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政治复习联系观专题复习练习题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练习题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练习题第一篇: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练习题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这就是说(B)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C.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能 D.联系是事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2、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它(A)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不能被人们认识和利用 C.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是事物发展的根源3.下列选项中关于联系的理解正确的是(B)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B.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C.有的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有的事物则不存在联系D.联系有普遍性,但没有直接性4.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的市场开发,不仅能够扩‘大这些吉祥物原产地的国际影响,还会拉动当地的旅游发展。
这体现的哲理是(A)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联系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说,农民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
这是因为(D)A.城乡“二元”分割结构难以打破 B.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6.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D)A.部分高于整体,但也应服务于整体B.整体离不开部分,但部分可以离开整体 c.部分对整体没有太大的影响 D.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7.如果把大街比作城市大动脉的话,“高楼”背后的小巷弄堂,就是城市的毛细血管。
这些毛细血管是否通畅,也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健康程度,这是因为(C)A城市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城市是大街小巷构成的统一整体D.城市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8.如果没有正常的生态系统支持,经济不可能获得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的成果也可能受到破坏。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练习.doc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练习.doc](https://img.taocdn.com/s3/m/b9a80481b14e852458fb57ca.png)
一、选择题1.图1、图2反映了蔬菜、服装两种商品平时和节日期间的价格变动情况。
这种变动反映出()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②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人们对规律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④人们可以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解析:蔬菜、服装两种商品节日期间的价格与平时的价格不同,这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具体体现,①入选。
节日期间,蔬菜价格上涨、服装价格下降说明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入选。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新,③说法错误。
材料未涉及人们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④排除。
答案:D2.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
在生活方式中,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因素。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这告诉我们()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解决矛盾③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④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材料指出,慢性病有多种致病原因,而这种病又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说明了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①③入选。
②不为材料所体现。
联系是有条件的,④说法错误。
答案:A3.莞香,从莞香树采制而成,结香品质以种植于东莞者为佳。
自然生长的莞香树“有香者百无一二”,只有被虫蛀或病腐、风断、风倒及雷击,造成树干受伤、腐朽或枯死,才可能结香。
而人工生产莞香,也必须在树身上施以刀斧,方能取得香结。
人工莞香的结成进一步印证了()①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②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联系③把握事物的联系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虽然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但事物之间也存在着稳定的联系,①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联系,②错误;人们生产莞香,要根据莞香的结香特点来进行,这体现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正确;人工莞香的结成,是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④正确。
高考政治联系观与发展观练习试题

高考政治联系观与发展观练习试题在我们学习政治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做政治试题卷,来锻炼我们的做题能力,这样子才能够使我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下面是店铺整理的2017年高考政治联系观与发展观练习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7年高考政治联系观与发展观练习试题单选题2013年8月16日,由于光大“乌龙指”影响,上证综指瞬间暴涨逾5%后,股指迅速回落,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了损失。
该“乌龙指”在法律上如何定性,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说明(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奇葩。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在谈到学习书法的过程时说:“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②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事物发展是一个量变不断积累的过程④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
这句话说明了(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某集团20年间持续向沙漠投入百亿元,使5 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了绿洲,产出只有几亿元。
但如果用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简称)来核算绿色发展账,它的生态价值则达到数百亿元。
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④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西方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可能会崩盘或撞墙,一些西方舆论乘机跟进大肆炒作,夸大中国经济改革的风险与困难,炒作中国经济放缓的负面溢出效应,唱衰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强化练习题16

课时2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A组1.下面漫画反映了()①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③选举方式的选择要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④村民直选村委会成员是村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表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①说法太绝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各有优缺点,不选;④错误,村民直选村委会成员是村民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表现;②③是对漫画信息的正确认识,应入选,故选C。
答案 C2.在某市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中,3 450个行政村通过投票选举完成村民委员会换届。
许多老年人、残疾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积极参与,全市共登记选民181.53万人,平均参选率达到92%,其中郊区的参选率达到了99.21%。
材料反映了()①村民的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和政治素养逐步提高②选民更加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人民享有更加切实的民主权利③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由题干中的“积极参与”“平均参选率达到92%”等,可知村民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逐步提高,选民更加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人民享有更加切实的民主权利,①②正确;③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答案 A3.王教授上网时看到《S市二孩生育政策若干补充规定(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于是登录市政府相关网站,就二孩生育问题发表意见。
上述材料表明()A.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监督B.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C.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D.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
材料显示政府就重大的方针政策采取公示的方式向社会征求意见,王教授的行为是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故选C。
公民没有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的权利,B项错误。
D项说法欠妥。
答案 C4.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中国保监会起草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1.当前我国创新创业呈现出较以往不同的诸多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双创”可借助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的发展,聚集各类创业人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这一特点体现了( )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D.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2.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即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这表明( )A.世界是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B.人们通过实践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C.任何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D.人们可以改变规律为人类造福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不仅发力于经济建设,还激发了“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居民的旅游热情,深化了“一带一路”文化合作和教育合作,给人们带来出游、文化、留学新体验。
这表明( )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受人们意识活动的支配④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生态经济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发展生态经济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注重市场,搞好调控,展现经济新貌②注重联系,系统优化,实现科学发展③着眼长远,热情支持新出现的事物④立足实践,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事物新联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较低的储蓄率和较高的消费率、限制优势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等,决定美国在中美贸易必然有逆差,美国政府罔顾客观事实,把责任归咎为中方,悍然发动贸易战,这种践踏规则、任性妄为的贸易霸凌主义断的是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筋骨,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联系的普遍性试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联系的普遍性试题有人在解读“为什么不要在背后说人坏话”这一原则时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最远不超过六个人,即使一个在你看来绝无可能与你建立起关系的陌生人,你们之间的距离,也绝不超过六个人。
所以,你说过的任何话,都有可能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
这与俗语“没有不透风的墙”的意思是一样的。
这表明A.每一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直接联系B.人外有人,天外有天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D.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答案】D【解析】每一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但并非都是直接联系,A 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与题意不符,排除B。
联系具有条件性,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C错误。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最远不超过六个人,你说过的任何话,都有可能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这表明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D符合题意。
1.联系的普遍性(1)首先,从三大领域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自然界:从宏观世界的巨大星系到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低级的简单生命体到高级复杂的生物个体,无不处在联系之中。
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种制度以及各种活动之间,都存在联系。
思维领域:人的思维活动的进行和思维活动产生的各种观点、思想和理论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2)其次,从三个层面去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之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找不到与周围事物毫无联系的、孤立存在的事物。
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与其他要素联系着,不与其他要素发生联系、或者不与整体发生联系的孤立的要素是不存在的。
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是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准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1)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不存在不与周围事物发生联系的事物,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训练新人教必修4

课时1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一、判断题(正确在相应括号内写上“T〞,错误在相应括号内写上“F〞)1.联系是客观、不以人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建立新联系。
( )2.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所以事物联系都是一样。
( )3.关键局部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 )4.只要着眼于事物整体性,就一定会到达系统化理想效果。
( )答案 1.F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2.F 事物联系具有多样性。
3.T4.F 到达系统化理想效果,除了着眼于事物整体性,还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构造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构造优化趋向。
二、选择题(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答案)5.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已进入经济开展新常态阶段,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关系,把改革力度、开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和谐开展。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B.事物联系是多样C.事物是相互联系有机整体D.事物联系是有条件解析此题重在理解题意,通过题干表述不难看出,改革力度、开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是一个整体,统一于社会和谐开展。
A项错误,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中并非任何两个事物存在联系;B、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C6.5月20日是网络情人节,民间流传5月20日13点14分是一个浪漫时刻,寓意“我爱你一生一世〞。
从哲学上讲,这是不科学,因为( )A.想象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联系B.人为事物联系不会产生客观联系C.现象联系掩盖不了本质联系D.联系是客观,与人活动无关解析材料中所说寓意是不科学,它否认了联系客观性。
C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说法错误。
答案 A7.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地球村〞。
这说明(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②事物联系是客观,人们无法改变③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具体联系④事物联系是人们创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计算机网络使地球变成小小“地球村〞,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联系,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专题精练(含答案)

第三十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选择题全球气候变暖使青藏高原的冰川寿命正在缩短。
权威资料表明,中国的冰川面积在40年里减少了7%。
目前,冰川年融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河。
据此回答1、2题。
1.全球气候变暖使青藏高原的冰川寿命正在缩短。
从哲学上看,这主要表明()。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D.联系是多样的2.专家预测,冰川退缩将使河水流量在短期内明显增加。
一旦大部分的冰川消亡,其下游河流就会逐渐干涸,最终导致气候干燥、陆地荒漠化等生态灾难。
这说明()。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②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③联系是无条件的④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④3.据报道,为了坐上教室里“人气宠儿的最佳风水方位”,河南商丘市一名14岁的中学生在上占卜后,缠着老师给自己调换座位,理由是这样能提高自己日益下降的学习成绩。
这种思想()。
A.否认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B.否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C.没有把握事物的整体联系D.没有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解析】材料中所述的事实是无视联系的客观性的体现,答案为B。
【答案】B4.读漫画《如此“亡羊补牢”》:我国一些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却以“拒绝新闻采访”为解决之策。
从哲学上看,这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下列关于联系的客观性表述正确的是()。
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人化”特点,受人的意识控制④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排除错误项③,即可选出正确答案A。
【答案】A5.金秋时节某地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
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三政治复习联系观专题复习练习题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2题)1.(2016 北京文综27)针对学生群体中的“拖延症”现象,某校学生“创客”社团设计了一款手机应用软件。
该软件具有如下功能:目标专注:45分钟内,专注于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直到铃声响起,休息5分钟后重新进入学习任务拆分:将无法一次性解决的复杂学习任务拆分为多个小任务同学们从哲学角度对这一设计进行讨论,下列分析合理的有①“目标专注”强调意识的目的性,能使我心无旁骛,抓紧时间②“任务拆分”把整体分解成部分,避免因为任务庞大而畏难不前③“量化评估”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④“同伴激励”强调外部矛盾的作用更为重要,大家会因此不甘落后A.①B.①③ C.②④D.③④2.(2016浙江文综 29)29.201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新高,这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
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
这表明()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③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④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通联系的有机整体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2015课标I 23)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
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这表明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5课标II 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2012北京文综 27)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化方法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14课标 I 21)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
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7.(2016 朝阳一模 26)《韩非子》记载着这样一则寓言:诤臣箕子因纣王使用象牙筷子而担忧。
理由是“象箸必不加于土碗,必将犀玉之杯。
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必锦衣九重,广室高台。
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从哲学角度看,箕子“象箸之忧”()①表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②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③反映了矛盾双方具有主次之分④体现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16 丰台一模 26)步入古诗园林, 其中有许多描写春天的美好诗句令人回味无穷。
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哲理与其他不同的是()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C.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D.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9.(2016 海淀期中 22)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为五天):“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这意味着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三候”现象表明()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②事物之问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③认识和观察事物应基于人的主观需要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10.(2015东城一模 35)某电动自行车企业将电动自行车和手机终端连接起来,实现产品转型升级,使得电动自行车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帮助骑行爱好者轻松享受骑行过程。
这说明A. 事物的联系推动事物的发展 B. 创新意识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C.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建立新的联系D. 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11.(2015 海淀一模 27)热带金鱼养在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生长;然而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却长到一尺,这就是著名的“鱼缸法则”。
“鱼缸法则”启示我们要处理好()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内因与外因的关系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12.(2014海淀二模 27)某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了“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的课题,确定了研究方法、步骤及时间进度,并对研究内容做了详细分工:小组成员将分别对老人、儿童、孕妇、户外工作者四类特殊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同学们主要坚持了()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②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③系统和要素的辩证统一④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第二部分主观题(共3题)13.(2015 北京文综38(1)).(36分)“众”最初的字形是人们在太阳下共同劳作。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共同劳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材料某生物学教授将研究课题开发成一款用氨基酸组装蛋白的游戏,向全球的游戏玩家开放,一个困扰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结构,仅仅10天后就被破解;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在百科全书式网站参与贡献内容、修订词条,共同创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识;百万名网友参与“让爱回家”行动,筹得230个红包和50多张回乡机票,帮助近300个家庭羊年春节团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
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
(10分)参考答案:赞同。
互联网为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开放的平台,改变了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
人们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完善自我,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量的积累产生了“众”的巨大力量,使我们变得更强大。
(互联网将众多的个人联系在一起,协同合作,分散的部分有序聚集为整体,促进了整体功能的优化等角度,亦可得分)不赞同。
过多地沉迷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会减少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联系。
互联网上信息复杂,观点多元,有时不易达成共识。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14.(2016 西城期末30)【新闻综述】历经20多年的全球博弈,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迎来历史转折,2015年12月12日,各国代表在巴黎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就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问题达成一致。
根据协定,各方同意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以大幅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中国承诺】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我国在“自主贡献”文件中承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并将斥资200亿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以支援其他发展中国家应付气候变化。
阅读材料,任选一问....回答(7分):(1)气候变化协议历经曲折,合作共赢的力量超越了功利主义的狭隘思维,各国终于达成共识。
请从辩证法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理论,说明各国最终能达成共识的原因是什么?(2)有人提出,“《巴黎协定》的内容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是不利的。
”请从辩证法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理论,对此观点加以批驳。
(1)答案示例: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每一个国家都处于与周围事物、整个世界的普遍联系之中,在气候变化的威胁面前,整个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整体与部分紧密联系,部分的发展离不开整体,要着眼整体考虑问题。
功利主义的狭隘思维只看到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对各国的发展最终是不利的,只有国家之间紧密合作,才能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实现共赢的结果。
其他合理答案如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酌情给分。
例如结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分析,各国虽有自身利益,应对气候变化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有共性基础。
各方能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实现合作共赢。
则可得第二等级的分数。
(2)答案示例:矛盾普遍存在,要全面的看问题。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自主贡献文书中承诺承担较多的减排义务,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基金,短期来看对经济发展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也要看到,应对气候变化既是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的发展是有利的,利大于弊,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中国应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15.(2016 西城二模38(2))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材料有感于自己好久没有完整地读一本书了,小李参加了一个“有书共读”活动,活动团队每月发布书单,参与者每周共读一本书,轮流语音领读,完成读书笔记。
一年下来,可以汲取52本图书的精华。
运用哲学观点分析这一读书方法的优越性。
(10分)参考答案: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一读书方法自觉运用了联系的观点,在阅读者之间建立起联系,人们参与共读活动,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影响,整体的共读氛围影响到阅读者,有利于读书目标的完成。
(6分)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要重视量的积累。
一年阅读量的积累和坚持,有利于实现质的飞跃,提高读书的质量和水平。
(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