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颜色、味道、形状等基本特征;2、把握水的变形本领;3、感受水的冰、液态和气态三种不同物态。

二、教学准备1、试验用水;2、不同形状大小的水杯,瓶子等;3、毛巾,干纸;4、试验台和搅拌棒等试验工具。

三、教学活动1、引入师生互动:老师问孩子们:“小伙伴们,你们喝过水吗?水是什么颜色的?”让孩子们尝试回答。

这样的问答,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古怪心。

2、讲解与试验(1)水的特征1)颜色:老师告知孩子们,水是一种无色透亮的液体。

可以在试验台上将水倒入小杯子中,让孩子们察看水的特征。

2)味道:老师告知孩子们,水是没有味道的。

可以让孩子们尝一下水,感受水的味道。

3)形状:老师告知孩子们,水的形状是随着容器的形状而更改的。

可以让孩子们在不同形状大小的杯子中注入相同的水量,察看水的形状变化。

(2)水的变形本领将水分别倒入瓶子、罐子,然后倒出来。

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感受水的变形本领。

(3)水的不同物态让孩子们察看一段时间后,可以发觉杯子中的水枯萎了,也就是变成了水蒸气。

告知孩子们,当水受热变成气态时,叫做水蒸气;当水受冷凝结成冰时,叫做冰;当水在常温下呈液态时,叫做水。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手摸一把装满冰块的盆子和盆子外的空气,讲解不同物态间的热交换过程。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通过实际察看、尝试、模拟等多个方面学习了水的基本特征、变形本领和不同物态。

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提出问题,激励孩子们用本身的语言表达本身的看法和感受,让孩子亲身参加,探究科学的奥妙,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孩子们的思维进展和制造力的提高。

同时,老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对孩子们的把握情况适时进行回应和引导。

同时,还应当注意科学教学与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结合,适时引导孩子们关注身边环境和身体健康,关注水的节省和保护。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变化。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自己动手进行简单的实验。

4.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变化,并能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三、教学准备:1. 透明水杯若干个,水彩笔若干支,颜料若干瓶。

2. 实验桌、实验椅。

3. 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让幼儿观察透明水杯中的水,引导他们发现水的特点,无味、透明、无色。

2. 实验一:让幼儿自己动手将水彩笔的颜色涂在手指上,将手指放入水杯中,观察水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通过实验,让幼儿发现水是无色的。

3. 实验二:让幼儿自己动手将颜料滴入水中,观察水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通过实验,让幼儿发现水能够溶解颜料。

4. 实验三:让幼儿自己动手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水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

通过实验,让幼儿发现水是无形的,能够适应容器的形状。

五、作业: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水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家长的签名。

2. 让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品能够像水一样,无色、无味、透明?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幼儿对水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些幼儿对颜料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引导。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让他们能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六、教学内容:1. 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水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节约用水意识,让他们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水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难点:让幼儿培养节约用水意识,让他们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八、教学准备:1. 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展示水的重要性。

2. 节约用水的小故事或者案例。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水》
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认得水的物理性质,如流动、透亮、可变形等。

2. 培育孩子的察看本领,进展语言表达本领。

3. 提高孩子的实际操作本领,培育孩子的探究本领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
《奇妙的水》
三、教学过程
1.学问导入
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水产生古怪心和喜好,可以在班级中呈现一些与水相关的图片、视频、实物等。

2.课堂活动
Step1. 给孩子呈现一大杯水,引导孩子通过察看、摸索、摸索等方式对水进行认知。

Step2. 引导孩子察看杯中的水在倒入其他容器时的变化,如流动的形态、水的透亮度、能否更改容器的形状等。

Step3. 让孩子自由探究水的性质,如用手指在水中画线、将水倒入容器中、用喷壶喷水等操作,培育他们的实际操作本领和探究本领。

Step4. 引导孩子通过察看和试验,探究上浮、沉淀和溶解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Step5. 让孩子将水注入一个半球形瓶子中,然后放置在白纸上,察看这个物品在不同角度下的变化,发觉肉眼看到的世界不愿定是真实的,加强对事物的察看力。

Step6. 在引导孩子理解水的特点和性质的同时,可以让孩子通过讲故事、歌曲等活动感受水的生命力,加深对水的认知。

四、反思
本次授课紧要围绕水打开,让孩子在探究中学习,加强察看力和实际操作本领。

整个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热诚和古怪心,在实际操作时表现自信和勇气,但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有些过于热诚,需老师不断引导和掌控,以避开发生不安全。

同时,老师应将故事和歌曲转化成孩子们可以理解的语言,加强教学亲和力,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水的正确认识、对水的基本性质有初步的了解;2.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准备材料:食盐、瓶子、杯子、纸巾、蜡烛、铅笔、钢针、玻璃碗、水壶等活动过程:一、引入:1.与幼儿分享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的场景,让幼儿讲述自己每天使用水的经历和感受。

2.提问引导:水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并告诉幼儿今天要一起探索水的奇妙之处。

二、实验1:水溶解其他物质1.教师将一些盐倒入玻璃碗中,并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让幼儿观察并预测,将盐放入碗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2.教师将水慢慢倒入碗中搅拌,直到盐完全溶解。

让幼儿观察盐是否消失。

3.引导幼儿思考:水溶解了盐,盐在水中变成了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盐溶解后形成了盐水。

三、实验2:水的分子间的空隙1.教师让幼儿观察一杯装满水的水杯,并询问:水杯里有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问:这么多水装在一杯水里,杯子里有没有空隙?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水分子是如何排列的,它们之间有没有空隙?让幼儿拍桌面模拟水分子的紧密排列。

3.教师重复实验,填水杯并询问:水有进入到杯子中间的小空隙吗?4.引导幼儿思考:水分子在水杯中是如何排列的?它们之间有没有空隙?四、实验3:水的表面张力1.教师将一张纸巾平铺在桌面上,并用铅笔将纸巾推入水杯中,然后缓慢地将纸巾拉出,观察纸巾是否保持湿润。

2.教师让幼儿思考:纸巾为什么会湿润?引导幼儿发现纸巾上附着了水。

3.教师燃起一支蜡烛,将蜡烛移向水杯,观察蜡烛是否能浮在水上。

4.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蜡烛不能浮在水上?告诉幼儿蜡烛比水密度大,所以会下沉。

5.教师告诉幼儿水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即表面张力,它使得水在一些物体上保持湿润。

五、总结:1.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回顾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2.提问引导:同学们喜欢水吗?你们在实验中学到了哪些关于水的奇妙之处?六、反思:1.教师反思:本次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是否有利于幼儿深化对水性质的认识?2.幼儿反思: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水的一些基本性质?是否对科学探索充满兴趣?活动延伸:1.给幼儿提供更多与水相关的实验,如“水可以流动”、“水可以冰冻”等,进一步拓展幼儿对水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教案一:《奇妙的水》【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了解水的特性和性质。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水的三态和性质。

2.观察并描绘水的变化现象。

【教学难点】1.理解水的分子运动及其与水的三态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水杯、冷水、热水、手套、测量杯、透明塑料杯、纸巾、小盆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杯水,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2.鼓励幼儿回答,引导他们说出水的名称。

二、探究(15分钟)1.教师将一杯冷水倒入透明塑料杯中,放在桌上,让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回答。

3.教师将一杯热水倒入透明塑料杯中,放在桌上,让幼儿观察。

4.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回答。

三、整理(10分钟)1.教师请幼儿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并在黑板上记录。

2.通过讨论,让幼儿发现水的不同状态。

四、实验(20分钟)1.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小盆水和一杯冰块。

2.教师示范如何用手握住冰块,然后放入水中。

3.让幼儿观察冰块在水中的变化,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4.引导幼儿发现冰块变成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并记录在黑板上。

2.回顾水的三态和性质,引导幼儿理解水的分子运动与水的三态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奇妙的水观察:冷水和热水的区别实验:冰块变水总结:水的三态和性质【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初步了解水的特性和性质。

实验和观察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然而,实验中有些幼儿没有能够充分地参与进来,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手套的使用不熟悉,没有及时配合教师完成实验。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考虑给幼儿提前演示实验,并引导他们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

大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水》2篇

大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水》2篇

大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水》大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水》精选2篇(一)大班科学详案教案《奇妙的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和特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透明容器- 普通水和糖水- 不同颜色的食用染料- 气球- 玻璃瓶- 塑料袋2. 学生准备:- 随身笔记本- 铅笔和橡皮擦- 实验拾取工具(如夹子、勺子等)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拿出一个透明容器,倒入水,问学生能否告诉我们水的特性和特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水的透明度、容易流动、可溶性等特点。

实验探究:1. 教师在透明容器中加入几滴食用染料(不同颜色),让学生观察水的变化。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可溶性特点。

3. 教师将水倒入一个玻璃瓶中,并用气球封口,让学生观察气球会发生什么变化。

4. 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水的蒸发特点。

小组合作实验: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1:将水倒入一个塑料袋中,让学生观察袋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 实验2:在透明容器中倒入糖水,让学生观察糖水是否溶解。

2.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和合作,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课堂分享和总结:1.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分享和总结,总结水的特性和特点。

教学反思:《奇妙的水》这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和特点,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通过引入活动和实验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并在小组合作中互相讨论和分享。

这种合作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水的特性和特点理解较为深入,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并通过实验验证和观察来确认或纠正自己的想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并协助他们完成实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主要涉及第三章《奇妙的水》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特性、水的用途、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流动性和溶解性。

2. 认识水的用途,学会节约用水,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特性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用途,学会保护水资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水、水杯、滴管、色素、搅拌棒等。

学具:画笔、画纸、水彩颜料、调色盘、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瓶水,邀请幼儿观察并描述水的特征。

(2)讨论: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2. 新课内容展示(1)教师通过PPT讲解水的特性、用途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实例讲解:如何节约用水。

3. 例题讲解(2)讨论: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节约用水?4.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滴管、色素、水进行调色,观察颜色变化。

(2)分享实践经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2)提出问题:除了节约用水,我们还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水2. 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溶解(2)水的用途:生活、农业、工业、环保等(3)节约用水:洗手时关闭水龙头、洗澡时控制用水量、用废水浇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节约用水的宣传画。

2. 答案示例:(1)画面中有水龙头、水滴、花草等元素。

(2)文字说明: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特性、用途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家庭用水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用水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5篇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5篇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1材料与环境创设材料:各种会沉浮的玩具,杯子,瓶子,勺,叉,各色颜料等物品。

环境创设:请家长与幼儿一同探讨有关“水”的话题,丰富对水的认识。

活动流程谈话——操作感知——讲述讨论活动过程第一环节:谈话“水真有用”。

教师与幼儿一同讨论水的用处及怎样节约用水,让幼儿知道:水真有用,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第二环节:操作感知“水真好玩”。

给幼儿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分散自由操作活动。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幼儿自由操作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初步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二是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三是让幼儿感知是的浮沉。

所以在自由操作,自由探索的活动中,让幼儿减少探索的直觉行动性,增强探索的预见性,有助于让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逐步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第三环节:讲述讨论(7分钟)这一环节是组织幼儿进行有秩序的集体活动,是在第一环节自由玩水的基础上,让幼儿说说你在玩水的过程中用了哪些东西,是怎样玩的,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讲述后,教师作简单的小结。

第四环节:游戏:“吹泡泡”。

这个环节属于延伸活动,教师在水里加上洗洁精和肥皂粉,带领幼儿一同吹泡泡。

设计思路幼儿对水的喜爱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们总爱在水里玩耍、嘻闹,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约,无法尽兴地去玩水。

因此,我们经常发现在洗手时幼儿们经常把衣服袖子弄湿,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长的时间。

为了彻底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对水的兴趣,使他们对水有更多的了解,因此设计了“大家一起来玩水”这一活动。

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整个活动以幼儿操作摆弄为主,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很难自觉发现水的一些基本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
活动目标:
1、认识水的基本特征,认识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2、通过不同的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的兴趣并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初步培养幼儿节约能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玻璃杯每组两个,分别装水和牛奶,装有醋的瓶子每组一个,玻璃球每人一个,水盆每组一个两杯红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

小勺每人一个。

老师: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漏斗一个,水勺,泡沫板。

活动过程:
一、认识水
1、请幼儿观察水是什么颜色的?并出示牛奶请幼儿比较,说说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有没有颜色?知道水是无色的,并出示“无色”的字卡。

2、让幼儿每人拿一颗玻璃球,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较观察,能不能看到珠子?为什么水中能看到珠子?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

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3、出示醋,请幼儿闻一闻,说说文到了什么气味?再闻闻水的味道,说说水有没有气味?知道水是无味的,并出示“无味”字卡。

4、实验: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1)让幼儿观察用水勺舀水,到在漏斗里,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2)用水勺将水倒在塑料板上,水像瀑布一样,看看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总结:水是流到桶里的,并出示“可流动的液体”。

5、玩水游戏,让幼儿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来吗?怎样才能将水盛起来?并看看盛起来的水是什么形状的?说说水有没有形状?
总结:水装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状,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并出示“无形”的字卡。

6、与幼儿一同看看字卡,一起总结水的特征。

二、游戏:奇妙的水
1、看一看,想一想谈话导题:“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
(教师把事先调好的红色的饱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为了让幼儿观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衬上一张白纸。

幼儿可以看见红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两层,非常好看。


2、试一试:“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好看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


3、说一说:导语:小朋友,你们好看的水做出来了吗?和老师做的水一样吗?
“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你们的水不能象老师的一样好看吗?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红水和小朋友的红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样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朋友的水很稀。

老师的水很浓,象是蜂蜜一样,粘粘的。

告诉幼儿:“因为老师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变重了。

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红色的水会在下面,透明的水就变成了两层。


4.做一做:请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一杯红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

教师指导幼儿将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强调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为止。

将放有白糖的红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奇妙的水做出来了吗?
三、怎样节约用水
1、请幼儿讨论水可以用来干什么?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2、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节约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