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背诵课件
合集下载
1-2《离骚》课件(共8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时间过得很快,我好像赶不上了,担心年岁不等待我。
思考:说说诗人“恐”的内容是什么?这种“恐”反应了屈 原怎样的心情?体现他怎样的品德?
明确:担心光阴似水,时不我待,不能把美好的品行和超凡 的才能献给国家,以完成振兴楚国的大任。这反应了屈原面对楚 王昏庸、国家颓势而自己却不能及时地有所作为而焦虑不已的心 情,体现了屈原忧国忧民、一心报国的高尚品德。
第一节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1.高阳:颛顼之号。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 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2.苗裔(yì):喻指远代子孙。 3.朕:人称代词。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 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4.皇:美,大。考:已故的父亲。 5.贞:当、正当 6.览揆:视察衡量 7.肇:开始。 8.锡:通“赐”。给予;赐给。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莽。时光迅速地逝去,不稍稍停留,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春季与秋季时序更替,永无止境。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想到草木飘零凋落,担心有才德、有 作为的人也将有暮年到来。何不趁着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年富力强去除污秽,何不改变现行的
法度?乘上骏马疾驰,我愿为前驱!
《离骚》
屈原的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他的作品大致可分两类:
一类是《离骚》《九章》等在流放生活中写的政治抒怀诗; 一类是以《九歌》为代表的祭歌和反应诗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天 问》。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 创作、独立完成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 的一篇抒情诗。全诗370多句,近2500字 。
思考:说说诗人“恐”的内容是什么?这种“恐”反应了屈 原怎样的心情?体现他怎样的品德?
明确:担心光阴似水,时不我待,不能把美好的品行和超凡 的才能献给国家,以完成振兴楚国的大任。这反应了屈原面对楚 王昏庸、国家颓势而自己却不能及时地有所作为而焦虑不已的心 情,体现了屈原忧国忧民、一心报国的高尚品德。
第一节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1.高阳:颛顼之号。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 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2.苗裔(yì):喻指远代子孙。 3.朕:人称代词。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 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4.皇:美,大。考:已故的父亲。 5.贞:当、正当 6.览揆:视察衡量 7.肇:开始。 8.锡:通“赐”。给予;赐给。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莽。时光迅速地逝去,不稍稍停留,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春季与秋季时序更替,永无止境。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想到草木飘零凋落,担心有才德、有 作为的人也将有暮年到来。何不趁着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年富力强去除污秽,何不改变现行的
法度?乘上骏马疾驰,我愿为前驱!
《离骚》
屈原的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他的作品大致可分两类:
一类是《离骚》《九章》等在流放生活中写的政治抒怀诗; 一类是以《九歌》为代表的祭歌和反应诗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天 问》。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 创作、独立完成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 的一篇抒情诗。全诗370多句,近2500字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离骚》课件(37张PPT)

2017/12/6
( 6) 鹰和凡鸟不能同处一群啊,从远古以来就是 这样。 分析: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 波逐流 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 能够相安? 分析: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 小结:以上四句写自己和群臣的矛盾是不可 调和的。
2017/12/6
( 7) 。 我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我忍受着责骂 和侮辱。 分析: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 侮辱。
我忽然回头来放眼远眺啊,将去看看四 方广大的土地。 分析:写诗人放眼眺望四方大地
佩戴着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浓郁的花香 会更加芬芳。 分析:写诗人佩戴上多种服饰,使自己 更加光彩照人,暗指自我陶醉。
2017/12/6
世上的人们各有各的乐趣啊,而我独独 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分析: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 生只想追求美政,加强品格修养 。 即使把我肢解了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 道我的志向还会因受挫折而改变? 分析: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 改变自己志向。
2017/12/6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 替。 我只是崇尚美德并约束自己啊,可早 上刚进谏而晚上就遭贬黜。 析: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 仍然遭到贬黜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 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分析: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 黜是因为德行高尚
(五)、浪漫的精神 义无反顾的人生之路 “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诵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 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 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 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 长太息 / 以 / 掩涕兮,——哀 / 民生/ 之/多艰。余 / 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 朝谇/而/夕替。
( 6) 鹰和凡鸟不能同处一群啊,从远古以来就是 这样。 分析: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 波逐流 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 能够相安? 分析: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 小结:以上四句写自己和群臣的矛盾是不可 调和的。
2017/12/6
( 7) 。 我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我忍受着责骂 和侮辱。 分析: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 侮辱。
我忽然回头来放眼远眺啊,将去看看四 方广大的土地。 分析:写诗人放眼眺望四方大地
佩戴着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浓郁的花香 会更加芬芳。 分析:写诗人佩戴上多种服饰,使自己 更加光彩照人,暗指自我陶醉。
2017/12/6
世上的人们各有各的乐趣啊,而我独独 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分析: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 生只想追求美政,加强品格修养 。 即使把我肢解了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 道我的志向还会因受挫折而改变? 分析: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 改变自己志向。
2017/12/6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 替。 我只是崇尚美德并约束自己啊,可早 上刚进谏而晚上就遭贬黜。 析: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 仍然遭到贬黜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 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分析: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 黜是因为德行高尚
(五)、浪漫的精神 义无反顾的人生之路 “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诵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 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 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 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 长太息 / 以 / 掩涕兮,——哀 / 民生/ 之/多艰。余 / 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 朝谇/而/夕替。
《离骚》背诵课件PPT课件

06
《离骚》背诵检测与反馈
检测方式
逐句检测
教师可逐句提问学生,检 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背诵。
随机抽查
教师可随机抽取部分学生, 进行背诵检测,了解整体 掌握情况。
小组互查
学生可分组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背诵互查, 相互监督和纠正。
反馈内容
准确度反馈
教师需对学生的背诵准确度进行反馈, 指出学生在背诵中出现的错误。
流畅度反馈
反复朗读法
总结词
通过反复朗读来加深记忆。
详细描述
反复朗读《离骚》,直到能够流畅地读出整首诗,可以加深对诗歌的印象,提 高记忆效果。
联想记忆法
总结词
通过联想与诗歌相关的图像、故事或情境来记忆。
详细描述
将《离骚》中的内容与具体的图像、故事或情境联系起来,形成深刻的印象,有 助于记忆。例如,将某个句子与一个具体的场景或人物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 回忆起整首诗。
艺术特色
01
02
03
浪漫主义风格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奇 特的夸张和象征手法,塑 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
巧用香草美人意象
以香草喻品德高尚,以美 人喻君王,巧妙地表达出 对君主的思慕之情。
句式灵活多变
长句与短句结合,错落有 致,节奏感强,具有音乐 美。
名句赏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1
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真理的决心和执着精神。
《离骚》在艺术上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语 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02
《离骚》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忧国忧民情怀
诗人身世沉浮,国事衰微,民生凋敝,使其 产生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追求理想
1.2《离骚》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6.屈原《离骚》中“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两句以“鸷鸟”为 喻,表明自己绝不同流合污。7.屈原在《离骚》中,用“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两句表明自己宁死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决态度。 8.屈原《离骚》中“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两句,表现诗人忍受 委屈压抑意志,忍受着责骂和侮辱。9.屈原在《离骚》中,用“余虽好修 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两句写虽然崇尚美德而束缚自己,可早上 进谏晚上即遭贬黜10.屈原在《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 未悔”两句,表现自己为了心所向往的美德,纵然多次死去也不后悔。
长太息(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爱慕、崇尚)修姱(美好)以
羁兮,謇(楚地方言,助词,无实义)朝谇(谏诤)而夕替(废弃)。既替(废弃)余以
蕙 (蕙,一种香草,俗称佩兰。
,佩带。比喻高尚的德行)兮,又申之以揽茝(一种香草,即白芷)。亦余心之所善 兮,虽(纵然、即使)九(多次)死其犹未悔。怨灵修(指楚怀王)之浩荡(荒唐)兮,终不 察夫(语气词,用于句中,起缓冲语气的作用)民心(指屈原自己的心。一说指人心) 。众女(喻指小人)嫉余之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兮,谣诼(毁谤)谓余以善淫(淫荡)。 固(本来)时俗(世俗)之工巧(善于取巧)兮,偭(违背)规矩而改错(同“措”,举措)。 背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喻指准绳、准则)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 强调忧闷之深切。忳、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余侘傺(失意的样子)兮,吾 独穷困[(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乎此时也。宁溘死(突然死去。 溘,突然、忽然)以流亡兮,余不忍为(做出)此态(指迎合讨好他人的丑态)也!鸷鸟( 凶悍的鸟,指鹰、雕等)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本来就这样)。何方圜(同“圆”) 之能周(合)兮,夫孰(何、怎么)异道(不同道)而相安(相处、相容)?屈(使……受委屈 )心而抑(使……受压抑)志(心意、志向)兮,忍尤(责骂)而攘(忍受)诟(辱骂)。伏(同“ 服”,保持)清白以死直(为正道而死)兮,固前圣之所厚。
《离骚》ppt课件完整版

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该诗不仅在艺术手法和审美追求上对后世诗歌产 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后世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 作灵感。
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贡献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离骚》对 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传统做出了巨大贡献。
05
知识拓展:楚辞及其他 作品介绍
楚辞概述及其特点分析
楚辞的起源和发展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优美辞藻与深邃意境呈现
优美辞藻
诗篇中运用了大量的优美辞藻,如“蕙纕”、“揽茝”、“余独好修以为常”等, 这些辞藻既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深邃意境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诗篇呈现出深邃的意境。如“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不懈追求。
个人遭遇
屈原在政治斗争中失势, 流放期间深感国家前途渺 茫,个人理想破灭。
《离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开创浪漫主义诗歌先河
《离骚》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 手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和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对后世影响深远
屈原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对后世的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
象征手法的运用
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 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融入诗歌,
形成独特的象征体系。
强烈的个性和情感
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强烈的 个性和情感,抒发对现实社会的
不满和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
独特审美追求和创新精神
对美的独特追求
01
诗人对美的追求与众不同,注重表现内在的美和精神的美,而
非外在的形式美。
楚辞的特点
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贡献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离骚》对 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传统做出了巨大贡献。
05
知识拓展:楚辞及其他 作品介绍
楚辞概述及其特点分析
楚辞的起源和发展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优美辞藻与深邃意境呈现
优美辞藻
诗篇中运用了大量的优美辞藻,如“蕙纕”、“揽茝”、“余独好修以为常”等, 这些辞藻既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深邃意境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诗篇呈现出深邃的意境。如“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不懈追求。
个人遭遇
屈原在政治斗争中失势, 流放期间深感国家前途渺 茫,个人理想破灭。
《离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开创浪漫主义诗歌先河
《离骚》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 手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和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对后世影响深远
屈原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对后世的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
象征手法的运用
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 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融入诗歌,
形成独特的象征体系。
强烈的个性和情感
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强烈的 个性和情感,抒发对现实社会的
不满和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
独特审美追求和创新精神
对美的独特追求
01
诗人对美的追求与众不同,注重表现内在的美和精神的美,而
非外在的形式美。
楚辞的特点
《离骚》(实用完美版)PPT课件

结果:不被了解 余情信芳
结果:芳泽杂糅 昭质未亏
二、爱 国决心
继续上路 芳香弥章 好修为常 体解未变
1、请同学们概括出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 的人物形象?试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来把握。
高高的帽子 长长的佩剑 外在形象 荷叶做的上衣 荷叶缝缀的下装 众多的饰品 扑鼻的香气
德行高洁
2021
1、请同学们概括出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 的人物形象?试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来把握。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屈:动词使动,使…受委屈 抑:动词使动,使…受压抑 尤:责骂 攘:忍受 诟:侮辱
我使自己的心受委屈并使自己的意志受压抑 啊,我忍受着责骂和侮辱2021。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伏:守,保持 死直:为正道而死。死:动词为动,为…而死 厚:推重,赞许。形容词作动词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献身啊,本来就是前代的 圣人所推崇的。
长太息……多艰: 忧国忧民,心系祖国
亦余心……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内 宁溘……此态也: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至
在 伏清白……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美
品 质 不吾知……信芳:坚持操守,修身洁行
至 善
民生……以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虽体解……可惩: 忠贞不移,坚贞不屈
2021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忳:忧闷。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侘傺:失意的样子
穷困:走投无路,古今异义 状语后置,吾独乎此时穷困也
我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2021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溘:突然,忽然 不忍:不能容忍
流亡:随流水而消逝,古今异义 此态: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我宁愿突然死去来随流水消逝,也不能容忍 做出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离骚》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表现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定下抒情基调。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写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
心养性。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面对君主贤愚不分、忠奸不辨别,自己和群臣矛盾 尖锐,诗人坚定决心,抗争到底。
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思考:
(1)诗句中出现两个“恐”字,说说诗人“恐”的内 容各是什么?这种“恐”反映了屈原怎样的心情?体现他 怎样的品德?
(2)诗中以“江离”、“辟芷”、“秋兰”三种香草以 及剥皮不死的“木兰”、经冬不枯的“宿莽”比喻什么?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诗句中出现两个“恐”字,说说诗人“恐”的内容 各是什么?这种“恐”反映了屈原怎样的心情?体现他怎 样的品德?
解 题
離騷
“离骚者,犹离忧也” ——《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离骚赞序》(班固)
“离,别也;骚,愁也。” ——《楚辞章句》(王逸)
“‘离骚’即‘劳商’,相当今语‘牢骚’” ——《楚辞论文集》(游国恩)
《离骚》是屈原最重 要的代表作。全诗三 百七十二句,二千四 百余字, 《离骚》的 题旨,司马迁解释为 “离忧”,意思尚不 够明白;班固进而释 “离”为“罹”,以 “离骚”为“遭忧作 辞”;王逸则说: “离,别也;骚,愁 也。”把“离骚”释 为离别的忧愁。二说
2.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叙述恐怕时光易逝,自己修身的情况,并用不 死的木兰和经冬不枯的宿莽来表明自己志向的坚贞。
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节选)》ppt课件

文本翻译 ②美:形容词活用作 名词,美质,美德。 ①盛多,修饰“内美”
③加 ④美好的容态
纷①吾既有此内美②兮,又重③之以修能④。
⑤披。 楚地 方言
⑥香草名,又名藤芜 ⑦辟,通“僻”,僻静
扈⑤江离⑥与辟⑦芷兮,纫⑧秋兰以为佩⑨。
⑩水流很快的样 子,这里用以比
⑪时光,岁月 ⑫等待
汩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⑪之不吾与⑫。
(2)太注意修身
(3)不与世俗同流 合污
司马迁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结合这一节
说说屈原为何而怨?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怀王荒唐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小人(众女)嫉妒
社会风气(世俗)
对于黑暗的社会现实,对自己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诗人是否一味 哀怨?作者报以怎样的态度?(在原文寻找相关诗句)
智之臣
⑬同“导”,引导
⑭前驱
翻译:时光迅速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与秋天时序更替。考虑草木也有凋零之时啊, 便害怕美人也将衰老。何不趁着年富力强去除邪恶污秽,何不改变现行的法度? 乘着骏马奔驰啊,随我来吧,我愿为前驱!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的作用
承上启下。“内美”(内在美德)承接上文,指出生高贵、出生 祥瑞,名字美好。“修能”(美好容态)开启下文,用香草装扮自 身,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④形容词为动,为…哀伤
长太息①以②掩涕③兮,哀④民生之多艰。
⑥美好 ⑦名词用作动词,喻指束缚、约束。 ⑧谏诤
⑤爱慕、 崇尚
余虽好⑤修姱⑥以鞿羁⑦兮,謇朝谇⑧而夕替⑨。⑨废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 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分析:写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心养性。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也是我心地善良啊,即使死上几回 我也不会后悔。
(3)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恨君王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 分析:面对君主贤愚不分、忠奸不辨 别,自己和群臣矛盾尖锐,诗人坚定决心, 抗争到底。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你周围的许多侍女嫉妒我秀美的娥眉啊, 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
(6)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鹰和凡鸟不能同处一群啊,从远古以来 就是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 不同能够相安? 分析:自己和群臣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7)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我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我忍受 着责骂和侮辱。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献身啊,本来就是 前代的圣人所推崇的。 分析:诗人虽然抑郁难平,但情绪趋 向平稳,并坚定自己的信念,决心以前贤 为榜样。这样,诗人就有了精神力量。
前 七 节
后 六 节
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政治态度: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退隐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爱 国 决 心:好修为常、体解未变
叹息
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修洁而美好 百姓的生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废弃、贬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斥 唯 爱慕 束缚 句首语气词 谏诤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香草 薰草 佩带 重复 采集
《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 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 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 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 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香草美人” 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 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 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全诗 372 句, 93 节, 2464 字,课文是节选。
3、 赋的运用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 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 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 比兴手法 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 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 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 美人”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 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 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
诗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内心苦闷,忧国忧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追求美德,至死不改。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愿献身正道。
• 小结: • 述怀,揭示“朝谇而夕替”原因(洁身自 好,小人诽谤,君王昏庸),表现“九死 未悔”的坚定节操。
分析:诗人为自己坚持真理而自豪, 并坚信自己,至死不变。
找出本段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 志的诗句。
•么看。 •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 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 之可惩?” • ——以“好修”为乐,至死不变。
参考译文
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澳门离骚邮票
文章特色
1 、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 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 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 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了作者对现实 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2、 语言特色 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 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 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 地方色彩。
(12)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我忽然回头来放眼远眺啊,将去看看四 方广大的土地。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佩戴着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浓郁的花香 会更加芬芳。
分析:诗人从各个方面描写衣饰的高洁, 意在表明他修身之严。
(13)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世上的人们各有各的乐趣啊,而我独 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即使把我肢解了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 道我的志向还会因受挫折而改变?
根据译文背诵全文
我长叹息地禁不住要洒下眼泪,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多 么艰苦。我虽然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在清早做成,晚上 便已被人折毁。不怕他就毁坏了我秋蕙的花环,我又要继续 着用白芷花来替代。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纵使是 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 心。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丰姿,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世 俗本来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违背准 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人奉作法度。我忧郁失 意啊,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宁愿突然死去而魂离魄 散,也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 原来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哪有 曲和直能够一概相量?我委曲着情怀,抑制着意气,我忍受 着谴责,排遣着羞耻。伏清白之志而死忠贞之节,本是前代 的圣人之所称许。
(9)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赶着我的马车缓步走在长着兰草的水边 高地啊,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岗暂时休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在朝廷做官不被重用还要遭受指责啊, 我就退隐回乡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裳。 步:步行,使动用法,使……走。 驰:快跑。 焉:于彼,在那里。 止息:停下来休息。 分析:诗人无奈中退让,但仍带着 倔强,洁身自好。
离骚
屈原
导入新课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 的诗风,与之相提并论的_______则开创了浪漫主义 的诗风。所以,“_______”就成了文学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辞》中的名篇《离骚》。
屈原与楚词
1、 简介屈原 (约前 339 —约前 278 ),我国最早的大诗 人。名平,字原 ,又自云名正则 ,字灵均。战国 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 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 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 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政治理想无 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离骚》、 《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作品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突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通“圆” 合
责骂 忍受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侮辱
保持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我忧郁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分析:无奈而痛苦的浩叹。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我宁愿突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不肯同 流合污,卑躬屈节。 分析:自己虽遭遇不幸,但决不改变 自己的节操。
观察、选择 道路
久久
久立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返回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回原路 缓行,使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动用法 长着椒树的山冈 未出仕前服 长坐兰草的水边高地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装,指原先 志向 通“罹”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转 过我的车马返回原路,要趁着这迷途未远赶快罢休。把马辔 解了,让它在兰皋逍遥,在椒丘上驰驱,暂时休息。我不想 再上前者以遭受祸殃,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的旧衣。我要把 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没人知道我 也就罢了,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地芬芳。要把头上的冠戴加 得高而又高,要把项下的环佩增得长而又长。芳香和污垢纵 使会被人混淆呀,只我这清白的精神是丝毫无恙。我忽然又 回过头来放开眼界,打算往东西南北去四处观光。我的花环 是参差而又多趣呀,馥郁的花气啊会向四方远飏。世上的人 们任凭他各有所好,而我的习惯是专于爱好修洁。就把我车 裂了我也不肯变更,难道我的心还会怕受人威胁?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神仙,这里指怀王 荒唐
高尚德行 本来 善于取巧 造谣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淫荡
通“措”措施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向、违背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长地叹息,掩泪哭泣啊,哀叹人 民的生活多么艰苦。 分析: 表现诗人极度苦闷、难以 排解的心情,定下抒情基调。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我只是崇尚美德并约束自己啊,可早上刚 进谏而晚上就遭贬黜。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指辽阔大地
更加明显。章,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回头看
放眼四望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受创而改变 美好
繁多
芳香浓烈
“彰”
(11)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把头上的高帽再戴高些啊,把长长的 佩带再加长些。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我的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啊,惟独 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4)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世俗本来适合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 任意改变措施。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 悅于人奉作法度。 分析:写群小对自己的诬陷以及周围风 气的败坏。
墨斗,指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