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 埃森哲 微软的经典故事
我和微软的成功因为有露宝

我和微软的成功因为有露宝“我和微软的成功因为有露宝”关键词:秘书工作案例秘书魅力微软的总裁比尔·盖茨曾说过:“我和微软的成功因为有露宝。
”露宝正是他的秘书。
创业时微软都是年轻人,做软件、搞开发都是能手,但内务却一团糟。
微软的第一任秘书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除了自己分内的事,对任何事情都是一副不闻不问的冷漠劲儿。
没有过多久,比尔·盖茨就要求总经理伍德给他换一个秘书。
一天,伍德一连交上几个年轻女性的应聘资料,盖茨看后就连连摇头:“难道就没有比她们更合适的人选了?”盖茨理想中的女秘书应该干练、稳重、能干,而不是花瓶式的摆设。
伍德犹犹豫豫地拿出一份资料递到盖茨面前,“这位女士做文秘、档案管理和会计员等不少后勤工作,只是她年纪太大,又有家庭拖累,恐怕……”盖茨一目十行地看完了这份应聘资料,表示:“只要她能胜任公司的各种杂务而不厌其烦就行。
”这样42岁的露宝就上任了。
事实证明比尔·盖茨的选择是正确的。
她进入公司后,公像母亲一样关怀各位软件高手的衣食起居,使他们减少了远离家庭而带来的种种不适。
露宝把微软公司看成一个大家庭,里里外外打理得妥妥帖帖。
她一直自觉以一个成熟女性特有的缜密与周到,考虑着自已应该在“娃娃公司”负起的责任与义务。
她真心关爱每一位员工,对工作也有一份很深的感情。
很自然,她成了微软的后勤总管,负责发放工资、记帐、接订单、采购、打印文件等等,远远超出其不意了一位总裁秘书的职能。
盖茨和其他员工对露宝都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当微软决定迁往西雅图,露宝因为自己的丈夫在亚帕克基有自己的事业不能走时,盖茨对依依不舍、留恋不已。
盖茨和公司高层联名写了一封推荐信,信中对露宝的工作能力给予很高的评价,临别时盖茨仍握住露宝的手动情地说:“微软留着空位子,随时欢迎你。
你快点过来吧!”三年后,1980年冬季一个寒夜,在比尔·盖茨西雅图的办公室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嗨,我回来了!”——正是露宝!她先是一个人从亚帕克基来到西雅图,后又说服丈夫举家迁来。
美 国 麦 肯 锡 的 寓 言

美国麦肯锡的寓言1926年成立于美国的麦肯锡,是国际上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专门为各种类型企业与政府机构的高层主管提供管理咨询。
他们主动开拓市场,向客户提供自己的建议报告,宣传如果接受他们的建议,企业将减少多少人工成本,社会将提高多少经济效益。
麦肯锡公司4000多个咨询人员都毕业于世界著名学府,大部分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博士学位。
整个公司就是一个高知识的组合。
他们很自信,认为世界上任何的公司和政府都需要他们的咨询,而他们丰富的知识库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其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
鉴于麦肯锡公司的特点,世人为它编了不少故事。
其中的一个寓言相当经典: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羊群们正在草原上吃草。
一位西装革履的人来到牧羊人面前,和他攀谈起来,并对他说:“我知道你一共放养了多少只羊。
”牧羊人不信,来访者就拿出他的手提电脑、大哥大,全球定位仪和一切他能随身带的最先进的技术,查了个遍。
结果出来后,告诉牧羊人说:“你一共有720只羊。
”牧羊人点头称是。
来访者得意地说:“我算出了你的羊群数,你是否应该送我一只羊作为奖赏?”牧羊人认为有道理,就让他抱了一只,可是自己又不甘心,就对来访者说:“如果我说对了你是哪个公司的,你能不能把那只羊还给我?”来访者认为合理,点头应允。
牧羊人说:“你是麦肯锡公司的。
”来访者吃惊地问:“你怎么知道?”牧羊人讲道:“首先,没人请,是你自己找上门的。
其次,你告诉了一件我自己早就知道的事,还要向我收费;最后,看一眼便知道你不懂行,你抱的那只,根本就不是羊,而是我的牧羊犬!”当年向麦肯锡寻求咨询的安然公司、世通公司公司和瑞士航空公司后来都破产了,英国《经济学家》期刊2002年11月写道:顾问们只管提供靠不住的建议和想法,而对具体的执行概不负责。
他们应该在医治别人前先医治自己。
(二)美国就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麦肯锡。
它常常不请自来,向世界各国人民兜售美国的人权和民主。
这并非免费,接受国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本国的文化和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可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演变才形成的。
微软不为人知的十件趣事

螽
蘩
● L L
L
费提 供饮料 , 微软员工 最喜欢牛奶和一种橙汁饮料 , 这对微软而言是一 笔巨大的开支。 在微软员 - -F 1 - 班接送车当中 , -I 还免费提供糖果 。 微软大约有 3 家自助餐厅. 5 每天就餐员工量约为37 -万人。 在各餐厅
1
基 船 j
项 目的代称。产品正式发布后 , 往往会使用新名称 。 据悉 . 盖茨曾计划将Wid ws n o 产品以 用户界面管理器”It ra e Ma a e ) (ne fc n g r  ̄
而 被 大 家 所 熟 悉 的w id wsx 的开 发 代码 是 ” hslr , id ws sa 开发 代 码则 是 o g or” n o P W i e "W n o t的 t Vi L n h n。
! 雕
提 食 中 比 饼 受 迎 供的 品 , 萨 最 欢 。
_ ∞ _
i 口
§ 瞄 l l
i 圆
目
l 霪
l i ‘ ‘ _
一
一
一
, . 、
自微 软 发 布其 首 款 操 作 系 统 以 来 , 直 为 研发 项 目指 定 “ — 开发 代 码 C d me 。开发 代码 并 不 是 所 研发 项 目的正 式 名 称 . 是 ( o eNa ) 而
称推出 , 但在一位微软员工的极力劝阻下而改变了主意。就拿现在流行的Wi7 n 来说 , 它的开发代码就用过” lc c mb和 ” e n ” Ba k o ” Vin a ,
3 l 3 21I D B 第2期I 0 c o P
p d o @g ic 2 s mal om c
圆 £● r 二f 1J ‘
应对员工跳槽的三大策略

应对员工跳槽的三大策略应对员工跳槽的三大策略员工流动一定是非赢即输吗?公司如果不能留住它的员工就一定是输吗?诚然,员工跳槽后,企业会因为招募、聘用和培训替代者而增加行政费用。
这关系还能成为将来公司间业务往来的基础。
这些费用估计是一个高绩效员工薪水的100%到150%.同时,由于员工是人力资本的载体,当一名能干的员工另谋高就,随之而去的还有通用的以及公司特有的知识(例如交易机密),因此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本。
然而,跳槽的员工也会为企业带来不可忽视的社会资本。
你能增加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蕴藏于、借助于以及产生于各种人际关系中的实际或潜在资源。
当员工在不同公司间流动,他们常常与旧同事保持联系。
这是信任与亲近的表现,所以员工流动能够创造一种信息渠道,让知识在企业之间流动。
这些关系还能成为将来公司间业务往来的基础。
“非赢即输”观念的一个隐含假设是,流失的员工去了竞争对手那里。
然而,有些离开的员工是加盟了当前的和潜在的“合作者”,诸如客户公司、供应商,这样的流动其实更有助于你建立和加强同这些企业的业务联系。
例如在1998年,时任Cooley Godward LLP律师事务所证券律师的雅各布森(Michael Jacobson)宣布辞职,去了当时还不太知名的在线拍卖网站eBay担任总法律顾问。
因为雅各布的森在Cooley Godward的证券部门有超过12年的工作经验,那些执行合伙人认为他的离去会对业务造成严重损害。
然而几个月之后,部分的由于同雅各布森的关系,Cooley Godward成了eBay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牵头法律顾问,这次发行创造了13亿美元的纪录。
而一家半导体企业却因为项目负责人和首席设计师的离职,而多了一个合作伙伴。
那两名离职者创办了一家围绕前雇主所设计芯片的软件系统开发企业。
对于这家半导体厂商来说,由于他们共享的社会资本,这家创业企业成为一个优秀的目标客户及潜在合作伙伴。
正确应对员工流动结论很清楚:员工流动并非一个简单的非赢即输局面。
麦肯锡为企业咨询的事例 -回复

麦肯锡为企业咨询的事例-回复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是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为世界各地的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咨询服务。
作为国际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并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麦肯锡为企业提供咨询的事例,从中可以了解到麦肯锡的综合咨询能力。
1. 战略规划和业务优化:麦肯锡帮助企业制定长期战略规划,识别市场机会和挑战,并帮助企业重新定义业务模式。
例如,麦肯锡为一家大型航空公司提供了战略规划咨询。
他们分析了市场竞争环境、旅客需求和公司资源,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建议,旨在改善客户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包括规模扩大、产品创新和成本控制等。
2. 市场研究和客户洞察:麦肯锡通过市场研究和客户洞察帮助企业了解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和消费者需求,从而为企业定位和营销策略提供指导。
例如,麦肯锡为一家全球消费品公司进行了市场研究,以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
他们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和态度的调查研究,提供了有关新产品开发、品牌营销和渠道战略的建议。
3. 组织优化和人力资源战略:麦肯锡帮助企业改善组织结构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他们还支持企业发展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包括人才招募、培训和绩效管理等方面。
例如,麦肯锡为一家制造业公司提供了组织优化咨询,他们重新审视了公司的结构和职能,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以优化工作流程并提高员工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新兴技术和数字化转型:麦肯锡协助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和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抓住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
例如,麦肯锡为一家零售企业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咨询。
他们分析了企业的数字化成熟度,并提供了一份数字化战略,包括在线销售、电子支付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建议,以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并改善客户体验。
5. 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麦肯锡支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他们通过制定可持续战略、改善供应链、推动社会创新等方式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麦肯锡的故事

员工 要经历 一次 残酷 的考核 和淘 汰 , 有 的时 候 一 个员 工 剐 刚走 下 国 际班 机就 接到一 张纸 , 告诉 你 , 的公 司 你 评估 不 台格 ,公 司 已经安 排 了两 三
十 面 试 机 会 , 而 且 都 是 最 好 的 国 际
的营 销 现在 , 肯锡 的名气 已经 很 麦 大 了 ,他 不 需要 再 击做 很 多 产 品来 吸 引客 户 ,他要 的是不 急躁 、不驷错 误 ,否 则他 的大 的 公 司 品牌和 形 象 就 要受 打 击 ,他 的 客户 来 源 就 台 出
* - 0 ~ :一 u 每
维普资讯
童
分 完善 的 考 核机 制 。 在 美 国每 三年 务 强 调 稳 健 、 持 声 望 , 行 高 层 次 保 进
膏
一
的
故
事
大 程度 上 影 响 了世 界 这 可 以有 两 种 解 释 , 一 种 是 他 们 确 实 曾 经 做 到
大海 ,成为 优秀 的职业 经理 人 。 l8 9 0年至_ 麦肯锡 的第 四阶 争是 段 , 是它 的经受 考验期 。此 时很 多 也 人受 麦 肯 锡 成功 的 影 响而 投 身 管理
咨 询 业 , Ba n、 BCG M o io 、 i n t r
练 出了 最 优 秀的 传教 士 ,并 且在 很
的企 业 ,提 高他 们 的水平 。泰 勒 的科学 管理 强调 的 是怎样 管工 人 ,怎么管 流程 ,麦肯锡 讲 的则是 怎么 管老 板 。当时
他 有 一 段 很 有 名 的 话 ,意 思 是 说 ,2 年 代 美 国 的 原 始 创 业 0 老 板 的 阶 段 过 去 了 ,即 拍 着 脑 袋 做 决 策 ,有 胆 量 就 能够 成 功 的 时 代 过 去 了 。他 们 应 该 让 位 于 能 够 科 学 思 考 、用 理 性 思 考 来计 算 的 职 业 经理 。这 跟 我 们 中 国现 在 的情 况 有点 像 。就 是 属 于 第 一 代 的 不 管 是 在 国营 企 业 ,还 是 在 民营 企
“微软的考勤智慧”等管理故事三则

“微软的考勤智慧”等管理故事三则作者:来源:《领导文萃》2019年第21期哲理的故事:位于西雅图的微软公司研发中心,拥有40多名全球顶级的IT精英。
这些精英每年为微软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公司也为他们提供十分优厚的福利待遇。
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微软公司给予这些员工充分的自由。
在这里工作,兴致来了,你完全可以去打篮球,去健身房,去游泳池,喝咖啡,甚至会有专门的按摩师。
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像在家里一样,惬意极了。
如果是特殊人才,还有更多的优待。
公司只有一条规定:按时上下班,哪怕是喝咖啡,你也要坐在公司里喝。
可是,员工们自由散漫惯了,而且美国人喜欢过夜生活,所以上班老是迟到,部门经理为此伤透了脑筋。
为此,部门经理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奖惩制度。
可是根本没人当回事。
迟到了,客气的员工还会朝部门经理耸耸肩笑笑,不客气的员工干脆就若无其事。
有一回,部门经理扣了一名叫莱特的软件工程师200美元考勤奖。
莱特大发雷霆,直接就交了辞呈。
事情闹大了,连比尔·盖茨本人都被惊动了。
部门经理做得没错,然而莱特又是办公自动化方面公司引进的特殊人才,比尔·盖茨只好亲自调解。
最后返还了莱特200美元,这事才算了结。
莱特是留住了,但是迟到现象却大有变本加厉之势。
该怎么办呢?有一天,比尔·盖茨在草坪上散步时,无意中看到了公司的停车场。
50个车位上停了40多辆车。
而旁边,某些小公司的员工,因为停车位的不足,一些车子一直停到了远处的马路上。
看到这里,比尔·盖茨灵光一闪,一个绝妙的好主意产生了。
第二天,比尔·盖茨就让部门经理将公司的停车位卖掉了10个,只剩下40个停车位。
上午10点,就有员工不满地向部门经理反映没有停车位,车往哪儿停?部门经理抱歉地说:停车位是租的,到期了,业主不愿续租,公司也没办法。
一个星期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研发中心的40多名员工再也没有迟到的了。
因为一旦迟到就意味着要把车停到马路上。
转变思维而成功的名人例子

转变思维而成功的名人例子
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迈克尔•波特及斯蒂芬•霍金都有转变思维而取得成功的案例:
一、比尔•盖茨
1、在学习之旅中,他勤于研究各种商业理论,不断地把不同的思路融合在自己的思维中,拥有了空前的创新能力和判断力。
2、他继续从事了微软公司,让计算机技术为每一个家庭所用,重新定义了人们认知技术的方式,改变了世界的发展模式。
3、在商业发展的路上,他与众多企业领袖协商合作,大胆的挑战市场和竞争,最终成功地把微软公司缔造成美国最大的软件企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二、迈克尔•波特
1、他总是办公室耀眼的一道耀眼的风景,拥有出色的决策能力,以及一种特殊的能力去与多个团队合作,他用自己的思维将企业发展成一个家族式企业,并成功地把IBM带入了全新的时代。
2、他将商业模式从传统的设备销售向服务和解决方案销售转变,不断
地把不同的维度融入了自己的计划,完成了一份让世界大吃一惊的报告。
3、不仅如此,他穷尽一切办法把IBM技术推广到全世界,让IBM乘
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东风,走向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三、斯蒂芬•霍金
1、他出色的学习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缜密的判断力使他成就显赫,他把复杂的表述力、空间能力、多媒体思维等全部融入了他的思维中。
2、他以自己的独到见解、介入并彻底改造了自由解析理论,并成功地
把它利用到了宇宙的解析当中,重新定义了当代科学的边界。
3、他的理论更是改变了科学理论的原始物理学,建立了哥本哈根模型,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纪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麦肯锡、埃森哲和微软的经典故事
2008年07月31日星期四12:02
关于麦肯锡的案例
有一个老头,正在草地上放羊,忽然走来一个年轻人,年经人走到老头面前说:老先生,我可以为您服务,我将告诉您您的这群羊有几头,作为酬劳您需要给我一头羊。
老头还未作答,年青人就开始了工作,年轻人用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链接上NASA的内部网,调动低轨道卫星,把卫星遥感成像的图片再通过软件分析,数十分钟后,年轻人再次走到老头面前:老先生,您的羊群共有763头。
说完后他抱起一只羊就要走。
老头这时叫住了年青人:年青人,如果我能猜出你就职的公司,你可不可以把酬劳还给我?可以,年轻人答。
你是麦肯锡公司的,老头说。
年轻人很惊讶,您怎么知道?老头笑了:因为你具有该公司咨询人员的所有特点啊,第一。
你不请自来。
第二。
你告诉我的分析结果是我本就知道的。
第三。
你抱走的不是羊,而是我的牧羊犬。
关于埃森哲的案例
上周末,我去一间熟悉的西餐厅吃晚饭,发现餐厅内部刚装修过,餐厅服务生的装束也有所改变。
我发现服务生们上衣夹克的口袋里都多放了一把勺子。
于是我叫来相熟的小张,向他打听最近的变化。
小张告诉我,餐厅老板最近请了埃森哲公司作业务流程重组的咨询,以改进餐厅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埃森哲的咨询顾问经过两个礼拜的现场工作,发现33.333%的餐桌在就餐过程中都会发生一次勺子掉在地上的情况。
而以往服务生需要单跑去厨房一次给客人换干净勺子。
如果在服务生的夹克口袋里放一把备用勺,则他们不必单独跑一次厨房,可以在下次上菜时顺路换掉勺子,这样可以将服务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7.365.正说着,我旁边的桌子响起叮当一声:他们的勺子掉地上了。
只见小张从容地从口袋里拿出备用勺,及时给客人换上。
看到这个场景,我对埃森哲公司的咨询建议相当佩服。
这时,我又留意到所有服务生西裤的拉链外有一根很细的绳子,其质地和隐性胸罩带一样,所以较难发现。
于是,我又向小张提出这个新问题:“你们这根细绳儿是干嘛用的?”
小张环顾了一下,将身子倾斜过来,小声说道:“好眼力!不是每个人都象您这样观察入微的!”
小张接着说:“埃森哲公司通过对餐厅工作流程的现场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服务生每班次平均要小便5.125次,而每次小便完平均要花1.306分钟洗手和烘干手。
埃森哲的顾问建议我们在那儿上面系上这
根绳子,以后每次小便直接把自己那话儿拉出来,可以避免手接触到,这样就可以省去洗手和烘干的麻烦,既提高服务生的劳动生产率,又节约餐厅的水费和电费”
听完小张的介绍,我对埃森哲公司更敬佩了。
不过,我还有一点小小的疑问:“小张啊,你们可以用绳子把自己那话儿拉出来,但是怎么能不用手把它给放回去呢?”小张又一次谨慎地环顾左右,将身子倾得更低,用更小的声音对我说:“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的,但我是用的那把勺子“.
微软和百万富翁
有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到微软去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
在经过面试和实做(扫扫厕所……等)以后,人事部门告诉他录取了,向他要e-mail address以寄发录取通知和其它的文件。
他说:“我没有计算机,更别提e-mail address了。
“人事部门告诉他:“对微软来说,没有e-mail 的人等于不存在的人,所以微软不能用。
“
他很失望的离开微软,口袋里只有十美元。
他只好到便利商店去买了十公斤的马铃薯,挨家挨户的转手卖出。
两个钟头后他卖光了,获利了100%.
他又做了好几次生意,把本钱增加了一倍。
他发现这样可以挣钱养活自己。
于是,他认真地做起这种生意来,一些运气加上努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还买了车及增加人手。
五年内,他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挨家挨户“的贩售公司,提供人们只要在自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新鲜蔬果的服务。
他考虑到为家人规划未来,于是计划买一份保险。
签约时,业务员向他要e-mail address. 他再次说出:“我没有计算机,更别提e-mail address了。
“
业务员很惊讶:“您有这幺样一个大公司,却没有e-mail.想想看,如果你有计算机和e-mail可以做多少事!“
他说:“我会成为微软的清洁工。
“
结论:
1、没有Internet或是e-mail你还是可以生存甚至成为百万富翁。
2、在微软工作你需要e-mail.
3、因为你收到这篇文章,所以,你成为清洁工的机会比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