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快速公交(BRT)规划建设情况页PPT文档
济南市快速公交(BRT)规划建设情况页PPT文档41页PPT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济南市快速公交(BRT)规划建设情况 页PPT文档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济南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实践

收稿日期:2010)01)13作者简介刘彤()),男,院长,山东大学交通规划工程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规划、智能交通技术应用研究、交通经济研究等。
济南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实践刘彤,巩丽媛,王逢宝,张蕾,李嵩(济南市公共交通发展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31)摘要:分析了济南市BRT 系统的建设背景,提出了/双快0模式、左右开门可以转换、两种车辆运行等的/济南模式0。
在简述了首期BRT 系统六条线路的工程概况后,重点从专用路权、站台、车辆、运营线网、信息化和运营管理等方面阐述了BRT 系统的六个组成部分。
通过对比分析和系统总结,利用大量数据说明了济南市B RT 系统的特征与优势,并取得了较好的运营效果。
BRT 改善和提升了城市交通环境、优化了城市居民出行结构,是一种适合于济南市目前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交通规划;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实践;网络化中图分类号:U 491.1+7文献标识码:APractice of th e BRT syste mi n J i nan cityLIU Tong,G O NG Li-yuan,W A NG F eng -bao ,ZHA NG Lei ,LI Song(J inan C it y Public Traffic Co mp any Su st ainable Tran s port a tio n &Dev elo p men t R es earc h In stit u te ,Shando ng J i nan 250031Ch in a )Ab stract :Th is paper i n troduces t h e practice of BRT sys -te m i n Ji n a n .It anal yz es the bac kground of ji nan B RTsyste m,and proposes /ji nan p attern0w it h /dual f ast0l anes ,transf or m ati on bet w ee n lef t door and ri gh t door ,operati on of t wo siz e buses ,etc .After i ntroduction ofconstructi on of s i x B RT li nes i n t he i n itial stage ,it elabo -rates on the 6co mponen ts ofBRT syste m incl ud i ng excl u -s i ve la n e ,station ,veh icle ,li ne net w ork ,inf or m a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 m e n.t By co mparison ,anal ys i s andsu mm ing -up ,it app roves the c haracter and a dva n tage ofJi nan B RT syste m ,a nd the good oper ation resul.t BRTm i p roves urban traf fic envir onmen ,t op tm i iz es u r ban cit-i z en travel structu r e ,and i s a devel opmen t mode su itab l e f or current s it u ation of Jina n .K ey word s :transportation p la nn ing ;Bus Rap id Transit (BRT);p racti ce ;net wor k引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济南市快速公交系统现状探究

济南市快速公交系统现状探究【摘要】本文在介绍济南快速公交系统规划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济南发展快速公交系统的必要性。
进而总结济南快速公交规划的流程和主要内容,并简单介绍了规划方案。
最后归纳了济南快速公交规划的主要特点以及BRT的利弊,并对其未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济南、BRT、规划、利弊•引言快速公交系统(BRT)具有容量大、服务标准高、投资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既可以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也可以成为交通网络的补充。
建设快速公交系统是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措施,我国许多城市纷纷开始了快速公交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著名的泉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开放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机动车迅猛发展,城市空间布局重新调整等几个方面同时进行的阶段。
为了应对城市发展的要求,济南市开始了快速公交系统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2005年展开了近期建设规划和首期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成为我国快速公交系统实践中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
•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背景1、城市空间布局发展分析济南市中心城东至东巨野河,西至南大沙河,南至南部双尖山、兴隆山一带山体及规划的济莱高速公路,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面积1022平方公里。
2004年底,中心城城市人口约为280万人(其中包括暂住人口50万人),人口集中在200多平方公里的呈团状布局形态的老城区内。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中,规划济南市中心城的布局形态由老城区的单核心发展模式向“一城两区”的空间布局结构进行调整(见图1)。
“一城”指主城区,“两区”为西部城区和东部城区,预计2020年总人口430万人,其中,主城区人口310万人,用地290平方公里;西部城区50万人,50平方公里;东部城区70万人,70平方公里。
城市主城区和东部城区形成连绵向东的发展态势,西部城区由于地质条件,形成相对独立的一个组团发展。
济南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

BRT的提出近几年来,世界上许多城市正在逐步推广一种快速公共交通方式,称为快速公共汽车运营系统(BusRapid Transit,即BRT)。
BRT是通过为人们出行提供高效服务的公共交通系统,缓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引导城市合理发展的有效手段。
美国上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BRT理念。
70年代中期,南美洲一些城市开始大规模建设BRT,80年代取得了瞩目的成绩,随后,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开始纷纷建造城市BRT。
1974年巴西库尔蒂巴市修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快速公交系统,建成后很好地改善了城市交通,被称为“地面上的地铁”。
BRT是一种以常规公交为基础,以地面道路网为支撑,结合现代巴士技术,吸取轨道交通优点,并获得一定时空优先权(包括开设公交专用道和设置公交信号优先)和政策优先支持的一种新型城市公交系统,它既保持了常规公交的灵活性、经济性和便利性,又具有城市轨道交通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以其明显的优势赢得了世界许多城市的广泛认同。
我国的许多城市也已经开始建设或积极筹划BRT,如北京,济南,昆明,成都。
该系统是发展与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新型和高效的方式,它的建设会给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BRT的系统优势速度快 BRT系统采用公交专用道行驶。
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一般包括几种形式:中央公交专用车道、单侧双向专用车道、边侧专用车道和城市高架桥下的专用车道,并在交叉口处具有优先权,因此受其他交通方式的干扰较小,车辆速度快,易于和计划时间表保持一致。
BRT采用的是长车身、多车门的新型车辆,车门地板高度与站点齐平,这样可提高上下车的方便性,节省上下客时间。
容量大 BRT独特的大容量公交车使得公交单车载客率上升。
适合BRT的将是一批大容量、低地板、大空间、节能型、低污染的新型巴士。
相比常规公交车辆,BRT车辆一般采用的改进或更新措施是增加车身长度和车体宽度以满足大运量的要求。
大多数系统采用18~25米长的新型铰节车,单车的载客人数可高达250人左右。
济南公交BRT情况介绍

一、济南BRT系统简介及其特点济南市于2004年11月开始着手进行快速公交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
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全运会前建设“二横三纵”BRT网络的发展规划。
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以2009年10月第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济南市于全运会前开通运营了6条BRT线路,并形成了“泉城济南模式”的BRT系统。
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较,济南BRT系统所独具的显著性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快速形成网络化。
2008年4月22日北园大街BRT-1号线开通运营,2009年10月13日BRT-6号线开通运营,济南市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开通运营6条BRT线路,初步形成了沿北园大街—工业北路、经十路、历山路、二环东路、奥体中路BRT客流走廊的“二横三纵”网络化格局。
BRT 线路总长度76公里。
济南BRT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即形成网络化,成为国内建设和运营BRT系统的极少数城市之一。
二是采取开放式的运营模式。
济南BRT系统集BRT专用道和普通公交专用道两种形式路权于一体, 形成了“封闭式+开放式”的灵活性较强的运营模式,将公交专用道作为开放式运营模式中BRT线路布设的载体,充分盘活了现有的公交专用道资源,这既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又可根据客流的需要,灵活拓展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线路可达性和服务水平。
三是使用左右双侧开门车辆。
为保障开放式运营模式在济南的成功实践,适应BRT专用道岛式站台“左侧”停靠和普通公交专用道站台“右侧”停靠的需要,济南市采用了低入口双侧开门车辆,这在国内尚属首例,为拓展和延伸BRT网络、保证水平登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是建设“双快”体系。
结合北园大街和二环东路高架工程,将BRT与快速路集合在一个走廊上建设“双快”体系,快速路采用高架形式,快速公交设臵在地面。
“双快”是复合通道,既能保证社会车辆在高架桥上的快速通行,也能保证大运量BRT的快速通行,可带动沿线及周边地区商业、地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快速公交系统(BRT)高架车站站厅结构设计与施工

快速公交系统(BRT)高架车站站厅结构设计与施工摘要:高架车站站厅为路中架空结构,采用中等跨度钢箱梁的结构型式,造型美观,结构受力明确,对桥墩影响较小。
关键词:钢箱梁钢支座分块拼装Abstract: an elevated station stood hall as road in the overhead structure, the medium span of steel box girder structure, beautiful appearance, strength of structure is clear, the less influence to bridge pier.Key Words: steel box; girder steel bearings; block assembly1、工程概况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1号线起自第一码头,经厦禾路、莲前西路、县黄路、集美跨海大桥、集美大道,终于厦门火车西客站,线路全长32.59km,共设22座车站,其中17个为高架车站,设于路中或路侧。
客流通过与站厅层相连的人行天桥从路侧人行道跨越机动车道进入站厅层,再经过设在站厅层的售检票系统,通过楼梯或扶梯进入站台层搭乘BRT,同时,高架车站还兼有过街设施功能。
见图1。
本工程高架车站采用“建、桥”合一的结构体系,以达到与高架区间和谐统一的目的,且有利于建筑布置。
图1车站横立面图2、结构设计2.1、设计条件高架车站均位于市区繁华道路上,从景观方面考虑,车站站厅范围除桥梁的墩柱外,不宜再设其他辅助墩柱,站厅结构与站台桥梁跨度均为25米。
车站站厅采用独柱式的悬臂结构,站厅下净空必须满足既有道路通车净空要求。
2.2、结构特点从结构功能上看,站厅结构主要是作为车站枢纽平台,所承受的活荷载主要是人群活载,活载强度较小,不存在冲击作用,从这方面看,站厅结构更接近于建筑结构。
但从结构体系上看,站厅结构为大跨少柱的桥梁结构体系,不同于建筑结构小跨多柱的多次超静定体系,由温差或基础沉降产生的次内力仅能专递到站厅两端仅有的两根桥墩上,而这两根桥墩的线刚度远远大一般建筑结构中柱的刚度,分配到桥墩的次内力势必远远大于一般建筑结构中柱的次内力,因此站厅结构次内力与高架桥墩的相互影响是本结构设计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brt工程方案

brt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各种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成为城市管理的重点。
快速公交系统(BRT)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关注和选择。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拟规划建设一条BRT线路,以解决城市公共交通中的瓶颈问题,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该线路穿行于市中心繁华商业区,串联多个重要交通枢纽及人流密集区,是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路全长约20公里,途经8个客运站点,覆盖了城市的主要出行需求。
三、项目目标1.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2.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布局,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3.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4.提高市民出行舒适度,增进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
四、项目内容1.规划设计: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交通流量、人口分布等因素,制定BRT线路的规划设计方案,确保线路布局合理、站点设置科学、运营效益显著;2.基础设施建设:依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道路改造、站点建设、信号灯优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BRT线路的顺利运行;3.车辆采购:采购BRT专用车辆,配置先进的交通管理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提升BRT线路的运营水平;4.运营管理:建立BRT线路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线路安全、高效、舒适的运行,提高市民对BRT的满意度。
五、项目方案1.规划设计方案BRT线路的规划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市政建设、环保、人文地理、土地规划等相关规划,确保线路布局科学、合理。
同时,站点设置应充分考虑市民的出行需求和站点周边的交通环境,提高线路的服务水平。
2.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包括对道路和站点的改造,以及信号灯和交通标志的优化。
道路改造应充分考虑BRT专用道的布设、站点的通行安全等问题;站点建设应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的设置、车辆候车区的规划等问题;信号灯和交通标志的优化应充分考虑BRT线路的运行特点和车辆优先通行的原则,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
济南市城市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精品资料完整

济南市城市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精品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九十年代末,济南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
城市交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需以新的观念和思路重新审视,探索新的对策。
因此,编制了济南市第一个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构思通过对城市交通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相关资料的调查分析,建立济南市城市交通数据库。
对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产生的实质性症结所在。
依据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21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规模及土地利用布局,研究制定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拟定未来城市交通发展和各种机动车增长的几种模式,科学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确定济南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性政策、措施。
规划主要内容利用TRIPS交通规划软件,建立了济南市交通模型,为科学定量研究、决策城市交通提供了技术支持。
确定城市道路的四级标准,规划城市快速路系统。
同时,加密了城市次干路系统,完善了城市道路网系统。
重点进行了公交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发展目标及规模,落实了公交发展所必需的各类场站用地,提出对出租车及摩托车进行规模控制。
提出了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思路,争取2021年完成轨道交通一号线,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地位。
重视静态交通的研究,确定了停车场的容量,并提出了配建停车场的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确定了2021年济南市城市交通系统技术经济指标:中心城区道路网密度为5.7公里/平方公里,道路用地率为15.7%,人均道路用地为16平方米,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之比为1:1.3:2.7,高峰小时路网平均负荷度为0.4。
二环路以内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2公里/平方公里,线网覆盖率达到90%,公共交通所承担的客运量占客运出行总量的33%,规划年需建1.9万个标准车位的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创新与特色通过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互相反馈,交通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可操作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专用道设计
北园大街与历山路快速公交专用道采用中央式,全线均设置在 道路最内侧车道,中央分隔带两侧;专用道全线设置单向一条车道, 北园大街在站台处全线设置超车道,历山路在沿线大站设有超车道。 站台处超车道长度与站台同长。
一 、规划情况 二 、设计情况 三 、建设情况 四 、下一步的工作
一)北园大街及历山路快速公交概况
快速公交实施目标:
促进城市发展和引导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集约化地利用资源 缓解城市交通拥挤 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标准
一)北园大街及历山路快速公交概况
北园大街快速公交采用“双快”模式,是复合型交通走廊; 北园大街快速公交全长约10.7Km; 设计运力近期提供单向断面1万人次/小时左右的公交运送能力, 远期可以实现单向断面2万人次/小时以上的能力。
北园大街快速公交首末站初期保证运行的收发车、停车等功能, 还需保证由初期的首末站向近期的枢纽功能转变。
初期首末站分别为黄岗站和全福立交桥站,黄岗首末站面积 1.36公顷,全福立交首末站面积1.5公顷。
黄岗场站
全福立交场站
北园立交换乘中心
五)枢纽站设计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位于北园大街与济洛路交叉口处,为济南市六个公 路主枢纽之一,公交枢纽站考虑设在总站内,实现城市公交与公路客运的 有效对接, 将公路客运、出租车、公交、自行车等有机的连成整体,实现 该节点“零换乘”。
逐步构建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和普通公交相结合的公共交通体系
三)济南市快速公交规划情况
1.全运会前快速公交网络规划
2009年全运会建设历山路、二环东路、齐鲁大道、经十东路等快速 公交走廊,形成“两横三纵”的快速公交网络体系。
三)济南市快速公交规划情况
1.全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前快速公交网络规划
“两横三纵”快速公交网络分阶段实施计划: BRT一号线——北园路快速公交确保十月底完成通车 BRT二号线——历山路快速公交争取年内通车 加快二环东路、工业北路、经十路BRT建设、运营的方案论证。
一 、规划情况 二 、设计情况 三 、建设情况 四 、下一步的工作
一)快速公交前期工作情况
1.成立了济南市快速公交项目领导小组
济南市于2019年12月成立了快速公交项目领导小组及项目领导小组办 公室,办公室下辖项目协调组、规划设计组、运营政策组、交通管理组, 各局委、规划、设计、运营部门为成员单位。
济南市快速公交
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二〇〇七年七月
2019年济南市在经十路道路改造中提出经十路近 期采用公交专用道向快速公交过渡的发展模式。
2019年济南市正式开始快速公交规划研究工作。
一 、规划情况 二 、设计情况 三 、建设情况 四 、下一步的工作
一)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过街设施结合枢纽、站台及两侧用地性质同步考虑;采用地面人行 横道、地道、天桥三种方式,近期以地面人行过街设施为主,预留 人行天桥空间,平均间距不大于300米。地道、天桥考虑自动设施。
八)沿线交通组织设计
济南快速公交走廊沿线交通组织设计中充分考虑网络资源,分 流设置BRT走廊的道路交通压力;分析道路所在道路网络利用网络进 行分流;减少交叉口信号相位,在可能的条件下,禁止左转交通流。 通过交通管理和控制措施,调控纵向进出北园大街交通,调控纵向 进出BRT专用道路的交通需求,以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顺利实现 BRT车辆优先。
三)车站设计
车站的布局及设计结合BRT专用道沿线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相 关道路网及枢纽规划,近远期相结合考虑;
保证与沿线的普通公交线路、支线合理衔接及与远期BRT网络不 同走廊相互间的良好衔接。
BRT车站站台服务水平达到C级标准以上,均采用中央岛式站台, 高度与车的踏板高度平齐36厘米。
四)首末站设计
三)济南市快速公交规划情况
1.全运会前快速公交网络规划
确保全运会前建成 “五廊、六枢、十站、十线”的快速公交网络体系。 五廊:北园大街、经十路、齐鲁大道、二环东路、历山路 。 六枢:黄岗、北园立交、全福立交、燕山立交、市立五院、长途汽车总站 、
长途汽车西站 。 十站:黄岗、全福立交、北园立交、燕山立交、长途汽车西站、领秀城、
采取“两个优先,两个引导”的策略思想: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引导城市合理交通方式结构的形成 优先发展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城市合理交通方式结构的形成
二)济南市综合交通规划概况
建立分层次的公共交通网络,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确立大容量的东西向快速公共交通,采取公共交通渐进升级策略
近期实施BRT系统 远期采用BRT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
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著名的泉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环 渤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
一)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济南市城市发展战略:
中心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为东拓和西进,形成“带状组团”式的城市布局形态 中心城市规划形成“一城两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城市总体发展思路为“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
奥体中心、济钢、彩石、贤文。
三)济南市快速公交规划情况
2. “十一五”快速公交规划
“十一五”期间,形成“三横五纵” 100公里的快速公交网络 配套规划建设黄岗枢纽、经十路纬十二路节点等共17处枢纽 逐步构建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
公共交通体系 十一五快速公交已经被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
六)保养场设计
快速公交是一个不同于常规公交的系统,其车辆保养维修对保 证运营尤为重要。根据快速公交车辆的检修需要,保养场安排有综 合楼、检修车间、停车区、调度室、洗车区及物资库等其他设施。
波哥大BRT保养停车场
七)行人过街
行人过街设施在设计及设置时考虑满足
整体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时间最优原则 协调性原则
一)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中心城区人口34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330平方公里
2019年
中心城区人口43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410平方公里
市区总人口550万人 城镇总人口480万人
2020年
二)济南市综合交通规划概况
发展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以“两个整合” 为指导:
整合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式的协调 整合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