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文之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深圳参观学习体会

深圳参观学习体会

深圳参观学习体会第一篇:深圳参观学习体会深圳参观学习点滴3月29号至4月1号,我随公司考察团赴深圳市,考察学习了有关房地产项目,感觉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收获很大。

给我第一个印象较深的是万科的物业管理。

我们的车来到万科第五园大门,本以为与我们这里的小区一样,门口保安发个牌就能随便进去,可这里的保安很负责任,问的很仔细。

当听说我们事先已经与第五园有关人员联系好时,他们也要进行联系核对,确认无误后才放行。

这与我们这里小区的开放式管理、车辆随便进出,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们在小区内参观时,发现小区内每一个院落都有独立的门禁系统,要想进入院落必须刷卡,无卡或未经允许是进不了院子的。

同时,每个院子都有监控摄像头,安全设施很到位。

可以相像,住在这里的住户安全感是多么强。

在小区内参观,不时看到有清洁工人在清洁地面、修理花草。

我们问了一个工人,她说小区的道路每周要用水冲洗两次,非常整洁。

印象较深的第二点是绿化。

参观的万科第五园、华侨城天鹅堡等,绿化面积都很大,小区内到处是路树成荫,花草茂盛,一派春意盎然。

区内墙边都种有植物,几乎看不到一点闲土。

如进入公园一般。

水系很多,且多是活水,潺潺溪流,清澈见底,置身其中,身心放松,很是惬意。

印象较深的第三点是商业档次很高。

参观的万象城、中信城市广场等,里面的商业店铺几乎都是名牌店,货真价实,档次很高。

写字楼很大气,六部电梯并联,让你等电梯的时间缩到最短。

写字楼管理很规范,到处一尘不染,保安随时待命、随时服务。

通过参观学习,感受到深圳楼盘的档次,同时也感受到公司领导的高瞻远瞩、良苦用心。

我们一定要好好消化吸收学习成果,切实落实到我们的工作中,把我们的项目做好,促进公司的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篇:参观学习体会参观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心得体会年月日我参加了公司支部组织的党员活动--前往浙江长兴县参观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通过参观,使我受到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坐落于长兴县槐坎乡温塘村,这里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三面环山,是抗日战争后期我党我军创建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被誉为“江南小延安”的美名。

赴深圳圳学习考察心得实用1份

赴深圳圳学习考察心得实用1份

赴深圳圳学习考察心得实用1份赴深圳圳学习考察心得 1一、我们该“充电”了面对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仅用自己固有的一点知识去引导和传授,是远远达不到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今天,我们不得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

教师如何才能有长流水?不言而喻,新时代,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了。

我们正步入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发展与变革成为一名副其实的“从摇篮到坟墓”、与人类相伴始终的过程。

正如郑朝辉教授所说:“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面临着急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让我们呼喘的时间都没有,简直是‘忽入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很多的知识不用你说,学生就能从百度里知道了。

我们的竞争对手――网络。

再也不像20世纪时,唯有老师拥有教参书那样占有优势。

”我们知道,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的选择条件并不永恒,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无疑应当更加重视学习,认识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做学习型教师。

二、社会领域有差距深圳市宝安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我认为在于当地已经构建成一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公民的环境条件。

正如都荣胜说的:“所谓学习化社会是指在社会提供相应资源、机会和氛围而形成的一个大的学习环境条件下,个体为达到不同层次的目的,或者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生计而学、为生活而学、为生命(价值)而学,通过自发、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发展个体,实现自我价值,并进而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推动的社会。

” 学习型公民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深圳的公民将培养自我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为学习目标,能根据自身不同年龄段的发展任务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并且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个性化的风格。

就说我们到深圳宝安区西乡中心小学参观时,室外的活动场所都有许多的书类,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翻阅。

多好的学风啊,这种学习活动在空间上扩展到一切社会领域,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深圳学习心得

深圳学习心得
深圳学习心得
在深圳学习心得
一、深圳的多元文化
深圳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这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企业。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氛围中学习,我受益良多。我有机会结识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和他们交流学习经验、文化差异和生活态度。这种跨文化交流让我眼界开阔,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收获了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
二、深圳的创新氛围
六、深圳的社会责任感
深圳是一个富有活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城市。学校和社区经常组织各种志愿活动和公益项目,让我们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这对我们的成长和未来职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七、深圳的未来展望
通过在深圳的学习生活,我深切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活力和潜力,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等着我们。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也希望将来能够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深圳,让我收获知识,也让我收获希望。
四、深圳的生活便利
深圳是一个宜居城市,这里的生活便利程度令人惊叹。无论是交通、食宿还是休闲娱乐,都能够满足我的各种需求。与此同时,城市的安全和治安情况也让我感到放心,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五、深圳的职业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深圳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职业发展机遇。在这里学习,我能够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企业和组织,了解最新的市场动态和职业需求。毕业后,我也可以留在这里发展,或是将在这里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带回自己的家乡。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一直以其开放包容的态度和创新创业的环境而闻名。在这里学习,我深切感受到了这种创新的氛围。学校和社会资源丰富,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蓬勃,我有机会参与各种创新项目和活动,体验到创意思维和团队合作的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这些经历对我的学习和职业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引言
在深圳的研究经历中,我获益匪浅。

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拥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和机遇。

在这里研究,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
业知识,还了解了创新创业的精神,以及深圳的城市魅力。

以下是
我的一些研究心得体会。

专业研究
在深圳研究期间,我专注于我的法学硕士学位。

深圳拥有许多
一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优秀的教师团队。

我有幸参加了一些高水平的研讨会和学术讲座,与知名学者进行了
交流和讨论。

这些经历加深了我的专业理解和研究能力,并拓宽了
我的学术视野。

创新创业精神
深圳以其创新创业精神而闻名于世。

我有幸参观了一些知名创
新企业和孵化器,亲眼见证了深圳的创新力量和活力。

我学到了许
多关于创新创业的理念和实践经验。

这些经验启发了我在未来的职
业发展中探索新的领域和机会,勇于创新和实践。

城市魅力
深圳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化城市,充满了活力和吸引力。

我喜欢深圳的城市氛围和宜居环境。

这里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系统,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条件。

同时,深圳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娱乐活动,我有机会体验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和文化节庆活动。

深圳的城市魅力令我难以忘怀。

总结
在深圳的研究经历中,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的提升,还受益于创新创业精神的熏陶和深圳的城市魅力。

我将这些宝贵的经历和体会带回家乡,并在未来的研究和工作中继续发扬光大。

感谢深圳给我提供了如此难忘的研究机会和体验。

参考资料
- 暂无。

深圳学习心得(3篇)

深圳学习心得(3篇)

深圳学习心得(3篇)深圳学习心得(篇1)今年,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成立40周年。

4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用他们的汗水汇聚成了如今的特区精神。

在新形势下如何传承和发扬特区精神,还需我们“大胆尝试+艰苦奋斗”。

“敢上九天将月揽,为邦不惜鲜血流。

”与挫折为伍,敢为人先,收获别样风景。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路披荆斩棘,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摸索出一条路。

他们就像那敢扎根于峭壁的松柏拥有最挺拔的身姿,他们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40年来也收获了别样的风景。

敢为人先是一种攻坚克难的勇气,有人畏于险阻,止步不前,在平淡中庸碌,有人却视困境如浮云,在众人之间,披荆斩棘,以崇高的责任心,克服可怕的困难。

青年干部需要学习和继承与挫折为伍、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敢于领风气之先,领潮流之先,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勇当改革的探路者、勇闯改革的“无人区”。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与奋斗为伴,锐意进取,争做实力担当。

深圳特区的奋斗者们,用40年的实际行动说明了,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成功都建立在辛勤奋斗的基础上,所有收获都来自勤劳的汗水。

任何侥幸心理,期盼天上掉下理想的成果,不流汗、不奋斗都是妄想。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

面对新机遇、新调整,奋斗是最有力的出击。

青年干部既风华在茂,更应当潮而立。

在时代发展、事业前进中,任他千般苦、万般难,我们也要敢于冲锋在前,不用扬鞭自奋蹄。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与坚持为友,常抓不懈,开拓崭新局面。

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各项成果,可以发现,我们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能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与坚韧。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年轻干部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艰苦奋斗、常抓不懈的工作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开创更崭新的局面!深圳学习心得(篇2)从一个南海之滨不为人知的小渔村,到跃升经济总量居亚洲前五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40年来,深圳从“一张白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赴深圳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禄劝中信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自启11 月初 , 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 , 我有幸与乡镇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前往深圳进行为 期 10 余天的学习。

根据安排, 我们在深圳集中学习了深圳快速发展的经验对中西部地区的启 示、组织资源开发与管理、观念更新与经济发展等有关的内容,并参观考察了深圳很多企业 和工厂。

其间,我又到深圳格力电器集团、华为集团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

通过这几天的学 习与考察,我觉得自己有这样一些体会或者感受:改革开放 30 年来,深圳实现了由一个边陲小镇向现代化都市的跨越。

1980— 2007 年,深圳 gdp 年均增长 26.9%, 1979年,深圳经济总量为香港的 1/8 ,现在为 1/2 。

2007 年,深 圳市国民生产总值 6765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 人均 gdp 全国率先过一万美元。

出口总 额 1684 亿余美元,连续 15 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深圳 4 大支柱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现 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娱乐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 2007 年中国城市竞争蓝皮书》 中称,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稳居内地城市第一。

环境和统筹发展的城乡格局这三个方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把这三方面的经验借鉴 到我们内地的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来,感到有三点启示。

启示一:破除“小富即安”思想,增强忧患意识。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面旗臶,致力 于尽快实现“国际化” ,成为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龙头城市。

与深圳相比,英山农民人均收 入在 3000—5000 元之间,相差 27— 30 倍;在工业上,英山自主创新能力有限,经济增长具 有粗放型特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限制,能源、水资源短缺,人口膨 胀压力,环境承载力 “四个难以为继” 的瓶颈性制约。

在地域上,农村与城市, 山区与沿江,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作为英山与深圳的差距而言,表面看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深 层次的原因是在于思想观念上的差距。

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深圳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在深圳生活学习的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学习氛围。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感悟。

以下是我在深圳学习的心得体会。

学习氛围浓厚深圳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这种精神也深深地渗透到了学习领域。

在深圳,学习氛围浓厚,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追求也非常强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能看到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身影。

在深圳,我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这种氛围不仅来自于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更来自于社会的潜移默化。

在深圳,人们普遍有着强烈的自我学习意识和自我提升意愿,他们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自我。

学习资源丰富深圳是一个高科技产业聚集的城市,这也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深圳,有着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不仅拥有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还有着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学术资源。

在这些机构里,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和知识,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除了高校和研究机构,深圳还有着众多的培训机构和学习社群。

这些机构和社群不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课程和培训,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在这些机构和社群里,学生可以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学习方式多样在深圳,学习方式也非常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和场景。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和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交流会来拓展自己的人脉和视野。

在深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场景。

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场景,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总结在深圳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学习氛围。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感悟。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赴深圳学习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赴深圳学习的学生,我对这个城市有着很深刻的体会。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1. 创新氛围浓厚:深圳是中国科技创新中心,许多知名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公司都在这
里设立了总部。

在这个城市,我感受到了创新氛围的浓厚,这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
也使我更加积极地关注自己的专业领域。

2. 人才济济:深圳是一个吸引人才的城市,这里有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吸引了大
量的学生和专业人士。

与这些人相处和交流,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拓宽了自己的
视野。

3. 市场活力强:深圳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这里的市场活力非常强大。

在这里,我可以感受到商业的脉搏,也可以亲身参与到一些商业活动中。

这让我在学习的
同时也锻炼了一些实际操作的能力。

4. 生活便利:深圳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生活便利程度非常高。

交通方便,各种服务
设施完善,也有很多娱乐和文化活动可以参与。

这让我在学习之余有更多的选择,可
以更好地平衡生活和学习。

总的来说,赴深圳学习是一个非常有益和宝贵的经历。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体会到了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活力。

我相信
这段经历会对我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篇一:赴深圳考察学习心得体会】赴深圳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禄劝中信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自启11月初,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我有幸与乡镇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前往深圳进行为期10余天的学习。

根据安排,我们在深圳集中学习了深圳快速发展的经验对中西部地区的启示、组织资源开发与管理、观念更新与经济发展等有关的内容,并参观考察了深圳很多企业和工厂。

其间,我又到深圳格力电器集团、华为集团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与考察,我觉得自己有这样一些体会或者感受: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实现了由一个边陲小镇向现代化都市的跨越。

1980—2007年,深圳gdp年均增长26.9%,1979年,深圳经济总量为香港的1/8,现在为1/2。

2007年,深圳市国民生产总值6765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人均gdp全国率先过一万美元。

出口总额1684亿余美元,连续15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深圳4大支柱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娱乐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蓝皮书》中称,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稳居内地城市第一。

深圳经验主要集中体现在改革创新的胆略、高效科学的 - 1 -环境和统筹发展的城乡格局这三个方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把这三方面的经验借鉴到我们内地的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来,感到有三点启示。

启示一:破除“小富即安”思想,增强忧患意识。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面旗臶,致力于尽快实现“国际化”,成为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龙头城市。

与深圳相比,英山农民人均收入在3000—5000元之间,相差27—30倍;在工业上,英山自主创新能力有限,经济增长具有粗放型特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限制,能源、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压力,环境承载力“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性制约。

在地域上,农村与城市,山区与沿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作为英山与深圳的差距而言,表面看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于思想观念上的差距。

要坚决破除官本位、等靠要的陈腐思想,坚决破除小富即安、稍进即满的小农经济意识,坚决破除不敢创新、甘居落后的惰性思维,坚决破除害怕竞争、嫉贤妒能的狭隘心态,真正做到以全民创业促全民思想解放。

启示二:破除因循守旧意识,增强创新创业意识。

因循守旧,永远落后,改革创新,田地生金。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深圳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发展,必须有敢闯敢干的劲头,勇于创新创业的意识。

首先要放活创业政策,壮大创业队伍,鼓励人人创业,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 2 -宜商则商。

其次要激活民间资本独资创业或入股经营;再次抓品牌建设。

品牌是竞争力,品牌出效益,品牌是产业的通行证,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英山茶叶在雷店,雷店茶叶在“三山”(蔡山、吉子山、汪山)。

要壮大雷店茶叶,必须走品牌营销之路。

雷店镇已注册了英山云雾茶寒香、吉子春、雪芽等茶叶品牌,但市场占有份额还不大。

在叫响品牌的基础上,整合资源,组建一家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是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最后要建立一批优秀企业家、优秀专业型人才队伍,带活市场,起到领头雁作用。

启示三:破除急功近利意识,增强打基础管长远意识。

打基础管长远的理念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一种发展境界,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落脚点在“好”字上。

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既要发展经济,更要绿水青山,不能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为局部利益而牺牲整体利益。

打基础管长远是有着丰富内涵的实践,核心是打造一批有利于富县强民的产业,形成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要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适合本地资源优势、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项目。

英山前景是茶产业,雷店优势是茶产业,茶叶产业是绿色生态无污染产业,多年来深受群众欢迎,千家万户因茶增收、因茶致富,老百姓甚至作了“采茶歌”“一早摘茶一斤油,一天摘茶一身绸,一月摘茶一头牛,一年摘茶一 - 3 -层楼”来形容茶叶带来的实惠。

要继续把发展茶叶产业摆在发展的突出位臵,全面实施“特色富县”战略,着重在打造茶叶品牌、组建龙头企业、繁荣茶叶文化等方面下功夫,真正把英山建成中国茶叶大县。

- 4 -【篇二:深圳学习考察心得体会】深圳学习考察心得体会今年6月24日至6月30日,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安排,区第xx期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前往深圳经理进修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

在此次体验式学习中,我们集中学习了两会热点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城市更新与相关政策、对新一轮文化热的冷思考、公务人员媒介素养提升和城市营销与投资推广等课程,并先后对深圳花园式园林式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概貌、深圳改革开放30年成果展、深圳文化产业园和东部华侨城进行了参观考察。

通过参加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我觉得自己有这样一些体会和感受。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验场,也承担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探索前人尚未涉足的盲区。

作为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探索者,这座城市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创新、务实,这也是这座城市的发展理念。

率先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合理定位的区域性自主创新体系,使之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自主创新洪流。

创新对于每一个深圳人来说,都是每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里的人即敢想、敢说、也敢做,就是因为他们有一股强烈的“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这与许多内地城市存在的不敢超前、不敢创新、因循守旧的观念形成了显明的对比。

深圳是一座流动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一个移民城市,在总人口1800万中,有1520万是流动人口,只有280万是户籍人口。

流动使这座城市不断产生新的就业机会,流动成为这座城市一道都市风景线。

但大量外来人口也使这座城市的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通过建立700个社区服务中心,划分10045个网格,推行以卡管人、以证管人、以房管人和以业管人的模式,提出了流动人口管理“落下来、稳下来、富起来、融进来”的新理念,促进了由移民城市向和谐城市的转变。

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可以说没有什么历史文化底蕴,然而深圳却敢于打文化牌,提出了“文化立市”的口号,他们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通过努力,如今的深圳已经拥有四大经济支柱产业:一是金融业、二是it业、三是物流业、四就是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创造深圳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在深圳学习期间,参观了深圳文化创意园,印象最深的就是参观研成控股旗下的红岁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利用自主创新的品牌基因体系提升传统产业、用文化创意打造的高端红茶品牌,凭借“文化+品牌”、“文化+创意”、“文化+国粹”的理念,为解决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立不住、站不稳、走不远”的问题起到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文化决定品牌价值的价值观。

东部华侨城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作为一名刚刚上任的副局级领导干部,有幸成为此次培训班中的一员,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充分认识到此次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当前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我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措施,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为我局圆满完成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工作。

【篇三:丁昌陆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参加毕节市名优教师赴深圳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七星关区燕子口中学丁昌陆2013年11月12日至12月9日,在毕节一中教务主任赵永雄老师和毕节市卫生学校姚钢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由毕节市委组织部组织的毕节市50名名优教师赴深圳高级研修班进行为期28天的培训学习,本次培训学习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1月12日至15日)、全体教师在深圳市经理进修学院听专家讲座;第二阶段(11月16日至12月9日)、根据深圳市对口办和深圳市经理进修学院的安排,毕节实验高中的吴勇、毕节民中的黄中健、毕节二中的张仕善和我被安排到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跟岗考察学习。

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努力的学习,我收获很大,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深度唤醒了自己的教育责任感,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消除了个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在整个培训学习期间,我有幸听到了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副局长、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特级教师、教育学博士王水发的“给教师的三条建议”;深圳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心理学博士马欣川教授的“教师心理压力调适及阳光心态塑造”;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叶文梓的“深圳市探索教育发展之路”等专家的精彩讲座。

深入到深圳市实验学校高中部特级教师康达军、喻秋生、田祚鹏等广东省名师的课堂进行听课学习,参加学校每周一举行的“晨会”、高二(3)班的“忆井冈”社会实践主题班会、数学和其它一些学科的优质课等活动。

同时大家还一起到学校学校的各处室深入调查研究,与相关领导进行咨询、交流和学习,参观学校学生各社团组织的活动。

使我有机会在深圳繁华喧闹之外,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剖析与反思,洗去心灵深处的一些灰尘与尘垢,让自己对教师这一份职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立志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到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一、教师要时刻具有爱心改变教育要从改变师生关系开始,教师要时刻具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最大的悲哀是对学生没有爱;教师最大的痛苦是失去学生对你的爱。

教师对学生既要有爱的情感与行为,又要有爱的艺术与智慧。

教师的价值在于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教师要用心做教育,满怀激情做教育。

教师要视学生为孩子,教师要善于用父爱、母爱、师爱去唤醒孩子的梦想,激发孩子的追求。

爱应出于真诚,发自内心,才可以感动别人,成为别人进步的动力。

爱需要尊重及宽容,特别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

尊重和宽容可让他们感念于心。

爱应该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

学生失意的时候,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足以让他铭记于心。

教师要细心去体察,捕捉学生的需要。

爱需要技巧,注意方式。

好多时候,我们总想当然认为,只要我心里有爱,对方就能感受得到,因此忽视了爱的表达方式。

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虽出于好意,却往往叫人受不了。

恰当的表达方式,才可能让人产生感谢之心,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爱需要提醒。

长期的接受,令学生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不再感动。

提醒他们关注周围的爱,特别是来自父母的爱,可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

二、做专家型的教师名师们课堂教学让我仿佛进入了学生时代,真正的感受到他在课堂上是如何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课堂上精彩一幕幕还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