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
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2. 学会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并能正确绘制电路图;3. 了解电子线路实验的操作流程,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线路;2. 熟练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子线路的搭建、调试和故障排查;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其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以电子线路实验和课程设计为主线,结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感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和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 元件分类、功能及符号;- 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元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简单电子电路分析:- 电路基本原理;- 电路图的绘制与分析;- 电路仿真与实验操作。
3. 电子线路实验:- 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 设计原则与方法;- 电路搭建与调试;- 故障分析与改进。
5. 课程设计与实践:- 设计任务与要求;- 团队合作与分工;- 成果展示与评价。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第二周:简单电子电路分析;第三周:电子线路实验;第四周: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第五周:课程设计与实践。
教材章节关联:《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电子元件;第二章: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章:电子线路实验;第四章: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
电子系统设计创新与实践实习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创新与实践实习报告——数控直流电流源制作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通信工程09-1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摘要此次实习我的选题为数控直流源的设计与制作,我们小组在参考传统电流源以及普通数控电流源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性价比的同时提高数控电流源的准确性,再通过软件控制来实现数控直流源的工作。
本系统主要由直流电流源和单片机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直流电流源采用连续调整型恒流源,电源电路分为四个模块电路:比较放大器、MOS型调整管、采样电阻和负载。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采用的是8位A/D转换芯片ADC0832,8位D/A转换芯片DAC0832,通过AT89C52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校正,同时它还负责键盘输入和LCD显示功能,人机界面友好。
关键字:直流源、AT89C52、DAC0832、ADC0832、LCD1602一、数控电流源简介所谓恒流源就是输出电流极其稳定不随负载变化。
为了保证电流不变,输出电压必须始终符合V=I*R。
即负载需要多大电压,恒流源就必须输出多大电压,“无条件”予以满足。
负反馈的作用就是“使之稳定”。
通过时刻“检查”控制对象的状态,并进行调整。
发现小了,就设法使之增大,发现大了,就设法使之减小。
形象地说,电流负反馈电路则是采样输出电流,计算误差,据此调节自身状态,使输出电流稳定,因而,输出特性接近恒流源。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电子仪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电源作为电路的动力源泉更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电流源不论是在控制精度还是输出特性上都无法满足要求。
再者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D/A,A/D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数控电源成为可能,数控电流源不论是在控制精度还是在可操作性上都有传统电源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数控直流电流源。
输入交流36V,50HZ;输出直流电压<=10V。
其原理示意图如下:2.设计要求1)输出电流范围:200mA~2000mA;2)可设置并显示输出电流给定值,要求输出电流与给定值偏差的绝对值≤给定值的1%+10 mA;3)具有“+”、“-”步进调整功能,步进≤10mA;4)改变负载电阻,输出电压在10V以内变化时,要求输出电流变化的绝对值≤输出电流值的1%+10 mA;5)纹波电流≤2mA;三、数控电流源硬件系统整体设计AT89C52单片机、A/D、D/A芯片,键盘,LCD,显示器构成系统的控制电路;比较放大器、负载、调整管及采样单元构成恒流源电路。
电工电子实训报告10篇

电工电子实训报告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电工电子实训报告10篇二十一世纪了,在我们眼下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异步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

异步电路不受时钟信号的限制,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和环 境变化。
低功耗
由于异步电路中的元件在需要时才会进行操作,因此功耗较低,有利 于节能减排。
高可靠性
由于异步电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干扰,因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异步电路的优势与挑战
高能效
由于异步电路中的元件只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操作,因此能量消耗较低,提高了 能效。
05
异步电路发展趋势与展望
异步电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
1 2
异步电路与AI技术的融合
利用AI算法优化异步电路设计,提高电路性能和 能效。
异步电路与MEMS技术的融合
将MEMS技术与异步电路结合,实现微型化、低 功耗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3
异步电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
借鉴生物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设计具有自适应 和鲁棒性的异步电路。
实时性
异步电路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快速响应,适用于需要实时处理的应用场景。
异步电路的优势与挑战
• 简单性:相对于同步电路,异步 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更加简单,降 低了开发成本。
异步电路的优势与挑战
设计难度
异步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元件的触 发条件、信号的传递等,相对较为复杂。
可测试性
由于异步电路的工作方式不同于同步电路,因此 测试难度较大。
案例二:复杂异步状态机设计
总结词:功能强大
详细描述:复杂异步状态机设计利用状态机的概念,通过定义不同的状态和状态转换条件来实现复杂 的控制逻辑。这种方法功能强大,适用于需要处理复杂控制逻辑的场合,如交通信号控制、机器人行 为控制等。
案例三:异步通信接口设计
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高速可靠
详细描述:异步通信接口设计用于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控制,通常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方式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和传输速度。这 种设计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协议,如UART、SPI、I2C等,为系统间的高速可靠通信提供了保障。
电路设计的原理和实践

电路设计的原理和实践电路设计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是实现各种电子设备功能的重要环节。
电路设计需要从原理和实践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原理电路设计的原理是电子学的基础,需要掌握电路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
在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理:1.基本电路理论电路的基本理论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红外线定理、电动势定理等,这些定理是电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掌握基础电路理论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电路的行为和特性。
2.半导体器件原理半导体器件是电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器件之一,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等。
通过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优化电路的性能和特性。
3.信号处理原理在电路设计中,信号处理和传输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例如,信号放大、滤波、抑制和调制等计算机处理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这些技术需要掌握信号处理的原理和技能。
4.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原理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是电路设计工程师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
模拟电路设计更关注电压、电流、频率等连续变量,数字电路设计更关注数字信号的处理和转换。
电路设计师需要掌握电路设计的模拟和数字两种设计思路。
二、实践电路设计的实践是将原理转化为实际应用技能的过程。
电路设计的实践需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工具和仪器设备。
1.计算机工具电路设计需要使用一些电路仿真软件,例如PSpice、Multisim 等。
这些软件可以用于电路的仿真分析和测试,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优化电路性能。
2.仪器设备电路设计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例如示波器、函数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等。
使用这些仪器可以对电路进行模拟测试和实际测试,保障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3.实际应用技能电路设计需要一定的实际应用技能,例如焊接和电路板设计等。
焊接技术可以使电路工程师更好地实现电路设计并保证电路连接稳定可靠,电路板设计可以保证电路设计的实际要求。
三、总结电路设计是电子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需要工程师掌握电子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实际应用技能。
电子电路实训课程学习总结

电子电路实训课程学习总结电子电路实训课程是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对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经历了理论学习、实践实验以及总结与反思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有机结合,我不仅夯实了电子电路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本文将对我在电子电路实训课程中的学习经历进行总结。
一、理论学习电子电路实训课程的理论学习是我对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和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过程。
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我通过教材的阅读和课堂的听讲,深入了解了电子电路的组成、特点以及一些常见电路的原理和运行方式。
我学习了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参数和功能,掌握了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了电子电路中的信号放大、滤波、调制与解调等基本原理。
电子电路的理论学习为我后续的实际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实验实践是学习电子电路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验中,我学习了使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等仪器设备,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能力。
我从简单的电路实验开始,逐渐进行了放大、滤波、调制与解调等电子电路实验,深入了解了各种电路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践实验,我掌握了电子电路实验的步骤和技巧,并培养了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总结与反思学习课程总结与反思是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和归纳的重要环节。
在学习电子电路实训课程的过程中,我不仅能够回顾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操作,同时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通过总结与反思,我发现在课程学习中,虽然我能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但在实验设计和故障排除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实验的设计和故障排除的训练,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电子电路实训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扎实的电子电路理论知识,还掌握了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电子电路课程实训心得体会(通用4篇)

电子电路课程实训心得体会(通用4篇)电子电路课程实训篇1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高频电子线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
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
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
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焊接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收音机的构造及原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
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流程,包括电路图的识别、电子元件的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子电路的特点,如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等,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中常见参数的认识,如电压、电流、电阻等,并学会使用仪器进行测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电子电路。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电子仪器、工具,并能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电子电路的制作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面对挑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电子垃圾回收习惯。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电子技术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图的识别、电子元件的种类及其功能,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常见电子电路原理:讲解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常见电路的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子元件的应用:学习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路制作与调试:学习电子电路的制作流程,包括焊接技术、仪器使用、故障排查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制作项目,如音乐门铃、小型放大器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学习,进行电路元件识别和电路图识别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判断二极管的好坏: 常用方法是测试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然后加以 判断。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即二 者相差越大越好。 一般正向电阻为几百欧或者几千欧,反向电阻是几 十千欧或者几百千欧以上,这样的二极管是好的。 a、如果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表示内部断线。 b、正反向电阻都为零表示PN 结击穿或短路,则说 明二极管是坏的。 c、 若正反向电阻一样大,这样的二极管也是坏的。Biblioteka 铝箔电解腐蚀(弱酸) 而成;
二、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1.标称容量和允许误差范围:
电容器的标称值通常是指电容器上标注的电容值。电容 器的基本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用“F”表示。实际应用 中很少用法拉。单位为微法(μF)、纳(nF)、皮(pF). 换算关系:1F(法拉)=106μF 1μF=103nF=106pF 实际电容量与标称电容量的允许最大误差范围称为允 许偏差范围。一般分为三个等级,用Ⅰ级—±5%、Ⅱ 级—±10%、Ⅲ级—±20%表示。 标称容量和误差标志于壳体上。
• 在灰色的部分一般 有两条矩形框,那 么挨着这个灰色部 分最近的引脚就是 负极
(四)用万用表判断电容器
阻值为无穷大,说明电容器适用,否则,说
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电感 表示方法:L、LGX 结构: 作用:扼流、退耦、滤波 延迟、补偿、调谐。 关键参数 2fL
电抗元件—电感
第一节:基本概念
电抗组件标称值与偏差
电抗组件标称值单位与符号 电抗组件的标志 组件包装
电抗组件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
电抗组件标称值与偏差
由于工厂商品化生产的需要,电抗组件产
品的规格是按特定数列提供的。考虑到技 术上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目前主要采用E数 列作为电抗组件规格。常用的阻值系列有 E6, E12, E24, E96系列.见表3.1 E6-±20%(M,III); E12-±10%(K,II); E24-±5%(J,I); E96-±0.1%(B)、 0.25(C)%、0.5%(D)、1%(F,0)、2% (G) 。
(5).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把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半导体器件, 常用符号LED 表示。管子上通过合适正向电流便发光, 其发光颜色与管子材料有关,常用作收音机和电子仪 器的电平指示、调谐指示、电源指示等。 发光二极管也具有单向导电特性,使用R×10K档 可测出正反向电阻。一般正向电阻应小于50KΩ~ 80KΩ,反向电阻应大于400KΩ,若正反向电阻均为 零,说明内部击穿短路。若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 说明内部开路。
2. 元件封装(续)
典型的轴向元件有: 电阻、二极管、电容。
2. 元件封装(续)
典型的径向元件有: 晶体管、电容、二极管、滤波器和晶振。
2. 元件封装(续)
表面安装元件或SMD,相对于通孔元件而言, 越来越流行。 表面安装元件的引脚不是穿过PCB,而是直接 安装在PCB表面的焊盘上,并焊接。
• 电容的技术参数 电容器的技术参数 (1)标称容量 (2)额定电压(耐压)
按照所用介质的不同,可分为瓷介电容、云母电容、纸介电容、 塑料薄膜电容、电解电容等。
一、电容器的分类及命名
CC/T CBB CL聚酯 CY云母
CD(铝 方向)
CA30(钽)
• CB
• CL
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
(40学时)
目标
以应用为目标,提高学生电子电路及小系统
的分析与设计能力,特别是硬件电路的设计 能力与实际操作水平;
通过初级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
证书考试(5
月中下旬)
教学与学习方法
理论实际结合
专题形式学习 课堂与课外学习 考试学习 实操练习
教材与考试情况
1.电抗元件-电阻
外形尺寸及封装结构
性能指标 种类和用途 表示方法
外形尺寸及封装结构
封装不同
尺寸不同
性能指标
电阻额定功率 定义:额定功率是指电阻器在直流或交流电路中, 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87kPa-107 kPa的大气压, -55-125的工作温度)长期连续工作所允许承受的 最大功率。 额 定 功 率 标 称 值 : 通 常 有 0.125W 、 0.25W 、 0.5W、1W、2W、3W、5、10W等规格。 通孔元件的功率识别:可采用尺寸比较法确定功 率大小。 电阻器额定功率时,应使额定值高于在电路中的 实际值1.5~2倍以上. 非线性、温度系数、噪声、极限电压
各类电子设计书籍、资料
开卷考试 平时实验 其他
电子元器件
一、概述
1.元器件构成电子产品的基本元素 2.元器件是推动电子产品发展的主要因素
1.元器件构成电子产品的基本元素
1.元器件构成电子产品的基本元素
2.元器件是推动电子产品的发展主要因素
2.元器件是推动电子产品的发展主要因素
(1)主要参数
●最大整流电流 ,二极管长期工作 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电流。 ●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防止击穿, 反向电压极限值。
(2)极性判断
万用表置于电阻挡,两表笔分别接二极 管的两个电极,记录测试的阻值,两表笔调 换,再测一次阻值。两次测量中,阻值小的 那一次,测出的是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红表 笔接触的电极是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触 的电极是二极管的负极。
4.5K(4.53k-E96-B; 4.7K-E24-J、K、M)
电抗组件标称值单位与符号
电阻 电容 mΩ(毫) F(法拉) Ω(欧姆) mF(毫) 3 KΩ(千 ) μF(微)6 MΩ(兆) nF(纳) 9 GΩ(吉 ) pF(皮)12 TΩ (太 ) 10 的3次方关系
反向击穿电压的检测
用数字万用表判断三极管极性
红表笔是(表内电源)正极 黑表笔是(表内电源)负极
基极B的判断: 当黑(红)表笔接触某一极,红(黑)表笔分别接触 另两个极时,万用表指示为低阻,则该极为基极,该管为 PNP(NPN)。
C、E极的判断: 基极确定后,比较B与另外两个极间的正向电阻,较 大者为发射极E,较小者为集电极C。
二、元器件基础知识
1.
分类: 电子元器件被用来改变电流方向,它们的形状 和尺寸各不相同,用途也多种多样。 电路中实现的功能分类:电阻、电容、电感器、 变压器、机电组件、半导体分立组件、集成电 路。 当把元器件安装在PCB上时,有2种主要封装 形式的元件,通孔元件和表面贴装元件。
2. 元件封装
标称电容量与实际电容量的相对允许误差,允许偏差<±1%时 用绝对偏差表示。 电容器允许偏差表
(二)电容器的耐压
在额定环境温度下可连续加在电容两 端的最高直流电压有效值称为电容器的耐压。 如果工作电压超过电容器的耐压,电容器 将被永久击穿。 电容器的耐压分为6.3V、10V、16V、 25V、50V等。
电感 H(亨利) mH(毫) μH (微) nH(纳)
电抗组件的标志
直标法
电抗组件的标志
数码法
电抗组件的标志
色码法
p61
(表3.4-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数字,以表示标称值和精度)
电子元器件
电抗元件: 电阻、电容、电感 半导体分离器件: 二极管、三极管 集成电路: 音/视频电路、数字电路 微处理器、存储器等 机电组件 : 开关、继电器、连接器
种类和用途
种类
种类和用途
用途 园柱形固定电阻器躁声电平和三次谐波失真 都比较低,常用于高档音响的电子. 薄膜型(RN型)电阻精度高、电阻温度系数 小、稳定性好,但阻值范围较窄,适用于精 密高频领域; 厚膜型(RK型)电阻在电路中应用最广泛。
表示方法
原理图上表示符号
表示方法
炭膜电阻 RT-1/8W-330K-M 金属膜电阻 RJ - 1/4W - 5.1K - J RM73 B 2B TE 102 J 表贴电阻 1K- 5% -0603
电抗元件-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它 由两个金属片中间填充绝缘介质构成。 电容器阻直流,对交流电的阻力随频 率的增加而减小。这种阻力用容抗表示。 电容器的符号:C,基本参数是标称容 量和耐压。电容器作用:调谐电路、旁路电路、
耦合电路、滤波电路。
聚酯膜电容器
Q
R
电感:变压器
互感原理 外形和符号 常用变压器 充电器中低频变压器 初级和次级的区分
2.半导体分离器件
半导体 PN结 二极管 结构: 发光二极管 符号 极性 万用表区别
2.半导体分离器件
二极管 普通二极管 符号 极性 用途:检波、整流 稳压、开关
晶体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
二极管是一种用途很多的半导体元件。内部结构 实际上就是一个PN结,再加上相应的正负极引线, 用玻璃。塑料或者金属管壳封装而成的。 它是一种非线性元件,它最大特性是具有单 向导电性。因此常用它作为整流和检波元件。
用万用表的 hFE挡检测 值
1. 拨到 hFE挡。 2. 将被测晶体管的C、B、E三个引脚分别插入相应的 插孔中(TO-3封装的大功率管,可将其3个电极接出 3根引线,再插入插孔)。 3. 从表头或显示屏读出该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
电声器件用于电信号与声音信号之间的 相互转换,如扬声器耳机蜂鸣器/受话器等
常用表面安装(SMT)电容器主要有以下五类: • 钽电解电容器;
• 多层片状瓷介电容器;
• 云母电容器; • 铝电解电容器; • 可调电容器。
1、多层片状瓷介电容器
多层片状瓷介电容器又称多层陶瓷电容器或独石电容器简 称MLC(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y)。方向无 。
2、铝电解电容器
很多通孔引脚与表面安装元件的功能相等,但 表面安装元件的体积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