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
描写名人的对联

(1)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李白)(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东坡父子三)(3)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5)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羽)(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7)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8)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苏武)(9)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王昭君)(10)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11)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12)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诸葛亮)(13)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诸葛亮)(14)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15)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白)(16)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17)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杜甫)(18)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杜甫)(19)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20)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21)枫叶四弦秋。
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白居易)(22)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白居易)(2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剌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2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25)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沈括)(26)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流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关于历史名人的对联

关于历史名人的对联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二十条关于历史名人的对联:1. 上联:东坡居士笔耕不辍传千古下联:清照才女词赋有情颂万年例子:你想想,苏轼那豪放洒脱的文笔,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文学的道路。
李清照的词作,不也是饱含深情,让人陶醉其中吗?2. 上联:孔明妙计安天下下联:张飞勇威震八方例子:哎呀!诸葛亮的智谋那叫一个绝,一次次巧妙的计策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张飞那大喝一声,敌人还不得吓得屁滚尿流!3. 上联:李白诗篇惊天地下联:杜甫忧思感苍生例子:难道李白那豪迈奔放的诗篇没让你心潮澎湃?杜甫那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怎能不令人动容?4. 上联:关羽义薄云天留佳话下联:赵云忠勇无双载史篇例子:关羽的义气,那可是杠杠的,简直就是义气的代名词!赵云的英勇,不就像一阵旋风,在战场上无人能挡?5. 上联:孙武兵法震诸侯下联:孙膑智谋胜强敌例子:孙武的兵法,哪个诸侯不敬畏?孙膑的智谋,每次都能出奇制胜,厉害吧!6. 上联:岳飞精忠报国志高远下联:秦桧卖国求荣心歹毒例子:岳飞一心精忠报国,多伟大啊!可那秦桧,怎么就那么坏,卖国求荣,遭人唾弃!7. 上联:秦始皇一统江山霸天下下联:汉武帝抗击匈奴展雄威例子:秦始皇能统一六国,这得多霸气!汉武帝抗击匈奴,那威风,谁能比?8. 上联:唐太宗开明纳谏创盛世下联:杨贵妃倾国倾城乱朝纲例子:唐太宗开明得很,才有了大唐盛世。
杨贵妃美是美,可她不也给朝廷带来了麻烦吗?9. 上联:包拯铁面无私辨善恶下联:海瑞刚正不阿斗奸邪例子:包拯那脸一黑,坏人就得发抖!海瑞刚正不阿,啥奸邪都不怕!10. 上联:柳永词情缠绵醉人心下联:晏殊文风典雅赋华章例子:柳永的词,那情意绵绵的,读着读着心都醉了。
晏殊的文章,典雅得很,多有韵味!11. 上联:商鞅变法强秦国下联:赵高弄权乱秦朝例子: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起来,多牛!赵高却在那捣乱,把秦朝搞得乌烟瘴气,气人不?12. 上联:祖逖闻鸡起舞立志向下联:陶潜归隐田园享清幽例子:祖逖闻鸡起舞,这志向多坚定!陶潜隐居田园,那日子多悠闲自在!13. 上联:班超投笔从戎建奇功下联:蔡伦造纸革新惠万民例子:班超放下笔去打仗,立下大功,了不起!蔡伦发明造纸术,造福了多少人呀!14. 上联:辛弃疾壮志难酬书悲愤下联: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例子:辛弃疾空有壮志,却难以实现,他的悲愤都写在词里了。
古代对联中的名人

古代对联中的名人
古代对联中经常出现的历史名人有很多,如刘备、孙权、关羽、诸葛亮、唐太宗、李白等。
刘备的上联为“雄心初现桃园内”,下联为“残梦已消白帝中”;孙权的上联为“紫髯碧眼号英雄”,下联为“龙盘虎踞在江东”;关羽的上联为“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间无忘赤帝”,下联为“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诸葛亮的上联为“三分天下四川地”,下联为“六出祁山五丈原”;唐太宗的上联为“平心纳谏,开明仁治魏征镜”,下联为“泣血喊天,遗憾弟兄玄武门”;李白上联不详,下联是“笔走龙蛇大诗仙”。
如需更多名人对联,可以查阅《中华对联大典》,或者到古诗文网查询。
对联中的历史名人

近些年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文史占比逐年上升,内容多且杂,分布范围广泛,尤其是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改变,其中以复合式考题最为常见。
对联中的人物故事、历史背景、所处时代等都有可能成为考点,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些对联中的人物。
一、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这是位于陕西韩城司马迁祠的楹联。
作者是西汉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前句是赞扬他刚正不阿的品行和公平客观地对待史实的态度,比如他对刘邦和项羽的评价,不以成败论英雄。
后句写他由于为降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腐刑,后世尊称他为史迁、太史公。
二、力挽狂澜破釜沉舟枕天下之安危;霸王别姬楚河汉界失江山亦英豪这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撰写的读书联。
上联用的是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说明做事要有项羽那种拼搏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
下联用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表示要学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毅力。
蒲松龄撰下此联,就是激励自己在读书和创作上,像这两位人物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
三、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这是成都杜甫草堂的一幅对联。
杜陵春就是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四、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是郭沫若赞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时写的。
大意为写鬼也好妖也好,都比别人要高一等水准,讽刺贪婪者、暴虐者都入骨三分。
蒲松龄写的虽然是虚幻鬼怪的一些事情,讽刺和揭露的却是丑恶的现实,在人世间甚至比鬼怪的世界还要阴险丑陋。
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这是位于漱玉泉边,李清照纪念堂正厅门前抱柱上,郭沫若题写的对联。
指李清照故乡在山东济南,《漱玉集》是她的词集,《金石录》是她和丈夫赵明诚以毕生心血而成的文集,文采有后主遗风指她文风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风格,这副对联是对女词人身世和作品的高度概括。
有关名人的对联

有关名人的对联写孙中山的对联:上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载专制之局;下联: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上联: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下联: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写屈原的对联:上联: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下联: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上联:万顷重湖悲去国;下联:一江千古属斯人。
上联: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在爱情的问题上,往往没有谁对谁错,爱情只是一种缘分。
缘至则聚,缘尽则散。
能够结为夫妻并相伴到地老天荒,那是珍贵的不尽缘。
下联: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孔子的对联:上联: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下联: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上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上联: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下联: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写项羽的对联:上联:江东才子多才俊;下联:卷土重来未可知。
上联:此地疑仙,蓬莱、瀛洲、方丈;下联:不知有汉,美人、名马、英雄。
这一段是贝多芬写给友人阿芒达牧师的信。
耳聋对于音乐家来说是无法弥补的灾难,不但影响工作,而且使他从此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还可能受到敌人的污蔑。
这段话概括了贝多芬由于耳聋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体会到世界的可怜和自私。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写诸葛亮的对联: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兵非好战;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上联: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下联:仰忠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上联:心悬八卦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下联: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上联: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下联:鼎足七出,威德成孚足千秋。
上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三秋;下联: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上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下联:名遍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写名人的对联

写名人的对联(1)孔子万事文章粗,历代帝王诗(2)屈原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3)项羽、勾践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司马迁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5)诸葛亮①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②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是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挂,水面偏能用火攻。
(6)孟子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7)李白①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②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8)杜甫①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②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9)李清照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用后主遗风。
(10)范仲俺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11)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生丹青照古今。
(12)岳飞①万里留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相。
②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13)蒲松龄①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14)鲁迅①著作最严谨,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②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15)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

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大全1.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写孔子)2.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写孔子)3.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写孔子)4.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写荆轲)5.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思夕,问君谁能拔抑磊落之才。
(信陵君祠)6.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悼屈原)7.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写屈原)8.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悼屈原)9.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10.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祠)11.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12.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写项羽)13.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羽)1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15..此地疑仙,蓬莱、瀛洲、方丈;不知有汉,美人、名马、英雄。
(写项羽)16.生叔季世,有豪侠心,报韩椎秦,兴刘灭项;绝富贵交,为神仙侣,进履辟谷,拜石授书。
(写张良)17.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
(写韩信)18.家传十四篇书,合三苍为一;律讽九千字学,通五经无双。
(写许慎)19.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苏武)20.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鞲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陕西苏武庙)21.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王昭君)22.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23.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关于历史名人的对联

关于历史名⼈的对联关于历史名⼈的对联
⼀、写孔⼦的对联
1.⽓备四时与天地⽇⽉⿁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武作之师
2.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
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写屈原的对联
1、万顷重湖悲去国
⼀江千古属斯⼈
2、何处招魂⾹草还⽣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
三、写诸葛亮的`对联
1、两表⼀对鞠躬尽瘁酬三顾
⿍⾜六出威德咸孚⾜千秋
2、⼼在朝廷原⽆论先主后主
名⾼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四、写李⽩的对联
1、可怜荒垄穷泉⾻曾有惊天动地⽂
狂到世⼈皆欲杀醉来天⼦不能呼
五、写杜甫的对联
1、诗史数千⾔秋天⼀鹄先⽣⾻
草堂三五⾥春⽔群鸥野⽼⼼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六、写岳飞的对联
1、青⼭有幸埋忠⾻
⽩铁⽆辜铸佞⾂
2、奈何铁马⾦⼽仅争得偏安局⾯ ⾄今⼭光⽔⾊犹照见⼀⽚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1.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写孔子)2.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写孔子)3.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写孔子)4.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写荆轲)5.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思夕,问君谁能拔抑磊落之才。
(信陵君祠)6.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悼屈原)7.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写屈原)8.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悼屈原)9.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10.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祠)11.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12.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写项羽)13.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羽)1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15..此地疑仙,蓬莱、瀛洲、方丈;不知有汉,美人、名马、英雄。
(写项羽)16.生叔季世,有豪侠心,报韩椎秦,兴刘灭项;绝富贵交,为神仙侣,进履辟谷,拜石授书。
(写张良)17.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
(写韩信)18.家传十四篇书,合三苍为一;律讽九千字学,通五经无双。
(写许慎)19.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苏武)20.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鞲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陕西苏武庙)21.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王昭君)22.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23.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24.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诸葛亮25.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诸葛亮)26.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赵藩题成都武侯祠)27.心悬八卦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连吴,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成都武侯祠)28.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威德成孚足千秋。
(悼诸葛亮)29.两表酬三顾,一对足三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悼诸葛亮)30.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遍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写诸葛亮)31.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
(写关羽)32.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
(湖南桃源县陶渊明祠)33.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34.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江西南昌滕王阁联) 35.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颂李白) ’36.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写李白)37.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写李白) ,38.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写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白)39.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4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李白)41.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
(成都杜甫草堂)4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为杜甫题) 43.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写杜甫) 。
44.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为生民请命,恫鳏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
(写杜甫)45.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写杜甫)46.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跃几诗容;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顾复初题杜甫草堂))47.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杜甫)48.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杜甫)49.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50.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52.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为辛弃疾题)53.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
(稼轩祠联)54.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
(悼李清照)55.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校碑栏槛,梦随玉笛俱飞。
(写李清照) 56.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写陆游)57.扬震旦天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欧亚盟主。
博我皇道,安我汉京。
(写成吉思汗)58.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为蒲松龄题)59.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写蒲松龄)60.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写归有光)61.改革衣服之观,人间温暖;极错彩金之妙,天下文明。
(写黄道婆)62.赐国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创基业在山穷水尽;复父书,词严义正,千秋大节,享俎豆于舜日尧天。
(写郑成功)63.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坑志,方知海外有孤臣。
(写郑成功)64.殉社稷在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坏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扬州史可法墓)65.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一坏故土,还留胜衣冠。
(写史可法)66.死含瑶草千秋恨,魂傍梅花万古香。
(写史可法)67.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黄兴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68.江户矢丹枕,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
愧我今招女侠魂。
(孙中山挽秋瑾)69.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写秋瑾)70.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载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写孙中山) 71.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写孙中山)72.著述最严谨,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悼鲁迅)73.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鲁迅)74.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鲁迅)75.旷代天才,回荡当齐马赛曲;炎黄后胄,激扬永振义勇军。
(写聂耳)76.有雄才,有伟略,有奇勋,实在有德;无后裔.无偏心。
无享受,真正无私。
(写周恩来)77.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李冰)78.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79.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这两副对联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写照?文化大革命时期歌颂张骞一马当先探西域,身陷绝境志不丧,雄豪壮志破沙戈。
临危威吓节不丢。
两渡鬼地创丝绸,天下唯此君一人,华夏文明传千里。
名扬汉戎数千年。
大汉之魂一使胜千军,两出惠万年。
一使两番西域,十载畏途,胜过千军万马。
半生几度南疆,全心忠义,赢来绝赞奇功。
下联说明:1、“南疆”:不仅指南部新疆,还可指西南地区(张骞曾为寻找身毒国(印度)而派人探索西南。
详见百度百科“张骞”之“探索新路开发西南”。
)2、“全心忠义”:张骞通西域,两次被匈奴扣留,跨时十多年,但他为“不辱君命”不惜抛妻弃子、始终“持汉节不失”。
(张骞探索西南也是“全心忠义”)3、“绝赞奇功”:极高的赞誉,异常的功勋。
“全心忠义,赢来绝赞奇功”,原稿作“满怀壮志,修成绝世奇功”,因有歧义及因词性问题而改之。
4、上联数字词有“一、两、十、千、万”,皆可指示“实数”,下联以“半、几、全、绝、奇”对之,皆是“虚数”,其中“绝”、“奇”等字为借对用法。
5、另,上联“千”与“万”可组成“千万”、“万千”,下联“绝”与“奇”可组成“绝奇”、“奇绝”。
6、上下联可对应组词:“一半”、“西南”、“十全”、“过来”等。
7、上联的最大难度其实在于:“十载畏途,胜过千军万马”含双关意。
一可指:“十年中路上的危险远超过(远不止)面对敌人的千军万马。
”;二可指:“十年艰险历程所创造的功业,胜过张骞当年随卫青李广领千军万马抗击匈奴的功劳”(张骞曾因征战有功而被封为“博望侯”);三可指:“张骞一个使者十年艰险历程所创造的功业,胜过朝廷出动千军万马扫平匈奴的功劳”,张骞通西域,功德更广。
8、下联写“全心忠义,赢来绝赞奇功”,也有三层意思,一是说,张骞全心忠义、建立奇功,受到汉朝天子百官和人民的称赞,他为自己赢得了千古美名。
二是说,张骞因全心报国、忠义勇敢而受到西域、南蛮诸国赞赏,他为汉朝赢得了声誉,建下奇功;三是说,张骞全心忠义、功业泽被华夏,对整个世界都有贡献,他为整个中华民族都赢得了赞誉。
一使两番西域,十载畏途,胜过千军万马;(出句)诸邦百世外交,双赢丝路,惠于四海五洲任胡马嘶风,远播汉仪三万里;听驼铃入梦,长开丝路两千年。
捧心思汉臣,青史一篇沾泪读;痛眼望丝路,驼铃千古为谁鸣?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社会现象发生在:A.汉文帝时期 B.隋文帝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唐太宗时期“卧薪尝胆”说的是: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历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1959年视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
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A.青铜立人像 B.司母戊鼎 C.?编钟 D.?唐三彩4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朝李白的《古风》诗颂扬了秦始皇哪方面的业绩?A.统一中国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文字 D.统一车轨4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朝章碣的诗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反击匈奴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灭六国“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秦朝民谣反映了百姓痛恨的是:A.赋税沉重 B.徭役繁重 C.土地集中 D.兵役繁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是鲁迅先生对哪一部史书的评语?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这两句诗,概括了洛阳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在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洛阳在历史上曾经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 ①东周 ②西汉 ③三国时的魏 ④北魏 ⑤北宋 ⑥清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⑥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