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芒砀山

合集下载

冬天到芒砀山,寻找汉朝最开始留下的遗迹!

冬天到芒砀山,寻找汉朝最开始留下的遗迹!

冬天到芒砀山,寻找汉朝最开始留下的遗迹!这里是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古称芒山,位于豫、皖、苏、鲁交界处。

在平坦的豫东平原上,芒砀山是唯一的山群,正如泰山之高,芒砀山虽然不如泰山名气大,但也是名山一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芒砀山,则确实有不少名人甚至是仙人。

据说早在上古时代,芒砀山就是著名的采石场,黄帝巡游天下曾专门来到这里,而与黄帝争夺天下的蚩尤,也曾在这里活动过。

到了春秋时期,芒砀山迎来了一位圣人,这就是孔子。

孔子在“去曹适宋”,恰好经过芒砀山避雨,留下了世界唯一一座用“孔夫子”命名的山峰——夫子山,对于游学天下的孔子来说,芒砀山是他曾经路过的地方,也是重要的一个地方。

当时光来到秦朝时,大秦帝国迎来了最后时刻,随着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喊出了那句千古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顿时群雄响应,天下震动,起义军席卷各地,作为义军首领的陈胜,在陈县被拥立为王,随即由于内部争斗加上秦军反扑,陈胜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杀害,后来被属下安葬在芒砀山。

一代枭雄,居然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不过在芒砀山,也算给了陈胜最后的归宿。

后来汉朝建立,刘邦因为陈胜率先起义,下令厚葬加保护,如今已经成为芒砀山不少人一定要来参观的地方。

就在陈胜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却悄悄的在芒砀山躲藏多时,这就是刘邦,大汉王朝的创始人。

刘邦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早在刘邦做亭长的时候,有一次在外出的时候,遇到了秦始皇外出巡游,庞大的车队和气势让刘邦羡慕不已,“大丈夫当如是也。

”或许刘邦自己也没有想到,命运真的会如此有趣,自己最后成为皇帝,在长安城的未央宫中回首一生,最终在未央宫驾崩。

公元前211年,刘邦奉命押送一批人前往咸阳服徭役,由于当时天下局势已乱,在加上大家都对服徭役千前途未卜,无论是修长城还是建秦陵,由于徭役沉重,不少人就再也没有回来,于是不少人在服徭役的路上就逃跑了。

刘邦押送的这群人也跑了不少,更严重的是,下起了大雨,延误了行程。

按照秦法,即使到达目的地,也会被严惩。

芒砀山 诗句

芒砀山 诗句

芒砀山诗句芒砀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素有“泉城之山”之称。

它是济南市境内的一座知名山峰,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芒砀山以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围绕芒砀山的壮美景色、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写出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芒砀山,巍峨挺拔,高耸入云,四季如画,景色迷人。

登上山顶远眺,仿佛置身仙境,蔚蓝的天空和飘渺的云雾交相辉映。

山势峻峭,峰峦叠嶂,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腾跃于大地之上。

峰顶蓝天白云,俯瞰山下的济南城,霓虹灯光熠熠生辉,夜景美不胜收。

山脚下是碧波荡漾的芒砀湖,湖面如镜,倒映着周围山峰的倩影,宛如一幅写意的山水画。

徜徉于芒砀山的怀抱中,人们可以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林间的清凉空气更让人心旷神怡。

芒砀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史书记载,芒砀山早在唐朝时期就被赞誉为“东岳”之一,被誉为“天下所人神共宗”之处。

这座山曾是古代文人雅士的隐居之地,大量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诗篇佳句,抒发着对芒砀山的热爱。

他们用笔墨描绘出山中的美景和自然的神奇,留下了很多闻名后世的诗句。

登山遥看烽火起,一马当先入烟尘。

——北宋·杨炯《芒砀山作》芒砀山高过五岳,清悠峭峻万山中。

——元朝·张安乐《芒砀山》惊涛拍泊多似雪,芒砀山头一白云。

——明朝·杨基《登山》诸峰行影陪行止,玉井梯云手足成。

——清朝·黄玉箴《过芒砀山感怀》这些诗句生动描绘了芒砀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们对芒砀山的崇敬之情。

芒砀山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成为文学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吸引了无数文艺爱好者前来品味和创作。

除了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芒砀山还拥有丰富的人文底蕴。

山上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佛教文化遗迹,如巍巍的芒砀寺、古老的字林庙等。

这些寺庙和文化遗迹见证了芒砀山的佛教信仰历史和人们对信仰的追求。

在山上漫步,可以感受到古老寺庙的庄严与宁静,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芒砀山是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和济南市的重要风景名胜区,是热爱自然和文化之美的人们向往的乐园。

芒砀山旅游朋友圈文案文言文

芒砀山旅游朋友圈文案文言文

芒砀山旅游朋友圈文案文言文
摘要:
1.介绍芒砀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
2.列举芒砀山的著名景点及特色
3.强调芒砀山旅游的价值和意义
4.结束语
正文:
1.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
芒砀山,位于我国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此处地势险要,素有“中原腹地的金锁钥”之称。

历史上,芒砀山曾是楚汉相争的烽火之地,汉高祖刘邦在此斩蛇起义,揭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王朝序幕。

2.著名景点与特色
芒砀山风景名胜区拥有多个著名景点,如:芒砀山汉文化博物馆、陈胜王陵、芒山寺、大汉雄风雕像等。

其中,汉文化博物馆珍藏了大量珍贵的汉代文物,让人一览千年风采。

陈胜王陵则见证了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王的传奇一生。

芒山寺为千年古刹,香火鼎盛,游客络绎不绝。

大汉雄风雕像展现了汉朝雄浑大气的风范。

3.旅游价值与意义
芒砀山旅游,既可领略自然风光,又可品味历史文化。

游客在此地,既可以感受大汉雄风的恢宏气势,又可以了解汉朝的繁荣昌盛。

此外,芒砀山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汉服文化节、中秋诗会等,让游客在游玩中体验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结尾】
综上所述,芒砀山风景名胜区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创意于一身,是您休闲度假、寻古探幽的理想之地。

若问何处能寻千古风流?芒砀山,正等待您的光临!
【结束语】
愿您在芒砀山,寻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喜悦。

芒砀山旅游朋友圈文案文言文

芒砀山旅游朋友圈文案文言文

芒砀山旅游朋友圈文案文言文
(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芒砀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芒砀山的自然风光
3.芒砀山的人文景观
4.旅游贴士:交通、住宿、美食等
5.结语:对芒砀山的总结和期待
正文
芒砀山,古称砀山,位于我国河南省永城市东北部,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名山。

砀山之名,源于古时的帝王祭祀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

芒砀山旅游朋友圈文案文言文首先向您展示的是芒砀山的自然风光。

芒砀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山间绿树掩映,溪流潺潺,为游客呈现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

您可以在此欣赏到四季变换带来的不同景色,春花烂漫、夏日绿荫、秋叶斑斓、冬雪皑皑,美不胜收。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访芒砀山的人文景观。

在这里,您可以参观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芒砀山石窟,欣赏千年壁画,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

此外,还有众多历史名人的题字碑刻,如王羲之、颜真卿等,均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素材。

同时,芒砀山还有众多寺庙古迹,如古砀寺、圆通寺等,您可以在此感受古刹的庄严祥和,寻求心灵的宁静。

在游览芒砀山时,还有一些旅游贴士需要您注意。

首先,交通方面,您可以选择自驾或乘坐长途汽车前往。

其次,芒砀山附近有众多住宿选择,如农家乐、酒店等,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住宿。

最后,芒砀山附近的美食也不可错过,如地方特色的砀山酥梨、烧饼等,定会让您流
连忘返。

总之,芒砀山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相信您在游览的过程中一定会收获满满的美景和回忆。

芒砀山游记作文范文

芒砀山游记作文范文

芒砀山游记作文范文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

”芒砀山正是因为和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名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闻名于世。

它犹如一幅历史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今天有幸来到芒砀山,一睹它美丽动人的容颜。

一路欢歌笑语,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国家AAAAA级景区芒砀山。

远远望去,芒砀山绿树环绕,春意盎然,让人无比向往。

我们来到了第一站,汉兴源刘邦斩蛇地,观赏了5D电影,电影讲述了刘邦斩蛇的经过,我们一睹了汉高祖刘邦的威武、高大。

第二站,是我们最期待的“汉式成童礼”。

大家都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大堂。

我们先开始换衣服。

白衣红裙,翩翩起舞,刚才还在叽叽喳喳说话的女生们穿上汉服立刻变成了优雅端庄的小淑女;白衣蓝袖,风度翩翩,穿上汉服的男生立马作揖寒暄,化为彬彬有礼的小公子。

汉兴源文化讲师给我们做了“习礼、知爱、感恩、励志”的演讲。

讲师还教我们躬身行礼,念及父母养育之恩,庄严的成童礼让同学们经受了一次心灵洗礼。

第三站,我们参观了梁王墓群。

我们首先参观了梁孝王后墓,它被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比北京十三陵还大二倍之多。

一听导游的讲解,我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冲进了王后陵。

我们顺着台阶向下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通道,导游介绍说,这是相思道。

连着王后陵和梁王陵。

可惜的是,通道修了不到一半,王后便西归了,留下了千古遗憾。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最古老的“冰箱”,没想到,这不是用来藏食物的,而是夏天藏冰的。

我不由得感慨,古人真是智慧呀!芒砀山汉墓群是我们先人用錾子蘸着汗水写出来的一本书呀,我们又一次赞叹不已。

晨曦微亮,我们迫不及待地登上了金笔的快乐大巴,开始了芒砀山的一日游。

芒砀山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

沿途是一片片的花海,伴随着欢歌笑语,我们到了芒砀山。

我们首先来到了刘邦斩蛇处,这可是一大奇观:斩蛇处的纪念碑,在夜晚会有金甲帝王的形象。

随后我们来到了情景剧场,情景剧讲述了刘邦斩蛇的过程,还有一首诗印证了此景“中原竞逐鹿,一蛇阻中原。

芒砀山游记

芒砀山游记

芒砀山游记【第1篇】花红柳绿芒砀山,踏青赏景汉兴地。

——题记“满街杨柳绿如烟,画出清明三月天。

”阳春三月正是春天出游的好时候,这一天我与同学老师们去芒砀山一日游。

一路上,我们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向目的地出发了。

窗外的景色让人不忍转移视线,那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和那金黄的油菜花争相斗艳,好像要比一比谁最引人注目。

同学们有的拍照留念,有的连声赞叹,有的拍下视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位于河南永城,是一处集山水揽胜、文化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带着对历史的追忆,我们来到了汉兴源,看见了宏伟高大的刘邦斩蛇碑,接着,我们与老师一同看了短片——刘邦斩蛇。

午饭之后,我们来到了汉梁王陵,我还没进大门,一阵“哇”的尖叫声回响在我的耳畔。

原来是同学们被眼前的景色震惊了。

远远望去,高耸的阶梯直通天际,让人叹为观止听讲解员说:这里的台阶一共有365个,表示一年的365天;平台共有12个,代表一年中的12个月。

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来到了王后陵墓,通道的一侧是车马室,那马体型健壮,和真马的大小一般。

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进王后陵墓,突然眼前暗了下来,迎面吹来一阵阵潮湿的凉风,墙上滴下了一滴滴水,让人感到一些阴森。

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看到了金缕玉衣,能贮藏食物的贮冰室,也就是现在的冰箱,石制坐便器……其中,我最喜欢汉梁王与王后陵的通道——相思道。

相思道是汉梁王陵和王后陵之间唯一能直通的通道。

可是当时修这条通道时,王后正好去世,留下了千古遗恨。

我真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

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我们来到了国家地质博物馆,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这里面有昆虫标本,生物化石,石头宴……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石头宴,它们都是天然化石,一个个都像真的一样,我真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虽然这次游览很累,但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程。

我不仅了解了中国的历史,还学习了汉代的文化,真是受益匪浅啊!【第2篇】“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芒砀山 诗句

芒砀山 诗句

芒砀山诗句
芒砀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淮北市,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山峰。

它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与标题相符的一些诗句,来描绘芒砀山的美丽与魅力。

1. 万峰云涌起,巍峨耸入云霄。

芒砀山高耸入云,峰峦重叠,云雾缭绕。

如同一幅恢弘壮丽的画卷,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2. 山青水秀色,仙境如诗世。

芒砀山融合了仙境般的美景,山青水秀、山花烂漫。

仿佛置身于诗意的世界中,让人心神愉悦。

3. 瀑布飞珠溅玉壁,声如龙吟鹤唳。

芒砀山的瀑布从峰巅倾泻而下,水流如玉壁上飞溅的珠子,发出如龙吟鹤唳的声音。

在这壮观的景象面前,人们无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4. 云海迷离烟雾起,恍若仙人出世。

芒砀山常常被云雾所笼罩,蓬勃的烟雾使其宛如仙境中的仙人。

云海迷离的景象,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与想象。

5. 峰巅观日出,霞光璀璨绚丽。

芒砀山的山巅是欣赏日出的理想之地,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山巅的时候,霞光璀璨绚丽,宛如一幅绘画般美丽。

6. 登临高峰俯瞰,山河尽收眼底。

站在芒砀山的高峰上,可以俯瞰整个山脉的美景,山水连绵,尽收眼底。

这种壮丽的景色给人以宁静与宽广之感。

芒砀山被誉为自然的艺术宝库,它不仅有着绝美的自然景观,还蕴含着广阔的历史文化。

无论是对于山水之美的赞美,还是对于人文之魅力的描绘,诗句都能将芒砀山的神秘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我们用诗句来表达对芒砀山的热爱与敬仰,将这个美丽的地方传颂下去。

芒砀山游记散文

芒砀山游记散文

芒砀山游记散文第一篇:芒砀山游记散文流汗的公牛,秋日寻故地。

乘兴游芒砀,山城多毓秀。

梁苑好风光,盘桓汉兴源。

思接千载长,登高吟大风,虔心谒刘邦。

国庆假期,去了趟芒砀山。

十几年前曾经去过一次,这次去了之后发现,芒砀山变化真的很大。

xxxx年xx月底,永城的同学张学诚结婚,我和文斋、兴臣应邀前去祝贺。

等婚礼结束,学诚非要留我们多玩一天,推荐去芒砀山玩。

既然来了,那就客随主便,况且也有时间,就答应下来。

于是,我仨便前往芒砀山。

当时,很少出门,也没见过山,到了芒砀山感觉很新奇。

记得那时候芒砀山还没有很好地开发,正热火朝天地开山炸石头,卖石子,炼水泥,山脚下就有一个水泥厂,原料就是芒砀山的石头了。

穿过山下的小集镇,山路边随处可见破碎石头的石料厂。

好像附近还有一个监狱,我们甚至还见到狱警带领犯人在田地里劳作。

当然,早在几年前,这座监狱就搬到了商丘。

随着旅游的日益升温,芒砀山也被有识之士的慧眼发觉了,水泥厂也停了,封山育林,一系列保护性开发让昔日的小石头山变了模样,如今的芒砀山地质博物馆就在水泥厂的旧厂址旁边。

如果不是今天亲眼看到,想想当年,真有点不可思议呢。

车子沿着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一路前行,一直到景区大门口。

原来的山间小路早没了踪影。

下了车,是个广场,两个巨大的仿汉阙建筑映入眼帘,十分气派,有点大汉遗风的感觉。

顺着大门往里走,是一个仿汉阙大门,中间门额上刻有“汉梁王陵”四个红色大字。

再往上走是层层台阶,尽头便是梁孝王后陵墓了。

台阶依着山势而建,据说有365级,真有点巧合,也被景区当做了一个宣传亮点。

印象中,当年这里是一个山坡,也没有像样的路,更没有台阶,长有高高低低的松柏树。

此刻,不由得想起当时的情形,由于没有向导,我们在山坡上转悠了半天,才寻的梁孝王后陵下。

还没等仔细观看,忽听到几声巨响,头顶上石块乱飞,当时吓了一跳,原来不远的山下正在放炮炸石头,真是有惊无险呢。

今天,再也不会发生这刺激的一幕了。

迈步石阶,两旁草木葱郁,还安放有石羊、石马等6对石兽,奇怪的是都带有翅膀,想来是神兽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巍巍芒砀,兴亡于干戈之际;滚滚英雄,沉浮于山石之间。古风豪士,骤起尘莽;春秋烟霞,雨润关山。孔圣人寻路于故国,斯诚至哉;众夫子避雨于高崖,风雅久也。想秦时明月,染血洒泪;陈楚张目,铁马狂突。官逼民反,斯斩木能为强兵;师动金城,历万古而尊前贤。雄杰断首,白虹贯日;神土葬义,青峰泫然。汉高祖起事于荒岩泽畔,紫云抱瑞;赤帝子挥剑于风雨乱世,义旗高悬。一蛇当道,剑气冲天;祖龙已死,东风西渐;鸿门宴罢,骓嘶红颜;九州一统,华夏归汉;猛士归乡,再登故山;大风又起,狂歌千年。
紫气岩
紫气岩在高祖庙北20米,是一天然山洞,洞门镌刻“密云洞”。门内为人工石室,室后进入天然山洞,洞内有刘邦石雕像一尊。抗日战争前被盗,但石壁留影数年。
紫气岩乃刘邦斩蛇之后,在芒砀山的隐身之处。其名起于《史记·高祖本纪》:“秦始皇帝常日:‘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通压)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日:“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水经注》云:“(芒砀)山有紫气岩,为汉高祖隐处。,’清光绪二十九年篡《永城县志‘古迹》载:“至今有洞,摩崖刊‘紫云洞”.
若夫登高涉险,沐英风之长浩浩;抚今追昔,览雄魄之走遭遭。梁孝开国,建梁园而赋枚马;筑墓建茔,凿山空而聚奇宝。魏武挥鞭,屯利兵而问九鼎;翼德守寨,待皇叔而山林啸。魔星三煞,公孙胜降之收水浒;文传六义,辟书院吟风教尔曹。有诗仙太白,扪盘石而悲千古;诗圣子美,登吹台而忆李高。诗鬼长吉,闻蛇哭而夜起舞;才子枝山,步歌台而唱夕照。秦风汉月,群星耀耀,唐诗宋韵,天日昭昭。经百代而崔嵬拔雄,历千载而吞云吐豪。却忆六十年前,铁蹄踏血,倭寇逞凶。千山万水付劫灰兮,满目焦土;千村万寨遭掳掠兮,十室九空;千城万阙皆屠场兮,尸山血海;千里万里闻鬼啸兮,怖云惊风。热血男儿,抛泪执戈;抗日志士,捍我长城;芒砀赤子,英雄雨亭;毁家纾难,为国尽忠。枪林逼兮鬼烧山,弹雨飞兮云暗暗,众志诚兮保家园,决死战兮岭为关,肠寸断兮眉不敛,喝风雷兮裂敌胆,抡刺刀兮照水寒,鬼死尸兮遍层峦,猛士守土兮不生还,山垂首兮泣英贤,河低诉兮招魂篇……
北宋末年,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在芒砀山招生兵买马,筑寨称王,杀富济贫,扬言要吞并梁山泊大寨,.宋江听后大怒,遂派九纹龙史进、神机军师朱武等人领兵前往芒砀山收降,结果被项充、李衮杀得大败.后来宋江翟军师吴用等亲自上阵,公孙胜摆下石阵图才降伏三位好汉,成为梁山英雄。因他们三人在72地煞星之列,所以他们三人聚义的地方被称为三星道观。
张飞寨保留有内外两道寨墙,依山用青石垒成。外寨墙残高1米,宽1米余,南北长250米,东西宽约200米,周长近千米,内寨墙周长130米。外墙西侧有“张飞饮马泉”,常年不涸。寨内中心为一摩崖石刻,正楷,字迹模糊,唯“考知政事”和“至元十三年十二月”等字可见。山寨大门南地势平坦,为张飞校兵场,内有一石眼传说是张飞插战旗用的。
鸿蒙初开,盘古挥斧;天崩地摧,女娲情长;造物感平原千里,弹神丸而落厝;瞰其突兀而峻拔,遂命名曰“芒砀”。北斗频顾,日月奔走,听沧海之喧嚣,看桑田之青黄。群山拱抱,拥极顶如插云壁:诸峰聚散,展巨翅似凤欲翔。百草丰茂,繁红紫而簇春夏;青松白果,凌严冬而兼秋香。仰探白云悠悠,聆清都之乐摇摇;俯视玉河如带,绕翠岩而水漾漾。噫!天造此豫东名山,地假以锦绣文章。
紫气岩乃永城古代八景之一,名日:芒山王气。诗云:“岩端紫气满晴空,缥缈云龙在望中。万叠烟云余故国,双轮日月照新丰。扫除秦楚威犹壮,压倒淮徐势尚雄。喜有贤侯开绛监,弦歌多士坐春风。”紫气岩历来为芒砀山之名胜,吸引很多仁人志士来此怀古,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唐代高适在游览紫气岩后写道:“朝临孟诸上,忽见芒砀间。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时清复何有,禾黍满空山。”明朝永城诗人张星在《砀山》中写到:“高峰占紫气,帝子此中分”。
砀城遗址
砀城遗址在芒砀山区山城集。秦时砀郡、砀县治所,城墙尚存。现存夯筑北墙,西起书店院后40米处,东至芒山中学东北侧,长890米,宽约30米,最高处2米,东、南、西城墙地上无存。城内有制陶,冶铁遗址。
据史籍可知,商代的芒地,春秋时宋国之砀邑,即今之山城集。秦置砀县,砀郡,治所均在今山城集。汉代砀县属梁国之沛郡,三国魏仍隶属梁国。西晋,砀县并人豫州梁国下邑县(治所在今砀山县东)。南北朝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复置砀县、砀郡,治所在下邑,下邑县治迁至栗(今夏邑县治)。北齐废砀郡、砀县,新设安阳县(治所在今保安山南)属彭城郡。隋更名砀山,属宋州,即今安徽省砀山县治,芒砀山隶属之。唐朝将山城集命名为保安镇,宋朝将芒砀山归属永城县,明朝易名兴隆集,后改名为山城集。清初改为清努镇,但当地群众拒不易名仍称山城集。1940年4月,为纪念鲁雨亭烈士为国捐躯更名为雨亭集。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划属夏永砀县,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11月始,先后划属砀南县和砀山县,1952年初重新划回永城县。近年来雨亭集又恢复原名,以山城集称之。
阴霾一开,天地一新;峻峭百丈,尺尺传神。红花染坡,绿鸟鸣琴;青松滴翠,飞瀑留人。断蛇碑前,游客如云;日暮神来,瞠目惊魂;金缕玉衣,历久弥新;四神壁画,冠绝乾坤;山前是面粉之都,熙来人往;域内有煤海之称,墨玉流金。北靠欧亚之大动脉,咫尺陇海;南面飞腾之高速路,直上连霍。踞豫东之重镇,通四省之要津。
朱子浅学,不甘流俗:执着求索,兀兀穷年;教坛有嘉,浮沉无迹;穷达度外,惟求孜孜;玩味山水,万物终始;载欣载奔,载仁载智。登芒砀山之极顶,见罡风之摧石;望浮云之渺渺,感人生之匆匆;思英雄而往矣,留天地以正气;爱家山之缘久,报天恩之斯时;驰精魂于万载,寄情怀于一诗,遂曰:长剑倚天裁斗牛,平芜沧海走扁舟。幽明意气才吞吐,表里风云即放收。物未穷时休作大,法成刚处始为柔。君心可有千千结?且到芒山最上头。
宋中三首
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惟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朝临孟诸上,忽见芒砀间。
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
时清复何有?禾黍满空山。

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
君王不可见,修竹令人悲。
九月桑叶黄,秋风鸣树枝。
丁都护歌
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遣怀
杜甫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
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张飞寨
张飞寨位于芒砀山主峰西边的一个小山头上。《永城县志》载:此为“蜀汉刘备由徐州辞别袁绍与张飞相聚处。”《资治通鉴》载:波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死后,刘备遂领有徐州。袁术不高兴,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术攻刘备以争徐州,备使司马张飞守下邳……袁术与吕布书,劝令袭下邳,许助以军粮。布大喜,引军水陆齐下。备中郎将丹阳许耽开门迎之。张飞败走,布虏备妻子及将吏家口。”张飞兵败后逃至芒砀山筑营扎寨,招兵买马。
陈胜墓门石刻
正当农民起义军威逼秦都成阳节节胜利之际,由于义军内部混进了居心叵测的贵族,加之强大的秦军反扑过来。陈胜还兵下城父(今安徽省涡阳县境)被车夫庄贾杀害。“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苍头军,起新阳,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葬陈王于砀,谥日‘隐王’。”(见《资治通鉴》)。
关于陈胜葬于芒砀山,正史有不少记载。权威的地理书《水经注》也写道;“山有陈胜睹秦乱,首兵伐秦,费终厥谋,死葬于砀。”由于陈胜、吴广率先起义反秦,在其影响下起事的刘邦建立汉朝后,就规定每年以猪羊等祭祀陈胜,并按照王侯的待遇派30户丁役守冢。直至今日,邻近的丁窑村有人还承认是守墓人的后裔。东汉时陈胜墓不再受到保护,北宋淮南人陈纲在芒砀山看到的已经是“狐鸣陈涉孤坟坏,金尽梁王石室空”。到解放前夕,陈胜墓已是残迹仅存了。1976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修复陈胜墓,同年5月1日郭沫若先生给墓碑题了词。
由于开山采石,紫气岩受到破坏,现仅存残迹,尽管是一代君主的避难住所,我们也只能凭吊一番罢了。
三星道观
日期:2006-7-4 8:48:29来源:阅读次数:3315
三星道观旧址位于芒砀山主峰东南侧,相传为水浒英雄攀瑞、项充、李衮三个在芒砀山聚义的地方。《水浒传》第六十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介绍了公孙胜收伏三位好汉的故事。
芒砀山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有堪称天下奇观的汉高祖斩蛇碑,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郭沫若先生亲自题写了碑文。西汉梁国王陵墓群,被专家学者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金缕玉衣曾作为中新建交的先行使者赴新加坡展出。四神壁画,历经二千多年仍色彩艳丽,被专家学者评价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另有歌风台、赤帝峰、御龙泉、芒山书院等,芒砀山真可谓处处皆瑰宝,山山有风韵,吸引无数有识之士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龙腾盛世,歌吟华年。自古至今,吟咏芒砀山的诗词歌赋如珠盘落玉,瀑堕深潭;如群星耀耀,沧浪潺潺。描绘芒砀山的绘画作品和拍摄芒砀山的摄影作品也如朵朵奇葩,绽放在各报纸、杂志、网站。
“五一”哪里去,永城芒砀山!
云霞苍翠处,芒砀沐春风。
省委书记徐光春与商丘市委常委、永城市委书记王建民,永城市市长朱明伦畅谈芒砀山远景规划。
诗情画意芒砀山
请君来芒砀山旅游
中共商丘市委常委、永城市委书记王建民永城市市长朱明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来永城,能不去芒砀山乎!
芒砀山位于永城市北部,距离市区30公里,是由十多座小山组成的群山,面积十多平方公里。这豫东地区上惟一的山群,犹如凌空落于平原上的“仙女”,清丽脱俗、风姿绰约,美丽动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芒砀山虽不大,但它和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名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犹如一幅历史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犹如矗立于千里平畴上的一座丰牌,处处镶嵌着美丽动人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在此避雨;秦始皇望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压之;汉高祖刘邦隐于紫气岩,在此斩断白蛇,举起义旗而成帝业;汉文帝刘恒在此建高祖庙,并亲往祭祀;曹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得金宝万斤;张飞兵败,逃至芒砀山筑寨练兵;高适、李白、杜甫、祝枝山畅游芒砀山,传下千古诗篇;水浒英雄樊瑞、项充、李衮芒砀山聚义,宋江、吴用、公孙胜前往收降,《水浒传》有篇目曰:“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抗日民族英雄鲁雨亭血染李黑楼,长眠于芒砀山麓。山以人名,人以山显,其山溢彩盈韵,其人名灿史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