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园林植物配置

合集下载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摘要:西湖是中国著名的园林风景区之一,其园林植物配置对于保护、弘扬西湖园林的独特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西湖园林的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西湖园林的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 引言西湖作为杭州市的标志性景点,拥有多个园林景区,植物配置是西湖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西湖园林的独特魅力,提高西湖园林的整体景观效果。

2. 西湖园林植物群落功能西湖园林植物群落功能是指植物在园林中所承担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首先,植物在园林中具有美化环境、增加园林景观的作用。

西湖园林的植物配置要注意选择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植物,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其次,植物在园林中具有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选择一些具有良好吸附和净化空气的植物品种,可以为西湖园林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

此外,植物还可以吸收污染物和噪音、调节气温等,为西湖园林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

3. 西湖园林植物种类组成西湖园林植物种类组成是指西湖园林中所选择的植物种类。

西湖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应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景观特点和区位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

首先,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可以选择适合该风格的植物种类。

比如,在中式园林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植物,如桂花、月季等。

其次,根据园林的景观特点,可以选择具有相应特点的植物种类。

比如,在水景区域可以选择适宜生长于水边的植物,如芦苇、荷花等。

最后,根据园林的区位环境,可以选择适应该环境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山区可以选择适应山地环境的植物,如松树、杉树等。

4. 西湖园林植物配置案例分析4.1 西湖苑西湖苑是西湖景区内的一个园林景点,以她独特的山泉、湖光和植物景观而闻名。

在西湖苑的植物配置中,注重了植物的丰富性和观赏性。

杭州园林植物配置

杭州园林植物配置

杭州园林植物配置杭州位于北纬30度15分,东经120度16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及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长江中下游北区的南缘,l月平均气温3.6℃了月平均气温28.8℃绝对最低-10.5℃最高42.1℃年平均雨量1400mm。

全年无霜期250一280夭,生长期长。

一、西湖山区次生自然群落类型西湖风景区南、北、西三面环山,丘陵起伏,山区面积达49平方公里,分别由石灰岩、千里岗砂岩、火成岩、凝灰岩、流纹岩组成,自然群落根据基岩与土壤的不同,也有一定的差异。

(一)云栖千里岗砂岩次生自然群落的层次结构及常见的植物种类第一层常绿树种:米槠、苦槠、香樟、青冈。

落叶树种:枫香、糙叶树、梧桐。

第二层常绿树种:浙江楠、华东楠、毛竹。

第三层常绿树种:尾尖山茶、山乌珠、杜茎山。

青冈栎小苗,浙江桶小苗、华东楠小苗。

落叶树种:山胡椒、紫珠。

第四层木本小灌木:常绿瑛,虎刺、白马骨、朱砂根、百两金、山萤。

藤本植物:络石。

中华常春藤。

爬行卫矛,小叶青风藤、珍珠莲、寒莓、三叶木通。

草本植物:吉祥草、阔叶麦冬、沿阶草、蝴蝶花、金线草、凤丫蕨、贯众。

(二)黄龙洞流纹岩次生自然群落的层次结构及常见的植物种类第一层常绿树种:青冈、绵槠、香樟。

落叶树种:枫香。

第二层常绿树种:冬青、棕榈、石楠、马银花、楠木林,吴山的香樟林、石人岭的苦储林、虎跑的柳杉林等,其景观是郁郁葱葱,四季常青,但缺乏季相变化。

在石灰岩山区既有落叶阔叶林,也有常绿。

落叶阔叶混交林。

如玉皇山、南高峰、龙井寺,飞来峰主要为落叶阔叶林,上层树种有麻砾。

枫香、黄连木、化香、沙朴、白枥、山膀脱、三角枫、黄擅。

山合欢等;灌木有石楠、卫矛、六月雪、山胡椒等;草本地被有三脉叶马兰、蛇莓、野黄菊等,此外,还有一些落叶风景纯林,如感应桥枫香林、呈安山的金钱松林、玉皇山的麻枥林等。

这些林相景观丰富,秀相变化大,色彩艳丽,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上层乔木有木荷。

苦储、青冈、香樟、冬青、马尾松。

杭州小区常用植物整理

杭州小区常用植物整理

杭州本地部分常用园林植物整理
1.常绿乔木:香樟、香泡、大叶女贞、广玉兰、红果冬青、珊瑚树(法国冬青)等。

2.常绿小乔木:金桂、银桂、四季桂、丹桂、杨梅等。

落叶乔木:黄山栾树、无患子、银杏、七叶树、鹅掌楸、榉树、珊瑚朴、沙朴、合欢、国槐、枫香、重阳木、白蜡、栾树、悬铃木、垂柳等。

3.落叶小乔木: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早樱、晚樱、西府海棠、红枫、羽毛枫、黄金槐、碧桃、红叶桃、红叶李、花石榴、果石榴、梅花等。

4.常绿灌木:八角金盘、洒金珊瑚、茶梅、茶花、龟甲冬青、栀子花、阔叶十大功劳、金边六月雪、金丝桃、海桐、春鹃、夏鹃、毛鹃、南天竹、云南黄馨、瓜子黄杨、金森女贞、枸骨、无刺枸骨、金叶女贞、红花继木、大叶黄杨、金边黄杨、大花六道木等。

落叶灌木:贴梗海棠、八仙花、腊梅、素心腊梅、结香、小丑火棘、棣棠、绣线菊、紫荆、木芙蓉、月季、木槿、海滨木槿、火棘等。

5.常绿藤本:络石、扶芳藤等。

6.落叶藤本:藤本蔷薇、藤本月季、紫藤、凌霄等。

7.竹类:凤尾竹、阔叶箬竹、刚竹、紫竹、乌哺鸡竹、金镶玉竹等。

8.水生植物:水葱、再力花、千屈菜、旱伞草、睡莲、慈姑、荷花、水芋、黄菖蒲等。

9.草本植物:石蒜、葱兰、鸢尾、吉祥草、麦冬、阔叶麦冬、矮生麦冬、红花酢浆草、玉簪、紫萼、大吴风草、德国鸢尾、蝴蝶花、白车轴草等。

10.草坪:果岭草(矮生百慕大+黑麦草)
以上加粗部分为杭州本地常用,且长势良好的植物。

杭州本地常用作行道树的乔木有:香樟、大叶女贞、珊瑚朴、无患子、银杏、黄山栾树等。

上述植物品种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选择。

杭州园林植物配置

杭州园林植物配置
吴山:有“脚”古树,以香樟林为主;
湖西公园(茅家埠、普福岭一带):以芳香植物为主;
龙井:开辟岩石园;
玉泉(仁寿山):以木兰,山茶为主景
五云山:有千年古银杏树,以银杏林为主;
西湖风景区景点甚多,包括钱溏江、古运河等,都应有各自的植物配置特色,不在此一一列举。总之整个风景区的花木布置的艺术特色:有的以色彩鲜艳见长;有的以芳香馥郁著称;有的以苍翠挺秀取胜;特别是突出各个季相特色。并以香障、桂花等常绿阔叶树作为基调树种呈现出景景不同,季季不同,处处不同的景象。新建的公园,绿地一般都以植物作为主要题材:以乔木为旨干,草坪、花木为重点,根据地形、地貌等立地环境条件,和各种活动功能及所要达到某种意境的要求,采取大小相间,幽畅变换,开合交替,虚实结合,组合成多样变化的园林空间。
一 各种水体的植物配置 22
二 堤、岛的植物配置 24
三 水边的植物配置 26
四 水面的植物配置 28
第四章 园路与植物配置 29
一 主路的植物配置 29
二 径路的植物配置 31
三、路旁局部的植物配置 35
第五章 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 37
一 植物配置对于建筑的作用 37
前言
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城市园林要求再现自然,植物配置要顺乎自然之理,已越来越被人重视。当前如何提高植物配置艺术和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综合功能作用,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植物是园林绿化中有生命的主要题材。它具有生态的要求,也具有综合观赏的特性,以多样的姿态组成丰富的主体轮廓线,以不同的色彩构成瑰丽多彩的景观。它不但以其本身的色、香、形态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同时还可陪衬其它造园题材产生生意盎然的画面。此外,又可采用孤植、丛植、群植等不同配置种植手法,创造出幽邃旷阔的不同意境,这些都是构成造园艺术构图的重要内容。园林植物及其配置的意义与功能作用虽是多方面的,但实践证明,公园绿地质量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问题。

西湖植物配置

西湖植物配置

(2)借鉴当地植被,突出地方风格
如:杭州——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植被丰富, 群落类型多样化 ①复层混交,层次丰富。 耐荫木本:竹柏、罗汉松、粗榧、米兰、九里香、 含笑、红背桂、油茶、海桐、构骨、紫竹、六月雪; 耐荫藤本:龟背竹、绿萝、合果芋、南五味子、球兰; 耐荫地被和蕨类:仙茅、一叶兰、水鬼焦、万年青、 麦冬、竹芋类、鸭趾草、巢蕨、肾蕨、观音莲座蕨。 (白兰花——米兰——茉莉 )
西湖风景区常见植物
(1)各有千秋的植物配置特色

• 苏堤:以多配置垂柳及春季花卉,发挥其“六桥烟柳”, “苏堤春晓”的特色;
• 白堤:以“树树桃花间柳花”的桃柳为主景; • 曲院风荷: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
品种荷花为主景,紫薇、鸢尾为配景,突出夏景; • 云栖:以“一径万竿绿参天”的竹径为主景; • 花港观鱼:以牡丹为主景,增壁芍药园; • 柳浪闻莺:以垂柳为主,海棠、月季为配景; • 三潭印月:突出大叶柳的“柳塘清影”特色,并配植睡
– 静态的水:湖、池等
– 动态的水:河、溪、涧、瀑、泉等。
(1)湖与植物配植
• 如杭州西湖沿岸绿化
• 水边植物应能增加水体的静态美感,不应过分绚丽,应以宁静、 幽深、含蓄为主。
(2)池与植物的配植
西湖环湖的秋色是以悬铃木的黄色,夕照山的红叶林与三 潭印月和曲院风荷一带的水杉形成的。特别是宝石山下的 一层橙黄色的悬铃木行道树,好象一条锦带,紧系在以保 俶塔为主境的锦袍上一样,周围还有枫香、无患子,槭树 及香樟等组成的红、黄、绿色、色彩十分丰富。
• 两条线不宜平直,也不宜过于曲折。垂直 的方向要参差不齐,水平方向要前后错落, 有高低、明暗,前后衬托。
(三)藤木配植: • A绿化墙面(地锦、凌霄); • B棚架材料,如灯柱、拱门(紫藤,金银花); • C绿化枯树(古树枯死,不便移走的,可以绿化); • D点缀假山(在非观赏面爬攀缘植物); • E灌木栽植(紫藤); • F地被(不提供支架)。

近水区植物配置

近水区植物配置

滨水绿地植‎物配置(杭州)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纵观杭州水‎体,不外乎湖、池等静态水‎景以及河、溪、涧、瀑、泉等动态水‎景,园林设计师‎针对不同滨‎水绿地,应用了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满足了各项‎功能的要求‎。

1.湖滨植物配‎置湖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水‎景,西湖更是杭‎州园林中最‎出色的景观‎.沿湖非常重‎视突出季相‎景观.春天,沿湖桃红柳‎绿,垂柳、悬铃木、水杉、池杉等新叶‎一片嫩绿;碧桃、东京樱花、日本晚樱、垂丝海棠、溲疏、迎春等花卉‎争奇斗艳。

秋天,色叶树种更‎是绚丽多彩‎,鸡爪槭、三角枫、红枫、红羽毛枫、乌桕、枫香、重阳木等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或红紫‎色;而无患子、悬铃木、银杏、水杉、落羽杉、池杉、紫荆等呈现‎出金灿灿的‎黄色和黄褐‎色。

沿湖景点的‎另一特色是‎十分注重湖‎岸线条的变‎化。

大部分水域‎,湖面辽阔,视野开广,这时水面就‎会变得有点‎平直,但如配置各‎种色彩与线‎条的植物,则可收到景‎观上事半功‎倍的效果。

西湖在水体‎中设堤、岛,首先已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感,其次在岸边‎种植高耸的‎水杉或雪松‎林与低垂水‎面的垂柳。

从而与平直‎的水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时树荫下‎轻拂水面的‎蔷薇、云南黄馨、金钟花等灌‎木丛又柔化‎了岸线,丰富了色彩‎。

2.池边植物配‎置池也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水体之一,特别是在较‎小的庭园里‎,水体的形式‎经常表现为‎池。

为了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植物配置常‎突出个体姿‎态或利用植‎物分割水面‎空间,增加层次。

杭州的公园‎内处处有池‎,其他滨水绿‎地的水体也‎经常有池存‎在。

因此,分析池的植‎物配置是研‎究杭州滨水‎绿地植物配‎置的一大要‎点。

杭州园林中‎对于池边的‎植物配置方‎式各异,各具情趣。

如同处植物‎园分类区内‎的两个水池‎。

一个位于裸‎子植物区,其植物配置‎选择了最耐‎水湿的水松‎植于浅水中‎,原产于北美‎沼泽地的落‎羽杉和池杉‎植于水边,对于较不耐‎湿,又不耐干的‎水杉植于离‎水边较远处‎,最后又补植‎了常绿的日‎本柳杉作为‎背景。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配置调研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配置调研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配置调研小组成员:李还需候木木章向后将之啵班级风景园林05级#班日期 2007 05 10指导老师文思豆腐目录1.杭州西湖常见植物及其配置特点2.园路与植物的配置3.水体与植物的配置4.建筑与植物的配置5.草坪及地被植物的配置6.西湖植物配景建议及展望序言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

西湖依杭州而名,杭州因西湖而盛。

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西湖三十六,此中最美是杭州”。

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景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西湖三面云山,中涵碧水,山水辉映,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

苏白两堤,桃柳夹岸。

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折服从而心旷神怡。

而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1.杭州西湖常见植物及其配置特点人们欣赏园林景色是多方面的。

杭州的园林植物配置是根据因地、因时,因材制宜的原则,实际上总的体现着因景制宜,来创造园林空间的景变(主景题材的变化),形变(空间形体的变化),色变(色彩季相的变化)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力求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地方性等要求。

1以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使花期延长如以杜鹃、合欢、紫薇、金丝桃红叶李、鸡爪槭等配置在一起,就可延长花期达半年之久2.以不同花期的花木自由混栽。

花期长的花色美的,株数可以多些,使一块地方开花,此起彼伏,以便延长花期。

如以石榴、紫薇、夹竹桃混栽,延长花期达五个月。

3混栽方式克服了樱花期过短的缺点其背景树则用常绿大乔木紫楠,紫楠林夹杂数株银杏和枫香,用以点缀秋色。

杭州常用园林地被植物及其配置方式

杭州常用园林地被植物及其配置方式

杭州常用园林地被植物及其配置方式杭州地处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有着丰富的地被植物资源。

(见附表《杭州园林常用地被植物名录》)。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了达到“黄土不露天”的要求,杭州园林部门对地被植物的应用较为重视,早被作为提高园林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一些公园、风景点的空旷地、山坡、林下、岸边和路旁,较广泛地栽种地被植物,大大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景观,兼收绿化和美化的效果。

在十年浩劫中,地被植物特别是可供观花的地被植物,曾遭到严重的摧毁。

但由于它的实用功能和观赏功能已被人们所重视,目前正在逐步恢复和发展中。

现将在各种环境中比较常见的园林地被植物的配置方式分述如下:(一)草地(草坪)草地,在杭州园林中是最常见的,也是面积最大的园林地被。

“一塍芳草碧芊芊”,有的已形成大片草坪,有的则穿插在花木树丛之间。

草质柔软,游人活动其间,感到宁静舒适而整洁,增添游兴,提高了公园效能。

草地大都由禾本科的结缕草、绊根草、假俭草、细叶结缕草等组成。

有单一种类铺设的草地,也有数种混合组成的草地。

面积最大的达35000平米,如柳浪闻莺和花港观鱼的大草坪,辽阔而平远,适于大规模地开展群众性活动。

(见2-2图)面积小的仅200平米,环境宁静,亦宜于游憩、赏玩。

用单一细叶结缕草铺设的观赏草地,在杭州植物园应用较多,也有用络石结合道路两旁,缓坡,坡脚,林缘铺设的,(图7-1)与名贵的山茶、含笑、玉兰等观花乔灌木相配,纤细柔和,色泽艳丽,显得更为秀致。

(二)路旁(花径、花境)为了使游人不断欣赏到因时序而递换的各种花卉景色,在园路两旁,根据园路的宽窄与周围环境的各异,选种一些与立地环境相适应,花色鲜艳,又常绿的葱兰、韭兰、鸢尾等地被植物,成片群植或小丛栽种组成花径,使原来比较单调,空旷的园路,用地被植物不同的花色、花期、叶形等搭配成高矮错落,色彩丰富的花境与周围景物协调地衔接起来(图7-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杭州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及其发展一、杭州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6.27℃,绝对最高气温42.1℃,绝对最低气温一10.5℃,春秋温暖,盛夏炎热,严冬寒冷,四季分明,夏秋常受台风侵袭影响,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强烈。

全年雨量充沛,累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7毫米。

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43%。

初霜期出现于11月中旬,全年无霜期约250天。

植物生长期长达311天,由于长时间处在温暖的生长季节,很有利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的生长与发展,而有时因低温和温差较大,对常绿树的生长仍有一定的限制。

杭州,是一座有二千一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为我国历史上六大古都之一,保存着许多古代灿烂文化艺术杰作和文物古迹西湖水面积5.6平方公里,南北长3.3公里,东西阔2.8公里。

湖中横贯堤、岛,全湖被分割成五个大小不等的水面,平均水深1.47公尺。

西湖南、北、西三面环山,丘陵起伏,面积达四十九平方公里,分别由石灰岩、千里岗砂岩、火成岩、凝灰岩,流纹岩构成。

本区土壤分布最广的是红壤。

在这广阔纵横的山区里,散怖着溪、泉池、涧,穿插着洞、壑、峰、岩与文物古迹融成一体,争奇竞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景观;有以水景为主的“三潭印月”;有着重赏花观鱼的“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有渲染四季景色的“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有展现朝暮晴雨景色的“葛岭朝暾”、“南屏晚钟”。

此外,还分布着许多历代名人的祠墓,古代摩崖石刻;古建筑以及唐、宋以来的古树名木。

西湖风景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极为丰富,所以,西湖历来被赞美为“祖国的明珠”,誉满中外。

二、建国以来,杭州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以西湖为中心,风景名胜为重点,普遍绿化为基础,江湖兼备,山水兼顾,充分发挥了江湖、山林、洞壑、溪泉等自然特色,以妥善保护好古建筑、古代石窟艺术等历史文物古迹,丰富了植物景观,美化了湖光色,扩大了风景游览范围为原则,新建和扩建了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植物园、动物园等佳国胜处,整修了风景名胜,绿地四十余处,面积达二百五十余公顷。

比解放初期增加近二十倍。

至1979年底止,全市植树四千六百六十七万株。

杭州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基本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50年到1955年间,主要是大搞西湖山区的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改造四万七千余亩荒山,改变了西湖风景区山光岭秃的面貌。

同时以面带点,讲究植物配置艺术,扩建了花港观鱼等公园。

第二阶段是从1955年到1957年,是在改造荒山秃岭的基础上,继续填空补缺,以面带线,着重在环湖周围的面湖山坡及风景区主要风景游览道旁,营造风景林带,大量裁种野生常绿大苗,为西湖增添四季常青的景色,并开始筹建杭州植物园,开辟涌金公园等市区公园绿地。

第三阶段自1958年到1965年间,是杭州园林绿化事业取得较大发展的时期,根据国林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西湖风景区内大力地发展观赏与经济相结合的树木花卉。

西湖山区以及灵隐、南高峰、虎跑等主要风景点,线,成片地发展七叶树、棕榈、毛竹、长山核桃油茶、板栗、桂花、香樟、枫香、栾树、银杏、无患子、檫树等具有观赏效果的经济林木和色叶树种。

营造了龙井路的枫香林带,杭览路的香樟林,恢复了“九里云松”,使风景点、线各具特色。

并新建柳浪闻营公园,续建花港观鱼和吴山公园,初步建成了具有公园外貌,以科研为内容的杭州植物园和以生产为主的杭州花圃。

此外,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原有公园,风景点调整了植物配置,充实了文化设施和绿化内容。

使西湖的风景园林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第四阶段自1966年到1975年,在十年浩劫中,杭州的园林绿化遭到严重破坏,质量下降,进展困难。

第五阶段在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杭州园林得到重新恢复和稳步的发展。

杭州自然风景特点:有江、河、湖、山、独具风格的湖山之美,又有文物之革。

有湖不广,平静如镜,而有分割,山不高,婉蜒秀丽,而多层次;湖山傍依,自然尺度协调,花草树木,绚丽多采,风景妩媚幽美,恬淡宁静。

它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而以自然美为主的风景园林。

杭州的园林主要有:一是以自然山水、奇峰、洞壑、林木为主的风景名胜点;二是文物古迹,庭园遗址;三是庙宇祠墓和古建筑所附属的庭园;四是新建、扩建的公园绿地等四个部分组合而成。

因此,杭州园林绿化建设必须统筹全局,点、线、面结合,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这自然景色特点的优势,在主题内容的安排、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置各方面,既要突出各风景点、线的独特性,使各具特色,又必须考虑与西湖环境和地方特色相协调的整体性。

西湖风景区的面积为40多平方公里的山区和5.6平方公里的湖面。

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土壤条件和艺术效果与经济价值的要求、山区风景林木的组成,主要采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的针叶树、落叶混交林,而以亚热带常绿阔叶乔、灌木为主,主要有冬青、石楠、青刚栎、苦储、钩栗、红楠、紫楠、浙江樟、香樟、木荷等三十余种,此外,还有在历史上占重要地位的马尾松和毛竹,在山麓的植物群落内,常绿成份已占优势为西湖山区创造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

西湖的山麓地带是西湖的绿色屏障,观赏效果要求高,植物配置以观赏为主,以常绿树为基调,大力发展色叶树种,为西湖增添绚丽多彩的背景其它山区则营造经济与观赏相结合的风景经济林;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山地,可多发展柿子、银杏、杨梅、枇杷、薄壳山核桃等观果、观叶的果木林,把西湖风景区建设得既美丽又富裕。

在具有历史性的植物著称的名胜区,应开辟为季节性的游览点,要求营造和恢复特色显明的单纯林,如理安寺的楠木林、灵隐的七叶树林、大慈山的金钱松林、吴山的香樟林、七佛寺的枫香林、云栖的竹林、万松岭的松林,虎跑的柳杉林等,以突出季节性的风景特色。

西湖环湖四周的滨湖地带,是游人密集之处,以欣赏湖景为主,一般都采用开朗空间的布置形式,组织透景线,透视园外的湖光山色。

为有利因借,植物配置宜疏不宜密、宜透不宜屏由于湖面辽阔,视野广宽,园看湖,湖看园,互相借资,配置时多从景观的整体效果着眼,着重群体美和林冠线的节奏变化环湖地区地下水位高,以垂柳为主景树,保持“袅娜纤柳随风舞”的西湖地方特色;并以体型巨大,树姿优美,树冠浓密的香樟作为基调树种,突出西湖平缓、柔和轻快的地方风格,局部地区穿插水杉作为配景树,以丰富林冠线的变化。

花木布置要求四季美观,多选用色彩鲜艳的花木,以增添“映水印影生色”之趣。

公园、名胜古迹在西湖风景区有百余处,是四季接纳游人的主要游览活动场所,总的要求是春花烂慢,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四时有景,多方景胜,既要与西湖风景区园林总体布局相统一,同时又要显示出各个公园,风景点的不同主题内容和特色。

我们根据不同立地环境条件,历史传统特点和不同季节特色的要求,除考虑整个西湖风景区的全面规划布局,对一些重点景区的植物配置拟作以下设想:苏堤:以多配置垂柳及春季花卉,发挥其“六桥烟柳”、‘苏堤春晓”的特色;白堤:以“树树桃花间柳花”的桃柳为主景曲院风荷: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品种荷花为主景,紫薇,鸢尾为配景,突出夏景满觉陇:以“三秋香飘云外”的桂花为主题,突出秋景孤山:以“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梅花为主题,突出冬景云栖:以“一径万竿绿参天’的竹径为主景花港观鱼:以牡丹为主景,增辟芍药园;柳浪闻莺:以垂柳为主,海棠、月季为配景三潭印月。

突出大叶柳的“柳塘清影特色,并配植睡莲、观赏芦荻等水生植物;里西湖一带:以木芙蓉为主景夕照山:以“更兼乌柏与丹枫”的红叶为主景吴山:有‘宋樟”古树,以香樟林为主;湖西公园(茅家埠、普福岭一带):以芳香植物为主;龙井:开辟岩石园;玉泉(仁寿山):以木兰、山茶为主景五云山:有千年古银杏树,以银杏林为主西湖风景区景点甚多,包括钱塘江、古运河等,都应有各自的植物配置特色,不在此一一列举。

总之整个风景区的花木布置的艺术特色:有的以色彩鲜艳见长;有的以芳香馥郁著称;有的以苍翠挺秀取胜;特别是突出各个季相特色。

并以香樟、桂花等常绿阔叶树作为基调树种,呈现出景景不同,季季不同,处处不同的景象。

新建的公园、绿地一般都以植物作为主要题材:以乔木为骨干,草坪、花木为重点,根据地形、地貌等立地环境条件,和各种活动功能及所要达到某种意境的要求,采取大小相间,幽畅变换,开合交替,虚实结合,组合成多样变化的园林空间。

风景区内有游览车道,山区游步道和园路,是组织游人游览的导游线,也是游人的活动线。

游览道路的平面布置,直接关系到游赏风景的质量效果。

道路本身的曲折线形,结合两旁的植物配植,能起到“涉移景异”的作用;起伏的路坡创造不同视角的景观。

西湖风景区内的主要游览道路的植物配植,一般都采用路树与林带相结合的形式,以增强林荫气氛,形成不同的“路景”特色。

灵隐路两侧营造不同品种的松树林带,恢复“九里云松”名胜;杭富路两侧的林带,以不同品种的杉树为特色;环湖西路两侧的林带以桂花、水杉为特色;龙井路以“红叶迎秋”的枫香为路树,体现秋景特色。

这些道路既是交通线,又是风景线,是风景区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园林风景的观赏效果,必须严格选择树种和处理好植物配置的艺术构图。

人们欣赏园林景色是多方面的。

杭州的园林植物嵋是根据因地、因时、因材制宜的原则,实际上总的体现着因景制宜,来创造园林空间的景变(主景题材的变化)、形变(空间形体的变化)、色变(色彩季相的变化)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力求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地方性等要求。

因地制宜:是根据杭州地区气候帆点,不同的立地环境条件,以及公园绿地、风景点、建筑物的性质、功能和造景要求,在保护好原有的古树名木前题下,结合造园的其它题材,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化基础,合理地选择树种,力求适地适树,采用不同的植物配置构图形式,组成多样的园林空间,以满足游憩和赏景等多种活动功能的需要。

公园、风景点要求其四季美观,繁花如锦,活泼明快;寺院、饲墓、碑刻、古迹则求其庄严、肃穆。

树种的选择必须注意其体型太小,色彩浓淡并同建筑物的性质与体量相适应,才能配置得当。

庄严的殿、堂等建筑,一般用高大的乔木作为陪衬和烘托。

如六和塔以树形高大,树冠圆形常绿的香樟作烘托;灵隐寺大殿配植淡绿、浓绿、金黄叶色的桶木、七叶树、银杏等大乔木,取得体型和色彩上的对比,并以葱笼的常绿树作为背景轻快的风亭、檄、轩,则帕点缀姿态优美,绚丽多采的花木,使景色明丽动人。

杭州夏季炎热,不宜过多采用大面积的空旷草坪,以疏林草地为宜,可提高草坪在夏季的利用率。

草地多,是杭州新建公园绿地的特色之一,它是群众性集体活动的场所,在功能上要求宽旷,便于集散,在植物配植上力求简洁。

由于草坪面广,视线长,体量虚实对比强,景物的群体形象鲜明,应多注意植物组合的群体美。

利用树令的不同和地形的高差,处理好树丛,树群的立体轮廓线,使高低起伏,饶有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