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250字(精选12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250字(精选12篇)三国演义读后感读250字篇1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第四十五回,周瑜火烧赤壁。
却说这周瑜看出诸葛亮足智多谋,便想置他于死地,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便是让诸葛亮三天内造出十万只箭,否则便要出罚他。
可没想到的是,诸葛亮巧借东风,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周瑜一看这情形,自然没话可说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看出了正义永远是胜利者。
这个故事中,我欣赏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讨厌周瑜的狡猾奸诈,我们要学习诸葛亮的才智,才是对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250字篇2再说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
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
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
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
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
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等等。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250字篇3今天我读了一本很有名的书,它就是——《三国演义》。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它讲的是什么吧!它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它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也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今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这里的人物有关公,曹操,吕布,刘备,刘表,袁绍,诸葛亮,张飞……这本书的作者是罗贯中,罗贯中故里之争花落东平,朱元璋曾对其满门追杀近来,围绕水浒故事主要发生地山东省阳谷、东平、梁山和郓城等地,引起了人们对这里的浓厚兴趣。
而不朽巨着《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的故里也自然成为人们探寻的焦点。
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忠义者皆有好报,叛逆者皆死于非命的道理。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250字篇4《三国演义》是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讲述了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期间的一系列故事,刻画了上百个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通用12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通用12篇)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通用12篇)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通用12篇)】,供你选择借鉴。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篇1今年寒假,我在爸爸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地读了《三国演义》的前二十五章。
我很欣赏关羽,我觉得是英雄。
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都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
他还是个有情义的人,华容道放掉曹操,足见他重情义。
他还有一匹重情义的马,在他被擒拿后,赤兔马绝食而亡。
要说关羽的不足,就是他有些自负,因为自负他才大意失荆州。
这就是我眼中的关羽。
我要学习关羽的重情义,珍惜与他人的友谊。
做人但不能太过自大,要谦虚,否则就酿成大祸。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篇2《三国演义》大家都很熟悉吧,它是四大名着之一。
这部名着由好多个故事情节组成,我最喜欢的是《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桃园三结义》主要讲了刘备、关羽、张飞偶然碰面,三人意气相投,重情重义,便结拜为兄弟,共同谋划恢复汉室,保卫国家的计划。
刘备、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后,相互帮助,相互督促。
他们一起从军,各自施展自己的才华,去报孝国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提点,要敢于指出朋友的缺点,劝他改正。
要包容朋友的过错,不能因小事而争吵。
朋友之间的义气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为了义气而做不法的事,而要为朋友做好事,这才是真正的义气。
我们同学之间,就是要相互帮助,相互包容,如果同学遇到什么困难,比如是同学摔了一跤,我们就要赶忙扶起他,而不是在一旁嘲笑,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讲义气。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篇3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里面的《火烧赤壁》令我喜欢。
东汉末期,曹操带着20万大军沿着长江,让孙权投降,曹操选择水战,将战船或三十一排,或二十一排,用链子拴在一起,曹操以为得计。
东吴统帅周瑜探知军情,决定用火攻,可是风向正朝着我们的战船,诸葛亮推算出冬至前后必有一场东南大风。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精选16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精选16篇)三国演义250字篇1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三国演义》,其中,令我最敬佩的人物要数诸葛亮了。
诸葛亮,字孔明,号称卧龙先生。
他自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门后,便与刘备共同商讨国家大事,成为刘备的军师。
诸葛亮雄才大略,帮助刘备打了不少胜仗。
其中,最精彩的要数诸葛亮草船借箭了。
当时,周瑜一直很嫉恨诸葛亮比他高明,总是千方百计地想要谋害诸葛亮,于是便借请诸葛亮商量军情,故意为难他,说:“现在军中急缺十万枝箭,请先生快快造来。
”诸葛亮何等胆识,他毫不惧怕,反说:“三天,够吗?”周瑜万万没想到诸葛亮会如此信口开河,心想死定了,赶忙说:“你立个军令状吧!倘若违反,军法处置!”诸葛亮哈哈大笑,立下了军令状。
而后,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安排了三十名士兵。
前两天按兵不动,到了第三天,江面上雾气腾腾,大风东去,诸葛亮带领船队往曹营驶去。
曹操害怕中埋伏,命令射箭抵挡。
不一刻,草船被射满了箭,满载十万多枝箭荣归军营。
读到这,我仿佛看到了周瑜目瞪口呆,但又心悦诚服的样子。
不由得暗暗赞叹诸葛先生的足智多谋。
《三国演义》不愧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她的文学魅力无时不在震撼着我。
使我受益匪浅,建议大家都去读一读。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篇2寒假期间,天下着雪,我只能呆在家了。
因为在家闷得慌,无意间就发现《三国演义》这种长篇小说。
我呆在家,一页一页的翻看起来。
当看到第一页图片时,我的眼球不经意地就被吸引住了。
当看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时,我心中是那么的自责。
刘备不畏艰辛,不着急,可我只要做一次就会不耐烦。
我那时就在幻想,我要是想刘备那样,不知我有多少事会成功!这本书,让人受益良多。
我们就应该看这些好书,不应该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书,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书,只会让我们纯洁的心变得乌黑肮脏。
我喜欢这本书!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篇3今天我读了《牛郎织女》一文,出生家境不够好的牛郎好不容易取了一个仙女,可以过着男耕女织很幸福的生活,可是很讨厌的王母娘娘不近人情,故意把七仙女抓回去隔了一道天河,害的牛郎织女不能相聚,还是定时每年的七月七日通过喜鹊搭桥才能会面,还有那可怜的牛郎带着孩子见不到自己的母亲,让他们母女不能相聚,让孩子不能感受到人间最温暖的家庭关爱。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作文6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作文6篇三国是指曹操,刘备,孙权各自占领自己的地盘,互相征战对抗,这段历史中的勇不可挡的大将不计其数,聪慧绝顶的智者更是数不胜数。
虽然爸爸说我现在还不能透彻的读懂这本书,但是仍挡不住我喜欢它。
我想,等我长大了读这本《三国演义》,也许就能真正领悟吧,不管怎么说,喜欢就是喜欢,跟年龄没有关系。
说起三国演义这本书啊,在我心中它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
我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深刻的印象。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侠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阴险狡诈的曹操……我最崇拜的是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中显示出了他的非凡才智。
可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
张飞为人勇猛,可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
刘备时常劝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但张飞不听,果然死在他部下手中。
自古乱世出英雄,没有哪个时代能如三国时期涌现出如此多的经典人物。
书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这个寒假我读了一些课外书,我最感兴趣的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讲中国古代的某一时期中国分为了魏、蜀、吴三国。
这三个国家里本来最强的是蜀国,因为蜀国里大将最多。
可是后来蜀国里的大将都老了,不能战斗了,而且他们的皇帝刘备也病死了,把蜀国留给了他的儿子刘禅去管理。
可是刘禅管理不好国家,所以就被魏国消灭了。
后来刘禅到了魏国,被曹丕养着,而且忘了他的家乡蜀国。
过了几年,魏国又把东吴给消灭了。
这样三国就成了一个国家。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像刘禅那样贪图享乐,不治理国家。
在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三国演义》。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
魏国的首领是曹操,蜀国的首领是刘备,吴国的首领是孙权。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刘备耳大,双手过膝,家里贫穷,靠砍柴为生,武器是雌雄双股剑。
《三国演义》读后感五篇

【导语】《三国演义》书中有三绝:*绝—曹操、义绝——关⽻、智绝——诸葛亮,通过这三绝,让我们了解到各实⼒⼈物如何团结、笼络和使⽤⼈才,以及战场上的随机应变、⽃智⽃勇。
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读后感频道!【篇⼀】《三国演义》读后感 这个假期我读了中国的四⼤名著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讲的是蜀国、魏国、吴国争霸天下的事这本书⾥讲了200多个⼈物。
出名的有曹操、孔明、张飞、刘备、关⽻。
我最喜欢孔明,他熟知天⽂地理,能⽂善武,可称奇才。
他⽕烧新野、⾆战群儒、三⽓周瑜、七擒孟获、草船借箭、借东风、巧摆⼋挂阵。
⼀天,周瑜让孔明在三天之内造⼗万只箭,并且⽴下军令状,要是没有造出来就已死谢罪。
当天晚上,孔明出去探测天⽓,发现第三天晚上有⼤雾,于是决定第三天晚上去曹营“骗箭”。
到了第三天晚上,他让⼠兵划着⼏⼗只船,每条船上绑了六个稻草⼈,趁着⼤雾,来到了曹操的兵营。
曹军不知船上有多少⼈,就⽤乱箭射稻草⼈。
孔明觉得差不多了,就把船开回去了。
拔下箭来⼀数,有⼗⼏万只箭。
此时周瑜也⽆话可说,只能暗⾃佩服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孔明⾜智多谋,知识渊博。
虽然他⾜智多谋,聪明过⼈,但最后还是没能帮刘备消灭魏国。
看了《三国演义》,我知道了很多有名的故事和三国中的将领。
从他们⾝上我学到了很多,诸葛亮的聪明博学、关⽻的忠诚、张飞的勇猛,我也要做他们那样的⼈。
【篇⼆】《三国演义》读后感 今年寒假,我读了《三国演义》(少⼉版)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罗贯中。
罗贯中描写的三国具有很⾼的⽂学成就,成为中国四⼤名著之⼀。
书中的⼈物个个栩栩如⽣,经常寥寥数语就令⼈物在读者⾯前鲜活起来,对于事情的发展,更是有条不紊,娓娓道来。
《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志》改编⽽来,描写了刘备、孙权、曹操三分魏蜀吴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有众多英雄:刘备胸怀⼤志,对兄弟肝胆相照;关⽻英勇善战,对兄长肝脑涂地;诸葛亮知识渊博,才⾼⼋⽃,上知天⽂下知地理…… 在所有英雄⼈物中,我最喜欢、最敬佩的⼈是诸葛亮。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精选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精选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精选5篇)三国,是一个充满了纷争的年代,一个英雄与枭雄辈出的年代,作者罗贯中妙笔生花以《三国志》为基础,记载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刻画了两百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篇1】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翻开了古典巨着——《三国演义》。
读着这本书,“啃”着这些文字,就像是时光倒流,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三国鼎立的世界。
我仿佛看到“三英战吕布”的精彩场面,又仿佛看到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的那颗诚心。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最后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军之乱,董卓揽大权,群雄大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智慧和谋略,周瑜的心胸狭窄,关羽的义气等等。
可以说,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罗贯中将他们刻画的栩栩如生,细细欣赏,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书本之中。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慧永远都会胜过勇的。
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
这种例子举不胜数。
书中虽然把诸葛亮和庞统神化了,但却不能改变历史: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二者皆得,就可安天下,但事实却安不了天下。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作战。
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听从谋士的计策,就不会被狡诈的曹操吊死在白门楼之上。
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跟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斩呢?读了《三国演义》,谈谈国家,魏国,曾经威风一时;蜀国,曾经功成不居;吴国,曾经称霸江东。
这么看来,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
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曹操统治的魏国在三国里是智谋最强的,一点也不为过。
曹操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
但是,他们俩都有自己最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50字(通用6篇)

What you want, why do years give you? All counterattacks come prepared, all the light, it takes time to be seen, all the luck is the foreshadowing of hard work.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50字(通用6篇)《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1《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著作,我非常喜欢这部小说。
里面的人物也是形形色色,我最喜欢的就是关羽这个人物。
他跟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一直和自己的主公出生入死,后来虽被曹操所擒,曹操对他可谓是无微不至。
但他始终不忘当年结义的誓言,人在曹营心在汗。
关羽除了忠心之外,那一身的功夫也是世间少有,手持一把偃月长刀,杯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可谓是无人能敌。
垮下赤兔马更是日行千里。
不过此人过于傲气。
不懂得谦虚。
最后就是因为他的傲气,被东吴大将吕蒙所杀。
下场很悲惨。
就是因为关羽的忠义一直被世人传诵至今,我们要学习关羽的忠义,做人还是要学会谦虚,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2今天,我不厌其烦的有读了一遍《三国演义》我清楚的感觉,每一遍品味,就像酷酒一样感觉也会越来约有滋味,越来越醇厚。
他里面有各种传奇人物:赵云,诸葛亮,刘备,关羽……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我印象深刻的赵云单骑救幼主,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为了保护刘备的血肉,拼死杀敌,勇往直前,冒死救幼主,这不是那时世界难能可贵的精神么?还有令我感触更深的一段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尽然领了他的所有人,去跟东吴决一死战,最后被一把火烧了几十万大军,这不仅仅是无视生命,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为了一时仇恨毁了一生,这值得吗?我缓缓合上书,低头沉思着,现在的世界,不也像那样变幻不常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3我读了小说《三国演义》,读了一遍。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250字(精选5篇)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250字(精选5篇)三国演义的读后感250字(精选5篇)读完《三国演义》,心中激动不已,对于书中每个角色都充满好奇,于是又去查寻了许多相关书籍,之后了解到书中每个着名人物都有其特点,《三国演义》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三国演义的读后感25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三国演义的读后感250字篇1在三国纷争时期,可谓是英雄辈出啊,有许多将领一战成名,如曹魏的夏侯渊,大败袁谭,大破马超;许褚,独战马超,渭河救主;蜀汉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等等。
这些将领哪一个是等闲之辈,其中,我最喜欢关羽。
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骁勇善战。
手持青龙偃月刀,身披绿色大褂,骑着赤兔马,霸气侧露。
在历史上,吕蒙称关羽“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记安可不豫定?”诸葛亮夸关羽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
关羽的武艺非常高超,过五关,斩六将,总共打了七八百回,直冲曹营,谁也拦不住。
关羽还和吕布大战三百回合,能屈能伸,一下退,一下进,不分上下,最后张飞实在按捺不住了才和关羽一同大战吕布。
关羽不仅武艺高强,而且重情义。
在赤壁一战曹操大败后撤向华容道,但诸葛亮早让关羽埋伏在那里。
曹操一路撤退,关羽突然冲出来,曹操见关羽想要杀自己,便开始叙旧往日之情,曹操曾收留关羽,并在过五关斩六将时放他一马,重情重义的关羽于心不忍,便放走了曹操。
这就是永远的武圣——关羽!三国演义的读后感250字篇2《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着的其中之一,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展示了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
是历史演义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草船借箭,主要写了周瑜千方百计想谋害诸葛亮,于是逼迫诸葛亮立军令状: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在第三天夜里,诸葛亮上了草船向曹营驶去,不一会儿,船上已经射满了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
读了《三国演义》,我又见识了三国时代的诸葛亮等一大批足智多谋人物。
《三国演义》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演绎了三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其中,忠义与奸佞的冲突、豪杰与奸雄的较量、谋略与武力的斗争……一场场刀光剑影的生死悲欢,一幅幅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留下了数不胜数、品味不尽的美谈佳话!而“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精彩生动的故事,更是让我爱不释手。
《三国演义》让我领略了足智多谋的无尽魅力,也让我进一步懂得了了智慧来源于知识、知识来源于勤奋的道理。
在任何时代,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掌握话语权,也才能掌握未来。
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更是如此。
我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从现在开始,我一定努力学习各种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上,我最喜欢张辽张文远。
他原本是吕布手下第一大将后明智地投靠了曹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