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B)
奥数试题:平均数问题(附参考答案)

初级奥数模拟试卷平均数问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五个人进行投篮比赛,分别投中3次、6次、6次、10次、10次,平均每人投中多少次。
()A、5B、6C、7D、8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饮料。
倒入的饮料高度不同,分别是4厘米,6厘米,6厘米,8厘米,那么这要使这四杯饮料的高度一样,应该是多高。
()A、6厘米B、8厘米C、7厘米D、4厘米3、甲、乙两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4岁,乙、丙两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7岁,那么丙比甲大几岁。
()A、8B、7C、6D、54、已知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45,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是36,去掉的数是多少。
()A、60B、79C、80D、815、有5个数的平均值为4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0,平均值为50,这个数是多少。
()A、20B、10C、50D、306、刘丹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成绩分别是85分、90分、95分。
那么她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A、90B、85C、95D、807、糖果店把3千克白糖,3千克的麦芽糖,4千克的水果糖混合成什景糖。
已知白糖每千克4.50元,麦芽糖每千克4.10元,水果糖每千克7.50元,那么什景糖每千克多少元。
()A、5.57B、5.58C、55.8D、5.568、某学校一次奥数测试,有8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5分,其中女生3人,平均成绩是92分,那么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A、93B、95C、94D、80.89、小刚有5个抽屉,分别有图书33本,42本,20本,53本和32本,平均每个抽屉里有图书多少本。
()A、36B、37C、38D、3910、小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平均成绩是80分,自然科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那么他的自然科学成绩是多少分。
()A、87B、88C、89D、9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有一列数是401,398,400,403,399,396,402,402,404,403,399,396,398,398,405,401,400,402,403,400那么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
四年级奥数 平均数问题练习及答案

平均数问题及解析1、小宏参考了数学竞赛夏令营。
他五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5分,每次测验的满分是100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2分以上,那么小宏至少要再连续考多少次满分?解:每再考一次满分可以比92分多100-92=8(分),而前5次的成绩总共比预期的平均分92分少(92-88.5)×5=17.5(分),所以,至少要再考17.5÷8=2.1875≈3(次)满分。
答:至少要再考3次满分。
2、一次考试,某小组10人的平均成绩是87分,前八位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九位比第十位多2分。
第十位同学得了多少分?解:第九位同学与第十同学成绩的差已经知道,如果再能知道第九位同学与第十位同学成绩的和,就可以用“和差法”求出第十位同学的成绩。
因为十位同学成绩的和是87×10=870(分),而前八位同学成绩的和是90×8=720(分),所以第九位同学与第十位同学成绩的和是870-720=150(分),由此得到第十位同学的成绩是(150-2)÷2=74(分)。
答:第十位同学的成绩是74分。
3、五年级甲班有52人,乙班有48人。
某次考试,两班全体学生的平均分为78分,乙班的平均分比甲班的平均分高5分。
问两班的平均分各是多少?解:两班的人数为52+48=100(人),他们的总分是78×100=7800(分)。
如果乙班的平均分下降5分,总共减少5×48=240(分),乙班的平均分就和甲班一样,所以甲班的平均分是(7800-240)÷100=75.6(分),乙班的平均分是75.6+5=80.6(分)。
答:甲班的平均分是75.6分,乙班的平均分是80.6分。
4、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2分,第三次测验后,三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比前两次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他第三次测验得了多少分?解:由题目可知,三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2+3=85(分)。
四年级奥数题第22讲 平均数问题

第22讲平均数问题一、专题简析: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班级之间,同学之间成绩的高低,求出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就是求平均数。
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应用很广泛,例如,求平均身高问题,求某天的平均气温等。
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二、精讲精练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练习一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练习二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
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练习三1、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学校到家用了10分钟。
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
2、李大伯上山采药,上山时他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75米。
求李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例4:李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练习题(含答案)1.求下列20个数的平均数:306,312,306,308,314,304,318,311,313,315,314,310,310,320,300,316,320,312,314,315。
解: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可能计算能力很强的同学能够很快算出来。
但是如果掌握了平均数的思想,一定可以算得更快。
我们观察每一个数,发现它们都是3位数,而且都是300加上一个不大的数。
这样,我们只计算每个数的十位和百位,算出平均数再加上300,就得到这20个数的平均数。
把每个数都减去300,然后求其平均数:(6+12+6+8+14+4+18+11+13+15+14+10+10+20+0+16+20+12+14+15)÷20=11.9那么原来的20个数的平均数为300+11.9=311.92.某8个数的平均数为50,若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90,则平均数变成了60。
问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解:8个数的平均数由80变成了90,那么它们的总和增加了多少也就可以知道了。
因为只有一个数变了,这个数变化的值也就可以知道了。
8个数的总和增加了(90-80)×8=80所以被改动的数增加了80,那么它原来是90-80=103.7个数的平均数是29,把7个数排成一列,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5,后5个数的平均数为38,则第三个数是多少?解:前三个数的和为25×3=75后五个数的和为32×5=160这8个数的和为160+75=235其中包含着7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的和7个数的和为29×7=203所以第三个数是235-203=32。
4.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这个运动员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多少?解:最低分: 9.46⨯4-9.58⨯3=9.10(分)最高分: 9.66⨯4-9.58⨯3=9.90(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 9.90-9.10=0.8(分)5.某校有70名男同学及若干女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为63分,参赛男同学平均分为60分,女同学平均分为70分,那么该校有多少女同学参赛?解:因为女同学平均分为70分,男女同学的总平均分为63分,女同学平均分高出男女同学混合平均分70-63=7 分。
奥数思维拓展第八讲平均数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含答案)

奥数思维拓展第八讲平均数问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1.育新小学购买3个文件柜花了九百多元,平均每个文件柜的价格可能是()A.358元B.338元C.318元2.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三(3)班举行了以“两岸是一家”为主题的歌唱比赛,现要布置比赛场地,小健、小琪和苗苗一共折了144只千纸鹤,平均每人折了()只千纸鹤。
A.432B.72C.56D.483.“爱心”捐款活动中,平均每班捐款钱数最多的是()年级一二三四班级数3456共捐款金额/元609840915996 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D.四年级4.欢欢班里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8cm,乐乐班里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2cm,那么欢欢和乐乐比,()A.欢欢高B.乐乐高C.一样高D.无法确定谁高5.一批练习本分发给数学兴趣组的学生,平均每人分到36本,如果只发给女生,平均每人可分到60本,如果这批练习本不超过200本,若只发给男生,那么平均每人可分到()本。
A.36B.40C.48D.906.六(1)班有50人,有48人参加数学考试,2人缺考。
48人的平均分是87分,当缺考的两人补考后,全班平均分变成了86分,其中一人补考得了63分,另一人补考得了()分。
A.61B.65C.70D.717.学校足球队8名队员的平均体重是39千克。
陈刚的体重是45千克,加入足球队后,现在足球队的平均体重与原来比,()A.比原来轻B.比原来重C.无法确定8.解放军行军训练,前两天各行了45千米,后三天共行了92千米,要求平均每天行军多少千米,正确的算式是()A.(45+92)÷2B.(45×2+92)÷3C.(45×2+92)÷5D.(45×2+92×3)÷5二.填空题(共8小题)9.图表记录了轩轩四次练习跳绳(1分钟)的成绩,记录单不小心被弄脏了。
他第三次跳了下,第四次跳了下。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把几个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两种基本方法:1、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总数量三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2、基数求法:利用公式“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的总和三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1、工路队前4天平均每天筑路80米,增加工人后,第5天筑路100米,求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多少米?分析:(1)先求出5天筑路的总长度80X4+100=420(米),再求出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2)从“补差”的角度考虑。
由于前4天筑路的平均数小于第5天的筑路米数,所以把前4天的平均数80米看做是基数,然后把第5天多筑的(100-80)米平均分成“5份”,用4份补进到前4天的平均数中去,留1份在第5天,从而求出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解法一(米)解法二(米)答: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84米。
2、笑笑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0分,音乐88分,体育84分,美术78分,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笑笑数学得了多少分?(补差法)分析:本题关键是求出五科平均分,依题意,我们可以先求出语文、音乐、体育、美术这四科的平均分是82.5(分),根据条件“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知,前四科的平均分低于五科平均分,要把前四科的平均分提高到五科的平均分,从“补差”的角度思考,需要把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的6分补到前四科的每科平均分中去,平均每科补1.5(分),所以,五科平均分是(分),那么数学成绩就90(分)。
解:(1)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四科平均分:82.5(2)五科平均分:84(3)数学成绩:90答:笑笑数学得了90分。
3、淘气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外语和自然的平均分是81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门成绩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
淘气数学考多少分?页脚.4、学校组织同学去旅行,同样价格的小点心小青买了8包,小红买了7包,小兰没有买。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知识点及练习题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知识点及练习题一、知识链接1.平均数:将几个不相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相等,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
2.基本数量关系式:平均数 = 总数量 ÷总份数总数量 = 平均数 ×总份数总份数 = 总数量 ÷平均数3.解题关键:找准问题与条件,条件与条件之间相应的关系。
4.平均数问题中的行程问题:1) 路程 = 时间 ×速度时间 = 路程 ÷速度速度 = 路程 ÷时间2) 平均速度 = 总路程 ÷总时间 (V=ST)往返路程 = 去的路程 + 回来的路程3) 静水速度(本身的速度)水流速度(外来的速度)顺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逆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4) 设数法解题二、例题精讲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解析:总共植树数为 80 + 66 + 54 = 200 棵,总人数为 8 + 6 + 6 = 20 人,平均每人植树数为 200 ÷ 20 = 10 棵。
例2: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解析:总身高数为 2 × 153 + 152 + 2 × 149 + 2 × 147 = 950 厘米,总人数为 2 + 1 + 2 + 2 = 7 人,平均身高为950 ÷ 7 ≈ 135.71 厘米。
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解析:上山路程与下山路程相等,总路程为 2 × 36 = 72千米,总时间为 4 + 2 = 6 小时,平均速度为 72 ÷ 6 = 12 千米/小时。
小学四年级平均数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平均数练习题及答案
一、下面是城内某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情况的统计表。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班级数 4 3 3 4 2 2
人数214 157 155 186 110 114
1.平均每个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2.平均每个班有学生多少人?
二、甲、乙两个镇家庭汽车拥有量统计表如下:
年份1995 1998 2001 2004
甲镇 3 4 8 13
乙镇 3 7 10 20
1.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甲、乙两镇在以上4个年份.每年各平均拥有家庭汽车多少辆?
三、某商店一天内各类练习本销量如下表:
本的名称数学本语文本英语本社会本科学本美术本数量(本)50 50 20 40 30 50
一天内平均每种练习本销售多少本?
答案
一、 1. (214+157+155+186+110+114)÷6=156(人)
2. (214+157+155+186+110+114)÷(4+3+3+4+2+2)=52(人)
二、 1. 2004年家庭拥有汽车最多 2. 甲(3+4+8+13)÷4=7(辆)
乙(3+7+10+20)÷4=10(辆)
三、(50×3+20+40+30)÷6=40(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平均数问题(B)
年级 ______班_____ 姓名 _____得分_____
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一个数,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5,这个数是________ .
2.小强考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自然五门功课,数学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90分.把数学成绩加上去,平均成绩是92分.小强的数学成绩是_______分.
3.江滨小学有433个小朋友,分乘4辆汽车去儿童公园,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15人,如果第二、三、四辆车乘的人数相同,第三辆车乘了______个小朋友.
4.5个数写成一排,前3个数的平均值是15,后两个的数的平均值是10,这五个数的平均的值是______.
5.甲、乙两地相距24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________公里.
6.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17岁,而甲乙两人的平均年龄为15岁,那么丙的年龄是________岁.
7.甲乙两人带着同样多的钱,用他们全部的钱买了洗衣粉,甲拿走了12袋,乙拿走了8袋.回家后甲补给乙3.8元,每袋______元.
8.学校足球队18人合影留念,照6寸照片洗三张价格是4.5元,另外加洗每张0.3元,如果每人各得一张,平均每人需______元.
9.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185斤,甲棉田是5亩,亩产203,乙棉田亩产170斤,乙棉田有________亩.
10.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两科分数共176分,如果再加上外语分数,三科的平均分就比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多3分,小明的外语成绩是________分.
二、分析解答题:
11.学校足球队18人合影留念,照六英寸照片.洗3张价格是4.5元,另外加洗,每张0.3元.如果每人各得一张,那么平均每人需元.
12.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这个运动员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多少?
13.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走40米,18分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走60米.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14.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40米,小明上学要走9分钟,回家时比上学时少用3分钟.那么小明往返一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答案——————————————————————
1. 100
115⨯4-120⨯3=100
2. 102分
数学得分加进后的六门课总分:
92⨯6=552(分)
除数学外的五门课总分:
90⨯5=450(分)
数学课成绩为:552-450=102(分)
3. 106 人
(433-115)÷(4-1)=106(人)
4. 13
(3⨯15+2⨯10)÷(3+2)=13
5. 48公里/小时
240⨯2÷(6+4)=48(公里/小时)
6. 21岁
3⨯17-2⨯15=21(岁)
7. 1.9元
3.8÷[(12-8)÷2]=1.9(元)
8. 0.5元
[4.5+0.3⨯(18-3)]÷18=0.5(元)
9. 6亩
(5⨯203-5⨯185)÷(185-170)=6(亩)
10. 97分
(176÷2+3)⨯3-176=97(分)
二、分析解答题:
11. 0.2(元)
洗18张照片需要的钱数是:450+30⨯15=900(分).
每人需交的钱数为:900÷18=20(分)=0.2(元).
12. 0.8分
最低分: 9.46⨯4-9.58⨯3=9.10(分)
最高分: 9.66⨯4-9.58⨯3=9.90(分)
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 9.90-9.10=0.8(分)
13. 48米
(40⨯18⨯2)÷[18+(40⨯18)÷60]=48(米)
14. 72米/分钟
540⨯2÷[9+(9-3)]=72(米/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