂残留的优点。 还有该法制备的毛油不需 再精炼处理, 生产过程不会污染环境。 但由于其设备 一次性投资较大、 能耗大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序号 油脂含量 (%)
1 60.54
2 61.06
3 60.89
平均 60.83
项目 含量 (%)
表 2 压榨法核桃饼的组成成分
水分及挥发物
残留油脂
9.20
16.50
粗蛋白 38.59
注: 压榨法核桃饼的粗蛋白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
由 表 1 和 表 2 可 知 : 核 桃 油 平 均 含 量 为 60.83%, 压 榨 后 核 桃 饼 中 残 留 油 脂 含 量 达 16.5%, 提 取 率 不 到 75%, 其粗蛋白 含 量 为 38.59%, 有 很 高 的 综 合 利 用 价 值。 因此, 在选择制油工艺时, 应兼顾蛋白的综合利 用, 提高其经济性, 降低核桃油的生产成本。 2.1.2 溶剂浸出法对核桃油的提取效果
核桃油进行浸出, 其提取率见表 3。
表 3 溶剂法浸出核桃油提取率
序号
1
2
3
平均
提取率 (%)
98.70
98.74
98.7898.74由表 3 可知: 用正己烷和异丙醇对核桃油浸出,
提取率可以达到 98.74%, 说明浸出法的产率远高于 压
榨法, 浸出法的主要缺点是溶剂的残留问题。
2.1.3 超临界法对核桃油的提取效果
[2] 柳 仁 民 , 张 坤 , 崔 庆 新 . 南 瓜 籽 油 的 超 临 界 CO2 流 体 萃 取 研 究 [J]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3, 29 (1): 61~65
[3] 王肇慈.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 [M]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4] 宁正祥. 食品成分分析手册 [M]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 [5] 邵 荣 , 钱 仁 渊 , 秦 金 平 , 等. 超 临 界 CO2 萃 取 技 术 在 油 脂 和 脂 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