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庄子心得经典语录

合集下载

庄子心得 于丹

庄子心得 于丹

于丹心语庄子心得之坚持与顺应外化而内不化。

只有内心安静勇敢,在外在上才能处变不惊。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二义也。

——【庄子·人间世】仅凭内心的秉持,而无生存上的迁就,就无法安生立命。

怎样顺应外在?=正确处世--- ->最难在于说话怎样才能言语不失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

——【庄子·人间世】常情:说的是实实在在最接近事物真实的部分=实事求是。

酋长传位的故事:天下最好吃的东西——舌;天下最难吃的东西——舌。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就不欲入,和不欲出;行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和不欲出(=人内心把持的分寸)内心安定七个阶段:一、身外外天下,排空不必要的牵绊,天下外于心则远离世故,远离外在约束的规矩法度二、外物三、外生把生命看轻,人朴朴素素,欢欢喜喜活在当下,安安详详地穿越生命的步步流光四、彻悟道集于虚,虚室生白。

(只有空净房屋里的阳光才滴尘不见)腾空内心,心灵有了虚灵之境,通达,透彻。

五、见独独,唯一。

看天下万事为一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看到的不再是事物的一个横断面,而是整个事物的浑然一体,整体的气象。

少生闷气。

不揪着看白纸上的那一丁点儿黑点,而看有着更大面积、更整体的空白。

六、无古今道不远人,无边界,无古今。

七、不死不生追求到了人生的永恒,人生不会因物质生命的陨落而真正寂灭,也不会有这个形体在而过分放纵,而忽略了生命的本真。

于丹《庄子心得》经典语录

于丹《庄子心得》经典语录

于丹《庄子心得》经典语录于丹《庄子心得》经典语录篇一、于丹《庄子心得》经典语录1、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2、真正的逍遥是无羁无绊的。

3、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大眼光,就会抓住我们眼前的每一个机遇。

4、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5、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

6、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7、“无为而无不为”才是大境界。

8、把恩恩怨怨看小了去,把自主的灵魂放到无限大。

篇二、于丹《庄子心得》经典语录1、淡泊为大(淡泊明智),宁静致远。

2、人能够看清目的和方向是不容易的。

3、只有用心才能从细节里获得知识和感悟。

4、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5、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

16、经历和悟性决定你的眼界。

7、人格理想的支点:依于仁,游于艺。

8、感到心理失衡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9、生命的逍遥之境,不是人的生命凌驾于万物之上,而是用我们的心与世间万物相勾相连、水乳交融。

10、道法自然,道无处不在。

11、同样的道理,感悟却有高下之分。

篇三、于丹《庄子心得》经典语录1、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心。

2、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去善待他人。

3、不要因为世俗的标准而远离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4、在我们成长中一定有某种潜能从没有被开发出来。

5、心斋(审视内心、反躬自省)是认识自己、获得人生效率的好方法。

6、外在世界有多大,内心的深度就有多深。

7、你必须亲自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

8、对自己的评估,只有内心能做出准确的回答。

《于丹<庄子>心得·坚持与顺应》。

《于丹<庄子>心得·坚持与顺应》。

《于丹<庄子>心得·坚持与顺应》。

庄子的人生价值观是外化内不化。

这是什么意思呢?内不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在我们的内心有所坚持,否则我们将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左右,而丧失了自我。

那么,何为外化?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而要真正做到内心的支持与外在顺应,则必须有一个安定的内心。

现代社会千变万化,我们如何才能有一个安定的内心,而不受外在世界的影响?我们又怎样才能在坚持自己内心的同时,做到对社会的通达顺应。

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于丹<庄子>心得·坚持与顺应》。

庄子在他的书里面提出一种人生的价值观。

那么这话他还是假托孔子之言说的。

他说,仲尼曰:古之人是外化而内不化,而今之人的遗憾是什么呢?是内化而外不化。

这两句话怎么理解?何为人生化境?我们来理解一下:《庄子》里面所提倡的外化内不化,也就是是指一个人在外在的生存中,在一个社会上,顺应规则,与人交往,遵从法度,这一切都可以做外化的东西。

也就是一个人在表面上可以非常随和,一切都可以放下来与人融通,这就是一种化境。

但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他自已,有他独特的价值观,有一个人的风格,有一个人内心的秉持,就在于他的内心是不是真正有他的不化,也就是说生命要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于丹心语)。

我们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吗?其实,这个命题对今人来讲更加重要。

因为我们外在的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变化着,每天提出的新规则,在一个信息时代里,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种新的尺度,新的坐标。

我们能够进步吗?我们是食古不化,我们坚持着自己一种保守,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准则呢?还是能够与时俱进,调整自己呢?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外在一定要通达呢?因为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人人都会在这个世界上遭遇危险,人人都会有一些穷困,人人都会在一些突然而来的变故中遭遇一种内心的挑战,我们能做到处变而不惊吗?庄子在《秋水篇》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百家讲坛于丹庄子心得

百家讲坛于丹庄子心得

百家讲坛于丹庄子心得以下是关于百家讲坛于丹庄子心得,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百家讲坛于丹庄子心得(一)一直喜欢《百家讲坛》这个栏目,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上对《论语》对《庄子心得》侃侃而谈时,深深地吸引着我。

她说中国的儒家思想,在社会这个尺度上,要求人坦荡,道家的思想是在生命层面上要求人飞越。

坦荡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责任,超越是我们的生命境界。

对《论语》对《庄子》知之甚少的我由此产生兴趣。

再一次认真聆听了于丹老师对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思想的深刻解读,在她潇潇洒洒、滔滔不绝的精辟阐述下,引领我走进庄子那无边辽阔的精神世界遨游了一番,犹如给心灵洗了一个澡,顿觉神清气爽。

以前读庄子的文字,无知的我觉得深奥难懂,没有读出庄子超凡的思想,在于丹老师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的语言中,我才领悟到庄子蕴藏人生哲理的精神境界。

于丹独到的讲解给了我新的启迪与感悟,结合我的经历,对于人生我有了重新的认识与思考。

于丹老师说:“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淡薄为大,因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庄子的逍遥游”。

庄子所指的逍遥游我个人认为是从道·家创史人老子提倡的“上善若水”基础上演变而来,他有意无意有形无形中把水的丰厚内涵融会贯通于生活中。

庄子有水一样的品行、水一样博大精深的知识滋养着后人的灵魂,他有水一样溶纳万物默默奉献而不争名利的气节与胸怀;有水一样旷达顽强随遇而安的不倔精神,有水一样的灵活让处于艰苦环境中的他安贫乐道;有水一样的清澈如明镜照出善恶美丑,他有水的无欲无求而襟怀坦白、有水的宁静达观内敛;他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自然之理。

我愿做大千世界中的一滴水,柔而不弱,吸收天地之营养精华。

庄子提倡的“逍遥游”又如何让我的生活受益,并由此快乐的呢?有时与女儿外出,经常听到不认识的人说“看不见好可怜”之类的话,世人认为失去光明后的我行动十分不便,猜想我一定在哀声叹气中怨天尤人。

他们不知,我是“赛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一直认为没有绝对的幸与不幸,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于丹《论庄子》读书笔记

于丹《论庄子》读书笔记

于丹<论庄子>读书笔记.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生在世,从古至今,很难看破的就是名与利的这两个字。

应该说,大家首先面临的就是利益的纷扰和诱惑,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面临着经济的问题,生存的困窘。

.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破利不容易,破名就更难了,有多少人可能不为利所惑,却为名所累。

即使一个高洁之士,也希望名垂青史。

.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的。

.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人我材必有用。

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一个人的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

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只有打破这种常规思维,我们才可能去憧憬真正的逍遥游。

.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当我们以世俗的小境界去观察事物时,常常会以眼前的有用和无用来进行判断。

当你具有大境界,才能够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

.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终于看见我的心。

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

但为什么从古至今,这个世界上总是充满了争斗?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人生的真正想要达到逍遥之境,需要打破我们的常规束缚,以一种逆向思维,把这个世间中看似天大的事,关于战争,关于政治,关于仇杀,关于恩怨,都把它看小了去,看作蜗牛壳里的纷争,看作电光石火的瞬间事。

另一方面,把我们自主的灵魂放到无限之大。

.人生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灵魂生活,这种灵魂生活是主善的。

于丹庄子心得

于丹庄子心得

于丹庄子心得导读:本文是关于于丹庄子心得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篇一:于丹庄子心得】——境界有大小1、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于丹庄子心得。

2、真正的逍遥是无羁无绊的。

3、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大眼光,就会抓住我们眼前的每一个机遇。

4、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5、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

6、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7、“无为而无不为”才是大境界。

8、把恩恩怨怨看小了去,把自主的灵魂放到无限大。

二〖于丹【庄子】心得〗于丹心语——感悟与超越1、淡泊为大(淡泊明智),宁静致远。

2、人能够看清目的和方向是不容易的。

3、只有用心才能从细节里获得知识和感悟。

4、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5、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

6、经历和悟性决定你的眼界。

7、人格理想的支点:依于仁,游于艺。

8、感到心理失衡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9、生命的逍遥之境,不是人的生命凌驾于万物之上,而是用我们的心与世间万物相勾相连、水乳交融。

10、道法自然,道无处不在。

11、同样的道理,感悟却有高下之分。

三〖于丹【庄子】心得〗于丹心语——认识你自己1、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心。

2、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去善待他人。

3、不要因为世俗的标准而远离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4、在我们成长中一定有某种潜能从没有被开发出来。

5、心斋(审视内心、反躬自省)是认识自己、获得人生效率的好方法。

6、外在世界有多大,内心的深度就有多深。

7、你必须亲自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

8、对自己的评估,只有内心能做出准确的回答。

四〖于丹【庄子】心得〗于丹心语——本性与物性1、心养就是用心去酝酿。

2、让各种生命自然蓬勃,就可以构成天地和谐。

3、小的迷惑可以改变人生的方向,大的迷惑可以改变人的性情(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

4、我们的心应当像面镜子,看见了世界,也看见了自己。

5、真正的聪明是静下心来,听见自己本初的愿望。

6、我们的心淡然处之,很多事情就可以持久。

于丹《庄子心得》—境界有大小

于丹《庄子心得》—境界有大小

于丹《庄子心得》—境界有大小于丹《庄子心得》—境界有大小内容简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无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庄子用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判断事物,而只有站在更高的境界上,懂得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

于丹教授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庄子的寓言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追求,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大境界?又怎样才能获得一个快乐的人生呢?我们有太多的时候,当我们安然的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秩序,我们日复一日,早晨起床,白天工作,晚上睡觉,看着大家怎么生活我们也怎样生活,我们想着手中有一技之长,我可以养家糊口,我可以过很好的日子,我们从来没有跳出自己现有各经验系统,重新质询一下,我还可以换一个角度吗,我目前所拥有的这些技能,我还有没有可能让他发挥更大的用处,于丹教授认为,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作主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了解整个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但是最难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心。

这才是觉悟。

而觉悟在佛家禅宗的开悟中,被描述为两个阶段,觉是一个阶段,比如说你听了某种知识,有一个人跟你说了一句话,所谓醍醐灌顶,突然之间眼界通透,这叫有所觉,但是你长长的一生的修为,遇到任何一个事情,做反观内心,去考虑突然之间又明白一点什么,这个长长的感受,和参化的过程叫做悟,也就是说,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把所有点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感受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终于看见我的心。

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人生境界有大小,而我们过往的生活,大体相同,所以重要的不在于,我们客观有什么样的寄寓,而在于主观有什么样的胸怀,不在于客观提供了,给我们哪些机会,而在于我们的心智,在有用与无用的判读上,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而去利用机会,如果今天我们,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重新审视庄子,那么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目的是释放自己,尽可能达到,一个逍遥游的境界。

《于丹庄子心得》摘要

《于丹庄子心得》摘要

《于丹庄子心得》摘要《于丹庄子心得》摘要2008-06-05一、庄子何其人人心为什么有自由?因为人可以不在乎。

人的一生只能被你真正在乎的事情拘束住。

如果你不在乎,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束缚你?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啊!以庄子的话说,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完成天地之间一番逍遥游,也就是看破内心重重的樊篱障碍,得到宇宙静观天地辽阔之中人生的定位。

二、境界有大小有用和无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不可仿效的,是惟一的。

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你质询自己的心,问一问:我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我究竟有哪一点不可替代的呢?觉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看见我的心”。

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我们的生命都像电光石火一样转瞬即逝。

在这么有限的生命里面,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贵,不论你度过什么样的人生,最不应该扔掉的是欢乐。

三、感悟与超越生活的大道理,人生的大境界,有的时候,都是从生活中的最细微处去发现、去感悟的。

要看到大境界,在于我们有没有安静的心灵,有没有智慧的眼睛。

人们可以从不经意的地方,从最小的细微处,看出精妙的大道理。

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够从这些个细节里面,真正获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感悟。

一个人的生活完全是可以由态度来改变的。

山坡上开满了鲜花,在牛羊的眼中它只是饲料。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这是南宋张孝祥写的一句词。

四、认识你自己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审视自己,这是我们认识自己的又一个重要条件。

五、总有路可走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有一颗平常心。

六、谈笑论生死生死之间不过是一种形态的转变。

七、坚持与顺应外化而内不化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

内心有所秉持,是为“内不化”。

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一个人的内心不要受外界的影响,一定要有所坚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丹庄子心得经典语录
篇一: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

记得在我的大学时代,博学多才的中古文学老师最喜欢讲的也是庄子的作品,在组织了我们集体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假期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

贫而乐道,不慕富贵。

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

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

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

于丹用内心、自然流露的语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