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名人作家的对联
名人写的对联

名人写的对联
以下都是名人写的对联:
1. 苏轼 (1037 年 -1101 年)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政治家。
他写过很多优美的对联,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王羲之 (303 年 -361 年) :字逸少,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对联如「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3. 老舍 (1899 年 -1966 年) :字舍予,是中国北京市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
他曾写过「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人生苦短,别去赶时间」。
4. 冰心 (1900 年 10 月 5 日 -1999 年 2 月 28 日) :原名
谢婉莹,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
她写过很多优美的对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描写名人的对联

(1)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李白)(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东坡父子三)(3)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5)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羽)(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7)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8)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苏武)(9)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王昭君)(10)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11)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12)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诸葛亮)(13)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诸葛亮)(14)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15)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白)(16)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17)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杜甫)(18)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杜甫)(19)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20)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21)枫叶四弦秋。
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白居易)(22)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白居易)(2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剌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2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25)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沈括)(26)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流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中国名人名家对联大全

中国名人名家对联大全
以下是一些中国名人名家对联的例子:
1.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 生叔季世,有豪侠心,报韩椎秦,兴刘灭项:绝富贵交,为神仙侣,进履辟谷,拜石授书。
3. 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
4. 家传十四篇书,合三苍为一;律讽九千字学,通五经无双。
5.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6.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
7.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忠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8.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9.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10.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11. 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12.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3. 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14. 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
以上对联的作者均为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名家。
这些对联体现了他们对于人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
古代名人书房对联

古代名人书房对联一、陆游: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自题“书巢”联。
以“巢”名书斋,足见耽书之甚。
万卷伴终生,是放翁的真实写照。
放翁嗜书,老而弥笃。
有“读书有味身忘老”之名句传世。
晴窗万卷,耽书如年,是真名土!二、左光斗: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题书斋联。
武能叱咤风云,持剑啸天。
文则花鸟怡性,嗜书晓理。
非光斗不能为之。
三、邓子龙: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自题书房联。
此联以意境取胜,上联通过视觉描绘梦境,下联以嗅觉传达书香。
充满诗情画意的书房,乃主人的理想世界。
四、袁枚(四则)<一>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自署“随园”联。
集晚唐诗句为联以署其园。
随园主人好客,骚人墨客,窈窕淑女,云集于此,放酒豪歌,及时享乐。
此联清空潇洒,且有“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之概。
<二>此地有丛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自题“随园”联。
据传曾有友人想寻他开心,故意向他借阅这坟、典、索、丘四部书,他只好收起这幅对联,因为这是失传了的书,他只是自吹而已。
<三>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题“所好轩”联。
有魏晋遗风,“懒“是愤世嫉俗的缘故,意为淡薄官场生活。
这是明清时代退隐政台、独善其身的文人士大夫人生态度的生动写照。
此公平生好味、好色、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古玩字画,尤好书籍。
其书斋故名为“所好轩”。
<四>朱藤花压读书堂分得桐阴半亩凉自题书斋逃避现实,与世无争,企图营造一个桃花源式的生活环境。
半耕半读,自娱自乐,是“性灵派”诗人理想生浩的真实反映。
五、郑板桥(四则)<一>富于笔墨穷于命老在须眉壮在心自题书斋联。
号称“三绝诗书画”,自然“富于笔墨”,老夫子到是不谦虚。
官仅七品,是穷于时而非穷于命。
下联扬起,老当益壮,杜甫诗云:白头虽老赤心存。
使人于安贫乐道之时,仍存奋进之志。
<二>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自题书屋联。
好一幅“月夜读书”图。
此联对仗工稳,词语别致。
撑、锁二字足见怪人笔下之功夫。
名人妙对趣味对联

名人妙对趣味对联摘要:1.名人对联的概述2.妙对一:苏轼与佛印3.妙对二:鲁迅与郭沫若4.妙对三:诸葛亮与黄承儿5.趣味对联在文化中的价值正文:名人对联的概述对联,又称春联,起源于中国,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它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而著称,既能体现作者的才情,又能给读者带来愉悦。
历史上,许多名人都喜欢对联,他们留下的许多对联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本文将介绍三则名人妙对趣味对联,以展示对联的魅力。
妙对一:苏轼与佛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佛印和尚的妙对堪称经典。
一次,苏轼与佛印泛舟湖上,见一渔夫捉到一只鱼,佛印便出一联:“鱼跃此时海。
”苏轼立刻对出下联:“鸟飞前面林。
”此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展现了两位文人的才情。
妙对二:鲁迅与郭沫若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与郭沫若的一次对联较量也颇为有趣。
郭沫若曾出一联:“龙潭虎穴对联,鲁迅对。
”鲁迅立即对出下联:“风花雪月文章,郭沫若题。
”此联既展示了两位文学巨匠的才情,又体现了对联的独特魅力。
妙对三:诸葛亮与黄承儿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智谋著称。
黄承儿,南宋著名诗人。
据传,诸葛亮曾在南阳卧龙岗题一联:“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开八阵图。
”黄承儿得知后,对出下联:“北宋黄承儿,漫游南岳山,写出千家诗。
”此联展示了两位不同时代文人的才情。
趣味对联在文化中的价值趣味对联既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
它既能展示名人的才情,也能给读者带来愉悦。
对联的独特魅力在于对仗工整、意境优美,以及作者通过对联传达出的思想和情感。
流传千古的名人对联大全

流传千古的名人对联大全1.独持偏见;一意孤行。
(徐悲鸿自题联)2.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翁同苏自题联)3.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高启云自题联)4.泼墨为山皆有意;看云出岫本无心。
(陶绍原自题联)5.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
(黄慎自题联)6.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黄遵宪自题联)7.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
(康有为自题联)8.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
(梁同书自题联)9.清风明月不论价;红树青山合有诗。
(梁启超自题联)10.读书滋逸气;阅世益豪情。
(祁毓麟自题联)11.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孙中山自题联)12.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
(孙星衍自题联)婚姻登记处能够为三类人出具单身证明,分别为到了法定结婚年龄,但未结婚的;离婚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再婚的;丧偶后到目前为止没有再婚的。
13.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
(于右任自题联)14.清机发妙理;高步迢常伦(杨法自题联联)15.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16.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杨继盛自题联)说起早年间东北的洗手间,那堪称人世间最能应付差事的土木工程,无非是在家门口附近掘一个土坑,坑上搭两块木板,讲究的再搭一个木棚子,不讲究的,干脆就这么席天幕地,大有君子坦荡荡的味道。
好问,是好的。
……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
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17.竹阴在水;兰气随风。
(李育自题联)某生家贫,向亲友借贷,均被拒绝。
中举后,亲友纷纷前来巴结,趋之若鹜。
书生感慨万千,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回忆去岁,饥荒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年,科举头、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18.樵歌一曲众山皆响;松云满目万壑争流。
(李子仙自题联)19.学浅自知能事少;礼疏常觉慢人多。
用名人姓名编写的对联

用名人姓名编写的对联应该怎样把人名改编为对联呢?看看名人的例子吧!用名人姓名编写的对联写秋瑾的.对联:上联:江户矢丹枕,感君首赞同盟会;下联:轩亭洒碧血。
愧我今招女侠魂。
上联: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下联: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写孙中山的对联:上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载专制之局;下联: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上联: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下联: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写孔子的对联:上联: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下联: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上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上联: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下联: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写屈原的对联:上联: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下联: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上联:万顷重湖悲去国;下联:一江千古属斯人。
上联: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下联: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项羽的对联:上联:江东才子多才俊;下联:卷土重来未可知。
上联:此地疑仙,蓬莱、瀛洲、方丈;下联:不知有汉,美人、名马、英雄。
写诸葛亮的对联: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兵非好战;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上联: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下联:仰忠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上联:心悬八卦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下联: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上联: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下联:鼎足七出,威德成孚足千秋。
上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三秋;下联: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上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下联:名遍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写李白的对联:上联:酌酒花间,磨针石上;下联: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上联:可怜荒垄穷泉骨;下联:曾有惊天动地文。
上联:神仙诗酒空千古;下联:明达江天贮一楼。
上联:狂到世人皆欲杀;下联:醉来天子不能呼。
关于鲁迅的对联

关于鲁迅的对联鲁迅,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
他的思想深邃、文字犀利,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
为了更好地表达对鲁迅的敬意,人们创作了许多以他为题材的对联,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把鲁迅先生的思想精髓凝练成了几个字。
以下是一些关于鲁迅的对联,带领我们回顾他的思想和贡献。
“器不常存,说不尽人心鲁迅”这副对联巧妙地揭示出了鲁迅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力和痛苦呐喊。
鲁迅是一个对社会问题关注颇多的作家,他通过散文和小说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并深刻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虚伪与残暴。
他直面现实,坚守真理,使自己成为了一座对人民有自由意志的灵魂石碑。
这幅对联充分展现了鲁迅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和文化名人的形象。
“雷声铿锵,鲁迅气象磅礴”这幅对联巧妙地描述了鲁迅先生的刚正不阿和他作品的冲击力。
鲁迅的文字富有张力和力度,如同一道划破天空的闪电。
他在著名散文《狂人日记》中,以犀利的笔锋和深刻的思考,呈现了一个被流俗习气所笼罩的社会。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深情厚意,让读者不禁为之动容。
这副对联使人们再次回味起鲁迅那气魄宏伟的创作风格。
“怀忠笔血,剖腹赤诚鲁迅”这副对联深刻地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鲁迅时代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中,他以血性的诚实和才情,投入到为社会进步奋斗的行列中。
他毫不畏惧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与腐败,呐喊着为国家艰难而奋斗。
鲁迅对联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责任感,让我们铭记和学习他那种献身社会的精神。
以上是几幅关于鲁迅的对联,它们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思想、个性和作品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也是一位为社会进步付出巨大努力的思想家。
他的作品一直以来对人们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激励着年轻一代更加勇敢地直面现实,为社会的进步努力奋斗。
让我们铭记鲁迅先生的精神,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名人作家的对联
有关名人作家、的对联
1、孔子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2)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3)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4)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2、屈原
(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3)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4)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3、司马迁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4、诸葛亮
(1)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3)伯仲之间见伊吕;先生有道出羲皇。
(4)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5)功在朝迁,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6)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7)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8)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5、陶渊明
(1)醉眠多似陶彭泽;句法参同李翰林。
(2)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6、李白
(1)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2)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3)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般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4)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
(5)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6)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7)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7、杜甫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4)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5)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为生民请命,恫鳏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
(6)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8、白居易
(1)风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2)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15、苏洵父子等
(1)一门三父子;峨眉共比高。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3)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司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
9、沈括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10、李清照
(1)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2)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
(3)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校碑栏槛,梦随玉笛飞。
11、文天祥
(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2)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法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列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12、岳飞
(1)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2)万里留长城,南渡朝庭从此小;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
(3)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得一片丹心。
13、史可法
(1)数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故臣心。
(2)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一抔故土,还留胜衣冠。
(3)死含瑶草千秋恨,魂傍梅花万古香。
14、蒲松龄
(1)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15、孙中山
(1)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2)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事。
16、鲁迅
(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17、韩愈
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18、苏轼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19、于谦
(1)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
竭肱股之力,继之以死,独留表白在人间。
(2)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20、归有光
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21、孟子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22、项羽
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半碎霸图空。
23、项羽、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4、荆柯
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