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7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7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7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126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Cu:64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1.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B. 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C.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D. 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3.关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而其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B. 死细胞的细胞膜会失去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C.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其流动性的基础D. 二者的关系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4.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过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为图中过程bB. 物质B在细胞膜上分布均匀,物质A只参与物质运输C. 物质A和C结合形成的结构具有识别、免疫等功能D. 图中过程c的运输速率受O2浓度、温度等条件影响5.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酶由活细胞产生并在活细胞内起作用B.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所有酶在温度较高条件下都会失活C. 在条件适宜时,酶在离开细胞后也能发挥作用D. 所有的酶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都会失去活性6.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酶对温度和pH的耐受程度(即保持活性的范围)的差异,科研人员作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如下图。
宁夏银川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数 学 试 卷(理)命题人: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总分值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A={}04|2<-x x ,B={}51|≤<-x x ,那么=⋂)(B C A RA .(-2,0)B .(-2,-1)C .(-2,-1]D .(-2,2) 2.已知复数bi iai+=-12,其中R b a ∈,,i 是虚数单位,那么=+bi a A .i 31-- B .5 C .10 D .103.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010=a ,其前10项和10S =70,那么其公差=d A .32-B .31-C .31D .32 4.设D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假设CD BC 3=,那么 A .AC AB AD 3431+-= B .AC AB AD 3431-= C .AC AB AD 3134+-= D .AC AB AD 3134-= 5.函数)2sin(π-=x y 在区间[-ππ,]上的简图是c b a ,,,假设,322bc b a =- B C sin 32sin =,那么角A 为 A . 30 B . 60 C . 120 D . 1507.已知a,b,c ∈R ,函数f (x)=ax 2+bx+c .若f (0)= f (4)>f (1),则 A .a >0,4a +b =0 B .a <0,4a +b =0 C .a >0,2a +b =0D .a <0,2a +b =08.已知函数)(,)(x g x f 别离是概念在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且xx x g x f -+=-2)()(3,则=+)2()2(g fA .4B .-4C .2D .-29.已知数列{}n a 知足:nn a a a 11,211-==+,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那么=2017S A .1007B .1008C .1009.5D .101010.已知函数)(x f 为R 上的可导函数,且)()(,x f x f R x '>∈∀均有,那么有 A .)0()2016(,)0()2016(20162016f e f f f e><- B .)0()2016(,)0()2016(20162016f e f f f e <<- C .)0()2016(,)0()2016(20162016f e f f f e >>- D .)0()2016(,)0()2016(20162016f e f f f e<>-11.已知向量b a ,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单位向量,且1=⋅=⋅b c a c ,那么对任意的正实数t a t ++的最小值是A .22B .2C .24D .412.已知函数⎪⎩⎪⎨⎧≤≤<<=102,)4sin(20,log )(2x x x x x f π,假设存在实数4321,,,x x x x ,知足4321x x x x <<<,且)()()()(4321x f x f x f x f ===,那么2143)2(2-x x x x -)(的取值范围是A .(0,12)B .(4,16)C .(9,21)D .(15,25)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份.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一个试题考生都必需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依照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 13.已知)2,23(,53)2sin(ππααπ∈=-,那么=-+ααααcos sin cos sin . BC D14.要使m y x +=-1)21(的图像不通过第一象限,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5.已知AB C ∆三边长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那么其最大角的余弦值为 . 16.某校数学课外小组在座标纸上为学校的一块空地设计植树方案为:第k 棵树种植在点 ),(P k k k y x 处,其中1,111==y x ,当2≥k 时,⎪⎪⎩⎪⎪⎨⎧---+=----+=--)52()51()]52()51([5111k T k T y y k T k T x x k k k k )(a T 表示非负实数a 的整数部份, 例如0)2.0(2)6.2(==T T ,。
2020届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高2017级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20届宁夏大学附中高2017级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祝考试顺利★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Cl:35.5 K:39 Fe:56 Cu:64一、本卷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9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 .性激素合成的场所不是核糖体B .在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只有进入线粒体后才能被利用C .发菜细胞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 .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到0.3g/ml 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2、科学家利用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了一种蝎毒“染色剂”,这种能发光的染色剂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表面,从而帮助医生识别癌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蝎毒“染色剂”可能会被癌细胞表面的某些糖蛋白识别B .蝎毒中的蛋白质最初是在内质网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的C .蝎子细胞加工蛋白质时所需的ATP 都由细胞质基质提供D .最终制成的蝎毒“染色剂”中氨基数目与羧基数目一定相等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协助扩散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需要ATP 供能B .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ATP 供能C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水分子内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降低D .胰岛素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4、如图为ATP 与ADP 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2ATP ADP+Pi+−−→←−−酶酶能量 A .ATP 水解后的产物可作为合成核酸的原料B.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C.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酶1和酶2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组成二者基本单位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核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都为1:1 B.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含有C.细胞分裂间期,DNA的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所有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只有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6、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裂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核酸发生改变C.红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D.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7、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最本质原因是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大小约为10-9 m~10-7 m B.光是一种胶体C.雾是一种胶体 D.发生丁达尔效应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理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7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13,4,P x x Q x x =∈≤≤=∈≥R R 则()P Q ⋃=R ð( )A .( -2,3 ]B . [2,3]C .[1,2)D .(,2][1,)-∞-⋃+∞2.方程e x +x -2=0的根所在的区间是( ) A. (2,3) B. (1,2) C .⎝ ⎛⎭⎪⎫12,1 D . ⎝ ⎛⎭⎪⎫0,12 3. 函数ln ,0,()1,0,x x f x x x >⎧=⎨+<⎩则1)(->x f 的解集为( ) A.(2,)-+∞ B.(2,0)- C. 1(,)e +∞ D.()⎪⎭⎫ ⎝⎛+∞-,10,2e 4.函数f (x )=lg(x 2-5x +6)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 ⎝ ⎛⎭⎪⎫52,+∞ B .(3,+∞) C. (-∞,2) D . ⎝⎛⎭⎪⎫-∞,52 5.下列导数运算正确的是( )A. ()x x e e --'=B. 211()1x x x '+=+C. 2cos sin cos ()x x x x x x -'= D. 2(ln )2ln x x x x x '=+6. 曲线y =x ln x 在点(e ,e)处的切线与直线x +ay =1垂直,则实数a 的值为( )A .-2B . 2 C. 12D .-12 7. 对于R 上可导的任意函数)(x f ,若满足20'()x f x -≤,则必有( ) A.)2(2)3()1(f f f <+ B. )2(2)3()1(f f f >+C. )2(2)3()1(f f f ≤+D.)2(2)3()1(f f f ≥+8.,2x =,曲线及x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 ) A.2ln 2 D .9. 函数()(01)xxa f x a x=<<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10.已知函数()22,52,x x a f x x x x a+>⎧=⎨++≤⎩,函数()()2g x f x x =-恰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1-B .[)1,2-C .[)2,2-D . []0,211.已知函数)(x f 满足,关于轴对称,当时,,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2.已知函数()f x =22,0ln(1),0x x x x x ⎧-+≤⎨+>⎩,若|()f x |≥a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1]-∞C. [2,0]-D. [2,1]-第 Ⅱ 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角α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1,2)P ,则sin α的值是 .14. 已知幂函数222(33)m m y m m x --=-+的图像不过坐标原点,则m 的值是 .15.若扇形圆心角的弧度数为2,且扇形弧所对的弦长也是2,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_______.16.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命题"0cos ,">∈∀x R x 的否定是"0cos ,"≤∈∃x R x ;②命题[]21,2,x x a ∀∈≤“”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4a ≥; (7)(6.5)(4.5)f f f <<(7)(4.5)(6.5)f f f <<22()log f x x =)2,0(∈x y (2)y f x =-)2()2(-=+x f x f (4.5)(6.5)(7)f f f <<(4.5)(7)(6.5)f f f <<。
2017届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试卷

宁大附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理综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2~4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相对原子质量:Na:23 H:1 S:32 O:16第Ⅰ卷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1、以下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载体蛋白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识别和运输作用B.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D.抗体、蛋白质类激素与酶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立即降解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核糖体的合成都与核仁有关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2CO 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3、细胞内物质种类的鉴定大多数通过颜色反应来进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的都是葡萄糖B .脂肪用苏丹IV 染色呈红色C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的物质都含有肽键D .有无二氧化碳生成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4、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酶只有在细胞内起作用B .酶的合成需要ATP 供能,ATP 的合成也需要酶催化C .酶可能是转录的产物,也可能是翻译的产物D .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可能相同5、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 .胞吞和胞吐有利于细胞膜成分的更新C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都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内D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速度都只由细胞内外相关物质的浓度差决定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核糖体和染色体中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B .不同的DNA 空间结构不同,所以DNA 具有多样性C .溶酶体、细胞核都含有脂质成分D .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中氧化分解7、硅及其化合物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
物理_2017年宁夏某校高考物理三模试卷_复习 (2)

2017年宁夏某校高考物理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 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1,后来变为r2,r2<r1.以E k1、E k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T1、T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运动的周期,则()A E k1<E k2,T1<T2B E k1<E k2,T1>T2C E k1>E k2,T1<T2DE k1>E k2,T1>T22. 自动卸货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可以改变与水平面间的倾角θ,用以卸下车厢中的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货物相对车厢匀速下滑时,地面对货车有向左的摩擦力B 当货物相对车厢静止时,地面对货车有向左的摩擦力C 当货物相对车厢加速下滑时,地面对货车有向左的摩擦力 D 当货物相对车厢加速下滑时,货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货物和货车的总重力3. 如图所示,某段滑雪雪道倾角为30∘,总质量为m(包括雪具在内)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ℎ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13g.在他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 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13mgℎ C 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3mgℎ D 下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13mgℎ4. 如图所示,甲是不带电的绝缘物块,乙是带正电的物块,甲、乙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绝缘水平地面上,地面上方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现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发现甲、乙无相对滑动并一同水平向左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A 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变B 甲、乙两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C 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D 甲、乙两物块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U形导轨宽度为L,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上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今有一质量为m、有效电阻r的金属杆沿框架由静止下滑,设磁场区域无限大,当金属杆下滑达到最大速度v0时,运动的位移为x,则:()A 金属杆下滑的最大速度v0=mgRsinαB2L2B 在此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R R+r (mgxsinα−12mv m2) C 在此过程中金属杆做的是加速度不变的加速运动 D 在此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BLxR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同时,轨道也在连续地减小B 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 C 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 D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7.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上板带负电,下板带正电,带电粒子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且沿下板边缘飞出.若下板不动,将上板上移一小段距离,粒子仍以相同的速度v0从原处飞入(不计重力),则带电粒子()A 将打在下板中央B 仍沿原轨迹由下板边缘飞出C 不发生偏转,沿直线运动 D 在两板间运动时间不变8. 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 E、输出功率P 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上,如图中的a、b、c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直线a表示电源的总功率P E−I图线B 曲线c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P R−I图线C 电源的电动势E=3V,内电阻r=1Ω D 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Pm=2W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9.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那么(1)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v 2B =2gs OB,乙同学用v B=S AC2T其中所选择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2)若同学丙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________.(填“能”或“不能”)(3)同学丁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计算发现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动能的增加量并非严格相等,他认为主要原因是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引起的,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他计算出阻力f=________N.10. 某同学为了研究一个小灯泡的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的规律,用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则:I/A00.120.210.290.340.380.450.470.490.50(1)当U=1.20V时对应的电流表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A(2)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为0.2Ω)滑动变阻器(0∼5Ω, 1A)电源、待测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请在图乙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3)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4)如果把这个小灯泡接直接接在一个电动势为1.5V、内阻为2.0Ω的电池两端,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W(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1. 如图所示AB为光滑的斜面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光滑水平轨道BC相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乙静止于水平轨道上,一个质量为M(M>m)小球甲以速度v0与乙球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乙球沿水平轨道滑向斜面AB,求:(1)在甲、乙第一次碰撞后的速度;(2)在甲乙发生第二次碰撞之前,乙球在斜面上能达到最大高度的范围?(设斜面足够长)12. 如图,xOy平面内存在着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
2017-2018学年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高三三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高三三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纤维素属于多糖,是人类的营养物质B. 高炉炼铁时,增加炉高,可以改变尾气中CO 的含量C. 手机壳上贴的碳纤维膜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 直接在田间焚烧秸秆,补充土壤中的钾元素2.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3molCl 2发生取代反应B. 分子式为C 4H 10O 且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有3种C. 甲烷、苯和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D. 分子式为C 6H 12的烃,所有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4.SO 2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可用如图装置吸收转化SO 2(A 、B 为惰性电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为电源的正极B. B 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 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D. A 极区溶液的pH 逐渐增大5.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6.a 、b 、c 、d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 3 倍,a 和b 能组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其中一种含两种化学键,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气态氢化物都是强酸。
向 d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 bca 2 溶液,开始没有沉淀;随着 bca 2 溶液的不断滴加,逐渐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cB. 简单离子半径:b>c>aC. 工业上电解熔融 cd 3 可得到c 的单质D. b 、c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两两反应7.已知常温时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K a =1.75×10−5,NH 3·H 2O 的电离平衡常数K b =1.75×10−5。
2017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银川一中第三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Fe:56 Cr:52Cu:64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C.观察颜色浅的材料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材料或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B.可用菠菜叶肉细胞观察线粒体C.通常用层析液分离和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研究色素的种类和含量D.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检测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3.下列对相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可释放水解酶将细胞摄取的病原体分解B.细胞质基质中的葡萄糖进入线粒体被利用需要经过2层生物膜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与高尔基体有关D.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可分布于叶绿体和液泡中4.以下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A.水体遭受污染后生物大量死亡进一步导致水体污染加重B.机体再次感染SARS病毒时,迅速产生更多的效应淋巴细胞C.草原上蛇与鼠的数量通过捕食和被捕食保持相对稳定D.胎儿分娩时刺激缩宫素的释放,缩宫素浓度升高进一步刺激子宫收缩O —C —C —BrO CH 32OH5.右图表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7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126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Cu:64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1.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B. 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C.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D. 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3.关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而其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B. 死细胞的细胞膜会失去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C.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其流动性的基础D. 二者的关系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4.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过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为图中过程bB. 物质B在细胞膜上分布均匀,物质A只参与物质运输C. 物质A和C结合形成的结构具有识别、免疫等功能D. 图中过程c的运输速率受O2浓度、温度等条件影响5.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酶由活细胞产生并在活细胞内起作用B.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所有酶在温度较高条件下都会失活C. 在条件适宜时,酶在离开细胞后也能发挥作用D. 所有的酶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都会失去活性6.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酶对温度和pH的耐受程度(即保持活性的范围)的差异,科研人员作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酶对温度的耐受程度比乙酶大B. 在pH为6~7的环境下,几乎测不到甲酶活性C. 甲酶活性在任何环境中都比乙酶高D. 测定pH对酶活性影响时温度应设为20 ℃7、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Cl2与Fe、Cu反应均生成高价氯化物B.NH4HCO3晶体、固体I2受热均能变成气体C.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ClO-与Fe2+、H+均不能大量共存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三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B.向含有0.2 mol FeI2的溶液中通入0.25 mol Cl2:8I-+2Fe2++5Cl2==10Cl-+4I2+2Fe3+C.K37ClO3与浓盐酸(HCl)在加热时生成Cl2:37ClO+6HCl37Cl-+3Cl2↑+3H2OD.将0.1 mol/L盐酸数滴缓缓滴入0.1 mol/L 25 mL Na2CO3溶液中,并不断搅拌:2H++CO32-== CO2↑+H2O9、某溶液中含有SO32-、Br-、SiO32-、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正确的是()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 ②有胶状沉淀物质生成③有气体产生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⑤D.②④⑤10、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
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①过量的锌与18 mol/L硫酸溶液反应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的N2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③浓盐酸与过量的MnO2④过量的铜与浓硫酸⑤过量铁与稀硝酸⑥过量的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A.②③④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11、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选项a中的物质b中的物质c中收集的气体d中的物质A浓氨水CaO NH3H2OB 浓硫酸Na2SO3SO2NaOH溶液C稀硝酸Cu NO2H2OD浓盐酸MnO2Cl2NaOH溶液12、已知FeS与某浓度的HNO3反应时生成Fe(NO3)3、H2SO4和某一单一的还原产物,若FeS和参与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A.NO B.NO2C.N2O D.NH4NO313、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
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1 mol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D.H2SO4浓度为2.5 mol·L-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5、16、17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8、19、20、21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O分)14.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
他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C.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15.如图所示,斜面体A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当只有小物体B放在斜面体上沿斜面体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1,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N1。
当用沿如图所示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向上推此物体,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此时斜面体A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2,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N2,斜面体始终静止在地面,则:( )A.f1 =0 f2=0 N1 =N2B.f1=0 f2≠0 N1>N2C.f1≠0 f2=0 N1>N2D.f1≠0 f2≠0 N1<N21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a-t图所示。
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17.在同一平台上的O点抛出的3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3所示,则3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v B、v C的关系和3个物体运动的时间t A、t B、t C的关系分别是( )A.v A>v B>v C,t A>t B>t CB.v A=v B=v C,t A=t B=t CC.v A<v B<v C,t A>t B>t CD.v A>v B>v C,t A<t B<t C18、如图所示是滑道压力测试的示意图,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相切,滑道底部B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其示数N表示该处所受压力的大小,某滑块从斜面上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下滑,通过B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N大于滑块重力B.N等于滑块重力C.N越大表明h越大D.N越大表明h越小19.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三个人造卫星A、B、C在同一轨道平面上,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则( )A.向心加速度A a>B a>C aB.根据V=gr,可知A v<B v<C vC.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A F>B F>C FD.运动一周后,A先回到原点20. 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0~1 s内,合外力做正功B.在0~2 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C.在1 s~2 s内,合外力做负功D.在0~3 s内,合外力不做功21.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M,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时,电梯的速度达到v,则在这段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mv2/2B、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大于mv2/2C、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Mv2/2+MgHD、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大于Mv2/2+MgH第Ⅱ卷(必考题129分,选考题45分,共174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1道题,129分)22(6分)某同学在用螺旋测微器测定某薄片的厚度时,读数如图所示。
可知该薄片的厚度d=______mm,用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读数如图所示。
该工件的直径为d=______ cm。
23、(9分)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试图以图中的滑块为对象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一套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上纸带,沙桶中不放沙子时,释放沙桶,滑块不动。
要完成该实验,你认为:(1)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上述的基础上,某同学测得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测得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接通电源,释放沙桶,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对滑块,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24. (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v-t图象分别如图中的折线acd和bcd所示,a、b、c、d点的坐标为a(0,10)、b(0,0)、c(4,4)、d(12,0).根据v-t图象,求:(1)物块冲上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木板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达相同速度后一起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3;(2)物块质量m与长木板质量M之比;25.游乐场过山车的运行过程可以抽象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弧形轨道的下端与圆轨道相接,使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A点静止滑下,进入圆轨道后沿圆轨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