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料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袋料木耳高产栽培新技术木耳

袋料木耳高产栽培新技术木耳

袋料木耳高产栽培新技术木耳木耳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在我国栽培比较广泛。

栽培的方法主要是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两种,袋料栽培出耳快,生长周期短,还可节省大量的林木资源。

我们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资源状况,总结出了适合于北方生产的新技术。

1.生产季节安排。

黑木耳属中温型品种,出耳温度一般在12~28℃,宜在每年的1~2月种植,4~5月出耳;毛木耳属高温型品种,出耳温度一般在15~32℃,每年的3~4月种植,5~6月出耳。

2.培养料配方。

培养料含水量要求达到65%,料水比为1∶1.25~1.3,以手握成团,指缝有水但不下滴为度。

常用培养料配方(%)有:①棉籽壳30,玉米芯30,锯末30,麸皮7,石膏1,复合肥1,磷肥0.5,石灰0.5;②棉籽壳30,玉米秆60,麸皮7,石膏1,复合肥1,磷肥0.5,石灰0.5;⑧棉籽壳30,玉米芯60,麸皮7,石膏1,复合肥1,磷肥0.5,石灰0.5。

以上配方均需另外加入克霉灵0.1%。

3.装袋灭菌。

栽培袋选用17cm×38cm×0.035cm的低压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每袋装0.5kg 干料,装袋要紧,两端用塑料绳扎口。

再将袋装入常压灭菌锅内,100℃下保持10~12小时,再闷12小时;也可以采用高压灭菌,1.5个压力保持1.5~2小时即可。

4.接种发菌。

将灭菌后的袋冷却至25℃以下进行接种,气温在10℃左右时,抢温接种。

气温较高时,******安排在早上或晚上接种;接种可以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进行,消毒灭菌30分钟后,解开袋口接入菌种,再扎好袋口。

将接种好的栽培袋放入培养室进行发菌。

前期菌种萌发温度不低于20℃,发菌期不高于30℃,并避免强光直射。

5.进棚出耳。

将发好菌的栽培袋移入出耳棚进行出耳管理,可以采用吊袋法出耳,也可以采用立体墙式出耳。

①吊袋出耳法:将发好菌的栽培袋,按常规吊袋法划10~12个出耳口。

②立体墙式出耳:将发好菌的栽培袋两端,用、刀片环割6~8个“一”字形刀口,以刀口不连接为标准,将划好口的栽培袋移入出耳棚,叠7~8层。

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

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

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一、引言袋料黑木耳(学名:Auricularia polytricha)是一种常见的食用真菌,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它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因其易栽培、快速生长以及适应性强而受到了众多农户的青睐。

本文将详细介绍袋料黑木耳的栽培技术,包括选材、袋装、培养基制备、贮藏和产量控制等方面内容。

二、选材1.选择适宜品种:袋料黑木耳的栽培选择优质的种菇菌股,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

2.选用健康的菌种:选择无病虫害的菌种,可以通过外观、色泽和切口颜色等进行初步判断。

3.筛选适宜的基质:选用新鲜、无污染的基质材料,如纤维袋料、玉米芯、稻草等。

三、袋装1.清洗袋料:将袋料用清水冲洗,去除杂质和残留物,确保无菌环境。

2.袋子尺寸选择:根据袋料黑木耳的生长特点和产量需求,选择合适的袋子尺寸,一般为35cm×50cm。

3.填充袋料:将清洗后的袋料填充到袋中,约占袋容积的2/3.四、培养基制备1.基质材料消毒:将选好的基质材料放入高压锅中进行高温高压蒸煮,确保杀灭细菌和孢子。

2.调配培养基:将消毒后的基质材料与适量的水、麦麸、石膏等配合调制成培养基。

五、接菌和培养1.选择合适的培养环境:保持室温在20.25℃,湿度在85%.90%,光照适度。

2.接菌操作:将培养基冷却至适宜温度后,接种优质的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基表面。

3.培养过程管理:保持培养环境的湿度和温度稳定,定期进行通风和喷雾,促进菌丝生长。

六、贮藏和产量控制1.贮藏条件:将培养好的袋子放置在通风、遮光的环境中进行贮藏,避免遭受阳光直射。

2.产量控制:通过调控培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控制袋料黑木耳的产量。

附件:1.培养基制备流程图2.袋装示意图3.培养环境监测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法:指保护作家、作曲家、画家、设计师等等创造者的著作成果,保护其个人权益的法律。

2.商标法:指对商品、服务商标的注册、使用、保护、转让和监督等行为进行规范的法律。

木耳袋料种植技术

木耳袋料种植技术

木耳袋料种植技术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又称黑木耳或云木耳,是一种著名的食用菌,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木耳袋料种植技术是一种快速高产的种植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可以使木耳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和产量增加。

下面将详细介绍木耳袋料种植技术。

首先,选择合适的袋料是木耳袋料种植的关键。

袋料应具备适宜的水分保持能力、通气性和营养供应能力。

常见的袋料有玉米杆、豆秆、棉秆等,一般选择新修割或未过腐熟的材料。

袋料的处理方法一般包括切碎、消毒和调湿等步骤。

其次,在袋料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提供木耳生长所需的养分。

有机肥料可以选择家畜粪便、鸡粪、蘑菇渣等,可以提高木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再次,进行袋料的消毒处理。

通过将袋料放入蒸汽或热水中进行消毒,可以杀灭被杂菌和有害微生物,为木耳的种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消毒的时间和温度需要适当控制,一般在80-100下进行1-2小时。

然后,将消毒好的袋料填充到塑料袋或编织袋中,并进行菌种接种。

菌种可以选择市售的木耳菌种,将菌种均匀撒在袋料表面,然后用木棒搅拌均匀,确保菌种充分分布。

接着,对菌袋进行贴菌。

贴菌是利用菌丝扩展的特性,将菌丝贴在菌袋表面,促使菌丝快速扩展。

贴菌的时间一般在15天左右,室温控制在20-30,湿度保持在70-80%。

然后,在贴菌后的15-20天左右,进行打孔。

通过打孔,可以促使木耳菌丝向外扩散,提高木耳的产量。

打孔一般选择菌袋向上,打孔直径为0.3-0.5cm,间距5-10cm。

接下来,进行管理和保养工作。

根据温湿度条件,适时进行喷水保持湿度,防止菌袋干燥。

同时,进行通风换气,控制室温在18-25,湿度在75-85%之间。

注意及时清理菌袋表面的杂质和病虫害。

最后,进行采收和贮藏。

当木耳出菇时,可以进行采收,通常在出现完全张开、菌肉薄、质地柔韧的阶段采摘。

采摘后,木耳应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处,防止日光直射。

黑木耳袋料栽培新技术

黑木耳袋料栽培新技术

黑木耳袋料栽培新技术黑木耳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市场需求旺盛。

传统的黑木耳栽培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要求高、生产周期长、产量低等。

因此,研发一种新的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袋料选择黑木耳的袋料是其生长的基质,对其生长和产量起到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袋料是玉米杆、红薯渣等,但这些袋料水分含量高、营养成分有限。

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可以将有机物(如木屑、秸秆、麸皮等)与优质的配方料(如脱木糖酵解剂、葡萄糖等)进行混合制成袋料。

这样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水分含量,有利于黑木耳的生长。

二、袋料处理为了提高袋料的质量和消毒效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

首先,将原料进行粉碎和混合,使其均匀分布,并增加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

然后,对袋料进行脱水处理,使得袋料的含水率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接着,对袋料进行高温蒸煮,将袋料中的微生物杀灭,减少病原菌的污染,提高袋料的消毒效果。

最后,将袋料进行冷却处理,为后续的接种培养做好准备。

三、接种培养接种是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中的核心步骤,直接影响到产量和质量。

可以使用麦角菌、牛栏菌等接种剂进行接种。

首先,将接种剂进行活化处理,增强其活力。

然后,将袋料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确保接种的纯度。

接种后,要对接种袋进行密封处理,以保持充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促进黑木耳的生长和发育。

四、管理技术黑木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栽培环境,以提高产量。

首先,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黑木耳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摄氏度。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可以适当调整温度,如发菌期控制在22-24摄氏度,发菌后期控制在18-20摄氏度。

其次,要保持适宜的湿度,黑木耳生长的适宜湿度为85%-90%。

可以通过喷水、湿布等方式进行湿度的调控。

此外,还需要注意适当的光照、通风等方面的管理。

经过上述的新技术栽培,可以有效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

麦田套种袋料黑木耳技术

麦田套种袋料黑木耳技术

麦田套种袋料黑木耳技术1、季节安排11~12月份制作菌袋,经室内培养,至翌年春末夏初长耳采收。

2、场地选择选择近水源、背风向阳的小麦田地作为黑木耳栽培场所。

3、品种选择经试验,黑丰6号和AuO9,2个品种为麦田套种黑木耳的最佳品种。

其特点是:出耳早、开片好、耳基小、片肥厚、耐高温,返潮再生期短,生物学效率达90%以上。

4、培养料配方培养料的质量决定着袋料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合理的配方是高产丰收的保证。

适宜麦田套种袋料黑木耳的培养料配方如下:①棉籽壳90%,麦麸8.5%,生石灰0.5%,石膏粉1%,含水量60%,pH值7.5~8。

②棉籽壳60%,锯末(包括松木)30%,麦麸9%,生石灰0.5%,石膏0.5%,含水量60%,pH值7.5~8.0。

③棉籽壳33%,玉米芯27%,锯末27%,麦麸12%,生石灰0.5%,石膏0.5%,含水量60%,pH值7.5~8。

5、拌料与装袋将棉籽壳、玉米芯、锯末、麦麸、石膏粉按比例混合拌均匀(干)。

生石灰加水分解后。

放入水中搅匀,加入混合料中,翻2~3遍,使含水量达到60%(用手握紧料,手指间有水珠渗出而不下滴为宜)。

拌好的料堆闷1~2小时,然后及时装袋。

每袋装料至17~18厘米即可(塑料袋规格17厘米×34厘米×0.04厘米),每袋料重1.1~1.2公斤,袋面光滑无褶,料面平整。

扎口时先直扎再反折扎紧,袋壁上等距离打3个孔(孔径1厘米,深0.5厘米),用封口塑料纸封严。

6、灭菌与接种料袋及时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1.5帕保持2.5~3小时)或常压蒸汽灭菌(温度100℃保持14~16小时)后,自然冷却降温,待料温降到28℃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接种。

7、养菌管理养菌室应具备增温、保湿、通风的条件。

菌丝培养7~10天密闭不通风,温度保持25~28℃,空气相对湿度45%~60%,如空气湿度不足可通过往地面洒洁净清水增加湿度。

若养菌室内过于干燥,接入的菌种在袋内易发干,不易萌发。

袋料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袋料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袋料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驻马店市林业迅速发展,生态林、经济林不断扩大,由于林地多数透光率在30%左右,形成了凉爽、湿润、氧气充足的林地自然小气候,非常适宜食用菌的种植。

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泌阳县和驿城区在速生杨树林下进行袋料黑木耳栽培试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黑木耳是一种中温型菌类,出耳时温度一般控制在15~25℃,根据菌种养菌所必需的时间来确定生产时间。

春季生产:气温稳定在10℃以上,驻马店市一般在2月底抢温接种。

秋季生产:气温降到28℃以下,驻马店市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接种。

二、培养料配方配方:杂木屑67.5%,麸皮10%,糠20%,石膏1%,红糖1%,专用料1.5%,含水量1:1.1,pH值为6~6.5。

每1 000棒约需木屑573kg,麸皮85kg,糠170kg,红糖8kg,专用料12.5kg。

木屑应选新鲜、无霉变的杂木屑,含芳香类木屑不可选用。

先将辅料配好拌匀,再与木屑混合,干料拌匀后加水,湿料含水量60%~65%,以手捏成团,落地能散,指缝见水最为适宜。

黑木耳生产由于制袋后微生物活动旺盛,在灭菌前就可发生酸败和霉变,导致料袋成品率下降,是黑木耳生产亏损的主要原因,在配料时应加入一定的抑菌剂。

据试验2‰的菌灭绝就能使成活率在95%以上。

三、拌种、装袋与灭菌拌料要均匀,一般每棒质量在 1.65kg,过湿导致发菌困难。

装袋用15cm×55cm×0.005cm的低压聚乙烯袋。

装袋要实,在装袋不变形的前提下越实越好;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基质酸化,装袋后常压灭菌炉灶内料温度达100℃保持10~12h,冷却至30℃以下接种。

四、接种袋料黑木耳的菌种有固体、液体和扦制3种形式。

以扦制种为例,袋温冷却至30℃以下,将菌袋及经消毒处理的扦制菌种装入接种箱后,按甲醛:高锰酸钾=2:1混合熏蒸30min,在无菌状态下将1根木扦插入袋底,另1根木扦交结第1根木扦一端,使第2根木扦的另一端与棉塞接近,菌扦接入袋内后,立刻将棉塞塞紧无棉盖体盖紧,再进入培养室培养。

袋料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袋料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黑木 耳 对 温 度 适 应 性 较强 , 在6 ~ 3 2℃均 可 生 长 , 如 果
温 度低 于 l 5℃其生 长较 为缓 慢 , 高于 3 0 c I = 黑木 耳 的菌 丝 易 发生老化, 在 1 5 ~ 3 0℃时可 以 分化 为子 实 体 , 其 中有 以 2 0 —
2 8 c I = 生 长最 快 最 好 , 但 是 不 同 的 菌株 对 温度 的要 求 也 不相
1 黑 木 耳 最 佳 生 长 环 境
耳 接 种可 以采 用双面 打 孔接 种法 。 即在每 个料 袋 的正面 打 3
个 接 种孔 , 背面 打 4个 接种 孔 , 在 每个 接 种孔 内 接入 黑 木耳 菌种 , 并按实 , 保 证 培 养 料 与菌 种 充 分 接触 。 将 接 种 好 的培 养袋 搬 人 黑 暗 的 培 养 室 内 , 并将 培 养 室 的温 度 控 制 在 2 2 — 2 8℃ 。 湿度 控 制 在 6 5 %一 7 0 %, 并 在 每 天 的 早 晚 各进 行 1次 进行 通 风换 气 , 每 次 通风 时 间 至 少 2 0 m i n 。 以 后每 隔 7 d对
量 的微量 元 素和 维 生 素。 而且 黑 木耳还 具 有 益智健 脑 、 滋 阴
行混 合 均 匀 。 然后用 1 7 e m x 5 5 e m 的聚 乙烯培 养 袋 装料 , 拌
料与 装袋 之 间的 时间最 好 不要超 过 2 0 h ㈣。
2 . 2 接种 与 发菌 管理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0 1 5年 第 l 7期
园艺学
袋料黑木 耳高产栽培技术
洪 春 佟
( 安徽 省黄 山 市徽 州 区西 溪 南镇 政 务 中心 ,Biblioteka 安徽黄山 2 4 5 o 6 1 )

袋料黑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袋料黑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袋料黑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黑木耳是我国名贵的土特产品和传统的出口产品,也是我国主要人工栽培食用菌之一,产量和质量均占世界首位。

我国能产黑木耳的产区分布很广,由于它生产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深受广大菇民的欢迎。

以袋料栽培为例,55×15cm的袋一般每袋成本0.6―0.7元,头一年生产加设备投资每袋1元左右,可产干木耳75克左右,以每公斤50元计算,每袋可获2元以上纯利。

一亩地可堆放1万袋,采收后不影响种稻和其它作物。

有水源灌溉条件的地方一年可种植两次,一亩地可获利4万元。

但是,袋栽黑木耳其菌丝生长较弱,抗霉菌能力差,在栽培过程中易遭霉菌的污染,且不耐高温,因而其生产受到很大的制约。

我们根据黑木耳的这一生物学特性,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掌握了一套适宜本地栽培的袋栽黑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并已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将有关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黑木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1温度黑木耳属中高温型,发菌和出耳温度约在20―28℃较为适宜,发菌最适温度25―28℃,超过32℃发菌受制约,低于20℃发菌缓慢。

1.2湿度菌丝培养阶段,环境湿度50%―70%即可,出耳时要求环境湿度达80%以上,培养料的湿度要偏大,以便后期出耳时水分充足,一般应达到65%左右,可凭手感测定,用手攥紧培养料,当指缝间出现水珠而不滴下即可。

1.3空气黑木耳属好气型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时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菌丝不易恢复和生长。

1.4光照发菌时不需要光线,在微光中培养菌棒。

当菌丝发好要出耳时需要强光刺激、引导出耳。

1.5PH值黑木耳菌丝生长适宜的PH为6―6.5,一般拌料时应使PH值达到8左右,经过灭菌后PH值自然降到6―6.5。

2栽培季节袋料黑木耳的栽培季节有秋季和冬季。

冬栽的栽培季节一般安排在10月下旬至11月底制棒;秋栽的栽培季节应安排在8月底至9月初或夏季室内最高气温低于30℃时开始制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 是菌 袋内的温度 。开始时 “ 三温” 是相 同的 , 随着时间延长 ,
三者间就分别相 差 4 。 q 如室温达 2 ̄ 在养菌 后期 , C 0 C, 堆温就可
达到 2  ̄ 料温可达 2 ℃。菌丝体首先接触的温度是料温 , 4 C, 8 而 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 2  ̄ 2 C一2 CC。 因此 , 养菌中后期一定要注
袋料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文 丁 绍 文 ∞ 子芯 啊 斯 昆 姜 姜
(桦 甸市长白山绿色特产业办公室 12 0 桦甸市农业区划办 12 0 日 n 34 0日 3 40 桦甸市红石镇红石砬子村 12 0 ) 3 40
1 种 制 备 . 原
如是固体菌种 , 接菌者可用消毒后的小勺取菌种接入 , 持袋者
迅 速封 口即可。接菌过程 中搬 筐递袋者不时用手提喷雾器在 帐内喷雾 , 杂菌 和灰尘吸潮后降 落 , 免污染菌袋 , 使 避 提高接
菌 成功 率 。
选择高产 、 质优 、 抗逆性强的菌种。 配方 : 木屑 8%, 0 米糠或麸皮 1 . 石膏 1 糖 1 石灰 75 %, %, %,
05 p . %,H值 65 ., .~75调水 6 %~6 %。 2 5
长约 1 7m 的木棍 ,每 1 0 0 6—1c 6 ~20根系成~捆 ,称重 ( 木棍 : = :.)水 5 , 水 1 1 。 o 去皮马铃薯 lk , 5 o g 蔗糖 0 。 . 将去 5 皮马铃薯切片用 水煮熟后捞 出 , 将蔗糖溶入水 中 , 把捆好的木 棍放入浸泡至含 水量 6%~6%时捞 出( 0 5 注意浸泡时放在冷凉
木 屑 7%, 糠 1%, 9 米 5 黄豆 粉 2 玉 米面 2 石膏 1 石 %, %, %,
灰 O %一 % . 1 。将原料( 5 无霉变 ) 按配方拌匀 , 再加水 , 将含水量
调至 5%~6%。春耳 生产时可 前一天晚上拌料 , 8 0 第二天上午
意调节好室内温度 , 加强通风换气 。 4 — 5 经 0 4 天菌丝可长满料 袋 ,此时不要急于摆放出耳 ,应在 低于 2℃条件下 ,再后熟 0
将 配好的料装至袋底 lm, c 将捆好的木棍放入袋内 , 四周
用料装严 , 顶部盖料 l 压实 , c m, 套项圈封棉塞。采用常压灭菌
法, 迅速加热至锅 内蒸气达到 10 2 0  ̄ 以上时 , ( 保持 8 0 —1 小时 。 料温降至 3  ̄ 5C以下时接入母 种。保持 无菌操作 ( 接种箱 、 接种 室均可 ) 。培养室要提前灭菌消毒 , 方法是按每 m3 用克霉灵气 雾 剂 4, g 或菇宝一号 4 , g 甲醛 1ml 0 加高锰酸钾薰蒸消毒 3 0分 钟, 房间要密封 。 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 6 %一6%。 0 5 接种后 1 周 内温度控制在 2 q 6C~2 q 当菌丝封面后降至 2 ̄ 8c, 3C~2  ̄ 一 5C, 般菌种 5 ~6 0 O天即可长满菌袋。将原种 ( 菌棒 ) 保存备用 。
根据生 产量设计 出接 菌帐 的大小 , 接种帐 由木方钉 架、 电炉子 、 铁桶 、 酒精灯 、 手提喷 雾器 。将出锅的菌袋放入 接种帐内 , 将塑料揭起让 其降 温 , 当
菌袋降温至 4  ̄ 时封严塑料 , 0C 用来苏水帐 内喷雾 , 使帐 内空气
2栽培 袋 的 制 作 .
将 完成接菌的栽 培袋移入提 前灭菌 消毒的养菌室 内 , 整 个 养菌期间要避 光 , 使菌袋在黑暗条件 下发菌 。养菌前期室内
白天温 度可调至 2  ̄ 6 C一3  ̄ 用 日光温室上的草帘调节室温 , 0C,
白天有 阳光揭开草帘升温 , 间保温。阴雨天室内要备两条地 夜 火龙加温 。 养菌时要特别注意室内的 “ 三温 ”即室温 、 , 堆温 、 料 温 。室温是培养室内的温度 , 堆温是培养菌袋之间的温度 , 料
1 —2 5 0天 , 培养壮菌 , 为丰产打好基础 。
3开 口催 耳 .

翻拌后装袋 ,H值 7 —75 生料 ) p . .( 0 。大量生产时可用装 袋机 , 每台每小时可装 50袋 。中间打孔至袋底 , 0 以利透气 。装袋高
般在 4月下旬 ~5月初 ,当外界温度在 5 ℃以上时开 口
4 0 袋 。把锅的四壁及顶盖建成空心墙 , 00 将热能烟引入 , 最后 由顶盖排 出, 把大量热 能保 留在锅 内。灭菌时 , 速加热 3 迅 ~4
钾溶液擦袋消毒 , 干后再开 口或打孔 , 深度一般 O5 . m, .—07 每 c 袋扎孔 10个或开 口 3 —4 0 0 0个。处理好的栽培袋拧 口倒置在
处, 防止酸败 ) 。
接菌在 日光温室 ( 养菌室 ) 中进行 。日光温室建造规格为 4m×6 内设地火龙 。如全用于养菌一次可达 8万袋 。其优 0 m, 点是充分利用 日光热能和温室 的保温性 能养菌 ,可节省大 量 的燃料 , 目光温室养菌 因昼夜温 差大 , 应木耳菌 丝体 生理 生 适 长要求 , 菌丝健壮 , 生产出的黑木耳质量好 、 产量高。
床面。
小时即可达 10C以上 , 0 ̄ 此后 3小时内若温度下 降 , 再烧 1 分 0
钟即可保持 6 ~8小时 10(以上的灭菌温度。 0 ̄ 2
摆袋要求袋间距离 2r, m 最多不超过 7 袋 , c 每 2 n 5 后用塑
料膜覆盖 , 加盖草 帘 , 温度低 时白天不要 早晚拉开草 帘增温 , 中午热时要向草帘浇水降 温 ,避免高温 伤热 , 天一次掀膜换 3
催耳前将耳床用 3 %的石灰水浇透床面消毒 , 水渗下不粘 1 ~2 c 采用拧 口或周转棒均可。 8 0m, 秋耳生产时气温较高 , H 催耳 。 p 鞋时即可 。 口或扎眼前可用 5 % 开 0 的多菌灵 60倍液或高锰酸 0 值可调 至 75 .。 .—85
采用节能保温蒸料锅常压灭菌法 ,一次灭菌可达 20 ~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