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基础

合集下载

电子记分牌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电子记分牌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电子记分牌电路的设计与制作1.设计需求-显示比赛的得分、时间和其他相关信息-同时支持多种比赛项目-具有易操作、可靠性高的特点-可方便携带和安装2.硬件设计2.1控制器控制器是整个电子记分牌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用户输入、处理数据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

可以选择使用单片机或者嵌入式系统作为控制器,具体的选择取决于需求的复杂程度和预算的限制。

2.2显示屏显示屏需要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能力,以确保信息的清晰可见。

可以选择使用LED或LCD显示屏,根据需求选择单色、双色或全彩显示屏。

2.3按键/触摸屏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可以在电子记分牌上设计一些按键和/或触摸屏。

按键可以用来调整得分和比赛时间,触摸屏还可以用来显示更多的比赛信息。

2.4通信接口为了方便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电子记分牌需要设计一些通信接口。

常见的接口包括USB、RS232、以太网等。

3.软件设计3.1用户界面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轻松地调整比赛得分和时间,显示其他相关信息。

3.2数据处理根据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计算比赛的总得分、显示比赛时间的倒计时等。

3.3多功能支持根据设计需求,支持多种比赛项目。

通过软件设置,可以轻松切换不同的比赛项目,并自动调整显示方式。

3.4数据交互通过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例如与计时器、计分器等设备进行数据共享,并可以远程监控。

4.制作流程4.1准备材料和工具根据设计需求,准备所需的电子元器件、电路板、密封材料等,并准备好所需的工具。

4.2印制电路板(PCB)根据电路设计,将电路图转换为电路板(PCB)。

可以选择自行制作PCB或委托专业厂商进行制作。

4.3组装电路将原件按照电路图进行焊接、安装,并确保连接可靠、无误。

4.4安装显示屏及外壳根据设计需求,将显示屏安装在电路板上,并将整个电子记分牌固定在一个外壳中,以保护电路和显示屏。

4.5软件编程编写控制程序,根据软件设计需求进行相应的编码、调试和优化。

从零开始学电路设计技术

从零开始学电路设计技术

从零开始学电路设计技术简介电路设计技术是现代电子领域的核心技能之一。

无论是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电路板布局还是系统集成,电路设计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本文档将从零开始介绍电路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践,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

电路设计基础知识在研究电路设计技术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电子元器件了解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对于电路设计至关重要。

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通过研究它们的特性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路理论电路理论是电路设计的基础。

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诺顿定理等基本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电路中的问题。

此外,掌握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差异也是必要的。

工具和软件电路设计常用的工具和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完成电路设计和仿真。

其中,常见的工具包括示波器、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

而软件方面,LTspice、Eagle、Altium Designer等是常见的电路设计软件,它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设计和仿真环境。

电路设计流程了解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进行设计工作。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电路设计流程:1. 明确需求:了解设计需求和目标,包括功能、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电路设计原理:通过理论知识和先前的经验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和元器件。

3. 电路分析和仿真:使用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分析和仿真,验证电路的性能和功能。

4. 电路布局和布线:将电路设计转化为电路板上的实际布局和布线。

要考虑信号完整性、电磁兼容性等因素。

5. 电路板制造和组装:将电路板和元器件制造和组装成最终的实物。

6. 测试和调试:对制作好的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保证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正常工作。

7. 优化和改进:根据测试和调试的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性能和稳定性。

研究资源和实践机会要提高电路设计技术,除了系统研究,还需要实践和积累经验。

以下是一些研究资源和实践机会的推荐:1. 研究资源:查阅相关的电路设计教材、参加在线课程和培训,了解最新的电路设计技术动态。

电子设计与制作100例(第3版)

电子设计与制作100例(第3版)
1.3 电子制作常用工具
1.3.2 焊接工具
1.3.4 其他工具 与材料
1 电子设计与制作 基础
1.4 手工焊接技术
1.4.1 焊接基 础
1.4.3 焊接质 量分析
1.4.2 锡焊机 理
1.4.4 手工焊 接
1 电子设计与制作基础
1.5.1 电子元器 件的安装
A
1.5.2 电子制作 的装配技术
B
1.5 电子制作装配技术
1 电子设计与制作基础
1.6.1 电子制作 测量
1.6.3 调试过程 中的常见故障
1.6.2 电子制作 调试
1.6.4 调试过程 中的故障排查法
1.6 电子制作调试与故障排 查
02
O
N
E
2 基本电子元器件
2 基本电子元器件
2.1 电阻器的简 单识别与型号命名

2.2 电容器的简 单识别与型号命名
2.5.1 集成电路的型号命 名法
2.5.3 集成电路的封装形 式
2 基本电子元器件
2.5 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法
2.5.2 集成电路的分类
03
O
N
E
3 电子设计与制作实践
3 电子设计与制作实践
3.1 实例1:数显式 大电容测量电路设计
3.3 电路原理图及印 制电路板图绘制
3.5 点阵板及表面贴 装元件手工焊接实践
4 电源 电路制作 实例
4.3 实例9:+5V、 ±12V稳压电源
https:///
4.3.2 元器 件选择
1
2
3
4.3.1 工作原 理
4.3.3 制作 与调试
4 电源 电路制作 实例
4.4 实例10:新颖的 5~16V可调电源

电子行业的电子电路设计资料

电子行业的电子电路设计资料

电子行业的电子电路设计资料在电子行业中,电子电路设计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是电子产品开发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电子电路设计资料的内容和格式。

一、电子电路设计资料的内容1. 电路原理图:电路原理图是设计师用于表示电路结构和连接关系的图纸。

它通常包括电子元件的符号、连线方式以及电源等重要部分。

电路原理图可以清晰地展示一个电路的工作原理,帮助设计师理解和分析电路结构。

2. 元器件说明书:元器件说明书是电子元件的详细介绍和技术参数的文档。

通过元器件说明书,设计师可以了解元件的工作特性、尺寸参数、电气参数等,有助于选型和使用。

元器件说明书通常包括元件的功能描述、引脚定义、绝对最大额定值等信息。

3. 设计规范:设计规范是制定电路设计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和规范。

它包括电路设计的目标、性能参数要求和测试方法等内容。

设计规范的制定可以保证电路设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减少设计错误和故障。

4. 仿真与验证报告:仿真与验证报告是对电子电路设计进行仿真和验证的结果总结和分析。

通过仿真与验证报告,设计师可以评估电路的工作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对设计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电子电路设计资料的格式1. 图纸格式:电路原理图通常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绘制,常见的格式有PDF、PNG等。

绘制原理图时,应注意图纸的分层和命名,使其清晰易读。

2. 文档格式:元器件说明书和设计规范通常以文本形式呈现,可以使用Word、Markdown等文档编辑软件进行编写。

文档应包含标题、正文和表格等内容,以方便阅读和查找。

3. 报告格式:仿真与验证报告可以使用PPT或Word等软件进行制作。

报告应具备简洁明了的结构,包括引言、仿真方法、分析结果和结论等部分,以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设计的仿真和验证过程。

三、电子电路设计资料的重要性1. 确保设计的准确性:电子电路设计资料为设计师提供了全面、规范的参考,有助于消除设计中的错误和疏漏,确保电路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电子电路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

电子电路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

电子电路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电子工程师的基本知识(1) 运算放大器通过简单的外围器件广泛应用于模拟和数字电路运算放大器有多种类型,在具体的性能参数上也有一些不同,但原理和应用方法是相同的。

运算放大器通常有两个输入,一个正向输入和一个反向输入,只有一个输出除了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之外,一些运算放大器还有几个补偿引脚来提高性能。

光敏电阻的电阻随光强的变化而明显变化。

因此,可用于制作智能窗帘、路灯自动开关、相机快门时间自动调节器等。

簧片开关是一种电子元件,可以通过磁场控制电路的开关。

簧片开关的内部由软磁金属簧片组成。

在有磁场的情况下,金属簧片可以聚集磁力线并受力,从而达到开关的效果。

电子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二)电容的作用三个字: “充放电”不“要小看这三个字,因为这三个字,电容可以通过交流电,隔断直流电;连接高频交流电,阻断低频交流电。

如果电容的功能用八个字表示,那么它是“由直通交叉、低通和高电阻分隔开的”这”八个字是基于“充放电”三个字,不懂没关系,先死记硬背可以根据DC 电源的输出电流和后续级(电路或产品)对电源的要求,先选择滤波电容。

通常,每安培电流1000UF-4700UF 更合适。

电子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3)电感的功能四个字: “电磁转换”不“要小看这四个字,因为这四个字,电感可以隔断交流电,通过直流电;打开低频交流电,阻断高频交流电。

电感的作用可以用八个字来描述: “保持交通畅通,保持低电阻高。

”这八个字是基于三个字“电磁转换” 电感是电容的敌人。

此外,电感还有这样一个特点:电流和磁场必须同时存在。

电流会消失,磁场也会消失。

如果磁场消失,电流也会消失。

当磁场在北极和南极改变时,电流的正极和负极也会改变。

感应器内部的电流和磁场一直在“打内战”。

电流想要改变,但磁场不会改变。

磁场想要改变,但电流不会改变。

然而,由于外部原因,电流和磁场可能必须改变。

当电压加到电感上时,电流会从零开始增加,但磁场会与之相反,所以电流必须缓慢增加。

电子电路知识入门基础教学

电子电路知识入门基础教学

电子电路知识入门基础教学电子电路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也成为了学习者最头痛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基本的电子电路知识入门及应用,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电子电路学习,发挥自己的创新潜力。

首先,介绍电子电路知识入门,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电路分析、仪器仪表、电子元件、电路设计。

1、电路分析:电路分析是根据电路中的电学特性分析出电路的功能,从而得出电路的行为模型,以及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路分析方法主要有芯片分析、静态电路分析、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网络分析等。

建议学习者以电路分析为起点,以深入理解电子电路中各种电学特性为主要任务,依次学习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并以实物实验为辅,熟练掌握这些技能。

2、仪器仪表:仪器仪表主要是用来测量、监控和控制电子电路的状态,是电子电路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有助于正确理解电路的运行情况。

学习者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各种仪器的测量原理,如万用表、脉冲发生器、示波器等,以及熟悉在实验中的使用方法,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技巧,从而实现准确快速的测量。

3、电子元件: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的基本单元,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各种电子元件。

学习者需要学习各种电子元件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常用电路中所有元件的标号,学习熟悉每种元件的特性,以及它与其它元件的互动原理,以此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元件知识体系。

4、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根据功能需求,将电子元件和仪器仪表等功能块连接拼装成符合要求的电路,达到设计目标。

学习者要学会用计算机进行电路设计,具备良好的电路规划、技术文档制作以及结构拼接能力,完成自己的电路设计。

电子电路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可以用于远程传感器、智能控制、自动测试、通讯、机器人等方面,也可以应用到电源驱动、汽车控制、嵌入式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环境监测等方面。

因此,学习者在知识入门学习时,不仅要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还要关注最新的应用发展动态,积极学习最新的技术,开拓创新,将自己的思维和实际技能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电子制作_精品文档

电子制作_精品文档

电子制作摘要:本文将介绍电子制作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步骤。

我们将详细讨论电子制作的类型,包括原型制作、电路板设计和焊接等。

同时,我们还将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帮助读者在电子制作中获得良好的成果。

第一节:引言电子制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可以将电子元件组装起来以创造出新的设备或系统。

电子制作可以是一项有趣的爱好,也可以是商业项目的一部分。

不管是哪种情况,掌握电子制作的基本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节:电子制作的基本工具在进行任何一项制作活动之前,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

对于电子制作来说,以下工具是不可或缺的:1. 焊接铁和焊锡:用于将电子元件固定在电路板上。

2. 麦克风: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等。

3. 钳子和剪刀:用于裁剪和调整电子元件。

4. 螺丝刀和扳手:用于调整和固定电子设备。

5. 电线和插头:用于连接电路板和电源。

第三节:原型制作原型制作是电子制作的第一步。

通过原型制作,您可以验证您的设计是否可行,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以下是一些原型制作的基本步骤:1. 设计电路图:在纸上或使用电子设计软件绘制电路图。

2. 选择元件:根据电路图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

3. 搭建电路板:将电子元件按照电路图的连接方式搭建在电路板上。

4. 进行测试:使用麦克风测试电路板的性能和功能。

5. 进行修改: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化。

第四节:电路板设计一旦原型制作成功并经过测试,下一步是进行电路板设计。

电路板设计允许您将所有电子元件固定在一个单独的电路板上,使其更加整洁和可靠。

以下是一些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步骤:1. 使用电路板设计软件:使用专业的电路板设计软件来创建电路板布局。

2. 定位元件:将元件按照电路图和电路板布局连接。

3. 设计电路板图层:将电路板分为不同的图层,如电源层、地层和信号层等。

4. 进行布线:使用软件工具进行布线,确保信号传输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 导出Gerber文件:导出Gerber文件以供制造商制作电路板。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流程,包括电路图的识别、电子元件的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子电路的特点,如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等,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中常见参数的认识,如电压、电流、电阻等,并学会使用仪器进行测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电子电路。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电子仪器、工具,并能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电子电路的制作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面对挑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电子垃圾回收习惯。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电子技术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图的识别、电子元件的种类及其功能,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常见电子电路原理:讲解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常见电路的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子元件的应用:学习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路制作与调试:学习电子电路的制作流程,包括焊接技术、仪器使用、故障排查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制作项目,如音乐门铃、小型放大器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学习,进行电路元件识别和电路图识别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断开负载和输入信号,在输入端接入信号发生器的 输出信号,从输入电路开始,按信号的处理路径, 以单元电路为单位顺序进行调试,必须保证每个单 元电路都能正常工作,如发现电路有设计不合理处, 及时对原理图进行修改。
❖ 在本步骤中,如电路中有系统整体负反馈时可能 影响单元电路的调试效果,可先断开负反馈元件, 待各单元电路调试好以后再接上负反馈元件。
❖ 工业上常用的助焊剂有市场产品中的焊锡膏和盐酸 等,这些助焊剂不能用于电路板的助焊,因为有很 强的腐蚀性,焊接不久电路板和元件引脚即可能被 腐蚀断而报废。
❖ 电路板的助焊只能使用松香,其优点是永远不腐蚀 电路板和元件引脚,常用形式有固态松香直接应用 和用无水酒精溶解后以液态方式应用。松香助焊能 力较弱,因此,在助焊时要求被焊接件表面要清理 干净,不含氧化物和油等。
第2讲
焊接工具及其正确使用
一、电烙铁
焊接电路板要用到电烙铁。市场上各种型 号、规格的电烙铁很多,一般情况下,选用 220V 35W到40W的比较合适,功率太大、 太小均不好用。
类型有内热式和外热式两种,内热式效率 高、体积小,但价格比外热式高一些。
烙铁头的形状有尖形和斜面形,宜选用斜 面形较好。
五、焊接操作技巧
❖ 1、烙铁头的去氧化和吃锡 在焊锡盘中放上足够多的碎块松香,然后
用烙铁熔化一段焊锡丝在焊锡盘中,再将烙 铁尖伸入焊锡盘中点熔焊锡和松香后,在盘 中反复蹭磨焊锡盘底数十次,直到烙铁头上 的黑色氧化物全部去掉并镀上银白色的焊锡 为止,只有这样,才能用烙铁进行焊接,否 则焊点粗糙、发黑,达不到要求。
电容的容量标注
1、直接标注法。如 100PF、2000PF、0.01μF 47 μF 、3300 μF 等
2、数字倍率表示法。主要用1 μF 以下小容量电容的
标注。如224表示 22 104 220000 PF 0.22F
电容器质量的简单判断
1、容量的基本判断 根据容量的大小用万用电表的电阻档进行

b
c
d
e
f
g
h
i
焊点的剖面
第3讲
电子制作程序分解
一、分解任务并确定指标方案
❖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功能和目标,按功能分解 为多个单元电路,并确定出各单元电路需完成的任 务、具体技术指标和参数,并初步确定各单元电路 的实施方案。
❖ 在方案确定过程中,需考虑各单元电路之间的状态 匹配是否符合整体设计要求( 如驱动功率是否足够? 前后级之间波形幅度是否配合?线路阻抗是否匹配 等?),如发现有问题则应通过方案修改进行解决, 必须在整体设计方案达到80%以上把握时才能最后 进行电路的具体设计,否则失败的风险较大。
2、分单元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
❖ 根据确定后的实施方案,分单元进行电路原 理图设计。
❖ 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发现有些单元的完成把 握性较小时,应围绕功能的完成过程可能出 现的问题提出对应的多个解决方案,在条件 许可时最好对这些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3、完成原理图的整体联结及初稿
❖ 将各单元电路的原理图进行整体联结,然后 进行图纸的整体性检查,看各单元电路之间 是否存不能配合工作的问题,发现问题后及 时修正。
如选用的电阻不在此标称值范围内,则应 到元件工厂定制。
固定电阻的额定功率
固定电阻的额定功率通常有如下几种:
1/32W 1/16W 1/8W 1/4W 1/2W 1W 2W ( 色环电阻) 3W 5W 7W 10W 15W 20W (水泥电阻) 30W 50W 100W 200W 300W 500W (线绕电阻)
二、烙铁架与焊锡盘
❖ 烙铁架是焊接操作期间放置发热烙铁的支架, 通常与烙铁配套卖,可选择的条件不太多。 一般要求是底座上的焊锡盘要厚重,这样不 太容易倾倒,使用的安全性高一些。有些产 品中,底座上的焊锡盘用薄铁皮冲压而成, 放上烙铁后形成头重脚轻的状态,容易倾倒。
❖ 焊锡盘最好不要用薄铁皮,而用铸铁,这样 一方面厚重,另一方面不容易粘锡。
(b) 引线与插头的焊接
先将两个焊接端镀锡,然后将两个焊端搭在一起,用烙 铁在焊接部位点焊,1秒时间内即完成焊接,越快越好。
焊点的形状
❖ 焊点的正确形状(见图),焊点a一般焊接比较牢固;焊点b为理想状态, 一般不易焊出这样的形状;焊点c焊锡较多,当焊盘较小时,可能会出现 这种情况,但是往往有虚焊的可能;焊点d、e焊锡太少;焊点f提烙铁时 方向不合适,造成焊点形状不规则;焊点g烙铁温度不够,焊点呈碎渣 状,这种情况多数为虚焊;焊点h焊盘与焊点之间有缝隙为虚焊或接触 不良;焊点I引脚放置歪斜。一般形状不正确的焊点,元件多数没有焊接 牢固,一般为虚焊点,应重焊。
三、焊锡丝
❖ 焊锡丝是用焊锡制成的、中空部分填充松香 助焊剂的一种丝状焊接材料,很方便于电子 电路板的焊接。
❖ 市场产品中的焊锡丝有不同直径的,方便不 同目的使用,电子电路板的焊接一般选用直 径0.8或1毫米比较合适。
❖ 购买焊锡丝时要注意产地和质量,一般来说 价格低的,焊接效果也要差一些。
四、助焊剂
❖ 3、阻焊条件的形成
目前的电子元器件引脚表面都镀有一层锡, 因此无需再处理即可直接焊接,但如果在元 器件引脚表面有阻焊物存在,则极易形成虚 焊、假焊等现象。
经验表明,元器件引脚表面的油或水等 阻焊物的形成,多数都与用人手直接弯折元 件引脚有关,弯折过程将手上的出的汗和油 污染在元件的引脚表面,因此,应尽量用尖 嘴钳来弯折元件引脚。
第1讲
常用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
一、固定电阻器
固定电阻是在电子电路中是用得最多的一种元 件。一般根据其制造材质和工艺的不同进行分类, 目前最常用的固定电阻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 保险电阻、水泥电阻、以及线绕电阻等类型。
符号
固定电阻的阻值标注
1、直接标注法(用于2W以上中大功率电阻标注) 2、色环标注法(用于2W以下小功率电阻标注)
2、发光二极管的质量判断 3、红外发射管与接收管的质量判断 4、稳压二极管的质量判断
四、半导体三极管
❖ 在电子制作中,三极管是最常用的放大元件, 目前用量最大的是小功率硅NPN管,其次是 硅PNP管。
三极管的质量判断
❖ 1、用简单电路进行判断 ❖ 2、用万用电表的电阻档进行判断(注意极性) ❖ 3、用万用电表的三极管测试功能进行判断
固定电阻的质量判断
❖ 多数情况下利用万用电表的电 阻档进行直接测量即可,但在所 判断电阻的阻值小于1欧时,万 用电表不再适用,必须用电桥进 行测量。
二、固定电容器
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固定电容器分为有无极性电容和有极 性电容两种。其中无极性电容有云母电容、瓷片电容、金属 膜纸介电容、涤纶电容和独石电容等10多种,而有极性电容 只有2种,就是电解电容和钽电容。
色例
颜色 黑 棕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灰 白 金 银 数值 0 1 2 3 4 5 6 7 8 9 0.1 0.01
四环与五环电阻的阻值标记实例
固定电阻的阻值标称
在国际标准中,固定电阻的标称有规定, 在选用电阻时,一般应在标称系小列中选用。 在一个数量级范围内有如下24个标称值: 1.0 1.1 1.2 1.3 1.5 1.6 1.8 2.0 2.2 2.4 2.7 3.0 3.3 3.6 3.9 4.3 4.7 5.1 5.6. 6.2 6.8 7.5 8.2 9.1
❖ 4 焊接方法
(a)元件引脚与焊盘的焊接
电路板焊接面朝上平放在桌面,被焊元件的引脚从焊盘的 中孔穿出,将元件引脚扳到与焊盘垂直,一手拿稳烙铁,另 一只手拿焊锡丝,将烙铁尖靠近元件引脚根部,并将焊锡丝 头部与烙铁尖接触,焊锡丝头部熔化后向下流到元件引脚根 部的焊盘上,待熔化的焊锡总量达到半粒米大小时,迅速移 开焊锡丝,同时将烙铁尖顶向元件引脚的根部,并围绕元件 引脚旋转1/3圈左右,然后顺着元件引脚向上抹2到3毫米, 再移开烙铁尖即可。整个焊接过程不超过2到3秒时间,越快 越好。
固定电容的耐压
❖ 电容器在长期可靠工作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 大直流电压称为额定耐压。注意有些在交流 条件下工作的电容器所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 有效值。电容的标称耐压值有以下几种: 1.6V 4V 6.3V 10V 25V 32V* 40V 50V 63V 100V 125V* 160V 250V 300V* 400V 450V* 500V 630V 1000V 2000V ( 有*号的数值只限电解电容用)
❖ (a)原理图设计时要发挥集体智慧,每个成员要有协作 精神,过于依赖和过于固执均不利于任务的完成。
❖ (b)图纸完成后的电路制作阶段要齐心协力,不要去争 谁干什么,力争开赛第2天完成实体电路板的制作。
❖ (c)调试阶段最好由1人总负责,另一人协调,第3人进 行设计报告的初步撰写。
❖ (d)有问题尽快找资料或通过网上让老师指导,不要耽 误时间。
❖ 2 、焊点质量评判
合格的焊点具有牢固、大小高低均匀、表 面圆滑、光亮、美观等的效果。
而不合格的焊点多为大小高低不均、表面 粗糙、甚至发黑,俗称“鸡屎堆”!如果这 种焊点不影响电路的可靠连接,则无大碍, 若形成“虚焊”、“假焊”等情况,则为故 障隐患,应及时排除,否则将在电路通电工 作时,随时存在出故障的可能。
判断(有经验成分)。 2、漏电的基本判断
用万用电表RX10K档进行判断。
三、二极管
❖ 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二极管类型比较多,如整 流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红外 发射接收二极管等等。
二极管质量的简单判断
❖ 1、普通整流二极管的质量判断 (a)指针式万用电表判断(注意电阻档的极性 及不同的档其电阻值相差很大) (b) 数字万用电表判断(注意读数的稳定)
❖ (e)同组成员之间有问题可讨论,但不要争吵,保持心 态平和,有利于出成绩。




图24 电解电容极性的判断
固定电容的标称
电容在5%误差时,一个数量级范围内有如下24个标称值: 1.0 1.1 1.2 1.3 1.5 1.6 1.8 2.0 2.2 2.4 2.7 3.0 3.3 3.6 3.9 4.3 4.7 5.1 5.6. 6.2 6.8 7.5 8.2 9.1 这些数值与电阻的标称相同。但对于不同误差要求的电容说, 这些数值不一定都有,例如:对于20%误差要求的铝电解电容 来说,其在一个数量级范围内只有6个标称值,分别是: 1.0 1.5 2.2 3.3 4.7 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