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DNA酶的总结.

合集下载

生物基因工程酶知识点总结

生物基因工程酶知识点总结

生物基因工程酶知识点总结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它能够在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而不参与其中。

酶在生物基因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用于基因重组、DNA合成、蛋白质表达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生物基因工程酶的知识点。

一、酶的分类 1. 氧化还原酶: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能够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2. 水解酶:如淀粉酶、脂肪酶等,能够将底物分解成较小的分子。

3. 缩合酶:如DNA连接酶、RNA聚合酶等,能够将小分子合并成较大的分子。

4. 转移酶:如转移酶、糖基转移酶等,能够将官能团转移到其他底物上。

5. 氨基酸酶:如氨基转移酶、脱氨酶等,能够催化氨基酸间的转移反应。

二、酶的活性调节 1. 温度: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活性最高。

2. pH值:不同的酶对pH值有不同的适应范围,酶的活性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

3. 金属离子:某些酶的活性需要特定的金属离子的参与,如锌、铁、铜等。

4. 辅因子:有些酶需要辅因子的参与才能发挥活性,如维生素B12等。

5. 底物浓度:酶的活性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活性趋于饱和。

三、酶在基因重组中的应用 1. 切割酶:如限制性内切酶,能够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切割DNA链,为基因重组提供切点。

2. 连接酶:如DNA连接酶,能够将DNA片段连接成完整的DNA分子,用于合成重组DNA。

3. 标记酶:如绿色荧光蛋白,能够将目标基因与标记序列融合,以便在转基因研究中进行检测。

四、酶在蛋白质表达中的应用 1. DNA聚合酶:能够在体外合成DNA分子,用于合成目的蛋白质的基因。

2. RNA聚合酶:能够将DNA转录成mRNA,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模板。

3. 翻译酶:如核糖体,能够将mRNA翻译成蛋白质。

五、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1. 酶的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特定酶的活性来治疗疾病,如抗癌药物中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2. 酶的活化剂:可以通过激活特定酶的活性来治疗疾病,如生物合成抗生素中的β-内酰胺酶活化剂。

dna甲基化酶的类型和酶活特点

dna甲基化酶的类型和酶活特点

dna甲基化酶的类型和酶活特点DNA甲基化酶在生物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催化DNA甲基化反应,即DNA碱基的甲基化。

DNA甲基化酶的类型和酶活特点如下:DNA甲基化酶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S-腺苷甲硫氨酸(SAM)依赖性DNA甲基化酶:这类酶是DNA甲基化反应的主要催化剂,需要SAM作为甲基供体。

它们能够将SAM中的甲基转移到DNA分子中的特定位点上。

2. 胞嘧啶甲基化酶:这类酶能够催化胞嘧啶的甲基化反应,通常需要N-甲基转移酶的协助。

在DNA甲基化过程中,胞嘧啶甲基化酶能够将胞嘧啶残基的5位碳原子进行甲基化。

3. 鸟嘌呤甲基化酶:这类酶能够催化鸟嘌呤的甲基化反应,通常需要S-腺苷甲硫氨酸(SAM)作为甲基供体。

在DNA甲基化过程中,鸟嘌呤甲基化酶能够将鸟嘌呤残基的7位碳原子进行甲基化。

酶活特点方面,DNA甲基化酶具有以下特点:1. 专一性:DNA甲基化酶通常具有特定的识别序列,能够识别特定的DNA 片段并进行甲基化。

这种专一性使得DNA甲基化酶能够在特定的基因或位点上进行精确的修饰。

2. 活性可调节性:DNA甲基化酶的活性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SAM 的浓度、DNA序列的特异性以及磷酸化等。

这些调节机制可以影响DNA 甲基化的程度和分布,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和表观遗传学状态。

3. 活性依赖性:DNA甲基化酶的活性通常依赖于SAM的存在。

SAM是DNA甲基化反应的主要供体,其浓度和供应情况可以影响DNA甲基化酶的活性。

4. 催化效率:不同种类的DNA甲基化酶具有不同的催化效率。

一些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甲基化反应,而另一些酶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同样的反应。

这取决于不同酶的结构和反应机制。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DNA甲基化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方式,它们在生物体中共同作用,参与调控基因的表达和表观遗传学状态。

NEB常用酶介绍

NEB常用酶介绍

NEB常用酶介绍NEB(New England Biolabs)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酶和相关试剂的研发和生产。

该公司开发了许多常用酶,其中一些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NEB酶的介绍。

1. 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zymes):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类能够识别特定DNA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的酶。

NEB生产了许多常见的限制性内切酶,如EcoRI、HindIII、BamHI等。

这些酶在DNA分析、克隆以及基因组工程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2. DNA连接酶(DNA Ligases):DNA连接酶能够将两条DNA分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DNA链。

NEB提供了多种DNA连接酶,如T4 DNA连接酶、Quick DNA连接酶等。

这些酶在DNA克隆和结构修复等实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s):反转录酶能够将RNA模板逆转录合成DNA,从而产生相应的cDNA。

NEB开发了多种反转录酶,如M-MuLV反转录酶、AMV反转录酶等。

这些酶广泛应用于转录组学、基因表达研究以及RT-PCR等实验中。

4. 核酸聚合酶(DNA Polymerases):核酸聚合酶是一类能够在DNA合成过程中将新的核苷酸单元加入到已存在的DNA链上的酶。

NEB提供了多种高质量的核酸聚合酶,如Phusion DNA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等。

这些酶在PCR、DNA扩增和DNA测序等实验中被广泛使用。

5. 电泳酶(Nucleases):电泳酶能够在DNA或RNA的特定位置切割核酸链。

NEB生产的电泳酶包括RNase A等。

这些酶广泛应用于核酸纯化、RNA降解实验以及电泳分析中。

6. 磷酸二酯酶(Phosphatases):磷酸二酯酶能够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反应,从而使DNA或RNA失去3'末端的磷酸基团。

NEB提供了多种磷酸二酯酶,如CIP碱性磷酸酯酶等。

基因工程所需要的酶

基因工程所需要的酶

基因工程所需要的酶引言基因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它利用酶的特殊功能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酶在基因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能够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使得基因组中的DNA序列发生改变。

本文将介绍基因工程中常用的酶以及它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的作用。

常用酶及其功能1. 限制性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类能够识别DNA序列并在特定位置切割DNA链的酶。

它们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中的DNA重组、克隆和测序等领域。

限制性内切酶根据其识别位点和切割模式被分类为不同类型,如EcoRI、BamHI等。

这些酶可以将DNA分子切割成片段,并产生粘性或平滑末端,为后续操作提供方便。

2. DNA连接酶DNA连接酶是一种能够将两个单链DNA或RNA分子连接成一个完整双链分子的酶。

它们在基因工程中常被用于连接DNA片段,构建重组DNA分子。

T4 DNA连接酶是常用的DNA连接酶之一,它能够将DNA片段连接成环状或线性结构。

3. 核酸聚合酶核酸聚合酶是一类能够催化DNA或RNA的合成的酶。

在基因工程中,核酸聚合酶被广泛应用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克隆等领域。

其中,Taq DNA聚合酶是PCR反应中最常用的核酸聚合酶之一,它能够耐高温,并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效率。

4. 核酸修复酶核酸修复酶是一类能够修复DNA损伤和错误的酶。

在基因工程中,核酸修复酶被用于修复突变的DNA序列,纠正基因组中的错误。

CRISPR-Cas9系统利用Cas9核酸修复酶来导向性地切割和编辑目标DNA序列。

5. 核苷三磷脂转移ase核苷三磷脂转移ase(NTPase)是一类能够催化核苷三磷酸与核苷二磷酸之间的磷酸酯键转移的酶。

在基因工程中,NTPase被广泛应用于DNA合成和修饰等领域。

DNA聚合酶的活性依赖于NTPase的催化作用。

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1. DNA重组和克隆在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被广泛应用于DNA重组和克隆。

通过选择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将目标DNA片段与载体DNA连接起来,构建重组DNA分子。

dna聚合酶的特点及其作用

dna聚合酶的特点及其作用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是细胞复制DNA的重要作⽤酶。

DNA聚合酶 , 以DNA为复制模板,从将DNA由5端点开始复制到3端的酶。

下⾯是店铺精⼼收集的dna聚合酶的特点及其作⽤,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dna聚合酶的特点: [1]以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NTP)为前体催化合成DNA; [2]需要模板和引物的存在; [3]不能起始合成新的DNA链; [4]催化dNTP加到⽣长中的DNA链的3-OH末端; [5]催化DNA合成的⽅向是5→3。

dna聚合酶的作⽤: [1]聚合作⽤:在引物RNA-OH末端,以dNTP为底物,按模板DNA上的指令由DNApolⅠ逐个将核苷酸 加上去,就是DNApolⅠ的聚合作⽤。

酶的专⼀性主要表现为新进⼊的脱氧核苷酸必须与模板DNA配对时才有催化作⽤。

dNTP进⼊结合位点后,可能使酶的构象发⽣变化,促进3-OH与5-PO4结合⽣成磷酸⼆酯键。

若是错误的核苷酸进⼊结合位点,则不能与模板配对,⽆法改变酶的构象⽽被3-5外切酶活性位点所识别并切除之。

[2]3→5外切酶活性──校对作⽤:这种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从3→5⽅向识别和切除不配对的DNA⽣长链末端的核苷酸。

当反应体系中没有反应底物dNTP时,由于没有聚合作⽤⽽出现暂时的游离现象,从⽽被3→5外切酶活性所降解。

如果提⾼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以促进这种作⽤,这表明温度升⾼使DNA⽣长链3末端与模板发⽣分离的机会更多,因⽽降解作⽤加强。

当向反应体系加⼊dNTP,⽽且只加放与模板互补的上述核苷酸才会使这种外切酶活性受到抑制,并继续进⾏DNA的合成。

由此推论,3→5外切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校对作⽤,当加⼊的核苷酸与模板不互补⽽游离时则被3→5外切酶切除,以便重新在这个位置上聚合对应的核苷酸。

在某些T4噬菌体突变株中DNA复制的真实性降低,⽽易发⽣突变,从此突变株分离得到的T4DNA聚合酶的3→5外切酶活性很低。

相反,另外⼀些具有抗突变能⼒的T4突变株中的T4DNA聚合酶的3→5外切酶活性⽐野⽣型⾼得多,因此,其DNA复制真实性好,变异率低。

各种酶比较

各种酶比较

常见几种酶的比较比较剖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反转录酶、DNA水解酶、RNA水解酶、解旋酶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1)来源:主要从微生物中分离纯化。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微生物细胞中能将外来的DNA分子切断,因而能够限制异源DNA分子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分子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自身的遗传信息。

(2)作用:识别DNA分子中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使磷酸二酯键断开。

(3)结果:产生黏性末端。

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之间正好能够互补配对,有利于DNA片段的连接,这类限制酶最常被使用。

2.DNA连接酶DNA连接酶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将两条DNA片段连接起来。

DNA连接酶能够将不同的DNA分子连接起来,是由于DNA分子具有相同的双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

3.DNA聚合酶DNA聚合酶主要是连接单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DNA 聚合酶只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分子加到已有的DNA片段上,而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 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不是在单个核苷酸与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聚合酶是以DNA分子一条链为模板,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而DNA连接酶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4.RNA聚合酶RNA聚合酶又称RNA复制酶、RNA合成酶、转录酶,转录时它是以双链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把一个个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聚合成核糖核苷酸链,形成磷酸二酯键,转录完成后仍然保持DNA双链的结构;复制时它是以单链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把一个个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聚合成核糖核苷酸链,形成磷酸二酯键,复制完成后,两条核糖核苷酸链分离。

5.反转录酶反转录酶又称逆转录酶、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它能够以RNA为模板催化合成互补DNA。

常用于合成cdna第二链的酶

常用于合成cdna第二链的酶

常用于合成cdna第二链的酶一、引言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合成cDNA第二链是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酶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用于合成cDNA第二链的酶,包括其分类、作用以及应用领域。

此外,我们还将对酶的优化与改良进行探讨,以期为研究者和实验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常见酶的分类及作用1.反转录酶:反转录酶是一种关键的酶,它能将RNA模板转化为cDNA。

反转录酶具有以下特点:- 依赖于RNA模板合成cDNA- 具有RNA引导核酸内切酶活性- 具有RNA依赖性DNA聚合酶活性2.DNA聚合酶:DNA聚合酶主要用于合成cDNA的第二链,它可以将dNTP聚合成cDNA。

DNA聚合酶具有以下特点:- 依赖于dNTP合成cDNA- 具有5"→3"聚合酶活性- 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3.RNA酶:RNA酶在合成cDNA第二链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RNA酶H:催化RNA降解,为cDNA合成创造条件- RNA酶M:识别并清除RNA模板上的错误碱基三、酶的应用领域1.基因克隆:合成cDNA第二链是基因克隆的关键步骤,通过酶的作用,可以将目标基因插入到载体中,从而实现基因克隆。

2.基因表达分析:酶法合成cDNA第二链可用于基因表达分析,如实时荧光定量PCR、northern blot等方法。

3.基因编辑:合成cDNA第二链的酶可用于基因编辑,如CRISPR/Cas9系统中的sgRNA合成。

四、酶的优化与改良1.提高酶活性:通过改变酶的结构或添加辅助因子,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合成cDNA第二链的效率。

2.改善酶的热稳定性:通过改变酶的结构或添加稳定剂,可以提高酶的热稳定性,从而适应不同实验条件。

3.酶的定向进化:通过基因突变和筛选技术,可以对酶进行定向进化,从而提高其在特定应用领域的性能。

五、总结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合成cDNA第二链的酶在科研和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分子克隆中常用的酶

分子克隆中常用的酶

示例:
Filling-in recessed 3’ termini of DNA fragments using klenow DNA polymerase 注:标记反应中含有三种未标记的dNTP及一种标记的dNTP,根据 DNA末端的序列进行选择。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3rd ed.
成的准确性。 DNA聚合酶掺入错误碱基的几率≈1/105 外切核酸酶的校对功能降低了掺入错误碱基的几率≈1/107 事实上一个细胞中发生突变的几率≈1/1010,准确性的进一步 提高是由DNA复制过程中的修复作用所提供的。
8
1.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I(全酶〕
由单一多肽链组成(Mr约103 000),由大肠杆菌polA基因
编码,可通过三个明确的功能域执行三种酶反应。
结构域 羧基端结构域 (543~928位,约 46kDa) 活性 生化功能
5’→3’DNA聚合酶 将dNTP的单核苷酸残基加到RNA或 DNA引物的3’羟基端。这些末端 由双链DNA中的切口或裂缝以及与 单链DNA分子碱基配对的RNA或 DNA短片段组成。 3’→5’外切核酸酶 切割3’羟基端的核苷酸残基,产生3’ 凹端 5’→3’外切核酸酶 碱基配对的5’端寡核苷酸的切割
27
Use of reverse transcriptase to generate probes from DNA (A) and RNA (B) templates
存在下,外切降解反应与dNTP掺入3’端的反达到平衡。
2〕将双链DNA的末端转化成平端。
15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3rd 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T4DNA连接酶:
本酶催化相邻DNA链的5’-P末端和3’-OH末端以磷酸二酯键结合的反应,(将已有的两个DNA片段连接成为一条DNA链的酶,常用于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连在质粒载体上,作用于两脱氧核糖核苷酸间的磷酸二脂键),需ATP作辅酶。

本酶不仅可以催化粘性末端之间或平滑末端之间的DNA的连接,也可以催化DNA与RNA之间以及少数RNA之间的连接。

T4DNA连接酶可连接DNA-DNA,DNA-RNA,RNA-RNA和双链DNA粘性末端或平头末端。

无论是T4DNA连接酶,还是大肠杆菌DNA 连接酶都不能催化两条游离的DNA链相连接。

T4 DNA连接酶常用于催化双链DNA平末端或互补粘性末端之间的连接反应,也能催化双链RNA 5'-磷酸末端和3'-羟基末端间的连接。

还可以修复双链DNA、RNA 或DNA/RNA杂交双链中的单链切口。

以上反应均需消耗ATP。

粘末端的连接反应: 插入片段和载体的摩尔浓度比特别重要,此比例在2-6之间最好,低于2:1就会导致较低的连接效率,高于6:1则会导致多个插入。

摩尔比请按载体与插入片段 DNA浓度及分子大小来计算。

平滑末端的连接反应:平滑末端的连接反应与突出末端相比反应较慢(其Km值约为突出末端的100倍)。

进行平滑末端的连接反应时,可提高DNA浓度,将使用酶量增加到突出末端量的2~5倍左右。

与粘粒或噬菌体进行连接反应:可使载体和插入DNA的摩尔比调整为1:1,同时增大DNA浓度以便取得良好效果。

(0.05-0.1 μg/ul以上)。

反应温度: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7℃,由于热稳定性较差,因此长时间反应时通常需在16℃下进行。

若反应1-2小时左右的话也可在室温下进行反应。

抑制剂:T4 DNA连接酶要求Mg 2+,因此螯合Mg 2+的EDTA 的存在会阻碍反应。

将溶解于含有高浓度EDTA缓冲液中的 DNA准备作为样品使用时,最好先用灭菌蒸馏水或TE缓冲液进行置换。

2. T4 DNA聚合酶:
T4DNAPolymerase,即T4DNA聚合酶,是一种模板依赖的DNA聚合酶,可以依赖于DNA模板对5' 端突出末端进行补平;同时可对3' 端突出末端进行削平。

也可以在结合有引物的单链DNA模板上,从5'→3'方向催化DNA合成反应。

特点:T4DNAPolymerase由于同时具有5'→3' DNA聚合酶活性和
3'→5' DNA外切酶活性(但不具有5'→3'外切酶活性),可以用于将5'端突出末端补平、3'端突出末端削平。

T4DNAPolymerase的3'→5' 外切酶活性比Klenow Fragment要高约200倍。

用途:T4DNAPolymerase可用于催化以下反应:DNA5' 或3' 突出末端的平滑化;通过置换反应进行标记DNA探针合成;定点突变过程中第二链的合成;不依赖于连接反应的PCR产物克隆。

活性定义:37℃30分钟时间内,催化10nmol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s)掺入到多聚核苷酸中所需的酶量定义为1个活性单位。

反应方法:例如,酶切完成后,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直接加入一点T4 DNA聚合酶、dNTP和BSA,37°C 10min。

失活或抑制:70℃加热10分钟可使T4 DNAPolymerase失活。

金属离子螯合剂可以抑制T4DNAPolymerase的活性。

一般的Klenow Fragment和T4 DNA Polymerase都有5"-3"聚合酶活性和3"-5"外切酶活性,因此都可以用于补平和削平。

所不同的是,T4 DNA Polymerase的活性更强。

3. Klenow Fragment:
又称Klenow片段,是大肠杆菌聚合酶I(E.coli.DNA polymerase I)的大片断(Large Fragment)。

Klenow Fragment保留了DNA聚合酶I的5'→3'聚合酶活性和3'→5'外切酶活性,但缺少完整的Klenow酶的5'→3'外切酶活性。

特点:对5' 突出或3' 突出的粘末端都可以催化产生平末端,用于后续的平端连接。

用途:双链DNA 5' 端突出(5'overhang)末端的补平(fill-in);双链DNA 3'端突出(3'overhang)的削平;5'突出末端的标记;随机引物法进行DNA标记;Sanger双脱氧法进行DNA测序;cDNA第二链的合成或定点突变反应第二链的合成。

来源:由大肠杆菌表达,表达基因的来源为polA 基因片段。

Fermentas公司的Klenow Fragment有2种。

一种是DNA Polymerase I Large Fragment (Klenow Fragment),该酶用于补平的时候不会在补平后再多加碱基。

另一种是DNA Polymerase I Large Fragment, Exonuclease Minus[Klenow Fragment exo-],此酶没有3"-5"外切酶活性,因此不能用于削平;而且,此酶在补平的时候会在补平后再加一个或更多碱基,所以不太适合用于补平。

4. T4多聚核苷酸激酶(T4 PNK):
T4 Polynucleotide Kinase,T4 PNK,该酶能够催化磷酸在g-位和双链/单链DNA或RNA的5’-羟基末端以及3’-单磷酸核苷间进行转移和交换:5’-OH +NTP<=>5’-P+NDP。

该酶还具有3’磷酸酶活性,将3’-磷酸基团从寡核苷酸的3’磷酸末端、脱氧3’-单磷酸核苷和脱氧3’-二磷酸核苷上水解掉。

用途:引物或PCR产物的5’末端磷酸化以便进行连接反应。

合成DNA接头(Linker) 的5’末端磷酸化以便进行连接反应。

DNA及RNA 5’末端的标记,用作寡核苷酸探针。

5. DNA聚合酶1:
1.能催化单个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到DNA链的3'端.
2.能沿5'端到3'端方向外切DNA(切除引物)
3.能沿3'端到5'端方向外切DNA(纠错,或者说DNA损伤的恢
复)
6. DNA聚合酶2:
1.发挥作用需要镁离子和铵根离子存在
2.同样能参与DNA聚合酶1参与的反应,但聚合活性低
3.能沿3'端到5'端方向外切DNA
7. DNA聚合酶3:
1.主要负责DNA链的延伸
2.能沿3'端到5'端方向外切DNA
在DNA的复制中,DNA聚合酶3负责合成冈崎片段,而DNA 聚合酶1负责将RNA引物按逐个核糖核苷酸切除并替换成对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最后由DNA连接酶把各冈崎片段连接起来,复制完成.
活性(37度时每个酶分子每分钟聚合的核苷酸数):DNA聚合酶1为600,DNA聚合酶2为30,DNA聚合酶3为9000。

8. DNA水解酶与DNA限制性内切酶的区别概述
DNA水解酶:催化DNA水解的一种酶,在DNA水解酶作用下,DNA被水解为一个一个的脱氧核苷酸。

任何能水解DNA的酶的统称,见到二酯键就切。

限制性内切酶:能切割DNA分子内部的可识别序列的磷酸二酯键,见到识别序列的两侧的磷酸二酯键就切。

9. 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区别?
DNA连接酶:是一种将已有的两个DNA片段连接成为一条DNA 链的酶。

常用于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连在载体(一般为质粒)上,作用于两脱氧核糖核苷酸间的磷酸二脂键。

DNA聚合酶:以已有的核酸序列作为模板,将4种脱氧核苷酸(A、T、G、C)按照模板的碱基排列顺序,以“碱基互补原则”依次连接,聚合成为一条新的DNA链。

相同点都是连接的磷酸二酯键。

10. DNA水解酶在哪里有作用,作用是水解DNA双链吗?
DNA水解酶的作用位点在于磷酸二酯键;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鸟嘌呤脱氧核苷酸【G】,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T】。

DNA在水解酶破坏了氢键和磷酸二酯键,DNA初步水解可以得到脱氧核苷酸。

DNA分子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A C G U 四种碱基,这就就需要另外一种酶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