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挡土墙设计(20200930063554)

合集下载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解答】 由ε=10o,β=15o,=30o, A
=15o
δ=20o查表得到
ε=10o
Pa
K a 0.480
Pa
=20o ε=10o
6.0m
1 H 2 K a= 159.8 kN / m 2
土压力作用点在距墙底H/3=2.0m 处
B
H/3

【例2】上例中,若填土表面水平,墙背竖直,其余条件不变, 试按库仑理论求主动土压力Pa及作用点
36.6kPa
paA 1 zK a 1 0 paB上 1h1 K a 1=10.4 kPa
paB下 1 h1 K a 2-2c2 K a 2=4.2kPa paC ( 1h1 2 h2 )K a 2 2c2 K a 2 36.6 kPa
Pa 10.4 2 / 2 ( 4.2 36.6 ) 3 / 2=71.6 kN / m
2
h
1 E a h 2 2
1 Ea h 2 K a 2
土对挡土墙背的摩擦 角,根据墙背光滑, 排水情况查表确定
库仑主动土压 力系数,查表 确定
C A

主动土压力
1 Ea h 2 K a 2
Ea

h
主动土压力与墙高的平方 成正比

h
主动土压力强度
h/3
B
hKa
pa
dEa d 1 2 z K a zK a dz dz 2
逆坡
墙趾台阶
3.墙后排水措施 挡土墙后填土由 于雨水入渗,抗 剪强度降低,土 压力增大,同时 产生水压力,对 挡土墙稳定不利, 因此挡土墙应设 置很好的排水措 施,增加其稳定 性
滤水层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是一种利用物体的重力将土壤稳定的挡土结构。

其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力学性质:需要了解挡土墙后方土体的土壤类型、土壤水分含量、土层厚度、土壤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等重要参数。

2. 土壤侧压力:土体自重和上方荷载产生的侧压力是挡土墙最主要的负荷,需要计算出有效侧压力大小和作用点的位置。

3. 稳定性:挡土墙的稳定性需要考虑侧向失稳和滑动失稳两个方向。

需要进行稳定分析,确定挡土墙的宽度、墙体倾角和地基深度等参数。

4. 墙体结构设计:挡土墙的墙体结构需要设计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通常采用混凝土、砖、模块化混凝土块、预制混凝土板等材料。

5. 排水系统:挡土墙需要设置排水系统,以避免墙体后方土壤承受过大的水压力。

排水系统包括压力排水排水带、渗漏板、集水管等。

在设计重力式挡土墙时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和施工工艺问题。

需要进行全面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分析,以确保工程的成功实施。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一、引言挡土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用于实现土体的稳定和防止土体滑动。

其中,重力式挡土墙以其结构简单、施工便捷、经济高效的特点,成为常见的土木工程中的挡土墙类型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原理、主要构造要素以及设计考虑因素。

二、设计原理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墙体的自重和基底的摩擦力来平衡土体的侧压力,确保墙体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设计要满足以下原理要求:1. 墙体自重原理:重力式挡土墙的墙体自重应足够大,能够抵抗土体的侧压力,防止挡土墙的倾覆和滑动。

2. 基底摩擦力原理:墙体与基底之间的摩擦力对于防止土体滑动至关重要。

设计中需考虑墙体和基底材料的摩擦系数,并通过增大基底面积或采用摩擦锚杆等手段增加摩擦力。

3. 合理的墙体倾角:根据土体性质和工程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墙体倾角,使其既能满足结构稳定性要求,又能在经济和施工上具备可行性。

三、主要构造要素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还需关注以下主要构造要素:1. 挡土墙墙体:墙体通常采用混凝土或砌石,具备足够的自重和抗压强度。

墙体厚度和高度需要根据设计土体的压力和墙体所需的稳定性来确定。

2. 墙顶板:墙顶板承受着来自土体和荷载的压力,应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平整度。

一般采用预制混凝土板或钢筋混凝土板。

3. 排水系统:重力式挡土墙需要考虑土体的排水问题,避免水分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设计中应合理布置排水孔或排水管,确保土体排水畅通。

四、设计考虑因素在进行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时,还需考虑以下因素:1. 土体性质:重力式挡土墙设计应根据实际土体的性质、强度参数和侧压力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和计算。

2. 设计荷载:考虑到挡土墙可能承受的附加荷载,如交通荷载、地震荷载等,需对设计荷载进行充分的考虑。

3. 稳定性分析:通过进行稳定性分析,确认挡土墙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并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和优化。

4. 施工和维护性:设计中需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墙体的日常维护要求,确保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长期可靠性。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1 设计参数几何参数:挡土墙墙高H=6m, 取基础埋置深度D=1.5m (按规范规定, D 不小于1.0m, 本设计中可取1.25m 或1.5m ), 挡土墙纵向分段长度取L=10m ;墙面与墙背平行, 墙背仰斜, 仰斜坡度1:0.2, =-11.3°(注意这个角度是负值), 墙底(基底)倾斜度tan =0.190, 倾斜角 =10.76°;墙顶填土高度 =2m, 填土边坡坡度1:1.5, =arctan (1.5) =33.69°, 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 =0.5m ;力学参数:墙后填土砂性土内摩擦角 =34°, 填土与墙背外摩擦角 = /2=17°, 填土容重 =18kN/m ;墙身采用 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 墙身砌体容重 =22kN/m ,砌体容许压应力[ ]=600kPa,砌体容许剪应力[ ]=100kPa,砌体容许拉应力[ ]=60kPa ;地基容许承载力[0σ]=250kPa 。

2 车辆荷载换算按墙高确定的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γq h =0=1815=0.83 3 主动土压力计算3.1 计算破裂角θ直线形仰斜墙背, 且墙背倾角 较小, 不会出现第二破裂面。

经验算, 按破裂面交于荷载中部进行计算 a=2m,b==βtan a 667.02=3m,d=0.5m,H=6m,m h 83.00=,°34=ϕ,°17=δ, °-11.3α= 39.7δ+α+ωψ==° ﹚2h ﹙H+a ﹚﹙H+a+﹚2h 2a ﹙b+d ﹚-H ﹙H++2h 00+=ab A αtan =0.33θtan =-﹚A ω﹚﹙tan ωtan ﹙cot ±ψtan ++ϕ=0.81或-2.47(舍) 39arctan0.81θ==°3.2 计算主动土压力a E 及其作用点位置3.2.1计算主动土压力a E﹚αtan ﹙tan ﹚sin ﹙﹚﹙cos +++=θψθϕθa K =0.18αθtan tan 0+=dh =0.82mαθαtan tan tan 3+-=a b h =2.26m =--=321h h H h 2.92m=+-+=210312)21(21Hhh H h H a K 1.68 12γH 21K K E a a ==98KN ﹚δ+α﹙cos a x E E ==97.5KN y E ﹚δ+αin ﹙s E a ==9.7KN3.2.2计算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位置经试算, 取挡土墙顶宽 2.8m011tan tan ααb b B +==2.6912110233)23(h h -2(3K H H h h H a H Z x -++=)=2.1m αtan -Z x B Z y ==2.69+2.1×0.2=3.1m将 , 修正为 ,1X Z =01tan αb Z x -=2.1-2.8×0.19=1.57m 1y Z =αtan 11x Z b -=2.8-1.57×(-0.2)=3.11m3.3 被动土压力墙前的被动土压力忽略不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一、设计题目重力式挡土墙(仰斜式)设计 二、设计资料1) 公路等级:二级2) 墙身构造:墙高6m ,墙背仰斜坡度1:0.16,墙身分段长度20m.3) 土质情况:墙背填土重度γ=18kN/m3,内摩擦角为φ=36°;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为δ=18°;地基为岩石,地基容许承载力[σ]=500kPa ,基底摩擦系数f=0.5。

4) 墙身材料:砌体重度γ1=20kN/m3,砌体容许压应力[σ]=500kPa ,容许剪应力[τ]=80kPa 。

5) 建设地点为某一级公路DK23+415.00DK23+520.00段,在穿过一条深沟时,由于地形限制,无法按规定放坡修筑路堤,而采取了贴坡式(仰斜式)浆砌片石挡土墙。

线路经过的此处是丘陵地区,石材比较丰富,挡土墙在设计过程中应就地选材,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节省工程费用。

6) 挡土墙布置形式及各项计算参数如下图所示:7)H=6 b 1=1h 0 H 1=5.84h 1=0.16α= -9°05′α= 9°05′设计计算一、主动土压力计算1)计算破裂角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Ψ = α+φ+δ= -9°05′+36°+18°=44°55′<90°tan θ= -tanΨ+√(cotφ+tanΨ)(tanΨ+tanα)=-tan44°55′+√(cot36°+tan44°55′)(tan44°55′+tan9°05′)=-0.99709+√(1.37638+0.99709)(0.99709+0.15987)=0.66001θ =tan-1θ = 33°25′32″2)计算主动土压力系数K和K1,(tanθ+tanα)K = cos⁡(θ+φ)sin⁡(θ+Ψ)(tan33°25′-tan9°05′)= cos⁡(33°25′+36°)sin⁡(33°25′+44°55′)=0.162按照线性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q = 20 +(((20-10)/(2-10))× (6-2)) = 15 KPah0= q /γ= 15/18 = 0.83mK1 = 1+(2h0 / H)=1+(2×0.83/6)=1.28mZ y1= H/3+h0 /(3×K1)=6/3+0.83/(3×1.28)=2.22mZy = Z y1 -h1 =2.22-0.16 =2.06mZx = b1+Z y tanα =1+2.06×0.15987 =1.33m3)计算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E = 1/2γH² K K1 = 0.5×18×6²×0.162×1.28 =67.18 KNE x= Ecos(α+δ)=67.18×cos(18°-9°05′)=63.37 KNE y = Esin(α+δ)=67.18×sin(18°-9°05′)=9.45 KN二、挡土墙截面计算1)计算墙身重G及力臂Z G1、墙身体积计算:V1= b1(H-b1 tanα0)= 1×(6 - 1×0.16)=5.84 m³V2 = 0.5 b1²tanα0=0.5×1²×0.16 =0.08 m³2、墙身自重计算:G1 = V1 γ1 =5.84×20 =116.8 KNG2 = V2 γ1 =0.08×20 =1.6 KNG = G1+G2 =116.8+1.6 =118.4 KN3、力臂Z计算:ZG1 = 0.5(H1 tanα+b1)=0.5(5.84×0.15987+1)=0.97mZG2 = 0.651 b1=0.651×1=0.65mZG = (ZG1 G1 +ZG2 G2)/G =(0.97×116.8 +0.65×1.6)/118.4 =0.96m2)抗滑稳定性验算(1.1G+γQ1 E y)μ+1.1G tanα0=(1.1×118.4+1.4×9.45)×0.5+1.1×118.4×0.15987= 92.56KN >γQ1 E x=1.4×63.37= 88.72KN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资料某二级公路,路宽8.5m,拟设计一段路堤挡土墙。

(1)墙身构造:拟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挡土墙,如右图,墙高H=9m,填土高a=2m,填土边坡β=200,墙背倾角α=150,墙身分段长度10m,初拟墙顶宽b1=0.94,墙底宽B=3.19m。

(2)车辆荷载:计算荷载,汽车—20级,车重300kN ;验算荷载挂车—100,车重540kN。

(3)填料:砂土湿密度ρ =18kN/m3,计算内摩擦角ϕ=350,填料与墙背的摩擦角δ= φ/2。

(4)地基情况:中密砾石土,容许承载力[σ]=500kPa,基底摩擦系数f =0.5(5)墙身材料:5号水泥砂浆砌片石,砌体毛体积密度ρa=22kN/m3,容许压应力[ σa ]=1250kPa,容许切应力[τ]=175kP。

一、荷载的计算1.车辆荷载换算破裂棱体宽度计算:假设破坏面交与荷载内 0000351517.537.5ωϕαδ=++=-+=<900 不计车辆荷载时的破坏面棱体宽度L :a=2m 、b=5.5m 、h 0=0、d=0.5、H=9mB 0=002()(22)tan ab h b d H H a h α++-++=2*5.5+9*(9+2*2) tan 150=42.3A 0=0()(2)H a H a h +++=(9+2)*(9+2)=12100B A =42.3/121tan tan θω=-=0tan37.5-=0.74θ=36.600()tan tan L H a H b θα=++-=(9+2)*0.74+9*0.27-5.5=5.07m汽车荷载:求纵向分布长度B5.6(2)tan 30 5.6(922)159.1B m H a m m m tan m =++=++⨯=小于挡土墙分段长度,取计算长度B=9.1m 。

计算等代均布土层厚度可以放两辆车03023000.729.1 5.0718/G kN h m BL m m kN m ρ⨯===⨯⨯∑ 验算荷载挂车—100,0.8m2.土压力计算B 0=002()(22)tan ab h b d H H a h α++-++=2*5.5+2*0.72*( 5.5+0.5)+9*(9+2*2+2*0.72) tan 150=54.5A 0=0()(2)H a H a h +++=(9+2)*(9+2+2*0.72)=136.8400B A =54.5/136.84tan tan θω=-+=0tan37.5-=0.83θ=39.80破裂棱体宽度0()tan tan L H a H b θα=++-=(9+2)*0.83+9*0.27-5.5=6.06荷载外侧距露肩边缘长度:0.5+1.8*2+1.3=5.4破裂面在荷载外000cos()cos(39.735)(tan tan )(0.830.27)0.298sin()sin(39.737.5)K θϕθαθω++=+=⨯+=++ 10.50.455tan tan 0.830.27d m h m θα===++ 02 4.9 4.455tan tan 0.830.27b m h m θα===++ 3tan 5.520.83 3.491tan tan 0.830.27b a m m h m θθα--⨯===++ 412490.455 4.455 3.4910.599h H h h h m m m m =---=---=3021222222 3.49120.72 4.4551111 1.43729299h h h a K H H H ⨯⨯⨯⎛⎫⎛⎫=+-+=+⨯-+= ⎪ ⎪⨯⎝⎭⎝⎭ 221111890.298 1.437312.1822E H KK kN ρ==⨯⨯⨯⨯= 00cos()312.18cos(1517.5)263.3x E E kN kN αδ=+=⨯+=00sin()312.18sin(1517.5)167.7y E E kN kN αδ=+=⨯+=23023421()(3+6h 2)33y a H h h h h H H Z H K -+-=+ 22292(9 3.491)0.72 4.455(3 3.49129) 6.1339 1.437m m m m m m m m ⨯-+⨯⨯⨯-⨯=+=⨯⨯tan 3.19 6.10.27 1.543x y Z B Z m m mα=-=-⨯=验算荷载B 0=002()(22)tan ab h b d H H a h α++-++=2*5.5+2*0.8*5.5+9*(9+2*2+2*0.8) tan 150=55A 0=0()(2)H a H a h +++=(9+2)*(9+2+2*0.8)=138.600B A =55/138.6tan tan θω=-+=0tan37.5-与汽车荷载相同结果,所以可以直接由汽车荷载确定断面尺寸二、稳定性验算一般情况下,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比较容易满足,墙身断面尺寸主要由抗滑稳定性和基底承载力控制。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在土木工程领域,重力式挡土墙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用于支撑土体、防止土体坍塌或滑坡,保障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主要依靠自身的重量来抵抗土压力,维持稳定。

其通常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和伸缩缝等部分组成。

在设计重力式挡土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墙后土体的性质和压力分布。

土体的类型、重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等参数都会影响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或朗肯土压力理论来计算土压力。

墙身的设计是重力式挡土墙的核心部分。

墙身的高度和厚度需要根据土压力的大小、墙体材料的强度以及稳定性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墙身越高,所需的厚度就越大,以保证足够的自重来抵抗土压力。

同时,墙身的形状也会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

常见的墙身形状有直线形、折线形和仰斜形等。

仰斜形墙身由于墙背土压力较小,在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基础的设计对于重力式挡土墙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基础需要承受墙体的自重和土压力,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

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根据地基的承载能力、冻胀深度和水流冲刷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基础应埋置于地面以下一定的深度,以保证其稳定性和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软弱地基上,可能需要采用加固措施,如换填、桩基等,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排水设施是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如果墙后土体中的水不能及时排出,会增加土压力,降低墙体的稳定性。

因此,通常会在墙身设置排水孔,在墙后设置排水层和盲沟,将水迅速排出。

伸缩缝的设置则是为了防止墙体因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而产生裂缝。

伸缩缝的间距应根据墙体的长度、材料和施工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在材料选择方面,重力式挡土墙可以采用砖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等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和经济性,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稳定性验算。

包括抗滑移稳定性验算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要点

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要点

1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要点设计重力式挡土墙,一般先通过满足挡土墙的抗滑移要求确定挡土墙的总工程量,再进行细部尺寸调整,以满足挡土墙的抗倾覆要求。

1.1断面形式的确定根据重力式挡土墙结构类型及其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选择不同类型的断面结构。

如果地面横坡比较陡峭,若采用仰斜式挡土墙,一定会过多增加墙高,断面增大,造成浪费,而采用俯斜式挡土墙会比较经济合理。

只有在路堑墙、墙趾处地面平缓的路肩墙或路堤墙等情况下,才考虑采用仰斜式挡土墙。

1.2挡土墙的截面尺寸的确定重力式挡土墙是靠自身重力来抵抗土压力,在设计时,重力式挡土墙的截面尺寸一般按试算法确定,可结合工程地质、填土性质、墙身材料和施工条件等方面的情况按经验初步拟定截面尺寸,然后进行验算,如不满足要求,则应修改截面尺寸或采取其它措施,直到满足为止。

1.3土压力的确定挡土墙设计的经济合理,关键是正确地计算土压力,确定土压力的大小、方向与分布。

土压力计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墙身、填土与地基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

计算土压力的理论和方法很多,由于库伦理论概念清析,计算简单,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库伦理论和公式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2重力式挡土墙的计算内容从安全地角度考虑,当埋入土中不算很深时,作用于挡土墙上的荷载有主动土压力、挡土墙自重、墙面埋入土中部分所受的被动土压力,一般可忽略不计。

重力式挡土墙的计算内容主要进行稳定性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墙身强度验算。

2.1挡土墙的稳定验算及强度验算挡土墙的设计应保证其在自重和外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全墙的滑动和倾覆,并保证墙身截面有足够的强度、基底应力小于地基承载力和偏心距不超过容许值。

因此在拟定墙身断面形式及尺寸之后,应进行墙的稳定及强度验算(采用容许应力法)。

2.2 墙身截面强度验算通常选取一、两个截面进行验算。

验算截面可选在基础底面、1/2墙高处或上下墙交界处等。

墙身截面强度验算包括法向应力和剪应力的验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设计依据
(1) .墙身构造
某二级公路路基宽度B=i2m 土路肩宽,某段路基拟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支挡(见图
1),填土边坡坡度为1:墙身分段长度10m
(2) .车辆荷载
公路U级
(3) . 土壤与地基
墙背填土为砂性土,容重丫=18kN/m3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取S = /2地基土性指标与
填土相同
(4) .墙身材料
5 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体容重k=24kN/m3;砌体容许压应力[ ]=800kPa许剪应力[T ]=160kPa,容许拉应力[1]=80kPa o
(5) .计算参数
墙背坡度1:0.2 (俯斜)(11.31),墙面坡度为1: (= ° ),填土高a=2m,
挡土墙高度H=7m内摩擦角=33°,基底摩擦系数f 0.35,地基容许承载力[c 0 ] =300kPa
车辆荷载换算
当2m 时,q 20.0kPa ;当H 10m 时,q 10kPa
试算拟定顶宽b1 1.00m,
根据几何关系可计算得,挡土墙实际高度H=,墙底宽B仁,
由线性内插法(q 1.25H1 22.5)得:
H1 7.55m 时,q 1.25 7.50 22.5 13.125kPa
注意:以下所有H值代表Hi值
换算均布土层厚度: 13.125
0.702m
18
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1).破裂角(B)的计算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
11.31 16.5 33 60.81
A 1 a
2 H
1
2h。

(a H)- 2 7.89 2 0.702 2 7.89 55.84
B。

lab
2 b
1
d h0H H
2
2a 2h0tan
12 2 2.5
1
2.5 0.701
2
7.89 7.89 2 2 2 0.701 0.2
-6.235
其中 b 2 1.5 1 0.5 2.5m, tan
0.2 tan tan ((cot tan )(B0tan )
-6 24
-ta n60.81. ■ cot30 tan 60.81 tan 60.81)
V 55.84
0.57
故arcta n0.57 29.68,
(2) .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
H=, d=0m tan 0.2,b=, b0 B 2d 12 2 0.75 10.5m
堤顶破裂面至墙踵的距离:H a tan 5.64m
荷载内缘至墙踵的距离:b H tan -2.0m
荷载外缘至墙踵的距离:b Hta n B 10m
<<10m故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与假设相符
主动土压力计算
(1).求主动土压

Ea和土压力作用位置
A0 55.84,, B0 -6.24
E a A tan r cos B o
sin
cos 29.68 33 18 55.84 0.57+6.24 sin 29.68 60.81
314.9kN
E x E a cos
314.9 cos 11.31 16.5 278.53kN
E y E a sin
314.9 sin 11.31 16.5 146.91kN
2.92m
(2).求土压力对墙趾的力臂
b a tan tan tan 1.77
h 2
h 4
tan tan
h 1 h 2
6.12
3H 21竺1卫
H 2H
2h °h 4 H 2
7.89
2
2
7.89 1.77 0.701 6.12
3 6.12-2 7.89 3 7.892
1 口 7.89
1型 2 7.89
2 0.701 6.12
7.892
Z y
B 1 Z x tan 1.64m
0 xx O Z Z 图
示意图
由于挡墙基底倾斜,实际■的墙趾为一 0 1-4 墙背主动土压力与作 1:
1:
m
E
/ E
「入 ________________
1・_m _____
1
J 1
J
T
O
f
图1-5
基底大样图
'此,为了便于对挡土墙进行稳定性计算, 的水平分力Ex ,
和垂直分力对墙趾0点的力臂必须修正为实际墙趾 0点。

Z x1 Z x x 2.03m Z y1 b 1 Z x1 tan 3.89m 被动土压力计算
被动土压力很小,忽略不计 稳定性验算
计算挡土墙墙身重量 G 及其力臂Z G 表1-1每延米挡土墙墙身重
G 及其力臂Z G 计算结果 体积V i (m 3) 重量G(kN) 力臂Z Gi (m)
V 1 b 1H 0 1 1.0 7 B i H H 0 2 2.72 7.89 7 ---------------------- 1
2
1.21
B 1 b 1 H o
7 24 168
1.21 24 29.04
G 3 V 3
Z G1
Z G2
土压力
1 0.05 7
2 2
0.675
2B | m 2 H H 0
3
2 2.72 0.2 7.89-7
3
1.87
Z G3
B 2b| gH 0
=105
1:m1:m
mH 2
O
G 抗滑稳 定性验

备注:
(1) 墙趾水平截面宽度:B 1' b H 0叫 m 1 7 0.25 2.75m
(2) 基地水平投影宽度: B 1 b 1 m 2H miH o 1+0.2 7.89 0.02 7 2.72m
(3)
m 1和m 2应遵循“左负右正”原则,在公式中带入正负号。

V=V ,+V 2 V 3
12.59
302.16
1.56
Z G
G 1Z G1 G 2Z G2 G 3Z G3
B
压力,E p =0,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需要满足:
1.1G
Q1 E y
E
X
tan 0
Q 2E P
tan 0
1.1G Q1E y tan 0
Q1E X Q2 E P 0
其中,
tan
0.2,
f 0.35
1.1G
Q 1 E y
E X tan
Q 2 E P tan
1
.1G
Q 1E
y tan 0 Q1E
X
Q2E P
1.1
302.161.4 278.53146.910.20-0 0.35 1.1 302.161 146.91 0.2 1。

.4 146.910
157 0
N E x tan 0
K c
-
—— , N G E y 302.6 278.53 581.13kN
E x Nta n 0
=>
因此抗滑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代入数据得:
0.8 302.6 1.56 1.0 146.91 3.89-1.4 278.53 2.03 0 0
抗倾覆稳定性系数:
E p =0,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需要满足:
0.8GZ G
Q1
E y Z y
Q1 E x Z x
Q2 E p Z p 0
GZ G E y Z x E p Z p
K 0
E x Z y
=< k o =
不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为了提高挡土墙的稳定性增设墙趾
稳定性验算B1
综合考虑该路段的挡土墙设计形式为重力式,
据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如下:
初步拟定尺寸如下图,具体数d=1.0m,H=7.89m , b 2.25,H0=7m B 4.57 换算均布土层厚
度: h o 空5 0.702m
18墙背坡度1:0.2 (俯斜)(11.31:),墙面坡
度为1:(= ) 设结构1: m4 =1 :H o
H H o
计算挡土墙墙身重量G及其力臂Z G
表1-1每延米挡土墙墙身重G及其力臂Z G计算结果
体积V i(m3) 重量G/kN) 力臂Z Gi(m)
V1b1H0 1 G1 V1 k
b1 mH。

Z G1 c c
2 2
1.0 7 7 24 1 0.05 7
2 2
7 168
0.675
V2B1H H0 1
G2 V2 k Z
2B1m2H H0 Z G2 小
2 3
2.72 7.89 7 2 2.72 0.2 7.89-7 --------------------- 1 1.21 24
2 3
29.04
1.21 1.87
Bi b1 H 0
V3 G3 V3 k = B 2d mH。

Z G3
2 3
= =105 =
V=V 1+V2 V3 G V k Z G1Z G1 G2Z G2 G3Z G3
乙G
12.59 302.16 1.56
备注:
(1)墙趾水平截面宽度:氏 d H0g 1 7 0.25 2.75m
(2)基地水平投影宽度:B1 b1m2H gH01+0.2 7.89 0.02 7 2.72m
m1和m2应遵循“左负右正”原则,在公式中带入正负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