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生命》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生命》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生命》课程背景本课程是大班科学课程中的一节,主要涉及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命的起源。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起源,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可爱与神秘。
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
2.了解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
3.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尊重。
4.能够简单描述生命的起源过程。
教学内容生命的基本特征1.生命的组成要素:细胞、遗传物质、代谢、能量、生长、发育、适应性。
2.生命的共同特点:自组织、自我复制、稳态、适应性。
生命的起源1.地球上的生命诞生时间和生物种类。
2.生命起源方式理论:蛋白质世界假说、核酸世界假说、生命自由委托假说、混合物假说等。
3.学生互动:哪位同学在发现的一只蚂蚁或苍蝇时曾经感叹过它们的美丽和神秘,很想知道它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呢?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准备一张生命的基本特征表,让学生探究。
制作一张“生命起源方式理论区分图”,引领学生探究。
课堂互动热身时刻引导学生分组讨论:1.除人类外,其他生物也有生命,生命是怎样的?2.生命创造的力量和方法是什么?「生命的基本特征」环节1.引导学生认知七大生命特征要素,并在黑板上展示细胞组成结构。
2.学生合作探究细胞组成结构。
「生命的起源」环节1.全班学生共同观察黑板上生命起源方式理论区分图。
2.引导学生回答课程提出的问题,讨论下自己的答案,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种理论的优缺点。
3.学生合作探究生命起源方式理论的简单过程。
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贡献不少,有效增强了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尊重,让学生意识到世界之大,人们的知识无限。
此次教学环节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了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命的起源方式,对生命认知更加深入,收效良多。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生命》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生命》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奇妙的生命》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成长过程、各种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生命的成长过程。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命的起源和成长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体验和表现生命的特点,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动植物标本、生长过程图片等)。
2. 学具: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材料、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景色是怎么来的吗?它们与生命有什么关系呢?”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生命的起源、成长过程,以及动植物生命周期的特点。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蝴蝶的生命周期为例,讲解其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动植物,了解其生命周期,并绘制生命周期图。
5. 小组分享(5分钟)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绘制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7. 课堂延伸(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活动,观察幼儿园内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生命周期。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奇妙的生命》2. 内容: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成长过程动植物生命周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生命周期,并绘制生命周期图。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绘制生命周期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观察和记录生命周期,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对生命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奇妙的生命》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奇妙生命》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奇妙生命》是一堂针对幼儿园大班孩子科学教育活动。
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六章“生命奥秘”,具体内容包括植物生长过程、动物生长变化以及人类生命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植物、动物和人类生长过程,认识到生命奇妙。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兴趣。
3. 引导幼儿关爱生命,尊重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生命生长过程,掌握植物、动物、人类生命周期。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关爱生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植物生长过程图片、动物生长变化图片、人类生命发展图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PPT,让幼儿观察植物、动物和人类生长过程,引发他们对生命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讲解动物生长变化,让幼儿解蝴蝶从卵、幼虫、蛹到成虫变态发育过程。
(3)讲解人类生命发展,让幼儿解婴儿、幼儿、成年人成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观察教材中图片,描述植物、动物、人类生长过程。
4. 小组讨论(5分钟)(1)为什种子会发芽?(2)蝴蝶为什要经历变态发育?(3)人为什会有生老病死?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他们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生命》2. 板书内容:(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2)动物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3)人类生命发展:婴儿、幼儿、成年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植物、动物或人类,描述他们生长过程或变化。
2. 答案示例:(1)我观察到一棵小草,它从种子发芽,慢慢长出叶子,开出小花。
(2)我看到一只蝴蝶,它从一个小小卵孵化出来,变成毛毛虫,然后变成蛹,变成美丽蝴蝶。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生命》(2篇)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生命》《奇妙的生命》大班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帮助幼儿了解生命的特点和基本生命活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幼儿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教学重点:1. 给幼儿提供一系列观察生命的机会,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生命。
2.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生命的奇妙之处。
教学准备:1. 《奇妙的生命》幻灯片或图片。
2. 生命活动实验材料:水、苹果、土壤、种子、动物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生命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生命体,并引导幼儿描述生命的特点。
2. 引导幼儿思考问题:“什么是生命?生命有哪些特点?”二、学习生命的特点(15分钟)1. 让幼儿观察图片或幻灯片中的生命体,引导幼儿描述生命的特点,如:生命可以移动、生命可以生长等。
2.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生命的其他特点,如:生命需要食物、生命需要水、生命可以繁殖等。
三、观察生命的活动(20分钟)1. 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提供的生命活动实验材料,如:摆放在水中的苹果、种子发芽等。
2. 让幼儿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苹果会浮在水上?”“为什么种子发芽了?”等。
3.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实验,如:把苹果放进盛满水的容器中,观察苹果是否会浮起来,为什么。
4. 结合实验结果,向幼儿解释原因,帮助幼儿理解生命的活动原理。
四、生命的保护(15分钟)1. 引导幼儿讨论生命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应该保护生命。
2. 给幼儿讲述一些生命保护的故事,如:保护海洋生物、保护森林动物等。
3. 让幼儿发表自己的保护生命的意见和建议,如: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花草树木等。
五、总结(10分钟)1. 给幼儿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如:生命的特点、生命的活动、生命的保护等。
2. 鼓励幼儿向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生命的保护活动。
教学延伸:1. 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公园、动物园等场所,观察各种生命形式,加深对生命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生命》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生命》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生命》及教学反思《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生命》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生命》含反思!活动意图: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这一切都要从正确认识生命开始。
以幼儿生活为基础,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如何长大,思索,探究生命孕育的奇妙。
使幼儿初步懂得“生命不仅仅神奇,而且特别珍贵”的重要意义,知道妈妈怀孕时的艰辛。
活动目标:1、了解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2、培养幼儿对妈妈爱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图书课件ppt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让幼儿观看大屏幕,提问,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1、师:猫宝宝是从哪里出来的?幼儿:猫宝宝是从猫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2、让幼儿说一说哪些可以从蛋里出来?(鸡、鸭、鹅……)老师告诉幼儿从肚子里生出来的宝宝叫胎生,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叫软生3、在黑板上出示写有“十月怀胎”的卡片,让幼儿说一说十月怀胎是什么意思?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一点点变化的?4、每个幼儿一本图书《奇妙的生命》,让幼儿自己欣赏,看一看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么一点点发生变化的?5、让幼儿观看大屏幕,从书中找出宝宝是怎么一个月一个月长大的?!来自快思老师教案.!(在书的14页、16页、17页)6、在黑板上出示十张(十月怀胎)图片,请幼儿找一找第一个月什么样?第二个月什么样?以此类推,老师讲解。
7、让幼儿欣赏视频,观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脐带有什么作用?(是一根生命的管道)8、让幼儿欣赏视频,看看脐带是怎样剪掉的?几天之后,脐带就会自动脱落。
活动延伸:老师再次讲解宝宝在肚子里的成长,让幼儿加深对妈妈的爱。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充满着欢声笑语,了解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和成长过程。
大班科学《奇妙的生命》教案

大班科学《奇妙的生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奇妙的生命》一书的第四章“生命的故事”。
本章主要介绍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包括种子的发芽、植物的生长、昆虫的蜕变以及动物的发育。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生命体的生长变化,让幼儿了解生命的奇妙和生命过程的科学规律。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2. 帮助幼儿掌握动植物生长变化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动植物生长变化的基本知识,了解生命过程的科学规律。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种子、植物、昆虫、动物等模型或实物。
学具:观察日记本、彩色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一颗种子发芽的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生命的奇妙。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让幼儿了解生命过程的科学规律。
3. 观察与分析: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等部位,分析其生长变化的特点。
4. 实例讲解:展示昆虫和动物的模型或实物,讲解其蜕变和发育过程,让幼儿了解不同生命的生长变化。
5. 随堂练习:让幼儿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动植物生长变化的画作,并简要描述其生长过程。
6. 小组讨论:分组让幼儿讨论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2. 生命现象的科学规律3. 观察与思考能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其生长变化过程。
答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描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包括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答案:请幼儿简要谈谈自己对生命科学的了解,以及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分析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让幼儿了解了生命的奇妙和生命过程的科学规律。
大班科学奇妙的生命教案

大班科学奇妙的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2.培养观察、比较和探究的能力。
3.增进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培养观察、比较和探究的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动植物图片、视频、生命起源与发展资料、生命关系图等。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便于学生观察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动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生命的认识。
(二)主题活动一:生命的多样性1.教师播放生命起源与发展视频,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2.学生分组讨论,列举他们知道的动植物种类,分享生命的多样性。
(三)主题活动二:生命的独特性1.教师出示动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动植物之间的差异,认识生命的独特性。
(四)主题活动三:生命的相互关系1.教师出示生命关系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生命之间的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
(五)实践活动:观察生命1.学生分组,选择一种动植物进行观察。
2.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如生长、繁殖等。
3.学生分享观察成果,交流观察感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生命的主题手抄报。
六、教学反思1.在引导学生观察生命现象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效果。
2.在讨论环节,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3.在实践活动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不受到伤害。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开始的吗?”“对了,生命起源于几十亿年前的大海中,最初的生命形态很简单,但它们为后来的生命世界奠定了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奇妙的生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奇妙生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命奥秘》,详细内容围绕生命起源、生命成长过程以及动植物生命特点展开。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孩子们解生命奇妙之处,培养他们关爱生命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生命起源,理解生命成长过程。
2. 培养孩子们关爱动植物,珍惜生命情感。
3. 提高孩子们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命起源概念,动植物生命特点理解。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生命奇妙,培养关爱生命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动植物标本、图片等)、生命成长过程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向孩子们展示一个孵化鸡蛋,引导他们观察并思考:“这个鸡蛋里会有什奇妙变化?”让孩子们预测并分享自己看法。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课件,向孩子们介绍生命起源、成长过程以及动植物生命特点。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实物展示,让孩子们更直观地解生命变化。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个关于生命成长例题,如:“一颗种子是如何变成一棵大树?”通过讲解,让孩子们理解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阶段。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观察教室里植物,分析它们生命特点。
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5. 动手操作(15分钟)1. 让孩子们用画纸、彩笔描绘自己心中生命。
2. 用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一个生命成长过程手工。
我引导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奇妙生命》2. 内容:生命起源生命成长过程动植物生命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动植物,记录它们生命特点。
2. 答案:孩子们需要根据自己观察,描述动植物生命特点,如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解生命奇妙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生命》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卵生和胎生的科学常识,并了解自己生命的生长过程。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增加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气球15个、图片:ppt、1--10月胎儿视频:胎儿成长、剪脐带、受精卵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了解胎生与卵生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区分胎生与卵生谈话:猫妈妈生的宝宝是什
么?鸡妈妈生的是什么?
小结: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并出生的动物是胎生动物,妈妈生出
蛋再孵化出来的是卵生动物。
2.谈话:还有哪些动物是胎生的?哪些动物的卵生的?我们人是什
么动物?
二、了解自己的生命生长过程。
1.生命的形成谈话:你是怎样生出来的?你为什么会在妈妈的肚
子里呢?要待多久才生出来?(教案出自:教案网)观看小威向前冲视频小结: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卵子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留在妈妈肚子里面叫子宫的地方。
在这里面一天一天的长大,经历了九个月(280天)左右,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
2.成长经历谈话:你们还记得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的吗?吃什
么?(观看视频:胎儿成长)(胎儿成长照片)了解成长每个阶段的情况。
小结:在妈妈肚子里的九个多月,随着宝宝的慢慢成长,妈妈的肚子也会越来越大,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妈妈非常辛苦。
三、体验每位幼儿肚子前绑一气球,听指令做各种动作,感受妈妈保护宝宝的艰难。
小结:你们是在妈妈辛【大班科学教案/daban/kexue/】苦的保护下出生的。
回家后每位孩子都说一句爱妈妈的话或做一件爱妈妈的事,感谢妈妈的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